小学仪仗队的鼓谱

合集下载

鼓号队乐谱-训练

鼓号队乐谱-训练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队礼仪用曲。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标准,便于记忆。

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套,套为间奏鼓,其余套乐谱均为小节。

0套间奏鼓我给大家念一遍:〔念大鼓、大擦谱,小擦谱,小鼓谱〕0套鼓很短,加上反复仅为小节,他的作用是在套和之间起中间段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每套之间都要打间奏鼓。

他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号队至套的连续演奏提供小节的间隙时间。

用套鼓开始或结束,起止整齐,宏观效果好。

套鼓简单易学,可作为队员的入门练习曲,打击队员要掌握好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速度要平稳,力度要均匀。

小擦队员要学会演奏空拍,请大家看总谱:小擦队员要学会打空拍“”和连击“×”的声音。

我给大家做一下套小擦演奏的示范动作。

0套的训练先分声部练习,练熟声部以后,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

以后各套练习曲我将讲解其中重要的部分。

请大家看套间奏鼓的分声部练习:第一套〔开场曲〕:第一套开场曲这套乐曲是队员的基本功练习曲,训练要领:打击队员要练好前小节老三尺,〔××× 0 ××× 0〕小擦、小鼓队员演奏第拍和第拍时要弱一些。

第小节至第小节,演奏时要保持实质,不能越奏乐快。

号队队员演奏由易到难,向从低处到高处登台阶一样,要演奏好附点音符。

打击乐结束句为标准结束句,除第套外,其余乐曲结束句,打击乐演奏方法均与第一套相同,这种方法便于记谱。

我们介绍第二套〔进行曲〕,这套乐曲在小节中,大鼓谱设计了个分休止符,号曲舒缓,稳健,适用于行进演奏。

在行进中便于调整速度,统一步调,请大家看总谱:第二套进行曲第二套乐曲前边的几小节和第一套是一样的,是老三尺,要熟练掌握第小节和第小节的节奏类型,〔念第小节和第小节各种乐曲谱〕,第二套乐曲并不难,念好了第小节和第小节的节奏类型就可以了,他的结束句与第一套是一样的。

少先队鼓谱

少先队鼓谱

中国少年先锋队鼓号队乐谱(自强小学初订)(一)出旗曲号谱: 5 5 5 1•︱ 3•· 1•︱ 5 1• 3 1•︱ 5 ---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咚哒啦 哒啦哒啦 ︱ 指挥: ↓ → ↓ ↑ ↓ ↑ ↓↗ ↑号谱: 3•3•1•3•︱ 5•· 3•︱ 5•5•3•5•︱ 1•---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咚 咚︱ 咚 --- ‖ 指挥: ↓ → ↓ ↑ ↓ → ↓ ↑(二)行进曲号谱: 1•· 1•1•1•︱ 1•5 1•5 ︱ 3•·3• 3• 3• ︱ 3• 1• 3• 1•︱ 大小: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指挥: ↓ ↑ ↓ → ↓ ↑ ↓↗ →号谱: 5•3•1•︱ 5 3•5•︱ 1•1•1•︱ 1•--- ‖ 大小: 咚哒啦 咚 咚 ︱ 咚哒啦 咚 咚︱ 咚哒啦 咚 咚 ︱ 咚 --- ‖ 指挥: ↓ → ↓ → ↓ → ↓ ↑(三)退旗曲号谱: 1•3•5•5•︱ 3•1•5 ︱ 1•5 1• 3• ︱ 5•--- ︱ 大小: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指挥: ↓ ↑ ↓ ↑ ↓ → ↓ ↑号谱: 1•3•5•5•︱ 3•1•5 ︱ 1•5 3•5 ︱ 1•--- ︱ 大小: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指挥: ↓ ↑ ↓ ↑ ↓ → ↓ ↑号谱: 1•1•5 1•︱ 3•3•3•︱ 3•3•1•3•︱ 5•--- ︱ 大小: 咚 咚 咚哒啦 ︱ 咚 咚 咚哒啦 ︱ 咚 咚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哒啦哒啦︱ 指挥: ↓ → ↓ → ↓ ↑ ↓↗ ↑号谱: 1•5 ︱ 5•· 3•︱ 5•3•1•5 ︱ 1•--- ‖ 大小: 咚 咚 咚哒啦 ︱ 咚 咚 咚哒啦 ︱ 咚 咚 哒啦哒啦︱ 咚 --- ‖ 指挥: ↓ → ↓ → ↓ ↑ ↓ ↑(四)欢迎曲一号谱: 5﹒ 5 5 ︱ 1•5 1•3•︱ 5•﹒ 5• ︱5•--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哒啦哒啦︱咚哒啦 哒啦哒啦︱ 指挥: ↓ → ↓ → ↓ ↑ ↓ ↑号谱: 5•﹒ 5•3•1•︱ 3•5•︱ 3•﹒ 3•3•︱ 3•--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哒啦哒啦︱咚哒啦 哒啦哒啦︱指挥: ↓ → ↓ → ↓ ↑ ↓ ↑号谱: 5﹒ 5 5 5 ︱ 1•﹒ 1•5 1•︱ 3•1•﹒ 3•︱ 5•--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 咚︱咚哒啦 哒啦哒啦︱ 指挥: ↓ → ↓ → ↓ → ↓↗ ↑号谱: 5•﹒ 3•1•3•︱ 5•﹒ 3•1•3•︱ 5•5﹒ 5 ︱ 1•-- ‖ 大小: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 咚︱ 咚 -- ‖ 指挥: ↓ → ↓ → ↓ → ↓ ↑(六)欢迎曲三号谱: 3•3•1•3•︱ 5•5•5•︱ 3•3• 1• 3•︱ 5 -- ︱ 小鼓: 咚哒啦 哒啦 ︱ 咚哒啦 哒 ︱ 咚哒啦 咚 咚 ︱ 咚 哒啦哒啦 ︱ 大鼓: 咚 嚓 ︱ 咚 嚓 ︱ 咚 咚 ︱ 咚 嚓 ︱ 指挥: ↓ ↑ ↓ ↑ ↓ → ↓ ↑号谱: 1•5 1•︱ 3•1•3•︱ 5•5•5•5•5•︱ 5•-- ︱ 小鼓: 咚哒啦 哒啦 ︱ 咚哒啦 哒 ︱ 咚哒啦 咚 咚 ︱ 咚 哒啦哒啦 ︱ 大鼓: 咚 咚 ︱ 咚 嚓 ︱ 咚 咚 ︱ 咚 嚓 ︱ 指挥: ↓ ↑ ↓ ↑ ↓ → ↓ ↑号谱: 3•3•1•3•︱ 5 -- ︱ 1•5﹒ 1•︱ 3•1•3•︱ 小鼓: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哒啦哒啦︱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哒啦 咚哒啦 ︱ 大鼓: 咚 咚 ︱ 咚 嚓 ︱ 咚 咚 ︱ 咚 咚 ︱ 指挥: ↓ → ↓ ↑ ↓ → ↓ →号谱: 5•5•5•5 ︱ 1•-- ‖小鼓: 咚哒啦 咚 咚 ︱ 咚 --- ︱ 咚 咚 ︱ 咚 --- ︱ 大鼓: 咚 咚 ︱ 咚 嚓 ︱ 咚 咚 ︱ 咚 嚓 ︱ 指挥: ↓ → ↓ ↑ ↓ → ↓ ↑ 小鼓: 咚哒啦 咚哒啦 ︱ 咚 --- ︱ 咚 咚 ︱ 咚 咚 ︱ 大鼓: 咚 咚 ︱ 咚 嚓 ︱ 咚 咚 ︱ 咚 咚 ︱ 指挥: ↓ → ↓↗ ↑ ↓ → ↓ → 小鼓: 咚 咚 --- ︱ 咚 --- ‖ 大鼓: 咚 咚 嚓 ︱ 咚 嚓 ‖ 指挥: ↓ ↑ ↓ ↑每曲倒数第十拍带(↗)的为起号或转曲起手时间,结束起手在倒数第八拍。

小学仪仗队地鼓谱

小学仪仗队地鼓谱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出旗曲三声大鼓(咚、咚、咚)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咚咚(停)行进曲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停)欢迎曲咚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拉咚达拉咚达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咚(停)咚咚咚(分,表示半停)咚达拉咚达拉咚(停)咚咚咚咚咚咚(停)咚(停)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 2.1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学年 小学仪仗队训练筹备方案

学年   小学仪仗队训练筹备方案

学年小学仪仗队训练筹备方案一、指导思想少先队鼓号仪仗队,是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礼仪队伍,是少先队员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队员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仪仗队训练和比赛,能培养队员良好的纪律作风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队员意志毅力、动作协调、整齐感觉和体能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使队员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鼓号队配制表三、训练时间:(从2月份到送完军)1、周三至周五早上7:45 ——8:20。

2、周三下午第三节及托管课。

3、周五的班队课和托管课。

四、实施措施:1、与学校领导﹑各班班主任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支持与帮助;2、召开相关人员(训练老师、鼓号队队员)会议,引起重视;3、制定奖罚制度,以班级量化评比为到位保障,以评优评先为动力源泉。

六)训练进度与目标:第一阶段(准备工作)3月2日至3月16日(第3至4周)1、整理好学校现有的鼓、旗、号,仪仗队服,破损的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淘汰,并对完好的作编号,登记入册。

(届时分发到各仪仗队员手中也做好跟踪记录。

)2、配一批小鼓训练棒;3月17日至4月4日第5周:1、原来鼓号队及礼仪队的基础上,根据队员选择要求重新选录;2、在二至五年级学生中通过招募方式征集。

(主力集中在各班的队干部)3、分好组,印好名册。

4、印好谱,下发到队员手中,并要求写好名字,保管好。

5、老鼓号手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

第6周:1、培训好新指挥与大鼓手,并融合老小鼓手的鼓点,争取新队伍的鼓、镲、号基本协调一致,准确击奏出旗曲。

2、再培训一批新小鼓手,并从中挑选出新镲手,保证好16单元的大鼓、小鼓、镲的人员;(能背、打一号谱)3、对新队员提出要求,明确纪律;4、新号手争取能吹响号咀。

5、训练旗手与护旗手,持旗→扛旗→撑旗→持旗的动作要准确有力;第二阶段1、继续让新鼓手、镲手、大鼓手背1——5号谱,并能通过验收。

2、分组训练:新小鼓手:熟练出旗曲鼓谱,击奏动作准确到位,并做齐小鼓的引奏动作;老小鼓手:改进动作要领;大鼓手:三声引奏要干脆利落,规范好基本动作;新镲手:记熟鼓谱,把握好每个击奏动作;号手:老队员协助指导新号手,在吹响号咀的基础上能吹好有节拍的长短音,争取吹出5个音符的长短音;能吹准5个音符,并开始学吹转音,起号收号动作达标。

广东省鼓号仪仗队规范动作及训练教材

广东省鼓号仪仗队规范动作及训练教材

广东省鼓号仪仗队规范动作及训练教材学校的鼓号队训练是辅导员必须开展的工作,针对新担任的辅导员,在这方面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

所以开展起来有困难。

希望这套教材能对大家有帮助!一、鼓号队的组建(一)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三)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2.1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

号配号旗(35cm×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

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

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

少先队仪仗队鼓号队列操

少先队仪仗队鼓号队列操

⑺ 镲 ——————————(大小镲手)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46
用品
1.指引牌 2.队 旗 3.道 具 4.指挥棒 5.队 号
6.大 鼓 7.小 鼓 8.大 镲 9.小 镲 10.服 装
注:⑴ 规格要统一 ⑵ 颜色搭配好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⑶ 能配合主题 47
用品
1.指引牌 ⑴ 规格:60㎝×40㎝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66
1 指引员(4分)
技能技巧
⑴ 静站 —— 候场(1)
⑵ 持牌 —— 不用敬礼时的动作(1.5)
⑶ 举牌 —— 需要敬礼时的动作(1.5)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67
2 旗手(5分)
技能技巧
⑴ 执旗动作(一) 持旗 —— 静止站立时的动作(1)
⑵ 执旗动作(二) 扛旗 —— 踏步行进时的动作(1)
总体效果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62
5 节奏平稳(5分)
总体效果
⑴ 最佳 16步/10″5 — 10″8(5)
⑵ 标准 16步/10″— 11″(4)
⑶ 快----每走16步用时少于10秒 (3)
⑷ 慢----每走16步用时超过11秒 (3)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63
6 步伐整齐(10分)
第二区 (B 区): 预检区
C
主席台
第三区 (C 区): 正检区
场地
D
第四区 (D 区): 辅检区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21
五. 时间
队列操的比赛时间:
一般控制在130秒至140秒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
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
22

最新少先队鼓号队乐谱曲谱-及训练方法

最新少先队鼓号队乐谱曲谱-及训练方法

鼓号队训练方法及乐谱总谱号曲练习:长音练习:号曲练习(一)吐音练习:吐音是通过舌头的运动产生的,发出“吐吐吐”的声音分音符吐音练习:号曲练习(二)分音符吐音练习:号曲练习(三)前八分后分音符吐音练习:号曲练习(四)以上四首号曲练习曲是较为简单的练习曲,有关鼓号曲的练习我们将在鼓谱解释里面重点的介绍。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队礼仪用曲。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

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套,套为间奏鼓,其余套乐谱均为小节。

0 套间奏鼓我给大家念一遍:(念大鼓、大擦谱,小擦谱,小鼓谱)0 套鼓很短,加上反复仅为小节,他的作用是在套和之间起中间段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每套之间都要打间奏鼓。

他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号队至套的连续演奏提供小节的间隙时间。

用套鼓开始或结束,起止整齐,宏观效果好。

套鼓简单易学,可作为队员的入门练习曲,打击队员要掌握好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速度要平稳,力度要均匀。

小擦队员要学会演奏空拍,请大家看总谱:小擦队员要学会打空拍“”和连击“×”的声音。

我给大家做一下套小擦演奏的示范动作。

0 套的训练先分声部练习,练熟声部以后,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

以后各套练习曲我将讲解其中重要的部分。

请大家看套间奏鼓的分声部练习:第一套(开场曲):第一套开场曲这套乐曲是队员的基本功练习曲,训练要领:打击队员要练好前小节老三尺,(× × × 0 × × × 0 )小擦、小鼓队员演奏第拍和第拍时要弱一些。

第小节至第小节,演奏时要保持实质,不能越奏乐快。

号队队员演奏由易到难,向从低处到高处登台阶一样,要演奏好附点音符。

打击乐结束句为标准结束句,除第套外,其余乐曲结束句,打击乐演奏方法均与第一套相同,这种方法便于记谱。

少先队仪仗队鼓号队列操. 共84页86页PPT

少先队仪仗队鼓号队列操. 共84页86页PPT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
少先队仪仗队鼓号队列 操. 共84页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少先队鼓号队鼓谱

少先队鼓号队鼓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
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向大家推荐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礼仪用曲。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60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

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10套,0套为间奏鼓,其余10套乐谱均为16小节。

0套间奏鼓
第一套开场曲
第二套进行曲
第三套出旗曲
第四套退旗曲
第五套颁奖曲
第六套授巾曲
第七套检阅曲
第八套宣誓曲
第九套迎宾曲
第十套欢送曲。

少先队鼓号队鼓谱

少先队鼓号队鼓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
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向大家推荐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礼仪用曲。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60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

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10套,0套为间奏鼓,其余10套乐谱均为16小节。

0套间奏鼓
第一套开场曲
第二套进行曲
第三套出旗曲
第四套退旗曲
第五套颁奖曲
第六套授巾曲
第七套检阅曲
第八套宣誓曲
第九套迎宾曲
第十套欢送曲。

中小学校仪仗队军乐鼓谱

中小学校仪仗队军乐鼓谱

学校仪仗队军乐鼓谱十二点: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 | 咚打咚打| 咚打咚打| 咚打咚打| 咚打咚打|咚打咚打| 咚打咚打|咚咚打打| 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 五点x - | x - | x x | x - | x - | x - | x x. | x - | 咚打打打| 咚打打打| 咚打咚打| 咚打打打|咚打打打| 咚打打打|咚咚打打| 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三三四点x x | x - | x x | x - | x x | x x | x x. | x - | 咚打咚打|咚打打打| 咚打咚打| 咚打打打|咚打咚打| 咚打咚打|咚咚打打| 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 二边二点x - | x - | 0 0 | x - | x - | 0 0 | x x. | x - |咚打打打| 咚打打打| 叭叭叭叭| 咚打打打| 咚打打打| 叭叭叭叭|咚咚打打| 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 三点X X |X -|O O |X -|X X |X -|X X.|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 咚打咚打| 咚打打打| 叉叉叉叉| 咚打打打| 咚打咚打| 咚打打打|咚咚打打| 咚打打七点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 x | x x. | x - | 咚打咚打|咚打咚打|咚打咚打|咚打打打| 咚打咚打|咚打咚打|咚咚打打|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四点x - |x - | x - | x - | x x | x x | x x. | x - |咚打打打|咚打打打|咚打打打|咚打打打|咚打咚打|咚打咚打|咚咚打打|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四二点x x | x x | O O |O O |O O |O O |x x | x x |咚咚|咚咚|叭擦叭擦|叭擦叭擦|打打O打| 打O |咚咚|咚咚|O O |O O |\ / \ / | \ / \ / | \ / O/ | \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 O O |x x | O O |叭擦叭擦| 叭擦叭擦|打打O打| 打O |咚咚|叭叭叭| 咚咚|叭叭叭|\ / \ / | \ / \ / | \ / O / | \ O | O O |\ / \ | O O |\ / \ |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 x. | x x. | x - ||咚咚打打|咚咚打打|咚打击咚打|咚打打打|咚咚打打|咚咚打打|咚咚打打|咚打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 \ / | \ / / ||说明:冬-------大鼓、大钹打-------小鼓、小钹叭-------小鼓边擦(叉)--小钹\---------右手/---------左手X-------双手同击。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五)鼓手的训练1.大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②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③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⑤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注意:下击接下摆;上击接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 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②持棒右手动作: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

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

③击奏位置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④手位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⑤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出旗曲三声大鼓(咚、咚、咚)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咚咚(停)行进曲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停)欢迎曲咚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拉咚达拉咚达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咚(停)咚咚咚(分,表示半停)咚达拉咚达拉咚(停)咚咚咚咚咚咚(停)咚(停)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2.1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五)鼓手的训练1.大鼓手的训练站姿: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 D右手持槌,槌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预备击奏姿势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击奏基本动作: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体侧。

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意:下击接下摆;上击接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站姿正 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持棒右手动作: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

左手动作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击奏位置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手位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出旗曲三声大鼓(咚、咚、咚)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咚咚(停)
行进曲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停)
欢迎曲咚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拉咚达拉咚达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咚(停)咚咚咚(分,表示半停)咚达拉咚达拉咚(停)咚咚咚咚咚咚(停)咚(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仪仗队的鼓谱:出旗曲三声大鼓(咚、咚、咚)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咚咚(停)行进曲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达啦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达啦咚咚咚(停)欢迎曲咚达啦达啦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咚达啦达咚达啦咚达咚哒啦达拉咚达拉咚达拉咚达哒啦达拉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啦咚达咚(停)咚咚咚(分,表示半停)咚达拉咚达拉咚(停)咚咚咚咚咚咚(停)咚(停)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m×m)杆长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m×m),杆长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

号配号旗(35cm×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

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

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

二、鼓号队的训练(-)旗手的训练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0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1米。

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

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

3、撑旗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

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

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

(二)护旗手的队礼训练1.立正,身体挺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身体两侧。

2.右手经体前上举到头顶部,成规范的队礼姿势。

要求:①五指并拢斜后向上;②掌心方向向左成45度;③右拇指第二关节与头顶部距离8----10cm(约一拳距离);④上、下臂夹角为100度;⑤手肘与右眼角平高。

(三)指挥员的训练1.指挥语言①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收棒"动作)A稍息(背向分号队)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

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A立正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度夹角。

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

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

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⑦"起"指令动作要领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

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

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B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二拍)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E 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

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B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C指挥棒沿45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D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E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号手吸气,准备吹奏)。

⑾"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A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度。

斜上举,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的乐曲;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

⑿"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

⒀"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

2.指挥基本手法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符号表示为3,指挥规律①乐谱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②乐谱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③其余节拍。

用"横摆"动作指挥。

(四)号手吹奏训练法1.姿势: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

①站立姿势: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度角。

②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

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

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度。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第二步:向右平摆45度;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

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况下用)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

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

注意: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

2.口形①双唇成微笑形;②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③两嘴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④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下唇约占l/3。

注意: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

3.气息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

①运气练习A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B嘴角微张,合齿(上下对齐)练习深呼吸。

②吹气练习: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

注意:吸气时,勿凹腹、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宜“满”;吹气宜“缓”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

4.吹奏练习①吹长音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

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②吹断音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的,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

③吹转音转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转换。

要领是在吹好断音的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

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

④吹高音在吹好3音的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

这样,高音5便吹出。

⑤练习吹号曲A熟记各号曲,熟悉吹奏时的吸气符号(V)。

B分段练习;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

C整曲练习:按各号曲的要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