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答题模板
高中试卷试题模板及答案

高中试卷试题模板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壁是所有细胞的共同结构B.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 细胞核是细胞内所有物质的储存场所D. 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能量转换器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细胞质C. 线粒体D. 核糖体3.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碱基序列中C. RNA是遗传物质的一种D.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4. 人体免疫系统中,负责识别和攻击外来病原体的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6. 化学中,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氯化钠C. 乙醇D. 氢氧化钠7. 地球大气层中,对生物生存至关重要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8.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可以无限增加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无损失地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过程中有能量损失10.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是()A. 随机发生的B. 由环境变化引起的C. 由生物自身的需要引起的D. 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引起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及物理学习方法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及物理学习方法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
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
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
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
高中物理大题答题模板

高中物理大题答题模板一、引言高中物理大题是物理学科中的一种综合性题目,通常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计算和解答。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中物理大题,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答题模板,帮助大家在考试中更加自信地解答这类题目。
二、答题模板总结1. 匀变速直线运动类【公式表述】v=v0+at s=(v0+v)t/2 t=(v-v0)/a【分析思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初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代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代入数值时要进行单位转换。
2. 碰撞类【公式表述】动量守恒定律:P1=P2+P3能量守恒定律:ΔE=0【分析思路】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确定碰撞前后的速度和动能变化。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解答。
【注意事项】注意碰撞的瞬间性,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方向和大小不变。
方程要列对代入数值时要进行单位转换。
3. 力学综合类【公式表述】牛顿第二定律:F=ma动能定理:W1+W2=ΔEk【分析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等力学基本定理,列方程进行解答。
【注意事项】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方程要列对代入数值时要进行单位转换。
分析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4. 电学综合类【公式表述】欧姆定律:I=U/R库仑定律:F=kQ1Q2/r²电功率:P=UI【分析思路】分析电路结构,确定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根据电学基本定理和欧姆定律等公式,代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分析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5. 电磁感应类【公式表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ΔΦ=ΔEk安培环路定理:∮L=BS/t【分析思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过程,确定磁通量、感应电动势等参数。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等公式,代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word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word1、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做定向移动时,它的周围就产生磁场[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自由电子做定向移动时产生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相互作用力4、4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小B.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8g(正确答案)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甲和乙两种液体等体积混合后的密度小于1g/cm35、其原因错误的是()*A.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电路中有断路(正确答案)C.开关接触不良(正确答案)D.电路的总电阻过大(正确答案)6、当绝缘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箔片张开,说明绝缘棒带正电[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箔片带同种电荷,无法确定具体带正电还是负电7、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汽车具有惯性8、7.舞龙舞狮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舞龙舞狮过程中,往往用敲锣和击鼓来助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锣鼓声响起时远近不同的观众都能听到,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B.越用力敲击锣面,锣面振动幅度会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人们能区分锣声和鼓声,主要是它们的音色不同(正确答案)D.围观的一些小孩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动圈式扬声器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动圈式扬声器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动圈式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10、14.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单选题]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B.称量时左边托盘应放置待称物体,右边托盘放置砝码C.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D.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水平,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正确答案)11、94.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128g、mB=72g,体积分别为VA=16cm3、VB=12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A是空心球,B是实心球B.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cm3(正确答案)C.实心球的密度是8kg/cm3D.空心球的密度是8g/cm312、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
高中物理16个题型万能答题模版

高中物理16个题型万能答题模版在高中物理学科中,题目的类型往往比较多,而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解题方式和技巧,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考试和试题,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答题模板。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中物理16个题型万能答题模板。
一、选择题1.普通选择题这类选择题通常有一个正确答案和几个错误答案,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字和排除方法,避免掉进陷阱。
答题模版:A. 瞄准关键词:正确答案会与问题中的重要词汇相符。
B. 排除选项:通过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来减轻选择的烦恼。
C. 排查错误选项:反复查看错误选项,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辨析题这种选择题比较难,需要对物理知识更加深入和细致。
答题模版:A. 确定题干:注意解析选项的语言和含义,确定题干中表述的是什么含义。
B. 解析选项:仔细理解所有选项,找到其中的差别和联系,归纳优缺点。
C. 完善解法:根据选项的优缺点,通过推理或举例,利用物理知识完善解法。
二、填空题1.直接填空题这类题目要求我们填写正确的物理名词、概念或公式等。
答题模版:A. 浏览全文:先浏览全文,了解每题的大意和要求。
B. 学好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牢记所有公式和公认知识。
C. 确定数据:根据问题的需要,确定所需的所有数据和变量。
D. 填入数值:当数据和变量确定后,将数值填入空白处。
2.推导填空题这类题目需要我们用公式或知识进行推导,然后填写答案。
答题模版:A. 确定问题:了解问题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可用的公式或知识点。
B. 推导公式:结合问题中的条件,进行公式推导,一步一步地推导答案。
C. 填写答案:当公式推导完毕后,将结果填入空白处。
三、计算题1.基本计算题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根据已知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答题模版:A. 确定数据:了解问题的条件和数据,找出可用的物理公式。
B. 计算答案:根据公式或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答案。
2.概率计算题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答题模版:A. 了解问题:了解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确定可用的概率公式。
高中物理常考题型总结和解题方法讲解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本文介绍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还介绍了高考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题型5 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题型6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GMm/R2=mg ②.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题型7 机车的启动问题题型概述: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思维模板:1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启动过程如图所示,由于功率P=Fv恒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牵引力F必将减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将减小,机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vm=P额定/F=P额定/f.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实际包括两个过程.如图所示,“过程1”是匀加速过程,由于a恒定,所以F恒定,由公式P=Fv知,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 达到额定功率P额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过程2”就保持额定功率运动.过程1以“功率P达到最大,加速度开始变化”为结束标志.过程2以“速度最大”为结束标志.过程1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s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P为变功率.题型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思维模板:能量问题的解题工具一般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1动能定理使用方法简单,只要选定物体和过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动能定理适用于所有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所有过程,分析时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减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据减少的能量等于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力学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题目都可以用两种甚至三种方法求解,可根据题目情况灵活选取.题型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思维模板:用第一种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推论: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求加速度时还要用到逐差法.用光电门测速度时测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求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认为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即:v=d/Δt.题型10电容器问题题型概述: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思维模板:1电容的概念:电容是用比值C=Q/U定义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也是确定的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满足C=εS/4πkd3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抓住三个公式C=Q/U、C=εS/4πkd及E=U/d并分析清楚两种情况:一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充电后断开电源,二是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始终与电源相连.题型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思维模板: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路着手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①质子、α粒子、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一般不计重力;②液滴、尘埃、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一般考虑重力;③特殊情况要视具体情况,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判断.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画好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题型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思维模板:在处理此类运动问题时,着重把握“一找圆心,二找半径R=mv/Bq,三找周期T=2πm/Bq或时间”的分析方法.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f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作出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另外,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线上如图所示.看大图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并注意利用一个重要的几何特点,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于圆心角α,并等于弦AB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图所示,即φ=α=2θ.3运动时间的确定:t=φT/2π或t=s/v,其中φ为偏向角,T为周期,s为轨迹的弧长,v为线速度.题型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在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垂直,则做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在叠加场中所受合力为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时做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时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两个力平衡,如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思维模板: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应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注意电场力、重力与洛伦兹力间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及它们的特点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然后运用规律求解,主要有两条思路.1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解.2〖JP3〗功能关系:根据场力及其他外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的能量变化或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解决问题.该部分内容在试题调研高分宝典系列之高考决战压轴大题第72页到114页有更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参阅题型14以电路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该题型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学实验等方面.主要涉及电路动态问题、电源功率问题、用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源的U-I图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等.有关实验的内容在试题调研第4辑中已详细讲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思维模板:1电路的动态分析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电路中某一电阻变化而引起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即有R分→R总→I总→U端→I分、U分2电路故障分析是指对短路和断路故障的分析,短路的特点是有电流通过,但电压为零,而断路的特点是电压不为零,但电流为零,常根据短路及断路特点用仪器进行检测,也可将整个电路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推理.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反映的是导体的电压U与电流I的变化规律,若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若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电流与电压成非线性关系,此时曲线某点的切线斜率与该点对应的电阻值一般不相等.电源的外特性曲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画出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的关系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题型15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此题型主要涉及四种综合问题1动力学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2电路问题: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就相当于电源,这样,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就涉及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图像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图像;二是由给定的有关物理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确定相关物理量.4能量问题: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阻的内能等.思维模板:解决这四种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1动力学问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而求出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分析研究导体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2电路问题:明确电磁感应中的等效电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最后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求解路端电压、电功率等.3图像问题:综合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规律来分析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其大小和方向及在坐标系中的范围,同时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4能量问题:应抓住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分析清楚有哪些力做功,明确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然后借助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求解.题型16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问题题型概述:该题型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题,可以说高考每年所考的电学实验都会涉及电阻的测量.针对此部分的高考命题可以是测量某一定值电阻,也可以是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还可以是测量电源的内阻等.思维模板:测量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常用方法有欧姆表法、伏安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与物理答题模板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与物理答题模板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高中物理答题模板全套整理

高中物理答题模板全套整理在高中物理答题时,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模板来完整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个全套整理的高中物理答题模板:1. 选择题:对于选择题,通常需要简要解释选择的原因或者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例如:题目,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
B. 速度。
C. 加速度。
D. 位移。
回答,B. 速度。
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是标量。
而力、加速度和位移都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量。
2. 填空题:对于填空题,需要给出清晰的计算过程和最终答案。
例如:题目,一个物体以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秒,求它的位移。
回答,位移=速度×时间=5 m/s × 10 s = 50 m。
3. 解答题:对于解答题,需要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回答:题目分析,对题目进行分析,明确要求解决的问题。
已知条件,列出已知的物理量和数值。
求解过程,按照物理公式或者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
结论,给出最终的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说明或者解释。
例如,对于一个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 的水平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回答:题目分析,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已知条件,物体质量 m = 2kg,受力 F = 10N。
求解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得加速度 a = F/m = 10N / 2kg = 5 m/s^2。
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2。
以上就是一个全套整理的高中物理答题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高考物理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汇总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今天为同学们总结整理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同时介绍给大家高考物理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1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2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3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4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 x=v0,v 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规范答题模板:沉淀的洗涤、沉淀洗涤是否干净的判断

规范答题模板(一)沉淀的洗涤、沉淀洗涤是否干净的判断一沉淀的洗涤[掌握规则规范答题赢取满分]典例导引(2017·哈尔滨模拟)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有多种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铬。
将铬铁矿(FeO·Cr 2O 3)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在空气中焙烧;再经过一系操作,除去Fe 元素,使Cr 元素转化生成Cr 2O 3,最后用铝热法制取铬单质。
除杂过程中,需要对沉淀进行洗涤,在过滤器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抽样评析失分之鉴阅卷点评①凡是出现“将沉淀放在……”的,不得分;②凡是不写“浸没沉淀”的,不得分;③凡是不写“重复操作2~3次”的,不得分。
满分答案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蒸馏水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答题模板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类题试解1.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粗食盐中常含有少量K +、Ca 2+、Mg 2+、Fe 3+、SO 2-4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 的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Na 2CO 3溶液、饱和K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Ba(NO 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选择最好的试剂洗涤除去NaCl 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 ,洗涤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75%乙醇,使溶液完全浸没NaCl 晶体,待溶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二沉淀洗涤是否干净的判断[掌握规则规范答题赢取满分]典例导引以磷石膏(主要成分CaSO 4,杂质SiO 2、Al 2O 3等)为原料可制备轻质CaCO 3。
2023高考学生物理复习技巧总结模板(10篇)_1

2023高考学生物理复习技巧总结模板(10篇)高考同学物理复习技巧总结模板篇1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同学大部分已经把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
在其次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学问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力量。
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学问,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
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学问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学问和提高基本力量,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学问重组:把所学的学问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学问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的目的;③提升力量:通过学问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力量,三是提高试验操作力量。
在其次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力量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试验部分;(7)选考模块。
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问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究;(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
详细说来,专题复习中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抓住主干学问及主干学问之间的综合高中物理的主干学问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试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试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试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书写规范模板

答题规范一、 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 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 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 特别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 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 电路图、 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 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 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二、 要有必要的方程式物理方程是表示的主体, 如何写出, 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 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 =m v 2R , 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mv qB .2.要用字母表示方程, 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 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 不要用连等式, 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的, 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 不要合写一式, 以免一错而致全错, 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 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 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 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 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 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 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 应按要求选定.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 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能够), 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 解方程的具体过程能够不写出.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示式要写出来.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 都要写出来, 然后经过讨论, 该舍去的舍去.5.数字相乘时, 数字之间不要用”·”, 而应用”×”进行连接; 相除时也不要用”÷”, 而应用”/”.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 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 大小写”M、m”或”L、l”不分, ”G”的草体像”a”, 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 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 你若写成R就算错.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 忌一字母多用; 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以免混淆.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 摩擦力用f表示, 阅卷人一看便明白, 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 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 如经过A点的速度用v A就比用v1好; 经过某相同点的速度, 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 如果倒置, 必然带来误解.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 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 如库仑C、亨利H; 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 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 后面的字母用小写, 如Hz、Wb.六、学科语言要规范, 有学科特色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 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 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 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 图文要对应.3.画函数图象时, 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 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 线段的虚实要分明, 有区别.●例1(28分)太阳现正处于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11H 、 42He 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核反应方程是2e +411H →42He +释放的核能, 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当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 若由于核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11H 核数目从现有的减少10%, 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 假定当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11H 核组成.(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 需知道当前太阳的质量M .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6 m, 地球的质量m =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r =1.5×1011 m,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年约为3.2×107 s .试估算当前太阳的质量M .(2)已知质子的质量m p =1.6726×10-27 kg, 42He 核的质量m α=6.6458×10-27 kg, 电子的质量m e =0.9×10-30 kg, 光速c =3×108 m/s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3)又已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的截面上, 每秒经过的太阳辐射能w =1.35×103 W/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高考·全国理综卷Ⅰ]【解析】(1)(第一记分段: 估算太阳的质量 14分)设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 , 则有:G mM r 2=m (2πT )2r (3分)g =G m R 2(等效式为: m ′g =G mm ′R 2) (3分)联立解得: M =m (2πT )2·r 3gR 2 (4分)代入数值得: M =2×1030 kg . (4分)(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①不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 自己另用一套符号, r、R、m、M错用, 丢掉14分;②对题中给出的地球的质量m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视而不见, 把G的数值代入计算太阳的质量, 丢掉11分;③太阳的质量M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 丢掉4分.)(2)(第二记分段: 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7分)ΔE=(4m p+2m e-mα)c2(4分)代入数值得: ΔE=4×10-12 J.(3分)(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①数字运算能力低, 能导出ΔE=(4m p+2m e-mα)c2, 却算不出ΔE=4×10-12 J, 丢掉3分;②ΔE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 丢掉3分;③ΔE的计算结果的单位不对, 丢掉1分.)(3)(第三记分段: 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7分)核聚变反应的次数N=M4m p×10%(2分)太阳共辐射的能量E=N·ΔE太阳每秒辐射的总能量ε=4πr2·w(2分)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t=Eε(2分)由以上各式得: t=0.1M(4m p+2m e-mα)c24m p×4πr2w代入数值得: t=1×10.(1分)(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因不熟悉天体辐射知识, 大多数考生解答不出来.)[答案](1)2×1030 kg(2)4×10-12 J(3)1×10●例2(18分)图10-1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 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 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轻绳长为l.开始时, 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 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 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 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黏性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 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 小球继续向左摆动, 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图10-1(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 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 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高考·全国理综卷Ⅰ]【解析】(1)(第一问给分点: 12分)解法一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 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对于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12+12mv22=mgl(3分)同理, 滑块被粘住后, 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 有:12mv22=mgl(1-cos 60°)(3分)解得: v1=v2=gl(2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I=0-mv1可知挡板对滑块的冲量I=-m gl,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分, 其中方向占1分)解法二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 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0(3分)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22=mgl(1-cos 60°)(3分)可解得: v1=v2=gl(2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有:I=0-mv1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I=-m gl,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分, 其中方向占1分)解法三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 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12+12mv22=mgl(3分)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0(3分)可解得: v1=v2=gl(2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 I=0-mv1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I =-m gl ,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分, 其中方向占1分)解法四 由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可得(滑块在碰撞时损失的能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 等于滑块碰前的动能):ΔE =mgl -mgl (1-cos 60°)=12mv 2 (6分)可解得滑块碰前的速度为: v =gl (2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 I =0-mv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I =-m gl ,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分, 其中方向占1分)解法五 由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可得(滑块在碰撞时损失的能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 等于滑块碰前的动能):ΔE =mgl cos 60°=12mv 2 (6分)可解得滑块碰前的速度为: v =gl (2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I =0-mv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I =-m gl ,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分, 其中方向占1分)(2)(第二问给分点: 6分)解法一 对小球下摆的过程, 由动能定理得:mgl +W =12mv 22 (4分)可解得细绳对其做的功为:W =-12mgl . (2分)解法二 绳的张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等于滑块在碰前的动能(或等于绳子的张力对滑块做的功), 则有:W ′=12mv 12或W ′=12mv 12-0 ( 4分)可解得: W =-W ′=-12mgl . (2分)解法三 绳子的张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在全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增量, 有:W =(-mg ·l 2)-0=-12mgl (取滑块所在高度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6分)或W =mgl (1-cos 60°)-mgl =-12mgl (取小球所到达的最低点为参考平面)或W =0-mg ·l 2=-12mgl (取小球摆起的最高点为参考平面).解法四 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 由动能定理得:W +mgl cos 60°=0或W +mg ·l 2=0 (4分)解得: W =-12mgl . (2分)解法五 考虑小球从水平位置到最低点的过程:若滑块固定, 绳子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 小球处于最低点时的速率v 球′=2gl (由mgl =12mv 球′2得到) (2分)若滑块不固定, 绳子的张力对小球做功, 小球处于最低点时的速率v 球=gl (v 球应由前面正确求得)则绳子对小球做的功为: W =12mv 球2-12mv 球′2 (2分)=-12mgl . (2分)[答案] (1)-m gl ,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2)-12mgl【点评】①越是综合性强的试题, 往往解题方法越多, 同学们经过本例的多种解题方法要认真地总结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②要认真地推敲各种解题方法的评分标准, 从而建立起自己解题的规范化程序.解题技巧从前面各专题能够看出, 在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析中常见到的方法有: 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效类比法、图象法、极限法等, 这些方法技巧在高考计算题的解析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手段, 但这些方法技巧涉及面广, 前面已有较多的论述和例举, 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模块就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论述、计算题迅速准确地找到解析的”突破口”作些讨论和例举.论述、计算题一般都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要素.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 这一载体能够是物体(质点)、系统, 或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 或是电荷、电场、磁场、电路、通电导体, 或是光线、光子和光学元件, 还能够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条件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象)的一些限制, 解题时应”明确”显性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吃透”模糊条件.显性条件是易被感知和理解的; 隐含条件是不易被感知的, 它往往隐含在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状态、图形和图象之中; 模糊条件常常存在于一些模糊语言之中, 一般只指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过程是指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程序.在解题时应注意过程的多元性, 可将全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或将多个子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状态是指研究对象各个时刻所呈现出的特征.方法一般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物理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分析问题、寻求方案、评估和执行方案几个步骤, 而分析问题(即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一、抓住关键词语, 挖掘隐含条件在读题时不但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 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 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 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 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 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高考物理计算题之因此较难, 不但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 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 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 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 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 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 平时又经常见到, 挖掘起来很容易, 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 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 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 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 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例3(10分)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 高度相同,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 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 如图10-2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 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 然后又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高考·宁夏理综卷]图10-2【解析】设物块到达劈A的底端时, 物块和A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v1, 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mgh=12mv2+12M1v12(2分)M1v1=mv(2分)设物块在劈B上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此时物块和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 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mgh′+12(M2+m)v′2=12mv2(2分)mv=(M2+m)v′(2分)联立解得: h′=M1M2(M1+m)(M2+m)h.(2分)[答案]M1M2(M1+m)(M2+m)h【点评】本题应分析清楚物块从A滑下以及滑上B的情境, 即从A滑下和滑上B的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在B上上升至最大高度时, 隐含着与B具有相同速度的条件.二、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画好情境示意图)在高中物理中, 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 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 一类是碰撞过程, 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问题).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这些过程的定量计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 而画出这些物理过程的示意图或画出关键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析计算题的常规手段.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 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 能够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能够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 也能够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等.在审题过程中, 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 能画图的尽量画图, 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几乎无一物理问题不是用图来加强认识的, 而画图又迫使我们审查问题的各个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例4(18分)如图10-3甲所示, 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 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 在第一、四象限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10-3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 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极板间的情况.(1)求电压U0的大小.(2)求12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3)何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 求此最短时间.[ 高考·山东理综卷]图10-3【解析】(1)t =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t 0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 在y 轴负方向偏移的距离为12l , 则有:E =U 0l (1分)qE =ma (1分)12l =12at 02 (2分)联立解得: 两板间的偏转电压U 0=ml 2qt 02. (1分) (2)12t 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 前12t 0时间在电场中偏转,后12t 0时间两板间没有电场, 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沿x 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v 0=l t 0(1分)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 轴负方向的分速度大小v y =a ·12t 0 (1分)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v =v 02+v y 2 (1分)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 则有: qvB =m v 2R (1分)联立解得: R =5ml 2qBt 0. (1分) (3)2t 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2分)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 轴正方向的分速度为: v y ′=at 0 (1分)图10-3丙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α, 则tan α=v 0v y′ (1分) 联立解得: α=π4 (1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10-3丙所示, 圆弧所正确圆心角2α=π2, 所求最短时间为: t min =14T (1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 =2πm qB (1分)联立解得: t min =πm 2qB . (1分)[答案](1)ml2qt02(2)5ml2qBt0(3)2t0时刻πm 2qB【点评】在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问题时, 要充分分析题意, 结合必要的计算, 画出物体运动的轨迹图.为了确保解题的正确, 所画的轨迹图必须准确, 同学们能够想一下在做数学中的几何题时是如何作图的.在解决这类物理题时, 也要作出一个标准的图形.三、要谨慎细致, 谨防定势思维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 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 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 以此形成干扰因素, 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 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错误.在审题过程中, 只有有效地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才能迅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 需结合已知条件, 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 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 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例5(18分)如图10-4甲所示, 用长为L的丝线悬挂着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 将它们放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3mg3q.今将小球拉至水平方向的A点后由静止释放.图10-4甲(1)求小球落至最低点B处时的速度大小.(2)若小球落至最低点B处时, 绳突然断开, 同时使电场反向, 大小不变, 则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的最小动能为多少?【解析】(1)由题意知: 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和重力mg的作用, 使小球沿合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C点, 如图10-4乙所示.由几何知识得: L AC=L(1分)图10-4乙由动能定理可得:F合·L=12mv C2(3分)即mgLcos 30°=12mv C2(1分)解得: v C=43gL3(1分)绳子绷紧的瞬间, 绳子给小球的冲量使小球沿绳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沿切线方向的速度v C′=v C cos 30°=3gL(2分)此后小球从C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绳子对小球不做功, 电场力和重力均对小球做正功, 则有:mg (L -L cos 30°)+EqL sin 30°=12mv B 2-12mv C ′2 (3分)解得: v B 2=(2+33)gL即v B =1.6gL . (2分)(2)绳断后, 电场反向, 则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把小球的速度沿合力和垂直于合力的方向进行分解, 如图10-4丙所示, 当沿合力方向的分速度为零时, 小球的速度最小, 动能最小, 则有:图10-4丙v L =v B cos 30°=32v B (2分)其最小动能为:E k =12mv L 2=0.97mgL . (3分)[答案] (1)1.6gL (2)0.97mgL【点评】本题易错之处有三个: ①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初始阶段并非做圆周运动; ②小球运动到C 点时绳子拉直的瞬间机械能有损失; ③不能利用合力做功分析出小球后来最小速度的位置及大小.四、 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 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 题目的信息量很大, 解题时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 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准确理解题意.●例6(18分)风能将成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气流的功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主要部件包括风轮机、 齿轮箱、 发电机等.如图10-5所示.图10-5(1)利用总电阻R =10 Ω 的线路向外输送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功率P 0=300 kW, 输电电压U =10 kV , 求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与输送功率的比值.(2)风轮机叶片旋转所扫过的面积为风力发电机可接受风能的面积.设空气密度为ρ, 气流速度为v , 风轮机叶片的长度为r .求单位时间内流向风轮机的最大风能P m .在风速和叶片数确定的情况下, 要提高风轮机单位时间接受的风能, 简述可采取的措施.(3)已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P 与P m 成正比.某风力发电机的风速v 1=9 m/s 时能够输出电功率P 1=540 kW .中国某地区风速不低于v 2=6 m/s 的时间每年约为5000 h, 试估算这台风力发电机在该地区的最小年发电量.[ 高考·北京理综卷]【解析】(1)导线上损失的功率P =I 2R =(P 0U )2R (2分)可解得: P =(300×10310×103)2×10 W =9 kW (2分) 损失的功率与输送功率的比值为:P P 0=9×103300×103=0.03. (2分)(2)风垂直流向风轮机时, 提供的风能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垂直流向叶片旋转面积的气体的质量为:m 0=ρvS =πρvr 2 (2分)风能的最大功率可表示为:P m =12m 0v 2=12πρr 2v 3 (2分)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增加风轮机叶片的长度, 安装调向装置保持风轮机正面迎风等. (3分)(3)按题意,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 2=(v 2v 1)3·P 1=(69)3×540 kW =160 kW (3分) 最小年发电量约为:W =P 2t =160×5000 kW·h =8×105 kW·h . (2分)[答案] (1)0.03 (2)12πρr 2v 3 措施略(3)8×105 kW·h【点评】由本例可看出, 这类题型叙述较长, 但将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后, 解析过程并不复杂.因此审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意, 建立物理模型.能力演练一、 选择题(10×4分)1.在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中, 大量采用了环保新技术, 如场馆周围的路灯用太阳能电池供电, 洗浴热水经过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等.太阳能产生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其核反应方程是() A.411H→42He+201eB.145N+42He→178O+11HC.23592U+10n→13654Xe+9038Sr+1010nD.23892U→23490Th+42He【解析】各选项中的核反应方程中只有A中为聚变反应.[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进步, 总有一天热机的效率能够达到100%B.用气筒打气时看到气体体积能够任意扩大和缩小, 因此气体自由膨胀的过程是可逆过程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 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D.自然界一切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单向特性, 虽然总能量守恒, 但能量品质在退化【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判断选项D正确.[答案]D3.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下列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中, 正确的是()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能够吸收一个或同时吸收几个光子, 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 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需要做的最小功, 但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 光电效应也能发生。
高中物理16个答题模板

高中物理16个答题模板1. 一道题的基本模板:首先明确题目中的物理概念,然后运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动量定理、热力学定律等),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条件,求解方程,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2. 二重积分题:先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平面内力学、曲面力学、弹性力学等),列出所要求的积分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变量,将整个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然后按子问题的顺序逐步求解,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3. 有限元法计算题:首先明确题中提到的有限元法概念,然后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平面内力学、曲面力学等),列出有限元法所需要解决的方程;使用相应的计算工具,根据所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有限元法求解出来的结果,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4. 电学计算题:首先明确题中出现的相关电磁学概念,然后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电动势、电场强度等),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条件,求解方程,并利用计算工具,计算出其结果,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5. 振动问题:先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复振荡及共振、摆动运动、振动隔离等),列出振动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参数,求解方程,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6. 动量定理的应用:首先明确题中的物理概念,然后运用动量定理,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条件,求解方程,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7. 高中物理中机械能量的转换:首先明确题中的物理概念,然后运用机械能量守恒,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条件,求解方程,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8. 电磁波和光波的相互作用:首先明确题中出现的电磁波和光波相关概念,然后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电磁辐射定律、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等),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条件,求解方程,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9. 平衡点计算:首先明确题中提到的平衡点概念,然后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如动量定理、位能定理等),列出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方程;确定已知参数,求解方程,并利用计算工具,计算出其结果,并将其以图表、公式或文字等形式展示出来。
高中物理大题答题模板及例题

高中物理大题答题模板及例题一、选择题请选择下列选项中正确的答案。
每题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例题一:小明用手电筒向一面蓝色的墙上发射光线,观察到光线所呈现的颜色是蓝色。
根据此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光的传播是:A. 反射性质B. 不传播C. 折射性质D. 干涉性质解析:答案是 C. 折射性质。
根据题干描述,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到蓝色墙壁中,出现了颜色的变化。
这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界面,发生了折射现象导致的。
题目一:将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使其在地面上产生拍击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拍击声是由于物体和地面的摩擦产生的B. 拍击声是由于物体和空气的摩擦产生的C. 拍击声是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过快产生的D. 拍击声是由于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声能产生的解析:答案是 B. 拍击声是由于物体和空气的摩擦产生的。
当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碰撞产生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空气的传播而形成声波,最终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拍击声。
二、计算题请计算下列物理题目。
例题二: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以速度 4m/s 水平运动,经过 6s 后速度变为 10m/s,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运动定律中的加速度公式,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变化量。
所以,加速度 a 等于:(10m/s - 4m/s) / (6s - 0s) =1m/s²。
题目二: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5m/s 沿斜面上抛,垂直向上飞到最高点后再下落。
已知物体上抛的时间为 2s,重力加速度为 10m/s²,求物体上抛的高度。
解析:根据上抛运动的公式,可知物体上抛的高度与上抛时间和初速度有关。
根据公式 h = v₀t - (1/2)gt²,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h = 5m/s * 2s - (1/2) * 10m/s² * (2s)² = 10m - 20m = -10m。
三、填空题请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答案。
例题三:一个平面镜的焦距为 F,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光沿入射线方向从平面镜射出时,光线会发生(填空)现象。
2021年高中物理16个万能答题模板素材

16个万能答题模板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题型5〓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题型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
高中物理常考题型总结和解题方法讲解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本文介绍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还介绍了高考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高考理综试题格式范文共13篇

高考理综试题格式范文共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考理综试题格式范文共13篇高考理综试题格式范文第一篇第一、题目要求的是要准确,要规范,要符号,要简明。
最新高中物理常见12种题型

高中物理12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2种,本文将介绍12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同时还将介绍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解题能力,力求做到人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 …………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中物理考试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计算题的答题卷面,有时不是因为物理知识不够扣分,而是因为答题不规范而扣分,很是可惜.下面谈一下规范答题的几大要素.
1.文字说明
(1)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过程或状态.
(2)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
(3)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4)非题设字母,说明符号的物理意义.字母符号书写、使用要规范,题目给了符号最好不要再另设符号.尊重课本常用符号.
(5)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6)结果的物理意义,给出明确答案.
2.必要方程
(1)写出符合题意的原始方程,不能写变形式,如:要写成“⎩⎪⎨⎪⎧ I =Blv R F =BIl =B 2l 2v R ”,不要直接写成“F =B 2l 2v R
”. (2)要用字母表述方程,不要写代入数据的方程,方程中等号两边虽然含有相同的物理量字母,也不能相
“约”,如“mgh =12
mv 2”.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要在等式中不断的“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时,应分步列,并对各方程式编号,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全错.
3.数字运用
(1)几何关系只说结果,不必证明.
(2)数字相乘,要用“×”,不用“·”.
(3)卷面上不能打“/”相约.
4.答题模板
解 设……(未知量)为……
对……过程由……规律得:
……(具体问题的原始方程)
在……位置由……公式得:
……(具体问题的原始方程)
联立以上各式(或联立①②式)得:
……(由已知量符号表示)
=……=“结果”(代入数据得结果,并注意待求量的数值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