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作业:专题六 第一课 课时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历史人民版选修3 专题六一争取人类和平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历史人民版选修3 专题六一争取人类和平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解析:选D。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任何一大国,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欧盟、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大增,但说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是错误的。

故A、B、C错误,D正确。

2.199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选C。

结合所学,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并不是反对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实际上中国和很多世界大国建立了“伙伴关系”。

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正确。

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经济决定政治。

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故B项符合题意。

4.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是()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解析:选A。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六 第一课 争取人类和平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六   第一课   争取人类和平


立 意
返回
[例]
[探究] (1)根据以上图片信息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上述史实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什么特点?
返回
[解析]
第(1)问从图中历史事件可以直接概括出威
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其历史背景可以结合这些事件的发 生时间去思考。第(2)问需要综合以上问题的答案加以分 析概括。 [答案]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
(5)中国经济崛起,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返回
[特别提醒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最根本的因素。目前国际关系格局
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建 立单极世界,极力推行强权政治,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 次的紧张。
返回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
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 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 个重要因素。 (3)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 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
识记基础知识
专 题 六
第 一 课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基础随 堂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
应用创 新演练
返回
争取人类和平
1.掌握联合国的主要作用以及联合国的发展前景。
2.理解美国是当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认识欧盟、
俄罗斯、中国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3.掌握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认识争取世界持 久和平成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愿。
教矛盾;领土纠纷;能源危机;局部战争不断等 返回

高中历史课时训练1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课时训练1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训练1 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课时跟踪训练1 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课时跟踪训练1 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训练(一)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与史实不符;C、D不是孔子生活的社会背景。

[答案]A2.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答案]B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解析]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重视民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而来的.其他选项都不能准确反映民权和民生的思想.故选C.[答案] C4.小成语大文化。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训练3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训练3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跟踪训练(三)一、选择题1 •他们这一派别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这一思想主张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 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B.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 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的冲击并趋向融合D. 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A项是政治背景,B是经济发展状况,均排除; C、D两项属于文化领域的内容,但D项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Co[答案]C2 •“北宋儒学与其先宋儒学不同,故北宋诸儒实已为自汉以下儒统中之新儒。

”此处“新儒”主要表现在()A. 继承了西周礼乐制度传统B. 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C. 吸收了唐代文化发展成果D. 借鉴了宋代北方民族文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从而形成理学。

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3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 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 理是人生固有的思想观念C. 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D. 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解析]A错误,体现在社会上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的;B错误,理是强加到人身上去的道德观念,并非生来就有;C错误,理是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的;D正确,宋明理学的“理” 主要是指“三纲五常”,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答案]D4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所主张的是()A. 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知”与“行”的关系,故选D项。

A项是“二程”的思想主张,排除;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答案]D5.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A. 黄宗羲B.王阳明(守仁)C.朱熹D.董仲舒[解析]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守仁)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主张,选择B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6: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6: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基础巩固1.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

该体系()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3.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句话反映了()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③美苏重新划分世界④美苏平起平坐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4.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5.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因素是()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能力提升6.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7.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练习

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练习

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练习1.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战争与平安、推进国际社会公正开展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结合国C.国际联盟D.世贸组织答案B2.以下有关结合国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结合国是二打败利的产物B.结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为稳固战争成功效果而创立的C.在成立初期,结合国有效地维护了世界战争与平安D.结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扬着重要作用答案C3.20世纪70年代,结合国大会经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支持民族歧视的宣言,这是由于()A.亚非拉开展中国度参与结合国,使结合国出现了新相貌B.美苏争霸的时代已完毕C.美国不再操纵结合国D.第三世界国度在结合国中已占主导位置答案A4.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协作的一切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运用一切必要手腕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从中可以看出结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战争处置争端B.维护国际战争与平安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次第答案B5.结合国在当今社会发扬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触及的范围不包括()A. 维护世界性的人权B. 防止局部的武装抵触C.推进地域性的战争D.为各国选择政治制度答案D6.右图为结合国总部耸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A.反帝、反霸B.战争与开展C.应对世界金融危机D.共同休息,共同发明答案B7.右图为结合国的会徽。

结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战争愿望,以下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除政治外,结合国的活动范围还触及经济、文明等范围B.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C.该组织正式成立于1946年10月24日D.«结合国度宣言»最早提出树立结合国的设想答案A8.20世纪60年代,一位结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修建物(结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中央。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作业:专题六 第一课 基础随堂巩固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作业:专题六  第一课  基础随堂巩固

[基础随堂巩固]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之路,目前已成为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一员。

中国的崛起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推动B.相互抵触C.没有关系D.关系不大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中国的崛起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崛起,故此二者是相互推动的关系。

答案:A2.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因果关系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解析: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探究活动的主题是“国际关系”。

只有A、C两项符合这一主题,而C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因为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而不是形成。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属于单边主义行为,这对于多极化来说是一大威胁,但这阻止不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总趋势。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多极化的是()①美日依然是结盟关系②俄罗斯逐步走出低谷③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④中国国力日益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但世界上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②③④三项都是世界上的力量中心,而美日结盟增强了美国的力量,故不会促进多极化,故此答案选B。

答案:B4.下图主要反映了中国()在苏丹执行任务的中国蓝盔部队A.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B.为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重要贡献C.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合作D.主动开展了裁军工作解析: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中国蓝盔部队”即是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军队。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检查(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检查(有答案)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家宣言》C.《联合国宪章》D.《万隆会议宣言》2、联合国成立的标志是()A、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B、1943年苏、中、美、英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C、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D、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3、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②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③是战时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④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下列对它的描述和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的成立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B、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和妥协的产物C、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5、联合国机构中主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是()A、联合国大会B、安全理事会C、国际法院D、和平委员会6、联合国维护人权的活动包括()①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②人道主义援助③《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④《儿童权利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人类同歌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

……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的新世界,携手并肩……”这首《联合国歌》所倡导的“新世界”的核心()A、保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B、和平自由C、反法西斯国家间的团结D、争取民族独立8、有关联合国裁军的说法,正确的有()①50年代初联合国成立裁军委员会②1978年成立了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③设立了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④有利于世界的安全、和平与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工作的重点主要有()①防止局部武装冲突②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③裁军和防止核扩散④推动地区性的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确立联合国“五大国一致”原则的会议是()A、联合国大会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11、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本原因”,A、B、D三项都是直接的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资本主义发展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

答案:C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其最主要原因是( )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复杂B.有的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进行扩张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个备选项都是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已成了各种势力斗争的焦点。

它主要是由于巴尔干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奥、俄的干涉造成的。

而在巴尔干问题日益变得尖锐突出的时候,德英意法各国又纷纷介入,直接参加争夺,从而使这一地区变成了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答案:D3.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C.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世纪晚期,A、B、C三项均属于这个时间段,而D 项中“正式结成三国协约”是在20世纪初的1907年,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求。

答案:D4.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6: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6: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练习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基础巩固1.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联合国C.国际联盟D.世贸组织2.下列有关联合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二战胜利的产物B.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为巩固战争胜利成果而创建的C.在成立初期,联合国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民族歧视的宣言,这是由于()A.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出现了新面貌B.美苏争霸的时代已结束C.美国不再操纵联合国D.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已占主导地位4.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和平解决争端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5.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工作的重点主要有()①防止局部武装冲突②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③裁军和防止核扩散④推动地区性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能力提升7.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决非国联的简单翻版。

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④初期都曾被大国控制或操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三课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三课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选修3

[课时跟踪训练](时刻: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列宁说:“若是没有战争,俄国或许会过上几年乃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明白得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暴发的全然缘故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类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暴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需具有“有战争”那个条件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对材料的准确明白得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是十月革命暴发的全然缘故,故A项错。

B、D两项过度夸大了战争对革命的增进作用。

故此都是不准确的。

只有C项表述最为科学。

答案:C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缘故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整体上处于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显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要紧考查德奥集团失败的缘故,可用排除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故②表述错误。

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

答案:C3.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显现世界性战争的缘故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腕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世界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开始衰落解析:本题考查直到20世纪初才显现世界性大战的缘故,其中A、B、C三项从国际形势、科技进展等方面论证了局部战争演变成世界性战争的缘故,而D项不是世界性大战发生的缘故,而是世界大战带来的阻碍。

答案:D4.关于欧洲要紧交战国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要紧依据是( )A.两边不分输赢B.不管是战胜国仍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经受了庞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终止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解析:本题要紧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终止,可是协约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作业:专题六 第二课 课时跟踪训练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作业:专题六  第二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B.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C.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秩序,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故B项表述错误。

答案:B2.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已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C.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故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3.现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上述图中都是大型的跨国企业,它们在世界各地的随处可见,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答案:D4.胡锦涛主席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这是因为()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题干中强调的是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所以①③表述正确。

答案:C5.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页111页 附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页111页 附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页111页附解析)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第1课巴黎和会第二单元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二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没有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三单元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三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三单元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六单元第3课和平与发展一、选择题1.下表某一时期为英、法等国所侵占的殖民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A.18世纪末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D.20世纪中期解析:选C。

截至19世纪中期,日本还未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20世纪中期,俄国(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对殖民地的占领。

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在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

3.“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

”材料最能说明()A.真正的民族主义形成B.极端民族主义是一种利己主义C.极端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D.极端民族主义以本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值得肯定解析:选B。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一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一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造成1936年埃塞俄比亚沦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贫困、武器装备落后B.缺少国际援助C.统治者不敢发动群众,指挥失误D.英法等国对意大利采取绥靖政策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式选择题,以上四个选项都是埃塞俄比亚迅速沦亡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国家贫困及武器装备的落后,其他三项均为次要原因。

故A项为最佳选项。

答案:A2.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 )A.武器落后B.内奸破坏C.没有国际援助D.英、法纵容侵略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

A、C两项为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B项为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它们都属于个性,只有D项属于两者的共性。

答案:D3.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解读历史材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法国声明不干涉西班牙内战,而实质上这种不干涉就是对法西斯德国的纵容,因为德国对西班牙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4.观察右边漫画,该漫画 (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画面中的人物为希特勒,那只鸡象征着正要遭受法西斯侵略的东欧小国。

从画面及下面的文字可判断出这是在讽刺英法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即绥靖政策。

答案:B5.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 ) 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课时作业(含解析)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智者的启蒙1.原因:雅典__________的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2.性质:关心与__________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3.智者及其言论特点(1)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________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__________,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1)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

(2)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____________的第一次觉醒。

5.智者运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滥觞,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地位: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主张(1)道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强调“__________”。

(2)理性: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提出“______________”;尊崇理性,追求____________。

3.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______”,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他们的先驱和战友。

三、人生而平等1.代表:斯多亚学派。

2.思想内容:“逻各斯”是最高理性;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人人生而__________。

3.评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____________、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知识点1 智者的启蒙1.促使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因素不包括( )A.工商业的不断发展 B.平民地位的日益提高C.个人主义逐渐成长 D.理性主义的不断发展2.“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二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二课 课时跟踪训练 人民版选修3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马恩河战役发生于1914年,是时间最早的大规模的战役。

答案:A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 )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日德兰海战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从地域上考查战役。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作战范围内,而④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

答案:B3.宣告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的事件是( )A.马恩河战役使两线进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B.虽然德军攻入俄境,但俄军也攻入奥地利,双方转入持久的阵地战C.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中未达到迫使法军投降的目的D.1915年,德军彻底打垮俄军的计划再次落空解析:“施里芬计划”主要是速战速决,在短时间内打败西线的法军和东线的俄军,但它先在西线形成持久的阵地战,后又在东线形成对峙的局面。

至此,“施里芬计划”宣告破产。

答案:B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 )A.战役规模巨大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持续时间特别长D.伤亡人数特别巨大解析: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来判断,战役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答案:D5.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右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
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铸剑为犁”本意是将武器铸造成农具,引申为要和平不要战争,故此B项符合题意。

“铸剑为犁”的出处是《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答案:B
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89年B.1991年
C.1999年D.2001年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

答案:B
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经济决定政治。

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观察漫画《布什的进攻》。

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法德俄保护伊拉克
B.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C.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D.美欧关系日趋紧张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中,当“布什进攻”时,在他面前有“俄、法、德”三国的阻挡,说明在处理一些国际事务时,美国已抛开欧洲单独行动,即推行单边主义。

答案:C
5.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多极世界成为一个普遍的愿望。

多极化格局的意义在于有利于()
①世界政治民主化②世界经济多极化③世界的长久和平④减少地区冲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多极化和单极化是相对立的。

单极化导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它破坏了世界政治民主,又是威胁世界和平和导致地区冲突的原因。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互相促进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经济多极化。

答案:D
6.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是()
A.战争与和平B.兴盛与发达
C.繁荣与发展D.和平与发展
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就是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

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6分)根源是什么?(2分)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2分)
(3)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2分)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国际关系格局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第(1)问要把握图片所代表事件的内涵;第(2)问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来分析其含义;第(3)问要求对当前国际关系格局进行总体概括,注意从紧张和缓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根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