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_下册_第六单元_《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_下册_第六单元_《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练习题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精品教育资料 1(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二、口算11+9=80-3=95-4=64+3=98-4=25+7=62-2= 83+5=83+10=10+8=56+20=64+6=65+3=15-3=30-3=32+6=29-7= 35+2= 73+4=25+4=43+5= 87+10= 39-3= 48-30= 95-4= 81-2=60+8= 39+10=76+10=70+3=48-9= 47-8=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二、口算11+9=80-3=95-4=64+3=98-4=25+7=62-2= 83+5=83+10=10+8=56+20=64+6=65+3=15-3=30-3=32+6=29-7= 35+2= 73+4=25+4=43+5= 87+10= 39-3= 48-30=95-4= 81-2=60+8= 39+10=76+10=70+3=48-9= 47-8=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精品教育资料 2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精品教育资料 3。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4)谁还有其他的算法吗?预设:先算24+6=30再算30+3=33
追问:“为什么要把9分成6和3?”(板书:6 3)
(用小棒演示)24根加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
(5)师:不同的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33,可是老师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加数十位上的数字2,加了一个数以后,和的十位上数字却变成3了呢? (小棒演示)个位4+9=13满十了就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点评:让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进行口算、笔算,而在计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的问题,引发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直观地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这个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学生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样化的体验。]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孔滩镇复兴小学:谷江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和练习题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一年级口算速度要求

一年级口算速度要求

1.一分钟口算题目数量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10道左右的简单加法和减法口算题。

这些题目通常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两位数之间的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大声快速地回答这些题目来提高口算速度。

2.两分钟口算题目数量要求:在两分钟之内,一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完成20道左右的简单加法和减法口算题。

这些题目可以包括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之间的计算以及一些简单的乘法口算题。

3.松散纸上的口算速度要求: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通常会进行一些口算竞赛或测试。

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目。

根据不同的课程和要求,学生通常需要在10分钟之内完成30到40道口算题。

4.三位数口算速度要求:虽然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以两位数的加减法为主,但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三位数口算题。

一般来说,学生应该能够在三分钟内完成10到15道三位数的口算题。

为了提高口算速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练习和训练。

以下是一些建议:1.日常口算练习:家长或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在家里或课堂上进行日常的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大声回答或写下答案的方式进行练习,逐渐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2.口算游戏:通过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如卡片匹配、口算捉迷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算练习。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口算竞赛:组织一些口算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计算,比较谁能完成更多的口算题目。

这种竞争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一年级的口算速度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通过日常的练习和游戏,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3篇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3篇

4、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课前口算练习)一、情境导入1、师:淘气和笑笑来到学校阅览室里准备去借书,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出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有谁能试着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听。

(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出题中的信息。

)2、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选择问题板书: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二、探究新知1、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30-7=这道题到底得多少,想想你准备怎样做?2、交流算法,明白算理:(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师:请你们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想一想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30根)边摆边想怎样从30根里减去7根。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摆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告诉老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从30根里减去的7根,生交流,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里只有整捆整捆的,没有单根的,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的一捆打开变成了10根拿去7根也就是减去7根,右边还剩下3根,加上左边还剩下的2捆就是23根。

(2)、用计数器拨一拨:谁愿意到前面来拨一拨给大家看看,边拨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叙述边拨计数器)。

(3)用竖式计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刚才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的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列竖式:我们先用个位上的数0减去7(减不够)就跟我们摆小棒一样,没有单根单根的,我们想的一个什么办法,从整捆的借一捆当作几来减的,也就是找十位上借一当十,我们怕忘记了就在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表示借走了一个(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10)再用借来的10减去7个位上还剩下3,十位上被借了1去了还剩下几呢?表示几个十(2个)用竖式计算也得到了是23本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采松果。

(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

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

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9,再算20+9=29。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7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7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7 两位数减一位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本节课在此基础,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写法4.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棒。

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图导入新课:师:多媒体播放动画:小强有46张花片,给了小红4张,小强还剩下多少张花片?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生:从46张里减去4张就是剩下的花片数。

师:求还剩多少张花片应该用减法,用原来的减去送给小红的,就是剩下的数。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解决问题的愿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借此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组织教学。

二、探究新知1、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师:用原有的46张减去送给小红的4张,应该用减法计算,算式应该这样写师板书:46-4=42师: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方法一:先把46分成40和6,用6减去4等于2,再计算40加2等于42。

⑴学生用小棒自己摆一摆⑵板书分解算式:46-4=4240 62引导学生认识到:46减4等于4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解算式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分解的计算方法,理解46减4等于42的计算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方法二、用计数器计算4个十和6个一减去4个一等于4个十和2个一。

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4单元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2) 教案

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4单元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2) 教案

4.3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内容课本第40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提示这节课借助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知识基础,利用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

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师用计数器学生准备:生用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盒有10个月饼,一共有多少个月饼?(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看图列算式师和学生交谈:小明的问题刚刚解决,奶奶又给小明出了难题。

奶奶让小明计算出这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同学们帮小明分析一下题目。

看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生可能发现:左边有23个月饼,右边有30个月饼。

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根据上一题的经验学生可能列式为:23+30。

23 + 30师提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在图中看出来23+30等于多少吗?(2)看图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把左边的2盒和右边的3盒放在一起,加起来就是5盒,把单独的3个月饼放在一起。

5盒就表示5个十,3个表示3个一,所以50+3=53。

(3)用计数器计算师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师质疑:第二次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而不在个位上拨3呢?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30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计算23+30,注意十位上的数要对着十位上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
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
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
五、说教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 20+15= 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 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 沪教版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28、29页。

教学目标:1、理解与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理。

2、用类推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

3、两位数加一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1、知识迁移,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推测出其计算结果。

2、两位数加一位数(有进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条片、圆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3+2= 1+4= 5+3= 8+1=13+2= 11+4= 15+3= 18+1=2、问:观察第一组的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生:一个加数都是2,另一个加数变大了10,和也变大了10。

问:继续观察其它三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师: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题目只要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几,然后在十位上写上1就可以了。

二、自主探究探究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1、出示:23+2=师:那23+2等于几呢?你会算吗?2、交流汇报:(方法一)用摆条片的方法个红色的条片加上2个蓝色的条片,共有5个条片。

所以:3+2=53个红色的条片加上2个蓝色的条片,共有5个条片,(3+2=5)。

再加上剩下的20个条片,20+5=25。

师:我们发现“十的条片”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三的条片变成了五的条片。

(方法二)在数位表上摆小圆片的方法。

3+2= 3个圆片加上2个圆片,共有5个圆片。

3+2=523+2= 可以推出:先算个位,3个圆片加上2个圆片,共有5个圆片 3+2=5。

再加上十位上的两个圆片(一个表示10)20+5=25师:我们可以发现位置板十位栏中“圆片”没有发生变化,位置板个位栏中的圆片由3片变成了5片方法三 在数射线上计算0 1 2 3 4 5 6 7 8 9 10从3出发,向前走了2格,是5。

3+2=5从23出发,向前走了2格,是25。

4.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4.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沪教版·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
学习目标
0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02 学生通过类推,掌握计算方法。 03 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
探索类推得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的 计算方法。
先算: 3+2=5 再算:20+5=25
先算: 3+2=5 再算:20+5=25
探索新知
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2+23= 25 想哪道加法算式:23+2=25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探索新知
例2:计算 25-4=? 借助计算条计算
25-4=21
探索新知
借助位值板计算


5-4=1 20+1=21
达标练习
89-□8 =81 63-□3 =60 78-□6 =72 1936-□2 =34
达标练习
66-6= 60 68-60= 8
32+4=36 32+40= 72
45-2= 43 45-20= 25
55+3= 58 55+30= 85
课后作业
直接写得数。 73+5= 7+22= 80+8= 98-6=
89-□8 =81 63-□3 = 60 78-□6 = 72 36-□2 = 34
知识总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个 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不变。
达标练习
1.做做小老师
58 30√+28
28 2√4+4
43
√ 47-4
4563 x
2+43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概述本文是对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这一教材内容进行评课的稿件。

通过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和评价,旨在指导教师更好地教授和引导学生学习该教材内容。

一、教材的总体评价《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是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篇教材。

该教材通过引入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技巧。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二、教材的详细分析1.教材的主题和目标本节课的主题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教材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一位数口算的能力。

2.教材内容的细化–认识整十数:教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数字给出了定义和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整十数。

–两位数的拆分:通过将两位数拆分成整十和个位数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两位数的理解和数值意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运算: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计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位数的口算:通过常见的口算练习题,培养学生进行一位数口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3.教学活动设计–观察与思考: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讲解与示范: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练习与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口算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能力。

三、教材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层次分明,知识点逐步推进,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2.不足–教材中缺乏足够的练习题和巩固训练,对学生的复习和巩固不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目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一年级两位数加减法

一年级两位数加减法

一年级两位数加减法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两位数加减法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学习加减法之前,他们已经学会了数字的顺序和数量关系,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理解加减法很有帮助。

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分解成小块,并通过实际问题来让学生练习和巩固。

接下来,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关于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1. 数字的相加和相减在开始学习加减法之前,我们需要先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相加和相减。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物体,让学生用这些物体来展示数字的相加和相减。

比如让学生用珠子或者小石头展示以下两个数字相加的过程:45 + 36 = ____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45颗珠子表示数字45,然后再用36颗珠子表示数字36。

接下来,让学生把这些珠子放在一起,数一数总共有多少颗珠子。

最后得出的数量就是两个数字相加的和。

2. 认识十进位认识十进位是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使用算盘或者卡片、图表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十进位。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算盘展示十进位。

让学生慢慢摇动算盘,让学生看到每个珠子表示的数量是10个。

然后,让学生用算盘来做一些相加或相减的练习。

接着,教师可以用卡片或者图表来展示十进位。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这些卡片或者图表来把两个数字相加或相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十进位的概念。

3. 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在学习加减法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例子一:班级里有58个学生,今天有12个学生请假了,那么今天有多少个学生到了学校?这个问题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决:所以,今天有46个学生到了学校。

例子二:小明有78个糖果,他想分给五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多少个糖果?78 ÷ 5 = 15余3所以,每个朋友可以分到15个糖果,还剩下3个糖果。

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较娴熟的进展口算。

并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在依据数的组成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进展思维力气和口算力气。

3、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95里面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8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1、出示32页情景图。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答复:梳理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桃?(2)一共有34个桃,去掉框里的30个,还剩多少个桃?3、怎样列式?指名答复,教师板书算式 30+4 = 34-30=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答复小结:依据看图,数出来的;用小棒摆出来的;依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

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4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是4 。

4、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由于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答复,结合学生答复适当补充。

5、介绍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子,在每一个算式中每个局部也都有各自的名子。

在加法算式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

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2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一、学习内容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材提供的情景是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含具体的生活内容。

教材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设计有摆小棒和交流计算方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的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能力较强。

本节课学生将利用这些知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教师要积极鼓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培养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及进位的道理,能正确计算。

六、教学具准备:课件、视频七、加法和学法:整节课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多媒体与数学整合、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交流汇报的有效结合,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指导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地把知识和能力训练融为一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1、口算: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1、情境图。

提问: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③用什么方法计算?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学生探索算法。

①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

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

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挂图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抖音号购买:/ 对于立井贯通,先用小断面开凿,贯通之后再刷大至设计全断面时,其贯通容许偏差为。A.&plusmn;0.2mB.&plusmn;0.3mC.&plusmn;0.5mD.&plusmn;0.6m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A.内源性感染B.医源性感染C.交叉感染D.外源性感染E.隐性感染 不属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的是A.阴道分泌物匀质、稀薄B.分泌物镜检可见&gt;20u/0线索细胞C.阴道pH&gt;4.5D.病原体主要为加德纳尔菌E.氨臭味试验阴性 下列哪项是正常产褥期的表现A.产后第一天,宫底平脐B.产后10天为血性恶露C.产后脉搏一般偏快D.产褥早期白细胞即恢复正常E.产后12小时体温可超过38℃ 计算题:计算当太阳直射20°N时(约11月25日)在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是A.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B.寒战、高热、咳嗽、脓痰、呼吸困难C.寒战、高热、咳嗽、脓痰、胸膜摩擦音D.胸痛、咳嗽、脓痰、呼吸困难E.发热、咳嗽、咳痰、双肺干、湿性啰音 关于网络安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无线传输可以防御网络监听B.木马是一种蠕虫病毒C.使用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防御病毒D.冲击波病毒利用Windows的RPC漏洞进行传播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确认和保护的关系。A.人身B.财富C.经济D.社会 患者需乘坐轮椅提示其Berg平衡量表得分为A.&lt;40分B.&lt;30分C.0~20分D.21~40分E.41~56分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应是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E.血清铁正常、总铁 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根据来更换损坏的塑料件。A.损坏的面积B.定损人员的决定C.价格的高低 属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A.生长发育落后B.甲状腺肿大C.聋哑D.末梢神经炎E.智力低下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2002年1月,某作者Z将其旅行经历写成多篇文章,投给甲期刊社。该社自当年2月至12月连续刊登了这些作品,受到读者广泛欢迎。但是,该刊并未登载Z关于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2002年3月,乙出版社将上述文章汇集成共10万字的《探险历程》一书 出版,作者署名为Z。第一次印刷的1万册投放市场后,乙出版社主动与作者Z联系,告知拟按每千字50元的标准支付基本稿酬和相应的印数稿酬。但是,作者Z对乙出版社的做法十分不满,便向法院提起著作权诉讼。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HIVB.HBVC.HCVD.HDVE.HV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两周入院;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 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约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根据以上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排除以下哪些疾病A.肝囊肿B.细菌性肝脓肿C.肝细胞性肝癌D.胆管细胞癌E.阿米巴 性肝脓肿F.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G.G.局灶性脂肪肝 女,43岁,患高血压病5年,多年来常头晕胀痛,心烦易怒,伴腰膝酸软无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A.肝阴虚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肝火上炎证E.心火亢盛证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IDLE.HDL EBV主要侵犯的细胞是A.CD4细胞B.红细胞C.T细胞D.白细胞E.B细胞 不属于流通加工业务。A.包装B.半成品加工C.粘贴商品价格标签D.改变商品化学性质 风险偏好是统一全行的认知标准。A.经营管理B.业务管理C.财务管理D.风险管理E.日常管理 索赔的性质属于。A.经济补偿行为B.经济惩罚行为C.责任追究行为D.纠纷诉讼行为 销售的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是卫生法律关系客体中的A.人B.行为C.物D.精神产品E.生命健康权利 安宫牛黄丸中,能体现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药物为()A.麝香、冰片B.水牛角、麝香C.冰片、水牛角D.牛黄、冰片E.牛黄、麝香、水牛角 全冠修复体采用龈上边缘的最主要优点是。A.不易附着菌斑B.美观性好C.边缘密合D.对龈刺激小E.不易附着牙垢 甲状腺大部切除后48小时内,需注意最危急的并发症为。A.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B.喉返神经单侧损伤C.呼吸困难和窒息D.甲状腺危象E.手足抽搐 根据MRI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孢子虫Carinii感染B.真菌感染C.螺旋体感染D.弓形体感染E.血吸虫感染 下列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皮损的是A.盘状红斑B.蝶形红斑C.结节红斑D.荨麻疹E.下肢的网状青斑 电力发展规则划分应当根据和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路面交通标线有反光要求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在涂料中掺入或在施工时面撒。A.玻璃珠B.彩色涂料C.水性涂料D.防眩 当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大于它的最大允许电流ICM时,则该管子。A.放大能力降低B.必定过热至烧毁C.仍能正常工作D.被击穿 电力设备检修采用状态检测和方式。 下列不是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的是A.做盆腔扫描检查的患者,还需提前一天作好口服对比剂的准备B.作腹部检查的患者,事先作好口服对比剂或水等的准备C.作增强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D.检查前2周内,做过食管、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的患者不能作腹部 CT扫描E.对于胸腹部检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训练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所致的中毒,促进已吸收药物排出的有效方法是A.血液透析B.腹膜透析C.血液灌流D.吸氧E.利尿 经纬仪竖丝检验的目的是使十字丝竖轴垂直于。A.视准轴B.水准管轴C.横轴D.水准盒轴 与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其中不是分布式系统的优点。A.提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B.系统扩展方便C.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D.不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A.肾小管重吸收增加B.血中尿酸增加C.全身小动脉痉挛D.谷丙转氨酶增高E.低血容量 女性,28岁,脐周隐痛伴腹泻一周,大便呈糊状,无黏液脓血,近半个月发热盗汗,钡剂灌肠示回盲部激惹征,为确诊应首先选哪项检查A.腹部平片B.剖腹探查C.结肠镜检查D.结核菌素检查E.大便常规检查 《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哪年开始施行?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是A、"引领创新"B、"卓越服务"C、"信息生活"D、"引领创新"和"卓越服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