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

合集下载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操作步骤
01
站在患者身后, 双臂环绕患者
腰部
02
一手握拳,将 拳头的拇指侧 放在患者肚脐 上方两横指处
03
另一只手抓住 拳头,快速向
上向内按压
04
重复以上步骤, 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 适用人群
成人
1
适用年龄:18岁 以上
2
适用体重:不限
3
适用场景:任何 可能导致窒息的 场景,如食物卡 喉、异物吸入等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
01 解除气道阻塞:通过挤
压腹部,使肺部的气体 向上冲击,从而解除气 道阻塞。
03 挽救生命:及时实施海
姆立克急救法,可以挽 救因气道阻塞而危及生 命的患者。
02 恢复呼吸:通过解除气
道阻塞,使患者恢复自 主呼吸。
04 减少并发症:及时解除
气道阻塞,可以减少因 缺氧导致的脑损伤、心 脏骤停等并发症。
操作力度
01
操作力度要适中, 不能过轻或过重
02
操作时要注意观察 患者的反应,根据 情况调整力度
03
操作时要注意保护 患者的颈部和胸部,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04
操作时要注意患者 的呼吸情况,如有 异常及时停止操作 并寻求专业帮助
操作时间
1
2
3
4
操作时间:在患者出 现窒息症状时,立即 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01
政府支持:政府大力 推广海姆立克急救法,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04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举办宣传活动,提高 公众对海姆立克急救
法的认识和掌握
02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积极培训医护人员, 提高急救技能
03
学校教育:学校将海姆 立克急救法纳入课程, 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急救法
急救者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固定其双侧下颌角, 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后部,让其 脸朝下,头低脚高,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在孩子背部 两肩胛骨间拍4-6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反复进行拍背直致异物咯出。
婴幼儿急救法
如果上述方法不成功,急救者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 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按压其胸骨下端(两乳 头连线下方一横指处)4-6次
反复进行压胸直致异物咯出。
重要提醒
在进行急救时使
Thankyou !
海姆立克急救法
葛洲坝中心医院 急诊科
海姆立克急救法
也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Heimlich Maneuver)
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 也称为海氏手技,是利用腹部冲 击解除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异物导致气道梗阻 冲击上腹 膈肌上抬 肺内残留气流形成气流 气体冲出气道排出异物
成人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 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4-6次;或将上腹部抵 压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 压腹部4-6次,可以连续反复多次。
成人互救
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 抓住拳头
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 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 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五、作用机制及具体操作
5.联合使用拍背法和胸部手指猛击法 ❖使婴儿头低足高位,在婴儿背部肩胛区向下前方用力叩击5次 ❖实施5次胸部手指冲击,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稍下方。
小结
气道梗阻不要慌,海姆立克来帮忙; 患者“三不一V”手,问其噎食是或否;
立位腹部冲击法,位置准确向内后; 身材高大取仰卧,玄冰神掌向下前; 肥胖孕妇不用怕,胸骨中下向后压; 婴儿头低足高位,俯卧用力拍后背; 人人学此急救法,都可双手医天下。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救治方法进行施救
一、气道防御梗塞的自我保护
解剖学机制: 指挥系统——会厌软骨 生理学机制: 呼吸运动与吞咽动作相抑制
一、气道防御梗塞的自我保护
解剖学机制: 指挥系统——会厌软骨 生理学机制: 呼吸运动与吞咽动作相抑制
二、易感人群及发生原因
❖ 幼儿:会厌软骨发育不全 ❖ 老年人:咀嚼不充分 ❖ 成年人: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
❖完全梗阻: 突然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 吸,出现特有的“窒息痛苦样表情” (手掐咽喉部“V”形手势),此 即Heimlich征象。
如果用语言询问患者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问?
五、作用机制及具体操作 1.立位腹部冲击法
❖施救者站于患者身后,用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以拇指 侧紧顶住患者腹部腹中线部位,脐部略上方,远离剑突尖处, 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连续6-8次 ,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
急危重症护理学
气管异物清除术 ——海姆立克急救法
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丛 壮
生命的拥抱
......
病例: 姓名:悠悠(化名) 年龄:5岁 病因:因吃蛋糕时玩 耍,不慎发生噎食。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熟记气管异物清除术的适用对象 详述气道异物梗阻的临床表现 例示气管异物清除术的作用机制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

冲击法 冲击法
●双手环抱伤病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侧部分
紧贴伤病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掌则紧握在握
拳之手上,用力从伤病者的腹部处向内向上推压(每
次约1秒)
●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
●重复推腹动作,直至堵塞物除去或伤病者转为意识
丧失(参阅下文)
伤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转为意识丧失
程序
动作
重点
3 摆放体 位
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
伤病者取仰卧位,救护 者骑跨其髋部两侧
胸部冲击手的位置与胸 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
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 有节奏冲击5次,每次冲 击均间隔要清楚,重复 操作若干次,检查异物 是否排出
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如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 CPR 。
6、背部叩击法
将婴儿的身体伏
于救护员的前臂上,
重复动作
动表征(如呼吸、咳嗽或肢体活动)
儿童(1~7岁)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
伤病者仍然清醒,但有异物堵塞呼吸道
程序
动作
重点
1 检查
确定呼吸道 ●询问“你是否被噎住了”
堵塞
●了解伤病者能否咳嗽或说话,如伤病者呼吸道严重
堵塞并点头示意,便施行上腹部冲击法
2 上腹部 施行上腹部 ●站在伤病者背后,使伤病者弯腰并头部向前倾
重复操作若干次 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
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图2-70) 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
CPR
4、立位压胸法(胸部冲击法)
用于孕妇、肥 胖及不能使用 腹部冲击法的 伤病者。
手法与上腹部 冲击法相同。
推压位置在伤 病者胸骨中下 半部(避免压 迫剑突)
5、仰卧位胸 部冲击法:
伤病者仍然清醒,但有异物堵塞呼吸道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

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

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婴儿气道梗阻急救

婴儿气道梗阻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儿救治法
主讲:李天天
01 02 03 04定义
诱因
急救方法注意事项
目录页
海姆立克(Heimlich )急救法简称海氏手法,一种主要针对气道异物或卡喉的急救方法。

食物或是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搏停止而导致死亡。

定义
诱因




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括:背部叩击法、胸部冲击法
体位:倒立抱起、一只手臂贴着孩子
的前胸,用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脸朝下的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头部低于
躯干、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叩击方法:另一只手掌根向内、向上
叩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4-6次
检查口腔:观察是否有异物排出
背部
叩击法
体位:仰卧位
冲击方法: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
乳头连线下方水平4-6次
检查口腔:若已排出,迅速用手取
出异物,若未排出,重复进行背部
叩击和胸部冲击
胸部
冲击法
注意事项
•要随时观察孩子嘴里有无异物出来,如果异物已经出来,救护应该用手指将异物勾取出来,千万不要用手指抠喉咙,否则异物会使越来越深。

•千万不能用力过猛,以免伤了宝宝的内脏,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做,直到宝宝把异物排出。

重点回顾
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括:背部叩击法、胸部冲击法
请牢记基本手法!
传递下去,普及给你身边的人!!
演示视频
54秒到2分20秒
11
感谢您的聆听。

海姆立克法实训报告

海姆立克法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

其中,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气道异物梗阻自救和互救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提高自身应急处理能力,我参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二、实训内容1.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腹部冲击力,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气道内的异物驱除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气道异物梗阻的自救和互救。

2.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骤(1)自救:当自己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采取以下步骤自救:1)站立或跪坐,用一只手的拳头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2)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并迅速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2)互救:当他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互救:1)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2)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者的肚脐和剑突之间;3)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受害者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4)观察受害者是否将异物排出,如无改善,继续进行急救,直至异物排出。

3. 特殊情况下的海姆立克急救法(1)孕妇:孕妇在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采取以下步骤自救:1)站立或跪坐,用一只手的拳头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2)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并迅速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2)肥胖者:肥胖者在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采取以下步骤自救:1)站立或跪坐,用一只手的拳头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2)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并迅速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3)儿童:儿童在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可采取以下步骤自救:1)儿童站在或跪坐,用一只手的拳头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2)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并迅速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干货】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干货】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干货】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

当有人发生异物窒息时,身边的人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排出,使人获救。

临床表现如果我们发现有人突然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昏迷倒地,尤其是这个人在进餐时发生状况,我们就应该立刻想到他很可能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

如果这个人神志清楚,他会感到极度痛苦,常常不由自主地将手呈现“V”字形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个姿势在急诊医学领域中非常着名,称为“海姆立克征象”。

简言之,哈姆力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是: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

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

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请立即使用“海姆力克”手法进行急救。

如何正确的急救呢?孕妇急救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注意不要偏离胸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其他四个版本的急救措施Version 1. 加拿大院前急救手册版有反应的成人或1岁及以上的儿童:5次拍背,5次腹部冲击,5次胸部冲击有反应的肥胖成人或孕妇:5次拍背+5次胸部冲击,反复进行,直到开始呼吸或咳嗽,或变成无反应。

有反应的儿童(矮小者):5次拍背,然后5次胸部冲击或5次腹部冲击,以此重复。

自己一人,如何自救?靠在安全的椅子上进行腹部冲击:1岁以下婴儿:5次拍背+5次胸部按压,反复进行,直到开始咳嗽、哭泣、呼吸、或无反应。

一旦变为无反应(注意,无需再判断有无呼吸),派人拨打120,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场,首先应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上开始心肺复苏,应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结束后打开气道,如果看到异物则进行移除,如果看不到,不要伸手指进患者咽喉,这个操作可能会使得异物掉的更深。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婴幼儿时常会将异物(小零件、颗粒状硬物)塞入口中,不小心吞咽下去,就会造成气道梗阻,造成婴幼儿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停止心跳。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婴幼儿气道梗阻的急救1婴儿(一岁以下)(1)拖住婴儿下颌骨,把孩子放在胳膊上,头朝下约15度,用掌根用力拍击背部肩胛骨的部位,连拍5下然后双臂夹住孩子翻转过来(保持头朝下的姿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深度为4cm,按压5下。

以此循环,直到异物出来。

(2)如异物未出,孩子脸色发青,呼吸骤停,需要立即做心肺复苏术。

①呼唤孩子,拍打孩子脚掌,观看其是否有反应②同时向身边人大声呼救。

③头稍微向后仰,打开气道,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深度为4厘米,速度是每分钟100-120次,按压30次,吹两口气,吹气时成人的嘴巴包住婴儿的口鼻。

④连续做五组上述动作后(约两分钟)拨打120。

2幼儿及成人(1)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是儿童,成人需跪在地上与孩子一般高,从后面环抱过去,用手掌攥成一个空拳,用拇指侧边的位置顶住肚脐以上、剑突以下的位置,向里向上用力冲击。

(双手握颈,为国际通用手势,表示自己呼吸不畅需要救助)2)如异物未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是儿童,使用单手,在乳头连线的正中央,胸骨下半段按压30次,深度大约为5cm,速度为100-120次每分钟,再捏住鼻子,吹两口气。

直到救援人员赶到。

头部撞击的急救婴幼儿头部撞击常见于坠床、游乐设施高处坠落、汽车急刹车(无安全座椅)等情况。

通常头部撞击时伴有高度和速度,主要导致的伤害多数为脊柱损伤,或者为脊髓损伤!属于身体的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不要轻易去移动孩子!1高处坠落如果孩子四肢都能自如的活动,正常哭闹的话通常无大碍,家长可以抱起来安慰哄一哄。

如果发现孩子不哭不闹,身体不能动了。

儿童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儿童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儿童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在平时玩耍或进食时,有时会不小心将异物卡入气管,造成严重情况。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呛咳、气道肌肉痉挛和气道黏膜肿胀,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结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窒息和死亡。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急救人员可以学习一种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时帮助儿童排除异物,避免窒息死亡。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以在关键的时间内施救,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概述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清除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特点和物理原理。

当气管被异物阻塞时,通过施加压力和改变胸腔内的气流动态,可以产生冲击力和气流,将异物从气管中排除。

具体而言,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急救者会站在患者背后,用拳头紧贴着患者上腹部的中央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自己的拳头,向内外方向施加快速而有力的冲击。

这样的施力动作可以使患者的膈肌突然上升,改变胸腔内的压力,产生强大的气流向上冲击,从而将阻塞在气管中的异物推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成功关键在于施加的冲击力和气流能够充分推动异物的排出。

不过,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时需要注意力度适当,以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伤害。

同时,在进行急救前应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尽量关注儿童年龄段特有的问题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在施救后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窒息是一种严重的突发情况,及时而正确地使用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关心儿童安全的人士应该学习并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步骤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处理窒息情况的方法,主要用于儿童。

下面是一些的操作方法:当儿童尚能清醒时,采用站位法。

急救者站在儿童身后,双臂从儿童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稍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另一手从前方握在拳头之上。

海姆立克急救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海姆立克急救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复有节奏、有力的进行。重复以上手法,直至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
异物冲出。看、记时间。
7)(口述)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措施,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
5
8)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其家属喂食时耨床头摇高、喂食不可过快过量。食物
5
不可过大过硬,以软烂清淡饮食为主。
操作速度:完成时间3分钟以内。
五、综合评价
5
七、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手法一处不正确扣10分。
4、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姓名科室日期
评分监考人
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
操作名称
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卧位)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抢救突然被异物卡喉、呼吸道完全梗阻、意识不清或不能站立的患者。
3
3)一手置于患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先将婴儿趴在操作者前臂,
25
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搓背5
次(视患儿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4)仍以手托住患儿后颈部将其翻转,正面向上,躺在操作者前臂,将另一手食
25
指及中指并拢,在患儿胸骨下半段快速下压5次。来回重复上述手法,直至异
1、此急救法不适用于呼吸道部分梗阻的患者,如气体交换良好,应鼓励其有效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2、此急救法手法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在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5
七、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2分。

急救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救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救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应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因呼吸道进入异物窒息的人,该种急救方法又被称作“生命的拥抱”。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海姆立克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急救方式,并且通过媒体进行推广,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海姆立克急救法目前已经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畅通的重要方法,是CPR的重要内容。

所以海姆立克急救法不仅仅局限于对气管异物的急救,同样可以应用于心肺复苏中。

一、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道异物?首先可以对病人进行询问是否有呼吸道异物,如果患者无法进行回答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况:①气体交换不良或者无气体交换;②有微弱的咳嗽或者完全没有咳嗽;③吸气时出现尖锐的噪音或者完全没有噪音;④呼吸困难。

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常用于气管异物的抢救,可以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很大一部分情况,异物阻塞都发生在婴儿、幼儿身上。

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两岁儿童,气管异物的发生率很高。

这是因为儿童气管穿越食物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

如果儿童吃硬质食物如花生大豆等,由于儿童口腔内的说、笑、哭活动,会厌软骨难以适应。

导致吞咽时食物误入分叉处,进而造成气管异物,加之花生米、大豆等食物在水中膨胀时更难以取出。

此外,孩子也有好奇心,容易将硬币、纽扣等异物放入口中,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式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急救者从背后抱住患者两只手,一手握拳,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从腰部发力向上腹部施压,使患者的上腹部下陷,膈肌突然上升,增加患者胸腔的压力,因为胸腔除了气管之外无其他开口,所以胸腔内的气体就会随着压力自然的向气管涌去。

如果一次不行可以多次进行尝试,每次冲击都会产生约500ML的气体,从而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通畅。

如果是突发情况下的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身边没有其他人,患者可以自己以相同的手法对腹部进行冲击,或者用坚硬的、突出的物体压向上腹部,反复进行操作。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气道异物梗阻的紧急解救手法H e i m l i c h一、名称的由来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

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

而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这个发现,使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二、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

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三、如何识别气道异物梗阻面色改变、双手抓喉、不能咳嗽、不能讲话、呼吸困难、气喘哮鸣四、海姆立克急救法常采用站位法:即病人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病人应作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

五、不同情况不同的应对方案受害者站着或坐着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受害者躺倒在地,由于缺氧而不省人事救护者托住受害者背部使之仰卧,两脚左右分开跪于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挤压,反复至咽喉异物疏出。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猛捅,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受害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救护者坐在地上,将婴儿仰卧于大腿上或坚固的表面上,或者让婴儿坐在大腿上,面朝救护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作“挤压器”,迅速轻柔地向里向上挤压。

轻松掌握 海姆立克急救法

轻松掌握 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患者可以说话或咳嗽,但咳嗽停止时出现喘息声,应 尽量鼓励患者能咳嗽,仅能点头表示,则表明患 者是严重呼吸道阻塞,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治。
实施急救的具体方法
(一)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适用人群:意识清醒的成人和儿童。 操作方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
实施急救的具体方法
(三)海姆立克婴儿急救法适用人群:1岁以下婴儿 确定婴儿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如患儿不能哭、不能咳嗽,甚至不
能呼吸,施救者可联合使用拍背法和胸部冲击法解除梗阻。 拍背法:施救者取坐位或单膝跪地,前臂放在大腿上,使患儿身体
俯卧在施救者的前臂上(骑跨),保持患儿头部向下(头低臀高)。施 救者用一只手支撑患儿的下颌及胸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儿背部的 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约每秒钟拍击1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 如异物未被排出,可换成胸部冲击法。
站稳,并将前腿放在患者两腿之间,双手环抱住患者腰部,使患 者两腿分开、弯腰、张口、头前倾。施救者一手握空心拳,用拇 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约2厘米),另一手 掌包住握拳之手,两手用力向患者腹部后上方冲击,约每秒钟冲 击一次,每次冲击动作完成后要稍做停顿再开始下次冲击。连续 冲击5~6次后观察效果,如未排出异物,可重复上腹部冲击动作。
海姆立克急救法
人人都能学会的急救技术
主讲人: 时 间:2024年09月24日
目录
➢ 海姆立克急救法 ➢ 气道异物梗阻 ➢ 实施急救的具体方法 ➢ 注意事项 ➢ 日常预防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腹部冲 击法,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 发明。
1975年,美国医学会以海 姆立克的名字命名了这一急救方 法,并开始广为宣传,主要用于 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急救,简单 易行,学习后均能掌握。

救了100万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这么回事!

救了100万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这么回事!

救了 100万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这么回事!2020年10月30日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高中男孩饭店吃饭异物卡喉,领桌女孩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男孩气道异物取出,使男孩免于危险。

事实上,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道梗阻患者进行急救可以大大降低因气道异物导致的死亡。

同时,网上也经常看到急救人员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异物卡后的婴幼儿进行救援,拯救了无数家庭。

那么,海姆立克急救法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呢?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他从大量的临床案例中发现,气道异物梗阻造成的死亡人员数量惊人,经过多次实验和研究,他发现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可以将异物冲出,并将该方法救治了一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窒息的患者,而后该方法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被命名为“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为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首先要充分了解什么叫气道异物梗阻,这是因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针对气道异物的取出而发明的。

气道异物梗阻是因食物或者其他物品卡在喉咙或者气道内,使得外部气流无法进入肺部进行氧气循环而造成的短时间内的呼吸不畅或窒息,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时容易危机生命[1]。

临床上认为,当发生气道异物堵塞时,黄金救援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过长时间容易导致死亡。

而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针对气道异物梗阻实施的救援,可以大大降低气道异物堵塞的致死率,挽救无数家庭。

气道异物梗阻现象在婴幼儿、儿童、成年人以及老年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气道异物堵塞引发的窒息和死亡,应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以婴幼儿为例,婴幼儿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有限,难以判断危险,加上牙齿发育不完善,难以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坚果、骨头等,并且婴幼儿喜欢抓取可获得的物品往嘴里放,更容易产生异物卡喉,当婴幼儿误食异物或者在饮食时出现食物卡喉,利用黄金时间对婴幼儿进行急救是每个家长和监护人应该掌握的技能[2]。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 1974 年发明的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气道异物梗阻:当有人因误食或意外吸入异物而导致气道阻塞时,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帮助解除梗阻,恢复呼吸。

2. 溺水:在溺水事故中,受害者可能因为水进入呼吸道而导致气道阻塞。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水,恢复呼吸。

3. 婴儿气道异物:对于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通过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方式来帮助异物排出。

4. 老年人或体弱人群:老年人或体弱人群由于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气道阻塞情况的解决方法。

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前,应该先判断受害者是否存在气道异物梗阻,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急救方法。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急救,或者急救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此外,接受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伤害或无效的结果。

因此,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和他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气道_应急预案

气道_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气道异物梗阻是指异物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本单位的急救能力,保障员工及访客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确保在气道异物梗阻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降低伤亡率。

2. 提高员工对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流程,确保急救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及访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气道异物梗阻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急救小组:负责现场急救、疏散和转移患者。

3. 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对受伤患者进行初步医疗救护。

4.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现场物资保障、通讯联络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与报警:发现气道异物梗阻患者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急救:- 安抚患者:保持患者冷静,安慰患者,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加重病情。

- 评估病情:迅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

-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患者意识清醒,可尝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或互救。

- 人工呼吸:如患者意识丧失,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医疗救护:- 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患者气道通畅。

- 通知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患者进行初步医疗救护。

4. 转移与救治:- 如条件允许,将患者迅速转移至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 如条件不允许,现场急救小组应继续对患者进行救治,直至医疗救护小组到达现场。

六、预防措施1.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2. 定期开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培训,提高员工急救技能。

3. 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如急救包、急救枕等。

4.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本单位对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及访客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岁以下的儿童,往往是异物卡喉的高危人群!据统计约80%案例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

儿童异物卡喉的新闻并不少,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警觉。

而一旦噎住,异物进入我们的气道,堵塞气道后,就无法呼吸到氧气。

这意味着:大脑就会严重缺氧!心跳也很快就会随之就停止!
气管异物梗塞一旦发生,留住孩子的机会只有5分钟!
通常窒息时间超过5分钟,孩子的生命就会受到致命威胁!
这5分钟期间,如果能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孩子脱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这个方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几分钟了解和学习下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却能挽救生命!
急救是很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更重要!家长应该从根源避免气道梗塞的发生,尤其是少让小孩吃一些容易造成气道阻塞的东西。

预防异物卡喉窒息4大关键:
1、将食物切成细快;
2、充分咀嚼;
3、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4、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

容易使人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有哪些?
1、麻花和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2、果冻
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
纤维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
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和小孩食道与口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