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0d5d7479b6648d7c1c7462d.png)
Ainy晴Ainy晴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文言文、古詩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翻譯】在七百里長の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の高山,中間沒有空缺の地方。
重重疊疊の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の丘陵の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の船隻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時皇上の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裏,即使騎著賓士の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の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の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の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の倒影。
高山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の柏樹,懸掛著の瀑布沖蕩在岩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の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淒涼怪異,空蕩の山谷裏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所以打魚の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答謝中書書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翻譯】山川景色の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歎の。
巍峨の山峰聳入雲端,明淨の溪流清澈見底。
兩岸の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蔥の林木,翠綠の竹叢,四季常存。
清晨の薄霧將要消散の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の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の時候,潛遊在水中の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八上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和注释
![八上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af68c3caaedd3383c4d3ce.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第三单元《三峡》南北朝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完全)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①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板)。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qu)塘缺,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通元(约470-527),字普长,范阳隊(zhuo)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拱《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4c9c2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8.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译文1:《秦庭燎原》
秦朝东击赵国,烽烟四起。
一时间,天下大乱。
在这混乱中,
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农民起义。
他打败了秦军,进军都城咸阳,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因为内部的分裂和
外部的围剿,陈胜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译文2:《董卓的野心》
东汉末年,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他唆使汉少帝杀害了大
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迁都洛阳,加强了自身的兵力。
他极度残暴,任意妄为,引发了各地民众的不满。
最终,义军联合起来推翻了董卓的统治。
译文3:《刘备的演说》
东汉末年,刘备是一个仁德之人,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建立
安宁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与诸葛亮一起努力,先后组建
了蜀国和蜀汉政权。
在一次重要的演说中,刘备表达了他对民众的
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的演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为他
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译文4:《文学修养》
在古代,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文学,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学作品也
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文学修养,多读经
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338124a1a37f111f0855b42.png)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峰, 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岳像屏障同样 ,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假如不是中午或子夜 ,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 , 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 顺水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隔断了。
假如有时皇上的命令重要急传达, 清晨从白帝城出发, 夜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 驾着风 , 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天, 白色的急流 , 盘旋着清波 , 碧绿的潭水 , 映出了 ( 山石林木 ) 的倒影。
高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实在是有很多兴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 树林山涧一片清冷沉寂, 常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喊声不断 , 声音悲凉独特 ,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 , 悲痛委婉 , 很长时间才消逝。
因此捕鱼的人唱道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酬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山川风景的漂亮,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赏识赞美的。
雄伟的山峰耸入云端 , 明亮的溪流清亮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 交相辉映。
青翠的林木 , 葱绿的竹丛 , 四时常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30534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9.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古诗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以下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登鹳雀楼》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ranslation:As 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To see farther, one must climb another level of the tower.2.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水,揽胜翠岚忘。
曾爲神仙地,锦屏谷口藏。
Translation:Niu Zhou's Western River, its captivating green mist makes one forget.Once it was a place for immortals, hidden at the entrance of Jinyan Valley.3. 《赋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Translation:The grass on the ancient plain withers and rejuvenates each year.The wild fire cannot destroy it, and it sprouts again in the spring breeze.Its fragrance spreads on the old path, its lush green meets the desolate city.Once again, bidding farewell to a loved one, filled with deep emotions.4.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3aea55e5acfa1c7ab00cc0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供大家学习参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敞亮了。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3ce2d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d.png)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一、《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ranslation:The bright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I thought it was frost on the ground.I raise my head to observe the bright moon, and lower it to miss my hometown.二、《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ranslation: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If you desire to see a thousand miles, go beyond the next floor of the tower.三、《望天门山》 - 杜甫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Translation:The Tianmen Mountain interrupts the Chu River, the blue water flows back here.四、《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ranslation:The wind is fast, the sky is high, the apes wail sorrowfully.The clear lake has white sand, birds fly back.Endless fallen leaves are falling, the Yangtze River keeps rolling.五、《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0b281af67ec102de3bd898c.png)
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共计10篇,分别如下:《桃花源记》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00c1faaf1ffc4ffe47accf.png)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翻译1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园中青青的葵菜上,布满朝霞;子上颗颗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等待着阳光把自己晒干。
春天的太阳四处洒下恩泽,使万物都生机勃勃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面对美景,自己却时常担心秋天的降临,那时候花和叶子就会变黄,然后衰败凋谢了。
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茫茫大海中,什么时候这一去不复返的水流,才能再向西方流回来呢?一个人在少壮年华不勤奋努力,那么等到岁数大了,老年将至时,就只能白白后悔和悲哀了。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
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30baa5fd1f34693dbef3edf.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导语】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供大家学习参考。
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惊讶,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c247b4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6.png)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
原文及翻译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文译文:
白天的阳光照在山的尽头,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河山的美景,就要再往上一层楼。
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原文译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雪。
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光,低头又想起了故乡。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原文译文:
海上出现明亮的月光,天涯的人都能在此时欣赏到。
情侣在远方抱怨熬夜难眠,整个夜晚都在思念对方。
4.《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原文译文:
恰到好处的春雨,正好在春天降临的时候。
随着风悄悄降临夜晚,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文译文:
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度的枯萎和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来又重新生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方便好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方便好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76012b910ef12d2bf9e7cf.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方便好用一《三峡》《三峡》[北魏] 郦[lì]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yù)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shāng)。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
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
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南北朝]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de6d0b700abb68a882fbd1.png)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一、古诗1野望[ 唐 ]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翻译】黄昏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逐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黄鹤楼》朝代: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哪里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闻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旧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眺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哪里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3、《使至塞上》朝代: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4、《渡X送别》朝代:唐代李白渡远X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X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慢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旧怜爱这来自故土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5d9a1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7.png)
【导语】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语⽂古诗⽂⾔⽂原⽂翻译,供⼤家学习参考。
21、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原⽂】 晋太原中,武陵⼈捕鱼为业,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问津者。
【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以打渔为⽣。
(⼀天)他顺着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桃花林,⽣长在溪的两岸,长达⼏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他⾮常诧异,继续往前⾛,想⾛到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的发源地,便出现⼀座⼭,⼭上有个⼩洞⼝,洞⾥仿佛有点光亮。
渔⼈于是下了船,从洞⼝进去。
起初,洞⼝很狭窄,只容⼀个⼈通过。
⼜⾛了⼏⼗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宽⼴的⼟地,⼀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沼、桑树、⽵林之类。
⽥间⼩路纵横交错,四通⼋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们在⽥野⾥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的穿戴跟桃源外⾯的⼈完全⼀样。
⽼⼈和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的⼈)看见了渔⼈,感到⾮常惊讶,问他是从哪⼉来的。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817b41576c66137ee0619fb.png)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及诗词翻译9.三峡(作者: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1d02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4.png)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必背的文言文古诗词及其注解: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解:这是《诗经》中的名篇,描绘了和鸣的雎鸠和美丽的少女,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解:王昌龄的这首诗表达了边塞将士的壮志和对和平的渴望。
3.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王之涣的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视野。
4.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解:杜甫的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及时和滋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5.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注解: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6.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解:李清照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7.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注解:苏轼的这首词通过描写打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8.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注解:苏轼的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应该理解其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eac8456c175f0e7cd137be.png)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一、古诗1野望[ 唐 ]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黄鹤楼》朝代:唐代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3、《使至塞上》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4、《渡荆门送别》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解析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e076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解析《三峡》(郦道元)原文及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字词解释1. 自:在。
2. 略无阙处: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 自非:如果不是。
5. 亭午:正午。
6. 夜分:半夜。
7.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8. 襄陵:水漫上山陵。
襄,冲上、漫上。
9.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10. 或:有时。
11. 王命急宣: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中书书南北朝: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页脚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黄鹤楼唐代: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使至塞上页脚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渡送别唐代:白渡远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阴里白沙堤。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正在筑巢。
繁多的杂野花渐渐地要使游人迷乱了双眼,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柳荫下迷人的白沙堤。
龟虽寿两汉: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页脚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赠从弟作者: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梁甫行[晋] 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移居二首·其二作者: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翻译】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衍、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页脚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说:“公衍和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