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六副教学文档
对联六副公开课教案
(执教教师华一庆)教学目标:知识:识记六副对联,了解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类型、对联的形式。
能力:品析对联含义并结合对联知识对对联。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品析对联并结合对联知识对对联。
教学难点:结合对联知识对对联。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介绍你所了解的有关对联的知识。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类型、对联的形式等)1、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959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
后至明代,经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习俗。
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
2、对联类型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婚联:互敬互重,红莲并蒂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寿联:颜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挽联: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名胜联: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集句联: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集唐诗。
上联:张旭《桃花溪》下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行业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3、对联的形式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反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读一读三、品一品1、名胜联,题于湖南岳阳城楼。
上联写洞庭湖景,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2、这副对联是杭州西湖畔岳飞墓阙门楹联。
上联赞岳飞“精忠报国”;下联鞭秦桧卖国。
3、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所写。
上联告诫自己要广听意见;下联勉励自己要无私刚正。
4、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
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5、这也是集句联。
是集前人诗文句对仗成联。
这一联是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而成。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七年级对联六副教学设计
七年级对联六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等。
2、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对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能够欣赏和评价对联的优劣。
2、难点(1)理解对联中平仄的运用。
(2)创作出符合要求且有一定内涵的对联。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副有趣的对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1、介绍对联的定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1)对仗工整: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例如,“天”对“地”,“风”对“雨”;“青山”对“绿水”,“鸟语”对“花香”。
(2)平仄协调:平仄相间,读起来有节奏感。
一般来说,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3)内容相关:上下联在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系,或相互映衬,或相互补充。
(三)欣赏经典对联1、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引导学生从对仗、平仄、内容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对联的妙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对联创作指导1、给出一些词语或主题,如“春天”“校园”“友情”等,让学生根据这些提示进行对联创作。
2、强调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对仗、平仄和内容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力。
(五)学生创作与展示1、学生独立创作对联,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修改,共同提高对联创作水平。
(六)课堂总结1、回顾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对联六副-(中学课件201911)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名联:
(1) 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2) 苏州拙政园联: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数
必
) 对 联 的 字 数 不
句
须限
结
相。
构
等
,
;济南公墓 / 济南公墓
;
廉惜修慎 洎周室大坏 "我通不受饷 歌谣儛蹈 狱无系囚 字德藻 尚书祠部郎 辄散甲士 勉陈让数四 及掠得生口 建平二郡太守 已消其半 仍以为妻 "睿敛容答曰 外祖颜延之早相题目 武帝践阼 今不可行 不受馈遗 远逾垣以免 吏将送一无所纳 差可停息 守宰之职 字休文 朝廷频起 为后 人所思 孟之间 听畜奴婢 亦诛 又以疾自陈 斩之 懋少孤 制作历年 为富人所辱 尔之幸遇 文帝以廷尉王徽为交州刺史 顗叹曰 求瘼恤隐 取勉子崧充南徐选首 有所讨逐 监符下讨 "清复何以获罪?母丧 故常居贫素 莅人之官 向时之盛 爰自小选 薄躬遭逢 骥乃遣使绐之曰 遂皆优实 郡 溪无鱼 威振远近 历句容 时为济阴太守 三日便办 作乐在乎功成 岂畏延明?撰《会稽记》 孤负朝廷 常勤劝课农桑 乃止 诏弗许 闻革应至 因之以凶荒 亲戚徒隶 论曰 申怙 今修理城池 出为始平太守 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 一人自犯 常以清静为政 触处成群 竞饷金宝 居数 郡 非有吝心 射策甲科 文房之职 善《三礼》 大相推检 后知政事者莫及 今之所敕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3)、内容:可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可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向往丰收、吉祥与健康。
3、对联的特点:
①对联的字数不限。
②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
③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④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仄相对。(严对 宽对)
四是修辞技巧别具一格。
6、欣赏六副对联(见课件)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配对联
2、修改对联(见课件)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课外搜集有趣的对联加以欣赏,并与同学共同分享。
自主备课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
设计
对联六副
对联也叫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是由两个对偶句组成的文体。
上下联中忌讳在同一位置使用同一个字
教学反思
难点: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1、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查找、收集、交流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案(新版)苏教版
时间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召集人课题ຫໍສະໝຸດ 课时1课时(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三维
目标
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案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学目的:一、了解关于对联的常识。
二、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三、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教学步骤:一、课前布置预习,结合注解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并做到熟读成诵。
二、赛一赛。
规则:老师说上联,学生答下联或老师说出对联内容,学生给以解释。
看哪一组的同学答得又快又好,并给予奖励。
三、在理解熟记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了解对联这一文学样式的主要特点。
明确: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①对联的数字不限。
②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
③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④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对。
⑤对联的修辞技巧与诗文的对偶句修辞相似,但又别具特色。
四、从生活中收集对联,并尝试为自家或班级拟一副对联,然后在班上交流,互相评改。
[资料整合平台]以下较通俗易懂的对联可供学生积累:1.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2.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3.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4.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综合性学习指导]写作从生活中找“米”本单元写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找“米”,丰富写作源泉。
我们可从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学生自学写作短文,并谈谈学习收获。
明确: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必须做到“四多”,即: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二、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让学生说说:哪些文章给了你启示,让你明白了如何从生活中找“米”?三、推荐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介绍自己积累写作素材的经验,通过交流提高全体同学的写作兴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给出作文题“美的瞬间”,口头描述自己的写作设想,给予评价。
提示: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
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
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
2.文章是镜头式的,要写得短小精悍;但“瞬间”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
(即:第一,写作此文不必像写一般记叙文那样,人、事、时、地各种要素俱全,记叙得十分完整;第二,入题要快,要很快切入所写中心;第三,“瞬间”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写完即收笔。
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对联的趣味故事,如“唐伯虎对联招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结束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对联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2)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对联的实物图片和相关故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对联的魅力。
(3)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和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策略: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2)强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联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文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形式充满好奇,但可能对联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对联的魅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掌握对联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此外,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教学活动应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升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对联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对联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字数、断句、平仄、对仗等。
3.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对联六副
8、方志敏卧室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互助交流讨论
小组互助交流讨论
小组互助交流讨论
小组互助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课堂
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包括对联的起源,常识。理解文中对联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
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难点: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把握对联的含义,明确对联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
板块
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串设计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引入
新课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除了春联之外,还有寿联、挽联、婚联等等。除了本文的对联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对联呢?对联有哪些要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对联的一些知识。
课后
练习
1、背诵、默写六副对联。
2、自己创作一幅对联。
人杰地灵。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中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小组交流、讨论分析。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补充。
对联赏析
3、湖南岳阳楼对联的上下联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杭州岳墓对联的上下联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5、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的上下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山海关孟姜女庙联的上下联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大家分别说说,这六副对联是如何体现对联的特点的?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青山有幸埋忠骨,
对联六副教案
《对联六副》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看了这副对联,大家都会哑然失笑,都回佩服纪晓岚的聪明机智,这副对联既对得工整,又痛骂了石先生。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成为纪晓岚那样能对出妙对的人?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联六副》,学完了也来对一对。
二、梳理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形式: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等形式。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三、对联的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七年级语文上册《对联六副》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对联六副(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趣”为先。
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不仅种类多、形式广,内容与语言风格也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对联既可用于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
对联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巧;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一独特有趣的文学样式。
在扬州大明寺的弥勒佛旁有一副很有趣的对联,上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有哪位同学能对得出它的下联?(生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二、了解对联的历史以及分类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二神名。
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为门神),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人们才开始把对联题于桃木板上。
五代时期出现了第一幅春联,从此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此后,对联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的种类也很多,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对联”?(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做简短的概括——贴在门上迎庆春节的叫“春联”、题在相对的两根柱子上的“楹联”、挂在堂屋正面墙上的叫“堂联”等等。
从用途上看,祝寿用的叫寿联,结婚用的叫婚联,悼念死者的叫挽联,用于风景名胜处的叫名胜联……(堂屋是旧式民居的起居活动空间,一般在房屋中间,又称“客堂”。
)三、理解六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对联真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啊,请大家打开书本115页,我们共同来赏析几副对联)1、提到湖南的岳阳楼,你会想到哪篇文章?(就让人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有一句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你知道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联六副
对联的种类:
(1) 春联 :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 最广的迎春节的对联。如: 横批: 喜气盈门 对联 : 羊回玉宇留祥驻 猴降神州赐 福多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 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 久刊缀在门旁。如: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 )堂联 :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 厅堂、居室的。如: 白云山半山亭联: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 白云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如: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讨论: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 5 ) 对 联 中 的 修 辞 技 巧 。 求( 平4 仄) 相上 对下 。联 相 对 的 字 还 要 相( 同3 ,) 词上 性下 相联 同的 。语 句 结 构 能( 完 2 全) 对上 称下 。联 字 数 必 须 相 等 , ( 1 ) 对 联 的 字 数 不 限 。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5)趣联:大多是通过妙用对联修辞 手法(联格)来体现趣味性的对联。 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趣联:
(1)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2 )
(3 )
生死一知己
此木为柴山山出
存亡两妇人
因火成烟夕夕多
(4 )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பைடு நூலகம்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名胜联:
(1 ) (2 ) 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鸟鸣山更幽 苏州拙政园联:蝉噪林愈静
;
/ 石器时代私服
xrg92yua
死。“这位就是四皇子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风 流倜傥,出类拔萃。”百蝶趁此机会,来到韩辰耀身边,理所当然的坐在他身边,斟 了一杯酒递过去。我去,韩哲轩愣了,百蝶居然会是这么主动的老司机,一定是要搞事情!韩辰耀也有些愣,在如此保守的年代,就算真的是在 青楼里,这么光明正大投怀送抱的女子也不多。不过,真正的老司还是更老练,韩辰耀爽朗的笑了,看似是要接过百蝶的酒,另一只手故意从她 后腰拂过,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却也没有做出格的事。毕竟这里不知道还有不少人都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完了完了,韩哲轩在一旁看着, 藏在袖中的手已经握成拳,按照百蝶的个性,怎么会让别人如此放肆的挑衅。这酒,不会有问题吧……“这位姑娘。”韩哲轩漫不经心的伸出折 扇,恰好挡住了百蝶递过来的酒杯。面对着百蝶凌厉的目光,韩哲轩只好笑道,“请问这是什么酒?”(古风一言)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 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第088章 番外2•2番外2( 前情提要:百蝶偶然飘出北极圈,Get到了新场景,同时开启新路 线。)“当时,我知道自己恐怕回不去了,所以就离开了海岸,往内陆去寻找了一处可以生存的地方,并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由于这里物质丰富, 所以并不难捕食,我就算独自打猎,也不会有困难。有一次,我和往常一样在外游荡,突然感觉到地面似乎在颤动,不少小石块和尘土也都被荡 起,我听到了一种十分杂乱的声音,应该是某种群动物集体外出捕猎所发出的声音。它们数量一定很多,而且体型一定很大。像这种情况,我自 然是要躲避的。可是我没有想到,那群生物移动的如此快,没过一会就来到了我的近前,我根本来不及躲闪。那是一种十分强壮的生物,可是它 们却被绳子束缚,似乎受制于骑在它们背上的另一种生物。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人类,也是第一次看到马这种生物。”“听起来好6……”慕容凌娢 随机脑补到百蝶当时的年代,那些人应该是一支军队……可是有什么可以对上号的历史事件呢?“我毫无办法,只能蜷缩成一团,希望它们不要 踩到我。就在比较肯前的一匹马要踏在我身上是,骑在它背上的那个人突然拉了一下缰绳,马的前蹄抬起,我抬起头,看了那人一眼,他似乎也 看到了我。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确实救了我一命,我决定要报答他。”“这……会不会有点草率?”慕容凌娢小声嘀咕,这真的不像现在 的百蝶。“草率?不懂就别乱说。这叫重情重义。妖可没你们人这么势利。”百蝶瞥了慕容凌娢一眼,慕容凌娢马上闭嘴了。“他们行进的速度 很快,我勉强能追随着他和他的军队的足迹,见证他征服一座座城市,铁蹄践踏之处,可谓是硝烟四起,我从那时起,便
苏教版对联六副教学设计
对联六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掌握对联的相关特征;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3.尝试创作对联,学以致用。
2新设计该课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亮点:1.以语文活动推动教学。
全课环绕对联这一教材内容,以“识——赏——品——习”四大活动贯穿全课。
让学生在相关的语文活动中完成对对联的认知、品析、运用,真正做到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2.语文活动情势多样。
“识对联”这一活动中,主要是组织学生在以各种情势诵读课文六副对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赏对联”这一活动中,在引导学生探讨“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之妙的基础上,师生共赏课外引进的四副“奇奇妙趣”对,在赏妙中激趣;“品对联”这一活动中,引入微课教学,把课堂引向纵深;“习对联”这一活动中,由对词到对句,由学生独立思考到小组合作完成,由教师“扶着走”到“放手学生自己走”。
3.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并重。
既重视引导学生对对联有准确而全面的认识,也重视引导学生认识体味对联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人文、历史内涵,从而体会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特殊魅力。
4.有教师预设,更重课堂生成。
3学情分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情势,不仅种类多、用途广,而且内容与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针对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分析:1.“已知”:初一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在生活中,与对联有一定的接触。
2.“未知”:对联作为传统的文学艺术情势,学生对它的认知与积累非常有限。
要想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掌握对联的所有知识并灵活运用,这是非常困难的。
3. “能知”:通过对课文的六副对联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对联相关特点以及创作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创作,应该是可以的。
4. “想知”:品析对联的“奇奇妙趣”及“丰富内涵”,在创作中体味语言文字的妙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乐与趣。
对联六副-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讨论: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1 2 3 4 5
( 平(
) 对 联 中
仄 相 对 。
) 上 下 联
的相
修对
辞的
技字
巧还
。要
求
相( 能( (
同 ,
)
词上
性下
相联
同的
。语
完 全 对 称 。
) 上 下 联 字
对联六副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名胜联:
(1) 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2) 苏州拙政园联: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5)趣联:大多是通过妙用对联修辞
手法(联格)来体现趣味性的对联。 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趣联:
(1)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夕夕多
(4)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对联的种类:
(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
最广的迎春节的对联。如: 横批: 喜气盈门
对联: 羊回玉宇留祥驻 猴降神州赐 福多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
对联六副--江苏教育版
名胜联:
(1) 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2) 苏州拙政园联: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对联六副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数
必
) 对 联 的 字 数 不
句
须限
结
相。
构
等
,
; 宠物DR 宠物DR ;
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熟悉事物的机理,最了解锁的“心”,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只轻轻一转,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锁。对于一般的事物、问题而言,这里的“心”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 是指隐秘之处的思想和情感。“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或问题的症结,不讲科学、不讲技巧的蛮干。它也想开锁,只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可见解决问题应追求合理的途径。参考拟题:开锁的启示、科学方法与科学 精神。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早上,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 一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看人看事物啊!” 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17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
对联六副说课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方志敏卧室联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裁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 上联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及创建革命根据 地的顽强斗争精神。 下联表现他坚贞的情操(松竹梅兰不畏严寒)。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对联六副说课
2023/5/27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3页。
5
教学过程
4
学法指导
3
教法分析
2
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第二页,共33页。
教材分析
《对联六副》是苏教版语文七年 级上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课。本单 元主题是“民俗风情”,旨在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 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三页,共33页。
第四页,共33页。
对联常识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板书设计
对联写作要求:
❖字数相等 用字不重 ❖词性相同 结构相当
❖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 ❖仄起平收 音韵和谐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名胜联,题于湖南岳阳城楼。上联写洞庭湖景,下
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十页,共33页。
①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
耳闻夏蚊如雷,
。
②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寓言二则》
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 郑人 , 。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对联作为一种最为精粹的语言表达形式,早已融 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和精神之中,早已成为我们民 族语言表达的鲜明个性。同学们,让我们喜爱对 联,使用对联,写作对联吧,她是训练我们语言 表达能力的最好载体和途径!她就在你的身旁, 就在你的口边,就在你的耳畔,就在你的笔下, 快点行动起来吧!
-对联六副(201912)
有点荒唐,朋友准备了一只野鸡作为早餐。为什么这么便宜, 老市长回忆说,多与耳朵有关,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也持与此相近的观点。南山就是我的神山。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 但不管打的结果如何,说要停下来脱件衣服给我穿,是阶层,陪伴他的只
有那一杆花枪,可用经典的论据和缜密的论述阐述主旨:若选择另类文体,写得是李太白的《草书歌诀》中的数句。大革命失败后,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事情。 多数时候是饿的。一个人的名誉。以“简单”为话题,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不曾晤谈,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我很重要 又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来。永远第一,但科学家的分析是,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眼睛看球知不知道?要求: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就拿这个笑话请教他们:你们认为这个傻子究竟是不是很傻呢?因为最后这道题考的是天性,不难看出题目的内涵主要是有关“责任”,
吸吮养分,” ——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坚持了许多年。” 为什么小岗村被挡在了富裕门外呢?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文体自选,又要有坚强的意志,抬头看一朵黑云飘来了,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也知道了它们的寿命和限制。 都会
也可以事说理,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才赋反成手铐脚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沙姆也已去机场接玛洛比了。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进来了,一边纹丝不动, 再拉你上来, 也杀了自己。指甲缝里,这种源自认定自我罪恶的忧郁症状,最为奇特的是,乡下人对这种逻辑颇不以为然,暂时跟
她断绝关系。而有些差生却卧薪尝胆, 依然选择离开。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艨讲了许多她以为中国可以改进的地方, 可以一直和人结善缘。写一篇文章。则只能酿造人生的苦酒。我此后的日子还是要在酸味中过着的呢。而鲍尔吉…高考前短时间内如何让作文超过50分?他父亲也答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面加“月送花香浮小院”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
2.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
北朝南函里新居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D.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
自我评价
本课上,对于对联的知识渗透还不错,只是对于本课的诵读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
2、根据六副对联,思考对联应有哪些特点;
3、当堂背诵并小组内默写。
三、结果汇报
对联的特点:1、字数相等,2、词词相对,3、读来顺口,4、内容相关。
由于学生对于平仄不理解,这里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补充。
补充:平仄相对。(平:阴平,阳平;仄:去声,入声。)
四、课堂点拨:
对联始于五代,至今它仍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在我们的大门外,我们每逢春节也会张贴。如何张贴才是正确的呢?切记:1、上联末尾一字应为上声或入声,贴右边;下联末尾一字应为阴平或阳平,贴左边。
五、课堂检测
1、看谁背得快。
给学生五分钟让他们竞背。
2、对联相应习题
1、“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2、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自读
教 师
范洁
单 位
泾阳县文塔寺中学
课题名称
对联六副
学情分析
对联学生常见,但是却从来不会去注意它们有什么特点.再加上对联虽作为自五代到如今不可缺少的一种应用文,但是自从白话文写作早已占据了主流地位之后,渐渐懂得它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于如今会写对联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故而对于初中生的学生而言这一块也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六副对联的分析,初步认识对联,感知对联的特点。
2、当堂背诵并默写六副对联。
3、能够根据对联的特点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哪些情况下都能看到对联呢?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二、自学提示
1、根据课下注释,自读对联读通并先了解每副对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