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系统变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篇一: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设备变更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保证各系统和设备符合实际要求,便于人员及时掌握设备和系统的变更情况,加强技术责任制,严格技术纪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机房设施和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内所有设备的变动,更新,拆除等设备变更的管理工作。

3. 职责分配3.1. 设备部人员:对生产内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及时上报。

3.2. 部门经理: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核查。

3.3. 财务部:对变更设备进行备案管理。

4. 管理内容4.1. 设备变更要求4.1.1. 对折旧期已过、过度使用自然磨损造成设备部件同步老化,硬件故障、因事故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性能不足等设备需及时进行设备变更。

4.1.2. 对特殊需求的设备需做到定期变更。

4.1.3. 对所有设备的变更做好详细记录。

4.2. 设备变更流程4.2.1. 由设备部人员对有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

对达到变更需求设备进行记录,填写《设备变更单》并提交部门经理。

4.2.2. 部门经理对需要变更的设备现场审核,确认无误后在《设备变更单》上签字确认。

并提生产技术部主任。

4.2.3. 设备部经理接收到《设备变更单》后审核签字,并提交到直属领导。

4.2.4. 直属领导对《设备变更单》批准签字,再提交给生产副总裁。

4.2.5. 最后由生产副总裁对《设备变更单》进行审批。

4.2.6. 生产副总裁审批后方可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更换。

4.2.7. 财务部对变更设备备案。

4.2.8. 设备变更后由设备部人员对变更后的设备检查和验收4.3. 本规定由科技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5相关表格设备变更申请书篇二: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1.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

设备变更 登记管理制度

设备变更 登记管理制度

设备变更登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变更登记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变更登记管理工作。

三、设备变更范围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设备型号、规格、品牌等信息的变更;2. 设备的更换、报废、新增等情况;3. 设备维修、维护、保养等情况;4. 设备的归还、借用、租赁等情况。

四、设备变更登记流程1. 设备变更申请:设备变更由设备管理部门发起,填写设备变更申请表,并注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时间等相关信息。

2. 设备变更审批: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变更申请表提交给公司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设备变更操作。

3. 设备变更执行: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审批结果进行设备变更操作,同时记录变更细节,包括变更前后信息对比表、变更过程记录等。

4. 设备变更验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变更后的设备进行验收确认,确保变更符合申请要求。

5. 设备变更登记:设备管理部门将变更后的设备信息更新至设备台账和数据库中,并进行信息归档。

五、设备变更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变更的发起、审批、执行、验收和登记工作,并确保变更程序完整、合规、及时;2. 相关部门需积极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完成设备变更工作,确保变更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公司领导应审批设备变更申请,并对设备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把关。

六、设备变更记录保存期限设备变更相关信息的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日后查阅和核实。

七、设备变更的技术支持1. 设备变更需经过技术人员的审查和确认,确保设备变更后的操作顺畅、效果良好;2. 设备变更涉及到技术参数的调整,需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变更后的设备使用方法。

八、设备变更的风险管控1. 设备变更应遵循设备管理规定和标准,确保设备变更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设备变更过程中要注意风险防范,避免因设备变更导致的设备故障、损坏等问题。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一、序言为了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规范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特订立本公司的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全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二、设备责任1.设备管理员:由企业管理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与维护,负责设备的购置、调配、维护和修理等工作。

2.设备使用人员:各部门的员工使用设备时应严格依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设备购置与报废1.设备购置:设备的购置需提前编制设备购置计划,并报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

购置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功能、质量、价格等因素,并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设备报废:设备实现预定的使用年限或无法正常运行时,应及时报废。

设备报废需编制设备报废申请,经设备管理员审核后,报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

报废设备应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设备标识与登记1.设备标识:每台设备都应有唯一的标识,标识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所在部门、购置日期等信息,并在设备相近显著位置进行标识。

2.设备登记: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将购置的设备进行登记,包含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供应商等信息,并建立设备档案,定期更新设备信息。

五、设备领用与归还1.设备领用: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登记完成后,依据各部门的需求,将设备进行调配,并记录设备的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2.设备归还:设备使用人员使用完设备后,应定时归还设备。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进行设备清点,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管理员应依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状态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维护工作。

维护计划具体包含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责任人等信息。

2.设备保养:设备使用人员应依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日常保养,包含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七、设备故障与维护和修理1.设备故障报告: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设备故障,认真描述故障的表现,以便设备管理员能够及时推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措施。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为了规范设备改造更新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明确设备改造更新的权限和责任,确保工作的合理性和效果性;2.优化设备的使用状态,提高生产效率;3.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制定和执行;(2)协调各部门配合、提供必要支持;(3)组织设备改造项目的评估和筛选;(4)监督设备改造的进度和质量。

2.生产部门:(1)提供设备改造更新的需求;(2)配合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3)协助设备改造项目的实施;(4)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设备改造更新的过程1.需求确认:(1)设备管理部门与各生产部门确定设备改造的需求;(2)明确改造的目标和要求。

2.项目筛选:(1)设备管理部门对提出的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2)根据改造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优先级。

3.方案制定:(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筛选结果,制定改造方案;(2)包括改造的工作内容、预计完成时间、预算等。

4.实施过程:(1)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改造工作;(2)定期与生产部门沟通,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3)设备改造人员按照方案进行工作,确保质量和进度。

5.验收:(1)设备管理部门对改造项目进行验收;(2)确认改造是否符合需求和要求;(3)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改进方案。

五、安全管理1.设备改造更新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设备改造前,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控措施。

3.设备改造过程中,要对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设备改造后,要进行运行试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六、技术支持和信息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设备改造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注重技术积累和创新。

2.建立设备改造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改造历史和维护记录,为后续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设备系统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的设备变更管理,使运行、检修和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机组设备的变更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避免因设备变更而对机组的生产安全造成影响,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设备系统、厂房设施、运行制度、维修程序、使用标准的永久、暂时变更管理;第三条专用术语设备、设施变更:指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流程、运行方式、接线方法有任何一项与原状有所改变,包括升级至新型号,合并、更改、移动现有设施,添置任何新设施、设备以及更改原来的设备设计;生产场所重要通道的封堵;所有专用标志、警告牌、色环色带的改变;放射源发射方向的改变等;包括:1、增加现有类型的设备;2、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或不同功率的设备替代已经存在的设备;3、增设新的管道、电缆或液压管道,或改变这些设施的路线;4、设施退役等第二章组织与程序第四条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职责对设备、系统的永久性变更进行审批,并判断是否是主要设备系统变更方案,是否需报上级公司电力生产部进行二级审核;第五条生产技术部职责一是设备变更的归口管理部门;二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进行把关;监督变更执行流程,协调解决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执行一级审查,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变更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把关,负责对变更执行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后评价;第六条变更发起人职责一变更发起人由设备维护部专业主管或点检员担任;一初步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对变更存在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二填写变更联系单,并编制变更方案;三履行设备变更审批流程;第七条变更负责人职责一变更负责人由设备维护部班组长担任;二对变更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变更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三根据变更工作对人员、技术的要求,指定适当的变更执行人;四根据系统、设备的变更情况,并对相关的资料、图纸进行修订、整理;第八条变更执行人职责一变更执行人由设备维护部设备专责人担任;二收集、掌握全部变更资料,了解设备变更的目的;三持变更申请单和变更方案向运行办理工作票;四按变更方案执行变更作业;五变更执行结束,将设备变更情况向值长进行技术交底,配合运行人员完成变更后的设备试运;六变更执行结束,试运合格,向运行移交设备变更执行单;七向变更发起人反馈变更执行情况,将设备变更资料汇总、存档;第九条运行专业主管职责一参与和本专业相关设备、系统变更的可行性论证,并从运行角度进行严格把关;二运行专业主管对于签字认可的变更单,应在设备变更开工前新系统、设备或操作方式与变更前不一致,根据设备、系统变更对运行操作可能造成的影响,编制出有针对性的操作作业卡或补充操作规程,提前下发至值长,由值长组织运行人员进行学习,避免运行操作变更后的设备、系统时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三由运行专业主管负责,根据变更执行人提供的变更资料,及时对规程、系统图进行临时变更,并在每年的规程、系统图审查、修编中完成系统图和操作规程的修订;第十条值长职责一对变更执行工作进行严格把关,许可有关设备变更的工作票时必须要求工作负责人有经审批的变更联系单;二对收到的变更执行单必须在变更记录本上进行登记,统一管理;三对新收到的变更单,值长应组织班员对设备的变更情况进行传阅或向班员交底,使班员及时了解设备、系统的变更情况;四对关系到运行操作规程改变、新设备投运或变更后对运行工况将造成影响的变更,值长有权要求运行专业主管提供操作指南和操作说明书,且必须组织班长成员进行学习;第十一条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了解设备、各级系统的变更情况、掌握相关的操作要求和规定;第三章执行程序第十二条设备系统变更管理的基本步骤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生产人员根据现场生产需要,提出变更申请;二变更发起人编写变更方案;三生产技术部组织对变更方案进行评审、风险评估,确认是否可以实施;四变更负责人组织进行变更准备工作,编制质量控制文件、组织成员学习变更方案、变更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准备,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等;五变更负责人应按已批准的变更方案,经过人员、材料、充分准备后组织实施变更;六变更结束后,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对变更后的系统、设备等进行验收;七变更负责人负责将变更报告送达与分发至相关部门归档;八变更负责人及运行主管负责对设备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变更后的交底及培训;九变更负责人及运行主管根据设备变更情况修改检修规程、运行规程、系统图、检修文件包、点检标准等相关文件;十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了解设备、各级系统的变更情况、掌握相关的操作要求和规定,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十一变更后的系统投入运行后,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通过收集数据、查验设备运行状况,来评估变更后的效果,并反馈给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第四章管理要求第十三条生产人员均可以根据现场生产需要,提出变更申请;第十四条设备变更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各部门、专业必须建立设备变更管理台帐;第十五条变更发起人将变更草案提交部门专业主管,由专业主管组织部门内部评审,对方案进行预评审,修订和完善草案;经本部门经理批准后,将变更草案提交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组织进行变更方案的技术、安健环和经济性分析评审;第十六条分析评审会议对变更方案充分讨论完善,确定变更负责人,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变更执行时间与执行方式等并形成会议纪要;属于大型变更的,应列入工程项目管理,必要时报邀请专家、技术监督单位等协助论证;第十七条性能相同设备本身的变更由副总工程师批准执行,系统性的变更由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批准;第十八条变更过程执行项目管理的,应同时满足项目管理和变更管理的要求;第十九条变更结束后,变更负责人应完成设备系统变更报告,详细描述变更前后设备系统的状态参数变化,系统变更正式生效的时间,注意事项,经过相应的审批后生效;第二十条设备系统变更报告应送达发电运行部、设备维护部、安健环部、生产技术部、档案室等相关部门,以提供变更信息,便于作相应的变更后的规程修改、培训、存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调整与修改等后续工作;第二十一条设备系统变更报告必须对设备变更前、后情况进行祥细对比技术说明,并画出变更前后图纸的变动部分有变更图纸的应附变更图;第二十二条设备系统变更报告应在系统投入运行前至少48小时提交相关部门,涉及规程修改的变更,至少应提前10天提交;第二十二条经过永久性变更后的系统投入运行,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通过收集数据、查验设备运行状况,来评估变更后的效果,并反馈给变更负责人;变更负责人在系统投入运行一个可检验周期后一般3个月,组织一次变更效果评审会,验证变更效果,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方案,采取新的措施;第二十三条暂时性变更同样履行设备变更程序,在需求结束后,填写暂时性变更回复申请单,经相关部门批准后,由运行人员恢复系统至正常状态;第五章检查与评价第二十四条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对本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评价;第二十五条生产技术部经理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价;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六条本细则由生产技术部制定并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件。

设备的运行动态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的运行动态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的运行动态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并提供相关责任和职权的明确分配,旨在保护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确保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或组织内的所有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通信设备等。

2. 定义和缩写2.1 设备:指本制度所涉及的各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

2.2 运行动态管理:指通过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维护保养等手段,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 运行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3.1 预防为主:重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3.2 安全第一:设备的运行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3.3 动态管理:采用设备实时监测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的运行参数,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

4. 运行动态管理的职责和责任4.1 设备经理负责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设备维修记录的归档等。

4.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操作和监测等,并及时向设备经理汇报设备的运行状况。

4.3 技术部门负责设备的技术维修和改进,包括设备的故障排除、维修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设备技术参数的优化等。

4.4 质量部门负责设备的质量管理,包括设备的检验和验证,对设备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5. 运行动态管理的流程5.1 设备巡检流程5.1.1 设备经理制定设备巡检计划,并指定巡检人员负责执行。

5.1.2 巡检人员按照设备巡检计划进行巡检,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发现的问题。

5.1.3 巡检人员将巡检记录报告给设备经理,设备经理根据巡检结果制定维修计划。

5.1.4 维修人员按照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维修记录由设备经理归档。

5.2 设备故障处理流程5.2.1 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及时向设备经理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设备设施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设施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设施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1.1 本规定旨在规范和管理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1.2 本规定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全日制员工、临时劳务人员和实习生。

1.3 全体员工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二、设备设施使用2.1 全体员工在使用设备设施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正确使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2)严禁将设备设施用于任何非正常的用途。

(3)在使用设备设施前,应当清理工作区域,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杂物。

(4)使用设备设施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停机或调整设备。

2.2 对于需要使用特殊设备的岗位,员工应当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上岗。

三、设备设施维护3.1 全体员工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1)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2)定期清洁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表面清洁无尘。

(3)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和保养,避免因摩擦而导致设备损坏。

3.2 如发现设备设施存在故障或者破损,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待修复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设备设施存放4.1 全体员工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正确存放设备设施:(1)设备设施存放应当有专门的存放位置,每种设备设施的存放位置应当有明确的标识。

(2)禁止将设备设施存放在通道、防火门等位置,以免影响安全通行和疏散。

(3)设备设施存放应当整齐有序,不得随意堆放或摆放。

五、设备设施的报废和更新5.1 设备设施达到使用寿命,性能下降或无法维修时,应当及时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5.2 设备设施的报废和更新应当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

六、责任追究6.1 对于故意破坏设备设施或者违反使用规定的员工,将被依法追究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对于未履行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职责或者不当使用设备设施导致损坏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利用和管理效率,特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各级部门和各类信息系统设备的管理。

第二条定义1.信息系统设备: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在内的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类设备。

2.管理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的相关岗位人员。

3.设备管理员:指被委托负责实施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管理标准1.设备采购–设备采购需要经过信息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获得企业法务部门的批准。

–采购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质量认证。

2.设备配备与标识–设备配备应依据需要合理规划,避开过度配备或不足。

–设备应标明唯一的设备标识,以便追踪和管理。

3.设备安装与布局–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生产厂商的建议,并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设备布局应依据设备类型、功耗、散热和安全要求合理布置。

4.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软件更新、硬件巡检等。

–设备保养包括清洁、防尘、防水、防强磁场等。

5.设备运维与监控–设备运维应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应安装安全监控软件或设备,适时发觉和解决设备故障和安全问题。

6.设备报废与处理–设备报废应符合企业相关规定,经过法务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设备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设备分类、清理敏感数据等。

第四条考核标准1.设备管理责任人–依照规定履行设备管理职责,包括设备采购审批、配备与布局、维护与保养、运维与监控等。

–适时处理设备管理相关的问题和事件,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当进行。

2.设备管理员–依照规定完成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安装与布局、维护与保养、运维与监控等。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适时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问题。

3.设备配备与利用率–合理规划设备配备,确保充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需求。

–设备利用率应达到规定的标准,避开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

化工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化工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化工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工设备变更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变更的效率和安全性,保障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化工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涉及设备的更换、维修、升级、改造等一切变更。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的流程、责任、权限和监督方式,确保变更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第四条公司应当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设备技术管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技术参数,及时了解设备的更新需求。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设备变更档案,记录设备的变更情况、原因、过程等信息,做好变更的记录与留存。

第七条公司应当加强设备变更的安全管理,确保变更过程中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安全。

第二章设备变更流程第八条设备变更应当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组织。

具体流程如下:(一)设备变更申请:设备使用单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变更申请,说明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原因。

(二)设备变更评估: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变更申请进行评估,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设备变更方案制定: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变更方案,包括变更的内容、过程、时间、人员等。

(四)设备变更实施: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设备变更,确保变更按照方案进行,安全、顺利完成。

(五)设备变更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变更后设备进行验收,确认变更效果符合要求。

(六)设备变更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对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变更的原因、过程、结果等信息。

第九条设备变更涉及设备重大改造、安全隐患、环保影响等情况时,应当报备公司领导决策。

第十条设备变更涉及外部单位或厂商时,应当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第三章设备变更责任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变更需求,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变更工作。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公司要求,负责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程序。

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定期切换与试验管理。

二、管理原则1. 稳定性原则: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应确保设备的稳定性,防止设备故障对公司生产造成影响。

2. 安全性原则: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时要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 公平性原则: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应公开、公平进行,遵循公认的技术标准和程序。

三、管理流程1. 设备定期切换(1)制定设备切换计划: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记录和需要切换的设备列表,制定设备切换计划,明确切换时间和责任人。

(2)设备切换通知: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告知切换时间和切换设备的详细信息。

(3)设备切换操作:由指定责任人按照设备切换计划进行设备切换操作,确保切换过程平稳无误。

(4)切换后设备检查:切换完成后,相关部门负责对切换后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试验管理(1)试验计划编制:根据设备使用的年限、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制定设备试验计划,明确试验时间和责任人。

(2)试验通知: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告知试验时间和试验内容。

(3)试验操作:由指定责任人按照试验计划进行设备试验操作,确保试验过程安全可靠。

(4)试验结果评估:试验完成后,相关部门负责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责任与权利1. 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的定期切换和试验管理工作,制定切换和试验计划,组织切换和试验操作,并对切换和试验结果负责。

2. 相关部门:配合设备负责人开展设备的定期切换和试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3. 操作人员:按照设备负责人的指示,参与设备的切换和试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五、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1. 事前风险控制:制定详细的切换和试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操作流程,保证切换和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事中风险控制:设备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在切换和试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确保安全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二、定义和责任1.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指对安全生产设备进行改动、修理、更换等操作。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设备操作人员:指受训合格的对设备进行操作的员工。

4. 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的生产任务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5. 安全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督。

三、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需求提出: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变更申请。

2. 变更申请审批:设备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确认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

3. 变更方案编制: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变更需求,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变更方案。

4. 安全评估和技术检查:安全部门对变更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同时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技术检查。

5. 变更方案审批:安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批。

6. 变更实施: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变更操作。

7. 变更记录和报告:设备操作人员对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并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报告。

8. 审核和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变更操作过程进行审核,确认设备变更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验收。

四、安全控制措施1. 变更前的准备工作:在变更前,设备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没有安全隐患。

2. 设备管理部门的检查和指导: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向设备操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培训。

3. 安全评估和技术检查:对于涉及重要设备变更的,安全部门应进行安全评估,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技术检查,确保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 变更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设备操作人员在变更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防止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医院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医院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医院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医疗设备的采购、更新、更换、报废、维修及报修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变更管理应遵循合规、公开、公平、便捷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

第四条医院设备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设备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并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全员理解和贯彻执行。

第二章设备变更管理流程第五条设备变更管理包括设备采购、更新、更换、报废等流程,具体流程如下:一、设备采购: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设备更新计划,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确定采购资金来源,进行招标采购或直接购买。

二、设备更新:对已有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或更换,以提高设备性能和服务水平。

三、设备更换:设备因损坏或技术陈旧等原因需要更换,应主动申报更换需求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四、设备报废: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应报废处理,严格按照设备报废程序执行。

第六条设备变更管理应坚持法治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变更过程合法合规。

第七条设备变更管理应注重效率,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第三章设备变更管理责任第八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

第九条设备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人员,制定设备变更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制定设备变更计划和预算,及时跟踪设备变更情况。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和台账,做好设备信息的记录和管理。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章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第十三条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经院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十四条设备变更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变更的具体程序、流程、责任等内容。

第十五条设备变更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确保始终符合实际管理需要。

第五章设备变更管理宣传第十六条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的宣传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会议通告、文件通知、培训讲座等。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6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6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6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和管理公司设备的变更过程,确保设备变更的安全、合规、有效性,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秩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更换、添加、修缮、调整等变更。

三、变更管理责任1. 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包括变更申请、评估、批准、实施、验收等环节。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按照设备变更管理程序的要求协助设备负责人完成设备的变更管理工作。

3. 变更申请人:提出设备变更需求的人员,需按照程序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并说明变更的原因、目的和影响等信息。

四、设备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申请:设备管理员或设备使用人员发现设备需要变更时,需书面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给设备负责人。

2. 变更评估:设备负责人收到变更申请后,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变更评估,评估设备变更对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变更批准:经过评估后,设备负责人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设备变更,并书面通知变更申请人、设备管理员等相关人员。

4. 变更实施:设备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变更的实施工作,确保变更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不影响正常生产。

5. 变更验收:设备变更完成后,需进行验收,确认设备变更达到预期效果,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五、安全管理要求1. 变更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设备变更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测试,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

3. 变更过程中需设立临时控制措施,避免变更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

4. 变更后需对设备进行二次验收,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六、记录和归档1. 设备变更管理过程需按要求建立记录,包括变更申请、评估结论、批准文件、实施记录、验收报告等。

2. 设备变更记录需归档保存,以便今后查阅和追溯相关信息。

七、违规处理1. 对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设备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降级、罚款等。

设备调拨与报废管理制度

设备调拨与报废管理制度

设备调拨与报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设备的调拨和报废管理流程,确保设备使用效率和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

适用于公司内部全部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工作。

二、定义1.设备调拨:指将设备从一部门或项目调动到另一部门或项目,包含内部调拨和跨部门调拨。

2.设备报废:指设备因损坏、老化、无法连续使用或被淘汰等原因,不再适用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处理过程。

3.设备管理员:指被授权管理设备调拨和报废工作的责任人。

4.设备领用人:指被授权领用或调拨设备的员工或部门。

三、设备调拨1.设备调拨申请–设备调拨需经过相关部门和设备管理员审批。

–设备调拨申请应包含调拨原因、调拨设备信息、接收部门或人员以及估计完成时间等。

–设备管理员应在收到调拨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并在3个工作日内给出审批结果。

2.设备调拨审批–设备管理员应评估设备调拨的合理性和必需性,并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公司的整体需求做出决策。

–设备调拨涉及跨部门时,设备管理员应与接收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共同确定调拨方案和时间布置。

3.调拨实施–设备管理员应将设备调拨信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设备领用人。

–设备领用人应依照设备管理员的布置,到指定地方领取设备,并在领用时认真核对设备的完整性和数量。

4.设备归还和交接–设备归还和交接应符合公司规定的程序,包含填写调拨票据、设备清单和交接记录等。

–设备领用人归还设备时,设备管理员应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并在设备归还单上签字确认。

四、设备报废1.设备报废申请–设备报废需经过相关部门和设备管理员审批。

–设备报废申请应包含报废原因、报废设备信息以及报废时间等。

–设备管理员应在收到报废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给出审批结果。

2.设备报废审批–设备管理员应评估设备的报废合理性和必需性,并依据设备的使用寿命、维护和修理本钱和市场价值等因素做出决策。

–设备报废决策涉及较大金额或紧要设备时,设备管理员应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看法。

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天津大港发电厂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大港发电厂通过有效的程序、妥善的方法对变更全过程进行管控,清晰传达和妥善管理设备系统、厂房设施、运行制度、维修程序、使用标准的变更,避免由于管理偏差引起的安全、健康、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方面的风险,把系统以满意的方式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更合理和更稳定的状态,依据《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设备系统变更管理制度》,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变更管理的流程以及执行要求。

第三条关键名词术语解释(一)暂时变更:是指在有限及特定时间段内有效的变更,一般包括变更发起、审查和批准、实施、变更结束、系统恢复过程;(二)紧急变更:是指必须立即执行以降低(安、健、环)风险的一种(临时)变更。

所需程序简单,但仍需进行基本风险评估,一般包括变更发起、审查和批准、实施、变更结束、系统恢复过程;(三)永久变更:是指任何非暂时性的变更,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变更发起、审查和批准、实施、结束与后续评审过程;(四)变更管理:是指把一个系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的管理工作。

变更管理是品质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要;(五)设备(设施)变更:是指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接线方法等有任何一项与原状态有所改变。

主要包括升级至新型号,合并、更改、移动现有设施,添置任何新设施/设备以及更改原来的设备设计;设施的拆迁及框架结构(面积、容积)有所改变;直接服务于生产用车辆、通信设备(设施、频道)人为解除其服务性能;生产场所通道的封堵、照明亮度的改变、粉尘浓度报警值的改变等直接影响作业环境的变更;所有专用标志、警告牌、色环色带的改变;放射源发射方向的改变等;(六)系统变更:是指设备系统的流程、操作方式、保护定值、功能性质、隔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七)同类替代:是指用相近型号的设备、材料、部件替代原有设备、材料、部件,这种方式的变更预期不会使系统和设备本身的效用出现变化。

信息处理设施和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信息处理设施和系统变更管理规定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信息处理设施和系统的变更缺乏控制是系统故障或安全失误的常见原因,为规范本公司信息系统的变更,降低因信息系统变更带来的风险。

2.0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GB/T 22081-2016/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3.0职责和权限系统服务部:负责各产品线的变更管理。

各研发部:负责对变更进行策划。

4.0变更步骤管理4.1变更分类以下情况属于变更范畴,需按此变更管理规定处理。

当信息系统需要产生变更时,应先分析其变更原因,信息类变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IT设备的维修、升级或更换。

B)操作系统的补丁升级或更换。

C)应用系统的升级或更换(包括紧急更新)。

D)数据库变更。

E)配置信息变更(包括组织角色)。

F)架构更新。

4.2提交变更申请1)业务部门提交各产品线的变更申请表。

2)在明确变更原因和必要的变更影响评价后,各研发或业务部负责对变更进行策划,提出变更意见,以及变更的具体实施方案计划,交由各研发或业务部负责人审核。

3)变更不成功的恢复措施,所有的变更,包括IT系统的变更、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和程序库的升级、补丁或更新等,在制订变更计划时,就需要将失败恢复措施作为必要措施写入计划,并经各研发或业务部领导与各应用部门论证通过。

4.3变更的测试1)变更测试是对回退计划、变更实施计划和变更预期进行测试。

变更测试应在独立的测试系统上进行。

不可再正式环境中进行测试2)对于重要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重大变更要首先进行测试,避免变更带来的风险。

设备变更制度

设备变更制度

表:2.0.1.5设备系统变更管理规定2004-04-01发布2004-04-01实施为了保证设备及系统变更工作的安全可靠,亦为了变更后的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范围1. 1本管理规定界定了生产设备(含生产建筑物)及系统变更工作的审批程序,变更的执行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等管理细则。

1. 2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各生产单位。

2.管理内容及要求:2.1生产设备(含生产建筑物)、系统的增装、拆除以及变更均应办理审批手续,严禁任何人不经批准擅自更改设备、系统及生产建筑物。

2.2生产设备、生产建筑物、系统的变更,变动由设备所属单位提出申请,填写“设备变更请求单”。

经生产技术部审核无误,总(副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应的工作票执行。

2.3“设备变更请求单”一式四份,一份由申请单位留存,一份由生产技术部相应专工保管,一份交相应的配合单位,一份交运行执行。

填写“设备变更请求单”时,申请单位必须正确、清楚地填写“设备名称”、“申请单位”、“分厂厂长(分公司经理)”、“更改负责人”、“准备更改时间”、“原设备情况”、“更改理由及措施”各项。

若页面不够,可另置附页。

2.4更改请求单位有责任在事前对更改事宜调查对比明白,按批准结果正确实施更改,及时向运行人员交底,及时修改相应的有关规程及图纸、技术资料并归档,及时修改备品备件定额和设备台帐,及时完善设备标志和编号,及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和验收。

运行人员有责任对所提更改事宜针对实际地调查了解,评价更改事项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经济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正确意见;有责任配合更改实施单位安全可靠性地实施作业并参加技术评审和验收,提供更改后设备(系统)的名称和编号。

有权利根据实际需要向设备主管单位提出设备更改的请求;有权利对变更过程和变更后对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更改事宜提出否定意见。

对于重要和复杂的变更,运行部门要及时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

并及时修改运行规程和系统图纸。

设备转移管理制度

设备转移管理制度

设备转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的转移流程,保障设备安全、合理利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转移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办公设备等。

三、定义1. 设备转移:指设备从一个部门或单位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单位的过程。

2. 设备负责人:指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

3. 设备接收人:指设备的接收、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

四、设备转移程序1. 设备转移申请1.1 设备负责人向公司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设备转移申请,并说明转移原因、转移目的、接收单位等。

1.2 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转移申请,确定转移合理性,如果符合相关规定,则予以批准。

2. 设备清点2.1 设备负责人对待转移设备进行清点,核对设备数量、型号、规格等信息,并填写《设备清点表》。

2.2 设备接收人对接收的设备进行验收,确认设备数量、型号、规格等信息无误,并签署《设备清点表》。

3. 设备转移手续3.1 资产管理部门在设备清点表上签字确认设备转移手续已完成。

3.2 设备负责人将设备交接给设备接收人,并出具转交手续。

4. 设备管理4.1 设备接收人对接收设备进行入库登记,并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2 设备转移后,原设备负责人停止对设备的管理责任,在资产管理部门做相应记录。

五、责任制度1. 设备负责人应做好设备转移前的准备工作,保证设备清点的准确性。

2. 设备接收人应认真核对接收的设备信息,做好设备的入库登记和管理工作。

3. 资产管理部门应审核设备转移申请,确保设备转移符合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六、违纪处罚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可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或辞退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管理,需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为设备转移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确保设备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公司设备的安全、合理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系统变动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设备及系统变更工作的安全可靠,亦为了变更后的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范围
1. 1本管理规定界定了生产设备(含生产建筑物)及系统变更工作的审批程序,变更的执行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等管理细则。

1. 2本管理规定适用于阜新发电厂各生产单位。

2. 管理内容及要求:
2.1生产设备(含生产建筑物)、系统的增装、拆除以及变更均应办理审批手续,严禁任何人不经批准擅自更改设备、系统及生产建筑物。

2.2生产设备、生产建筑物、系统的变更,变动由设备所属单位提出申请,填写“设备变更请求单”。

经生产技术部审核无误,总(副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应的工作票执行。

2.3“设备变更请求单”一式四份,一份由申请单位留存,一份由生产技术部相应专工保管,一份交相应的配合单位,一份交运行执行。

填写“设备变更请求单”时,申请单位必须正确、清楚地填写“设备名称”、“申请单位”、“分厂厂长(分公司经理)”、“更改负责人”、“准备更改时间”、“原设备情况”、“更改理由及措施”各项。

若页面不够,可另置附页。

2.4更改请求单位有责任在事前对更改事宜调查对比明白,按批准结果正确实施更改,及时向运行人员交底,及时修改相应的有关规程及图纸、技术资料并归档,及时修改备品备件定额和设备台帐,及时完善设备标志和编号,及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和验收。

运行人员有责任对所提更改事宜针对实际地调查了解,评价更改事项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经济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正确意见;有责任配合更改实施单位安全可靠性地实施作业并参加技术评审和验收,提供更改后设备(系统)的名称和编号。

有权利根据实际需要向设备主管单位提出设备更改的请求;有权利对变更过程和变更后对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更改事宜提出否定意见。

对于重要和复杂的变更,运行部门要及时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

并及时修改运行规程和系统图纸。

生产技术部专责人员有责任对所提更改事宜调查了解清楚,及时征求运行人员的意见,正确填写意见。

同时,要监督更改事项的正确实施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和规程等的修改,组织变更后设备(系统)的技术评审和验收,并将变更资料存档。

生产技术部有权对设备更改请求单位提出完善“更改理由及措施”的要求,有权对正确的变更要求审阅同意,有权对不正确或不合理的变更要求否定并要求重新履行变更手续。

总(副总)工程师有责任了解变更要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有权利同意和否定变更要求。

2. 5重要或复杂的变更事项,更改请求单位还应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并同“设备(系统)更改请求单“
等一并通过审批程序。

并在一周内由设备所属单位将变更后的设备(系统)图纸、技术资料和文字说明报生产技术部和档案室各一份。

2.6牵涉到固定资产变动时,还应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变动手续。

3. 设备(系统)临时变更的管理
3.1设备临时变更是指设备所属单位(系统)作业、试验等工作而需要作设备(系统)的临时改变。

(例如电气跨接线,临时改变保护定值,加装堵板、接临时管等)。

3.2设备(系统)临时变更前,请求单位必须及时随工作票一起将填有临时变更的设备(系统)名称,变更前后状态(附图说明),变更的理由和时间及负责人的申请单一并交到值长处。


长有责任根据要求和运行实际(征询相关专业的运行人员后)签署同意与否的意见。

然后报请运行副总签署意见。

3.3签字同意的请求单同相应的工作票交给运行班组后,运行人员要慎重审查,掌握临时变更内容,协助变更单位完成和拆除变更措施及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详细记录和登记。

3.4临时变更实施后,必要时应临时修改相关规程。

3.5临时变更取消后,设备(系统)应恢复原始状态,并做好相应记录。

4.检查与考核
本管理规定,可依据厂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标准检查与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