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存放、处理的标准管理规程1
生产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
![生产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d8e3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c.png)
作为废弃物处理;
4.1.5包材废弃物收集单独存放,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4.2清洗工具废弃物的处理
4.2.1清洗工具如拖把、毛巾经使用后,凡出现掉色、掉毛、污染的,应立即停止使用,收集
后作为废弃物统一处理。
4.3防护用品废弃物的处理
4.3.1食品包装人员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头套、手套、鞋套等为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应统一归置集中作为废弃物处理;
生产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
1.目的
生产废弃物及时处理,防止混用影响产品质量。
2.范围
包括但不仅限于物料、包材、清洗工具、防护用品等与产品生产接触物品。
3.责任
车间操作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质量管理人员
4.1.1未经使用的包装材料(编织袋及内胆),因某些原因破损,不可使用,由车间根据破损
4.3.2其他防护用品如白大褂、防静电鞋应定期清洗,出现破损或污染且难以清洗时作为废弃
物处理;
4.3.3以上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定期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4.4 其他废弃物
其他废弃物如散落受污染产品、流化床连接网布等因污染、破损的皆需更换并作为废弃物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置。
5 日常巡查监管
车间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需对现场进行定期巡查,且皆有义务要求对于
原因退还厂家或作为废弃物处理;
4.1.2作为废弃物处理时,需在包装袋显眼位置做明显标记,如写“不可使用”;
4.1.3已经使用的包装袋,因特殊原因(检测)需将产品返工的,若包装袋未打码无破损,可单独存放,作为他用,内胆作为废弃物处理;
4.1.4凡经使用且已打码标记的不可重复使用,不合格产品返工后,包装袋及内胆保留一周后
废旧仓库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废旧仓库管理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35ecd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7.png)
废旧仓库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废旧仓库管理,确保安全、高效地运营,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废旧仓库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废旧仓库,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废旧仓库管理应遵循科学管理原则,保证废旧物品的准确记录、妥善保管和及时处理。
第四条废旧仓库管理主要任务包括废旧物品的分类、登记、保管、清点和处置。
第五条废旧仓库管理应做到“分类存放、清理及时、记录准确、使用有序”。
第六条废旧仓库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第二章废旧仓库管理组织机构第七条废旧仓库管理机构应设置管理人员、保管员、清洁人员等岗位。
第八条废旧仓库管理机构应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利,落实责任到人。
第九条废旧仓库管理机构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条废旧仓库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应对。
第三章废旧仓库管理规程第十一条废旧仓库管理规程应包括:库房管理、废物分类、定期清点、处置程序等内容。
第十二条废旧仓库管理规程应明确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标准和要求,做到规范有序。
第十三条废旧仓库管理规程应定期调整和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做适时调整。
第十四条废旧仓库管理规程应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整改。
第四章废旧仓库管理制度第十五条废旧仓库管理制度包括:废物登记、分类存放、保管期限、处置办法等条款。
第十六条废物登记应确保登记资料真实可靠,严禁造假弄虚。
第十七条废物分类存放应按照规定对各类废物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混淆。
第十八条废物保管期限应根据废物性质和特点确定,做到及时处理和清理。
第十九条废物处置办法应根据废物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确保对环境的保护。
第五章废旧仓库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违反废旧仓库管理规定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辞退等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废旧仓库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废旧仓库管理守则第二十二条废旧仓库管理必须做到安全第一、保护环境、规范有序、高效负责。
建筑垃圾处理规程
![建筑垃圾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e02e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建筑垃圾处理规程一、引言建筑垃圾处理是指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其他废弃材料进行有效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过程。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产生和处理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规程和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建筑垃圾处理的工作。
二、建筑垃圾的分类与收集1.分类原则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可回收性,建筑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
2.分类方法分类可依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同时也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
例如,对于新建建筑工程,可以根据材料的种类进行分类;对于拆除工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构件进行分类。
3.收集与储存建筑垃圾应有专门的收集和储存设施。
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进度,应合理确定收集点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并配备相应的储存容器,以确保垃圾的及时收集和储存,并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三、建筑垃圾的运输1.运输工具选择建筑垃圾的运输应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考虑垃圾的类型、数量、距离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确保安全高效地将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
2.运输路线规划运输路线的规划应以最短路径和最小环境影响为原则,避免穿越居民区、交通拥堵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等。
同时,为降低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应在非高峰期进行建筑垃圾的运输。
四、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处置1.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材料如混凝土、砖瓦以及其他金属等,应进行精确的分类,以便进行资源化利用。
例如,混凝土垃圾可以破碎后再利用于道路基层或成为新的建筑材料。
2.填埋处理对于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应选择合适的填埋场进行处置。
填埋场的选择应遵循环保要求,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3.环境保护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
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垃圾的封闭和覆盖,以减少扬尘和异味的排放。
在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五、建筑垃圾处理的监督与管理1.监督机构建筑垃圾处理的监督与管理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和人员,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程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
废弃物管理规程
![废弃物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1464ed102de2bd96058827.png)
废弃物管理规程目的:建立废弃物管理规程,规范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范围:废弃物的处理责任人:各工序班长、操作员、保洁员。
内容:1废弃物:残留在设备中无法正常流转的物料、吸尘器收集的残余物、落在地上受污染的片子、胶囊内容物。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2.1在工作场所的废物桶应密闭、定置存放,不得污染工作区域。
2.2废物桶内置塑料袋,清理时将袋口扎紧,定时送到厂区垃圾箱。
2.3洁净区的废物桶选择不锈钢桶,内置厚质塑料袋,定置存放。
工作结束后立即清理,将桶内塑料袋袋口扎紧,送至物料传递柜前,从桶内取出塑料袋传出洁净区。
2.4不能装入垃圾箱的超长废弃物,应在垃圾处理区捆扎、摆放整齐。
2.5厂区内大量施工性废弃物,不得放入垃圾箱内,随时清运。
2.6厂区垃圾箱是密闭容器,应随开随关。
由保洁人员定时保洁,定期消毒。
2.7厂区垃圾箱由保洁员每天负责清理,从专用门进出。
2.8垃圾处理区有明确划线标识。
3废液的处理3.1强酸、强碱废液将pH值调成中性后,再倒入下水道排放。
3.2有毒害的废液先处理至无毒后再排放。
4废弃物垃圾的处理4.1每个生产卫生区内应分别放置废弃物垃圾桶。
除有特殊外,所有生产废弃物均应放入袋内密封。
4.2须销毁的标签、小盒等按照《标签、说明书使用管理规程》(编号SMP-S-SG-013)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
4.3破碎的玻璃物料应放入强度较大的编织袋内。
4.4贴有本公司公司名的标签玻璃瓶,应先将标签撕去或涂以油墨再行处理,瓶内不得留有药物。
4.5印有本公司公司名的包装材料,应先用剪刀剪碎,收集于专用的袋中。
4.6废弃的原料、中间体及成品收集在袋中,对易污染的应在袋外贴上标签,标明品名、重量,统一销毁。
4.7生产车间废弃物垃圾应分类收集,密封包装,由公司指定物流通道运至公司垃圾站。
4.8依据废弃物垃圾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宜用焚烧法处理的废弃物垃圾,焚烧销毁;可转运出厂的废弃物垃圾,应由公司统一垃圾站负责转运出厂。
试验室废弃物操作规程
![试验室废弃物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0a1f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试验室废弃物操作规程1.废弃物分类和标记1.1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并进行标识。
1.2废弃物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和其他垃圾三类。
1.3可回收物包括但不限于纸张、玻璃瓶、塑料瓶等。
应将其进行分类收集并投放到指定回收箱中。
1.5其他垃圾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残渣、废纸巾等。
应将其进行分类存放,并使用普通垃圾袋进行包装。
2.废弃物的收集和存放2.1废弃物应定期收集。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2.2废弃物在存放前应尽量控制其体积,以减少占用空间。
2.3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应存放在指定的垃圾桶中,并定期清空。
2.5废弃物存放区域应保持整洁,确保通风良好,并防止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3.废弃物的处理3.1可回收物应定期送往指定的回收中心进行处理。
3.2有害物应交由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并遵循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3.3其他垃圾应按照当地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4.废弃物的紧急处理4.1发生有害物泄漏、溢出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危害和污染。
如有必要,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4.2应配备相应的紧急处理设备,如防护服、化学吸附剂等,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4.3紧急处理后应进行事故报告,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5.废弃物管理的培训和宣传5.1废弃物管理规程应作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培训新员工和定期进行回顾培训。
5.2应制定宣传计划,加强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废弃物管理意识。
5.3应定期组织废弃物管理知识竞赛,提高工作人员的废弃物管理能力。
以上是试验室废弃物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具体操作规范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
![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0774c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5.png)
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废物处置的管理,确保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性;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涉及废物处置的岗位和人员。
二、废物分级与分类1. 废物分为三级:A、B、C级废物;2. 废物分类包括:有害废物、可回收利用废物、一般废物;3. 不同级别和分类废物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处置。
三、废物收集和储存1. 废物产生后,应及时进行收集,不得将废物随意堆放或倾倒;2. 废物应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收集,并在明显位置标注废物类别和危险性;3. 废物容器应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密封性好、耐腐蚀、耐压的容器,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4. 废物储存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四、废物运输与运输记录1. 废物运输应由专业的废物处置公司或合格的承运单位进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废物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2. 废物运输前,应编制废物运输管理计划,明确运输路线和废物处置地点,并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泄漏;3. 废物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管运输记录,包括废物名称、数量、来源等信息,以备后续监管和追溯。
五、废物处理与处置1. 废物处理应根据废物的级别和分类,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2. 确保废物处理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操作人员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3. 废物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废物的排放和溢出,保证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的卫生;4. 废物处置后,应制定处置记录并妥善保存,包括废物名称、处理时间、处理方式等相关信息。
六、事故应急预案1. 建立废物处置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废物处置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和各岗位职责;2. 废物处置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修订,以保障应急处理能力和效果;3. 废物处置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内容。
七、监督与考核1. 建立废物处置管理监督机制,负责对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和考核;2. 定期开展废物处置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和技能;3. 不定期对废物处置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改进措施。
废弃物处置管理规程
![废弃物处置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2a5c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6.png)
废弃物处置管理规程1. 引言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服务和其他活动过程中,已经丧失使用价值或者不再用于原来目的的物质。
废弃物的处置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废弃物处置管理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废弃物的处置管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2. 废弃物分类2.1 基本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来源和性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商业、公共场所产生的日常垃圾、厨余垃圾等。
•工业废物: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农业废弃物:包括农场、农村、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残渣、畜禽粪便等。
2.2 特殊废弃物分类除了基本分类外,还有以下特殊废弃物应进行严格分类和特殊处理:•危险废物: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具有危险性的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包括辐射源、用过的放射性物质等具有放射性的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包括废旧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等涉及电子技术产品的废弃物。
3. 废弃物处置管理流程为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管理:3.1 废弃物收集•确定收集点: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来源,设立相应的收集点,方便废弃物的分类和收集。
•分类收集:根据不同的废弃物分类,为不同的废弃物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并进行标识,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分类。
•定期收集:按照收集点的容量和需要,制定废弃物的定期收集计划,确保废弃物不会滞留过久。
3.2 废弃物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根据废弃物的数量和性质,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废弃物的安全运输。
•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运输:在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废弃物的泄漏和污染。
3.3 废弃物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对于特殊废弃物,应选择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确保废弃物处理的安全环保: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8fe7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1.png)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1. 引言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是保障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规程旨在规范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废弃物分类与打包将细胞实验室废弃物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打包措施:2.1 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包括接触过细胞培养物的废弃物、培养基、实验器皿等。
将医疗废弃物归类为感染性废弃物,严禁直接投放到一般垃圾桶中。
医疗废弃物应使用黄色有害垃圾袋进行打包,密封后贴上“感染性废弃物”标识。
2.2 化学废弃物化学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溶剂等。
将化学废弃物归类为有害化学废弃物,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一般垃圾桶中。
化学废弃物应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分别收集,使用标有“有害化学废弃物”标识的进行存放和打包。
2.3 一般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包括不属于医疗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的其他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内放置指定的垃圾桶中,并定期清空,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整洁。
3. 废弃物处理流程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流程如下:3.1 废弃物收集及时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3.2 废弃物打包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要求,将废弃物进行打包,确保安全封存。
3.3 废弃物暂存将打包好的废弃物暂存于指定的区域,等待进一步处理。
3.4 废弃物处置定期将暂存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可选择委托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4. 废弃物管理措施为确保废弃物处理的有效性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卫生,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4.1 员工培训对实验室员工进行废弃物分类、打包和处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废弃物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监测与检查定期监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3 记录与报告建立废弃物处理的记录和报告机制,记录废弃物的产生、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备查验和追溯。
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
![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5b8b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6.png)
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无用或剩余的物质,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等。
废弃物的处理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展开讨论。
一、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废弃物分类机制。
废弃物应按照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例如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厨余垃圾等。
通过分类,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废弃物的针对性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针对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玻璃等,应制定合理的回收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回收活动。
政府可以设立回收站点,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通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回收意识。
对于有害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应建立专门的处理机构和装置。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乱丢弃或不当处理,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
厨余垃圾是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由于其可腐烂性和潜在的恶臭,需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
一种推行的方法是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废弃物进行分离收集。
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肥处理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二、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堆肥场等。
这些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周边环境、交通情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确保处理设施的合理布局。
垃圾填埋场是处理一般固体废弃物的常见方式之一。
在建设填埋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并采取切实的防渗措施,避免废弃物渗漏进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还需要建立监测和管理体系,定期检测填埋场周边的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焚烧厂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高温燃烧方式。
在建设焚烧厂时,应确保设施符合环保标准,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还应加强对燃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9df80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b.png)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制定BSL-2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保护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BSL-2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3 职责3.1 实验准备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程序,并对所从事的工作负有生物安全责任。
3.2 实验室主任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
4 过程要求4.1 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等。
4.2 实验人员用防渗专用包装容器(袋)或者防锐器穿透密闭容器收集实验室废弃物。
在包装上贴警示标志和标签,标签上填写废弃物名称、数量、产生日期、处理人名字、废弃物来源、是否回收、处理注意事项等后存放规定位置。
实验准备人员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
4.3 废弃物分类处理4.3.1 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培养基、标本和菌(毒)种保存液、血液、血清、临床标本等感染性废弃物首选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用过的试管、吸管、移液器吸头,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及实验器械等感染性废弃物可选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消毒液浸泡24h。
4.3.2 损失性废弃物处理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试验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实验利(锐)器等损伤性废弃物需放入符合要求的利器盒里,容器装满3/4后封盖,进行压蒸汽灭菌处理,按要求贴上警示标志和标签。
4.3.3 药物性废弃物处理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诊断试剂、疫苗和血液制品等,若量大,必须对外包装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按要求贴上警示标志及中文标签,于-20℃冰柜贮存,统一送往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量少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4.3.4 病理性废弃物处理动物组织及动物尸体使用两层防渗专用包装容器(袋)包装好,必须对外包装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按要求贴上警示标志及中文标签,于-20℃冰柜贮存,统一送往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做好废弃物移交记录。
4.3.5 化学品废弃按组分收集后,倒入专用化学废弃物收集桶内,由中心集中处理。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程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1190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c.png)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程XXX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程一、环境因素固体废弃物二、目的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包括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分类存放和分类处理等,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伤害。
三、产生的作业项目部在施工活动中(施工现场)的所有固体废弃物。
四、采取的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管理,按照“分类回收,集中存放,统一处理”的原则进行。
1、项目部各施工班组负责自己工作场地的整理和清扫,以及垃圾的收集和分类存放。
2、项目部指定专门场所和分类堆放或存放固体废弃物。
3、项目部负责处理固体废弃物。
4、工地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类:有毒有害类,如:油漆渣、涂料渣、废灯管、非油漆桶等。
固可回收类体废弃物可重复使用类,如:较大的边角料、折旧的木材和砖类、较好的包装和保护料。
可再生类,如:废金属、废木料、废油桶、废塑料、碎玻璃、碎布料等。
不可回收类,如:折旧垃圾、废砂浆渣、边角余料、墙土、碎砖瓦、破布碎绵、旧砂纸和砂轮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无害物质。
生活渣滓,如剩余饭菜等。
5、收集和存放现场各施工班组至少每班清理一次场地,分类搜集固体烧毁物,并存放至项目部指定的存放区域。
生活渣滓由个人搜集并存放至指定区域。
不得随意乱丢和倾倒渣滓,不能随便存放渣滓。
项目部在工地现场指定专门的垃圾存放点,并分区标识。
垃圾分区一般分三类,即有毒有害区、不可回收区和生活垃圾区。
对有毒有害的垃圾,只要可行,就用存放,其他可堆放地面,清理运走时再统一用麻袋打包。
废弃物管理规程
![废弃物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cf5580011ca300a7c390e3.png)
废弃物管理规程目的:建立生产、生活废弃物管理规程,规范废弃物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
责任:公司全体人员、QA人员。
内容:1.废弃物的划分:分生活废弃物与生产废弃物;凡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为生产废弃物,如废包材等,其余如办公、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为生活废弃物。
2.生产废弃物管理:2.1生产废弃物转运:2.1.1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产生的废物应及时清理分类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2.1.2下班时操作人员将装有废弃物的塑料袋转运至废弃物出口。
2.1.3生产人员离开车间后将装有生产废弃物的塑料袋运出车间,放到废弃物存放处。
2.1.4废弃物传出应按物料进出程序操作,防止空气倒流。
2.2生产废弃物处理:2.2.1可利用废弃物处理:2.2.1.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的外包装,由仓库或车间负责收回,送废弃物存放处,由综合部定期通知废品收购商回收。
2.2.1.2破损、报废的包装材料(如纸箱、小盒、标签、说明书等)撕毁,由仓库或车间集中收回,送废弃物存放处,由综合部定期通知废品收购商回收。
2.2.1.3报废的设备、损坏的配件、工具、容器等,由废品收购商回收。
2.2.1.4以旧换新收回的工作服,由仓库负责收回,也可用作厂区卫生的抹布或送回收部门收购。
2.2.1.5编织袋、麻袋应清洁后分类管理再利用。
2.2.2不可利用废弃物处理:2.2.2.1煎煮完后的药渣暂存垃圾站,由处理资质的环卫公司(与公司签订处理协议)统一处理。
2.2.2.2生产过程产生的受污染的废物(如撒落到地上的原料)、清洁设备油污的擦机布清理通风除尘设施收集的灰尘等,暂存垃圾站,由处理资质的环卫公司统一处理。
3.生活废弃物的处理程序3.1 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由各部门单独收集,定期送至废弃物存放处,由综合部定期通知废品收购商回收。
3.2 不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必须自觉倒入指定的垃圾箱,不得随意乱倒,以维护厂区环境卫生。
每天由专人清理垃圾箱中的生活废弃物,并倒在地方环卫部门指定的专门场所,以便统一由环卫部门处理。
医疗场所废弃物管理规程
![医疗场所废弃物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a282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c.png)
医疗场所废弃物管理规程1. 目的为确保医疗场所废弃物得到有效管理和处理,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医疗场所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包装、储存、运输和处理。
3. 废弃物分类医疗废弃物分为一般废弃物和特殊废弃物。
(1)一般废弃物:包括血液、血清、分泌物、排泄物、病理切片等。
(2)特殊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4. 废弃物管理要求(1)医疗场所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明确废弃物处理责任人。
(2)废弃物应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准确分类,并填写废弃物分类表格。
(3)废弃物应采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和储存,专用容器应有明显标识。
(4)废弃物储存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5)废弃物运输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6)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确保废弃物得到合法、安全的处理。
5. 废弃物处理流程(1)废弃物产生部门应按照分类标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并填写废弃物分类表格。
(2)废弃物产生部门将废弃物放入专用容器,并按照要求进行密封、标识。
(3)废弃物产生部门与废弃物处理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处理方式和期限。
(4)废弃物处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定期到医疗场所收取废弃物。
(5)废弃物处理单位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出具处理证明。
(6)医疗场所应保留废弃物处理相关记录,以备查验。
6. 培训与监督(1)医疗场所应对员工进行废弃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废弃物分类、处理意识。
(2)医疗场所应定期对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3)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场所废弃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 法律责任(1)违反本规程的医疗场所,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2)造成环境污染、人体健康损害等后果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废旧物品库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废旧物品库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23f9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7.png)
废旧物品库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废旧物品库是一个组织机构内收集、存放和处置废旧物品的地方。
本制度旨在规范废旧物品库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确保废旧物品的安全处理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管理责任1. 废旧物品库的管理责任由指定人员负责。
该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2. 废旧物品库的管理责任人应负责制定废旧物品的收集、存放和处置计划,并监督执行。
3. 废旧物品库的管理责任人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库内物品的分类、清点和报废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废旧物品的收集和存放1. 废旧物品的收集应遵循环保法律法规,并确保收集过程中无妨碍员工安全和环境的因素存在。
2. 废旧物品应按照分类进行存放,例如有害废物、可回收物、可燃物和其他废物。
3. 废旧物品库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以提醒员工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四、废旧物品的处置1. 废旧物品的处置应遵循环保法律法规,必要时需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许可。
2. 可回收废物应进行分类和压缩后,交由正规的废品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3. 有害废物应妥善封装,并由专业的废品处理机构进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可燃废物应进行分类,存放于专门的容器中,定期由环卫部门进行收集和处理。
五、废旧物品库的安全管理1. 废旧物品库应设有专门的安全监控人员,负责监督库内的安全状况和遵守规定。
2. 废旧物品库应设置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并记录其出入的时间和目的。
3. 废旧物品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和安全逃生路线。
4. 废旧物品库内的设备和工具应配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如灭火器、安全防护装备等。
六、废旧物品库的清洁和维护1. 废旧物品库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库内环境清洁卫生。
2. 废旧物品库应定期检查库内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废旧物品库应定期对库内存放的物品进行清点和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废弃物处理规定(3篇)
![废弃物处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06eba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c.png)
废弃物处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废弃物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和利用等环节。
第三条废弃物的管理应坚持“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鼓励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四条政府应建立健全废弃物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提倡公众参与废弃物管理。
第五条废弃物处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和效率。
第二章废弃物的分类和管理第六条废弃物按其性质可分为有害废弃物、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七条有害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电池、荧光灯管、废油、化学品等,应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
第八条可回收物包括但不限于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应分类收集、清洁处理和回收利用。
第九条厨余垃圾应分装、密封和定期清运,在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条其他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第十一条废弃物应按照分类要求投放,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章废弃物处理设施第十二条废弃物处理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资质证明。
第十三条废弃物处理设施应根据废弃物的类型和产量进行规划和建设,保证处理能力和效果。
第十四条废弃物处理设施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十五条废弃物处理设施应配备相应的环保设备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保护周边环境和空气质量。
第十六条废弃物处理设施应向监管部门定期报告排放情况和处理效果,并且接受监督检查。
第四章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第十七条废弃物的收集应符合分类要求,定期进行,不得随意倾倒。
第十八条废弃物的收集设施应设置在便利群众的地方,并有明显的标识和指引。
第十九条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密封、固定和防止泄漏的措施,确保安全和卫生。
第二十条废弃物的运输车辆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二十一条渣土、建筑垃圾等特殊废弃物的运输应另行规定和管理。
DNA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DNA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7207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2.png)
DNA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DNA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以确保安全、环保、高效的废弃物处理流程。
二、废弃物分类1. 涉及DNA的废弃物应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污染性废弃物:实验过程中受到污染的试剂和标本等;- 有害废弃物:含有有害物质的化学废弃物;- 生物性废弃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性废弃物,如实验动物尸体、细胞培养废液等;- 其他特殊废弃物: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定。
2. 废弃物的分类应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进行,确保准确、清晰地标记和分离不同类型的废弃物。
三、废弃物处理方法1. 污染性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 废弃物在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不得长时间滞留在实验室内;- 废弃物应尽量采取密封包装,防止泄露;-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处置,如交由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理,或根据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处理。
2. 生物性废弃物:- 生物性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包装,防止交叉污染;- 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类型而定,如焚烧、消毒等;- 大型生物性废弃物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式,如专业的动物尸体处理公司。
3. 其他特殊废弃物:- 其他特殊废弃物应根据实验室情况进行分类和处理;- 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程。
四、废弃物管理1. 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2. 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方式、责任人、处置方式等内容,并应依法进行备案;3. 废弃物处理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要求保存;4. 废弃物处理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废弃物管理规程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五、风险与安全措施1. 处理废弃物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等;2.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溅流、扩散和其他伤害事故的发生;3. 废弃物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安全环境;4.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应及时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并做好事故应急处理。
细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细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57d4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d.png)
细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细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遵守规程是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废弃物分类与标识2.1 废弃物应按照其性质、危险程度和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2.2 废弃物上应清晰标示其分类信息,包括废弃物类型和相应处理标识。
3. 废弃物的收集与储存3.1 废弃物应定期收集并储存在专门的内。
3.2 废弃物应具备密封性和防漏性,并定期检查和清洁。
3.3 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4. 废弃物的处理方式4.1 对于非危险废弃物,应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分类回收、垃圾填埋等。
4.2 对于危险废弃物,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和处置,以确保安全和环境保护。
4.3 废弃物的处理应由专业的处理机构进行,不得随意倾倒或处理。
5. 废弃物处理记录和报告5.1 实验室应保留废弃物处理记录,包括废弃物的类型、处理方式、处理时间等信息。
5.2 废弃物处理记录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确保废弃物处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6. 废弃物的安全操作和培训6.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废弃物处理的相关培训,了解处理规程和操作要求。
6.2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7. 处理违规及处罚7.1 对于违反废弃物处理规程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和处罚。
7.2 废弃物处理违规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应得到相应的处理和回应。
8. 规程的修订和更新8.1 废弃物处理规程将根据实验室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更新。
8.2 修订和更新后的规程应及时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9. 结论本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细菌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质量。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8801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4.png)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1. 引言本规程旨在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提供指导,确保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
2. 废弃物的分类根据性质和特点,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 生物危险废弃物:包括病原体、感染性物质等。
- 化学废弃物:包括有机溶剂、酸碱等。
- 实验废弃物:包括实验用品、培养基等。
- 包装废弃物:包括废纸箱、塑料袋等。
3.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根据废弃物的分类,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生物危险废弃物:按照生物安全规程进行处理,包括高温灭菌、化学消毒等。
- 化学废弃物:按照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程进行处理,包括中和、稀释等。
- 实验废弃物:按照相关规程妥善处理,包括回收、消毒等。
- 包装废弃物:按照可回收废物管理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回收、再利用等。
4. 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为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储存和运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废弃物必须在专用中进行收集,标明废弃物的分类和性质。
- 必须密封,防止废弃物泄漏。
- 废弃物必须密闭储存,避免可能的污染或传染。
- 废弃物储存区域必须干净、整洁,保持通风良好。
5. 废弃物的处置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根据废弃物的分类,采取合法、安全的处置方式:- 生物危险废弃物:送交具有生物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化学废弃物:委托具有化学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实验废弃物:合理利用可回收的实验用品,其他垃圾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 包装废弃物:严格按照可回收废物和非可回收废物分类进行处理和处置。
6. 废弃物管理责任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 负责制定废弃物管理规程和操作流程。
-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
- 定期组织废弃物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 加强废弃物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7. 监督与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规程的执行和效果:- 定期组织废弃物管理工作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规范污物、废弃物的管理,及时正确处理污物、废弃物,保证生产环境整洁,防止差错和污染。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废弃物的管理。
责任人
公司所有相关部门。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GMP指南(2011年版)》。
内容
1 定义
1.1 废弃物
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回收和利用的排放物。
1.2 危险废弃物
生产、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
包括:废药品、废有机溶剂废物、涂料废物、爆炸性废物、废酸碱、含有害重金属废物及上述物质的包装物等。
2 废弃物的分类
根据废弃物的回收价值及废弃物的毒害性,将公司的废弃物分为:无价废弃物(垃圾),有价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和危险品废弃物。
3 废弃物的收集管理
3.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各个场所进行规划,选定适当的场地放置废弃物并做标识;
3.2 生产车间安置带有标识的废弃物的专用容器,以便分类收集;
3.3 各岗位的员工须按规定的要求将各种废弃物投入各自的专用容器中,不得乱扔乱放;
3.4 废弃物贮存器存放于固定位置,不得乱放。
存放时不得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废弃物贮存器,每天应按不同区域要求进行清洗或消毒;
3.5 每天生产结束后,生产区各部门负责把本部门的废弃物投放到公司废弃物集中点分类存放;生活区、办公区的废弃物由清洁工分类收集清运到相应的场所。
4 废弃物的处理
4.1 无价废弃物
各部门产生的各类垃圾统一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废弃置场,由其集中处理;
4.2 有价废弃物
4.2.1 各部门将有价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到可回收废弃物储存处(办公区、生活区,由清洁工清运);
4.2.2 综合办公室联系有资格的承包方上门收购,并协同收购方人员按项目计量及搬运;
4.2.3 综合办公室对计量结果及收购方进行记录,并计价结算。
4.3危险废弃物
此类废弃物本公司能处理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联系,委托有处理资格的单位对其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以下规定的要求来进行。
4.3.1 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4.3.2 被委托单位应具有环保证及处理能力的证明材料。
5 应急处理在收集、清运、处理各类废弃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火灾、泄漏等环境紧急状态,发现者应按照工厂突发事件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处理及应对。
6对于担当收集、分类及清运废弃物的清洁工及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7 检查与纠正
7.1废弃物收集、清运、处理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由综合办公室进行。
7.2 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应立即实施纠正。
变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