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甲醇制烯烃MTO市场趋势分析-2017
MTO及MTP技术难点及前景
MTO及MTP技术难点及前景————————————————————————————————作者:————————————————————————————————日期:MTO/MTP技术难点及前景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甲醇项目建设热,甲醇的主要出路之一--甲醇制低碳烯(MTO/MTP)项目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众多煤化工项目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但必须看到,当前世界上尚无1套工业化的MTO/MTP生产装置,其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有待检验。
一、市场需求与资源结构造就MTO/MTP热● 快速增长的石化产品市场近10年来,我国以乙烯和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石化产品市场消费和需求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乃至亚洲市场的中心。
2004年,我国乙烯、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的市场满足率仅为40%~60%,每年都需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石化产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巨大的缺口促使国内掀起了新一轮乙烯项目建设热潮,国内外投资商纷纷投资扩建和新建乙烯项目。
2004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市场供求状况见表1.● 原油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原油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200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75亿t,进口量高达1.23亿t,进口依存度从1995年的12.65%增长到45。
05%.此外,我国轻烃和凝析油资源也极为有限,因此作为乙烯主要原料的石脑油、轻烃和凝析油的供应和来源成为我国乙烯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避开资源相对短缺的原油,MTO/MTP项目受到投资者的极大青睐。
● 资源结构特点使然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预计这一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原料结构多元化已经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石化产业,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富煤、缺油、少气地区的首选。
● 结构调整与行业吸引力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石化行业景气高峰形成的高盈利形势、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度垄断是促使煤化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各地区发展石油化工积极性不断高涨又极大地刺激了MTO/MTP项目建设。
根据全国石油制烯烃CTO和甲醇制烯烃MTO项目情况
根据全国石油制烯烃CTO和甲醇制烯烃MTO项目情况全国石油制烯烃CTO和甲醇制烯烃MTO项目是在中国石化行业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两个重要项目。
首先,全国石油制烯烃CTO项目。
该项目通过利用原油中的煤油、轻烃等碳氢化合物资源,采用催化剂技术将煤油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烯烃产品。
该项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CTO项目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CTO项目可以利用煤炭中的碳氢化合物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
其次,CTO项目具有提高能源结构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相对较为紧张。
通过CTO项目,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石油中的重要能源产品乙烯和丙烯,从而减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再次,CTO项目具有绿色环保的潜力。
煤炭是一种高碳排放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而通过CTO项目,可以将煤炭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石油燃料,减少煤炭的燃烧排放,实现碳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然而,CTO项目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CTO技术的成熟度相对较低,需要面临技术攻关和工程化规模化的难题。
其次,CTO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支持,对于企业的财力和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
另外,CTO项目的产品乙烯和丙烯在市场上面临竞争较大的压力,价格波动较大。
除了CTO项目,甲醇制烯烃MTO项目也是中国石化行业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通过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烯烃产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MTO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MTO项目具有丰富的甲醇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甲醇资源。
MTO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甲醇资源,实现甲醇的高值转化和综合利用。
其次,MTO项目具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甲醇可以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多种烯烃产品,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MTO项目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结构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线和工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甲醇制烯烃(MTO)发展分析
特
低压反应
征
强放热
快速反应
分子筛催化的形状选择性效应
工
连续反应—再生的密相循环流化反应
艺
专用催化剂不仅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也具有合适的物理 性能
特
乙烯/丙烯比例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调节
点
原料甲醇对碱性要求严格
采用不完全再生,再生催化剂具有一定碳含量
反应原料可以适当含水
青海大美600kta
Qinghai Damei
青海盐湖330kta
Yanhu (Qinghai)
青海矿业600kta
Qinghai Mining
甘肃平凉600kta Huahong huijin
陕西:
神华榆林 Shenhua(Yulin) 600kta 中煤榆林*2 Chinacoal(Yulin) 600kta*2 延长靖边 Yanchang Petroleum (Jingbian) 600kta1
项目
神华包头
中石化中原
神华宁煤 大唐多伦 宁波富德能源公司 惠生(南京)公司 延长靖边
中煤榆林
神华宁煤二期 宁夏宝丰 山东神达 陕西蒲城 浙江兴兴 山东阳煤恒通 神华榆林 中煤蒙大 神华新疆 中天合创 青海盐湖 常州富德 江苏斯尔邦 合计
甲醇规模(万吨)
180
60
167 167 180 80 180
180
167 180 100 180 180 80 180 180 180 180 100 100 240 3241
烯烃
60
20
47 46 66 29 60
60
47 60 33 67 66 29 60 60 67 68 33 33 80 1091
2017年三季度中国CTOMTO盈利性分析(下)
2017年三季度中国CTOMTO盈利性分析(下)截至2017年三季度,中国已建成28套CTO/MTO装置,总计产能达到1205万吨(山东地区未运行的MTP装置产能未计入)。
其中,完全外购或部分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共11套装置,总计产能500万吨。
亚化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7/8/9月华东地区甲醇均价分别为2458/2547/2821元/吨,9月中旬甲醇价格最高涨至2940元/吨。
在此原料甲醇价格下,亚化咨询估算,主流MTO装置单位烯烃成本约为7000-7500元/吨。
相比CTO大部分下游产品为PE和PP,MTO装置的下游产品更为丰富。
乙烯下游产品包括乙烯单体、PE、乙二醇、环氧乙烷、EVA 等,丙烯下游产品包括丙烯单体、聚丙烯、丙烯腈、丁辛醇等。
亚化咨询估算,三季度,沿海地区MTO装置乙烯下游吨产品利润为780元/吨,丙烯下游吨产品亏损200元/吨。
2017年三季度,中国鄂尔多斯地区原料煤均价500元/吨(含VAT),国际Brent原油均价52美元/桶,华东地区甲醇均价(含VAT)2608元/吨,丙烷进口价格3050元/吨(不含VAT)。
在此价格下,石脑油制烯烃和PDH的成本低于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的成本。
总体看,原料价格和开工率是影响CTO/MTO项目盈利性的关键因素。
主流CTO装置聚烯烃产品利润约1200-1800元/吨;而MTO 装置综合产品平均利润约300元/吨。
高负荷稳定运行的CTO装置维持较好的利润水平,而MTO装置受原料甲醇价格影响大,部分装置出现亏损,部分配置高附加值下游的装置仍然维持较好的利润水平。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2017中国煤制烯烃大会将于11月22-23日在贵阳召开。
会议将探讨中国煤制烯烃产能扩张和趋势分析;中国西部新建项目聚焦;亚洲与中国聚烯烃市场新格局;CTO工厂运营与技术进步;中国典型CTO项目盈利性分析;空分、煤气化、合成气净化最新技术;甲醇、MTO工艺与催化剂技术提升;环保问题等。
甲醇制烯烃(MTO)的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期聂晓明,等:甲醇制烯烃(MTO )的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99 •氮气g 圍淖生烟气滑阀主风蒸汽图3 D M T O 技术工艺流程图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D M T O -I 技术工业运行的基础上 加了 C 4以上重组分回 元,可将乙烯、丙烯收 80%提高到85%左右, 烯的 耗由3 t (D M T O -I )降至2.6~2.7 t (D M T O -II ),消耗 , 减少。
1.4 S M T O 工艺S M T O 技术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合作 。
该工艺流程图如图4所[5]。
1.3 D M T O 技术D M T O 技术 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 。
技术在2004-2006年, 了 首例 级M T O 工业试 验。
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2010年 实现了 首套百万级D M T O 商业工厂的运营。
该工原则流程[4]如 3所。
原以汽 态通过分布器进人 密相床层,在内流化状态下的催化剂存在下 ,部分转化为二 ,甲与二 继转化为低碳烯烃。
工气进人 上部扩 大的稀,流 ,大部分催化 重力的作用下沉进人密相床层继续参与化学反应,小部分催化剂通过旋风 分离器进行 回收 回。
内设 的 t的 ,再生配备 。
D M T O -I 工业化运行 为: 化 99%,产气中乙烯质量选择性为39.84%,丙烯 性为39.40%,生焦率2)0%[2]。
甲醇制乙烯、丙烯的M T O 工艺(Methanol to Olefins ,M T O )国 代表性的M T O 工艺技术主要有:霍尼韦尔U O P /H y dro 技术、森美孚M o b i 的技术、鲁奇Lurgl M T P 的技术。
国内代表性的M T O 工艺技术主要有:大化物所D M T O 技术、 石化的S M T O 技术。
1各自技术特点及优势 1.1 UOP 公司的MTO工艺2000年U O P 公司公开的M T O 工艺的 设计[1],流化床 如图1所。
2017年我国甲醇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甲醇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08.29)一、中国甲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甲醇装置开工率走势分析虑到新增产能扩张压力不大,供给端的潜在风险主要是现有甲醇装置是否会加大生产力度,毕竟目前甲醇行业名义开工率只在 60%附近,市场需要衡量行业利润好转之后企业提升装置负荷的可能性。
国内甲醇产能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虽然“共兴衰”,但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原料来源的产能表现会有所差异。
目前国内四种甲醇生产工艺:煤制甲醇、焦炉气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以及氨醇联产制甲醇,实质上可归结为煤化工与气化工两条路径,其中煤炭相关产能占比高达80%,我们需要结合原料价格波动对甲醇价格的影响,从而推断甲醇产能格局可能出现的演变。
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国内甲醇生产工艺分类2、煤制甲醇利润已攀升至相对高位此轮甲醇价格的上涨势头整体强于原料煤炭的价格,尤其在 4 季度可以观察到煤制甲醇利润的大幅攀升,当前甲醇厂家的利润已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除部分装置(合计产能约 400 万吨)停车检修外,绝大多数装置运行稳定,开工率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09 年至今甲醇-煤炭价差变化(元/吨,价差=甲醇-1.35*煤炭)3、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运行受到多重约束焦炉气的原料成本很低,焦炉气制甲醇的利润也已攀升至高位,经济效益对于装置开工负荷的提升已经产生了正向刺激作用,并且焦炉气原料的供应也并不是很稳定。
2016 年焦炭产量呈现前低后高态势,1-11 月间焦炭累计产量同比缩减 0.2%,9-10 月间的产量是全年的峰值。
进入 2017 年后,煤炭与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仍将推进,加之环保政策趋严,独立焦化厂开工负荷恐将难以维持高位。
此外,小型焦炉气制甲醇产能占比较高,装置运行不稳的状况时有发生,由此预计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负荷在 2016 年 10 月已是峰值水平。
15 年至今国内独立焦化厂开工率(%)4、大部分天然气制甲醇停车装置复产无望长期以来,气源和气价一直制约着我国气头化工的发展,而天然气制甲醇已然成为国内最不具成本优势的甲醇生产工艺。
mto能耗限额国内先进值
mto能耗限额国内先进值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并提出问题,以便读者了解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煤制烯烃技术(Methanol-To-Olefins,简称MTO)在化工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
MTO技术能够将甲醇和其他原料通过催化转化反应,制得丰富多样的烯烃产品,如乙烯、丙烯等,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多个行业。
由于其灵活性和高附加值的产品,MTO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石化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MTO技术所消耗的能源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MTO工艺在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一些领先的技术企业开始研发和推广能耗限额的MTO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针对国内先进MTO技术的能耗限额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首先,将对MTO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将重点回顾国内先进MTO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能耗限额方面的创新措施和成果。
最后,将总结MTO能耗限额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先进技术的价值,为相关行业的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认识MTO技术的能源消耗问题,为国内先进MTO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也为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让我们共同期待,能耗限额的MTO技术能为我国石化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MTO技术并探讨国内先进MTO技术的发展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分析MTO能耗限额的意义,并探讨国内先进MTO技术的价值。
甲醇制烯烃市场分析报告
甲醇制烯烃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甲醇制烯烃是利用甲醇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烯烃产品的生产工艺。
烯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染料、医药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甲醇制烯烃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成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报告将对甲醇制烯烃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生产工艺、市场现状及应用领域,并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甲醇制烯烃的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会分析甲醇制烯烃的生产工艺、市场现状以及应用领域。
在结论部分,将会探讨甲醇制烯烃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展望以及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甲醇制烯烃市场的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撰写该报告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目的: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甲醇制烯烃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展望,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甲醇制烯烃的生产工艺、市场现状和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甲醇制烯烃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该报告旨在帮助读者:1.了解甲醇制烯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掌握其生产原理和方法;2.深入了解甲醇制烯烃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3.分析甲醇制烯烃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状况,明确行业发展方向;4.预测甲醇制烯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总之,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甲醇制烯烃市场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该行业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1.4 总结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甲醇制烯烃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甲醇制烯烃作为清洁能源的前景非常乐观。
2017年我国烯烃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
2017年我国烯烃行业综合发展
态势图文分析
(2017.12.28)
2017年,烯烃行业景气经历“M”型过山车行情,其中乙烯盈利大幅震荡,下游聚烯烃产品盈利也跟随波动。
Q1,下游行业补库存,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盈利延续 16 年下半年的增长态势;Q2,国内价格涨至全球最高,进口大量增长,产品库存开始增加,价格掉头向下;Q3,废旧塑料进口限制政策出台,下游库存回归低位,产品价格获得支撑,行业盈利有所恢复。
整体而言,2017 年,国内乙烯行业处于高景气中,丙烯则受益产能增速有所放缓,开工率保持稳定。
根据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和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乙烯新增产能 107 万吨,表观消费量+8.0%,即 330 万吨,装置开工率预计在 94%,扣除检修开工率将近 100%;丙烯新增产能 235 万吨,表观消费量增长 6.5%,即220 万吨,装置开工率预计在 80%。
近几年乙烯产量\当量消费量及开工率(万吨)
近几年丙烯产量\当量消费量及开工率(万吨)。
国内外甲醇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
国内外甲醇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郑丽君;宋俊男;任文坡【期刊名称】《中国石化》【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43-45)【作者】郑丽君;宋俊男;任文坡【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甲醇是一种重要的、需求量巨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在工业发达国家,它是仅次于烯烃和芳烃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甲醇在石油化工、医药、轻纺、生物化工,以及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可用于生产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醚(DME)等有机化工产品,也可用于汽油调和或生产生物柴油。
近几年兴起的甲醇制烯烃(MTO)更是极大地改变了甲醇的消费结构。
世界范围内甲醇生产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而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由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制甲醇为主。
2014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达到1.18亿吨,产量为7525万吨。
在北美页岩气和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世界甲醇产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增至1.78亿吨/年,其中70%以上的产能增量来自北美和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2015年世界一半以上的甲醇产能集中在东北亚地区,而东北亚绝大部分的甲醇产能在中国。
中国甲醇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甲醇产能6890万吨/年,比上年增长23%,较快的增速主要得益于煤制甲醇项目;而受外围环境欠佳、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5年增速有所放缓,产能为7630万吨/年,增长10.7%。
新增产能大部分集中在山西、陕西、新疆等产煤大省。
但2015年中国甲醇产量4010.5万吨,比上年增长8.3%,增幅低于产能增幅,甲醇开工率仅为52.6%,远低于世界平均开工率。
未来几年,中国仍有不少计划在建的甲醇项目,但受产能利用率不高、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
2016~2017年,中安联合煤业、恒有能源化工、河北丰汇投资、中天合创能源等公司有甲醇扩能项目,预计新增产能690万吨。
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与市场前景
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与市场前景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与市场前景高美莹(河南化工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开封475002)《广东化工》MTO是指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工艺技术。
MTO工艺提供一种把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原料(天然气或煤)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级烃乙烯和丙烯产品的途径。
甲醇制烯烃工艺的主要产品是乙烯(C2H4)、丙烯(C3H6),传统上乙烯和丙烯的来源主要是石油烃类蒸汽裂解,其原料主要是石脑油。
随着煤经合成气生产甲醇的技术日臻成熟,甲醇是低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另外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甲醇价格下跌,开发甲醇下游产品使煤经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成为备受关注的一条生产路线。
1乙烯和丙烯的用途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的龙头,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石化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乙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粘合剂、农膜、电线和电缆、包装(食品软包装、拉伸膜、收缩膜、垃圾袋、手提袋、重型包装袋、挤出涂覆)、聚合物加工(旋转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一种重要有机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丙烯酸以及异丙醇等,其他用途还包括烷基化油、高辛烷值汽油调合料等。
例如1)丙烯制成聚丙烯,聚丙烯应用在塑制品、薄膜制品、纤维制品。
(2)丙烯制成苯酚,苯酚制成木材防腐剂、皮肤科常用的治疗药物、面部美容治疗药物。
2甲醇制烯烃工艺简介甲醇制烯烃技术主要分两步,首先由煤或天然气转化生成粗甲醇,该过程已实现工业化;然后甲醇转化生成烯烃,主要是乙烯和丙烯。
不同的工艺生成的乙烯与丙烯的比例也不同。
2.1甲醇制烯烃的原理MTO的反应历程主反应为:2CH3OH→C2H4+2H2O△H=-11.72kJ/mol3CH3OH→C3H6+3H2O△H=-30.98kJ/mol甲醇首先脱水为二甲醚(DME),形成的平衡混合物包括甲醇、二甲醚和水,然后转化为低碳烯烃,低碳烯烃通过氢转移、烷基化和缩聚反应生成烷烃、芳烃、环烷烃和较高级烯烃。
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甲醇制烯烃(简称MTO)技术是煤制烯烃工艺路线的核心技术,他是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工艺路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们国又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具有十分高的战略意义,从而给甲醇制烯烃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煤及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工艺路线、技术研究进展及前景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甲醇制烯烃;MTO;技术进展及前景1 前言乙烯和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低碳烯烃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工业生产中,低碳烯烃生产基本上依赖石油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和对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通过煤为原料经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工艺近年来越来越多。
本文将针对这一项技术展开研究探讨。
2 反应过程2.1 简述很多催化剂均可以催化甲醇转化为烯烃,不同的催化剂所给出的甲醇转化产物差别非常大,如很多金属均可以催化甲醇分解为合成气,在碱性或部分金属催化剂上甲醇可以脱氢转化为甲醛,在酸性催化剂上,甲醇可以转化为汽油、柴油等,因此,甲醇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体系。
2.2 原理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醇转化为烃类是一个复杂的反应,其中包括了甲醇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和催化剂表面的甲氧基团进一步形成C-C键的反应和一系列形成烯烃的反应。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甲氧基通过与分子筛内预先形成的碳池中间物作用,可以同时形成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碳池具有芳烃的特征,反应是并行的。
采用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扩大乙烯、丙烯和丁烯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差别,通过孔口的限制作用,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甲醇转化产物乙烯、丙烯、丁烯等均是非常活泼,在分子筛的酸催化剂下,可以进一步环化、脱氢、氢转移、缩合、烷基化等反应生成分子量不同的饱和烃、C6+烯烃及焦炭。
2.3 技术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在甲醇制烯烃行业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采用正大能源生产的D803C-II01催化剂。
甲醇转化制烯烃市场分析专业报告,详细解读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甲醇转化制烯烃市场分析专业报告,详细解读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English:Methanol-to-olefins (MTO) is a process that converts methanol into light olefins such as ethylene and propylene. The MTO industr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olefins, which are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s, synthetic fibers, and other chemical products.The global MTO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at a CAGR of 11.5 from 2020 to 2027,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Grand View Research.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s the largest market for MTO, accounting for over 60 of the global demand. China is the leading producer and consumer of MTO, followed by Iran and Saudi Arabia.One of the major drivers of the MTO market is the growing demand for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packaging, construction,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The increasing use of shale gas as a feedstock for olefin production is also expected to boost the MTO market.However, the MTO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capital cost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 production of methanol and olefins requires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and the process generat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oreover, the quality of the MTO produc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olefins produced from naphtha or natural gas.In conclusion, the MTO marke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growth in the coming year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olefi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However, the industry need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high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to ensure sustainable growth.中文:甲醇转化制烯烃(MTO)是一种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轻质烯烃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甲醇制烯烃MTO市场趋势分析2017.4广义的MTO,指的是经由甲醇路线制取烯烃的一种工艺。
近年来,我国上马大量非原油路线的烯烃装置,例如MTO装置,为烯烃市场多元化结构做出了贡献。
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煤制一体化装置出现,甲醇在这一产业中成为重要的中间体,而MTO产业的发展,则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现状:我国已经建成24套甲醇制烯烃装置2010年9月,世界第一套以煤为原料,经由甲醇制取烯烃的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市试车成功。
这套神华集团承担的国家煤制烯烃示范化项目,正式开启了煤制烯烃的元年。
也正是这套装置,让国人第一次认识到煤经由甲醇,还可以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
截至2017年1月,我国已经建成、投产甲醇制烯烃装置24套,总产能1079万吨/年,理论上消耗甲醇2910万吨/年。
这其中,完全或部分自产甲醇的装置有13套,甲醇产能为1900万吨/年。
这些自产甲醇的烯烃装置,通常称为CTO 装置,也就是煤制烯烃装置。
因原料为煤炭,产品为烯烃,甲醇对其而言只是中间体,所以甲醇价格的涨跌并不会对生产利润产生影响。
真正的外采型MTO装置,才是对甲醇市场产生影响的主力。
截至2017年1月,我国总计建成投产11套外采型MTO装置,产能475万吨/年。
其中,仅有中原乙烯20吨/年、神华榆林68万吨/年、中煤蒙大60万吨/年位于中西部地区,其余8套装置全部位于沿海地区。
上述装置理论上消耗甲醇1280万吨/年。
其中,沿海地区消耗甲醇880万吨/年。
这些外采型MTO装置的存在,使得东西部甲醇供需不均衡的传统格局加剧,并且促使我国甲醇市场逐步形成多个以甲醇制烯烃企业集结地为中心的区域性市场。
预计到2020年,我国规划和批准的甲醇制烯烃产能会达到2000万吨/年。
其中,完全外采型的甲醇制烯烃装置约占三分之一。
不过,近年来原油价格走低,甲醇由完全过剩产业变成了相对过剩产业,甲醇价格逐步走高,对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下游产业结构来看,西北地区一体化CTO装置多数选择PP、PE为产品,而沿海地区的MTO装置多数以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乙烯、丙烯产品为原料,其下游复杂,目前已知的产品就包含PP、PE、PVC、EVA、MMA、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聚醚、乙二醇、丙烯腈、丁辛醇等十几种。
沿海地区甲醇制PP、PE的产能仅有100万吨/年,不到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从原材料来看,西北地区CTO装置是煤炭到聚烯烃的产业链条,甲醇与乙烯、丙烯一样仅为中间体,而沿海地区MTO装置是甲醇至十几个下游的产业链条,甲醇是原材料,乙烯、丙烯为中间体。
所以,能对甲醇贸易造成更大影响的,是沿海MTO装置的运行情况。
上述因素决定了沿海地区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利润不可控性更强,其终端产品的走势与甲醇并不存在必然的涨跌关系。
西北地区CTO装置虽然产品较为单一,但已经形成了规模,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
影响:甲醇制烯烃成为甲醇市场第一下游就我国MTO装置的构成来看,完全自产甲醇的装置占到甲醇制烯烃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这既是我国煤炭清洁利用市场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西北地区拉长煤炭产业链条的成果。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加大对煤炭的利用,而煤制烯烃的发展,既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烯烃产业需求,又实现了煤炭的综合清洁利用。
我国拥有8600万吨/年的甲醇产能,其中7500万吨/年为煤制甲醇,而我国甲醇的第一大下游已经变成甲醇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甲醇产业的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超过60%的甲醇产能位于西北地区。
以黄河河套地区为中心的煤化工分布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烃集结地。
神华、中煤、大唐等一批煤化工领先企业均坐落于此。
2008年以来,西北地区大量上马煤制甲醇装置,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因主销区距离较远,严重依赖外销,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这种情况在西北地区上马煤制烯烃装置后有所改观。
产业链条的拉长,促使西北地区煤化工产业走强,煤制烯烃配套甲醇装置的不稳定性造成这些装置需要外采一定量的甲醇,神华榆林和内蒙古中煤蒙大装置的投产直接消耗360万吨/年的甲醇,西北地区甲醇外销量大幅减少。
沿海地区MTO装置的上马,一方面消耗了富余地区的甲醇,另一方面造成甲醇市场的分化。
由于沿海地区MTO装置多数未配套甲醇装置,甲醇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生产利润。
另外,甲醇制烯烃需求量较大,完全改变了所在地区甲醇的供需格局,其直接表现有:鲁南、苏北地区外销量减少,同时接纳外地甲醇;浙江地区在国产甲醇供应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大量使用进口甲醇。
2014年以来,我国甲醇进口量逐年增多,201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880万吨。
沿海地区进口量占比一度超过50%,而这些进口甲醇,多数是天然气制甲醇。
所以,再说沿海是煤制烯烃的市场,就有些牵强了。
整体来看,单纯的MTO装置,也就是完全外采型的MTO装置,其原材料有一半依靠进口。
其中,西北、华中、山东等地区的MTO装置,完全使用国产煤制甲醇,而华东地区的MTO装置,80%以上的原材料为进口货物。
据测算,山东、江苏、浙江地区的甲醇需求在2000万吨/年,除去本地货源,需要外部补充1200万吨/年。
与西北地区一体化烯烃装置中甲醇仅为中间体不同,这三个地区的甲醇需求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几乎占到国内甲醇贸易量的50%。
待江苏盛虹和常州富德的装置投产,沿海三省的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吨/年,会进一步加剧东部地区甲醇贸易格局的分化。
就价格而言,鲁南、苏北地区因三套外采型MTO装置的存在,已经完全自成体系,成为可以与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分庭抗礼的甲醇需求区,而常州、嘉兴、南京、宁波的四套MTO装置因外盘长约货物的大量存在而对甲醇贸易市场的影响趋弱,其在市场上散式外采的时间不长,量也有限,更多的是对市场心态的影响。
问题:MTO产业发展或因原材料紧张受限原材料供应阶段性、地域性不足我国MTO装置上马的初衷,是煤炭清洁利用、减少对原油依赖程度、加强对原油替代品的研究与使用。
在国内甲醇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沿海地区MTO 装置的上马是为消耗过多的剩余甲醇,它使我国甲醇产业在二甲醚逐步淡出主力下游位置后,有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可以说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甲醇产业。
不过,伴随着沿海MTO装置的上马,甲醇企业受限于利润不高、装置老化、运输不畅等问题,开工严重不足,在生产淡季、甲醇供应相对不足地区,开始出现“甲醇荒”,不少企业买不到廉价甲醇,我国甲醇产业从一个绝对过剩产业变成了相对过剩产业。
这一情况在浙江、江苏、山东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据统计,我国甲醇产业年度平均开工率仅有58%,而在山东、江苏、浙江地区,为数不多的甲醇企业,开工率居然高达85%,企业几乎是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
即便如此,也未能满足本地的甲醇需求。
产能过剩这一问题在上述地区压根不存在。
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甲醇装置集中检修的时段内,山东地区的甲醇价格甚至超越江浙地区,部分港口的货物还要北上,以此缓解鲁南甲醇供应不足的困境。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MTO项目的经济性大打折扣不说,还会加剧甲醇市场的地域分化。
今年,山东、安徽地区将陆续上马300万吨/年的甲醇产能,但这依旧无法满足需求,再加上甲醇具有危化品的性质,其运输存在困难,MTO产业的发展将因原材料供应而受到限制。
原油炼化及丙烷脱氢等烯烃装置陆续上马我国MTO装置大量上马,与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在80—120美元/桶的时间段重合。
然而,2014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急速下滑。
2015年年初至今,一直在26—63美元/桶运行。
伴随着原油价格的走低,烯烃价格也有所下跌。
在此过程中,甲醇价格却宽幅振荡,港口地区甚至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1700—3300元/吨的大区间波动。
在甲醇价格较低、烯烃价格走势强劲之时,MTO的优势较为明显。
不过,市场也存在甲醇价格偏高、烯烃价格偏低的情况。
近期,乙二醇等产品价格走低,导致沿海多数MTO装置亏损,仅有个别装置因个别产品走势较强而利润尚存。
从原材料来看,传统油制烯烃成本较为固定,主要受原油影响。
目前,50美元/桶原油价格对应的MTO装置可盈利甲醇价格在2200元/吨,国内仅有陕北、内蒙古地区的外采型MTO装置能够实现以PP、PE为终端产品的盈利。
此外,丙烷脱氢路线的生产成本更低,国内也在陆续上马丙烷脱氢制烯烃装置,其竞争优势更为明显。
以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75%的烯烃产品由原油路线生产,煤制、甲醇制仅占17%,其余为丙烷脱氢等其他路线。
由此看来,MTO装置在规模上还不能撼动油制烯烃装置的地位,市场价格依旧掌握在两油手中,MTO是油制烯烃的补充。
下游产品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目前,西北地区规模化的CTO装置生产的PP、PE牌号基本为主流通用塑料牌号,其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质量过关却无法实现与两油产品同价竞争。
近年来,煤制烯烃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产品价格低于同等指标的两油产品。
以降低价格争取市场份额的做法势必影响企业利润,但这种无奈之举短时仍要继续。
沿海地区外采型MTO装置下游繁多,其产品的利润计算更为复杂,以甲醇价格到乙烯、丙烯价格的计算方式根本行不通。
其产品销售广泛,用途多样,盈利与否难以通过外部计算的方式进行预估。
因其市场占比较小,产品的竞争力也就大打折扣。
不过,这种产业链条拉长的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未来:沿海地区MTO项目上马脚步将放缓甲醇制烯烃产业飞速发展,我国甲醇产能逐年上升,产量大幅增加,目前已基本形成8600万吨/年的产能、4200万吨/年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销国。
不过,真正推动我国甲醇贸易发展的,是外采型MTO及MTP装置的上马。
这些外采甲醇装置大量采购、消耗富余甲醇,将我国甲醇产业推上顶峰。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55%的甲醇产能、50%的产量、58%的消耗量,甲醇也成为继乙烯、丙烯之后的第三大化工品。
沿海地区即将上马的外采型MTO装置都在论证其产品利润的可能性和原材料来源的可持续性。
部分已经建成装置甚至在无法解决原材料来源、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停止了运作,而新近宣布上马的沿海MTO装置多数与国内外大型甲醇产销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依照我国甲醇市场的容量及未来发展,最多还能建设不超过500万吨/年规模的甲醇制烯烃装置。
超过这个数字,就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而靠近煤炭原产地的CTO装置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沿海地区MTO装置拉长产业链条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内陆煤炭产区学习。
如果不单纯生产塑料制品,而是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精细化工产品,那么内陆CTO产业的发展前景一定更好。
CTO装置对于甲醇而言,会逐步增大产能和产量基数,虽然对甲醇贸易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可以壮大和发展我国甲醇产业。
就我国甲醇传统下游而言,市场基本饱和,其对甲醇的消耗量也较小,下游需求可作为相对固定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