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有效教学策略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是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家故事介绍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艺术作品的演示视频,让学生亲眼见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艺术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的生平,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的细节,比如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的特点。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艺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音乐、情境设置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艺术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欣赏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自然声音或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艺术作品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艺术作品。
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艺术作品的评论,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从而培养学生辨别好坏、欣赏美感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通过让学生模仿、创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摘要: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学生带来审美的体验,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探析美术课不仅仅是只学习基础绘画的技能技巧,更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传递美,并学会去审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
因此,在教学中欣赏课就成为让小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关键课。
那如何上好欣赏课呢?构建多姿多彩的教学课堂。
上好欣赏课,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并不容易,这需要运用多重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要将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发现、比较、角色扮演、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欣赏要有侧重点,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美与正能量。
欣赏课中的美术作品类别很多,因此所欣赏的作品的侧重点就不同,有些作品的艺术特色技法以欣赏为主,如宋代的花鸟画与山水画,让学生简单的了解中国传统工笔画的主要技法与一些笔墨知识。
还有的侧重艺术特色欣赏,如中外名家绘画,雕塑欣赏。
在欣赏时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使学生加深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件礼物来领受。
再上新上课时,要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作品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就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课前就要要求他们养成自查资料的好习惯,先对欣赏内容的作者生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了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再讲述有关于作品产生的背景故事,引导他们继续探究的乐趣。
当学生兴趣盎然之时,在趁热打铁分析此作品所蕴含的内容意趣,色彩等就事半功倍。
要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活波起来,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备好课,备优质课。
每一位老师在学生的心中都是知识的海洋。
要上好一节高效的欣赏课在备课上要下足功夫,要查阅大量的与此节相关的资料,要对此节教材做一个具体分析。
包括对那些作品做重点分析欣赏,那些点到为止,那些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后自查,这都应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
小学美术欣赏课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美术欣赏课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艺术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及其对策。
首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
大多数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传统的绘画技法为主,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其次,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源匮乏。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最后,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加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引入更多
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源,以支持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要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改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课《作品欣赏》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艺术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最后,我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课堂检测和反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教学难点
(1)艺术作品情感与内涵的把握:例如,《星夜》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家生平背景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情感。
(2)艺术风格与技巧的辨识:如《格尔尼卡》中的立体主义风格和表现主义技巧,学生可能难以分辨和掌握。
(3)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的理解:对于《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可能对画作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理解不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作品欣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艺术作品的魅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不同艺术风格的辨识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对于各个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区别没有强调得足够清晰。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对不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
美术课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在
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充满情感和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
验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艺术修养。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美术教师们的教学实
践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
审美能力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观的,对方向感、空间感和形状
感的感知能力也处于发展阶段。
美术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审美情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美的
力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
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艺术修养是指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美
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自然和艺术作品中感悟美的存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
审美情感。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美的存在和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和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艺术教育是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美术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
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美术教学与音乐教学、语文教学等进行结合,创设具有音乐、语
言等元素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让丹青墨华浸润美术课堂——浅谈小学中国画欣赏的审美教学
课堂让丹青墨华浸润美术课堂——浅谈小学中国画欣赏的审美教学斯渝喻摘要:中国绘画艺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其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积淀孕育成了当今世界画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画的诗意美,领略其精神美,探求其气韵美,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学生的艺术沉淀以及传承中国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诗意美;精神美;气韵美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提倡“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十分注重用笔用墨,以及对个人性情的抒发。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中国画犹如繁星点点,千百年来浸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面对掌握的知识的知识有限,鉴赏能力不高的小学生,更加需要善于引导,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真善美,领略中国画中洋溢着的诗意美,探寻中国画焕发出的精神美,以及品味其间流动着的气韵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切实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领略中国画的诗意美中国画讲究意境,往往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并在画面中加盖印章,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使观者在看画赏诗的过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自唐代王维为代表的中国文人介入绘画,将中国画提升到了诗画统一的高度。
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自此,这便成为了中国诗画鉴赏品鉴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文艺理论领域沿用至今。
中国画就是关于内心诗情的艺术,是文人画家诗意的栖居所在,她不基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难怪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中国画的好在画笔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妙在笔墨之外”在有限的景物中包含着无限的意味。
观桃花流水,让人黯然神伤;临清风明月,让人神清气爽;睹大漠落日,让人苍凉悲壮,应当怎样表现无边的春色呢,难道要把满园的春色都画下来吗?不,对于中国画来说,“得之于画外”即可,正如苏轼所说“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浅谈名画欣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名画欣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第一篇:浅谈名画欣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浅谈名画欣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在儿童画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欣赏便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途径,名画凝聚着画家多年的心血,是画家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其多体现着画家对所处时代的人或事的深刻体会。
引导小学生欣赏世界名家名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更可以培养学生欣赏名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关键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环节而确定。
1.简要地读图世界名画中体现着人文的光辉,但是中、低年龄段的孩子们认知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的层面,不能够完全读懂名家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与理性思想,所以面对中、低年龄的学生教师更多的应该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表现的内容的层面和角度让学生欣赏作品。
如: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服装、动态,画面中描绘的树木、房屋等。
学生以看图说话的形式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和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笔者在执教第6册第3课《风》时,除了引导学生观察flash以及视频中的风的现象和有关风的同龄学生的作品以外,还引导学生欣赏法国画家柯罗的名作《梦特芳丹的回忆》,引导学生观察当风吹过树木和人的衣服时发生的变化,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自然现象,也适当地了解名家名作的名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图育人名家名作中蕴含着社会的人文风情,很多不朽的名作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与艰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情感,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笔者在执教第12册第一课《三百六十行》让学生欣赏罗中立的超写实作品《父亲》,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这幅画作中体会劳动者的情感。
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现画面中父亲黝黑的缠着胶布的手指,让学生从中观察到这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的手,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然后才出示整幅画作,学生从画面人物脸部的肤色、汗珠、皱纹、笑容等各个方面欣赏作品,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幅作品,从而达到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篇一」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科的学习是以学习活动方式为主划分美术学习领域,来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通过美术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关键词:兴趣、创新、互动、合作、评价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学习与应用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自由空间、营造和谐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演员”的角色,主要是采取教师教与学生听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环节。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周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
记得在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为了维持好班级课堂纪律,要求我们两手放在台上,坐端正,不许讲话然后开始授课。
太多的限制使我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今天我已为人师,赶上新课改的好时机,在我三年的教学与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课堂上不应该充当“演员”的角色,而应该是一名导演、促进者以及辅导者。
要让学生们能认真而很有兴趣去学习美术,就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及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宽松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有更大联想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常以“开心一刻”的笑话或小品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各种优美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而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美术课作为中小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展现。
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内容、教学方式、教材使用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模仿为主,缺乏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和探索。
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一些学校无法提供高水平的美术教学资源,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受到一定的制约。
许多学校的美术教师缺乏专业背景,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与创作的训练。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也与教学方式和教材的选择有关。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二、改进建议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当代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可以加强美术设计的内容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设计的理解能力。
2. 提高师资水平对于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美术教育专业的培训和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与艺术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 创新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通过现场写生、户外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感受自然和艺术的融合。
可以引入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更新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是美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激发孩子的艺术兴趣,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
因此,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必要。
一、兴趣导入
在开课前,可以采用图片、小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可以利用一个短小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入课题,激发孩子对美术欣赏评述课的参与兴趣。
另外,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创意性的方式,比如采用
二、互动教学
在美术欣赏评述课中,孩子们要先观看一幅画,然后进行评论。
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评述作品。
三、多维度拓展
美术欣赏评述课中,教师要从多个维度来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可以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形状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全面地了解作品。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以便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评价。
四、课后反馈
在美术欣赏评述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评述表,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让孩子们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供更具体的反馈,指出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鼓励他们积极努力。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应包括:兴趣导入、互动教学、多维度拓展和课后反馈等环节。
只有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以便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评价。
浅谈欣赏与评述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
浅谈欣赏与评述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与评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与评述课存在着一些缺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对策。
一、内在缺失1. 欣赏课与评述课内容单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与评述课往往只停留在一些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上,缺乏一些新颖的内容和形式。
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2. 学生表达能力不足在欣赏与评述课上,学生往往只是通过简单的描述和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缺乏深度的分析和独到见解。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3. 缺乏互动性在欣赏与评述课上,老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互动性。
这样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对策建议在设计欣赏与评述课内容时,可以多样化选择艺术作品,包括书法、绘画、雕塑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在不同背景下进行作品的感受和评述。
在欣赏与评述课上,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和展示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在欣赏与评述课上,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拓展课外拓展教学除了课堂内的欣赏与评述课程,学校和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和美术比赛等相关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展示中进行欣赏与评述。
5. 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声教师在进行欣赏与评述课时,除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入了解,更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发声能力,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究摘要: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对美育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小学艺术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美术欣赏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术有一个更为全面、崭新的认识,而且可以强化他们的感悟、创新、想象和实践,扩大他们的视野。
因此,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标;欣赏课;策略一、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意义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其可以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所以,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美术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提高。
美术欣赏是一种艺术鉴赏活动,是艺术审美体验、艺术感知、价值判断和情感升华等过程。
通过欣赏,学生将可以了解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与思想的特点、美与丑等方面,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现状在当前阶段的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一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其次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导致他们无法掌握更多的欣赏技巧以及方法,从而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欣赏课的重点内容及要点;最后就是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学生无法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只是为了任务而学习,长此以往就会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权,最终成为一个只会机械式记忆知识的机器。
基于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善这一现象,以便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三、策略1.创设美术欣赏情境以提升课堂效率小学的美术老师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创造美术欣赏情景,来调动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在较大程度上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的专注性,从而也可以帮助学校美术老师们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小学低段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探究
提高整体艺术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必要基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一化教育形式。
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转移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也是提高其学习领域宽度的重要指向。
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学习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让每一名同学能多方向、多角度地欣赏美术作品存在的艺术价值,并感受自然美和作品美等视觉艺术感受。
一、小学美术低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育引导性不足,缺乏领域教学不可否认,美术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动手能力较强。
但是,美术教师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美术教师有专业的绘画功底,在授课时更加注重专业方向培养以及绘画技法的教学。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忽略学生“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培养,也有教师会为了赶学习进度,轻视该领域的重要性。
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美术教师在学习语言引导上,相对于语文、英语等专业教师是有所欠缺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中心小学 廖珍香小学低段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探究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认知,《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中“欣赏·评述”作为美术课程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的教育探究方向。
每一个学科存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意义,美术学科亦是如此。
现如今,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不再是为了绘画而绘画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作品赏析的评述能力。
通过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文就学生“赏析·评述”的培养,从意识、讲解和生活联系等方面提出了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评述” 教学探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没有教师对美术领域的教育引导是不会主动深入了解并发表自身看法的。
在这时,教学引导的重要性被体现得尤为突出。
小学美术欣赏课《千里江山图》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千里江山图》的画面构成、色彩运用和线条描绘等艺术手法,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幅杰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艺术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画面构成的深度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整体布局,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例分析来逐步理解。
-色彩运用的细腻感受:学生可能对色彩搭配和渲染的技巧理解不够深入,难以体会到作品中的色彩美感,需要通过对比、实践等方法加强感受。
-线条描绘的技巧掌握:线条的走势和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线条描绘的基本技巧。
我发现,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在实践活动中,他们动手尝试绘画,这无疑加深了他们对艺术手法的认识。看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专注,我感到很欣慰。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教学难点部分,部分学生对于《千里江山图》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的途径,如引入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领悟历史背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手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艺术创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教学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教学【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中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领域,“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通过解析欣赏﹒评述,理解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阐述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过程、目的。
进一步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达到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美术素养及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欣赏·评述领域;美术欣赏;美术语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中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领域,“欣赏·评述”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美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学生长大后,大部分是不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消费者”,只有少数人从事艺术创作有关的行业“艺术生产者”。
如何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热爱传统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如何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形成对文明向往的积极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就是达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
“欣赏﹒评述”解析欣赏指的是以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含义。
评述是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描述。
对作品的关注是一方面,对观众主体地位的关注也是欣赏理论的新发展。
突出学生是欣赏的主体。
评述是学生怎样描述美术作品。
不同年级的学生要不同程度的作品描述。
小学低年级,可以简单的短句进行描述,一个学生说不全,人多了,就可以把画面看全、说全;中高年级学生,就用较完整的句子,对作品进行描述,同时教师引导他们在评述时,要运用美术术语。
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快。
比如:五年级学生在上《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时,有学生这样写到:齐白石老爷爷的《荷花蜻蜓》构图十分奇特,一花两叶,穿插得十分巧妙。
尤其是几片朱红的花瓣,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荷叶间蜻蜓翻飞,俯视荡漾的微波,让人有“十里荷塘”之想。
描述中用到构图奇特、穿插巧妙、墨色掩映等美术语言。
看得出学生的审美素养在不断提高。
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评的一致性
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评的一致性作者:董媛来源:《家长》2022年第02期小学美术欣赏课程蕴藏丰富的美术教学内涵,教学期间应重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真正了解,确保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不是浮于表面,而是体验到美的本质。
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核心,践行教学评一致性,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给予学生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评价,实现对小学生美术创造力、理解力的有效培养,设置的思考问题则需要有启发性功能。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是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学习和评价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实现有效教学,除了要有理性的思辨外,还要推论证据。
教育目标实现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依据。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命题时专家的命题目标都应完全一致,测评主要面向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形成的美术品质,学生学的内容才是测评的关键内容。
做到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和教师的课程素质与教学评价素养都有重要关联,教师要有良好的课程素养,坚持并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前能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能清晰地表达出来,选择教学素材,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并有效实施。
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能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和良好适应,实施的评价也能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顺利完成对学生的评价任务。
在课堂上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确保与目标相关。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实现对小学生的科学指导。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教师的高效授课,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美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着眼点,关注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行为,因此在描述教学目标时,应将学生作为主体。
学生观认为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课堂上要欣赏的美术作品并不是一无所知,所以课堂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和主观能动力的发挥,促进学生有效构建美术知识体系。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在研究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接触论文,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问题和推进学术研究。
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我们将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画课和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而欣赏则是将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内化、升华的必修课程。
在欣赏中,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间互相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展欣赏的教学研究。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和欣赏惯,选择适宜的欣赏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够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让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
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应强烈。
在欣赏过程中,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见闻和对画面产生的联想来评判作品。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
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围绕某个欣赏课题展开整堂欣赏。
比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看作品图片,然后一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研究效率。
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认识
浅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认识新时期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
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调动感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靠眼睛来提高观察力,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篇二:我对小学美术课程三大教学目标的认识我对小学美术课程三大教学目标的认识小学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方针与政策,美术课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大致有三个目标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2、过程与方法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新课程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
新课程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美术是小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绘画和造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下,美术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尤其是美术的欣赏教学,通过展示和解读作品,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要以多媒体展示为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艺术作品,这样可以直观地呈现作品的细节和特点,并且可以输出高清的图片,让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品味作品。
在展示作品的可以配以音频讲解,解读作品的题材、形式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作品。
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来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在展示作品时,要让学生们通过图片或者解说深入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共鸣。
可以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色彩和笔触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联想,从而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要开展实地观摩和参观活动。
实地观摩和参观艺术展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观艺术展览,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增加视觉的感受和体验。
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艺术家和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在参观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结对讨论、写感想等方式,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也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通过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们能够从作品中发现身边的美,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
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都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
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堂教学
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那么对于欣赏课教学,在这里我浅谈几点我的认识:
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有充分的认识
1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同时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如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是不同的。
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变化。
例如有的作品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侧重于艺术家独特而巧
妙的构思;有的则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还有的则是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时,要针对教材特点灵活地进行安排。
对教材作品哪些应做重点分析欣赏、哪些应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自读欣赏或者课后自己查资料欣赏,都要有不同的要求。
但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教师都要让学生尽可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中最为突出的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新课导入,激发情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美术欣赏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陈旧,使学生上欣赏课味同嚼蜡,兴趣索然。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欣赏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难点。
这时教师的“启发诱导”至关重要。
在要学习新课之前,我总是要上一节预备课,对将要学习的新课作一个精彩导入。
导入的方式要视所授的内容而定,如我在教欣赏课《有趣的童话神话人物》时,我先问:“同学们看过哪些童话和神话故事呢,是看故事书还是动画片,对故事中的人物的印象和故事情节还记得吗,能不能说一说自己对看
2
过的童话和神话故事的感受呢,”此时,同学们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我便趁热打铁,宣布下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题。
如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预备课时,我先问学生:除了我们的祖国之外,你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你了解多少,接着教师再展示一些优美风景的图片或外国人民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民主交流,教师引导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要欣赏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小学生感受的审美成份和质量虽然是有限的、低层次的,但确实是他们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1.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大的心理空间,做到“三不要”:(1)不要以“成人视角”来审视学生的表现;(2)不要不顾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能力,用过于理性化、专业化、成人化的书面语对作品进行分析、评点;(3)不要教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
也就是说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心理环境。
2.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做到“三让”:让学生多看,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感受,
3
把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和鲜活的思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感受与别人的感受存在的异同,教师再适当地对作品的含义和与此对应的形式作一些规范的理性分析,从而让学生个体感受与群体感受达成“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
3.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欣赏视角,教师做好两个方面的点拨:一是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一幅作品不要孤立的去分析,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画派、风格近似的作品作比较欣赏;也可把不同时期、不同画派、风格迥异的作品作比较欣赏等等。
二是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热情的鼓励,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评价标准。
四、教师的授课方式应灵活多变,并能适时进行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再也不用为查不到资料而发愁了,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去搜集任何资料;多媒体课件的的广泛运用也解决了视
听效果不好的难题。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美术欣赏课教学似乎找到了一条捷径,制作多媒体课件成为美术教师上欣赏课的首选手段。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我尝试着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有趣的课堂教学中来。
如《线条和形状》一课,由开始的《海底世界》的动画到课题的出示,不但色彩鲜艳,动态逼真,而且配以相应的弦律,让学生们对这节课兴趣大增。
后来,我又设计了一只小鸟“衔”来一根根的线条的动画,使同学们对线条的认识加深了印象。
再如《画
4
家笔下的人物》一课,欣赏的都是名画,我都根据画面或历史背景配上音乐,如安格尔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这幅画,我给他配了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新古典主义时期。
又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众所周知这是幅长卷画,现有的图片资料在书中,非常小。
在制作课件时,我让它分段显示,再进行全卷的流览,这么一来,学生们对这幅画的每个细节都了解的很清楚,甚至连韩熙载面部的那种彷徨的表情也观察到了。
所以,从实践中走来,我认为现代化多媒体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无疑是美术欣赏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
五、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2、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5
3.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
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
一节好的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收获,一次很好的提高,一次美的享受。
对于教师而言,美术欣赏课教学还有很多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地方,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作品的内涵,正确地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进而去引导学生认识、欣赏作品。
应该说,在我们身边,美有很多,主要是看我们能不能用心体会,学会用眼睛去找寻它、发现它。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
2.丁步洲编著《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陈时见主编《教育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9版
4(王昶著《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通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