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病因

合集下载

带状疱疹发病原因有哪些

带状疱疹发病原因有哪些

带状疱疹发病原因有哪些对于带状疱疹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带状疱疹疾病的发生给广大的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带状疱疹疾病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

那么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1、众多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因之中,性生活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包括性伴侣不稳定,包括对方身体的性病,卫生习惯不好,以及对于自身的疾病不重视等等,从而造成细菌滋生的环境,从而导致带状疱疹的产生。

2、第二方传染也是引起带状疱疹主要的病因,其中包括与患者进行接触,使用患者的使用的贴身物品。

一般的贴身物品例如内衣裤、洗漱工具、近身装饰品等等都是有可能引起带状疱疹的产生。

3、最为少有的,那就是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患有带状疱疹,那么有可能会在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上的血液以及其他液体都可以把疾病病毒传染到婴儿身上,从而引起例如常见的婴儿先天性的喉乳头瘤等等。

为此,女性患者在生育宝宝之前还是需要治疗身体,让健康的身体孕育健康的宝宝。

如已经患上带状疱疹的患者应在接受治疗完以后在受孕,这也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

4、男性包皮过长,女性妇科病频发,也是带状疱疹的发病的帮手。

当然女性清洁过度,经常使用清洁品,也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粘膜问题,从而让阴道长期处于酸性环境而破坏了碱性环境,为病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为此,女性对于清洁还是需要科学进行的,不适合长期使用清洁药物,以免降低抵抗力。

带状疱疹应该注意:1、早期宜卧床休息,取健侧卧位。

2、经常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皮疹局部避免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3、皮疹早期为红斑、丘疹或小水疱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但涂药前应将药液充分摇匀,注意毛发较长部位不宜用;4、如果出现了水疱、大疱、血疱时应及时用清洁注射器抽吸,但注意尽量不要损伤疱壁;5、如果渗出较多,或者有大片糜烂、溃疡,甚至坏疽时,应遵医嘱用呋喃西林液或新霉素溶液湿敷;必要时用氦氖激光或红外线照射,效果更好。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它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生。

这种疾病会导致疼痛、瘙痒和水疱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公众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

一、病因:1.1 水痘病毒: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

VZV是一种属于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2 再激活:在人体感染水痘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细胞中。

当宿主的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会再次活跃,引发带状疱疹的发作。

1.3 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是带状疱疹的一个重要诱因。

免疫系统的衰弱可能由于年龄增长、长期慢性疾病、化疗或接受器官移植等因素导致。

二、症状:2.1 皮肤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在身体的一个区域出现,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形成带状疱疹样的水疱。

这些水疱会逐渐破裂、结痂,并伴随着疼痛和瘙痒感。

2.2 神经症状: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神经炎,导致神经痛、麻木、刺痛等症状。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还可能出现面部瘫痪等并发症。

2.3 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水疱出现之前出现,并持续数天至数周。

三、治疗:3.1 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

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和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3.2 皮肤护理:患者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水疱,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可以使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抗病毒药膏或舒缓剂。

3.3 应对并发症:对于出现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如面部瘫痪,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口服激素等。

四、预防:4.1 疫苗接种:目前有带状疱疹疫苗可供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疫苗通常适用于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4.2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带状疱疹PPT课件

带状疱疹PPT课件
带状疱疹
1、带状的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西医治疗 5、中医治疗
2019/11/15
1
带状疱疹的概述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再激活所致,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 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发病特点: 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力下降,其发病率呈显著递 增。中医为蛇丹、缠腰火丹。
2019/11/15
10
西医治疗方案
4、外用药物治疗 疱液未破时: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 疱疹破溃后: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
2019/11/15
11
中医治疗方案
本病多因感受风火、或湿毒,肝火脾湿郁于内, 毒邪乘虚侵于外,气血凝滞肌肤之表而发为本病, 中医辨证分型:肝经郁热 脾经湿热 气滞血瘀。
经;一般患处先是潮红斑--粟粒至黄豆大小皮疹-水疱,
特点:呈簇状分布,水疱间皮肤正常,皮损沿一周围
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在身体一侧;
20149/1、1/15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一般3-4周;
4
临床表现
皮损分类: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
亦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
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
发生水疱即退)
2019/11/15
3
临床表现
1、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
2、神经痛:患处皮肤以自觉灼热或灼痛为主,触
痛敏感,可在发疹约1-5天出现,老年人常疼痛剧烈,
皮损消退后持续超过4周的疼痛,或在疼痛缓解后再次
发生的超过4周,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皮疹:好发部位肋间神经、颅神经和腰骶部神
系统抗病毒治疗指征: 紧急适应症:大于50岁,头颈部的带状疱疹, 躯干或四肢严重的带状疱疹,免疫力低下或缺陷 的患者,伴严重特应性皮炎或严重湿疹患者。 相对适应症:低于50岁以下的躯干、四肢带状 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4.特殊类型: (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侵犯三叉神经眼支、 上颌支、下颌支。该类型有时以牙痛为首发症状。 A、眼支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 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严重者 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B、上颌支带状疱疹常在上颌黏膜、腭垂、扁桃体 出现水疱。 C、下颌支带状疱疹水疱则出现在舌前部,口底部 和颊粘膜。

【治疗】



2. 外用药物治疗 (1)外用药 1)以干燥、消炎为主。 2)疱疹未破时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 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 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3)眼部处理: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疱疹净 滴眼液等。 3. 物理治疗:可用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 等局部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水疱干涸和结痂。
(1)前驱症状: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 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但亦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
(2)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53%)、颈神 经(20%)、三叉神经(15%)和腰骶神经支配 区域(1Fra bibliotek%)。
【临床表现】

(3)皮损形态: 1)前驱症状1-3天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首先 出现潮红斑,继而出现多数或群集的粟粒至绿豆 大小丘疹、丘疱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变 为水疱,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2)一般在发病后2-5天内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 现。数日后水疱内容可浑浊化脓或形成血疱,或 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而 愈后,可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 不留瘢痕。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1.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 2.单侧性; 3.有明显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简称VZ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带状的疱疹,伴随着疼痛和瘙痒感。

本篇健康教育将为您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当人体初次感染水痘病毒后,病毒会进入神经细胞并潜伏在体内。

当免疫系统受损或老化时,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沿着神经传输到皮肤表面,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二、症状1. 皮肤疹: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上出现带状的疱疹,通常沿着身体的一个神经分布。

疱疹会逐渐发展成水疱,然后破裂并结痂。

该病通常只影响身体的一侧,但也有少数情况会同时出现在两侧。

2. 疼痛:带状疱疹的另一个常见症状是疼痛感。

疼痛可以在疱疹出现前数天开始,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疼痛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疼痛不等。

3. 其他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疲劳、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三、传播途径带状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疱疹的皮肤表面传播。

当疱疹破裂并释放出病毒时,周围的人可能会通过接触皮肤表面的病毒而感染。

此外,带状疱疹病毒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是在疱疹出现之前的几天。

四、治疗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 抗病毒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Acyclovir)或瓦拉西韦(Valacyclovir),以减轻病毒复制并缩短疱疹持续时间。

2. 疼痛管理: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之一,可以通过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来缓解。

3. 局部治疗:使用抗病毒药膏或舒缓剂,如氧化锌膏,有助于减轻皮肤疹和瘙痒感。

4. 预防并发症: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并发症,如神经痛、眼部感染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带状疱疹,又称为带状疱疹病毒性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通常会在儿童时期引起水痘,而在成年人中则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一旦感染了水痘病毒,它会长期潜伏在神经节细胞中。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引发带状疱疹。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增长、压力、疾病或药物治疗等。

症状: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包括:1. 皮肤疱疹:带状疱疹通常会在身体的一侧或局部区域出现红色疱疹,这些疱疹会逐渐变成水疱,然后形成溃疡。

这些疱疹通常会伴随着疼痛和瘙痒感。

2. 神经痛:带状疱疹的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神经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3. 发热: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体温通常不会超过38°C。

4. 其他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劳、肌肉疼痛和恶心等症状。

预防: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带状疱疹疫苗,它可以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并减轻疾病的症状。

建议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以降低患病风险。

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疼痛管理。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Acyclovir)、瓦拉西克洛韦(Valacyclovir)和法莫西韦(Famciclovir)等,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 疼痛管理: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如非处方的布洛芬(Ibuprofen)或处方的特拉玛多(Tramadol)等,来缓解疼痛。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症状:- 保持休息: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并减轻病情。

- 冷敷:在疼痛区域使用冷敷物可以减轻瘙痒和疼痛。

女性带状疱疹是为什么?

女性带状疱疹是为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女性带状疱疹是为什么?
导语:带状疱疹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这种皮肤病是由于病毒感染严重了之后才导致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带状疱疹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这种皮肤病是由于病毒感染严重了之后才导致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很多人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的原因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在生活当中也不能很好的进行预防,接下来小编就会讲解一下带状疱疹的病因。

1、病毒感染:
直接致病因素就是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病毒由鼻腔粘膜进去人体,侵犯察觉神经系统的绘制,它能沿着四面神经进去皮质,也能在神经绘制内繁殖。

2、水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
对此病毒免疫力低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进而潜伏起来,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后就会活动出来。

3、诱发的因素:
当身躯受到外伤,毁败药物或其它感人等涉及时,埋伏的病毒就初头动作起来,引起一侧后根神经结节降生出血性炎症,并有下行性神经炎而使四面察觉神经分离区的皮肤袒露水疱,与其患者违抗力低,水疱中的病毒含混播散而引起广泛的疱疹,这都是带状疱疹原因。

带状疱疹患者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原因竟然是这样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原因竟然是这样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原因竟然是这样带状疱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因此避免与带状疱疹皮肤接触可以预防带状疱疹病菌的传染。

那么带状疱疹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其实终归到底的原因还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
肤病。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春秋季节多见。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着上升。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带状疱疹成因及中医分型治疗

带状疱疹成因及中医分型治疗

带状疱疹一、概述(一)、病因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与水痘为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初次感染后,可表现为水痘或隐匿于感觉神经末梢,逐渐移向神经根,各种诱因(肿瘤、疲劳、感冒、HIV<十倍>…)。

病毒由神经根移向皮肤发病。

(二)、发病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轻度发热,倦怠无力,皮肤灼热,发红疼痛,一至三天后群聚水疱、丘疱疹、透明紧绷,二至五天不断新生。

1、胸、腰、腹、背部。

2、无水疱者则有红斑、丘疹为不全型或顿挫性带状疱疹3、出血性带状疱疹为血疱。

4、老人、营养不良者为坏疽性带状疱疹。

5、下肢带状疱疹。

6、播散性带状疱疹。

恶性肿瘤、HIV、体弱病人、心脑肝肾损害者,病久、反复、重症…常可死亡7、其他:(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疼痛、失明、脑炎。

下颌支:水疱出现在舌前、口底、颊粘膜,伴有牙痛。

(2)、耳部带状疱疹:侵犯耳神经、听神经。

(3)、头面、肩、颈部带状疱疹。

(4)、带状疱疹脑膜炎。

发疹十天左右,头疼、呕吐、惊厥。

(5)、运动性麻痹。

眼神经、面神经、二便失调。

二、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历代病名较多,有:蛇串疮、缠腰火丹、串腰龙、火腰带毒、火带疮、蛇丹、甑带疮。

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于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

明《外科准绳•缠腰火丹》:“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

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

(一)、热毒上攻证特点:好发于头面、焮赤灼热、水疱集簇,疼痛剧烈,便秘溲赤,舌红口干,脉象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处方: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加减。

黄芩10克、黄连8克、玄参15克、升麻10克、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马勃6克、僵蚕10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一日2次。

化裁:局部红肿:生地、丹皮。

便干溲赤:大黄、芒硝。

口舌糜烂:栀子、连翘。

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的集簇性水疱、伴有疼痛的皮肤病。

[病因] 系由亲神经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 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

初发皮损潮红,继而出现集簇性粟粒大小红色丘疹,迅速变成水疱。

疱壁紧张,内容澄清透明,逐渐变为混浊。

疱周有红晕,水疱极少融合。

数群水疱沿神经排列如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图4-2)。

数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

愈后遗留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

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或肿瘤患者,易发生非典型皮损,如血拖,坏疽,溃疡或融合成大疱,分别称出血性、坏疽性或大疱性带状抱疹。

仅有红斑、丘疹而无典型水疱者,称不全型带状疱疹。

有神经痛而无皮损者称无疹性带状疱疹。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在发疹前或伴随皮损发生,部分患者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皮损常沿某- -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

病毒易侵犯肋间神经,故多发于躯干。

如侵犯三叉神经上支,则在头额部出现皮损,并可累及眼球,称眼部带状疱疹,除剧烈疼痛外,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全眼球炎,甚至脑炎,导致失明或死亡。

侵犯面神经可致面瘫。

如皮损泛发全身且症状严重者,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有明显神经痛等易于诊断。

须与单纯疱疹鉴别。

后者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皮损集簇性但非带状排列,易复发等可区别于前者。

[防治]以止痛、消炎、预防继发感染和缩短病程为治疗原则。

1. 内用药物止痛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疼痛非常剧烈时可给杜冷于;营养神经药如维生素B1、B12、E等;免疫增强剂用转移因子、胸腺肽;预防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对症状急剧或老年患者,可用适当剂量的肾。

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

中药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治则,常用龙胆泻肝丸。

带状疱疹病例书写范文

带状疱疹病例书写范文

带状疱疹病例书写范文带状疱疹,又称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带状排列的水疱,伴有疼痛和痒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带状疱疹的病因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跃引起的。

一旦一个人患过水痘,水痘病毒将继续存在于体内的神经节细胞中。

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病毒重新活跃,并沿着神经节传播到皮肤上,形成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疹、水疱和溃疡,这些病变通常沿着某条神经的分布区域呈带状排列。

患者还会出现疼痛、刺痛、痒感以及局部的肿胀和发红。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和身体不适的症状。

诊断带状疱疹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病变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带状疱疹。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培养或病毒基因检测,以确定病毒的存在。

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早期使用这些药物可以缩短疱疹持续时间和减轻疼痛症状。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开具止痛药、抗病毒药膏和抗病毒药物贴剂,以帮助控制症状和促进康复。

预防带状疱疹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可以减少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并缓解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包括皮肤上的水疱、疼痛和痒感。

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预防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小紧张。

其实,它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很多人小时候得过水痘,长大后可能会经历带状疱疹。

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疼痛、瘙痒,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病人脆弱的时候。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病因分析1.1 带状疱疹的成因带状疱疹其实是因为免疫力下降,病毒趁机而入。

很多老年人或者压力大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病毒潜伏在神经根部,一旦被激活,就会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1.2 症状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局部疼痛和瘙痒,水疱一旦破裂,可能会有渗液,甚至感染。

这种疼痛常常被形容为刀割般的刺痛,让人难以忍受。

二、护理要点2.1 皮肤护理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很重要,避免用力摩擦。

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洗,之后涂上医生开的药膏。

保持水疱不破是关键。

2.2 疼痛管理疼痛控制是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

还可以通过冷敷来缓解局部疼痛,让患者舒服一点。

2.3 心理支持得了带状疱疹,患者常常情绪低落。

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烦恼,有时只需一句“你不是一个人”。

三、日常生活建议3.1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B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免得加重症状。

3.2 适度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休息是最好的良药。

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但千万别过于劳累。

3.3 适量运动适当的锻炼能提高免疫力,比如散步、瑜伽之类的轻运动,心情也会变得更好哦。

四、总结带状疱疹虽然让人烦恼,但通过合理的护理和生活调整,我们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

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让这些不适的症状逐渐减轻。

记住,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阳光。

带状疱疹病因及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病因及临床表现

慢性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损愈合后3个月仍 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 痛
目录 / CONTENTS
01 / 带状疱疹定义 02 / 病因 03 / 危险因素 04 / 临床表现
05 / 小结
小结
1.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病因与 人体免疫力,年龄,合并基础 疾病有关。
2.临床表现:皮损单侧分布, 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伴有 神经痛。
VZV 特 异 性 细 胞 免 疫 下降:年龄增长、疾 病、药物
目录 / CONTENTS
01 / 带状疱疹定义 02 / 病因
03 / 危险因素
04 / 临床表现 05 / 小结
带状疱疹发病危险因素
目录 / CONTENTS
01 / 带状疱疹定义
02 / 03 /
病因 危险因素
04 /
05 /
带状疱疹定义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动态演示
再激活1
原发性感染1
潜伏1
目录 / CONTENTS
01 / 带状疱疹定义
02 / 病因
03 / 危险因素 04 / 临床表现 05 / 小结
带状疱疹病因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VZV)
水痘愈合后,病毒永 久性”潜伏"在脊和颅 感觉神经节
前驱期
前驱期一般1-3天 表现为轻度地乏力,畏 寒,低热,食欲不振, 患处皮肤自觉疼痛或者 感觉过敏
急性期
1
急性期一般为 2-4周
表现为在受损神经分布的区域上发生不 规则的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 分布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
2
丘疱疹迅速转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清
亮,疱壁紧张。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

带状疱疹健康教育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又称带状疱疹性病毒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一种疾病。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当一个人初次感染水痘病毒后,病毒会进入神经节细胞并保持休眠状态。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沿着神经节分布的神经纤维传播,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二、症状1. 皮肤疱疹: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症状是沿着神经节分布的皮肤上出现红疹、水疱和疱疹,形成带状分布。

2. 疼痛:带状疱疹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神经痛,这是由病毒对神经细胞的侵袭和破坏引起的。

3. 其他症状:带状疱疹还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疲劳、肌肉疼痛等症状。

三、预防1. 疫苗接种:目前有带状疱疹疫苗可供接种,建议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2.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情,如阿昔洛韦、伏立康等。

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和疱疹的持续时间。

2. 疼痛管理:对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可以使用止痛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或贴敷疼痛贴剂等进行疼痛管理。

3. 皮肤护理: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或刺激,可以使用抗病毒的外用药物或抗菌药膏进行局部治疗。

五、健康教育1. 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就医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后遗神经痛等。

因此,患者应及早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或刺激,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3. 避免接触易感人群:患者应避免接触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以免传播病毒给他人。

4. 加强免疫力: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带状疱疹产生的原理是啥

带状疱疹产生的原理是啥

带状疱疹产生的原理是啥带状疱疹,也称为带状疱疹病毒性感染(Herpes zoster),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简称VZV)引起的一种疾病。

V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是水痘(chickenpox)的病原体,也是带状疱疹的致病原。

带状疱疹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首先感染皮肤和粘膜细胞,然后通过神经传导系统进入感觉神经节,在那里潜伏并建立慢性感染。

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到其他诱因影响时,病毒会重新激活,并沿着感染过的神经传播,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病。

具体来说,带状疱疹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首次感染:当人体初次接触到带状疱疹病毒时,可能会出现水痘(chickenpox)的症状。

这是由于病毒在机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引发全身性感染。

水痘通常在儿童期发生,但也可能在成年人中发生,特别是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

2. 隐匿感染:在水痘病程结束后,病毒未完全清除,而是潜伏在感染过的感觉神经节中,形成隐匿感染状态。

在此期间,病毒的基因组与宿主细胞合并,被形成病毒颗粒包裹的核蛋白复合物所表达。

3. 病毒激活:在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增长或其他疾病的影响下,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重新活跃。

在这种情况下,病毒开始从感染过的感觉神经节中释放出来,并通过感觉神经纤维沿着神经传送。

4. 神经传播:带状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播,通常是沿着脊髓的传送。

病毒沿着特定的神经根分布,常见的是胸部和腰部的神经根。

这种沿神经分布的传播是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通常在身体的一侧出现疱疹,并沿着这条神经线形成带状分布。

5. 发生病理损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理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炎和皮肤病变。

感染的神经根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疼痛和刺痛的感觉,接着在这一区域出现红疹、水疱和糜烂的病变,伴随明显的疼痛和痒感。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的产生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内感染、隐匿与激活,并通过感觉神经传导系统进行神经传播而引发的。

细说带状孢疹的病因

细说带状孢疹的病因

细说带状孢疹的病因
带状疱疹是一种多发于夏秋两季,发病前常会有低热和乏力等症状,发疹部位会有疼痛和灼烧感,有时候也会出现牙痛。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腹和腰部,带状疱疹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带状疱疹的病因:
1、带状疱疹病毒引发
对此病毒免疫力低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进而潜伏起来,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后就会活动出来。

2、诱发的因素
当身躯受到外伤,毁败药物或其它感人等涉及时,埋伏的病毒就初头动作起来,引起一侧后根神经结节降生出血性炎症,并有下行性神经炎而使四面察觉神经分离区的皮肤袒露水疱,与其患者违抗力低,水疱中的病毒含混播散而引起广泛的疱疹,这都是带状疱疹原因。

3、病毒感染
直接致病因素就是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病毒由鼻腔粘膜进去人体,侵犯察觉神经系统的绘制,它能沿着四面神经进去皮质,也能在神经绘制内繁殖。

带状疱疹科普_健康科普PPT

带状疱疹科普_健康科普PPT
2.镇静止痛 针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 静止痛药物。
3.糖皮质激素 合理应用激素药物可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期疱疹相 关性疼痛的病程。
4.外用药物 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 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适当使用硼酸溶液或外用新霉素 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治疗
(二)接种疫苗
●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目标是抑制VZV再激活从而 预防带状疱疹、PHN和其他并发症。目前,全球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重组 亚单位疫苗两种。RZV临床研究显示,对于≥ 50岁的受试者预防带状疱疹的总体疫苗效力(VE) 为97.2%,对疫苗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严重过敏者为疫苗接种禁忌。
流行病学
● 潜伏的VZV因为某些诱因如高龄、 创伤、疲劳、慢性疾病、HIV感染、 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导 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被再度激 活导致发病。其中年龄因素占据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50岁后随年 龄增长,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 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 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传染性
间接接触传播 带状疱疹病毒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 传播。例如,当患者用过毛巾、衣 服、床上用品等物品后,如果其他
或说话时,口鼻腔中的病毒会随着 呼出的气体进入周围环境,被他人 吸入体内,引起感染。
人使用这些物品时没有及时清洗,
也有被传染的风险。
症状
一、典型临床表现● Fra bibliotek.前驱症状:●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 觉敏感,持续1-5天,也可无前驱症状。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所致,故其在起病至皮疹结痂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病原因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

VZV属疱疹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完整的VZV呈球形,直径约150~200nm,核酸为双链DNA,由正20面体的核衣壳组成,外层由疏松的脂蛋白形成包膜,散布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病毒颗粒仅外壳具有传染性,水痘和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由同病毒引起,VZV原发感染后大约有70%的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约30%的人为隐性感染,二者均为带病毒者。

(二)发病机制VZV从皮肤黏膜进入神经纤维,侵入敏感的神经节,形成潜伏感染,对机体不造成伤害,但一旦VZV获得再活化的条件则又感染致病,对于VZV再活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与带状疱疹的发生有关,如过度疲劳,精神创伤,霍奇金病及其他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放疗,大手术,重金属中毒等诱因的刺激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到最低水平,VZV不能被控制,即在神经节内增殖扩散,导致神经坏死和炎症加重,临床上出现严重神经痛,VZV 逆向传至敏感的神经,引起严重的神经炎,并向皮肤敏感的神经末梢扩延,在该处形成簇状疱疹,皮疹出现的第一天皮肤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表明敏感的神经节内的感染侵犯到皮肤,神经节的感染可以扩展至邻近部位,沿神经后根扩散至脑膜,导致软脑膜炎和节段性脊髓炎及前角运动神经感染,引起运动神经麻痹等伴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免疫对VZV的应答反应也随之减弱,老年人对VZV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表现为选择性并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都较高,本病愈后可以获得终生免疫,罕见复发。

带状疱疹的症状恶心耳聋耳鸣耳痛发炎乏力腹膜炎腹痛根据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性损害伴有神经痛,诊断不难,本病应与单纯疱疹区别,后者常分布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与外周围神经的分布无关,易复发,痛不明显,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的病原属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一致,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皮肤的病变主要在表皮,水疱位于表皮的深层,在疱内及边缘处可见明显肿胀的气球状表皮细胞,在变性的细胞核中可见嗜酸性核内包含体,与皮疹相应的神经节内也有病变,表现为脊髓后柱节段性脊髓灰白质炎,神经节和神经后根有剧烈炎症反应,真皮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在皮疹出现后不久也出现明显变性。

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

典型的皮损为在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皮损沿外周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很有特征性,有诊断价值,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若无继发感染,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表现常不典型,而有不同名称,对有神经痛而无皮疹者称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而不发展为水疱的称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而不发展为水疱的称顿挫性;发生大疱的为大疱性;出血的为出血性;坏死明显的为坏疽性;皮损因病毒血源播散的称泛发性;累及内脏如肺,肝或脑部时称带状疱疹肺炎,肝炎或脑炎,极少数可累及两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双侧性或同侧有数支不同神经分布的损害。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具诊断价值,常出现在发疹前或出疹时,并可逐渐加居,儿童患者痛较轻或不痛,老年患者则常明显,呈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且在皮损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带状疱疹病毒最易侵犯肋间神经,脊神经中除胸部神经单独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部皮肤外,其他的脊神经多与相邻的几个脊神经互相联合后形成颈,臂腰,骶髂神经丛,再从各神经丛分出许多周围神经,分别分布到颈,上,下肢和会阴部皮肤,因此,胸部神经发病后常能由肋间神经明确地反映出病变的节段,而颈部,腰骶部神经发病后,仅能从皮损了解到脊神经病变的区域。

颅神经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较常受累的为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三叉神经中以眼支最常累及,多见于老年人,常伴剧痛,皮损分布于一侧额面部,如鼻尖部出现皮疹则易合并眼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因此,眼支病变时应特别注意检查角膜,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在上颌支受累时,于悬雍垂和扁桃体出现水疱,下颌支受累时,则在舌前,颊粘膜等处出现水疱,面,听神经受病毒侵犯后,外耳道或鼓膜出现水疱并可有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以及患侧面瘫,舌前2/3处味觉消失等症状,又称为耳带状疱疹,由此组成的面瘫,耳痛和外耳道疱疹三联症又称Ramsey-Hunt综合征。

颅神经或颈神经节被病毒侵犯后如向上蔓延,可产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应予警惕。

此外,病毒由脊髓后根神经节侵及植物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后,可产生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胃肠炎,膀胱炎,腹膜炎,胸膜炎等表现。

本病病程一般约2~3周,泛发或复发者常提示有免疫功能缺陷,应注意潜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在典型皮疹出现前,局部常有轻度瘙痒,刺痛,灼热感,皮肤感觉异常或显著的神经痛,个别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一般在前驱症状出现2~5天后局部先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内容清亮透明,疱周绕以红晕,疱间不相融合,水疱可破溃糜烂,数日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留有色沉斑,若不感染一般不留瘢痕,数群集簇水疱沿单侧周围神经支配的皮肤呈带状分布,损害轻的有2~3群,重者可达10余群,各群相邻近的可融合成大片,皮疹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极少超过对侧者为横过对侧神经的小分支受侵所致,多数患者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图1~3)本病多侵犯肋间神经,颈丛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等,三叉神经受累以第一支眼神经最为多见,约占半数以上,常合并眼部症状,上颌支受累可致咽部,腭垂,扁桃体发疹;下颌支受累则舌前部,颊黏膜及口底部发疹,还可累及第Ⅲ,Ⅳ脑神经,引起脑干等中枢神经受累,表现为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若累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可致肌无力或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麻痹,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病愈后可恢复,若累及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可引起胃肠道及泌尿道症状,表现腹痛,尿频或排尿困难。

显著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症状,一般常在皮疹出现以前或与皮疹同时出现,年龄愈大疼痛愈剧烈,大多数老年患者由于神经节炎症后引起的纤维化常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者可遗留长时间的神经麻痹。

本病病程,儿童及年轻人约2~3周,老年人约3~4周,愈后极少复发,严重病例,特别皮疹泛发者往往提示免疫功能缺陷及潜在的恶性肿瘤,应及早检查发现。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和受侵神经的不同,本病在临床上有以下特殊型表现。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 局部不出现皮疹或只出现红斑或丘疹,无典型水疱,很快自行消退。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出现直径大于0.5cm的大疱,如樱桃大小。

3.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容为血性或形成血痂。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可坏死,结黑褐色痂皮,不易剥离,愈合可遗留瘢痕,多见老年人及营养不良的患者。

5.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病情严重,有死亡报告,本型少见,局部发疹至播散全身时间约1~10天,水疱簇集,有融合倾向,可累及肺,脑等器官,常伴高热,头痛等中枢神经受累症状,多见衰弱的老年人及恶性淋巴瘤患者。

6.眼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眼支) 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眼角膜,结膜,虹膜睫状体,巩膜等发炎,甚至全眼球炎,以致失明,上行感染可引起脑膜炎,而致死亡。

7.耳带状疱疹(Ramsay hunt综合征) 即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三联征,VZV侵犯膝状神经节后根,引起面神经,听神经受累所致,表现为单侧面瘫,外耳道疱疹,鼓膜疱疹伴患侧耳痛,耳鸣,耳聋,乳突压痛,舌前1/3味觉障碍,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

8.内脏带状疱疹少见,VZV侵犯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引起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支配区发疹,出现胃肠道及泌尿道症状,可发生节段性胃肠炎,膀胱炎;若侵犯胸腹膜,引起胸,腹膜炎症或积液。

1.典型病例根据单侧性发疹,多数水疱簇集成群,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及伴有神经痛等特点,诊断多不困难,但对无水疱,无神经痛及其他特殊类型,应按具体情况作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在疱疹未出现前表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时,神经痛常易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相混淆,如心肌梗死,胆囊炎,阑尾炎,肾绞痛,椎间盘突出,青光眼等,有时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早期表现,可为诊断提供线索,一旦皮疹出现,则诊断显而易见。

2.中医病机及证治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缠腰水丹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又如《外科启玄》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5,7个成堆,亦能散开”,亦有人称之为“缠腰龙”者。

中医病机:本病多因素志不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辨证分型:肝胆实热型:局部皮损鲜红,水肿,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佳,大便干或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脾湿肺热型:局部皮损颜色较淡,水疱多,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粘而不爽,小便色黄,女性白带增多,舌质淡红体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气滞血瘀型: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带状疱疹饮食保健带状疱疹的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1、当归佛手柑】配方:佛手柑鲜果30克,当归6克,米酒30克。

制法:以上三物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功效:舒肝理气,养血活血。

用法:每日1剂,可连用数日。

【2、茉莉花糖水】配方: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

制法: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水沸,去渣。

功效: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