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1 形成性考核册 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写作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0年07月06日星期二 22:32

阅读与写作(1)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但有时会忽略其艺术特征和文学价值。它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其主要方法是体现时代性,强调政治性,注重社会性,挖掘思想性。

2、文化学阅读:

①通过文学语言解谈其文化内涵。

②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

③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

④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哲学基础。

⑤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趣味.

3、语义学阅读: (1)特征:①以文本为中心。②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的意义。③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④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2)方法:①从字词句含义解释入手。②细致分析表达方法和修辞技巧。③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④全力开掘多侧面的主题内涵.

4、接受美学阅读: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其主要方法是: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词语内涵的简理解,人物情节的形象化,主题意义的新创造,与隐含读者的结合。

5、非线形网络思维:此概念涉及到写作论,可参见课本的第454页加以概括。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休两面”?

答: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都会成为“瘸子”,也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翼”,是飞鸟的两个翅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应该互相渗透互补,相得益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就象井底之蛙,视野狭窄。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和重构,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和表现。

2、文本阅读的基本方法

答: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有:

(1)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手法。

(2)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

(3)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4)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

请在每一小点后加以扩充,使回答更加饱满。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

答:(1)通过文学语言解读其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情趣。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

答: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其主要方法是: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词语内涵的简理解,人物情节的形象化,主题意义的新创造,与隐含读者的结合。

基本特征是:(1)以读者为中心。(2)文本的召唤结构。即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来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以巴金的散文《灯》的阅读为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此文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或者说确定生,需要读者参与作品价值的创造,比如作品中最重要的意象,“灯光”究竟象征什么?文章并没有直接点出,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巨大意义空间。它可以象征光明、真理、信仰、理想、希望,象征爱性等.去进行独特的解读.文本的解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决不存在所谓惟一的标准答案,任何个体的独特解读,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内涵的解读将越来越丰富,永远不会有终极的解读.教师的这种自由多元化的解读方法,有助于把学生引上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

三、论述题

1、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实际,谈谈它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答:阅读与写作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语言一产生就是以思维的物质外壳出现的,它是思维产生的基础,是思维的工具和支柱。语言的概括作用,可以打破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使用权的感觉、知觉、表象上升为理性的思维.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里要内容卜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阅读与写作活动,就是思维活动,阅读文章过程就是通过对语言内在联系,运用逻辑关系的分析理解,这种分析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发展学生的思维紧密结合。阅读需要思维整合,阅读课文就是再现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写作需要思维创造,作文中的立意、选材、构思等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语言训练,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增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前提。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

2、结合具体篇章谈谈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具有的先导作用。

3、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因为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准确标准。语言是进行不同社会文化解读的一个关键,是认识文化现象和本质的唯一钥匙。在实际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我们努力从以下六方面去解读文章:①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的文化遗迹。②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③从借字看文化接触。④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⑤从姓名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⑥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例如,汉民族的成语,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凝聚物,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举例如下:①成语能反映风尚习俗、宗教信仰。如口血未千。②成语能体现文化的渗透和交融。如,一尘不染,大彻大悟等。③有的反映特定历史背影。如,指鹿为马。④有的显示汉民族的独特文化渊源。如,精卫

填海,叶公好龙。⑤有的任现汉民族动物符号的文化内涵,显示情感爱憎、龙飞凤舞、狼狈为奸。⑥由于时间概念抽象,常借空间词语表达。如,往日、近代等。

以上仅作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发挥,特别是论述题

阅读与写作(1)作业2一、名词解释

1、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绝句: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即载育《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3、意境:优美意境的创造,要看散文如何运用具有象征性的优美意象,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寄寓深奥的思想立意。散文中的形象描写和环境设置,一般都不是纯粹的写实手法,而是虚实相间,是某种深刻内涵的形象化、艺术化.

4、散文: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性作品。它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散文的写作要求:讲究艺术构思,创造优美的意境,注重诗情和文采,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生活情趣,给人以思想启示和美的享受。

5、戏剧:戏剧文学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广播剧、电视剧等剧本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剧本。它通过戏剧冲突塑造典型人物,再现社会生活。结构既高度集中又自由灵活。人物台词具有鲜明个性。对话精练,富含潜台词,并带有强烈动作性。

二、简答题:

1、词鉴赏

见《阅读与写作》P85

2、抒情散文鉴赏

见《阅读与写作》P98

3、科学散文鉴赏

见《阅读与写作》P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