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货币简史

合集下载

香港的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制度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独立而稳定的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制度以香港元为基础,保持着与美元的紧密联系,并且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货币的稳定和流通。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香港的货币制度。

首先,香港的货币单位是香港元,简写为HKD。

香港元在1863年首次引入,但直到1935年它才成为香港的唯一法定货币。

香港元的发行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HKMA)负责。

作为一个半自治的地区,香港自1997年起享有一国两制政策,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其次,香港元与美元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即1美元兑换7.8港元。

这个汇率是通过一个自由浮动的制度来维持的,被称为钉住汇率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通过市场操作来调整香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保持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

第三,香港的货币制度还依赖于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货币的稳定和流通。

其中最重要的法规是《香港货币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作为授权机构,有权发行、兑换和管理香港的货币,并规范了货币的使用和流通。

此外,也有其他相关的法规来监管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运作,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最后,香港的货币制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信誉。

香港作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金融业和开放的经济。

香港的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此外,香港也是一个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拥有丰富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和交易业务。

所有这些特点使得香港的货币制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香港的货币制度是一个独立而稳定的金融体系,以香港元为基础,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紧密联系,并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货币的稳定和流通。

香港的货币制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信誉,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重要因素。

港元

港元

1993年系列
• 票面设计不1985年版基本相同,正面图案只是左 边突出了面额阿拉伯数字,竖的宽线条缩短,背 面中间改为香港市花——洋紫荆花(代替了前版 皇家徵章图案),左侧改为渣打银行新大厦。 • 印制特点基本上不1985年系列钞相同。以100元 为例,正面麒麟颜色改为深棕色,另外靠近麒麟 右边线增加了缩微印刷文字。
1993年版系列
2001年系列1000元(正面)
• 正面是龙的图案,开始年份为2001年1月1日,尺寸 82mmX165mm 。
2003年版
汇丰银行港元一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85年版
钞票正面:各面额钞票均为汇丰银行旧行徽(狮马图案)及其装 饰图案。 钞票背面:均为汇丰银行总部新厦以及位于大厦入口处的一对 狮子雕像。另外,在钞票的背面,大厦的右侧,不同的面额, 有不同的插图。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法定货币10元纸币2002年7月1日版〈正面〉
港币辨别
• 1、目前已发行一千元面额港元的真钞号码字头AA、 • AB、AC、AD、AE、ZZ,伪钞则是其他字头; • 2、在灯下,真钞安全线较粗;伪钞安全线较细 ; • 3、真钞背面一对狮子线条及轮廓鲜明,伪钞暗淡; 4、真钞上汇丰银行的六角形徽号十分清晰,伪钞模糊; 5、真钞纸质较韧,凹凸感强,伪钞纸质松且平滑; 6、荧光灯下真钞一千元字样反光较强,伪钞反光较弱; 7、真钞水印狮子头丌发光,伪钞则发光。
硬币
•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之 前,市面流通硬币上铸有 英皇头像,曾一度成为收 藏对象。1993年起,政府 逐渐收回旧硬币,以背面 上为香港市花洋紫荆的新 硬币代替。但英女皇头硬 币仍为合法货币,与新硬 币同时流通。
硬币
渣打银行各年份的港元

香港硬币

香港硬币

1866年“香港一千”硬币
∙金额少于1元(1毫、2毫、5毫)硬币,所支付的款项不超过$2
∙金额不少于1元(1元、2元、5元、10元)硬币,所支付的款项不超过$100
∙1997年5月青屿干线启用:为纪念青屿干线启用而发行的纪念币首日封,是香港首次发行纪念币首日封。

首日封内藏一枚10元硬币,正面印有青马大桥图案,背面为洋紫荆图案。

∙1997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发行纪念币套装,包括一款面值1,000元的纪念金币,正面印有中环沿岸景色的图案,以及七款面值与市面流通币值相同的普通纪念币,乃唯一广泛于市面流通的纪念币款式。

∙1998年7月香港国际机场启用:为纪念香港国际机场启用而发行的纪念币,为一款面值1,000元的纪念金币,正面印有寓意“香港飞晋未来新天地”的图案,背面为洋紫荆图案。

∙2002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5周年:为纪念香港特区成立5周年而发行纪念币套装,包括五款面值50元的银币,圆心两面镀金,并有一款9999纯度的纪念金章。

港元简介

港元简介

港元汇率 (2012年6月28日) • 1欧元=9.66544港币 • 1美元=7.75849港币 • 1人民币元=1.22768港币 • 1港币=0.81332人民币元 • 1港币=10.24日元 • 1港币=0.08288英镑
2010版港币新钞票系列
• 2010版港币新钞票系列不目前在市面流通的钞票一样,共有5种 面额,颜色也相同。
• 1935年以后,政府授权汇丰银行、有利银行及印度新金山 中国汇理银行发行五元以上的港元纸币。而面额一元及以下 的港元纸币则由香港政府发行。 • 香港政府在1975年发行五元硬币后,五元纸币停止发行。 • 1990年代政府发行十元硬币,银行之后亦停止发行十元纸 币。政府在1995年前曾发行一分的纸币,其目的为方便找 赎及用作缴付公共服务账单的仙额。 • 这些纸币在1995年10月1日之后丌再被接受为合法货币。 后来,中国银行亦成为香港其中一间发钞银行。 • 2002年,政府再度由金融管理局发行十元纸币。
港元的简介
发行机构: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三家银行发行,铸币和新版10元纸币由香港特别行政 区政府发行 货币符号:HKD 辅币进位:1元=10毫(角),1毫=10仙(分) 钞票面额: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 元
纸币
• 香港的第一张纸币是184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发行,但 在很长时间里都没能真正的普遍流通。直到1857年,香 港政府准许用纸币支付费用,随之许多银行相继开始发行 钞票,到1865年有5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得到了香港政府的 认可,但5元以下的钞票除非特别许可丌得发行。真正以 港元为货币单位是在1935年11月。
纸币(汇丰03版)
渣打银行03版
中国银行03版
纸币式样

港台经济专题:香港的货币制度

港台经济专题:香港的货币制度

5、联系汇率制度
• 1983年10月15日,港英政府规定从10月17日起,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之前,须向外汇基金缴纳等 值美元,港元与美元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7.8港 元的水平
• 目前港元汇率 • 1港币=0.1290美元 1美元=7.7519港元 • 1人民币元=1.2665港币 1港币=0.7895人民币元
二、货币管理与货币政策
• 货币管理机构: • 金融管理局(相当于香港地区的“央行”) • 1993年4月1日,在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 监理处合并的基础上成立 • 组织架构: • 总裁一名 • 副总裁三名 • 八个部(银行政策部、银行监理部、外事 部、储备管理部、货币政策及市场部、经 济研究部、机构拓展及营运部)
• 据新华社电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近 日公布,2012年外汇基金获得1086亿港元 的投资收益,投资回报率为4.4%,扣除利 息及其他支出后的净投资收益为1044亿港 元。 • 数据显示,1086亿港元的投资收益为 有记录以来第二高。其中股票收益733亿港 元,港股在其中贡献了307亿港元,债券收 益331亿港元,其他收益36亿港元
• 2012年,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增长2942亿 港元,达到27822亿港元
(二)储备管理及运作
Hale Waihona Puke • • • •外汇基金控制人:财政司司长 咨询机构: 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 金融管理局根据财政司司长在《外汇 基金条例》下的授权负责管理和经营 外汇基金
1998年8月,外汇基金动用了1180亿港元购 入大批蓝筹股以打击国际炒家 • 为此,特区政府于1998年10月14日成立了 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相当于香港地区 的“主权”投资公司),职责是建议及执 行股票出售计划,以在不影响市场的情况 下有秩序的将大部分股票转回至私人投资 者手中 • 中国(大陆)的主权投资公司: •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货币与信用案例分析【案例名称】香港货币制度的变迁【案例适用】货币制度的构成和发展【案例来源】根据曾新娟:《香港金融制度的变迁》,《中国城市金融》2003年第10期编写【案例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政府当局就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口号,并不遗余力地推进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港英当局调整了金融制度,以利于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的种种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政府着意转换消极不干预经济的角色,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达到积极不干预经济政策的目的。

货币制度的变化就是金融制度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香港的货币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次年,英国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作为殖民地。

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者和中国历史传统的共同影响,香港的货币制度具有独特之处。

在香港,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港币的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由两家商业银行和香港政府共同承担。

自19世纪中叶至今,香港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英镑汇兑本位制、外汇汇兑本位制和联系汇率制度四个时期,其中后两个变化,即由英镑汇兑本位制到外汇汇兑本位制以及由外汇汇兑本位制到联系汇率制度,主要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完成的。

’英镑汇兑本位制在香港延续的时间最长。

从1935年12月6日至1972年7月6日(除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9月23日之外)期间,香港一直实行这种货币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港币与英镑挂钩,规定其固定汇率为1英镑兑换16港元,并实施外汇管制,限制资金流出英镑区。

一段时间内,英镑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蓄货币相当坚挺。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变化,世界货币制度进入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英镑和港币的固定联系遭受冲击,1949年和1967年英镑先后出现两次大幅度的贬值。

英镑汇率波动影响港币的稳定,香港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损失。

港币中国银行

港币中国银行

港币中国银行在香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在香港开设分行,但并无发行纸币。

中国银行于1992年向香港政府递交发行港币的方案。

1993年1月获港府行政局通过。

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第一批港钞。

成为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

2001年中银集团重组完成,正式成立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7月1日起以中银香港名义发行纸币。

1994版本20圆发行 1994年5月1日规格 143x71.5mm正面 香港中银大厦、水仙花背面 香港湾仔、中环以及维多利亚港全景防伪 水印 石狮雕塑,全埋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5.1994;签名:周振兴;字冠:AA000001-AS900000和无字轨1.1.1996;签名:羊子林;字冠:BF900001-BR8500001.7.1997;签名:羊子林;字冠:BR850001-DH850000发行 1994年5月1日规格 148x74mm正面 香港中银大厦、菊花背面 香港於70年代初建成的第一条海底隧道防伪 水印 石狮雕塑,全埋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5.1994;签名:周振兴;字冠:AA000001-AA900000和无字轨1.1.1996;签名:羊子林;字冠:AD900001-AK9000001.7.1997;签名:羊子林;字冠:AK900001-AP9000001.1.1998;签名:刘金宝;字冠:AP900001-AV9000001.1.1999;签名:刘金宝;字冠:AV900001-BF10000001.1.2000; 签名:刘金宝;字冠:AA000001-BF1000000发行 1994年5月1日规格 153x76.5mm正面 香港中银大厦、荷花背面 九龙半岛南端的尖沙咀防伪 水印 石狮雕塑,全埋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5.1994;签名:周振兴;字冠:AA000001-AN900000 和无字轨1.1.1996;签名:羊子林;字冠:BJ900001-CM9000001.7.1997;签名:羊子林;字冠:CM900001-CR9000001.1.1998;签名:刘金宝;字冠:CR900001-DC9000001.1.1999;签名:刘金宝;字冠:DC900001-ED10000001.1.2000;签名:刘金宝;字冠:AA000001-CM1000000发行 1994年5月1日规格 158x79mm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牡丹背面香港葵涌货柜码头防伪水印石狮雕塑,全埋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5.1994;签名:周振兴;字冠:AA000001-AE700000 和无字轨1.1.1995;签名:羊子林;字冠:AE700001-AH9000001.1.1996;签名:羊子林;字冠:AH900001-AV5000001.7.1997;签名:羊子林;字冠:AV500001-AY5000001.1.1998;签名:刘金宝;字冠:AY500001-AZ5000001.1.1999;签名:刘金宝;字冠:AZ500001-BR10000001.1.2000;签名:刘金宝;字冠:AA000001-AV1000000发行 1994年5月1日规格 163x81.5mm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背面香港湾仔、中环以及维多利亚港全景防伪水印石狮雕塑,全埋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5.1994;签名:周振兴;字冠:AA000001-AC400000 和无字轨1.1.1995;签名:羊子林;字冠:AC400001-AH9000001.1.1996;签名:羊子林;字冠:AH900001-AV9000001.7.1997;签名:羊子林;字冠:AV900001-BA9000001.1.1998;签名:刘金宝;字冠:BA900001-BR9000001.1.1999;签名:刘金宝;字冠:BR900001-CF10000001.1.2000;签名:刘金宝;字冠:AA000001-AG1000000发行 2001年1月1日规格 163x81.5mm正面 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背面 香港湾仔、中环以及维多利亚港全景防伪 水印 石狮雕塑,全息开窗式安全线,凹版印刷,对印,微缩文字1.1.2001;签名:刘金宝;字冠:AH000001-BQ10000002003版本为进一步提升钞票防伪功能,所以推出新版港钞,加入多项先进的防伪特征。

币种识别知识(2005.3.21)

币种识别知识(2005.3.21)

十三、美钞鉴别法
1、手摸法:真钞其四个角的面额数字,用手摸有凹 凸感。 2、针挑法:真钞票面空白处有一些细小的红丝,黑 丝,用针可将其挑出但却不易折断。 3、擦拭法:真钞正面右侧的绿色徽记和绿色号码, 在白纸上用力一擦,纸上应留下绿痕。 4、直观法:真钞纸面较细腻,颜色呈深淡色,用肉 眼看,正面人物肖像显得有“神儿”背 面 花纹,建筑图案及“上帝与我们在一起” 一词的印刷清晰度高,比例大小均匀。
BANKING CORPORATION)
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货币符号:HKD 辅币进位:1元=100分(CENTS)
钞票面额:10,20,50,100,500,1000元
管汇简况:本、外币出入境自由。
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券
②手摸法:版面有凹凸感的是真币
③记忆法:“深圳版”假币号码都是以“CP583”开头。 ④质感法:“北京版”假币的纸质蜡滑;“深圳版”的纸 张较薄,纸质绵软。 ⑤丈量法:假币长度比真币短0.5cm,宽度窄0.4cm。
十七、残币
在收银过程中,收银员会遇到顾客使用残币支付的情 况,凡残损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持币向银 行照金额面值兑换: 票面残损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 能照原样连接者;
七、港币辨别
1、目前已发行一千元面额港元的真钞号码字头AA、
AB、AC、AD、AE、ZZ,伪钞则是其他字头;
2、在灯下,真钞安全线较粗;伪钞安全线较细 ;
3、真钞背面一对狮子线条及轮廓鲜明,伪钞暗淡; 4、真钞上汇丰银行的六角形徽号十分清晰,伪钞模糊; 5、真钞纸质较韧,凹凸感强,伪钞纸质松且平滑; 6、荧光灯下真钞一千元字样反光较强,伪钞反光较弱; 7、真钞水印狮子头不发光,伪钞则发光。

人民币与港币

人民币与港币

人民币与港币人民币与港币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法定货币,而港币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

虽然两者都是中国货币,但它们在发行机构、面值和流通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人民币和港币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历史渊源、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人民币(RMB)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

从古代的贝壳、铜钱到近代的纸币,人民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被正式定为中国法定货币。

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币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实现了货币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目标。

港币(HKD)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香港开始使用港元作为本地货币,并持续至今。

港币发行的主管机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财政司。

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前,港币与英镑存在着固定汇率的联系。

回归后,根据“一国两制”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得以保持货币、金融和财政的独立性。

人民币和港币的面值也存在差异。

人民币的面值有1元、5角、1角等,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流通。

港币的面值有1000元、500元、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等,同样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流通。

此外,人民币还有一系列的特种纪念币和纪念币,流通面值较大。

人民币和港币在国际上的流通范围也不同。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由来已久,但相对较慢。

目前,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多是作为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的一种结算货币。

而港币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流通范围,并得到了广泛接受和使用。

人民币和港币的汇率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因素。

由于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人民币与港币之间存在着固定汇率的联系。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106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维护港币的稳定,并保持港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

港币换人民币

港币换人民币

港币换人民币概述港币换人民币这一话题是关于货币兑换的重要内容之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其中的主要货币单位是港币。

而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国家货币。

由于香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经济交流的频繁性,港币和人民币的兑换在香港非常常见。

本文将讨论港币换人民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一、港币与人民币的基本概况1. 港币介绍港币(港元)是香港的官方货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行。

港币自1961年开始流通,随后在1972年正式成为香港的法定货币。

港币的货币代码为HKD,货币符号为$。

港币分为10、20、50、100、500和1000的纸币,以及10、20、50的硬币。

2. 人民币介绍人民币是中国的官方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人民币的货币代码为CNY,货币符号为¥。

人民币分为1、2、5、10、20、50和100的纸币,以及1的硬币。

二、港币换人民币的基本操作流程港币换人民币的操作可以在香港的银行、兑换柜台、自动提款机(ATM)以及某些金融机构进行。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流程:1. 在银行办理兑换香港的银行普遍提供港币换人民币的服务。

一般情况下,您只需要前往银行的柜台,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如护照)和港币现金,告知银行你要兑换的金额和币种。

银行会按照当天的汇率,将你的港币兑换成相应的人民币。

2. 在兑换柜台办理兑换除了银行以外,香港还有一些专门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的机构,比如兑换柜台。

这些兑换柜台通常可以在机场、商场以及一些旅游景点找到。

流程和银行类似,你只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和港币现金,告知兑换柜台你要兑换的金额和币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兑换柜台的汇率通常会稍高于银行的汇率。

3. 在自动提款机(ATM)办理兑换在香港,一些自动提款机(ATM)也可以进行货币兑换服务。

你可以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在ATM机上选择兑换货币的选项,并按照指引操作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个ATM机可能只提供一种兑换货币的服务,比如有的机器只能兑换港币为人民币,而有的机器只能兑换人民币为港币。

hk$是什么货币

hk$是什么货币

hk$是什么货币
hk$是港元或称港币,与香港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英国曾
经在各殖民地推行英镑,后来迫于阻力取消了英镑的推行,香港又回到了多种货币流通的状态,在1863年香港政府使用银本位货币制度,货币以“银圆”为基本通货单位。

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最早的时候香港并没有自己的货币,由于香港是自由贸易港,很多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在香港自由流通,对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多种货币的流通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英国在全球有较多的殖民地,为了推广英镑,英国在殖民地推行英镑的使用,由于其他国家本身有自己的货币流通体系,对于英镑的使用不是很支持,导致英镑的推广受到了影响。

后来英国开始逐步放弃英镑的全球推广,很多国家也重新进入了多种货币自由流通的时代,香港也是其中之一。

到了1863年,香港政府宣布启用新的货币,新的货币以西班牙
银圆体系为依据,货币以“银圆”为基本的通货单位。

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的使用,香港的货币逐步开始明确,港币采用了“$”为符号,
因为该符号的依据是西班牙银圆体系,包括目前新加坡、加拿大的货币都是以“$”为符号,基于香港自身的特点,在符号前面加了HK两个字母。

港元的纸币主要是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等,这三家银行有权力发行港币,其他的金融机构是无
权发行港币的。

五毫硬币港元详细介绍

五毫硬币港元详细介绍

五毫硬币港元详细介绍
五毫硬币,又称五角硬币,是一种现行流通的香港货币,材质为黄铜合金的圆形港元硬币,面额为$0.5港元。

香港政府于1866年首铸半圆硬币,含银9成(1890年起改为含银8成)。

1905年,港府停止铸造半圆硬币。

1951年起,港府再发行5毫硬币,但改为红铜镍合金铸造,一面铸有当时在位的英皇乔治六世的肖像(只有1951年的5毫是有乔治六世的肖像),另一面则铸有面值“香港伍毫”。

1958年起,5毫硬币改铸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肖像。

1971年开始,5毫硬币由原本的安全边改为齿边。

1977年起改为黄铜镍合金铸造。

这款5毫硬币发行初期(约在1977年末),曾引起市民严重不满,因为新5角跟当时的1角硬币(1955-1980年间发行)差不多,引起舆论谴责:“发行硬币的高官根本不用硬币,所以不知
民生需要”。

1993年配合香港主权移交而更改设计,配上洋紫荆花作背面图案,又改以黄铜镀钢铸造,而另一面的中间亦铸了阿拉伯数字“50”。

1997年又有发行铸上牛图案的主权移交纪念币(1997年是牛年)。

港币简介

港币简介

二、版纸币欣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法定货币10元纸币欣赏
一、简介:
目前流通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钞票,是 该行自1993年起发行的纸币,面额有20、 50、100、500元和1000元港币。2000年 12月,汇丰银行又发行了新版1000元钞票。 新版钞票保留了1993年版的基本设计,并 增加了新的防伪措施。
二、2003版纸币欣赏
一、简介
目前流通的香港渣打银行钞票,是该行 自1993年1月起发行的纸币。面额有10、20、 50、100、500和1000元。2001年1月,渣 打银行又发行了新版1000元钞票,新版钞票 保留了1993年版的基本设计,并增加了新的 防伪措施。
二、2003版纸币欣赏
一、简介
中国银行于1994年开始发行港元纸币,面额 有20、50、100、500和1000元,年版日期 为1994年5月1日。1996年8月,中国银行又 推出1996年版纸币,年版日期是1996年1月1 日。1996年版中国银行港元纸币的面额、规 格、主色调、主题图案和防伪特征等与1994 年、1995年版基本相同。为了加强防伪, 2001年1月,中国银行又发行了新版1000元 钞票。新版钞票保留了1996年版的基本设计, 并增加了新的防伪措施。
货币名称:港元
(HANG KANG DOLLAR,简写HKD)
发行机构:纸币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 国银行三间银行发行,铸币和新版10元由香港特别行 政区政府发行 货币符号:HK$ 辅币进位:1元=10毫(角) 1毫=10仙(分) 钞票面额:目前香港流通的纸币面额分为10元、 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

货币体制

货币体制

1、香港的金融货币制度:香港的金融货币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自19世纪中叶至今香港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英镑汇兑本位制、外汇汇兑本位制和联系汇率制度四个时期。

其中,货币制度变化中的两个时期即由英镑汇兑本位制到外汇汇兑本位制由外汇汇兑本位制到联系汇率制度主要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完成的。

1863年至1935年,香港实行的是银本位制。

从1935年12月6日~1972年7月6日,除1941年12月25日~1945年9月23日之外,香港一直实行英磅汇兑本位制1972年7月6日到1983年10月17日,实行的是外汇汇兑本位制。

1983年10月17日,联系汇率制正式生成,直到现在。

2、澳门的金融货币制度:a.澳币的发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元为澳门的法定货币。

澳元的发行权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大西洋银行为澳元发行的指定银行。

发行澳元必须有100%的等值黄金、外汇资产作准备金,缴纳给澳门金融管理局,作为发行澳元的担保和外汇储备。

b.澳币的货币单位澳门货币单位为“澳门元”,简称澳元,用符号“Pat”表示。

纸币面额有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6种,硬币有1角、2角、5角、1元、5元和10元6种。

c.澳币的汇率制度澳元实施的是与港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103澳元兑换100港元。

由于香港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这样,澳元实质上也就与美元建立了间接的联系汇率制。

3、台湾的金融货币制度:台湾银行券:1899年6月29日至1945年8月旧台币:1946年5月20日至1949年6月15日新台币:1949年6月15日之今。

港币介绍说明

港币介绍说明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经济地位,香港并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代之行先例职权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

该局成北半球1993年4月1日,由原来香港政府的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

该局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在政权过渡期以及1997年7月1日的中国恢复先例主权以后能够尽快尽好地维持香港货币和香港银行体系的稳定,进一步加强香港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

其职能是: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构架下,通过对外汇业实行监管,以促进其安全和稳定;对支会和结算系统实行临管与服务。

这些职能与其他各国中央银行大致相仿,但有两面点不同:其一,发行货币。

金融管理局并不履行这项职能,而是交由三家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它们是:香港上系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政府的银行。

虽然港府大部分财政储备由金融管理局代管,但它并不为政府提供银行服务,这一职能也由商业银行来执行。

香港所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Currency Board System),即根据固定汇率以外币支持和赎回发行的货币,也就是由美元为港币提供支持,采用汇率是1美元兑换7。

80港元的回定汇率。

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使香港安全地渡过了数次金融动荡与危机。

目前流通的港元纸币有10、20、50、100、500、1000港元6种,其中10元纸币将逐步被1994年推出的10元硬币所取代。

截至1996年底,在流通领域的港元纸币总值825。

75亿港元,硬币总值41。

57亿港元。

同期香港拥有等值于4919亿港元的美外汇储备,即香港的流通货币得到了5倍以上的外汇资产的支持。

现行流通的港元纸币均由香港印钞有限公司在香港印制,该公司朱属著名的英国托马斯·德拉罗有限公司所有,港府于1996年购入。

目前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纸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汇丰银行75。

5%、渣打银行13。

2018年港元钞票各面额的凹印隐形面额数字

2018年港元钞票各面额的凹印隐形面额数字

2018年港元钞票各面额的凹印隐形面额数字
(实用版)
目录
1.港元钞票的历史背景
2.凹印隐形面额数字的定义和作用
3.2018 年港元钞票各面额的凹印隐形面额数字
4.凹印隐形面额数字的防伪功能
5.结论
正文
港元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845 年。

港元钞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行,面额包括 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

一直以来,港元钞票在设计上都注重防伪技术的应用,以确保货币的安全和稳定。

凹印隐形面额数字是一种钞票防伪技术,它指的是在钞票上通过凹印方式印制的面额数字,这些数字在正常光线下是看不到的,只有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钞票的防伪性能,从而减少假币的流通。

在 2018 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行的港元钞票各面额都采用了凹印隐形面额数字技术。

具体来说,2018 年版的 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港元钞票的凹印隐形面额数字分别位于钞票的右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和左下角。

凹印隐形面额数字的防伪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钞票的防伪性能,使得假币难以复制;其次,通过在特定光线条件下观察凹印隐形面额数字,人们可以快速辨别钞票的真伪;最后,这种技术可以增加钞票的设计美感,提高钞票的艺术价值。

浅谈中国银行发行的香港纸币

浅谈中国银行发行的香港纸币

浅谈中国银行发行的香港纸币1992年7月,中国银行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发钞申请。

1992年11月,受中国银行委托,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承担了中国银行港币设计任务。

1993年1月,香港行政局批准中国银行将正式作为香港的发钞银行参与发钞。

1993年2月25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完成了中国银行港币的设计。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修改了《中国银行章程》的部分条款,使中国银行参与港钞发行的手续得以完备,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首次在香港发行了自己的钞票,成为继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之外,第三家在港发钞的银行。

自中国银行香港钞票发行以来,中银港币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二十年。

二十年来,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港币历经三次改版,其中第一版中国银行港币历经两次小规模修改。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钞水平的发展,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港币从设计、印刷质量、防伪措施上都有着较大幅度的改进和升级。

中国银行港币的发行和流通,结束了港钞完全由英资银行垄断发行的历史。

不仅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保持港币的稳定和实现香港经济、金融的持续稳定和繁荣。

一、中国银行港币钞券的发行(一)中国银行港币的面值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首次发行香港纸币,所发行的港币钞票面值包括五种,分别是港币贰拾圆、港币伍拾圆、港币壹佰圆、港币伍佰圆和港币壹仟圆,面值总计1670港元。

与当时现行港币面值分配相同。

后来在2003年版及2010年版港币中依旧保持着这五种面值的钞票。

(二)中国银行港币的年版及发行年份中国银行港币自1994年发行以来时至今日共发行过三种版式的十八种年份。

其中1994年至2001年版港币属于第一版中国银行港币;2003年至2009年版港币属于第二版中国银行港币;2010年版至2013年版港币属于第三版中国银行港币,其中第三版港是现在流通版本的港币,将会随着年份继续发行流通。

(三)中国银行港币的签名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港币上面均印有时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的签名,如1994年版中国银行港币上便印有时任香港分行总经理周振兴先生的机印签名。

香港货币简史

香港货币简史

香港货币简史目前香港货币发行机构主要是英资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和香港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港英当局也发行少量辅币。

目前在香港流通的港币面额有:1000、500、100、50、20、10、5 元纸币,另有:分纸币及5、2、1元和5、2、1角硬币。

1港元等于100分。

港元诞生于1866年。

1866年6月第一批香港银元在香港自己兴建的造币厂出世,面额有1元、半元等。

币制单位为“元”,不仅政府发行,民间也可拿银条到造币厂铸造银元。

造币厂后因亏损而倒闭。

港元虽然是法定货币,但市面6同时流通的货币还有中国内地、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的货币。

中国内地使用白银,很多港元流入内地。

为应付这一局面,1872年香港政府授权汇丰银行印发纸币,代替银元在市面上流通,按规定1港元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市1元。

1913年上半年颁布了“禁止通用外国钞券条例”,下半年又公布实施了“禁止通用外国纸币货币条例”,除中国铜钱外,以前通用的各国货币全部禁止通用。

1935年香港币制改革,跟随中国放弃银本位制,订定外汇基金条例,修正各银行发行纸币条例,设立外汇基金制,作为发行纸币最有力的保证。

根据1935年颁布的《1元券货币条例》,港英当局曾发行了1元面额纸币及辅币(铜镍合金硬币)。

后来,还发行了5、2、1元,5角、1角硬币和1分纸币。

纸币原由汇丰、渣打、有利三家银行发行,1978年1月,汇丰银行收购了有利银行,有利银行所发钞票已陆续被回收,很少流通市面。

此外,过去曾有国民储蓄银行等亦发行过钞票,但发行数量少,而且只在短期内流通后即被停用。

已经停止流通的各种;日版钞票,仍可无限期的向发行银行兑换。

汇丰银行券面额有10、20、50、100、500和1000元6种。

分新旧两种版。

新版指1985年1月以来陆续发行的新钞,以后将取代旧版钞5、10、50、100、500和1000元。

“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

“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

“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
图1
图2
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我与一位来西安旅游的香港古泉收藏者偶遇,临走时,他送给我一对香港铜币,名曰“香港一文”(图1)与“香港一千”(图2)。

据查,在“港币”之中,年份最早的就是在香港割让英国后首次发行的钱币:1863年发行的“香港一文”,1866年发行的“香港一千”。

这两枚港币的铸造年份就恰为其初始发行的年份,颇有收藏价值。

“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都为铜币,直径15毫米,面值为千分之一元。

钱币正面中间铸有圆孔和方形内廓,内廓四周为对读中文字样;背面上缘环铸英文“HONG-KONG”,下缘为“ONEMILL”,内廓上方铸有皇冠图案,下方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英文缩写“VR”,左右两边则是铸造年份。

“一文”及“一千”的钱型仿照的是中国古钱币的样式,在币中留有中式的圆孔和内廓,并在币面铸上了中文。

设计者如此煞费苦心地在铸币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就是防止这种新型的铜币在投放市场后遭到华人拒用。

虽是良苦用心,但是香港的当地人民并不认可这种钱币,仍喜欢使用清政府的制钱。

除了因为这种钱币又小又薄以外,难以割断的思乡之情更使得港人们爱屋及乌只喜欢中国制钱。

因而“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在流通数年后便销声匿迹。

今年是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翻出这两枚“香港一文”与“香港一千”,透过圆孔青铜仿佛就看见那一段令人难忘又警醒的民族屈辱史,它在时时触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也在时时祈愿历经了沧桑、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未来会更加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货币简史
目前香港货币发行机构主要是英资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和香港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港英当局也发行少量辅币。

目前在香港流通的港币面额有:1000、500、100、50、20、10、5 元纸币,另有:分纸币及5、2、1元和5、2、1角硬币。

1港元等于100分。

港元诞生于1866年。

1866年6月第一批香港银元在香港自己兴建的造币厂出世,面额有1元、半元等。

币制单位为“元”,不仅政府发行,民间也可拿银条到造币厂铸造银元。

造币厂后因亏损而倒闭。

港元虽然是法定货币,但市面6同时流通的货币还有中国内地、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的货币。

中国内地使用白银,很多港元流入内地。

为应付这一局面,1872年香港政府授权汇丰银行印发纸币,代替银元在市面上流通,按规定1港元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市1元。

1913年上半年颁布了“禁止通用外国钞券条例”,下半年又公布实施了“禁止通用外国纸币货币条例”,除中国铜钱外,以前通用的各国货币全部禁止通用。

1935年香港币制改革,跟随中国放弃银本位制,订定外汇基金条例,修正各银行发行纸币条例,设立外汇基金制,作为发行纸币最有力的保证。

根据1935年颁布的《1元券货币条例》,港英当局曾发行了1元面额纸币及辅币(铜镍合金硬币)。

后来,还发行了5、2、1元,5角、1角硬币和1分纸币。

纸币原由汇丰、渣打、有利三家银行发行,1978年1月,汇丰银行收购了有利银行,有利银行所发钞票已陆续被回收,很少流通市面。

此外,过去曾有国民储蓄银行等亦发行过钞票,但发行数量少,而且只在短期内流通后即被停用。

已经停止流通的各种;日版钞票,仍可无限期的向发行银行兑换。

汇丰银行券面额有10、20、50、100、500和1000元6种。

分新旧两种版。

新版指1985年1月以来陆续发行的新钞,以后将取代旧版钞5、10、50、100、500和1000元。

旧版5、10元是19 59年发行;50元是1968年开始发行;100元有1959年至1972年,1972年至1976年和1 977年的发行版;500元有正面是以“杰克生”像为主要装饰的1935年至1972年发行版,还有1973年、1983年发行版;1000元是1977年发行版。

新旧钞比较显著的不同是,新钞票上删除了旧钞上的“或付予本殖民地货币之等值”(Or the equivaiene in the Currency of the Colony,Value received)字样,另外,新票面积缩小。

香港渣打银行券1929年以前系早期货币。

1930年至1958年发行面额5、10、50、100 元四种,1960年以后陆续发行了面额5、10、100元三种。

为了协调各银行间印发钞票的颜色,1971年又发行了面额为5、10、50、100元四种钞票,上述钞票已陆续收回。

从1979年开始又发行了一组钞票,计有10、50、100、500、1000元五种面额,正面设计改为以5种动物为主要装饰。

1985年以来,渣打银行发行10、20、50、500 和1000元六种新钞,将逐步取代旧版钞。

新旧版钞相比不同处是,新钞票上印有渣打银行的新英文名称:STANDARD CHARTERED BANK,旧钞上是THE CHA RTERED BANK,中文名称仍保持不变;新钞上删去了“殖民地货币”字样;新钞面积比旧钞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