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文学常识部分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

1.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敘述,错误的选项是()

A. 苏拭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

B. 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

C. 信末的结尾祝福語,可用“斗山安仰”、“福寿双全”

D. 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答案】C

【解析】C项,“斗山安仰”“福寿双全”是给长辈的祝福语,而这封书信是写给好友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斗山: 1.北斗和泰山.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为人们所敬仰的人.2.比喻人们对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它“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

B.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古人写此节的诗词很多,例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寒食节要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

就是寒食节情景。

D. 春节指的是阴历中“年”的开始,古人又称为“元日”“元正”等,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不一定是同时的。

【答案】A

【解析】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不是用来形容清明节的诗句。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本考点有所变化,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平时要多加积累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探花和榜眼.

B.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C.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

D. “丈人”在古代常常是对老年男人的尊称,“泰山”在古代可用来指称妻子的父亲.

【答案】A

【解析】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探花和榜眼,错,应是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武则天时期起创立的.

4.下面的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B

【解析】A.“花甲”指六十岁;

B.符合七十寿辰的要求;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是适用于吊唁恩师;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可以看出不止70岁;

故选:B。

本题考查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本考点有所变化,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平时要多加积累

5.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是农历“丁酉”年,“丁酉”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

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酉”年之后,2018年为“丁戌”年。

B. “名讳”,旧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

但含有敬意。

C.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D. 苏武“持节”赴匈奴,“节”是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

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答案】A

【解析】A.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故2018年应为为“戊戌”年。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实际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6.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六艺,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B. 中国古代“关内”、“关外”、“关东”、“关西”的说法,都是以山海关为界线确定的

C. 中国“干支”中的“干”指十天干,“支”指十二地支,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子甲子

D. 古代小孩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取字,名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