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练习题41-60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

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边城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全家出门上山插茱萸、到河边看划船。

B.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五湖”指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太湖和鉴湖。

C. “才高八斗”形容书读的多。

谢眺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D.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后“九州”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

战国始有,秦汉沿置。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

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

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

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

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状”,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是“状”的一种变体。

其特点是:只记逸事,力求典型,以两三件事写人,所写详实,一般只褒不贬。

B.用于自谦的词,称为谦词,如愚、拙、鄙等;用于对他人敬意的词,称为敬词,如拜、奉、敬等。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一般人自称臣、仆、不才等。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C.“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如拜、除、征、辟、荐、举、擢、迁、谪、黜、去等。

其中,转、移、调、徙、拔擢指官职调动,“黜”与“罢、免、解、夺”都是免去官职。

D.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官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侯爵其次,伯爵再次,子爵跟上,男爵最小。

《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的“伯”就是爵位。

3、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A.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固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1.琵琶本名为“批把”,这个名称来源于演奏琵琶的方式。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元宵节。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

4.男子行拱手礼时,左手应该在外。

5.黑色在京剧脸谱中一般表示忠耿正直。

6.浑水摸鱼不属于《三十六计》。

7.“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卧具。

8.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最合适的是XXX。

9.XXX近来的喜事是妻子生了个男孩。

10.一仞约相当于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孤舟蓑笠翁,独钓XXX”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12.破釜沉舟的典故与XXX有关。

13.《百家姓》中没有XXX这个姓。

14.“净”是京剧中的男角。

15.“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16.如果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稿费应该是100元。

17.表示顺序的第五位常用的字是戊。

18.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

以下哪个典故最能体现这一特点?(A)“白马非马”或(B)“指鹿为马”?19.古代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是在傍晚。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C)是指酒。

22.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是指XXX。

23.文学史上被称作“XXX”的是XXX和谁?(B)是XXX。

24.“XXX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XXX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是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左雄右雌。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是众多宫殿。

28.XXX的原型是XXX。

29.唐代诗人XXX“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十个字。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圆明园。

32.“水”字属于象形字构成方式。

高考语文易错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易错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易错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2.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共25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共2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贬官。

B.“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侍郎”是汉代的官名,地位次于尚书。

“进士”指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

D.“未第”指应科举考试未中榜。

“及第”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A.“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轼,车厢前边可以手扶的横木,扶轼低头是表示敬意。

B.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

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用四佾,大夫用二佾。

C.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的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

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

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

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两脚的距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考试语文常识答案及解析

考试语文常识答案及解析

考试语文常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

B. “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他们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C.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律诗。

D.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C解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而非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只有四句。

2.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B.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C. 老舍是北京人,其作品多以北京为背景,如《茶馆》、《骆驼祥子》等。

D. 《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答案:D解析:《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是正确的,但选项D中的表述“不正确”是错误的,因此答案为D。

二、填空题1. 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________著称。

答案:沉郁顿挫解析: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情感深沉,语言精炼,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2.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________。

答案:司马迁解析:《史记》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性格纯真、善良、敏感、多愁善感,对封建礼教有着天然的反感和抵触,追求真挚的感情和自由的生活。

他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小说情节的重要部分。

2. 请简述“建安文学”的特点。

答案:建安文学是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的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

其特点包括:内容上多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风格上悲壮、激昂,语言上朴实、自然,形式上以五言诗为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2017年高考文化常识5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文化常识50题(含答案)

1.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2.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3.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4.B(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5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高三语文语文高考文学常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解析

高三语文语文高考文学常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名作,作品中广泛使用对比的创作手法。

B. 《家》是四川现代作家巴金的名著,它是其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

C.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载了体现孔子“以仁治国”和关于教育方面等许多思想。

D.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浪漫主义大师狄更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2.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

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

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 甲——滕王阁乙——岳阳楼丙——鹳雀楼丁——黄鹤楼B. 甲——黄鹤楼乙——鹳雀楼丙——岳阳楼丁——滕王阁C. 甲——岳阳楼乙——滕王阁丙——黄鹤楼丁——鹳雀楼D. 甲——岳阳楼乙——黄鹤楼丙——滕王阁丁——鹳雀楼3.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C.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

(鲁迅)4.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章回体长篇小说《石头记》海棠诗会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B《祝福》反对封建礼教鲁迅《彷徨》贺老六C《庄子》浪漫主义南华真经鸡犬相闻庄子及其后学所作D《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半自传体佩葛蒂A. AB. BC. CD. D5.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语录体“四书”之一“礼”的思想统率了全书巧言令色,鲜矣仁B《三国演义》章回体第一才子书彰显了“拥刘反曹”倾向张飞过五关斩六将C《雷雨》话剧侍萍曹禺发泄被抑压的愤懑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D《老人与海》自传体海明威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人的进取精神A. AB. BC. CD. D 6.《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A. 秦赵燕B. 齐楚魏C. 魏蜀吴D. 吴越楚7.古人的名与字意义往往相同或相反,下列名与字的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是()A. 晏殊,字同叔韩愈,字退之B. 柳宗元,字子厚孟郊,字东野C. 周瑜,字公瑾张衡,字平子D. 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通称为《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尊为经典。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驾车的人。

如《鸿门宴》中的樊哙。

B. 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在《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里指代有学问的人。

C. 古代纪年的方式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兼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

《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属于干支纪年法。

D. 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别人为之设宴送行的礼仪。

如《荆轲刺秦王》中“既祖,取道”。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B. 《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记述了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C. 《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是史学上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司马迁以人物传记再现历史的宏伟构思。

D.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5.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1. 请列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名称及其作者。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 “诗圣”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春望》。

3. 简述“唐宋八大家”的成员。

答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 “文起八代之衰”是指哪位文学家?答案:韩愈。

5. “诗仙”李白的著名诗作有哪些?答案:《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6. “红学”是指研究哪部文学作品的学问?答案:《红楼梦》。

7. “楚辞”的代表人物是谁?答案:屈原。

8. 请列举“建安七子”的成员。

答案: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9.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元代剧作家?答案: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0. “初唐四杰”包括哪些诗人?答案: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 “诗鬼”李贺的诗歌风格有何特点?答案:李贺的诗歌风格以奇崛、冷峻、诡异著称。

12. “宋词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词人?答案: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13. “三言二拍”是指哪几部作品?答案:《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二拍)。

14. “诗魔”白居易的诗歌有何特点?答案: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

15.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些经典?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6. “文坛巨匠”鲁迅的代表作有哪些?答案:《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

17. “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案: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

18. “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谁?答案:徐志摩、闻一多等。

19.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案:顾城、北岛、舒婷等。

20. “伤痕文学”是指哪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答案: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文学现象。

21.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谁?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综合练习(共10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综合练习(共10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徐鹿卿,字德夫。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

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

鹿卿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谥清正。

(节选自《宋史•徐鹿卿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是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是史书,即正史。

B.“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第二名被称为“进士”。

C.“御史”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称为“谥”或“谥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世宗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

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

瑞无子。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乡试”,明、清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主考官均由皇帝亲派。

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所以“崩”是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C.“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穆宗、万历等。

高考文学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学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

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B. 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 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D. 《黍离》出自于《诗经·王风》,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2.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D.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3.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4.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语文需要复习的文学常识知识点庞大,为了节省考生的复习时间,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

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X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4、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A、《水浒》和《聊斋志异》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完整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C.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答案】C(无《儒林外史》,应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木魁、姚鼐等。

C.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有风格、有艺术个性的作家。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清丽,语言清新活泼,《边城》《湘行散记》最具代表性。

D.高尔基的《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著作,列宁称它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答案】B(无归有光)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也是一部散文著作。

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如《崤之战》。

B.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他的寓言小品《三戒》和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为后人所称诵。

C.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

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D.《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它们都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A(《左传》是编年体)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文艺复兴是欧洲14—16世纪的文化和思想潮流。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

C.赵树理是我国现代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民族化、大众化。

高考语文-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三)|41-60题(选择题) 语文语言表达得体归纳

高考语文-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三)|41-60题(选择题) 语文语言表达得体归纳

高考语文-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三)|41-60题(选择题)语文语言表达得体归纳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三)|41-60题(选择题) 4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去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

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41.D(A 项说自己“于百忙中”不得体。

B项“高见”敬词,高明的见解。

“洗耳恭听”谦词,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C 项“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 4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为了回馈客户的长期惠顾,我店重磅推出名牌智能手机促销活动,欢迎广大新老顾客进店咨询。

B.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

” C.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42.A(A项“惠顾”指光临,惠临。

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

B 项“拜读”敬词,指读别人作品或书信。

C项“璧还”敬词,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

D项“有幸”谦词,指幸运地,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的邀请。

) 4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力。

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

D.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43.A(A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表现自己谦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