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方地质实习基地野外实习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地点:秦皇岛日期: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一、实习目的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实习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地质学知识,提高实地调查和实验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并掌握运用地质学知识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根据导师的安排,我们组分别前往秦皇岛著名景区北戴河、海港公园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我们结合地质图、剖面图等工具,观察了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收集了大量的岩石样品,并进行了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2.矿产资源评价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并评价了岩石中存在的矿物资源潜力。
对于有潜力的矿产资源,我们还进行了现场的矿石采集和地质勘探工作,通过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和矿石层位分布情况,初步评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地质学科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地质图上的信息和野外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相结合,对不同种类的岩石进行测绘和记录。
在样品采集和矿产资源评价方面,我们学会了运用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评估岩石中的矿产资源潜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
在实验室分析时,我们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能。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们深刻理解了地质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结合地质学理论,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地壳运动、岩石成因等方面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一、前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的海滨城市。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市区东部,占地面积约 3 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海岸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观测,深入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2. 地层剖面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多个地层剖面,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地层剖面的观测,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化石组合和地质年代,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3. 岩矿鉴定在实习基地,我们参观了岩矿标本室,观察了大量的岩矿标本,学习了岩矿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岩矿鉴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岩矿鉴定能力。
4.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区的若干地质景点,如北戴河鸽子窝公园、山海关长城等,了解了这些景点的地质背景和形成原因。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秦皇岛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巩固了所学的基础地质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岩矿鉴定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的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地质地貌观测、地层剖面观测、岩矿鉴定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思维方面的收获实习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023年秦皇岛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秦皇岛柳江盆地是一处集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实习基地,具有丰富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貌形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地质勘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7月26日至2023年7月30日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三、实习内容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以北,是一个由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组成的地区。
在地质历史时期,柳江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种地质构造类型,如褶皱、断裂等。
这些构造运动还导致了盆地的地貌形态的演化,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柳江盆地是一个大型沉积盆地,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是柳江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沉积作用和压实作用。
火山岩是柳江盆地中的一种特殊岩石类型,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
变质岩则是柳江盆地中的另一种重要岩石类型,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这些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特征。
柳江盆地是一个具有丰富地质特征的地区。
在盆地的不同区域,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地质构造现象。
其中,沉积岩是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主要由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力和压实作用下形成。
在柳江盆地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火山岩和变质岩。
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喷发形成的,通常呈现出深色或浅色,有时还包含有气泡和熔岩流动的痕迹。
而变质岩则是由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它们通常呈现出深色或浅色,有时还包含有石英、长石等矿物晶体。
1.实习过程(1)野外观察与记录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观察和测量。
我们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柳江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类型和地貌形态。
我们使用地质罗盘和GPS设备进行测量,记录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等数据。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实习时间:2023年5月25日—5月31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齐齐哈尔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生实习目的:1.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4.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和接触关系5.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半轮廓实习要求:1.要听从老师的安排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3.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庄托,花厂峪。
第二天,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第三天,砂锅店,潮水峪。
第四天,北戴河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嵑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绥中为邻。
市区划分为秦皇岛、山海关和滨海3个区。
其外围尚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4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包括上述3区4县。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雄伟壮观,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海滨区为疗养避暑胜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滨海沙滩最适宜海浴。
秦皇岛市为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得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
现在有京沈、京秦、大秦和青秦四条铁路。
公路除了京沈和津秦两条国道外,并有地方性沥青路多条。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个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个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实习区地形和水系:俯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总体上属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临海地带长约为50km,发育有狭窄的向还倾斜平原和台地。
北戴河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北戴河地质实习。
此次实习由我国知名地质大学组织,旨在让学生深入地质一线,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北戴河实习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这里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质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实习内容1. 地质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野外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实习(1)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地层剖面,如老虎石海蚀地貌、山东堡海滩等。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
(2)构造地质观察我们参观了老虎石、老君顶等构造地质遗迹,学习了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3)岩石学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岩石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并通过对岩石的观察,识别了各种岩石类型。
3. 野外技能训练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野外技能训练,包括地图阅读、野外定位、样品采集、岩矿鉴定等。
这些技能为我们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成果1. 提高地质知识水平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岩矿鉴定等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1. 地质学的魅力实习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地质学。
3. 团队合作的力量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各项任务。
五、总结北戴河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受益匪浅。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7】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7】
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
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3.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
往往构成山地,如老君顶,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
(二)断裂构造:本区断层较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正断层与逆断层,分布于向斜各处。
主要断层有:
1.鸡冠山——汤河地堑:
位于鸡冠山——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
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
2.伍庄——傍水崖断裂带:
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
有平行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
断层面多向西倾斜。
少数向东倾斜。
倾角70o——80o。
断层面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1.2 实习时间与地点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四、实习成果与收获4.1 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4.2 实习所得到的经验与启示五、实习评价与建议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本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2 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地质实习的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至7月15日,实习地点为秦皇岛地区。
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实习队伍共有10名成员,由导师负责组织管理。
实习队伍成员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分析等。
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秦皇岛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该地区主要由白垩纪、新生代和第四纪地层组成。
白垩纪地层包括白垩系、沛县组、威县组等;新生代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地层,包括震旦系和石灰岩等;第四纪地层主要是冰碛层和冲积层。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秦皇岛地区经历了多个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演化。
主要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和喀斯特地貌等。
断裂带主要有北岭断裂带和南岭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褶皱带主要有弯曲褶皱和斜坡褶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威县和沛县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
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主要分布在北岭断裂带附近;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分布在南岭断裂带附近;沉积岩主要有页岩、砂岩等,在秦皇岛地区广泛存在。
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秦皇岛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是由实习报告栏目为大家精心挑选出的参考范文《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实习报告范文,欢迎访问。
一、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
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
自西北流向南。
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
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
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背景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之滨,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旨在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地貌演化过程、矿产资源情况等方面的情况,提高我们在实践中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实习我们首先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实习。
我们走访了秦皇岛地区的多个地质剖面,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观察实践,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缘,这里的地质构造活动相对较强烈。
同时,通过观察断层和褶皱的延伸方向和形态,我们推测出了地壳的应力状况和地壳运动的方向。
2. 地貌演化实习在地质构造实习之后,我们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实习。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的海岸线、河流等地貌特征,并根据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分析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
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
海岸线的形成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壳抬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矿产资源实习我们还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矿产资源的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采现场,并学习了相关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技术。
秦皇岛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了解到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地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理论和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并了解到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与地质学相关的专业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增进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演化和矿产资源情况。
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秦皇岛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秦皇岛是我国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秦皇岛的地质特征和地貌形态,我们一行来到了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的多个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了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及整体规律认识,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质学、地貌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路线本次实习的主要地点位于秦皇岛市的柳江盆地,实习路线涵盖了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柳江小北山、张燕子、东部落、潮水峪、沙锅店、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和鸡冠山等。
三、实习内容与收获1. 掌握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地貌等的野外鉴定测量和观察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认识了许多不同的矿物和岩石,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和定位,掌握了基本的野外地质测量技能。
2. 掌握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旋回特征、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发展历程和地层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地层学理论的认识。
3. 熟悉和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调查、采样、记录和分析,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参观了秦皇岛市的多个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了解了当地的地质历史、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增强了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秦皇岛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和地貌特征,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增强了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实习活动在秦皇岛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
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我们对秦皇岛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从海岸地貌、山地地貌以及平原地貌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地质演化过程,以期为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引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处于渤海湾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地区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因此对该地的地质地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本次实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对秦皇岛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二、海岸地貌秦皇岛的海岸地貌主要分为海滩、海蚀崖和海堤三种类型。
海滩是由海浪和洋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平缓沙质地带,具有丰富的各种沉积物。
海蚀崖则是由于海浪的冲击和潮汐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悬崖,常常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海堤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海岸保护构造,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山地地貌秦皇岛的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包括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北段为断裂岩性山脉,主要由片麻岩、石英岩和片岩组成。
燕山山脉则主要由变质岩和火山岩构成,其中燕山脉南段的小秦岭是典型的活动构造带,地震活动频繁。
四、平原地貌秦皇岛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是由河流和海洋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该地区的平原地貌特点明显,地势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冲积平原、湖泊平原和海岸平原。
五、地质演化过程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主要阶段。
古生代时期,该地区经历了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了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中生代时期,该地区处于陆陆碰撞的复杂构造环境下,进一步发育了断裂带和活动构造。
新生代时期,受到海洋沉积和河流冲积的影响,秦皇岛的平原地貌进一步发展。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前言实习时间:2020年7月7日——7月18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实习概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1实习区概况2实习主要内容3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一、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
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
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
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习主要内容(一)地层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1、元古界(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北方地质实习基地实习报告

北方地质实习基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行业在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地质人才,我校组织了一次北方地质实习基地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地质调查方法,培养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内容
1. 实习地点: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涵盖了多种地质地貌类型,具有丰富的地质实习资源。
2.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填图、岩矿鉴定、地质构造观察、地貌分析等方面。
三、实习过程及收获
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地质实习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
我们学习了地质填图的方法、岩矿鉴定的技巧以及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分析方法。
2. 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地表地质现象的观察,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岩矿鉴定,掌握了不同矿物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3.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学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实习总结
通过北方地质实习基地的实习,我们受益匪浅。
本次实习让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学习地质学知识,为我国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秦皇岛地质实习

秦皇岛地质实习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实习区位置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 公里,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柏油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为东南方向,再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二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情况1、实习区地形;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
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 米。
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 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300 米。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C, 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C, 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C,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
约占年降水量的70%。
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3、实习区水文情况;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西北东南流向。
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 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 米。
4、实习区的经济情况。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
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
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
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第二节岩石一、岩体1、岩床张岩子——东部落路线中的一个鞍部(40° 08z 22.37w N, 119° 29718.06" E),有一定宽度的典型闪长粉岩岩床,规模中等,顺层侵入。
2、岩脉张岩子——东部落路线中的一个陡崖(40° 08' 28.53" N,119° 397 34.01" E),下部的绥中花岗岩中可以看见一些直立的后期侵入的伟晶岩脉,约7.5〜8・5 亿年。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4】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4】
(二)侵入岩: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
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
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
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
边缘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
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
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
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
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
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
这些小岩体产状为岩株。
形成时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其次,本区各种岩性如辉缘岩、闪长珍岩、煌板岩。
花岗斑岩等的侵入岩脉。
岩床为数众多,均受构造裂隙控制。
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西——南东走向及南北走向。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将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23日至28日,赴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地理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柳江盆地、山海关、北戴河等地,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植被等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北依燕山,南濒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过渡地带。
此次实习主要在秦皇岛市的柳江盆地进行,该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处,属于抚宁县管辖。
柳江盆地是一个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四周被高山环绕,中部有大石河贯穿,是一个典型的向斜构造。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柳江盆地,我们观察到了从新生界到古生界的地层,包括第四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等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化石组成和分布特征,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2. 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柳江盆地的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测量和观察,我们识别出了不同级别的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了解了构造运动对地层发育的影响。
3. 地貌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柳江盆地内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 植被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柳江盆地内的植被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我们了解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加深了对植被生态学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野外现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总之,这次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是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一、前言秦皇岛地质实习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锻炼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观察,收获颇丰。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
实习区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县等三区四县,总面积约为7812.4平方公里。
市区长50公里,宽6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带状海滨城市。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按照预定的路线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包括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柳江村小北山、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砂锅店、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鸡冠山等。
2. 实习内容(1)地层岩性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等地层,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分布特征和岩石类型。
(2)地质构造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了解了断裂、褶皱等构造现象,分析了实习区的构造发展史。
(3)地貌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水文地质观察: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观察了地下水位、泉水、岩溶地貌等水文地质现象。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质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让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024年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模版实习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实习班级:____级地理科学____级水文与水资源带队教师:张威、尹善君、刘集伟、单良、孙云笑一.实习区域概括(一)实习区位置及交通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____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二)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1、实习区地形: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____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
____米。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____月份,达全年降水量____%左右。
全年无霜期____天。
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3、实习区水文情况: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____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____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____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____年建成,蓄水量为____万立方米。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秦皇岛地质地貌长途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实习时间:2011.8.15—8.25,历时十天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石门寨柳江盆地实习目的:为了更好的掌握地质地貌这一课程,通过实践亲自体验与感受书本中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便于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任务:熟悉秦皇岛的地层、地貌、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水系、岩石以及矿产等等。
系统的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4.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5.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主要踏勘路线及观测内容(1)上庄坨——傍水崖——周吴庄垭口:构造、岩浆岩、地层接触关系、河谷地貌(2)沙锅店——潮水峪:岩浆岩、构造、岩溶地貌(3)石门寨——亮甲山:地层、构造、碎屑岩、岩浆岩体(4)长寿山——山海关——老龙头:一些地质现象.河口地貌、海洋地质作用、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关系(5)北戴河:海岸带海洋地质作用、海岸地貌实习队的组成:2位老师34个学生共五组(第五组六人,其他组七人)每组有一个组长和一个副组长实习的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每天规定的路线步行去各个实习点实习,并带笔记本笔记以及带回样本。
一般是在早晨七点出发,下午一点左右回到实习基地,下午有时候会出去实习。
实习取得的成果:学会罗盘的使用以及辨别各种岩石、地貌、矿产,还有通过岩石识别地层,认识了各种构造和岩浆作用等等。
二、实习区概况1.(1)实习区的范围地质实习基地的主体位于秦皇岛市北部的柳江盆地,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的东端,行政上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驻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3km上庄坨村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旧校区,紧邻秦皇岛市北山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