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文科生汉语言文学

文科生汉语言文学

文科生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一直备受文科生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言文学的主要课程和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学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文化产业研究和写作理论与实践等方面。

一、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课程内容涵盖语音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和独立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课程内容涵盖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运用,深入理解汉语的内部规律和特点。

三、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献等方面。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掌握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对古代文学和历史的认知水平。

四、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批评方法。

课程内容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文学批评能力和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五、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

课程内容涵盖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入理解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对汉语言和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语言、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知识点。

在大一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阶段的知识点。

一、汉字和汉语言文字学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发展历程。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和组合规律,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与发展。

此外,还会学习汉字的音韵学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了解它们对汉字的影响。

二、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文学作品为对象进行研究。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等,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作品,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它与社会、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活着》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四、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与语言、文学等密切相关。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如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

此外,还会学习一些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文化批评、文化比较等,为以后的文化研究打下基础。

五、写作与修辞写作与修辞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功之一,它涉及到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和修辞技巧,如排比、夸张、比喻等。

通过练习和写作作业,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修辞技巧。

六、口语与演讲口语和演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进行口语演练和演讲训练,通过模拟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演讲技巧。

以上介绍的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阶段的一部分知识点,这个学科是非常广泛和综合的,还包括词汇学、方言学、古代小说、现代戏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语言文学概论、美学。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章。

绪论简介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及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

其它五章,分专题阐述有关理论,交联系实际分析各方面具体的语言文学现象。

写作写作通论: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写作文体论:讲授消息、通讯、散文等记叙类文体、思想评论、文学评论、杂文等认识论类文体,以及科普小品、调查报告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技巧。

中国现代文学(含作品选)根据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发展和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形势展的特点,分三个时期。

第一编:“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第二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第三编: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文学(1937-1949)。

先概述每个时期的文学史,然后重点讲述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概论本课程包括导论、文学活动、文学生产、文学消费与接受五大部分,导论论述了文学理论的性质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问题。

其余四部分分别对文学的性质及文学现象各环节进行论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学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含作品选)本课程以1949年建国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与文学自身的特点,着意通过文学观念的演变,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这六大文学体裁各自的文本,在当代中国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作面面观,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开放式史论构架。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包括: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古书的标点、注解、翻译、古代文化常识。

按时代和文体讲授先秦诸子的散文、韵文、唐宋诗词等文选,要求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掌握古汉语语音、语法知识,能阅读古代汉语文献。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1. 汉字:汉字是中国的文字,是汉语的基础。

汉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字形构成。

2. 声调:汉语是音调语言,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义。

3. 词语:词语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

4. 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5. 句子:句子是汉语中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7. 文体:文体是文学作品按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特点划分的分类,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8. 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创作该作品的人。

9. 作品: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10. 评价: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审美价值、艺术水平、
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言文和汉民族文化的学科,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各种科目,这些科目将全面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并为我们成为优秀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课程:1. 汉字学:汉字是中国民族的瑰宝,学习汉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

在汉字学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汉字的演变历程、结构特点以及字义、字形的分析方法,培养对汉字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钥匙。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将能够阅读和欣赏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将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是了解文学发展、分类和理论的课程,通过学习文学概论,我们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专业课程:1. 古代文学史:学习古代文学史,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品,例如《红楼梦》、《诗经》等。

通过对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我们将能够领略古人的思想和审美情趣,为研究古代文学提供理论支撑。

2. 现代文学:学习现代文学,我们将接触到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例如《围城》、《活着》等。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将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创作技巧,培养对当代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敏锐洞察力。

3.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比较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学的异同之处,通过学习比较文学,我们将获得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了解不同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跨文化研究和创作提供基础。

三、实践课程:1. 诗词创作:通过诗词创作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培养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尝试各种诗体和写作风格,发掘自己的创作特色。

2. 散文写作:散文是我们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散文写作课,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散文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目录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 (3)1. 专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3)2. 专业特点与核心课程 (5)二、文学理论基础知识 (6)1. 文学理论基础概述 (7)1.1 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8)1.2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9)2. 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 (11)2.1 文学批评的概念及方法 (12)2.2 文学鉴赏的价值与途径 (13)3.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15)3.1 古代文学流派简介 (16)3.2 现代文学思潮概述 (16)三、汉语语言基础知识 (18)1. 汉语语言概述 (19)1.1 汉语的历史与特点 (20)1.2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 (20)2. 古代汉语 (22)2.1 古代汉语的特点及语法规则 (24)2.2 古代汉语词汇及诗词鉴赏 (25)3. 现代汉语 (26)3.1 现代汉语语法及表达技巧 (27)3.2 现代汉语词汇及运用 (28)四、文学史知识 (29)1. 中国古代文学史 (30)1.1 先秦文学 (31)1.2 汉魏六朝文学 (32)1.3 唐宋文学 (33)1.4 元明清文学 (34)2. 中国现代文学史 (36)2.1 现代文学概述 (37)2.2 现代作家作品介绍 (38)3. 世界文学史概览 (39)3.1 外国古代文学简介 (40)3.2 世界现代文学概述 (41)五、写作与文学创作技能培养 (42)1. 写作基础技能培养 (43)1.1 文章构思与立意技巧 (45)1.2 文章结构与写作技巧 (46)2. 文学创作技能提升 (48)2.1 小说创作技巧与方法 (49)2.2 诗歌、散文创作实践与指导 (50)3. 文艺评论与写作 (52)3.1 文艺评论概述及写作方法 (53)3.2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 (55)六、经典作品研读与分析 (56)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语言文学的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我不能提供任何带有侮辱、歧视或攻击性的言论,因此无法为你提供帮助。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避免使用不当言辞。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文字知识: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2. 文学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撰写各种文体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等。

4. 文献检索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如图书馆目录、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等。

5. 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7. 教育教学能力: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如语文教学、文学教学等。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技能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简短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简短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
一、语言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文学理论与方法
本专业注重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为深入探究文学作品提供理论支持。

三、文学作品鉴赏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文献阅读与处理
本专业注重文献阅读和处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文
献检索、文献分类、文献评价等基本知识,掌握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学术研究和写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语言研究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语言研究技能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语言调查、语言分析、语言比较等基本方法,掌握语言研究的基本技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六、文化素养提升
本专业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

七、写作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写作理论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目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 (2)现代汉语(上、下)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 (3)语言学概论 (5)文学概论 (6)古代汉语(上、下) (7)外国文学史(上、下) (8)中西文论史 (9)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0)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11)文字学 (12)中国古典文献学 (13)语用学概论 (14)语言学方法论 (15)比较文学 (16)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7)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18)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19)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19)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研究 (20)台港文学 (21)影视文学 (21)英美文学名著选读 (22)语言学经典著作选读 (23)中国古代文论经典选读 (25)西方文论经典选读 (25)作家作品专论 (27)文学经典精读 (28)楚辞研究 (29)法律语言学 (29)大众文化 (30)文学与法律 (31)戏剧研究与实践 (32)鲁迅研究 (33)小说艺术研究 (34)涉法影视作品个案分析 (35)中国现当代涉法文学个案分析 (36)文学批评 (36)文学创作与实践 (37)出版物策划与编辑 (38)阅读与写作 (3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4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课程编号: 307050424、307050433英文名称: C h i n e s e M o d e r n a n d 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I.I I)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开课学期: 1、2开课单位: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姓名:赵文彤、金莉莉、董燕周学时: 4、3总学时: 114学分: 7课程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内容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是中文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课程,能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文学知识。

本课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大量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对文学的感受能力,为进入到文学研究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是指在学习汉语言文学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它涵盖了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面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学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语言是汉语言文学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语音韵学、汉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等都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在音韵学方面,学习者需要了解拼音系统、声调、音节结构等基本知识。

汉字学则需要学习者熟悉基本汉字的读音、写法和构造规律等。

对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学习,考察的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语法等。

另外,汉语方言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地方方言千差万别,学习者需要了解各地方言的特点和差异。

其次,文学是汉语言文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民族文学等都是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

古典文学包括了诗、词、曲、文等多种形式,学习者需要熟悉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小说等经典作品。

现代文学方面,考察的内容除了作家和作品的了解外,还需要学习者掌握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等。

此外,民族文学也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它包括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和艺术表达形式。

除了语言和文学,汉语言文学考试还包含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从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历史事件,都是考试的内容。

学习者需要了解历史人物、事件、文化传统等。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包括了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绘画艺术、传统音乐、戏曲等。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

最后,为了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备考。

例如,可以通过做题、模拟考试、阅读文献、参加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学习者还可以参加相关培训班或者寻求老师的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考试是对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测试。

本文将从字、词、句、篇章四个层面进行介绍和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一、字汉字是汉语言文学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形、音、义。

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字的识别、书写和运用是基本功。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基本汉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顺序,掌握字的基本造型特点。

其次,要掌握每个字的读音和常见的词义。

最后,在作文和阅读理解中,要学会灵活运用字,注意使用规范、准确的词汇。

二、词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对词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是重要的测试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词的词义和用法,了解词的搭配规律和词义辨析。

此外,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搭配和短语,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句句是由词组成的完整表达思想的单位。

在汉语言文学的考试中,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和主谓宾关系,掌握不同类型的句子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同时,要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语气的把握,使句子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篇章篇章是由多个句组成的完整文段或文章。

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理解篇章的能力和运用篇章的技巧是考察的重点。

考生需要学会阅读理解和分析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此外,在作文中,要能够组织好篇章的结构,合理安排段落和句子,使文章通顺连贯,内容充实。

总结起来,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句、篇章四个层面。

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能力。

在考试中,要注意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的平衡,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做到准确无误,表达得当。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讨论对大家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常识试题200道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常识试题200道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书面语、口头语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5、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什么?“雅言”6、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白话文运动”7、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什么?民族共同语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2001年1月1日12、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占全国人口的多少?汉语,占95%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14、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什么?HSK15、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词根复合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词序和虚词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仓颉造字说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19、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金文21、篆书一般分为哪两种?大篆、小篆22、大篆的代表作是什么?石鼓文23、汉字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字体是什么?小篆24、什么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汉字形体从此进入今文阶段?隶变25、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26、草书分为哪几种?章草、今草、狂草2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28、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楷书、行书29、简化汉字的方针是什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30、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什么?语素31、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什么?词32、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什么?本义33、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叫什么?基本义34、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叫词的什么义?引申义35、汉语的熟语包括哪些?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36、当遇到其他字典辞书中查不到的字时,哪部书是最好的顾问?《汉语大字典》37、阅读古书是遇到关于词语典故、人名书名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可以查哪本书?《辞源》38、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9、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论点、论据、论证40、诗词格律的四声是指哪种汉语的四声?中古汉语41、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变化情况可以概括为什么?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42、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可以概括为什么?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43、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哪一首?《孔雀东南飞》(或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4、近体诗一般有哪四种主要形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称无虑、七律、五绝、七绝)45、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一次称为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6、近体诗一般押什么韵?平声韵47、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一般可以概括为什么?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反相对;相邻两联,平仄相合相黏48、律诗中的对仗通常是哪几联?颔联、颈联49、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什么作品?唐代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50、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未完待续)51、骈体文讲究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哪两种艺术形式?律诗、对联52、保存至今最早的对联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53、促进对联完善的姊妹艺术有哪些?赋和骈体文、律诗、词、曲54、对联的格律有哪四条?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出句与对句相应的字词性相同;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55、什么是对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统领上下联的作用?横额56、在对联,尤其是长联中,什么往往引出一组排比句或骈文句,使联语衔接紧密,层次分明?领词57、对联的断句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掌握长联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要注意对联中的领词;要注意利用对联中的反复词语,根据反复词语的位置来断句;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58、中国文学的初创时期包括哪些内容?远古歌谣和神话59、从“开天辟地”以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时间段我们一般叫它什么?“先秦”6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一共有多少篇?《诗经》,305篇61、《诗经》被奉为经典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汉代62、《诗经》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风、雅、颂三部分63、《诗经》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哪些?赋、比、兴64、在文学史上“风骚”指的是什么?《诗经》和楚辞65、屈原出生于哪里?湖北秭归66、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谁?屈原67、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哪部书?《春秋》68、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书?《战国策》69、《论语》是什么体散文?语录体70、《孟子》散文的特征是什么?长于辩论,气势磅礴71、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哪部书?《庄子》72、“滥竽充数”出自先秦诸子中的哪部书?《韩非子》7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谁之手?李斯74、汉赋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75、请举出一篇骚体赋的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76、奠定典型汉代大赋基础的是谁的什么作品?枚乘的《七发》77、汉代大赋的典范之作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7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是哪部作品?张衡的《归田赋》79、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迁的《史记》8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书?司马迁的《史记》81、司马迁的《史记》包括哪几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82、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是什么?《陌上桑》、《孔雀东南飞》83、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古诗十九首》84、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谁的什么作品?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85、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是什么?曹丕的《典论•论文》86、建安七子是哪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87、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风气的是哪位诗人?陶渊明88、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人是谁?谢灵运89、请举出魏晋南北朝史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代表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
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
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
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
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
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
本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主要包括: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
相关知识;
3. 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 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大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大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大一知识点汇总在大一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1. 先秦文学:介绍《诗经》、《楚辞》等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代表作家如屈原等。

2. 鱼玄机《代人赋》:探讨初唐文学,介绍了唐朝的文学特点和作家。

3. 宋词:讲解北宋时期的文学成就,详细介绍了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二、古代文学体裁与作品1. 散文:说明文言散文和白话散文的特点,如《孟子》、《醒世恒言》等。

2. 诗歌: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发展和代表作品,如《静夜思》、《长恨歌》。

3. 小说:讲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

三、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介绍了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2. 《论语选编》:选取经典的《论语》中的几篇进行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四、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语音体系: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音节、声调等。

2. 现代汉语的词汇和句法:讲解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句法结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五、现代文学与作品鉴赏1.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该作品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

2. 余华《活着》:介绍现代作家余华及其代表作,学习鉴赏现代文学作品。

六、汉字学与字义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特点。

2. 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义分析:讲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义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3篇)很多人复习汉语言文学考研知识点的时候,总认为背书挺浪费的,还不及抄抄书或是做做题来的直接!下面给大家分享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1)一.短时记忆如何变为长时记忆?依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们的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储存一定量的事情,时间久了,新进的东西会挤走本来旧的内容,所以要将这种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就必须采取滚车轮式背诵法。

即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这项内容,做这项内容的频率逐渐减少,时间间隔逐渐增大。

二.复习时间不够怎么办?零碎时间,是你除了在书桌前洗漱,吃饭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去听以前背诵了的专业课音频,听音频时脑子跟着它的节奏开展回顾,音频可以去喜马拉雅FM或者是荔枝电台上去搜索,或是听原本看的强化视频的声音,等于回顾的同时进行了再次强化。

听到自己回顾不出来或者跟原本的记忆有出入的地方,之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标注。

三.背书总是走神怎么办?站着朗读记忆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这样读可以让我们做到专心致志。

走神甚至发呆是我们学习的非常大的一大杀手,有时候坐在书桌前“看”书,自己能把自己给催眠!四.知识点容易混淆怎么办?在一天背诵任务结束之后,在晚上抽时间把今天所背内容的框架写在纸上,之后的细节就在口头上进行回顾,若回忆不出来,则在框架后做好标记,提醒自己这是需要注意的点。

今天看过这么多的关于记背的建议,希望能给目前背书背得焦灼的学弟学妹们一些鼓励,希望你们都能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稳住!多背!背得滚瓜烂熟!不就是背书么,你可以的,加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2)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 )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是( 缺乏形态) 。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广州话 ) 。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北方方言/官话) 。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气流在声道中是否受到阻碍 ) 。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入门知识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指对汉语言和中国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学科。

该专业涵盖了汉语语言文字学、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熟练的文学分析能力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1.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应用。

2.古代文学: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意义。

3.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及其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4.中国文化概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5.文学理论与批评:学习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文学批评分析的能力。

6.汉语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训练学生用优秀汉语表达思想和观点。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教育部门:可以从事中学或大学的中文教学工作。

•出版社:从事编辑、校对、排版等工作,参与文学类图书的出版。

•媒体领域:可以从事记者、编辑、撰稿人等岗位。

•文化机构:可以在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从事研究、策划和推广工作。

专业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沟通和创作的能力。

2.文学鉴赏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学术水平。

4.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在国际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5.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1.语言文字能力要求高:学生需要扎实的中文基础,通过阅读、写作等训练提升语言能力。

2.学科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学习多个学科的内容,要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

3.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结束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学科,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知识课件

汉语言文学知识课件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交流成为 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共赢的重要 途径。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语 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问题,需要采取 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加以应对。
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包括语言翻译、文 化交流活动、国际旅游等,这些方式 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 谊。
汉语的语音与语法
汉语语音的特点
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音节结构简单,音节 界限分明,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其中声母和韵母是音节的核心元素。
VS
汉语语法的特点
汉语语法与其他语言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 特点。例如,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 态变化,而是通过语序、虚词和语调等手 段表达语法意义。此外,汉语中还存在一 些特殊的句法结构,如并列结构、偏正结 构和主谓结构等。
详细描述:汉语言文学起源于远古时期,经历了甲骨文 、金文、战国文字等阶段,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汉字和文 献资料丰富的汉语文学。
详细描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脉络清晰,从《诗经》、 《楚辞》等早期文学作品,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各个 时期的代表性文学形式,形成了完整的文学史体系。
详细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转型 和创新,出现了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新的文学形式 和流派,展现了更加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启迪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学的风格与流派
要点一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 色,包括语言、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不同作家的作 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如鲁迅的冷峻犀利、沈从文的清新自 然等。
要点二
文学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副词的语法特征:①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修饰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语的副词有“就、仅仅、仅、只、光、单、淡淡、几乎”等。
②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③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越说越快”“有说有笑”。“没有(没)”既是动词又是副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否定动作或性状存在时是副词。“白、老、净、怪”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6. 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语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
实词——形容词
1. 形容词的意义:表示性质、状态等
2. 形容词的种类:性质形容词——软、硬、酸、甜、远、近
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
唯谓形容词——陋、盎然、昏沉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①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作补语;
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形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单音节——AA 或 AA的、 AA儿;双音节——AABB,AABB(的),AABB(儿);A里AB式
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如“红彤彤、亮堂堂”不能加“很”;
⑥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作词的重复,表示强调,舒服修辞的反复格。
4. 语法体系的含义:①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律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②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尔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不止一个。
5. 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民族性。
②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③固定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和音,不能再加量词;
④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实词——量词
1. 量词的意义:表示计算单位。
2. 量词的种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
②形容词不带宾语,但“使动词“除外,兼属动词,能带宾语。还有“花了眼、直着身”中“花、直”表示一种变化或者事物表现为某种状态的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
③性质形容词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常见功能:做状语,有“X不X”式和“不X不”式;可做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
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过、起、上来、下去、起来
形式动词——进行(调查)、予以(表彰)、加以(批评)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相互依存,即配对存在:
① 主语+谓语——主谓关系
② 动语+宾语——动宾关系
③ 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
④ 状语+中心语——状中关系
集体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
物质名词——风、水、阳光、土地、灯塔
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后天
表示处所:处所名词——河岸、东郊、周围、里屋
中国、北京、亚洲等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
表示方位:方位词——单音节:上、中、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里、外;双音节: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内、之外、之中、之东、之间、以前、以后、以上、以外、以内、以东。
②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表现在: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4. 词的形态:①构形形态,如重叠——不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
②构词形态,如加词缀——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
5. 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③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省略,且只限于数词“一”。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统称为量词短语。
实词——副词
1. 副词的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2. 副词的种类:表示程度——很、最、十分、太、非常、分外有点儿、几乎、过于、尤其
※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相似处——都是表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但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
实词——代词
1. 代词的意义: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法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②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③表示事物的存在;
当“是”用作副词,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当这些“是”重读时,表示“的确、确实”不可省略,当不重读时,表示一般的肯定,可以省略。】
能愿动词——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该、应、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实词——动词
1. 动词的意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 动词的种类:动作行为动词——走、看、听、写
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讨厌、嫉妒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有、发生、演变
判断动词——是
【判断动词“是”的意义关系:①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⑤ 中心语+补语——中补关系
第二节 词类(实词)
1.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2. 划分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词的形态和意义(辅助)。
3. 词的语法功能:①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
【方位词具有定位性,总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少数方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方位词也具有封闭性(指数量有限),能产性差,又有定位性,因而带有虚词性,可称为“后置词”】
3. 名词的语法特征: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
3. 动词的语法特征:①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②能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④有些动作行为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节重叠式AA式,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式,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AAB式,如“散散步,睡睡觉,洗洗澡”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②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汇。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实词——名词
1. 名词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和时间、地点的名词。
2. 名词的种类:
表示人和事物:个体名词——朋友、同志、作家、牛、羊
6. 语法研究应遵循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语法意义:指语法形式所表示的内涵,即通过语法形式显示出来的意义。
语法形式:指能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虚词、语序以及句子的句调等的外部表现。
7.词的分类(以功能为主要依据)
①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汇;
※ 区别短语和词的区别:例如“男运动员、女医生”能够插入“的”,算是区别短语;而“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是词,“男、女”是语素不是词。
实词——数词
1. 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或次序。
2. 数词的种类:①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②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
3. 数词的语法特征: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数?名”组合及特殊用法:例如“四小龙、三兄弟、五壮士”,“睁一眼闭一眼”“九大行星、三大流派”。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文格式中可以但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如“第二车间、第三林场”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 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2. 语法的含义:①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 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
3. 量词的语法特征:①量词总是出现在数次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做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