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基础知识
高一生物必修一病毒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病毒知识点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寄生生物,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并进行自我复制,必须依附于宿主细胞才能完成自身的生命周期。
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病毒的了解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病毒的结构、感染方式、繁殖方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深入探讨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病毒知识点。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是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微生物结构。
一般来说,病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核酸(包括基因组和复制所需的辅助基因、调控基因等)、蛋白质外壳(也称为壳或衣壳)和尾部纤维(某些病毒具有)。
病毒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也没有细胞器和代谢机制。
二、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
其中,空气飞沫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例如感冒病毒就是通过打喷嚏、咳嗽时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其他病毒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则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此外,某些病毒还可以通过动物和昆虫进行传播。
三、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寄生式和裂解式。
寄生式繁殖方式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自身复制。
病毒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合成酶来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而裂解式繁殖方式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使其溢出成熟的病毒颗粒。
四、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病毒是引起许多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以引起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一些病毒还可以导致慢性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此外,病毒还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关,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
因此,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起来,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寄生生物,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并进行自我复制。
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蛋白质外壳和尾部纤维等部分。
总结生物病毒知识点初中
总结生物病毒知识点初中一、病毒的基本概念1. 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繁殖,能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
2. 病毒的结构:病毒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一般可以分为核酸外面包一层蛋白质的壳和一些病毒还有包膜。
核酸可以是DNA或者RNA,包蛋白质的外壳称为衣壳蛋白质,它们能够使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得病毒能够感染宿主细胞。
3. 病毒的生物学特点:病毒不属于细胞,没有自主进行代谢的能力,是一种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繁殖的微生物。
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有选择性感染、寄生、躲避免疫、遗传变异、形态多样等。
4. 病毒的分类:病毒是微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它们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的核酸类型、宿主范围、形态特点等进行划分。
目前已知的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二、病毒的感染和传播1. 病毒感染的方式:病毒感染的方式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选择的传播方式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病毒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2. 病毒感染的过程:病毒感染的过程主要包括入侵细胞、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出新的病毒颗粒、释放病毒等阶段。
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过程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这些步骤。
3. 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多样,既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物、水源传播,甚至可以通过昆虫等生物传播。
三、常见病毒性疾病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正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属。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给他人。
2.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肝脏炎症,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3.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艾滋病。
4. 乙型疱疹病毒:乙型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高中 病毒知识点
高中病毒知识点第一步:了解病毒的定义和特征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法自主繁殖。
它们依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并利用宿主的细胞机制来生存。
病毒通常被认为是非细胞性的生物,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细胞结构。
病毒有以下几个特征: - 非细胞性:病毒没有自己的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 寄生性: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完成复制过程。
- 感染性: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方式感染宿主。
-基因材料:病毒的基因材料可以是DNA或RNA。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基因材料类型。
第二步: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根据它们的基因材料类型、形状和宿主范围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基因材料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DNA病毒的基因材料是双链或单链的DNA,而RNA病毒的基因材料则是双链或单链的RNA。
根据形状,病毒可以分为四类:线状病毒、球状病毒、棒状病毒和多边形病毒。
根据宿主范围,病毒可以分为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等不同类型。
第三步: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宿主,包括: - 直接接触: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传播,如握手、亲吻等。
- 空气传播: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如打喷嚏、咳嗽等。
- 食物和水传播:病毒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给人体。
- 虫媒传播:某些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或其他生物媒介传播给宿主,如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
第四步:病毒的病理过程与防控措施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包括感染、复制、传播和免疫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 避免接触病毒源,尽量减少与病毒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
-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肝炎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某些病毒感染。
病毒相关知识点总结
病毒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病毒的结构和组成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体,它通常由外壳和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1. 病毒的外壳病毒的外壳由蛋白质组成,它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起到保护遗传物质、识别宿主细胞和介导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
2. 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它负责编码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生长繁殖。
二、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按照宿主类型、遗传物质类型、外壳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1. 按照宿主类型分类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细菌等不同类型的宿主,因此可以按照宿主类型进行分类,比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等。
2. 按照遗传物质类型分类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因此可以按照遗传物质类型进行分类,比如DNA病毒、RNA病毒等。
3. 按照外壳结构分类病毒的外壳结构多样,可以按照外壳结构进行分类,比如裸病毒、包膜病毒等。
三、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进入宿主细胞、合成病毒遗传物质、合成病毒蛋白质、组装和释放等过程。
1. 吸附和进入宿主细胞病毒依靠其外壳上的特定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随后通过吞噬作用或融合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内。
2. 合成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合成,形成新的病毒基因组;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合成,并通过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形成新的病毒蛋白质。
3. 组装和释放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后,新合成的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并通过裂解或融合等方式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四、病毒感染和免疫1. 病毒感染的过程病毒感染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进行生长繁殖的过程,它包括病毒的侵入、复制、破坏和释放等多个阶段。
2. 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宿主细胞通常会产生免疫反应来抵抗病毒感染,包括通过产生抗体、活化免疫细胞等方式来抵御病毒的入侵和复制。
3.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也会对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包括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式来清除病毒颗粒和感染细胞。
病毒基础知识
病 毒要点:病毒:一类超显微的、结构极其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在活体外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粒的大小以纳米来计量, 常见的病毒形态有球形、杆状或丝状、蝌蚪形、砖形和弹状5种。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有些病毒还具有包膜、刺突等结构。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病 毒的结构呈现高度对称性:即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和复杂对称。
噬菌体:噬菌体是发酵行业的常见病毒。
根据结构可分为A 、B 、C 、D 、E 、F 6种。
其中A 、B 、C 型为蝌蚪形,D 、E 型为球形,F 型为丝状。
病毒增殖过程: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内增殖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大体上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5个阶段。
病毒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3个时期。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其DNA 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也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其存在形式有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3种。
溶源菌:核基因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DNA 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称为溶源菌。
溶源菌的检出在发酵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离培养病毒可用寄主接种法、鸡胚培养法或细胞培养法,而且还必须根据不同病毒的要求进行选择,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病毒鉴定是诊断病毒性疾病的可靠方法,也是病毒分类的前提。
包涵体:某些细胞在感染病毒后,出现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在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
它可用于病毒的快速鉴别和某些病毒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 以及朊病毒。
在亚病毒中,仅类病毒和朊病毒能独立复制,卫星病毒及卫星RNA 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性质十分特殊的生命形式。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病毒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粒子,由基因组和外壳蛋白构成,无法独立进行代谢,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生存繁殖。
在人类历史上,病毒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基础病毒学的逐渐深入,许多疑难杂症也得以解决,病毒学现在的应用领域已经越来越广泛。
一、病毒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病毒的结构一般包含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一些病毒特异性蛋白。
遗传物质一般是DNA或RNA,但也有双链DNA或双链RNA。
病毒的外壳蛋白可以辨别宿主细胞,并参与病毒与宿主结合和病毒解耦等过程。
病毒特异性蛋白则有助于病毒调控宿主细胞代谢或干扰免疫应答。
由于病毒缺少自我复制的能力,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的寄生性使得它们能够绕过许多身体的防御机制,进入一个细胞并利用其内部机制来生产新的病毒,这会带来许多疾病。
例如,感冒、流感、艾滋病和乙肝等病毒病就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发的。
二、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按其遗传物质、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其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其遗传物质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不同种类的病毒对于宿主细胞的寄生方式和感染性质也有所不同。
科学家们根据病毒的特性以及人类疾病的流行情况能够预测病毒的类型和机理,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和药物。
三、病毒学的应用1.研究疾病病毒学最本质的应用就是对人类疾病的起因和预防进行研究。
病毒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如流行性感冒、突发性腹泻、SARS、艾滋病和乙肝等。
研究这些病毒的结构、机理、传播方式以及免疫控制方法等都对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疫苗研制病毒是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研发疫苗是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关键。
研究病毒的结构特征、生物学性质及其与人类免疫反应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帮助科学家们筛选出有效的抗病毒疫苗,从而帮助人类有效抵御病毒感染的威胁。
3.药物研发针对病毒疾病的药物研发是病毒学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寄生机制,能够找到有效的抵御病毒的药物,如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抗炎剂等等。
《病毒》 知识清单
《病毒》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它们由一个核酸分子(DNA 或 RNA)与蛋白质构成的外壳组成。
这个外壳被称为衣壳,衣壳的作用不仅是保护内部的核酸,还参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二、病毒的分类1、按照遗传物质分类(1)DNA 病毒: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例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2)RNA 病毒:遗传物质为 RNA,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等。
2、按照宿主分类(1)动物病毒:能感染动物并在动物体内寄生和增殖,如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感染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病害,比如烟草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在细菌内复制并导致细菌裂解。
3、按照病毒形态分类(1)球状病毒:外形呈球形,如流感病毒。
(2)杆状病毒:形状像杆状,例如烟草花叶病毒。
(3)丝状病毒:呈丝状,如埃博拉病毒。
(4)冠状病毒:外观具有冠状的突起,像皇冠一样,如新型冠状病毒。
三、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通常非常简单,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病毒的基因信息,决定了病毒的特性和繁殖方式。
蛋白质外壳则起到保护核酸和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作用。
有些病毒的外壳上还具有包膜,包膜通常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上面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有助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和侵入。
四、病毒的繁殖病毒不能自我繁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来完成其生命周期。
其繁殖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吸附:病毒通过其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吸附。
2、侵入:病毒将其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
3、脱壳: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宿主细胞内被去除,释放出核酸。
4、生物合成: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的指令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
病毒学基础知识解析
病毒学基础知识解析一、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不同于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其他微生物。
病毒无法自主进行代谢活动,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外壳中构成。
二、病毒的寄主与感染方式1. 病毒寄主不同类型的病毒可以感染不同种类的生物。
例如,有些病毒只感染人类,而另一些可以感染动物或植物。
这使得跨种传播成为可能。
2. 病毒感染方式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至寄主体内。
最常见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如性传播或血液传播)以及通过污染食品或饮水引入体内。
三、病毒结构解析病毒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1. 核酸核酸是构成病毒遗传物质的基础。
病毒可以包含DNA或RNA,但不会同时存在两者。
核酸中包括了病毒遗传信息,决定了其生活史和复制过程。
2. 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是保护病毒核酸的重要部分。
它可以提供结构稳定性,并帮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蛋白质外壳的形状多样,可能呈现出球形、棒形、衣服针等各种形态。
四、病毒感染机制1. 病毒侵入当病毒接触到合适的宿主细胞时,它会通过识别特定受体结合在宿主细胞上。
这个过程类似于钥匙插入锁孔,使得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内。
2. 病毒复制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来复制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
这个过程通常使得宿主细胞功能紊乱并最终导致死亡。
3. 病毒传播复制完毕后,病毒会离开宿主细胞,进一步感染其他健康细胞,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到其他寄主个体。
这种持续的传播是疾病扩散的主要原因。
五、病毒与人类健康1. 病毒感染许多常见疾病,如流感、感冒和水痘等,都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
这些感染可以导致轻微的不适或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类型的病毒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如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2. 免疫系统与抵抗力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毒入侵的重要防线。
它能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毒,同时记忆被感染过的信息以提高对未来感染的抵抗能力。
病毒的基本知识有关病毒的知识点
病毒的基本知识有关病毒的知识点(一)病毒的特征: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其特征为:1、个体微小,可通过滤菌器,大多数病毒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一般在20-30nm之间;2、核酸为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3、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4、具有受体连结蛋白,与敏感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连结,进而感染细胞。
(二)病毒的结构:1、由核酸(DNA或RNA)芯和蛋白质衣壳(capsid)所构成,称核衣壳(nucleocapsid)。
2、各种病毒所含的遗传信息量不同,少的只含有3个基因,多的可达300个基因。
3、有的病毒衣壳外面尚有一层被膜,称为包膜病毒。
4、组成病毒衣壳的亚单位称壳微粒☆病毒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参加,只要条件具备,便可完成自我装配。
☆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病毒体”(virion)。
☆其装配形式有二十面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三种类型。
____5、病毒的形态:____球形____丝形____弹形____砖形____蝌蚪形(三)类病毒:1、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一裸露的RNA分子2、不能像病毒那样感染细胞,只有当植物细胞受到损伤,失去了膜屏障,它们才能在供体植株与受体植株间传染。
(四)病毒衣壳的功能? 粒子外壳保护genome免受破坏--物理、化学、各种酶类? 衣壳与对寄主细胞的识别和侵染初期的互作有关--病毒附着蛋白、细胞受体(衣壳的某种结构形式)? 衣壳(capsid)含多拷贝蛋白亚基--个别亚基的损伤只造成侵染性的有限破坏病毒比病毒学家更聪明。
病毒在自然界的历史比人类要久远的多,它们更清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赖明诏“冠状病毒研究之父”赖明诏, 美国的冠状病毒教科书不少出自他手。
1975年以来,他一直从事冠状病毒的研究,对牛、猪、鸡、猫、老鼠等多种动物体内的冠状病毒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得到“非典”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图后,他发现其基因片段组成部分来自老鼠和禽类体内的冠状病毒基因; 二病毒的复制病毒复制过程的8个阶段成熟吸附侵入脱壳复制及表达装配释放复习题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有何区别?2、病毒的基本特征。
总结有关病毒的知识点
总结有关病毒的知识点1. 病毒结构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外壳。
核酸可以是DNA或RNA,根据核酸类型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壳体,用来保护病毒的核酸。
另外,一些病毒还有包膜,包膜是由宿主细胞的膜蛋白和糖蛋白构成的外层,它可以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
2. 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入侵、复制、破坏和释放四个阶段。
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后,它会释放核酸并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机制进行复制,复制完成后,大量的新病毒颗粒会破坏宿主细胞,从而被释放到外部环境中,再次感染其他健康细胞。
3. 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食物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宿主。
不同类型的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例如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血液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而食物传播病毒主要通过食物传播。
4. 病毒感染的症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皮疹、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5. 病毒检测和诊断病毒检测主要包括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
病毒诊断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手段,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体等来确定感染的病毒类型。
6. 病毒治疗与预防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疫苗和免疫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类型的病毒感染,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力,帮助宿主抵抗病毒感染。
7. 病毒的研究与防控病毒的研究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等,来寻找防治病毒感染的方法。
病毒的防控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措施,以及卫生监测、疫情监测等措施。
总之,病毒是一类微生物,它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等内容都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病毒感染,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病毒基础知识
病毒基础知识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们非常微小,只能在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生存和繁殖。
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引发各种疾病。
了解病毒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毒的结构与分类病毒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外部由蛋白质包裹形成“壳”。
根据病毒的遗传物质、壳和生物宿主的不同,病毒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别。
最常见的病毒分类方法是根据它们的遗传物质类型,即DNA病毒和RNA病毒。
二、病毒的感染与传播病毒感染人体通常通过吸入空气中携带病毒的飞沫或粉尘、接触感染物体表面或被感染者直接接触等途径。
一旦病毒侵入人体,它们会攻击并感染人体细胞,利用其细胞机制进行复制。
复制完成后,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释放新的病毒颗粒,传播到其他健康细胞上,导致感染蔓延。
三、病毒引发的常见疾病病毒可以引发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感冒)、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感染)、皮肤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
此外,一些严重的疾病也可以由病毒引起,例如:艾滋病、乙肝、登革热等。
不同的病毒在人体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四、预防与控制病毒感染为了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个人和公共卫生卫生方面的习惯非常重要,如勤洗手、避免与已经感染病毒的个体密切接触等。
其次,疫苗接种在预防某些病毒感染方面非常有效,如麻疹、流感等。
此外,定期进行病毒筛查和早期诊断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毒传播。
总结:病毒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了解病毒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病毒的结构与分类、感染与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通过合理的健康习惯和科学的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安全。
病毒学基础Ippt课件
25
3.朊粒的抵抗力
土壤中可存活20年 标准高压蒸汽灭菌不能破坏 灭活方法是室温下5%次氯酸钠或1mol/L
氢氧化钠处理1hr,再134℃高压蒸汽2hr以上
26
4.朊粒的致病性
引起人和动物Prion病。潜伏期长,表 现为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
27
动物Prion病
人类Prion病
36
4、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阶段也称为隐蔽期 包括
➢ 基因的复制:子代核酸的合成 ➢ 基因的表达:子代病毒蛋白的转录与翻译 阻止病毒生物合成的药物:核苷类药、非核 苷类似药、蛋白酶抑制剂等
37
病毒核酸类型不同,生物合成规律也不同
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单正RNA病毒 单负R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乙脑病毒
E、蛋白分子
F、流感病毒
8
G、烟草花叶病毒
二、病毒形态多样
多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少数为杆状、丝状、砖状、或子弹状
9
10
三、病毒的结构
1.核心 ( core )
核酸 →基因组genome 为病毒生命活动提供遗传信息 病毒复制的模板
11
2.衣壳(capsid)
5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7
大小悬殊 有内含子,ORF间有重叠 较大的遗传不稳定性
18
功能
➢ 病毒复制的模板 ➢ 决定病毒的生物学活性 ➢ 部分核酸具有感染性
19
2、病毒蛋白质
结构蛋白
➢ 分布于衣壳、包膜和基质中 ➢ 对核酸具有保护作用,稳定病毒形态 ➢ 决定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 ➢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分类及诊断
病毒参考资料课件
PRION
PrPc
254个氨基酸组成,PrPc具有43% 的α螺旋,3%的β折叠,而PrPsc具有34%α螺旋,43%的β 折叠。动物被感染后,PrPSc蛋白堆积在脑组织中,形成不 溶的淀粉样蛋白沉淀,无法被蛋白酶分解,引起神经细胞凋
亡(apoptosis)。
(二).病毒的多样性:病毒有五种形态:
1.球形: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 病毒;
2.丝形: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 3.弹形: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 4.砖形:如痘病毒; 5.蝌蚪形:如噬菌体;
RNA病毒与DNA病毒
球形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线形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丝状有被膜病毒:流感病毒
(四).病毒的结构:
➢ 由蛋白质衣壳(capsid)和核酸(DNA或 RNA)芯构成,称核衣壳(nucleocapsid);
➢ 基因组小,少的只含有3个基因,多的可达 300个基因; La➢mb有da的B病ac毒te衣rio壳p外ha面ge有被膜(envelope),来 源D于NA宿(T主EM细胞x1的53质,0膜00,) 被膜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
PrPSc的增殖
朊病毒(prion)
病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
➢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1996年春;
目前已知的人类PRION疾病主要有:
➢ 克罗伊茨菲尔德—雅各布氏症(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 CJD):自身PrP变异;以及变异型克-雅氏病 (vCJD):PRION感染;
➢ HIV(反转录病毒科) 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美国(1981);
电子显微镜下的甲型流感病毒
picture of H5N1 Avian Bird Flu Virus
病毒学基础知识与防控措施
病毒学基础知识与防控措施病毒学是研究病毒的结构、生理活动以及它们引起的疾病的一门学科。
在当今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背景下,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病毒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威胁人类健康的微生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病毒学基础知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了解什么是病毒1.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生物,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
它们由核酸(DNA或RNA)包裹在一个蛋白质壳中(叫做外壳),没有真正的细胞结构。
因此,无法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生物体。
2. 病毒感染过程当一个宿主细胞受到感染时,病毒会侵入细胞内部并使用宿主细胞机制复制自己。
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毒,它们可以感染人类、动物、植物以及细菌等各种生物。
3. 病毒的分类病毒根据其基因组的类型、外壳结构和宿主范围被分类。
基本上,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此外,根据宿主范围可将其分为: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二、常见传染性疾病与防控措施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在每年的季节交替期间,流感都会大规模爆发。
为了有效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定期接种适应当年流行病情的流感疫苗。
-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咳嗽或打喷嚏,并避免与患有感冒或流感的人密切接触。
- 健康饮食和充足休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戴口罩:佩戴口罩能够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同时也阻止自己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
- 遵守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以减少直接人际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 维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并避免用手触碰口、鼻或眼睛。
- 居家隔离和早期诊断: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检测。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关键信息1、病毒的定义: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 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2、病毒的分类:按照遗传物质分为 DNA 病毒、RNA 病毒;按照宿主范围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等。
3、病毒的结构:由核心(核酸)和衣壳(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包膜。
4、病毒的繁殖方式: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5、病毒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11 病毒的发现历程111 早期对病毒的观察和猜测在 19 世纪末之前,人们虽然没有明确认识到病毒的存在,但已经观察到一些疾病的传染性和特殊症状。
例如,天花、狂犬病等疾病的传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对于其致病原因并不清楚。
112 病毒的首次发现19 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经过细菌过滤器过滤后的汁液仍然能够使健康的烟草植株患病。
这一发现为病毒的存在提供了初步证据。
113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能够直接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病毒的特征。
12 病毒的基本特征121 微小性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通常以纳米为测量单位,一般在 10 300 纳米之间,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22 非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备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123 寄生性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身的代谢和增殖。
124 特异性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不同的病毒只能感染特定类型的细胞。
13 病毒的分类131 DNA 病毒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132 RNA 病毒遗传物质为 RNA,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等。
133 动物病毒专门感染动物细胞的病毒,如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病毒学基础知识解析
病毒学基础知识解析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由DNA或RNA和少量蛋白质组成,无法独立进行生物活动。
它依赖寄生于细胞内才能复制自身,并通过感染宿主细胞而引起疾病。
本文将深入探讨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病毒的结构、分类、感染机制以及防治措施。
一、病毒的结构1. 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是一个完整的传播单位,通常含有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
这个外壳被称为病毒衣壳(capsid),可以保护内部核酸避免被外界环境破坏。
2. 病毒衣壳:衣壳由一系列蛋白质亚基组成。
不同类别的病毒具有不同形态和大小的衣壳,例如20面体、螺旋形和复杂形等。
3. 病毒套期工(envelope):一些病毒在衣壳外包覆有额外的脂质层,形成套期工结构。
这些病毒通常通过细胞融合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二、病毒的分类1. DNA病毒: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双链或单链DNA组成。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等。
2. RNA病毒: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根据RNA是否为单链或双链及编码方式的不同,RNA病毒可再进一步分为正义链(positive strand)、反义链(negative strand)和单链(single-stranded)等类型。
例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
3. 疱菌类:这类病毒包裹在一个被称为“握手盖帽”(capsid)的衣壳中,如带有外骨骼的昆虫。
三、病毒的感染机制1. 吸附:当一个寄生于空气中或患者体液中的感染源靠近宿主时,它会以血清素或其他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并通过特定结合位点依附于细胞膜上。
2. 渗透:病毒在与宿主细胞结合、进入细胞之后,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细胞内。
例如,一些病毒会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被封装进液滴中。
3. 复制: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开始复制自身,并利用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器来合成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
4. 组装:在宿主细胞中,新生的病毒组分逐渐积累,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5. 释放:新生的病毒可以通过溶解感染细胞或穿过封装有病毒粒子的囊泡从宿主细胞释放出来,并寻找新的宿主进行感染。
病毒笔记知识点总结
病毒笔记知识点总结一、病毒的基本概念1. 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粒子,它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也不能进行自我复制,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可以感染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在内的各种生物。
2. 病毒的结构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包裹在蛋白质的外层中。
有些病毒还含有额外的脂质包膜。
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但能够表现出极高的遗传变异性。
3. 病毒的分类病毒按照感染宿主的种类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等;按照传播途径又可分为空气传播病毒、飞沫传播病毒、血液传播病毒等。
二、病毒的感染过程1. 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
病毒感染宿主的方式决定了防病毒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 病毒的侵入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透、解壳、释放遗传物质等步骤。
这一过程是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也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点。
3. 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依靠宿主细胞的生物机器进行自我复制。
这一过程中包括基因转录、基因翻译、蛋白合成等步骤。
病毒复制的机理是病毒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1.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对宿主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代谢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是病毒病变的直接原因,也是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依据。
2. 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致病性是指病毒导致疾病发生或发展的程度和速度。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对宿主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
3.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病的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病毒感染导致细胞死亡;诱导宿主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宿主细胞基因突变等。
四、病毒的防治策略1. 病毒疫苗的研发病毒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模拟病毒感染的过程来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免疫。
2.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研发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是控制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关键信息项:1、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病毒的结构组成核酸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外壳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膜(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的分类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病毒的繁殖方式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寄生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宿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病毒的传播途径常见传播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传播途径(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病毒的致病性引发疾病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病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病毒的防治方法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111 体积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12 无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病毒学是研究病毒及其感染致病机制的科学,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具有单一的核酸(RNA 或DNA)和蛋白质组成,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寄生在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繁殖。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乙肝、艾滋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了解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第一部分:病毒的结构病毒具有复杂的结构,通常由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病毒的外壳由蛋白质分子构成,通常称为“衣壳”,有些病毒外壳上还带有刺突蛋白,可以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病毒的核酸包裹在“衣壳”内,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RNA或DNA,也可以是分段的RNA或DNA。
第二部分: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有些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有些病毒则通过空气传播,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还有一些病毒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首先要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进入宿主细胞内,释放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复制和繁殖。
第三部分:病毒感染的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对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影响,引起许多病理反应。
一些病毒感染后会导致细胞死亡,如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肝细胞坏死;一些病毒感染后会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紊乱,如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会影响T细胞免疫功能;一些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宿主细胞的恶性转化,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宫颈癌等。
第四部分:病毒的防治由于病毒的复杂结构和感染方式,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或药物可以对所有病毒作用。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干预病毒复制过程或增强宿主免疫反应来控制病毒感染。
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定期接种疫苗来预防;对于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如艾滋病病毒感染,目前只能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进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Viruses)是一 类结构简单,只含一 种核酸(DNA或 RNA)、对抗生素不 敏感、营严格寄生生 活、非细胞形态的最 微小生物。
整理ppt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砖形(痘病毒) 弹状(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 球形(绝大多数病毒) 二、包含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于细胞中形成 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看到的特殊“斑块”
整理ppt
病毒复制的过程
一、吸附 首先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发生
的非特异性吸附。其次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 有选择性和有特殊亲和力的特异性吸附。它是 病毒感染具有明显选择性的理论基础。
整理ppt
二、穿入
①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 如牛痘病毒 ②通过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后进入细胞,如疱
疹病毒 ③病毒与细胞膜上受体作用进入细胞,如脊
整理ppt
三、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芯髓):为单股或双股RNA(或DNA), 导入活细胞后可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致细胞病 变。
2、衣壳:包围芯髓的蛋白质称衣壳,为二十面体或 螺旋对称。具有抗原性、保护作用、吸附作用。 核酸和衣壳统称为核衣壳。
3、襄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故对乙醚敏 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还有剌突。
髓灰质炎病毒 ④病毒直接完整进入细胞内,如呼肠孤病毒
整理ppt
Hale Waihona Puke 三、脱壳病毒脱壳包括脱去襄膜和衣壳两个过程 ①脱襄膜,有的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发生并向胞浆
内释放核衣壳如疱疹病毒;有的在吞饮泡内发 生如痘病毒。 ②脱衣壳,发生在吞饮泡内或细胞浆内。
整理ppt
四、生物合成 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一般为: DNA病毒(除痘病毒和虹病毒外)在细
4、触须:某些无襄膜的病毒所具有。
整理ppt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缺乏生物细胞所具有细胞器、新陈代谢必须 的酶系统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 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场所(细胞器),在病毒 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等成分, 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 毒体,再以特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感染其它 易感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所需 时间称为复制周期。
胞核中复制。 RNA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细胞
质中复制。 病毒脱壳后释放核酸,这时在细胞内查
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称 隐蔽期或黑暗期。
整理ppt
五、装配及释放
①无襄膜的DNA病毒如腺病毒,核酸 与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细胞溶解后 一次释放。
②无襄膜的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 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浆内装配,细 胞溶解后一次释放。
整理ppt
2、PH:
大多数病毒在PH6-8的范围内保持稳定。 在PH<5.0>9.0的环境中迅速灭活。
病毒种类不同对PH的稳定性亦不同。例 如呼肠孤病毒能抗PH3.0;口蹄疫病毒 在PH6.0-6.5及8.0-9.0迅速灭活,猪 水泡病毒在PH2.2,24h仍具有感染性。
整理ppt
3 、氧化剂:
整理ppt
③有襄膜的DNA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在核内 装配为核衣壳。释放方式有三种:一是移至核 膜以芽生方式进入胞浆,获得核膜成分作为襄 膜。并由此渐渐释放到细胞外;二是通过核膜 裂隙进入胞浆,从胞浆膜上获得襄膜,沿核周 围与内质网相通的部位从细内逐渐释放。三是 复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DNA与蛋白质均在胞 浆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颗粒”经再分化成为 成熟颗粒,其中一部分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大 部分则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而扩散释。
整理ppt
④有襄膜的RNA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与蛋 白质在胞浆中装配螺旋状核衣壳,并在感染 过程中使病毒特异性Ag成分(如血凝素、神 经氨酸)整合于细胞膜上。当病毒以芽生方 式通过细胞膜时,获得襄膜,并产生剌突。
整理ppt
第三节 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一、干扰现象 一种病毒(活病毒或灭活病毒)作用于宿主 细胞后,可导致另一种在免疫学上有关或无 关的病毒株不能在其中正常增殖的现象,称 病毒的干扰现象。
整理ppt
作用机制: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不象抗病毒那样直接灭活 病毒。干扰素对病毒体身没有作用,既不能直 接阻止其吸附或穿入,也不能阻断释放,而是 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质,这 种蛋白质附着于细胞的核蛋白体上,选择性地 抑制病毒mRNA译制为病毒蛋白质,从而影响病 毒结构蛋白和酶类的合成,使复制受到阻抑而 呈现抗病毒的作用。即最初感染的细胞由于病 毒核酸的剌激被诱导产生干扰素,它透过细胞 膜向外扩散并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其它细胞。
• 多数病毒对氧化剂敏感,常用H2O2、 K2MO4、漂白粉、碘化物等灭活病毒。 酚可用于几种病毒的消毒,但不宜于 脊髓灰质炎病毒。 4、甘油和抗生素:
整理ppt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又具有 细胞种属特征。即某一种动物产生的 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近缘种属动 物细胞。
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 但对没有Ag性(或Ag很弱),故治 疗病毒性疾病。亦具有抗肿瘤和调节 免疫机能的作用。
整理ppt
第四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分类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似 用理化因素使病毒丧失感染性的过程称灭活 灭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学活性
整理ppt
二、干扰素
概念: 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它因素如干扰素诱生 剂,剌激脊椎动物组织细胞(体外或体内)产生 的一种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
产生机理: ⑴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物”结 合,从而消除抑制作用,导致产生特异性mRNA 合成干扰素。 ⑵干扰素被释放以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 “作用因子约束物”结合导致产生干扰素。
整理ppt
1、温度:
病毒耐寒不耐热。大多数病毒可在4℃以下良 好生存,尤其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 (-196℃)下更能长期保持其感染性。而 大多数病毒于55-60℃10-30min灭活, 100℃迅速灭活。有的在室温下只能存活数 小时(流感、麻疹病毒),有的在自然界中 可存活数日或数月(肠道病毒群、肝炎病 毒)。但猪瘟Vi可耐受50℃2h,70℃1h, 100℃0.5-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