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和蒹葭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形式,简单了解《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2.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内容,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以及诗经中传递的“君子之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比两首诗中男主人公追求梦中人的不同方式从而体悟不同的“君子之爱”。
3.对比分析意象从而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一、导入爱情有多种模样。
它可能是司马相如“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的真挚热烈;可能是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有独钟;可能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款款深情;可能是仓央嘉措“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无可奈何;它甚至可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其实啊,早在三千年前,一本叫做《诗经》的集子中,就已经描述了最美的爱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关雎》和《蒹葭》,看看三千年前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师:诗歌需要在朗诵中去品其味,悟其情,先来齐声朗诵这两首诗。
关关雎鸠,开始。
蒹葭苍苍,开始。
三、找相同(重章叠句、主题、意象)引导: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找一找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一)形式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以四言为主,都是三节。
【评:你观察得很细致】引导:那么,你发现每一节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吗?预设2:诗中有相似的句子,只是变换了几个字。
【评:你总结出了诗经在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叠句】【PPT展示: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内容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讲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预设2: 两首诗都用了“水”这个意象。
追问:你读一下带有“水”这个意象的句子。
为什么都会用“水”这个意象呢?(可以联系一下刚刚概括的主题。
)明确:柔情似水,暗示了女子的温柔,爱情的缠绵悱恻,以及爱情如水一般的纯洁。
关雎 蒹葭 赏析
【关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
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其中有双声,有叠韵,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
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关雎》《蒹葭》赏析
《关雎》赏析班级和学号姓名 .【简介】《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
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
《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这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
古代说《诗》本有‚四始‛之说,列《关雎》为‚风‛之始,故倍受重视,为大家所熟习。
《诗经》的‚十五国风‛大多数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爱情之作,《关雎》正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
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
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这首诗有人把它分为四句一章,计五章;有人则把它分为四、八、八句,共三章。
从全诗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分做三章则较适宜。
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
次章写自己的寤寐不忘。
三章则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
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代诗歌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里面的比兴手法,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咱们先来说说《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看,那雎鸠鸟在河边欢快地叫着,互相依偎,这不就好比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梦寐以求的好伴侣嘛!这雎鸠鸟的和鸣,不就像那爱情的前奏,引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深深爱慕吗?这难道不神奇吗?再说那《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心中的那个人儿啊,就在河水那一方。
这芦苇和露水,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就好像我追寻心上人的道路充满了迷雾和艰难。
这难道不是绝妙的比兴吗?比兴手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诗歌中情感世界的理解之门。
它不像直接的表白那样直白,而是用周围的景物、事物来引出心中的情感,就好像是先给你摆上一道小菜,然后慢慢引出那道丰盛的主菜,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心里感到无比喜悦,这不就像诗人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心中的美好情感吗?又比如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看到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心里会涌起一阵孤独和凄凉,这也和诗人用凄清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失落是一样的呀!在《关雎》里,雎鸠鸟的恩爱象征着君子和淑女之间理想的爱情关系。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对恩爱的夫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未来也能拥有那样美好的爱情。
而在《蒹葭》中,那茫茫的芦苇荡和冰冷的露水,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追寻爱人时的迷茫和执着,这不就跟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迷失方向,但依然坚定地前行是一样的吗?哎呀,想想看,如果没有比兴手法,这两首诗会失去多少魅力啊!它们就像是没有了调味料的菜肴,变得平淡无味。
比兴手法让诗歌有了灵魂,有了温度,让我们这些读者能够跨越千年的时光,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所以说,《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真的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深邃。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同步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同步练习及答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下册《诗经》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诗中写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二)《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分)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1.雎鸠荇菜 2.窈窕淑女 3.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4.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1.《诗经•秦风》爱情 2.蒹葭 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冷落的思想感情。
5.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关雎和蒹葭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1、关雎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蒹葭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友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翻译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长短 不齐
日日 夜夜
在那水中的陆地上,一对对雎鸠不停地鸣叫。
文静美好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的好配偶。
那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文静美好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 她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想念呀, 想念呀
翻覆不能入 眠
悠哉悠哉: 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哉,语气助词。
茂盛的样子
蒹葭 采采 ,白露未已 。
sÌ 水边 所谓 伊人 ,在水之涘 。
向右迂曲 溯洄 从之 ,道阻且右 。
zhĬ 溯游 从之 ,宛在水中沚 。
水中的 不块陆
地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水中的小块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 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 离家出走)?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这位姑娘要出嫁, 喜气洋洋归夫家。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熹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 作铺垫。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三章)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
的恋歌,描绘他对一 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 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 望,反映古代劳动人 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和追求。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中考必背文言文《关雎、蒹葭》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关雎、蒹葭》重点字词整理
【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寤寐】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指对岸。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
宛,仿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道阻且跻】路又险又高。
阻,险。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采采】茂盛,众多。
【未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关睢》和《蒹葭》的写作手法比较
《关睢》和《蒹葭》都是感人至深的抒情诗。
前者是一首人民对理想爱情美好憧憬的热烈而奔放的情歌,而后者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
关睢全诗五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首章四句。
明媚的阳光照耀河畔,雎鸠鸟儿欢快得和鸣,小伙子对美丽的姑娘一见钟情。
开头写“关关雎鸠”是借用眼前的景物起头,这叫作“兴”,是《诗经》的常用手法,用鸟的叫声衬托主人公的愉悦心情。
二、三章八句是第二部分。
小伙子陷入热恋中。
他夜夜失眠,时时都想着心上人,可是无法和心上人相见,这八句的重点是“求之不得”后的心情,连用两个“寤寐”说明连睡梦时都忘不了的程度,“辗转反侧”形象地再现了主人公理想不得实现的焦躁不安心情。
末尾八句是第三部分。
在相思后,小伙子没有绝望,而是乐观地想像着未来的世界。
作者连用句式基本相同的两章,咏唱这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脱离现实的梦幻是由极致的情思引起,是超越了现实的想象,因此更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情怀。
《蒹葭》这首诗分三节,它们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
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
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内蕴深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可是通过下句我们可以知道他思念的人却遥不可及。
“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
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心神摇曳起来。
爱情的圆满与理想的象征——《关雎》《蒹葭》主旨简析
爱情的圆满与理想的象征——《关雎》《蒹葭》主旨简
析
《关雎》和《蒹葭》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两个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古老的文化背景下,集中表达了爱情是博大精深的、恒久耐牵的象征。
《关雎》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写了闻名全国的“二关”和其间爱情的故事。
诗人以民间传说中洞房花烛夜,将民间爱情变为文学表达,笔下四句关于爱情的小诗深受人们赞语,表达了浪漫甜蜜的爱情,直击人心:“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蒹葭》是刘禹锡所作,具有抒情性的内容,凝聚巨大的力量,使人们感受到爱情的坚定和持久。
诗人把写恋人们相爱的内容表现得非常成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仿佛真实再现了恋人们情深缘浅时的痛苦和等待,表达了爱情的无尽理想。
总之,《关雎》和《蒹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浪漫而持久的爱情的象征,是理想的象征。
它表达了爱情传说中永恒浩荡的情感,是中国古代恋爱故事中圆满完美的标志。
它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也为人们缔结幸福美满的爱情提供了美好的祝福,成为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最富有诗意的作品之一。
关雎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关雎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关雎》和《蒹葭》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歌,它们曾经被庄子誉为“天下之至言”,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两者题材不同,但它们都借助自然物象来寄托对爱情的思考和表达。
两首诗的写法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下面将逐步分析。
首先,关于题材,两首诗都以“女性的离别”为主题,但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
《关雎》表现了男女间的隔阂和分离:男女在同享的美好时光后,逐渐产生疏离感,感情淡薄。
而《蒹葭》则是一首表达女子怀念未婚夫的离情诗,表现出女性强烈的爱情与失落之情。
其次,两首诗在文学形式上也有不同。
《关雎》是诗歌中较完整的形式,采用六绝句与四辞三句相映成趣,传达出作者对“死生契阔”和“忧思难忘”等情感的深度抒发。
而《蒹葭》则是一种自然韵文,采用七言句式,用自然景观巧妙地渲染出女子心境的迷茫和沉默。
第三,两首诗的写法手法也有异同。
《关雎》开篇就使用了倒牛补筋的手法,通过描述坏音的西北风,旋即转到寿鱼的身上,展现出中国诗歌独特的“跃入式”手法。
而《蒹葭》则采用了类比和象征的方法,以“蒹葭”代替“纤细的女子”,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首诗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关雎》通过描绘西北风的凄厉和对寿鱼的寄托表达出作者的间接思念和离愁;而《蒹葭》则以朦胧、含蓄的语言抒发了女孩子内心的渴望和失落之情,表达了作者的直接忧郁和不舍。
综上所述,尽管《关雎》和《蒹葭》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但从题材、形式、手法和表达方式这四个方面来看,它们还是有差异之处。
它们在具体表现方面所采用的手法不同,但都以自然物象为媒介,从而将作者的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演绎。
两者的异同不仅是文学性的,也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蒹葭和关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蒹葭和关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古代诗歌中,蒹葭和关雎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
虽然两首诗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对爱情的表达。
本文将围绕蒹葭和关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希望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
相同点蒹葭和关雎的相同点之一是它们都是爱情诗歌。
虽然两首诗的情感表达略有不同,但它们都通过诗歌这一媒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情之情。
比如蒹葭这首诗歌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与关雎这首诗歌中的“思归故乡,吴音啾啾,陇水潺潺,雁阵西东”的表达方式,都是对爱情的真挚感受。
其次,蒹葭和关雎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创新。
比如蒹葭这首诗歌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表述方式,以及关雎这首诗歌中的“彼亦是行人呀,君子好逑”的音韵,都是具有创新性的表现。
不同点尽管蒹葭和关雎有相同的地方,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对于蒹葭而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表达的是一种清新脱俗的爱情。
诗人描绘了那种初见时的感慨,而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淡淡的情感。
反观关雎,其使用了更为辞藻华丽的修辞技法,给人留下比蒹葭更为深刻的印象。
其实,关雎所表达的爱情是一种渴望故乡的情感。
她通过描述故乡的点滴,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归家人的期盼。
蒹葭和关雎在表现方式上也极为不同。
蒹葭这首诗歌运用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以及“两情若是久长时”等对爱情的表达,非常的独特。
此外,这首诗歌的形式和格律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反观关雎,她的诗歌则总是以一种优美的节奏,配以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美丽的景色。
无论是在诗歌的结构上,还是在韵律方面,关雎的表达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总结在蒹葭和关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创新和创造。
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深切思考。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蒹葭和关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天,我们对这些诗歌应该多加尊重和欣赏,不仅可以增加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对爱情、人生等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翻译、作者、主题思想
《诗经二首》背景、主题资料:【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主题思想】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诗经》两首赏析(关雎、蒹葭)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 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 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 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 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夏—商——— 周 —秦—汉—隋—唐……
西周——————东周 初期 —— 末期 春秋 —— 战国
西周初年——春秋中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 (公元前6世纪) ,最初称《诗》, 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 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 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 光辉起点。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 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 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 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 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 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描写艺术形象 特点
一、蒹葭、霜露、秋水 ——凄清的秋景
(实景)
(渲染气氛)
朱 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的 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 赋就是铺陈直叙
在
的 解
比就是譬喻
释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
头。
关雎
《关雎》简介
《关雎》是《风》之始也, 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 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 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 不伤。”其声、情、文、义 俱佳。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 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 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 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 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二读通文意
蒹葭[1] 蒹葭苍苍[2],白露为霜[3]。所谓伊人[4],在水一方[5]。 溯洄从之[6],道阻且长[7]。溯游从之[8],宛在水中央[9]。 [1] 蒹葭:泛指芦苇,皆水边所生 [2] 苍苍:茂盛的样子。“萋萋”、“采采”义同。 [3] 为:凝结成。 [4] 伊人:那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5]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6] 溯洄:逆流而上。从:追寻。 [7] 阻:险阻,指路险难走。长:遥远。 [8] 溯游:顺流而下。 [9] 宛:宛如,好像。中央:中间。这儿指水中间的小洲,小 岛。
一、了解《诗经》
风: 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 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 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 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王室贵族宴会的乐歌。也有少量的民谣。分 “大雅” 和 “小雅”, 颂: 祭祀时所唱的歌谣。 赋: 即陈述铺叙. 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 内容.
一、了解《诗经》
风: 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 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 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 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王室贵族宴会的乐歌。也有少量的民谣。分 “大雅” 和 “小雅”, 颂: 祭祀时所唱的歌谣。 赋: 即陈述铺叙. 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 内容.
河的岸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险峻。 顺流寻找她,仿佛她走到了在水的中的小沙丘
三、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所谓伊人,在水
之涘[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3]。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沚[4]。 [1] 已:止,干。 [2] 涘(sì):水边。 [3] 右:向右拐弯,这里指道路迂回弯曲。 [4] 沚(zhǐ):水中陆地,小岛。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文原文及赏析《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的两首经典情歌,以其淳朴、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关雎》一诗,描述了一个男子对淑女的痴情追求。
诗人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主题,展现了男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描绘男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痛苦,生动地表现了爱情的苦涩和美好。
诗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形象地展现了男子因思念淑女而难以入眠的情景,令人感叹不已。
《蒹葭》一诗,则表现了对伊人的思念与追求。
诗人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主题。
通过对道路的险阻和伊人的遥远的描绘,展现了追求爱情的艰辛和执着。
诗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
这两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死 意 死, 十 。另 分 雎 一专鸠 就一在 忧的传 思水说 不鸟中 食,是 ,其一 憔一种 悴或情
一 读 , 读 准 字 音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yao tiao hao qi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xì ng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wù mèi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sè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mào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lè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读课文, 疏通文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溯洄从之,道阻 且跻(jī)。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chí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反复咏叹,追求急切 三章 追求不到,无限怅惘
前两句 写景 八句
后六句 抒情
情 景 交 融
蒹 葭
深入思考: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 个美丽的女子吗?
关于《蒹葭》内容的几种说法: 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也有人说: “‘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 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 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作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 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三、理想说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 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 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五、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练习背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关 雎(诗歌大意)
水鸟和鸣关关唱,歌唱在那水中的陆地上。文静 美丽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对象。 长的短的水荇菜,向左向右顺着水流把它采。文 静美丽的好姑娘,醒来梦中都在寻求都在想。 寻求想念不能得,醒来梦中想更切。思念不断真 难忘,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天不亮。 水荇菜有短又有长,左采右采在河旁。文静美丽 的好姑娘,想用表示友爱的弹琴鼓瑟来供她赏。 水荇菜长长短短不整齐,左边右边来摘取。文静 美丽的好姑娘,想用敲钟击鼓来让她喜洋洋。
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 《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 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 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 义俱佳。
关 雎
解文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 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 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 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 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三读:想象诗的绘画美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寤寐求之。
寤:睡醒。寐:入睡。
第二章:诗歌以眼前 景物为比喻,以时而 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 菜的动作,隐喻君子 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 求。
第三章:,通过对 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 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 真地表现了这位君子对 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 着。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参差荇菜,
起兴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友:亲近。
起兴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乐:使快乐。
芼:择取。ຫໍສະໝຸດ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 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 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 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 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 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 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 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 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 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表达感情更深刻,一唱三叹,极 具感染力。 (2)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 第一章压ang韵,第二章压i韵,第三 章压i韵。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作业
背诵默写
1、朦胧美。
(1)主题的朦胧。
写爱情 写理想
(2)意境的朦胧……
品味诗的意境美
意象、意境 《蒹葭》意象: 蒹葭、霜露、秋水、诗人、伊人 起兴 气氛渲染、心境烘托(环境凄清,心情寂寞) 二次幻觉 虚实相生 “所谓” “宛”
景 秋晨雾霭 烟水迷离 凄清哀婉 苍凉幽缈 情 如痴如醉 如梦如幻 神情恍惚 惆怅失意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 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 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 奠定全篇的基调。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听 所见 极有层次 所思 语约义丰 所愿
第一节:关关雎鸠 (情意真挚,互相和唱)
联 想
起 兴
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
荇菜
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流:寻求,择取。
窈窕淑女,
三读,欣赏品味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它是描写男子追求 女子的一首古老的情歌, 感情质朴纯真,语言朴 素优美,韵律和谐,意 境优美。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 并使她快乐异常。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首章(前4句):见物起兴,写自己的
爱情和愿望。
次章(中间8句):写自己的寤寐不忘。 尾章(后8句):写自己愿望实现时的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 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共分为《风》 (160篇) 、《雅》 (105篇) 、 《颂》 (40篇)三大类,它们都 得名于音乐。
朝吟风雅颂
暮唱赋比兴
“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 谣。 “雅”:“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苍苍 萋萋 采采
白露
为霜 未晞 未已
渲染了一 种清冷索 寞的气氛, 为主人公 的活动和 心情奠定 了基础。
水之方 伊人 水之湄 水之涘
道阻长 不 道阻跻 溯洄从之 断 道阻右 主人公 追 水中央 求溯游从之 水中坻 水中沚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学习目的: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韵 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考点归纳:
1、默写填空 2、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部分文言实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关 雎
关关雎鸠,
《诗经》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逑:配偶。
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 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 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 喜爱的配偶的联想。起兴: 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 比如此处,写鸠鸟鸣叫, 既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 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 气氛。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蒹 葭
《诗经· 秦风》
一、听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作品虽未着意刻画双方的形
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 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 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 伊人----高洁、可敬、可亲、可爱。 主人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 执着追求,坚贞不渝。
3、音乐美。
(1)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