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人生的关系
中小学农业美学课程总结评价
中小学农业美学课程总结评价一、美学概念以及发展美学,一个由来许久的名词。
以前对于美学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说没听说过。
通过《美学与人生》的学习,让我的内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于美学的发展过程,也许不是很清楚。
通过老师的讲解,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认为:当人类存在时起,就开始用自己的眼睛以及心灵去分辨世间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现实中,每天我们也无时不在审视心中的美。
美学观点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对于美学的解释是:美是被秩序与和谐统摄的宇宙。
那时的美,是自然化的美,是扩大化的美。
而后罗马对于美学的诠释是:上帝创造从无到有的完美世界。
此时的美,是神化,人性化的美。
之后爱默生说美学是:美是德行设立的标志。
更使美人性化,现实感更加浓厚。
黑格尔对于美学的诠释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此时的美,跟人的关系更为紧密,也可以说美的标准是人定的。
近代,对于美学的解释是:美是关系的体现。
也就是说,跟自己关系好的,紧密的,就会觉得美。
这对于美的解释是符合人的心理的,但是也不能说它就是对的。
美,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到底是真是的还是虚幻的?没有人会有正确的答案。
人在不同的时候,对同样的问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那么,何为美?有人说美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对事物的完美体现。
那么,美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无法实现的虚幻。
然而,我们会问:在现实世界中,美到底存在不存在?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世界是不存在的,真实也是不存在的。
我问过老师:那么,对我们来说,什么是存在的。
老师的回答是:只有存在着的存在!当时,我说这个答案无法接受。
到现在还是不明白。
什么是存在?存在难道就一定要有实物在哪里吗?存在就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吗?存在本身存在吗?存在。
存在一定就存在吗?不一定。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美到底存在不存在。
二、对于人生的理解及认识人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人生就那短暂的几十年;在意义上说,人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对自己来说,人生就是经历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这个世界是多么复杂,它充满着无尽的细微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中,人类对美的认识也时时发生变化。
以“美”为中心来说,不论是社会文化、哲学还是宗教,它们都尝试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美,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美学观。
本文将研究唯物主义的人生三境的美学观,以此来解释人类对美的认识。
首先,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美就是物质的客观现象,它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拥有一定的物质实质,可以有效表达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换句话说,美就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它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有深厚的物质根据,即客观规律的发生和变化。
所以,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美的认识是基于对物质客观现象的认识,而且是经过评判的。
其次,人类的美学观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物质美、精神美和理想美。
物质美是指客观现实的美,它反映出客观物质事物的外在特点,是肉眼能看到的各种美丽形象,比如风景美景,植物美景,动物美景,而这些外在形象反映出内在客观事实,即客观规律。
精神美是指客观现实凝结的精神意义,它把物质美中的客观物质事实转化成一种抽象的精神意义,比如正义、平等和自由等。
最后,理想美是指人们对完美的憧憬,它反映了人类普遍期望实现完美的理想,而这种理想更多是人们对事物的共同追求,而不是属于某一个个体独立经历的。
最后,由于唯物主义的人生三境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人类对美的认识必须体现出客观的规律。
同时,人类的美学观也要包括三个层次:物质美、精神美和理想美。
当人们试图理解客观现实中的外在美时,他们也会带着内在的精神意义去解读;当人们看到美的形式时,他们也会试图从中看出人类普遍追求的完美理想。
虽然美的定义和追求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因此美不仅是一种感觉,它还可以带来社会文化、哲学和宗教的思考。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的人生三境的美学观是一种从客观规律出发去解释美的方法,它把美分层次,包括物质美、精神美和理想美,以此来解释人类对美的认识,即人类的美学观应该包括客观的规律和合理的追求。
论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
论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摘要:随着教育改革重心的转移和教育根本观念的转变,当代美学研究也发生了走向美育的转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在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是比较起来,从没有像在现代社会中那样,显示出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那种独特的重大价值。
大学美学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的实际影响力和建构力,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社会生产力要素。
艺术人生的人格养成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塑造、资源转化及效能提升力量。
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对于人的人性的完满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
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大学教育;美学与艺术人生;文化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关注个体,关注当代人的幸福是信息时代人文关怀的中心,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当代人文关怀,将美育推到社会与美学学科的前沿。
在文化生产力的框架中,中国关于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的评价和争鸣逐渐展开,高校美术教育和艺术人生的内涵、发展规律、历史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等得到了初步研究。
艺术人生观的思想需要逐渐溢出艺术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行为规范等领域,应该成为大学美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在艺术教育中,将审美由艺术推及至人生与生活,使学生形成一种艺术的人生观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一、美育与当代社会生活资本主义与现代性的最大弊端是生活与艺术、审美的分裂。
当代西方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则是:人应该诗意地生存。
从我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潮流来看,美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生活和艺术,人生和审美的统一。
从人生艺术化到生活审美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已悄然变化,特别体现在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更加关注。
物质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审美层次和审美追求。
当代美育如果要掌握话语权力,就必须睁开眼睛看现实,而现实是网络、媒介创造了人的崭新的感受方式与审美方式。
因而,美育的当代构建实际上就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即适应传媒的当代性和适应身体感受的当代性。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人类的生活实践历史是一条复杂漫长的历史,它生活在三个不同的境界中:社会、政治和宗教。
在这三种境界中,我们发现了不同的美学观,引导着我们的一生。
本文将讨论人生三境的美学观,以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境界,并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和实践的影响。
首先,社会境界下的美学观。
社会学家们认为,个人最终要求的是社会上的认可和地位,以及不断的个人成长。
因此,社会境界的美学观就是,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成就社会的发展;要勇敢地发展自己的特质,不断改善社会结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要自信地从容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形势中发掘自己的潜力。
其次是政治境界下的美学观。
政治人士认为,政治是一种权力,是改善人类生活的手段。
因此,政治境界的美学观就是要有勇气,主动参与政治运动,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要勇敢地发挥自己的权力,不断改善国家体制,为社会谋取美好的未来;要有责任感,以睦邻友好的态度去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是宗教境界下的美学观。
宗教学家们认为,宗教是一种崇高的信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宗教境界的美学观就是要有信心,坚持信仰自己的教义,从而得到安宁;要有勇气,秉持宗教的精神,不断发展宗教事业,为人民福祉献礼;要知行合一,以实践来发展宗教,不断发挥宗教在影响社会上的积极作用。
总之,以上三种美学观是人生三境的基本美学观。
它们构成了对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假设,指导着人们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发掘出更完善的社会秩序,促进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
同时,这三种美学观也是人类实践的指导原则,为人类在社会、政治和宗教境界中构建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从上面可以看到,人生三境的美学观展示了一个庞大而美好的人类实践世界,它不仅提供了参考信息,更激励着我们去探索社会、政治和宗教境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此帮助人类实现更完美的未来。
唯有掌握社会、政治和宗教境界的美学观,社会才能成功地迈向更高的解析水平,事业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实现一个美好的未来。
美学与人生
一、概念题。
1、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2、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3、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4、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人生美学则是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
)5、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
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6、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
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
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7、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8、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美学与人生
美学与人生美学与人生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
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
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
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
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
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到大自然中去,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可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今日在长江三峡的崖壁上,尚可看到当年抗日将领的题刻“驱逐倭寇”。
祖国锦绣山川,岂容敌蹄蹂躏!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回想半个世纪前,中华大地,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我炎黄子孙为抗击日军入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史绩!淞沪决战,宝山喋血,罗店鏖战,四行仓库八百孤军……今天已经很难寻找当年的遗迹了!笔者日前去浙江南北湖旅游,此处位于杭州湾澉浦附近,正是当年日军登陆点,健忘的人们不肯在此立一块小小的石碑,宁可不惜工本修建子虚乌有的谭仙城!想起苏联卫国战争后,所有战场遗址都建有高大的纪念碑,无名英雄墓地燃烧的火炬终年不息,鲜花花环常年布满四周,人们永远追思英雄的不朽业绩。
美学与人生
绪论美是人生杰克逊认为美好人生是:——美德、希望、执着、勇敢和爱一、美、审美与人生美学真让人感到踏实;善让人感到安慰;美让人感到愉悦。
美:是在主客体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关系。
柏拉图:“美是理念”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狄德罗:“美在关系”马克思:“劳动创造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海德格尔:“美是人生在世的生活世界”、“诗意的栖居”叶朗:“美在意象”审美:是审美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
人生美学: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
二、人生美学的基本内容什么是审美的自我?什么是美的情操?什么是美的性格?什么是美的人格?什么是美的生命?什么是优美的人性?什么是美好的爱情?什么是美的德性?什么是美的情操?什么是美的性格?什么是美的人格?什么是美的生命?凡是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的一切内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纳入人生美学的研究视野。
三、人生美学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人是美的,人生亦是美的;实践意义:“人有了物质才能够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雨果对真、善、美理想的建构与追求四、研究方法把人生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探寻审美的人生。
思考题:1.什么是美?2.什么是人生美学?第一章审美的自我一、自我与审美的自我1.自我的诞生“自我”从伴随着第二性征萌发的青年期时候起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并有一种渴求自立,渴望得到成人待遇的尊重,渴望开始自己独立人生的愿望和冲动。
标志:——青年期开始的自主意识的萌发青年期自我意识的萌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自我”在这里必然会伴随着极强烈的阵痛:莫名的焦躁、烦恼、郁闷、惆怅、苦涩,突然的惊喜、悲伤、迷惘、不安、懊丧等等。
自我诞生中的矛盾体验:(1)成人意识和稚气未脱的矛盾;(2)求理解和封闭性的矛盾;(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性成熟与性道德的矛盾。
2.审美的自我“自我意识”对自我的存在、展开与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自我审美意识审美的自我:对自我有一个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建构。
美学与人生
一、结合美学史上关于美的定义的探讨,谈谈你认为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
”黑格尔把他的辩证法运用于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我觉得美是一个探索过程,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某一定的客体,同时美也是人类的特殊情感,离开了人这个主体,美就不存在了。
比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的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察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
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
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
同时美也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
总之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其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
二、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什么是审美的情感性?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包括人的生理、理性因素与人类发展所积淀的普遍因素。
让我不禁想到了近期大热的印度大片《摔跤吧,爸爸》。
整部电影时刻牵动着观看者的心,随着剧情的叠层起伏,我们心里有共鸣、愤怒、同情、快感,直至影片的结束。
《摔跤吧,爸爸》将父爱与梦想结合的如此完美,并且聚焦金牌意识和女权意识,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破而后立的格调,既有对现实的鞭挞,又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动人心弦,令人热泪盈眶。
美学与人生观后感
美学与人生观后感近来,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美学与人生观的书籍,这使我对美学与人生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在这片文字的海洋中,我领略到了美学与人生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与影响。
首先,美学与人生观的内涵是相互关联的。
美学作为研究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关注的是艺术、审美和美的本质。
而人生观则是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和态度。
美学并非只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它的核心是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
美学关注的是美的感受,而人生观关注的是如何过好这一生,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美学为人生观提供了视觉、听觉和思维等方面的滋养,而人生观则使美学有了生活的底蕴和目标,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次,美学与人生观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方式。
美学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使我们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美学使我们通过艺术享受和美的感觉来感受世界,从而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人生观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个体感受到整体意义的角度来理解生活的方式。
它帮助我们看到人类存在的意义,指导我们如何在现实中塑造自己的人格和人生。
美学与人生观还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学引导我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使我们更加注重品味与审美的修养。
而人生观则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决定了我们对待世界和与他人互动的态度。
美学与人生观共同培养了我们的情感和修养,使我们的行为更加主动和有意义。
美学与人生观还可以指导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矛盾问题。
美学教会我们欣赏他人的美,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加深厚和谐的关系。
同时,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矛盾和困境,指导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美学与人生观是人类精神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了我们的认知体系、价值观及行为准则。
美的本质与特征
• •
• •
三、学习美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富的审美经验为基础。 艺术家格罗塞曾说:没有理论的事实是迷糊的,而没有事实的理论则是空洞 的。 那么,理论怎样联系实际? 第一,要加强对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的分析; 第二,要与艺术作品的欣赏、解释、评论、研究结合起来; 第三,要把美学 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践问题。 四、学习美学,必须加强理论思维的锻炼。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如果想登上文化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 维。 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必须具有一定理论思维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美学理论和进行美学研究。 五、学习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方法为指导,又要吸 收各派美学学说的积极成果。 六、学习美学,必须提倡师生对话与交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 精神。
美的本质与特征
社会因美而文明和谐! 生活因美而充满快乐! 人生因美而富于诗意!
•
一、学习美学,首先要深刻认识美学与人生的关系。 席勒有句名言:只有完整的人才游戏,只有游戏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在席勒看来,自 由对于人生是尤其重要的,自由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人要达到 自由的路径就是审美的教育。换言之,通过审美,人们才可能走到自由。而游戏的本 质是自由,与审美是相通的,所以,把席勒的话作另一种表达就是:只有完整的人才 审美,只有审美的人才完整。 朱光潜把人生分为两种,一是“实际的人生”,一是 “艺术的人生”。所谓“实际人生”,就是一切生命活动都为生存而奔波,把人生的 时间都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生活情趣干枯无味。这种人生不过是“衣架饭袋的人 生”,平庸人生、不自由的人生。“艺术的人生”,则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基础 上,把人生当作一种艺术,追求人生的艺术化。这种人情趣丰富,对于好多事物都觉 得有趣味,并总是去追寻和体验这种趣味,从中发现人生的至美境界。这里所说的 “艺术的人生”也可称作“审美的人生”;人生的艺术化也就是人生的审美化。这是 人生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是真正自由、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 二、学习美学,必须打通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把美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有一段话: 我现在相信: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 的人们如果忽略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事隔四五十年之后,朱先生在《怎样学 美学》一文中补充说:我现在相信: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 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 总之,学习美学时多读些相关学科的知识,美 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学习美学就要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拓展。
美学与人生
【 关键词 】 美学; 生; 人 精神
人 生而产生的心情像 类似 , 他早年做的一首诗< 生命 之窗
美 学 学 科 的名 称 , 德 国 哲 学 家 鲍 姆 加 通 在 1 5 是 0年 的内外》 7 可以看 出, 现摘抄如下 : 生命 之 窗 的 内 外 首 次提 出 来 的 , 是 事 实 上 , 论 在 西 方 还 是 东 方 , 学 但 无 美 思 想都 已经 有 着 两 千 多 年 的 历 史 ,只 不 过 没 有 形 成 一 种 白天 , 开 了 生命 的窗 , 打 学科。 美学” “ 学科 的名 称 是 近 代 由西 方传 入 中 国。 学是 美 绿杨 丝丝 拂着 窗槛 。 审 美 意识 的理 论 形 态 , 中 国早 就 有 了 , 以说 从 老 子那 在 可 层 层 的屋 脊 , 行 行 的 烟 囱 , 一 成 千 成万 的 窗 户 , 堆 成 伙 的人 生。 成 就开始 了。从老子 、 孔子、 易传》 庄子 、 《 、 一直到王夫 之、 叶 燮 、 涛 , 国 古代 思 想 家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重 要 的 美 学 范 畴 石 中 行着 , 着 , 爱着 , 争着 。 坐 恋 斗 和命题 , 着极其丰 富的、 刨性 的美学思 想 , 有 原 为我 们 构 活动, 造 , 憬, 受。 创 憧 享 建 真 正 具 有 国 际 性 的现 代 美学 体 系 提供 了 极 其 珍贵 的 思 是 电影 , 图 画 , 速 度 , 转 变? 是 是 是 想 资 料 。 近 代 的梁 启 超 、 国 维 、 元 培 热 心 学 习和 介绍 王 蔡 生 活 的节 奏 , 器 的 节 奏 , 动 着 社 会 的 车 轮 , 宙 机 推 宇 西 方美 学 , 中国 近 现 代 美 学和 美育 产 生 重大 影 响。到 现 的旋 律 。 对 代 的朱 光 潜 和 宗 白华 则 学 贯 中 西 , 梁 启 超 、 国 维 、 在 王 蔡 白云 在 青 空飘 荡 , 元 培 所 开 辟 的 中 西 美 学 融 合 的 道 路 上 又 向 前 发 展 了很 人群在都会匆忙 f 多 。 当代 美 学 出现 的 两 次 美 学 热 潮 则 深刻 讨 论 了 美学 知 黑 夜 , 上 了 生 命 的 窗。 闭 识, 对美 学 知 识 的 普 及 有 很 大作 用。 窗 里 的红 灯 , 映着 绰 约 的 心影 : 掩 为 什 么 从 古 到 今 我 们 一 直 对 美一 直 保 持 着 如 此深 厚 雅 典 的庙 宇 , 茵 的残 堡 , 莱 的 感 情 ? 我 认 为 这 与 美 学 对 于 人 的 意 义世 界 和 价 值 世 界 山中 的冷 月 , 上 的孤 棹 。 海 有 很 大 影 响 有 关 , 小 处来 说 , 从 它影 响着 我 们 每 个人 的人 是 诗 意 , 梦 境 , 凄 凉 , 回想 ? 是 是 是 生 , 的来 说 对 于 整 个 民 族 整个 国 家都 有 很 大 影 响 的 。尤 大 缕 缕 的情 丝 , 就 生命 的 憧 憬。 织 其 是 在 影 响 着 我 们 每 个 人 的人 生 方面 。我 们 知 道 美 学属 大地在窗外睡眠 l 于 人 文 学科 。 研 究 人 的 生 活 世 界 的 , 人 的意 义 世 界和 是 是 窗 内 的人 心 , 价 值 世 界 。 美 学 各 个 方 面 都 不 能离 开 人 生 ,都 包含 着 人 遥 领 着 世 界 深 密的 回 音 。 生, 总之 , 学 研 究 的 内 容 就 是 引导 我 们 去 追 求 一种 更 有 美 他 曾 这样 自述 自 己的 感 情 :在 都 市 的 危 楼 上 俯 瞰风 意 义 更 有价 值 更 有 情 趣 的 人 生 ,使 得 我 们 能更 好 的达 到 驰 电掣 的 匆忙 的人 群 , 通力 合作 地 推 动人 类 的 前 进 : 生命 种理 想 的 人 生 境 界 ,实 现 海 德 格 尔所 说 的人 诗 意地 栖 的悲 壮 令 人 惊 心 动 魄 , 渺渺 的 微 躯 只 是 洪 涛 的 一 沤 , 而 然 居 在 大地 之上 ! 内心 的孤 迥 , 希 望 能 烛 照 未来 的 渺 茫 , 到永 恒 的 深 密 也 听 我 个 人 认 为 我 们 每 个 人 不 必定 都 要 成 为 美 学 家 , 但 节 奏 , 寂 的神 明体 会 宇 宙 静 寂 的和 声 。 直 面 着 现代 性 静 他 我 们 的 心 中 不 可 没 有 美 感 不 可 没 有 诗 意 , 因为 美 学 与 我 危 机 问题 。 他 首 先 揭 示 “ 个 近 代 人 的 矛 盾 心 情 ” 是 电 一 “ 们 的人 生 关 系 很 密切 。 美 学 大 师 叶 朗 曾讲 到 不 仅 仅 是 当 影 、 图 画、 速 度 、 转 变? 生 活 的 节 奏 , 器 的 节 奏 , 是 是 是 机 代 青年 , 有 的 当代 人 , 果 条 件 允 许 的话 都 应 该 学 一 点 推 动 着 社 会 的 车轮 , 宙 的规 律 。 白云在 青 空 飘 荡 , 群 所 如 宇 人 美 学 , 其 《 学 原 理 > , 这 样 讲 到 : 因 为 从 根 本 上 在 都 会 匆 忙 !… … 是 诗 意 、 梦 境 、 凄 凉 、 回 想? 缕 缕 在 美 中 他 “ 是 是 是 说 , 不 仅 是 社 会 的 动 物 , 仅 是 政 治 的动 物 , 仅 是 会 的 情 丝 , 就 生 命 的憧 憬 。大 地 在 窗 外 睡眠 , 内 的 人 心 , 人 不 不 织 窗 制 造 工 具 的动 物 , 且 还 是 有 灵 魂 的 动物 , 有 精 神 生 活 遥 领 着 世 界 深 秘 的 回 音 。” 后 , 白华 指 出 “ 人 是 人 类 而 是 然 宗 诗 和 精 神 需求 的 动 物 , 是 一 种 追 求 心 灵 自由 即追 求 超 越 个 的光和爱和热 的鼓吹者。” 现代异化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扭 体 生命 有 限 存在 和 有 限 意 义 的 动 物 , 时 , 同 用伽 达 默 尔 的 曲只 有 靠 艺术 对 “ 异化 ” 的解 脱 来 加 以解 决 。 在 宗 白华那 话 来 说 , 还 是 一 种 理 论 的 动 物 。” 若 没 有美 学 的 滋 润 , 里 , 人 假 现代 性 的 精 神 危 机 只 有 通 过人 格 的 改 变 , 而使 整 个 从 我 们 的人 生 将 是 多么 干涸 ! 若 没 有 美 学 的 营 养 , 们 的 人 、 个 民 族 的 生 命 情 调 不 再 热 衷于 “ 械 的 人 生 ” “ 假 我 整 机 和 自 人 生 的将 是 多么 贫瘠 ! 若 没 有 美 学 的 普 照 , 们 的 人 生 利 的 人 ” 而 是 艺术 地 陶 冶 心 性 才 能 解 决 。 这 对 重 视 价 值 假 我 , 将 是 多 么 苍 白! 总之 一 句 话 : 生离 不开 美学 l 人 理 性 , 治 文化 信 仰 危 机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办 法 。 疗 科 学 求 真 , 德 或 宗 教 求 善 , 两 者 中 间 表 达 我 们 情 道 在 美 深 深 地 影 响 并 教 育着 我 们 ,它 可 以 提 高 我 们 的人 感 的则 是 美 。 现 代 社 会 人 的物 质 生 活 和 精 神 生 活 出 现 严 生 境 界 , 高 生 活 的境 界 和 意趣 。 小 到生 活 的 各个 方 面 , 提 重 失 衡 , 如 台 湾 美学 家 王 逢 吉 在 《 生 新境 界 : 命 价 大 到 倾 国 倾 城 。 美 学 可 以 使 得 我 们 这 些 精 神 生 活 上 迷 途 正 人 生 值与美 之真谛》 中讲 的 : 二十世纪 以来 , 社会经济 结构骤 的 羔 羊 寻 找 到 自 己的 精神 家 园 , 得 我们 的 心 不再 那么 使 变, 思潮 激 荡 剧 烈 。 方 思 想 渐 趋偏 激 , 方 思 想 式 微。 西 东 人 ( 转第 7 下 0页 )
美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
美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情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而美学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理解人生和艺术.审美是人生必备的修养,在越来越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社会,美学修养实在是人生必需的修养。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审美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也不一定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审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境界,要达到很高的审美境界其实很不容易,因此,审美能力是需要培养、陶冶和不断提高的。
对美学而言,审美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心灵的感悟.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
比如,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享受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分情感,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艺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理所当然的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须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
因此,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黑格尔说的好,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和西方美学深厚的功底相比,我们谈美,好像是在半空中跳舞,缺乏根基。
建国后的前30年,西方美学成为我们的禁忌,改革开放美学才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中。
使得多数父母缺乏美的意识和修养,孩子也就缺乏在美的环境中撒野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事业基本上就是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中一路走到黑。
整整三十年,在文化领域内,除了十年文革,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儿来。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
人生三境的美学观
人生是一个充满荆棘的道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三个不同的境地,即梦想、挑战和接受。
这三种境地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因为它将人生的所有方面都纳入考虑,以便人们能够有效地处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尝试解释这三种境地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美学观。
首先,美学观的第一个境地是梦想。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境地中,梦想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有其独特的梦想。
当我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时,我们可以发现梦想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美学观的第二个境地是挑战。
在这个境地中,我们需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以实现梦想。
当我们找到并追求自己的挑战时,可以发现挑战的机会和机遇,而这些机遇也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成就和成功。
最后,美学观的第三个境地是接受。
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失败,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坚持不懈地继续前进。
这种接受也有助于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找到新的机遇,同时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梦想。
综上所述,人生三境的美学观包括梦想、挑战和接受。
从这三者中,我们可以深入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挑战自己,并学会从失败中学习,实现最终的梦想。
只有认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
于自己的道路,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
道家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价值及对人生的启示
道家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价值及对人生的启示-----以宋朝山水画为例中华是一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诞生出了灿烂辉煌的精神文明。
道家,儒家,佛家等等共同谱就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为艺术发展打造浓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这其中在道家美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道、心、悟。
比如宋朝山水画中体现的自然美、融合美与超越美,都是道家美学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即道、心、悟。
道家美学精神中的道,即是自然美的美学思想。
其中的心,则是融合美的美学思想。
其中的悟,则是超越美的美学思想。
宋朝山水画中强调少则得,多则惑,这意思是,少去可以获得更多,贪多反而迷惑。
比如《寒江独钓图》,除了独钓者坐在船上,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为空白,突出写意,这体现了自然美的精髓;又由于其寥寥几笔突出了自然形象中的诗意特征,以景传情,达到情感色彩与景的交融,也突出了融合美的特征;另外,《寒江独钓图》中一大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正是道家美学精神中的悟,体现深刻的超越美。
道法美学不仅启发了宋朝画家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成就了我国深厚的山水文化艺术,更是给当代带来不少价值和意义。
道家美学的观念里,将人生意境与自然融合,寄情于山水,在山水田园之中,发现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
宋朝山水画因此得到启发,衍生出新的山水画意境。
在《寒江独钓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美所体现的“虚”与“实”,“形”与“神”“动”与“静”,“有”与“无”的融合统一。
其中,想“虚”就是画面留白的地方,“实”就是画面中的笔墨画出来的地方。
从《寒江独钓图》中,我们能够发现自然之美,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
以《寒江独钓图》为代表的诗画表达出一种隐逸避世、顿悟渐修的思想,更是是现代人反思人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道家美学中也体现了庄子的主流思想,即自由精神。
庄子自由精神的根基就是“道”。
《寒江独钓图》中的空间意识其实是一种心理意识。
艺术美学作为人生美学的作文
艺术美学作为人生美学的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艺术似乎总是带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光环。
它就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神,让人敬仰却又感觉有些遥不可及。
但当我们真正走进艺术的世界,去感受、去体验,就会发现,艺术美学其实与我们的人生美学紧密相连,它就像是我们人生这道菜中的那一味独特的调料,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了一个当代艺术展览。
那可不是一般的展览,而是一场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大胆创新的视觉盛宴。
一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色彩斑斓得就像一场狂欢的派对。
那些线条和色块,像是在自由地跳跃、舞蹈,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我凑近了仔细看,试图解读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时,旁边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也在欣赏这幅画,只见她微微皱着眉头,嘴里喃喃自语:“这到底画的是啥呀?”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我心里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接着,我走到了一个雕塑作品前。
那是一个用废旧金属拼接而成的人形雕塑,扭曲的姿态和粗糙的质感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
我绕着它转了好几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对情侣的对话。
男生说:“这也能叫艺术?我看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女生则反驳道:“你不懂,这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表达。
”我站在那里,心里暗自琢磨着他们的话,觉得艺术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个装置艺术作品。
那是一个用无数个小灯泡组成的星空,闪烁的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
我站在那里,一时间竟有些出神。
想起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在夜晚仰望星空,幻想着那些遥远的星球上是不是也有生命存在。
而眼前的这个作品,仿佛把我童年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在这个展览中,我还看到了许多摄影作品,有风景的、有人物的、有动物的。
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或是传达一种情感。
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位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平和与安详。
看着这张照片,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也是这样,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越来越沧桑,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通过艺术与美学发现人生的意义
通过艺术与美学发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它涉及到每个人内心最根本的追求。
而在寻找人生意义的道路上,艺术与美学被誉为两个重要的引导者和启示者。
通过欣赏艺术和思考美学原理,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人生的意义,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美学如何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指引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探索与成长。
一、艺术的力量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观念的媒介,拥有独特的力量。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还是表演艺术,它们都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将情感、思想和灵感传递给人们的内心深处。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与艺术家共鸣,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从而超越自身的局限,拓宽思维和感知的边界。
二、美学的启示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它探索了美的来源、判断和欣赏的原则。
通过美学的启示,我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在审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美学告诉我们,美并非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而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自然景观、人文建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和欣赏,都能发现其中的美。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艺术与美学的融合艺术与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艺术作为美学的具体表达,通过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呈现出美学原理的丰富性。
而美学的理论和原则则为艺术提供了审美的基础和拓展。
通过艺术与美学的融合,人们在审美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思考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智慧。
这种融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层次去发现人生的意义。
四、个人体验与共同探索艺术和美学的意义对每个人都可能有所不同。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与背景不同,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通过艺术与美学去发现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个人体验和共同探索的过程。
美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美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美学是关于一般认知了解美丽东西和美满共存的一种艺术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够深入探索我们周围的环境,如建筑、景观、雕塑、甚至书籍的可观的美学之美。
它也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感受,并且有助于每个人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
对我来说,美学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利器。
它是一种把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变得更有激情,更有责任,更有创意,并促进艺术家的创造力。
它使我们认清自己必须要做的一切,同时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提升美学水平。
美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无论你的审美是否多变,即使你在每种艺术风格和形式中固执己见,也能够从美学中学到很多。
它让人思考美,赋予美有效性,使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审视和欣赏不同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有能力重新灵活以及坚决地评判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美学对人生的意义重大,因为它能够使我们有批判地思考,鉴赏艺术,欣赏才华,美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风格赋予自己独立的思想,让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也让我们有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不断给人生带来乐趣和希望。
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探析
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探析作者:张华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3期摘要:在现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的趋由此看来,加强美学教育,让学生对美形成正确的感悟,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意义,阐述了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关系,本文提出大学生美学教育路径选择,通过明确高校美学教育目标,构建以核心课程为载体的美学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自我美育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永葆精神的光芒,不断成就自我,真正的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拥有艺术的人生。
关键词:大学美学教育;艺术人生;关系;路径选择一、研究背景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开始自觉地独立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证自己的独特个性,树立自己的理想,开始自己一生的奋斗,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下,学科类别界限分明,细致繁杂,似乎更适合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对于“培养人”这一大学的终极目的却有所背离。
现在人类知识浩如烟海,时刻不断增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仅能掌握知识,求得生存已属不易,又如何才能顾及其他?如果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忽略精神,会蔽于物而不知人,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精神的源泉。
特别是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大学生更易被外物所左右,更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淹没在滚滚的商品潮流之中,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创造的本性。
因为精神的特性,人类的美能够得以升华,乃至神圣永恒。
而美学则在研究精神、思想的同时,更注重把学生引向现实世界,引向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向自己最切实最个性化的内心体验。
美学这门学科诞生之初的原意即是“感性学”,美学之父、德国的鲍姆嘉通之所以提出美学这门学科,就是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的知识、伦理领域都已经有了相应的学科进行研究,如哲学、伦理学等,而人的感性经验的领域却还没有专门的学问,所以他出版了《美学》著作,提出一门新的学科,着重研究人在现实世界的感受。
美学与人的品质
美学与人的品质
美学与人的品质密切相关,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现象的学科,而人的品质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素质。
1.提升审美品味:美学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审美品味,使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2.培养审美情趣:美学教育可以培养人们对艺术、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的热爱,使人们拥有丰富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3.提升人文素养:美学教育涵盖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通过美学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品质。
4.塑造美好心灵:美学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美好的心灵,使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压力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5.促进人际关系:美学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和情趣,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美的存在,从而增进人际交往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6.培养创新思维:美学教育鼓励人们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创新,通过美学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人的品质。
综上所述,美学与人的品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和情趣,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美好心灵、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人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美学教育,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实现自身品质的全面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人生的关系
美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审美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个人、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审美,人们通常说的“审美”,是一种体验,是把天地万物看成自我一部分时,产生的精神享受,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愉悦。
审美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获得一种存在的喜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促进人性的完善且提升个人修养,从而去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审美还可以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美是让我们感到舒服的事物,因为舒服,所以我们会去不遗余力地追求。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
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
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蒙那丽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