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答案】C【解析】A.溶质的质量由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决定,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关系不确定,因而溶质质量关系不确定;B.乙相对于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形成75g溶液。
选C2.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故错误;D、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
点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3.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九年级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C。
2.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点睛: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并且,不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共有如下三种: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2.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3.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B. 食盐。
A. 面粉,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
C. 冰块,只有一种物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
3.农药波尔多液是苹果、葡萄等生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杀灭霉菌的药剂,该农药配制方法是将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铜属于盐类 B.石灰乳pH <7C.配制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D.波尔多液属于溶液【答案】A【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石灰乳的成分为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解:A、硫酸铜属于盐类,故A正确;B、石灰乳为氢氧化钙,属于碱类物质,其PH大于7,故B错误;C、石灰乳的成分为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C错误;D、配得的波尔多液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湖水中有可溶性的化合物,故是溶液,正确;B、净化水的步骤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C、通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反之是硬水,正确;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
2020-2021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故选A。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初三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有w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2 B.加入3w/20克的硝酸钾C.蒸发掉w/2克溶剂D.加入3w/14克的硝酸钾【答案】C【解析】【详解】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Wg-y)×20%=Wg×10%,y= W2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Wg+x)×20%=Wg×10%+x,x= 2W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C、由A选项的分析,应蒸发掉W2(g)溶剂,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由B选项的分析,应加入2W25(g)的硝酸钾,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故选D。
3.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初三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C。
2.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的溶解度比c 大B .a 中混有少量的c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 .t 2℃时,a 、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 .将t 2℃时a 、b 、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 a = c 【答案】B【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a 中有少量的c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C 、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故错误;D 、将t 2℃时a 、b 、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ab 析出晶体,c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100g溶解度溶解度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t 1℃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c 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c ,故错误;故选:B 。
2020-2021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C。
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九年级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故选A。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B.硫酸铜C.高锰酸钾D.氯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蓝色,故选项B错误。
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紫红色,故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能形成无色溶液,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溶液的特性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2.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B. 食盐。
A. 面粉,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
C. 冰块,只有一种物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
4.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D.将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加入水中 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 D.冰加入水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酒精加入水中得酒精溶液。
选B考点:溶液的形成。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4.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初三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农药波尔多液是苹果、葡萄等生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杀灭霉菌的药剂,该农药配制方法是将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铜属于盐类 B.石灰乳pH <7C.配制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D.波尔多液属于溶液【答案】A【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石灰乳的成分为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解:A、硫酸铜属于盐类,故A正确;B、石灰乳为氢氧化钙,属于碱类物质,其PH大于7,故B错误;C、石灰乳的成分为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C错误;D、配得的波尔多液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A。
3.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 正确;答案为A。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等,错误;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2020-2021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2020-2021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解析: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2.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A.80% B.60% C.40% D.20%答案:B【解析】14%=﹙1-x﹚×35%,x=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析:B【解析】14%=﹙1-x﹚×35%,x=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解析: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九年级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故选A。
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故选C。
3.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九年级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培优化学溶液的形成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中考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 培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培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故选A。
2.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故错误;D、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
点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3.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3.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牛奶C.米粥D.豆浆【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A。
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4.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错误;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C、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错误。
故选C。
5.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t1℃时烧杯②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说明在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烧杯②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错误;C、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烧杯②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烧杯②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选项是乙>甲>丙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答案】B【解析】A、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g的甲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甲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C.甲属于易溶物质D.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答案】C【解析】A、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的水最多能溶解50g的甲,30g甲溶解于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的甲,形成75g溶液,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的溶解度是10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g,甲属于易溶物质,正确;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
故选C。
的是8.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同,正确;C、没有确定降温前溶液的状态,无法判断降温是否会析出晶体,若降温后仍然是不饱和溶液,则无晶体析出,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故选C。
9.请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t1℃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错误;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0.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11.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人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答案】D【解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拧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B、称量易腐蚀的氢氧化钠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C、配制溶液时不能放在量筒内,应该在烧杯内;D、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选用100mL 量筒量取88.0mL的水,是正确的.选D12.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答案】C【解析】A.溶质的质量由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决定,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关系不确定,因而溶质质量关系不确定;B.乙相对于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形成75g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