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文献综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是在前进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实行高考扩招政策后,2008年中国仅博士学位就授了5万多,去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是559万,和解放前年平均数相比翻了800多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在精英教育时代,人们对大学的关注,更多的是外部,是站在城外看城内的风景;而在大众教育时代,大学不再是炫目的风景线,民众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开始关注大学城内的风景,关注所接受教育的质量。

一、当代大学现状及问题

1、“一百分进天堂,九十九分下地狱”

令人窒息的不是考试,而是一次考试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一分之差,天壤之别。有的学生痛心疾首之余,放弃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再去复习攻读;有的学生带着失望和沮丧,开始大学之旅;当然也有学生把希望寄托于四年之后的另一次人生选择--“考研”上,高考失败了考研从头再来!【1】

高考在中国社会扮演着“社会分工”的重要角色。我们应该感谢高考让广大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有了一条出路。我国高考的录取原则很“简单”--先分数优先,接着志愿优先,再分数优先。关于中国的高考制度的争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提起高考,人们会从不同的方面编排他的不是。但事实上,高考制度应该是我国目前为止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态势。

高考制度本身没有错,错在考试的体系。错在高考的“等第”录取原则。错在受到传统应是思想的影响。考试怎么考?考些什么?考试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才是关键。如今的人们错误的把考试的关键定在考分上,从而也就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人。其二,我国高考制度中志愿的填报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其三,在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而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学优”与否大多来源于一个“考”字。而进入大学后的考研、考博,还不都是一个“考”字,几乎所有的家长与学生都对考试有一种畸形的“崇拜”。

2、大学之道在殖民?

著名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曾经直截了当地说“第三世界的大学是殖民机构”,因为“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模式上,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教学语言用的是外语,很多教师曾在国外受训。”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条“普遍规律”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同样具有它的“普遍性”,那就是:“在多数国家里,理智活动的发源地是大学”。【2】他迫使我不断地反身自问:我们中国人如今还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学吗?如今的“大学之道”是在乎“明德”?在乎“亲民”?在乎“止于至善”?在乎“科教兴国”?还是在乎“文化殖民”?如果这些问题都没弄清楚,那么,“科教兴国”之后的“国”,是“中国”,抑或只不过是“全球化”之后西方世界的一部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如何才能保证不只是一句口号?【3】我们知道在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它同时还是高层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在生机制。大学的殖民化不仅直接影响着知识阶层,也直接影响着这个社会,进而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演进。在这里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学习外语,而是想要表达语言只是一种沟通工具,我们不能应为要学习一种工具而忘记了本民族所具有的精华而去追去所谓的“国际性”。

3、本身所具有的个性消失殆尽,创新太难

自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来,大量人才的培养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大众化教育是个好事,每个国家都希望教育大众化所有的人都希望教育的规模越大越好。如果教育的规模发展和它的质量相称,规模越大就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顶尖创新人越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学界某些学者的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诸多弊病。这些弊病可简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推行模式化教育,把学生当作制造机械部件一样往模子里套,忽视因材施教;

(2)实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在科研方面,各种框框依然存在,研究人员盲从权威、揣度领导意图的思维方式仍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创新,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父钱学森逝世前曾对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国家大师级的人才太少。”【5】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些大师,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梅兰芳、巴金,还可以举出很多,但就是找不出最近几十人。

4、文化的分裂与人文教育的困境【6】

现代大学承担着为现代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任务,规定了大

学的职业价值取向,而取法教育真实本性的大学亦要求人性的无限完满,从而赋予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性。问题是,现代性文化不断地使科学和社会学教育具有合法性和优先性,人文教育却日趋式微。职业性的高扬彰显了现代大学的功利取向,政治和市场意识形态成功渗透到大学的场域,大学的价值和功能窄化或化约为市场或政治的附庸

5、学术的高深研究与知识统一的困境【7】

学术乃天下公器,它指向的是社会公众的福利。我们对个体和社会行为之善恶成败的判定,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对真理之正确谬误的明确区分,等等,全赖于那指向人类文明福祉的学术探索。然而学术研究的本性所指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学术研究属于少数知识精英或“精神贵族”的志业,它具有明显的精英色彩,与大学的大众化价值取向似乎相悖,二是学术研究的高深性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大学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高产出的研究任务变成无人能全面控制的分散任务。”我们真的能忍受知识宇宙的分裂?难道这种分裂不恰是我们自己心灵分裂的表征和症候?

6、大学教育是学生缺少独立性

在当今现代教育中,合群却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的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相濡以沫,也就是说,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课程设置里。对此,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分析得最透彻,感受得最深切,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认为“仰观宇宙之大,俯查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8】

二、解决方法及相关策略

近年来也有出现高考“保送生”,高校进行自主面试的方式,但他能否打破中国持续多年的高考制度还容置疑。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已确定了高考改革方案,部分科目将实行一年多考,以减轻学生高考的眼里。随着该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中国高考改革路线图已日渐清晰。且加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权利,使面临考试时家长和学生慢慢的从以分定论的错误观念中逐步走出。【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