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历史、派别、观点、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等)。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观点派别、代表人物、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末,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文献综述撰写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课程思政文献综述
课程思政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关于课程思政的概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关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坚持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加强课程思政的政治引领,确保课程的思政效果。
其次,要注重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政能力。
再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思政教育能力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思政水平和教学水平,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最后,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课程的思政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的思政质量。
再次,关于课程思政的评价,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既要注重学生的思政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注重课程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
评价的指标应该包括学生的思政水平、思政成果、思政实践和思政影响等多个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的思政效果,为课程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和保障。
最后,关于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研究者们认为,课程思政将会在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支持。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文献综述导读:本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文献综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文献综述张少平摘要:国家宏观政策强调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了学者对人才培养的研究持续升温。
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要素、人才培养理论两方面,其研究趋势是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国别研究和个案研究。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综述一、我国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当代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三大使命,首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国家宏观政策一直强调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周济同志在2004年12月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坚定不移的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目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将“人才培养”作为今后十年重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报告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人才培养要素的研究(一)培养模式的研究郄海霞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
李亚萍等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外延及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胡轩魁等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主线,总结了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刘玉琼分析了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资源与结构、需求与供给的三大关系。
(二)能力视域的研究何成辉等探讨了大学生能力培养途径。
查志琴等探讨了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法,提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估的量化体系。
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着、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
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
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2007,(11)),等等。
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
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教育科学》,2007,(12)),等等。
第四,有的学者从微观建设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
例如,和学新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1,(1)),等等。
第五,有的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大学生课余活动发展史大学是人生的美好阶段和过渡到成人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场所。
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长。
这里有大学生的欢声笑语,也有我们的悲哀惆怅。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由大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
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通过对五邑大学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道德牵引》中提到“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本质是在时空的自由选择中实现自主自取。
而课余生活在价值上呈现“失落”、“失色”、“失足”与“得兴”、“得益”、“得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那么,控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张扬其正面功能,从道德上牵引大学生按照“尊己重道、安身立命”的原则,以及“维公护他、清风净气”、“正身尽责、砺志成材”的要求去主宰自己的课余生活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疏忽的德育主题。
”自建国后中国大学的发展史,目标是各个大区重点建一所大学。
从1950年到1962年,全国共有15所重点大学,分别为:华东大区——复旦大学;华中大区——武汉大学;东北大区——吉林大学;华北大区——南开大学;西北大区——兰州大学;华南分区——中山大学;西南大区——四川大学;西安地区——西北大学;云南地区——云南大学;山东地区——山东大学;闽南地区——厦门大学;南京地区——南京大学;北京地区——北京大学;中央直属的高级军校——南京军事学院;军队的技术学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从建国初到文革前,受政治思想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较为单调,以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和纪念活动为主。
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着、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 (《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 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 (《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
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
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教育》,2007,(11)),等等。
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
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 (《教育科学》,2007,(12)),等等。
第四,有的学者从微观建设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
例如,和学新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2001,(1)),等等。
第五,有的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于教育本质的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本质的文献综述[摘要] 文章从三大方面,即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谱系、典型教育本质观评述和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误区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综述。
其中典型教育本质观评述列举了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重属性说、培养人说、社会实践活动说五个学说。
[关键词] 教育本质上层建筑生产力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与人类共始终的社会现象,距今已有数万年的历史。
然而,在教育理论研究史上,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教育的本质问题,涉及的是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因此,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不仅对教育实践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谱系有了教育就有了对教育的思考,有了对教育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比如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等等,但把教育与本质联系起来却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
如《杨贤江教育文集》中指出教育本质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教育本质的探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1976年):这个时期深受苏联影响,几乎全盘接受《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中的观点,认为教育即上层建筑。
第二阶段(1977 年至1988 年):教育本质步入了“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种属性说”、“社会实践活动说”、“培养人说”等教育本质说的纷争。
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对教育本质开始重新反思,并拉开了持续十余年之久的教育本质问题争论得序幕。
二、几种典型教育本质观评述笔者欲将30年来的教育本质研究观点进行汇总梳理,但无奈能力有限,只能列举几种典型观点进行简单评述。
(一)上层建筑说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的本质观。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依据,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
1.李放在《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提到,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是一种专事培养思想品德、传递知识技能的工作, 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活动。
教育文献综述
教育文献综述(一)教育文献综述概述文献综述是对单个文献的阅读评析和内容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简称文献综合评述,它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依据文献综述的对象看,文献综述可以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综合性的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而专题性的综述则是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手段的。
依据文献综述的内容性质看,文献综述有“述而不评”和“述评结合”两种方式。
“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某一学科、专业、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
“述评结合”则是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加入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表达出来。
一般而言,大多数文献综述均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
对于具体科研工作而言,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严密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和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作用。
文献综述具有内容浓缩化、集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以节省同行科技工作者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到有关专题的历史、进展、存在问题,做好研究定向工作。
(二)教育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文献综述的内容决定文献的形式和结构。
由于课题、材料的占有和资料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多种多样,很难完全统一或限定各类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标题、绪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目录。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礼仪教育的理论,在国外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末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到50年代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再到70年代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都为礼仪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较著名的礼仪教育著作有让·塞尔(法)的《西方礼节与习俗》,卡耐基(美)的《成功之路丛书》,埃儿西·伯奇·唐纳德(英)的《现代西方礼仪》等等。
关于礼仪教育的实践,虽然国外学校教育的方式各异,但起步较早,且礼仪教育都居于重要地位,如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讲礼貌运动”,学校以“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开展礼仪教育;日本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就注重礼仪规范,镰仓时代(1192-1333年)制定小笠原流礼法,1880年在各小学开设礼法课,传统礼法教育得到推进,1941年文部省制定出版的《礼法要项》,当代日本学校通过设立友爱课、垃圾课、特别活动课、安全课等多门课程以实现“全方位德育”;法国以“公民道德教育”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美国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也注重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韩国学校的礼仪教育从1973年开始,学校开设“道德课”的同时设有礼仪课,配备专门的礼仪教室,教授孩子如何倒茶、敬茶以及待人接物和餐桌礼仪等。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针对礼仪教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礼仪教育的概念、功能、内容、学段以及实施的问题和策略方面。
从礼仪教育的概念、功能研究来看,礼仪教育的概念虽未形成统一共识,但其概念与道德密不可分,通常列为德育工作范畴;针对礼仪教育的功能,也突出体现为其德育功能。
如邓剑华提到礼仪教育具有引德、显德、保德功能;林丽楠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方式;张莉认为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概念上,礼仪教育与国学教育易混淆,从概念来看,广义的“国学”,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教育更强调优秀的经典文化教育,而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礼仪,也包括现代礼仪,同时既涉及本国的礼仪,也涉及国外的礼仪。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热门6篇)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热门6篇)摘要:为了弄清我国小学游戏教学与研究现状,利用中国知网和Google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到,游戏教学文章发表数量急剧上升,其中针对单独学科的游戏教学数量较多。
本文就收集到的有代表性文章进行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文献综述,模型建构1、引言“好玩是儿童的天性”。
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
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入新的阶段。
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有所回落。
2、国内研究综述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
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
李海洋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
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凌美叶()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
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
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
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
“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周颖怡()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献综述的范文
⽂献综述的范⽂⽂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献进⾏⼴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研究成果和研究⽔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写成的⼀种不同于毕业论⽂的⽂体。
⽂献综述的范⽂1 概述: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各种⽅法、实物为开发学前⼉童的智⼒,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且科学地对他们的⼤脑进⾏各种刺激,使⼤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进⾏的教育。
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部分。
⼉童是⼈⽣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智⼒及其⽇后的发展有很⼤的作⽤。
超常⼉童的形成、发展,⽆⼀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个多⽅⾯的培养过程。
原则: 是对0岁⾄⼊⼩学前⼉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幼⼉园教育⼯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发展的规律,符合幼⼉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施教,引导幼⼉个性健康发展;⾯向全体幼⼉,热爱幼⼉,坚持积极⿎励、启发诱导的正⾯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的⼀⽇⽣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段的交互作⽤;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提供活动和表现能⼒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依据0岁~6岁⼉童⾝⼼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对学前⼉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趋势: 简述 ⾃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标之⼀。
论文范例-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绪论对于教育经济学方面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做过研究,研究成果非常多丰富。
在国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继1986年提出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现代教育凭证思想的先驱弥尔顿•弗里德曼在1955年发表的《府在教育中作用》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教育市场化的观点;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市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
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
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我国近年来教育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学费市场价格西方有些高等学校从七十年代开始己经推行成本核算,因此他们有许多的成果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教育成本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对教育的成本、收益、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系统内部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效率、教师的工资及其决定因素、教育财政以及教育计划等作了深入研究。
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
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二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
第一部分成本包括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成本,维持学校运行耗费的要素成本,以及房屋、土地等的折旧及利息成本。
但不能包括与教育服务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如学生食堂、住宿、运动队活动等项成本,也不能包括向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
第二部分成本可用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来衡量。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继1986年提出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之后,主持了多项由世界银行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的高等教育财政国际比较方面的大型研究项目,不断完善和发展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目前,该理论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和借鉴。
(完整版)文献综述范文(可编辑修改word版)
xxx 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xx(作者)摘要:XXXX(摘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1,2 句话即可。
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 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
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
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
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
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
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
文献综述心得体会
文献综述心得体会【篇一:文献综述学习心得-杜占燕】新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文献综述写作学习心得指导老师: 杨向荣老师学生姓名:杜占燕所属院系: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专业:资源勘查班级:2011-1完成日期:2015年1月5日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日期:摘要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学校通过开设“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这门课,让我们更快速的学习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及写作要领。
而我通过本文来阐述本人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及学习心得。
关键词:文献综述; 写作方法 ;学术论文; 学习心得目录引言 (1)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1)二: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目的 (1)三: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2)四:注意事项 (2)五:结语(学习心得) (3)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写作学习心得引言转眼四年,马上就要面临毕业。
一旦毕业,我们也许就要走上我们四年所铺设的这条专业道路。
而一旦步入这条路,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会有所收获,更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是我们可能要去总结这个收获或者查阅文献解释这个问题。
而这是文献综述的写作是不可避免的。
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写好一篇文献综述,就必须的掌握写作文献综述的方法要领。
所以学校专门为我们开设了“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这门课。
老师通过这门课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及格式方法。
人才强国战略下以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人才强国战略下以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本文旨在探讨人才强国战略下以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为此不出现链接,内容如下:一、文献综述1. 《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研究》——李晓英该文从人才强国战略的概念、历史渊源、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指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强国战略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 《从落后国家走向人才强国的探析》——孟繁昌该文分析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3. 《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王文贺该文详细解析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提出了实施该战略的路径和对策并进行了阐述。
强调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二、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作用1. 《论青年人才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赵红卫、吴立强该文探讨了青年人才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青年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对中国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2. 《青春力量: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张晓磊该文阐述了青年人才的激情、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强调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的青年人才,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1. 《青年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探讨》——徐文宇该文围绕青年人才培养与中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
2.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与中国高质量发展》——杨平该文以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强调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四、结语青春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以生为本 文献综述
我国基于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文献综述唐碧梅新世纪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政府及有识之士都在探讨未来世纪世界发展的前景及本国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其中关注的焦点就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以生为本理念下在学校管理、教学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不少可见性成果,但与当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有必要在前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清理和反思,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
以生为本这个提法在我国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是作为传统的以师为本的对立面而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的需求培养新的人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研究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概念及内涵实际上是有些模糊的,至今未有权威的解释,但普遍认为以生为本即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把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1]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在层次上,高等教育可划分为专修科、本科和研究生。
[2]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理念的应用,从高等教育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促进以生为本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更好的发挥,达到高校真正育人的目的。
一、高等教育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确立。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
[1]因而我国的以生为本思想的实践最早开始于高等教育。
而其中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才是各项具体工作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早在2000年,褚平就在《以学生为本: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理念》中提出以生为本理念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3]张兰英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高等学校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途径。
论文写作——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特点
其特点是“综”和“述” “综”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 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 “述”则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 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客观的论述。
文献综述的分类
• 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 • 专题性文献综述
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与“读 书报告”或者“文献学习报告”更加相似,强调 “综”而非“述”。 这个综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 使大家能够对所关注学科领域的轮廓有一个清晰 的了解,因此,介绍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归纳 整理主要研究流派和主要学术观点、理清热点研 究方向是这个综述的主要任务。 一般来说,学科领域性研究综述要求的文献搜索 和阅读量较大,内容也比较宽泛。
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 西南政法大学的硕士衡爱民在《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完善之 研究——以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为视角》中,对我国土地 征收法律制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阐明当前法律在规 范土地征收和被征地农民权益上存在的缺陷,并且通过对 国外和地区土地征收制度好的经验加以借鉴,总结出五个 方面的经验,如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完备,土地征收的目 的明确,补偿范围和标准科学,土地征收程序完善,救济 途径有效。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 国土地征收制度应从六个方面进行弯身,来切实保障被征 地农民的利益,从征收目的,征收补偿,征收程序,安置 途径,争端解决机制,立法上进行改革,以最终达到切实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的目的。
文献综述写作的注意事项
(4)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 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 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 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 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6)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 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 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 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 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姓名:敬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郭汉民20080520摘要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在整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相当特殊,它跨越了清朝与民国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时代。
这一年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剔除原有封建内容的同时,还着力清除人们接受近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障碍。
虽然在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并不显著,但是在这一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大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为了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变革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在1910年代产生了重大变革,并影响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北京大学作为考察的中心,以历史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采取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围绕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这一主题,着重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学校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进行具体的考察。
在大学体制方面,学制的制定逐渐走出对日本学制的抄袭,开始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大学管理体制得到完善与规范化,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模式得到推行。
在教学管理方面,大开学术自由之风,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师,实行选科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对于教师的管理,废止了“旧时奖励出身”的陋规,使教师开始转变成国家雇员或一般社会公职;在教师的聘用上实行兼容并包的原则,延揽大批有学识的教师来北大任教,使北大校风焕然一新。
对于学生的管理,由对学生的压制管理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组织学会、参加社团,形成了当时大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氛围。
191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情况相当混乱,大学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艰难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以致于大学在数量、规模上没有太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蔡元培等人不畏艰难的改革实践,又使1910年代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政治腐败的束缚,取得重大的变革成果,并开启了民国中后期大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大门。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论文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文献,准确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在国内,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也有所不同。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文献、理论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对数字文献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揭示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此外,跨学科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文献综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理工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给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学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的来说,国内研究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相关研究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以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与国内相比,国外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术深度和创新性。
在国外,学生需要通过对国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权威渠道的文献检索,及时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外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上。
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因此,学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1 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1.1积极心理资本1.1.1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1998年,经济学家Goldsmith, Veum和Darity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个性特征,它对个体的生产率有所影响。
Luthans 等人在2004年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
Luthans 等人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Luthan s 等人在2005年又提出心理资本概念,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一种积极的心理要素,与人力和社会资本相比,积极心理资本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可以满足组织标准,并且能为了个人和组织利益而开发”。
在2006年,Cole提出心理资本是一种人格特征,它能够影响个体行和与生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最终Luthans等人在2007年把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修改为:“个体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的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
相比三个人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定义,Luthans 等人提出的理论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此次研究中的积极心理资本用的也是Luthans等人的定义。
1.1.2积极心理资本的测量由于研究人员对心理资本理解的层次有着不同,所以开发出来的测量工具也不一样,目前心理资本量表较多。
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的量表是Luthans等人在2005年提出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该问卷多用于企业员工对组织建设研究方面。
在2010年,张阔等人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量表以及分析文献,编制出了适合我国大学生测量积极心理资本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包含四个因子,分别是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希望。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心理资本这一高阶因子的合理性。
本研究就采用了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1.1.3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在投资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文献中是最早出现的积极心理资本这个概念的,近几年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积极心理资本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研究。
有些学者是研究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有些则把重点放在心理资本与其他心理素质的关系上,而另一些研究则将焦点放在编制和开发相关的研究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文献综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是在前进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实行高考扩招政策后,2008年中国仅博士学位就授了5万多,去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是559万,和解放前年平均数相比翻了800多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
在精英教育时代,人们对大学的关注,更多的是外部,是站在城外看城内的风景;而在大众教育时代,大学不再是炫目的风景线,民众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开始关注大学城内的风景,关注所接受教育的质量。
一、当代大学现状及问题1、“一百分进天堂,九十九分下地狱”令人窒息的不是考试,而是一次考试对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分之差,天壤之别。
有的学生痛心疾首之余,放弃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再去复习攻读;有的学生带着失望和沮丧,开始大学之旅;当然也有学生把希望寄托于四年之后的另一次人生选择--“考研”上,高考失败了考研从头再来!【1】高考在中国社会扮演着“社会分工”的重要角色。
我们应该感谢高考让广大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有了一条出路。
我国高考的录取原则很“简单”--先分数优先,接着志愿优先,再分数优先。
关于中国的高考制度的争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提起高考,人们会从不同的方面编排他的不是。
但事实上,高考制度应该是我国目前为止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态势。
高考制度本身没有错,错在考试的体系。
错在高考的“等第”录取原则。
错在受到传统应是思想的影响。
考试怎么考?考些什么?考试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才是关键。
如今的人们错误的把考试的关键定在考分上,从而也就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人。
其二,我国高考制度中志愿的填报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其三,在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而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学优”与否大多来源于一个“考”字。
而进入大学后的考研、考博,还不都是一个“考”字,几乎所有的家长与学生都对考试有一种畸形的“崇拜”。
2、大学之道在殖民?著名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曾经直截了当地说“第三世界的大学是殖民机构”,因为“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模式上,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
在许多情况下,教学语言用的是外语,很多教师曾在国外受训。
”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条“普遍规律”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同样具有它的“普遍性”,那就是:“在多数国家里,理智活动的发源地是大学”。
【2】他迫使我不断地反身自问:我们中国人如今还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学吗?如今的“大学之道”是在乎“明德”?在乎“亲民”?在乎“止于至善”?在乎“科教兴国”?还是在乎“文化殖民”?如果这些问题都没弄清楚,那么,“科教兴国”之后的“国”,是“中国”,抑或只不过是“全球化”之后西方世界的一部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如何才能保证不只是一句口号?【3】我们知道在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它同时还是高层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在生机制。
大学的殖民化不仅直接影响着知识阶层,也直接影响着这个社会,进而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演进。
在这里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学习外语,而是想要表达语言只是一种沟通工具,我们不能应为要学习一种工具而忘记了本民族所具有的精华而去追去所谓的“国际性”。
3、本身所具有的个性消失殆尽,创新太难自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来,大量人才的培养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因此,大众化教育是个好事,每个国家都希望教育大众化所有的人都希望教育的规模越大越好。
如果教育的规模发展和它的质量相称,规模越大就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顶尖创新人越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学界某些学者的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诸多弊病。
这些弊病可简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推行模式化教育,把学生当作制造机械部件一样往模子里套,忽视因材施教;(2)实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在科研方面,各种框框依然存在,研究人员盲从权威、揣度领导意图的思维方式仍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创新,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父钱学森逝世前曾对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国家大师级的人才太少。
”【5】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些大师,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梅兰芳、巴金,还可以举出很多,但就是找不出最近几十人。
4、文化的分裂与人文教育的困境【6】现代大学承担着为现代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任务,规定了大学的职业价值取向,而取法教育真实本性的大学亦要求人性的无限完满,从而赋予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性。
问题是,现代性文化不断地使科学和社会学教育具有合法性和优先性,人文教育却日趋式微。
职业性的高扬彰显了现代大学的功利取向,政治和市场意识形态成功渗透到大学的场域,大学的价值和功能窄化或化约为市场或政治的附庸5、学术的高深研究与知识统一的困境【7】学术乃天下公器,它指向的是社会公众的福利。
我们对个体和社会行为之善恶成败的判定,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对真理之正确谬误的明确区分,等等,全赖于那指向人类文明福祉的学术探索。
然而学术研究的本性所指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学术研究属于少数知识精英或“精神贵族”的志业,它具有明显的精英色彩,与大学的大众化价值取向似乎相悖,二是学术研究的高深性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大学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高产出的研究任务变成无人能全面控制的分散任务。
”我们真的能忍受知识宇宙的分裂?难道这种分裂不恰是我们自己心灵分裂的表征和症候?6、大学教育是学生缺少独立性在当今现代教育中,合群却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的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相濡以沫,也就是说,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课程设置里。
对此,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分析得最透彻,感受得最深切,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认为“仰观宇宙之大,俯查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
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
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8】二、解决方法及相关策略近年来也有出现高考“保送生”,高校进行自主面试的方式,但他能否打破中国持续多年的高考制度还容置疑。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已确定了高考改革方案,部分科目将实行一年多考,以减轻学生高考的眼里。
随着该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中国高考改革路线图已日渐清晰。
且加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权利,使面临考试时家长和学生慢慢的从以分定论的错误观念中逐步走出。
【9】“去殖民化”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困难重重的任务,它看起来更多只是弱者处于两难之中时一种无奈的呼告,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并未看到哪一位学者提出了令人信服而又切实可行的文化道路。
相当多的民族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本土化”来实现振兴民族文化及其去殖民化,然而,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一条陷阱密布的道路。
所谓“本土化”,必定有一个由非本土的东西转化为本土的东西的过程,这非本土的东西,其实也就是西方的东西。
实际上,本土化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土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
西方文化无论经过怎样的翻译与转换,终究还是西方文化,一经“本土化”便被合法地认作本土的文化,真是“却把杭州作汴州”了。
所以,本土化确切的表述实际上应当是“化本土”,在总体上依然未摆脱后殖民的文化逻辑。
我们要振兴民族文化,必不能仅仅仰赖自外移植的“本土化”,而应更加关注并积极促进自内发展的“本土生长”。
【10】文化的“本土生长”,需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活动都充分发挥教育本身固有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功能,其中大学教育首先应当为较好地实现它的这种文化功能而进行深入的改革。
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整个现代学校教育体系都是一种西方本源的教育制度,因此,就其本来的特性而言,现代大学意义上的“大学之道”原本就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精神基础之上的,若不加分析地照搬和移植,那么“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这个说法就是可以成立的。
阿尔特巴赫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是殖民机构的结论绝非毫无根据的哗众之辞,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
我们的大学要首先实现自身的去殖民化,树立其自身的民族精神,重建我们民族现代的“大学之道”,从而在重建民族精神和重塑知识分子民族性方面实践大学应当承担的文化使命。
【11】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性,鼓励创造。
大学教育应摒弃应试教育,给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和思考空间,而不是勉强所有的学生接受同一种观念、理论、方法,更不能将固定的思考模式和方式方法强行灌输给所有学生。
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
鼓励创新、欢迎批判、包容异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见地、有灵气、有批判精神的大学生。
此外,必须重视大学生的价值教育。
这里的价值教育并非大学里的行政思想教育,而是只一种更高远的观念,教育我们的大学生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对真理的热爱和勇于探索,对正义的向往和敢于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和甘于奉献。
当然,我们在教导学生这些价值观念时,首先需要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同时,要避免独断、,教条、专横的灌输、而是需要将这些理念结合并渗透于大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宿舍生活、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的细节中思考并得到启发、分辨好的价值观念,并将此实践于自己今后的人生。
中国的未来主要系于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主要系于大学教育。
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大学教育能够重拾教育的真谛,培育出更多有智力、有道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的人才。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
能否借助这次改革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然需时间和事实的检验。
【12】党、国家、政府、学术界以及各界群众对该问题的关心与重视,突显了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创新人才——中国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转型的迫切要求。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
因此,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世界性和民族性,我们需要立足“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寻求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避免患上浪漫主义的幼稚病又要防止陷入现实主义的泥坑,让我们“行行重行行”,激情而又冷静,现实且满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