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有效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无患子皂苷的分析方法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无患子皂苷的分析方法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无患子皂苷的分析方法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黄浩庭;欧霖拱;于玲;林瑞敏【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品科学》【年(卷),期】2015(038)012【摘要】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利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体系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49 nm处测定无患子总皂苷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乙醇体积分数在10%~20%时所得无患子皂苷的纯度较高.由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无患子皂苷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15%,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3 h,较优工艺获得无患子皂苷纯度平均值为4.55%.%With olenolic acid as standard control, spect roph otometri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sapindus-saponin (TSS) at wavelength 549 nm in vanilline-glacial acetic acid-HClO 4 system. By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ity of TSS was higher at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10%~20%.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sapindus-saponin by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ethanol volume fraction 15%,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1:10 and the extraction time 3 h. In this condition, the average purity of the TSS was 4.55%.【总页数】3页(P42-44)【作者】黄浩庭;欧霖拱;于玲;林瑞敏【作者单位】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8【相关文献】1.无患子总皂苷减压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J], 马晓江;王进;汤锋;高全;刘伟;宋丽2.无患子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J], 刘俊宏; 邱智东3.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J], 王路艳;杨满花;冉清连;何承丽;郭蓉蓉;王珏;周骏宏4.响应面法优化无患子皂苷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J], 阳春苗;王秋玲;梁芳;黄艳红;覃日宏;杨小良5.响应面法优化无患子皂苷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J], 阳春苗;王秋玲;梁芳;黄艳红;覃日宏;杨小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患子毒性实验

无患子毒性实验

无患子毒性实验无患子皮2011-10-22 15:18 【大中小】【我要纠错】无患子皮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的果皮。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拼音名】WúHuànZǐPí【英文名】Root-barkofChineseSoapberry【别名】槵子肉皮、无患子荚、槵子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mukorossiGaertn.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剥取果肉,晒干。

【原形态】无患子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多米。

嫩枝绿色,无毛。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

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

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

种子球形,黑色,坚硬。

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境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

各地寺庙、庭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果皮不规则团块状,展开后有不发育果爿脱落的疤痕。

疤痕近圆形,淡棕色,中央有一纵棱,边缘稍突起,纵棱与边缘连接的一端有一极短的果柄残基。

外果皮黄棕色或淡褐色,具蜡样光泽,皱缩;中果皮肉质柔韧,粘似胶质;内果皮膜质,半透明,内面种子着生处有白色绒毛。

质软韧。

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果皮含皂贰约24.2%,无患子倍半萜甙(mukurozioside)Ⅰa、Ⅰb、Ⅱa、Ⅱb,姜香甙(rutin),抗坏血酸(ascorbicacid),糖类(sugar),类黄酮(flavonoid)及鞣质(tannin,约含4%)等。

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第 49 卷第 5 期
2021 年 3 月
Vol 49 No 5
Mar 2021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
王路艳ꎬ 杨满花ꎬ 冉清连ꎬ 何承丽ꎬ 郭蓉蓉ꎬ 王 珏ꎬ 周骏宏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磷化工重点实验室ꎬ 贵州 都匀 558000)
市镇宁县六马镇的一颗近 100 年的野生无患子树木ꎮ 而栽培无
患子果实则是选择贵州省独山县上司镇的一个栽培无患子种植
基地ꎬ 此基地是 2012 年开始种植ꎮ
图 1 无患子萃取工艺流程图
Fig 1 Sapindus extraction process flow chart
1 2 3 皂苷的测定
的冰醋酸溶液ꎬ 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在 520 nm 波长下测吸光度ꎬ
84 40
80 80

1 237
1 426

吸光度
1 249
1 267

平均值
1苷
含量 / %
19 06%
20 58%
各称取栽培和野生无患子原始果皮粉末 84 40 mg、 80 80 mgꎻ
随后将滤液放在 80 ℃ [1] ꎬ 60 r / min 的条件下分 3 次进行旋转蒸
发浓缩ꎬ 待蒸干滤液为粘稠状的棕黄色的胶状物为止ꎻ 将蒸发
所得的皂苷粗产物进行称量ꎮ
1 2 2 无患子粗提取液的萃取
称取粗产品皂苷原液在烧杯中ꎬ 加入热水溶解ꎬ 在 60 ℃
水浴锅中加热 10 minꎬ 一边加热一边用玻璃棒进行搅拌ꎻ 随后
并记录质量ꎬ 将旋转蒸发器调节转速为 60 r / minꎬ 温度为 80 ℃ ꎬ

化妆品用原料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提取物

化妆品用原料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提取物

化妆品用原料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提取物化妆品用原料无患子提取物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患子提取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甘油、丁二醇等有机醇或纯水或二者按适当比例制成的混合液体作为溶剂,从无患子科无患子属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的果皮中提取的用于化妆品原料的无患子提取物。

主要活性成分是皂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无患子提取物以甘油、丁二醇等有机醇或纯水或二者按适当比例制成的混合液体作为溶剂,从无患子科无患子属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的果皮中提取的液状产品,作为化妆品用原料。

4 产品INCI名称、活性成分名称产品中文INCI名称: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果皮提取物产品英文INCI名称:SAPINDUS MUKUROSSI PEEL EXTRACT活性成分:总皂苷5 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无患子提取物质量指标要求项目最低值最高值颜色浅黄色深黄棕色外观透明液体轻微沉淀气味特征性气味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pH值 3.0 6.0理化指标总皂苷(mg/ml)≧1汞,mg/kg砷,mg/kg铅,mg/kg重金属镉,mg/kg菌落总数CFU/mL微生物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mL 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的规定66.16.26.36.4 pHpH6.5A6.66.777.17.2a)b)c)d)7.350g60mL PET 7.47.4.17.4.288.1Logo 8.28.38.48.4.18.4.28.38.4A1.Rb1--,,,,560nm2.2.1 10mL100mL2.2 10mL2.3 200nm-1000nm2.4 0.0001g2.52.62.7 10mm*150mm D10110cm1cm70%1:13.3.1 Rb1Rb110mg10mL1mg/mL Rb13.2 5%-5g100mL4.4.1Rb104080 120 160 200 240 320 400uL10mL0.2mL 5%-0.8mL10min 5.0mL560nmRb14.2 1.0mL 25mL 25mL 70%0.2mL 5%-0.8mL 10mL 10min5.0mL 560nm 5.Rb11:)1......(..........10010021m A v c A x X—%A1— A2—V—mL C—mgm—g GB/T 817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无患子中的表面活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无患子中的表面活性物质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小淳(#’("$),女,硕士,工程师,电话:("!#)%)"’*"""$!""),+$,-./:01-2!345/.1672-6892618。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无患子中的表面活性物质王小淳(上海白猫有限公司,上海!""!&#)摘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大气压电离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分析了无患子果皮中的表面活性成分。

根据质谱结果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根据源内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产生的碎片初步推测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发现了数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组分。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电离质谱;无患子;皂甙;倍半萜糖甙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前言无患子是一种野生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果实外壳是化痰中药,也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无患子果皮中表面活性成分主要为萜类皂甙(如常春藤皂甙)和倍半萜糖甙(见图#)[#]。

这些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有良好的去污及洗涤性能,对人体温和、无刺激。

分离无患子果皮中表面活性成分时,常采用萃取、大孔树脂分离、反复进行硅胶柱色谱和反相柱色谱等方法,最后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单一组分。

利用化学水解法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方法可确定组分的化学结构[!]。

第#’卷第>期!""#年##月色谱:F ;Y +J +Z =[@Y ?H=M:F @=I ?\=]@?G F ^W E /6#’Y E 6>Y E _6!""#!结果与讨论!"#液相色谱分离皂甙类物质的紫外吸收弱,紫外扫描显示最大吸收为!"#$%,经示差折光检测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检测对照发现,检测波长为!"#$%时可保证样品中主要组分被检出。

无患子果的功效与作用

无患子果的功效与作用

无患子果的功效与作用无患子果,又称苦楝子、苦楝仁、苦楝果、马棕果、马棕仁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无患子果呈半球形,外皮厚实,表面光滑,成熟时呈淡黄色。

无患子果的功效与作用广泛,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食品工业,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患子果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一、无患子果的化学成分无患子果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苦味成分、有机酸、多糖类成分等。

其中,萜类化合物是无患子果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伤。

苦味成分能够刺激胃肠道分泌消化液,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

有机酸则可以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维持身体健康。

二、无患子果的功效与作用1.舒肝理气,解郁开窍无患子果具有舒肝解郁的功效,可以缓解因情绪失调而引起的郁闷、烦躁等症状。

无患子果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能够提高眼睛的适应能力,改善视力模糊、目翳等视觉问题。

2.润肠通便,清热解毒无患子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肠道蠕动和排空,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同时,无患子果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净化血液,改善因火热炎症引起的诸多不适。

3.明目益肤,抗衰老无患子果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眼睛、皮肤等的损伤,延缓衰老。

无患子果还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肌肤暗黄、粗糙等问题,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4.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无患子果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无患子果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此外,无患子果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5.降脂降压,保护心脑血管无患子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能够降低血压、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无患子果还可以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护心脏和脑部血管。

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

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

文章编号:1007-8924(2008)02-0085-04研究简报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魏凤玉,解 辉,余锦城,吴 阳(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摘 要:采用水提-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用量,超滤时温度、膜面流速、压力、超滤液p H 、膜截留分子量等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壳聚糖-醋酸絮凝剂时,预处理效果较好.正交实验表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K ~50K 的超滤膜,在温度25℃、膜面流速2.78×10-5m/s 、压力0.08MPa 的条件下,所得无患子总皂苷的纯度可达67.02%;而采用6K 超滤膜所得无患子皂苷的产品纯度可达72.42%.关键词:无患子皂苷;正交实验;水提;超滤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 aertn ),俗称:油患子,肥珠子等.无患子果皮中所含的无患子皂苷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作用,孙洁如等[1]的研究表明无患子皂苷具有很低的cmc 和γcmc ,是一种理想的香波原料;无患子皂苷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降血压、抗真菌、杀精子等.Adriana 等[2]的研究表明无患子果实和叶的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胃酸的体积和浓度,从而具有治疗急性胃溃疡的潜力;Huang 等[3]研究发现皂苷含量为10mg/kg 对金苹果蜗牛的杀死率达70%~100%.近年来,超滤法已逐渐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冯彪等[4]应用超滤法提取分离陈皮中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超滤膜的孔径大小、药液浓度等对分离有效成分有较大影响;曹万新等[5]采用超滤膜法精制油茶皂甙,结果表明,经预滤、精滤、超滤后产品纯度可达80%左右.关于无患子总皂苷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饶厚增等[6]采用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分离工艺得到了无患子皂苷及皂苷元晶体,但所需溶剂用量大、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不高.本文采用水提-超滤法提取分离无患子皂苷,为无患子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1 实验原料与方法1.1 原料和仪器无患子果皮(产于安徽),壳聚糖(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香兰素、次氯酸钠、冰醋酸等均为分析纯.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U PIS -503型,截留分子量20K ~50K;U EOS -503型,截留分子量6K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2 工艺流程无患子果皮洗净、晾干、粉碎后,用水提取3次,合并水提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除杂.将絮凝后的水提液超滤分离,渗透液在60℃下烘干得灰白色粉末即为产品.1.3 分析方法1.3.1 无患子总皂苷含量的测定(1)标准曲线的绘制以本实验室提取分离精制的无患子总皂苷为标准品.准确称量无患子总皂苷10.0mg ,置于10mL收稿日期:2006-09-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06-12-28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XS0631)作者简介:魏凤玉(1963-),女,江苏靖江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化工传质与分离的研究.第28卷 第2期膜 科 学 与 技 术Vol.28 No.22008年4月MEMBRAN E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Apr.2008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精密抽取此溶液1,2,3,4,5μL置于10mL的磨口试管中,热风挥干溶剂,而后将现配的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和高氯酸0.8mL加入试管中,摇匀,60℃水浴加热15min,冰水浴中冷却3min,最后加入冰醋酸5mL,摇匀,用空白试剂作参比.用UV-2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在200~700nm 范围作全波段扫描,结果表明无患子总皂苷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90nm左右,故选择390nm作为测定波长.以吸光值A与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0.0479+0.1077C,R=0.9989.(2)产品纯度测定准确称取样品,配制浓度约为1mg/mL的甲醇溶液,按照标准曲线制备的步骤测定样品的吸光值,从标准曲线上求其浓度,计算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1.3.2 固含量、p H、黏度、浊度的测定固含量以每毫升溶液中所含的固体质量表示:固含量损失率=处理前固含量-处理后固含量处理前固含量×100%p H采用PHS-3C型精密p 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测定;黏度采用NDJ-1型旋转黏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测定;浊度采用G DS -3C型散射光浊度计(无锡科达仪器厂)测定.2 结果与讨论2.1 超滤液的预处理无患子水提液中成分复杂,除含有皂苷外,还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黏液质、鞣质、糖等[7].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在超滤过程中会沉积在膜表面,使膜的通量下降.因此,超滤前进行料液的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中药提取液预处理方法有调p H、醇沉、絮凝等.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能使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絮凝沉淀,而壳聚糖本身无毒、无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8].本实验采用壳聚糖-醋酸溶液(1g 壳聚糖溶于100mL0.5%醋酸水溶液中)作为絮凝剂,对水提液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絮凝剂的用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1.当水提液中加入体积分数2.0%的壳聚糖-醋酸絮凝剂溶液时,絮凝后的产品纯度最高,且固含物的损失率最小.表1 絮凝剂用量的影响Table1 The effect of flocculant’s dosage on separation 絮凝剂加入量/%产品纯度/%固含物损失率/%1.031.1825.02.046.5916.72.943.4416.73.842.6919.42.2 超滤液pH对膜分离的影响溶液的p H影响药液中各成分的存在状态,如蛋白质在等电点附近时溶解度最低,易在膜表面发生吸附,从而影响超滤分离效果.现采用U PIS-503型超滤膜,调节絮凝后水提液的p H,在温度35℃、膜面流速2178×10-5m/s、压力0.06MPa 下进行超滤分离,实验结果如表2.表2 p H对超滤分离的影响Table2 The effect of p H on ultrafiltrate separation超滤前溶液p H渗透液固含量/(g・mL-1)渗透液p H固含物损失率/%产品纯度/%黏度×103/(Pa・s)浊度/N TU4.880.014 6.0357.664.05 1.25 3.07.000.0167.0751.565.35 1.25 1.28.520.0128.4163.658.85 1.33 1.9 注:絮凝后水提液p H4.88,浊度86.1N TU. 从上表可见,超滤分离对无患子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较好(超滤前溶液为红棕色,超滤后为淡黄色),固含物损失率较大.而水提液的p H对渗透液的固含量、黏度和浊度影响不大,但对所得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大.当无患子水提液p H从原始的4.88调至中性时,产品纯度变化不明显;当调为碱性时,产品纯度下降、分离效果变差,这可能是由于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产生变性(如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会产生沉淀),或相互缔合产生新的化合物污染膜,而不利于无患子皂苷的超滤分离.2.3 超滤分离的正交实验一般影响超滤分离的因素有温度、膜面流速、操作压差、料液的酸度、膜性能等,实验采用20K~50 K超滤膜对超滤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选取的正交因素水平见表3.正交实验中主要以膜通量、产品纯度作为考察超滤膜分离效果的参数,并以产品纯度 ・86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8卷 为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3 超滤分离的正交因素水平表Table3 Orthogonal factor’s level for ultrafiltrate separation 水平A温度/℃B膜面流速×105/(m・s-1)C压力/MPa 125 1.850.04 230 2.310.06 335 2.780.08表4 超滤分离的正交实验结果Table4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ultrafiltrate separation序号A温度/℃B膜面流速/(m・s-1)C压力/MPa膜通量/(mL・min-1)产品纯度/%1A1B1C122.658.112A1B2C277.662.013A1B3C3106.567.024A2B1C277.157.555A2B2C387.463.316A2B3C162.460.527A3B1C383.459.038A3B2C164.159.599A3B3C2128.664.05K1187.14174.69178.22K2181.38184.91183.61K3182.67191.59189.36极差 5.7616.9011.14注:超滤前料液的固含量0.033g/mL,产品纯度36.01%, p H4.88.由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超滤分离影响的顺序为:膜面流速>压力>温度,即膜面流速为影响超滤分离的主要因素,而温度的影响较小;实验得出的最优工艺条件是A1B3C3,即温度25℃、膜面流速2.78×10-5m/s、压力0.08MPa.2.4 膜截留分子量的影响无患子皂苷的分子量低于1K,理论上选取截留分子量6K膜的分离效果应好于20K~50K的膜.为此,在温度25℃、膜面流速3.70×10-5m/s、压力0.08MPa的条件下进行膜分离实验,并将超滤后的膜用1%NaOH溶液洗脱,将洗脱液脱除溶剂,考查膜对无患子皂苷的吸附情况.从表5可见,6K超滤膜所得产品纯度远高于20K~50K超滤膜,且无患子皂苷主要在渗透液中浓缩.超滤回流液的产品纯度相对原药液有所提高,这是因为部分小分子杂质进入渗透液,部分黏度大的杂质吸附在膜表面,使回流液也实现一定程度的表5 膜截留分子量对超滤分离效果的影响Table5 The effect of membrane interce pting molecularweight on ultrafiltration separation截留分子量6K20K~50K渗透液回流液膜吸附液渗透液回流液膜吸附液产品纯度/%72.4232.1253.4140.17固含物损失率/%70.0-10.060.0-12.5产品在各料液的比率/%73.9524.85 1.1960.2835.17 4.56注:超滤前料液的固含量0.040g/mL,产品纯度24.92%, p H4.78.富集;另外,超滤回流液的固含物损失率为负值(即固含量升高),这是由于在外压作用下,水和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穿过超滤膜进入渗透液,大分子的溶质和杂质被膜截留在回流液中,故回流液中固含量相对于原料液增加.从表5还可以看出,还有极少量的无患子皂苷被吸附在聚砜纤维膜表面和孔隙内,因而使膜通量降低,渗透液中产品得率降低< 100%.此外,超滤膜的分离效果随着原料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升高而提高,所以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此次20K~50K膜的分离效果低于正交实验结果.2.5 膜分离与传统分离方法的比较将无患子皂苷水提液,分别采用超滤膜分离、醇沉和正丁醇萃取三种方法进行分离.水提醇沉时控制混和溶液中乙醇体积百分数为75%,萃取时正丁醇与水提液按体积比为1∶1.实验结果见表6.表6 超滤膜分离与传统分离方法的比较Table6 The comparison between ultrafiltrationseparation and traditional separation分离方法水提醇沉正丁醇萃取6K渗透液20K~50K渗透液产品纯度/%51.0547.5672.4253.41固含物损失率/%72.555.070.060.0注:超滤前料液的固含量0.040g/mL,产品纯度24.92%, p H4.78.从表6可见,水提醇沉和正丁醇萃取分离效果均较超滤膜分离效果差,产品纯度低.即与传统的醇沉和正丁醇萃取分离工艺相比,超滤膜分离具有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溶剂消耗量低等特点,比较适合于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 3 结论1)在无患子水提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 第2期魏凤玉等: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87 ・ 壳聚糖-醋酸絮凝剂时,除杂效果较好.2)水提液的p H 对渗透液的固含量、黏度、p H 和浊度影响不大,但对所得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大.当无患子水提液的p H 中性时,超滤分离效果较好.3)20K ~50K 超滤膜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影响超滤分离的大小顺序为:膜面流速>压力>温度;最优超滤分离条件是:温度25℃,膜面流速2178×10-5m/s ,压力0.08MPa ,所得无患子总皂苷的纯度为67.02%.4)与20K ~50K 超滤膜相比,6K 超滤膜对无患子皂苷的富集程度更高,产品纯度可达72142%.5)与水提醇沉和正丁醇萃取等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膜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参考文献[1]孙洁如,陈孔常,周鸣方,等.无患子表面活性物及其复配体系的性质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02,32(4):16-18.[2]Adriana L A ,Jayme A A S ,Elfriede M B.Antiulcer activ 2ity of Sapindus saponaria L in the rat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2,82:41-44.[3]Huang H C ,Liao S C ,Chang F R ,et al .Molluscicidalsaponins from sapindus mukorossi ,inhibitory agents of golden snails ,pomacea canaliculata[J ].Agric Food Chem.2003,51(17):4916-4919.[4]冯 彪,赖小平,周 华.应用超滤法提取分离陈皮中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7):823-824.[5]曹万新,武丽荣,史宣明,等.超滤膜法提取精制油茶皂甙的研究[J ].中国油脂,2002,27(3):55-57.[6]饶厚曾,郭隆华.无患子皂苷提取工艺研究[J ].江西科学,2002,20(1):55-58.[7]俞加林.中草药所含主要成分相对分子量测定[J ].中草药,1989,12(5):44-46.[8]刘秉涛,张 焱,王海荣.壳聚糖对含蛋白废水的絮凝与回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26(4):69-71.Separation and purif ication of supindus -saponin by ultraf iltrationW EI Fengyu ,X I E Hui ,Y U Ji ncheng ,W U Y ang(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extrac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was adopt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supindus -saponin.The effects of the flocculant ’s dosage ,temperature ,the cross -flow velocity ,pressure ,p H of feedsolution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cut off (MWCO )of the membrane on separation of supindus -saponin were researched.The optimum volume ratio of chitosan -acetic acid solution to extraction aqueous solution was 2.0%for the pretreatment.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the cross -flow velocity 2.78×10-5m/s ,0.08MPa ,the 67.02%content of saponin -supindus was obtained with MWCO 20K ~50K membrane.The 72.48%content of saponin -supindus was obtained with MWCO 6K membrane.K ey w ords :supindus -saponi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ter -extraction ;ultrafiltration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88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8卷 。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的皂苷含量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的皂苷含量

不同产地无患子果皮的皂苷含量但汉龙;李娜;叶红莲;罗旭璐;贺鹏;王连春;赵平【摘要】为筛选高皂苷含量无患子优树,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7个不同产地无患子的果皮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和西南部产地果皮皂苷含量差异显著,西南部产地平均含量高于中东部产地.其中,云南禄劝、建水和石林产区尤为明显,表现出较高的皂苷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86.76 mg/g、178.85 mg/g 和162.16 mg/g,为无患子高皂苷含量筛选的优良产区.【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8【总页数】4页(P209-212)【关键词】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产地【作者】但汉龙;李娜;叶红莲;罗旭璐;贺鹏;王连春;赵平【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89.1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Sapindus)落叶乔木,又名木患子、肥皂树、洗手果、菩提子等,原产我国东部、南部至西南部,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均有栽培[1]。

无患子不仅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因其果实富含的油脂[2-3]和皂苷类[4-5]成分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方面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同时无患子也是优良的生物质能源林和化工原料林的重要树种。

制“皂”健康——无患子三萜类皂苷抑制皮肤细菌增长和头皮脱发的

制“皂”健康——无患子三萜类皂苷抑制皮肤细菌增长和头皮脱发的

1.我们倡导手工制造的产业的重新发展和回归自然生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时代的发展却应该是新文化和旧传统的融会贯通,并驱前行的。

同时,利用绿色无污染的植物果实来研制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结合市场各级消费群体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所倡导的绿色健康经济发展前景也是我们所推崇的。

当下,真正的纯天然环保产品寥寥无几,市面上满是披着天然外衣的添加产品和污染品。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中医中的无患子等药物,结合其自身天然的洗涤性和药理性,来实现真正的生态环保和纯天然。

2.我们的科研成果真正的效用也是我们所要推广的。

关于我们的手工皂的主要物质——无患子,《本草纲目》曾有过记载:无患子可去风明目,洗面祛斑,是天然的良好洗涤产品,更有其他参考资料显示,无患子对生发、防脱发、防过敏等方面具有奇效。

通过调查我们又发现了无患子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倍半萜糖苷类、还原糖、类胡萝卜素、菸酸、核黄素、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及赖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等10多种氨基酸。

无患子果实呈弱酸性,对皮肤无刺激,其中丰富的糖苷类物质已证实作用于人体皮肤有抗菌、杀菌、消炎和祛屑止痒功效。

且将无患子制作成液体后,其纯天然的成份能快速将营养物质渗透至皮肤。

3.我们提出创新创意的思维。

如同屠呦呦女士通过对痢疾的研究和青蒿素的发现,我们效仿她,提出创新创意的思想,尝试在类似无患子这样的中药可用物质和中医药理领域中发现无患子的效用,并利用无患子的中药药理性来制作纯天然的有利于环境的洗涤产品,在产品设计生产纯熟后,将其投入市场,为我们实现无患子在洗涤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基本思路:1.围绕手工制造展开阐述,意在说明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和手工产业的重要性。

我们在发现无患子具有的清洁、去污作用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无患子成分的分析和互联网的查找发现无患子的可用性,经过多次尝试最终付诸于实践,将无患子的药用价值融入到肥皂中,《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泡沫分离法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的研究

泡沫分离法分离纯化无患子皂苷的研究
( 1 . C o l l e g e o f Ma t e i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F u j i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0 2 ,C h i n a ; 2 .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a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c o n o mi c s , F u j i a n A g n ’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0 0 2 , C h i n a )
t h e s e pa r a t i o n c o l u mn wa s c o l l e c t e d. The t o t a l s a p o ni n c o n t e n t s o f c ud r e s o l ut i o n a nd oa f m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 y UV s pe c t r o p ho — t o me t y . Th r e e n r i c hme n t r a t i o,r e c o v e r y r a t e a n d pu r i t y we r e us e d a s i n d e x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 Th e r e s u hs s h o we d

中药学论文 无患子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学论文 无患子的质量标准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无患子的质量标准研究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班级2011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 年 4 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Ⅰ-Ⅱ1前言.. (1)2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仪器 (2)3实验方法 (3)3.1无患子粉末显微特征 (3)3.2无患子薄层色谱鉴别 (4)3.3无患子水分测定 (4)3.4无患子总灰分测定 (4)3.5无患子浸出物测定 (4)4结果 (5)4.1无患子粉末显微特结果 (5)4.2无患子薄层色谱结果 (7)4.3无患子水分测定结果 (9)4.4无患子总灰分测定结果 (10)4.5无患子浸出物测定结果 (10)5讨论 (11)5.1其他薄层板考察情况 (11)5.2酸不溶性灰分考察情况 (12)5.3实验研究总结 (13)参考文献 (15)综述 (16)致谢 (23)无患子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干燥果实,无患子具有清热祛痰、消积杀虫之功效,主治喉痹肿痛、肺热咳喘、疳积、癣疾、肿痛等,民间多用其果实代肥皂用。

目前有许多医院和企业都有应用到无患子这种中药制作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无患子质量标准,使在对此药物进行检验的时候有可靠的标准进行参考及操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对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药材提取物中三萜皂苷的薄层色谱的鉴定,药物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标准确立这几个方面对无患子这个中药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得出可靠的无患子质量标准的相关实验结果与数据;结论本论文的无患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供以后药物检验参考使用。

无患子

无患子

无患子植物信息名称:无患子拉丁名:Sapindusmukorossi别名:圆皂角、皮皂子、木患子、菩提子科名:无患子科属名:无患子属分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

华南地区多有栽培。

习性:喜光、稍耐阴,可耐零下10℃低温。

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

能耐干旱。

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

对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抗性很强,是工业城市生态绿化的首选树种。

采制: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出晒干。

性状:种子球形,直径约14爉m。

外表面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

种皮骨质,坚硬。

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化学成分:含无患子皂甙(sapindussaponin)、脂肪油、蛋白质。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用于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癣、肿毒。

无患子-形态特征无患子树干通直,枝叶广展,绿荫稠密。

到了冬季,满树叶色金黄,所以,俗名叫黄金树。

可算是彩叶树种之一。

到了10月,果实累累,橙黄美观。

是绿化的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无患子具多种功用,市场潜力巨大:无患子在中国的台湾、印度、美国已被开发利用到日常生活和医疗上。

明朝的李時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把它列为中药材。

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米。

枝开展,小枝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叶8~12枚,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圆形,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主脉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

圆锥花序,顶生及侧生;花杂性,小形,无柄,总轴及分枝均被淡黄褐色细毛;萼5片,外2片短,内3片较长,圆形或卵圆形;花冠淡绿色,5瓣,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短爪;花盘杯状;雄花有8~10枚发达的雄蕊,着生于花盘内侧,花丝有细毛,药背部着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仅1室发育;两性花雄蕊小,花丝有软毛。

无患子籽油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

无患子籽油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

无患子籽油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作者:王建章吴子斌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年第03期摘要:无患子籽油,分析其种仁含油率高达40.7%,全果压榨出的油脂含油酸和亚油酸高达62.5%。

无患子籽油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为C16-C22,其中C16-C20的脂肪酸占98.2%,无患子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十分理想。

通过研究各种无患子籽油提取工艺寻找改进方法。

关键词:无患子;籽油分析;提取工艺;生物柴油中图分类号:TQ646.4文献标识码:A生物柴油由各种动、植物油脂经酯化工艺而得,其主要成分是长链脂肪酸甲酯。

开拓新油脂资源是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依国家政策,要大规模生产不与民争油之生物柴油油源只能是野生植物油。

我国野生产油植物有400多种,主要有油茶、小桐子、光皮树、无患子、油棕榈等,无患子是一种优良能源林树种,其种仁含油率高达40%,盛果期平均每株产果实20公斤、产油4公斤以上,全果压榨出的油脂含油酸和亚油酸高达63%以上,在目前新能源日显重要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看好无患子的市场前景。

但国内对无患子籽油分析、加工研究甚少。

本文旨在对无患子籽油成份及提取工艺方面作点有益研究。

1.无患子籽油成份分析研究1.1材料与仪器原料、试剂:无患子种子(采用漳州鼎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种子),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色谱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实验仪器:高速万能粉碎机(FW-100上海金鹏仪器分析有限公司产),气相色谱仪(GC5890HZ),索氏抽提器(瑞士BUCHI B-811),旋转蒸发仪(RE-52C),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电子恒温水浴锅,等。

1.2实验方法(1)无患子种子预处理:将剥掉假种皮后的无患子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85℃烘干后敲开种壳,取出种仁,将种仁用粉碎机粉碎后烘干(含水量不超过3%)备用。

经测定,无患子种子含仁率为24.48%。

(2)无患子籽油的提取:采用索氏提取法。

无患子的本草考证及研究进展

无患子的本草考证及研究进展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Guangzhou,Guangdong 510655,China)
Abstract As a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Sapindus mukorossi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Bencao Shiyi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was continuously accumulated and perfected through the past gener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medicinal value of S. mukorossi has been fully utilize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osmetics and washing products,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is article makes a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 plant morphology and efficacy of S. mukorossi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provides a med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 mukorossi.
久的使用历史,早在《山海经》中即有记载,而 作为中药材则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别名木患 子、油患子、苦患树、黄目树、目浪树、油罗树、 洗杉树、洗手果、洗衫子、洗衫丸等。无患子主 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等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中南 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亦有分布,果实 9—10 月 成熟,具有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等功效,主治喉

无患子种质皂苷性状分析评价及优良种质选择

无患子种质皂苷性状分析评价及优良种质选择

无患子种质皂苷性状分析评价及优良种质选择万泉【摘要】为筛选皂苷性状优良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优良种质,对调查收集的10个无患子种源67个优良单株的皂苷性状展开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无患子皂苷产出率为14.20%~24.32%,总体平均值为20.12%.皂苷产出率比较高的种源有福建顺昌、云南石林、浙江萧山、福建延平,分别比种源总体平均值增加20.87%、13.72%、11.28%、10.83%,但不同种源间皂苷产出率差异不显著.高皂苷种质材料选择单株选择优于种源选择.67株优良单株皂苷产出率为5.6%~33.2%,总体平均值为20.11%,优良单株之间皂苷产出率差异显著.聚类分析表明,第一类为皂苷产出率优势明显的优良单株(sc04、xs05),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32.95%,比总体平均值提高63.8%;第二类(27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25.83%,比总体平均值提高28.4%;第3类(35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16.0%,低于总体平均值;而第4类(2个单株)、第5类(1个单株)皂苷产出率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分别只有9.45%、5.6%.皂苷产出率(Y)与经度(X1)呈密切正相关,与果肉千粒重(X8)、果实鲜果重(X5)呈密切负相关,与果核千粒重(X7)、果肉比(X6)、树高(X3)、胸径(X4)、纬度(X2)等5个因子相关性不明显.【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9(048)001【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无患子;皂苷;性状;优良种质【作者】万泉【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平 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9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别名木患子、目浪树、肥皂树等,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1-2]。

无患子皂苷的生物活性与生产开发

无患子皂苷的生物活性与生产开发

无患子皂苷的生物活性与生产开发姚卫蓉;伍恒;魏敏平;谢云飞【摘要】无患子果皮中含有丰富的皂苷和倍半萜糖苷,是天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提取液具有非常强的表面活性以及杀菌、消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研究以无患子皂苷浓缩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法纯化无患子皂苷,皂苷纯度提高到75.50%;同时评价其对炭黑污布、蛋白污布、皮脂污布的去污能力,去污值分别达到99.1%、54.1%、63.2%;此外,还考察了其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红色毛癣菌、痤疮丙酸杆菌这4种常见皮肤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患子发酵液对红色毛癣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二者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39 mg/mL、1.29 mg/mL.本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皂苷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抑菌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无患子资源提供了基础信息.【期刊名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患子皂苷;生物活性;发酵;去污能力;抑菌活性【作者】姚卫蓉;伍恒;魏敏平;谢云飞【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2;TQ649.无患子,亦称洗手果、油罗树,是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国家的一种无患子科落叶乔木,其根、叶、果皮、种子等均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

无患子果皮中富含的三萜皂苷类和倍半萜糖苷均具有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泡沫丰富细腻,去污力强,抗硬水性强,溶解性好,可用作天然洗涤剂,还可用来制造牙膏、洗发香波及各种洁肤护肤化妆品等[1,2];同时,随着近年来无患子化学成分提取研究的不断开展,其药用价值得到了很大的开发,大量研究表明:其提取液具有非常强的杀菌[3]、消炎[4]、抗肿瘤[5]、保肝降压[6]等生物活性。

无患子籽油成分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

无患子籽油成分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
已烷 2 0mL 9 0 , 0℃ 回 流 提 取 8h至 回 流 液 无 色 , 取
回流液滴 于滤纸 上检查 , 待溶剂 挥发 已尽 , 纸上不 滤 留油迹为 提取终 点. 旋转蒸发 仪 回收正 已烷 , 用 经干 燥后 称体质 量得 到黄色 清亮 的无患子籽 油. 1 2 3 无患子籽油主要理化特性分析 .. 无患子籽油水
限公 司种植 基地生 产. 试验 用试剂 均为 分析纯 , 色谱 用试 剂均 为色谱纯 .
摇, 静置分层. 上层进 样进行气 相色谱 分析. 取 色谱条
件为 : 色谱柱 : - 3 m ̄05 r) .2 m . n . u
进样 口温 度 :2 柱 温 :5 C( i) 以 5℃/ i 20 C. 10。 1mn , mn
1 2 4 无患子籽 油脂 肪酸组成及质 量分数测定 . .

无 患 子籽 油 样 品 甲酯 化 , 05 取 . g油样 , 加入 5 L正庚 m 烷 , 加 入 0 2 L 的 2 lLK - H O 溶 液 , 再 .5m mo OH C 。 H / 振
原料 与试剂 . 无患子 种子 : 漳州鼎 能生物科 技有
究 了改进 的 方 法.
关 键 词 : 患 子 ; 油 成 分 分析 ; 无 籽 提取 工 艺 ; 生物 柴 油
中 图 分类 号 : TQ6 6 4 4 . 文 献标 志 码 : A
生 物柴油 由各种 动物及植 物油脂 经酯化工 艺取 得, 主要 成分是 长链脂 肪酸 甲酯. 开拓 新油脂 资源是 未来生物 柴油产业 发展 的关键 因素. 据 国家 政策 , 依 要大规模 生产不 与民争 油的生 物柴油 只能是野 生植 物 . 国野生 产 油植 物有 4 0多 种 , 我 0 主要 有油 茶 、 小 桐 子 、 皮树 、 患子 、 棕榈 L 等 . 患子 ( a i— 光 无 油 1 无 S p n d s lrsi et ) u o os Garn 是一种 优 良能 源林树 种 , mu 种仁 含油率 高达 4 , O 盛果期 平均 每株 产果 实 2 g 产 0k , 油 4 g以上 , k 全果 压榨 出 的油脂油 酸 和亚油 酸高达 6 以上. 目前新能 源 日显 重要 的背景下 , 多企 3 在 很 业都看好 无患子 的市场 前景. 是 , 但 国内对无 患子籽 油成分分 析和加 工方 法 研究 甚 少 , 本研 究 旨在对 无 患子籽油成 分及提 取工艺进 行研 究.

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1. 前言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过度生产白血球导致的血液恶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白血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天然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寻求治疗白血病的新途径。

无患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日常生活中。

无患子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多天然作用,并且对癌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其中,无患子苷是无患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文将探讨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2. 无患子苷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无患子苷(Araloside A)是无患子种子中的一种萜皂苷,其化学结构如下:无患子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包括:(1)抗癌作用:无患子苷能够抑制恶性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2)抗病毒作用:无患子苷能够抑制HIV-1的复制,并且对其他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抗氧化作用:无患子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并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4)降血糖和调节血脂作用:无患子苷能够通过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3. 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1)实验方法为了研究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了MTT法和荧光素酶法。

实验组分别为未处理、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组,将无患子苷用于不同浓度处理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并培养不同时间,通过MTT法和荧光素酶法测定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情况。

(2)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发现无患子苷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在浓度为0.1~50μM的范围内,对K562和HL-60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3%~88.1%和24.5%~94.3%。

有毒中草药之无患子

有毒中草药之无患子

有毒中草药之无患子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以根与果入药。

有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无患子的性质性味苦;辛;寒;小毒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主喉痹肿痛;肺热咳喘;音哑;食滞;疳积;蛔虫腹痛;滴虫性阴道炎;癣疾;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外用:适量,烧灰或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汤洗、划熬膏涂。

无患子的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质31.87%,灰分5.19%,总非纤维碳水化合物14.86%,戊聚糖2.21%,淀粉11.94%,粗纤维14.14%。

此外,尚检出脂肪酸(fatty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及二十四烷酸。

种子含脂肪油43.18%及糖脂(glycolipid)。

无患于含天然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中含有萜类(terpenoid)甾体皂甙(steroid saponin),氨基酸(amino acid),蛋白质(protein),维生素(vitamin),油酸(oleic acid),油脂(oil)。

果皮含无患子倍半萜甙(mukuroziside)Ⅰa、Ⅰb、Ⅱa、Ⅱb,无患子皂甙(mukurozisaponin)X、Y1、Y2、E、G,无患子属皂甙(sapindoside)A、B,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常春藤皂甙元a-L-吡喃阿伯糖基(1→3)-a-L-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a-L-arabinopyranosyl(1→3)-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a-L-呋喃阿拉伯糖基(1→3)-a-L-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a-L-arabinofuranosyl(1→3)-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popyranoside]。

无患子属研究现状综述

无患子属研究现状综述

无患子属研究现状综述
田坤;李春苹;罗筱韩;王连春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22(28)7
【摘要】无患子(Sapindus L.)是一种集生物质能源、药用、天然洗涤剂、农药、日化和工业等多功能于一身、综合开发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

近年来,由于其极高的综合开发价值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推动了无患子产业的发展。

该文主要从无患子皂苷分离提取及其活性物质、种质资源评价、种油脂提取应用及理化性质、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多样性和栽培抚育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无患子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无患子属高效利用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5-69)
【关键词】无患子属;开发利用;综述
【作者】田坤;李春苹;罗筱韩;王连春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4
【相关文献】
1.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无患子属的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3.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4.无患子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无患子科果树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