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阅读(9分,子问题3分)1。
(9分)阅读下列单词并完成下列问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匣子是一种传播和分享知识的特殊媒介,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它让每个用户,不仅仅是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想象一下,全世界的计算机用户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彻底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芯片上的电子理论?知识在最大程度上通过科学和技术的黑匣子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和黑客越来越年轻,神童不断出现。
他们可能不了解计算机的生产过程,并且能够编写软件和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技术黑匣子的出现都为相对“无知”的年轻一代的崛起和追赶提供了机会。
其次,相对低端的技术黑匣子往往与语境和主题无关,而高端技术黑匣子需要满足特定场合特定主题甚至心理的需求。
人们很少对锤子进行改进,计算机在使用一个月后,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标记,这表明当理解变得简单和容易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技术为我们打开一扇门又一扇门时,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而不进去吗?一旦我们进入,我们的行为能不受房间和过道形状的影响吗?从表面上看,用户主导着技术黑匣子,但技术黑匣子在没有用户的“知识”的情况下对用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即用户被制造商客观化。
2021年全国高考安徽语文试题答案
2021年全国高考安徽语文试题答案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核对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深入细致录入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与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核对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写作题共66分后)一、(9分)写作下面的文字,顺利完成1~3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发生于媒体的报导之中。
做为一种关乎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存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展开实地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
202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文字可复制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乙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安徽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统一考试)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答案】D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以偏概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乱加因果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清]王世槙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坐终日晏:平静.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答案】D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皙次其别号也吾其还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予辈皆为赋诗为武置酒设乐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第一句为代词;第二句是语气词,译为〝还是〞.B项第一句副词,就;第二句表假设如果.C项都为介词,译为〝替.给〞.D项第一句所字结构;第二句被动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答案】B7.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译文:(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译文:(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答案】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解析】前六句是一句一景.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答:【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解析】题干中明确说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是眼前月景,需是联想家乡亲人,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10.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②③④⑤⑥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乙:①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③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⑤,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⑥相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答案】甲: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又闻子规啼夜月4愁空山5蜀道之难6难于上青天乙:1飞漱其间,2惑而不从师,3谁家春燕啄春泥,4青鸟殷勤为探看,5,诵明月之诗,6气吞万里如虎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1_14题.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也跑回家了.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一夜刚好耕完〞〝啊……达子!〞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驾上我的轻骑!〞小格不作声了.达子问:〝你做什么?〞〝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你编蓑衣吧!〞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的,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小格笑了.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她来到芦青河湾了.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答:【答案】开始时小格对达子有些敌意.恼怒,认为他看自己笑话;当达子提出两家一起耕地时,小格心里一热,内心有一丝感动;看到达子连夜为自己耕好的土地,小格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当达子提出编蓑衣的建议后,小格先是误会而后高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考生可找到相关信息,再归纳即可.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答:【答案】达子是一个善良.淳朴.乐于助人.头脑灵活(有经济头脑).懂得掌握信息,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村青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与相关信息,然后归纳即可.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请依据画线1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答:(2)画线2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答:【答案】(1)〝心里一热〞表明小格听了达子的话心里有一丝感动,然而小格认为达子是看自己笑话,她不愿意让达子看出自己的感动,她要在达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坚强和能干,所以她执拗地坚持自己翻地.(2)用〝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来比喻耕过耙过的土地,写出土地前后变化之大,突出土地耕耙的细致与用心;把耕后平整的土地和达子蓬乱的头发进行对比,表明达子一夜未眠,写出达子的辛苦劳累,突出达子的淳朴.善良和小格的感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可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答:【答案】(1)结构上,最后两段用景物描写和人物内心独白收束全文,写出蓑衣草长势良好,照应了上文达子的建议,暗示情节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并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2)内容上,蓑衣草长势良好,暗示小格一家生活状况必将改变,预示农村生活的美好的前景,升华了文章主旨.(3)月光下河湾的景物安谧温馨,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喜悦.【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15.下列房主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驰电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要结合词义来把握字形.B积——集,C宵(夜)——霄(云霄).D弛——驰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答案】D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B项偷换主语;C项缺少主语.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1__,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___2_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答:1______2______【答案】1.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2.绘画是用笔墨写作【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_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_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_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据预测,_-_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答:【答案】将于_年底投入运行的亚洲基础投资银行将掀起亚洲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答:。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国统一考试试题安徽卷,解析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年普通高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解析〕第一卷〔阅读题一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根底: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消费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构造。
在此根底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根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底;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构造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展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那么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大,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根底——家长制。
家长制的本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展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理论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那么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此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语言知识的考查由4道题组成,涉及到汉字字形、成语使用、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题意明确,不偏不怪,但有一定的迷惑性。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隐秘黯然失色当面错过化干戈为玉帛B。
涵养和盘托出惺惺相惜反其道而行之C。
鼓噪出神入化难辞其咎不登大雅之堂D。
膨胀抑扬顿挫不绝如缕如坠五里雾中答案:C。
难度不大,语料都是常见词语,错别字多为“经典”别字。
A项“当面错过”中的“错”应为“措”,B项“和盘托出”中的“和”应为“合”,D项“膨胀”中的“涨”应为“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
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
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答案:B。
其他选项中,A项中的“粉墨登场”不符合成语用法,C项中的“完美无缺”不是成语,D项中的“酣畅淋漓”使用不太准确。
2021年语文新高考1卷答案及解析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
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
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
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
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
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
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2021年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等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2题;共35分)1.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描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终止,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清亮/掣.肘殷.红/湮.没瞠.目/螳.臂当车B.箴.言/斟.酌蛊.惑/商贾.船舷./扣人心弦.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C.联袂./选择../锲.而不舍D.徘徊./脚踝.戏谑./琐屑.闲适..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时刻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形看起来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差不多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有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闻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刻,沪深股市指数波动专门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
解析:
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符合要求即可)
19、【简答题】
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2)(3)[6分]
15、【简答题】
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答:(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答:①②③[6分]
解析:
[1]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2]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②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意思答对即可)
13、【简答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⑴早岁哪知世事艰,。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⑵①,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②,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刘禹锡《石头城》)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5分]
16、【简答题】
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答:[4分]
解析:
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意思答对即可)
17、【简答题】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1)特征:(2)作用:[6分]
解析:
略
18、【简答题】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答案:A;
11、【简答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安徽)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安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命题作文1.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注意:①立意自定。
①文体自选。
①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①不得抄袭。
二、选择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生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⑤③①④D.①④②⑤③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隐秘黯然失色独挡一面化干戈为玉帛B.涵养合盘托出惺惺相惜反其道而行之C.鼓噪出神入化难辞其咎不登大雅之堂D.膨胀抑扬顿挫不绝如缕如坠五里雾中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汇编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M\\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语言知识的考查由4道题组成,涉及到汉字字形、成语使用、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题意明确,不偏不怪,但有一定的迷惑性。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隐秘黯然失色独挡一面化干戈为玉帛B.涵养合盘托出惺惺相惜反其道而行之C.鼓噪出神入化难辞其咎不登大雅之堂D.膨涨抑扬顿挫不绝如缕如坠五里雾中答案:C。
难度不大,语料都是常见词语,错别字多为“经典”别字。
A项“独挡一面”中的“挡”应为“当”,B项“合盘托出”中的“合”应为“和”,D项“膨涨”中的“涨”应为“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答案:A。
A“粉墨登场”:本来意思是指画好了妆,上台演戏。
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
该题的出错率估计会高,主要是对“粉墨登场”这个多义成语的理解,从考试的角度看,这个题目有点偏。
B“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时挥洒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长。
C“完美无缺”:美好而完备,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
D“酣畅沧海一尘整理*****第1 页共11 页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淋漓”:形容非常痛快。
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C*\\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B项自相矛盾,江苏是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C“由于”滥用。
D项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中的“发展和重视”应该为“重视和发展”。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Z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x 答案:C。
排序的关键是首句的确定,该题的首句较容易确定,应为②,倒是第二句的衔接较难,很多考生很容易受到迷惑选了①,导致答案错误。
其实②与⑤句应该是解说关系。
二、(9分,每小题3分);M社科类文章阅读选用的是文艺理论家、北大教授金开诚的文艺随笔《艺术与京剧的伴奏》,设选择题三道,分别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句子理解能力,推断能力。
文章内容和题目都由一定的难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j金开诚|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
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
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沧海一尘整理*****第2 页共11 页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
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
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
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①子,并在托腔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
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
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
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
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
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
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5.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
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
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
答案:D。
A项过于具体化,B项主要因素是“心理定势”,C项理解不准。
6.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答案:B。
“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是为了说明“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
*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
答案:D。
A项看文中“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可知错误。
B项和C向的判断缺少逻辑,过于武断。
沧海一尘整理*****第3 页共11 页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汇编三、(9分,每小题3分)q 古文阅读选用的材料是明代许獬的《古砚说》。
这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考查的内容分别是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句子、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这类文章考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见过多次,但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则是在分省命题后才有的。
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J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①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J辱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④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