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中国与西方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只是因为它写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对那些经典里传达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经典只是一个巨大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背景,经典中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新经典”.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表述,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B.中国经典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名著佳篇.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经典,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优秀著作,其中有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一项是(3分)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层层积累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价值和意义所在.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重大问题.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需要.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答案】1、C2、B3、C【解析】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A项“这一过程在经典价值和意义所在”不准确.B项题干所说是强加因果.D项“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说法错误.考点:分析理解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清]王世槙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晏.坐终日晏:平静.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A、皙次其.别号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吾其.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予辈皆为.赋诗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为.武置酒设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赏识.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读书生活.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情况颇为熟悉.7、把原文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译文:(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译文:(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译文:【答案】4、 D5、 C6、 B7、(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3)我担心这蠢三问题会成为子孙后代祸患,所以不敢啊.【解析】7、试题分析:(1)句中关键词:“誓”发誓,“以”,因为.(2)句关键词是:“诸子”,给位先生.“蜂”,象蜜蜂一样.“负气”, 凭恃义气.(3)句关键词是:“忧”,忧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语言进行概括.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角度进行赏析.答:【答案】8、孤月当空,请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9、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美好愿望.【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②③④⑤⑥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乙:①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⑤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⑥相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答案】甲: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又闻子规啼夜月4愁空山5蜀道之难6难于上青天乙:1飞漱其间, 2惑而不从师,3谁家春燕啄春泥,4青鸟殷勤为探看,5,诵明月之诗,6气吞万里如虎【解析】本题主要关注关键字书写.考查方式分甲乙两种形式.甲形式是针对同一篇课文来考查,需要对整篇文章识记.乙是考查不同文章.关键字有“漱”“啄”“殷勤”“诵”等.考点: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2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1~14题.秋天,刚刚收获过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草叶,扔掉怪可惜,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笑话.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下吧!”她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①小格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停了一会儿,天真下雨了.田野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也跑回家了.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红,还有淡黄,迷茫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蓑衣,蓑衣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草做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颜色.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人们开始收工了.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田里.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地上忙着.小格知道这是达子小拖拉机耕.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一夜刚好耕完”“啊……达子!”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地边上做着活儿.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驾上我轻骑!”小格不作声了.达子问:“你做什么?”“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你编蓑衣吧!”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小格笑了.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声音了.她来到芦青河湾了.月光下,河湾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草叶儿像人工整出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啊!蓑衣草……多么好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1、请用简洁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态度变化过程.答: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特点.答: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请依据画线1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心理活动.答:(2)画线2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答: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看法. 答:【答案】(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蓑衣草具有丰富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人性美.(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渴望与追求.(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佩服、依赖与朦胧爱意.(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一面.(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多处描写和达子编蓑衣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未来充满想象.【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考生可找到相关信息,再归纳即可.考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C.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与相关信息,然后归纳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理解,可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考点: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尾段作用,可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驰电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要结合词义来把握字形.B积——集, C宵(夜)——霄(云霄).D弛——驰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舞台背景,风格鲜明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刚柔相济:刚强和柔和互相调剂.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利器.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问题.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B项偷换主语;C项缺少主语.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空格处补写恰当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1__,绘画是片断静止文学.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___2__所有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千姿百态树,全是感动过我不同境遇中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情绪,这与写作时心又有何异?答:1______ 2______【答案】1、文学是绵延不断画面 2、绘画是用笔墨写作【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关系.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 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可以预期,在亚投行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答:【答案】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压缩题,比一般压缩题多出图表,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形式比较新颖.答题根据导语部分信息压缩即可,注意字数要求.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答: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梦想.【解析】试题分析: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真正获得“交友”理想结果.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五、(60分)。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9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5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有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绘出,确....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上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9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答案只作参考】2015年高考真题——语文(安徽卷)Word版可编辑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2015年高考安徽省卷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安徽省卷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4小题)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所有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B.戎马倥偬C.名不见经传D.不容置喙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①⑤③④⑥C.④⑥②①③⑤D.④⑥③⑤②①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参考标准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符号,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中国与西方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只是因为它写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对那些经典里传达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经典只是一个巨大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背景,经典中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新经典”.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表述,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B.中国经典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名著佳篇.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经典,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优秀著作,其中有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一项是(3分)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层层积累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价值和意义所在.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重大问题.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需要.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答案】1、C2、B3、C【解析】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A项“这一过程在经典价值和意义所在”不准确.B项题干所说是强加因果.D项“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说法错误.考点:分析理解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清]王世槙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晏.坐终日晏:平静.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A、皙次其.别号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吾其.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予辈皆为.赋诗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为.武置酒设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赏识.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读书生活.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情况颇为熟悉.7、把原文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译文:(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译文:(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译文:【答案】4、 D5、 C6、 B7、(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3)我担心这蠢三问题会成为子孙后代祸患,所以不敢啊.【解析】7、试题分析:(1)句中关键词:“誓”发誓,“以”,因为.(2)句关键词是:“诸子”,给位先生.“蜂”,象蜜蜂一样.“负气”,凭恃义气.(3)句关键词是:“忧”,忧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语言进行概括.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角度进行赏析.答:【答案】8、孤月当空,请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9、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美好愿望.【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②③④⑤⑥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乙:①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⑤,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⑥相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答案】甲: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又闻子规啼夜月4愁空山5蜀道之难6难于上青天乙:1飞漱其间, 2惑而不从师,3谁家春燕啄春泥,4青鸟殷勤为探看,5,诵明月之诗,6气吞万里如虎【解析】本题主要关注关键字书写.考查方式分甲乙两种形式.甲形式是针对同一篇课文来考查,需要对整篇文章识记.乙是考查不同文章.关键字有“漱”“啄”“殷勤”“诵”等.考点: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2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1~14题.秋天,刚刚收获过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草叶,扔掉怪可惜,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笑话.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下吧!”她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①小格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停了一会儿,天真下雨了.田野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也跑回家了.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红,还有淡黄,迷茫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蓑衣,蓑衣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草做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颜色.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人们开始收工了.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田里.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地上忙着.小格知道这是达子小拖拉机耕.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一夜刚好耕完”“啊……达子!”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地边上做着活儿.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驾上我轻骑!”小格不作声了.达子问:“你做什么?”“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你编蓑衣吧!”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小格笑了.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声音了.她来到芦青河湾了.月光下,河湾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草叶儿像人工整出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啊!蓑衣草……多么好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1、请用简洁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态度变化过程.答: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特点.答: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请依据画线1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心理活动.答:(2)画线2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答: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看法. 答:【答案】(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蓑衣草具有丰富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人性美.(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渴望与追求.(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佩服、依赖与朦胧爱意.(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一面.(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多处描写和达子编蓑衣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未来充满想象.【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考生可找到相关信息,再归纳即可.考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C.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与相关信息,然后归纳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理解,可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考点: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尾段作用,可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驰电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要结合词义来把握字形.B积——集, C宵(夜)——霄(云霄).D弛——驰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舞台背景,风格鲜明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刚柔相济:刚强和柔和互相调剂.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利器.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问题.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B项偷换主语;C项缺少主语.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空格处补写恰当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1__,绘画是片断静止文学.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___2__所有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千姿百态树,全是感动过我不同境遇中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情绪,这与写作时心又有何异?答:1______ 2______【答案】1、文学是绵延不断画面 2、绘画是用笔墨写作【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关系.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 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可以预期,在亚投行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答:【答案】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强劲增长.【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压缩题,比一般压缩题多出图表,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形式比较新颖.答题根据导语部分信息压缩即可,注意字数要求.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答: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梦想.【解析】试题分析: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真正获得“交友”理想结果.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五、(60分)。
(精校版)安徽省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符号,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doc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符号,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2015安徽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文字版)
2015安徽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文字版)目前,安徽地区的高考真题已公布,欢迎您收藏本网站,安徽高考频道首发2015安徽高考文科真题,内容会在此列表页头条显示,希望为你解开你考试后的心结。
一旦高考真题及答案发布,将在此表页的头条显示,如果您需要查找的真题及答案没有显示,请按ctrl+F5进行刷新。
1. D2. B3. C4. D5. C6. B7.(1)从西安到咸宁出任知县,在神像面前发誓,不会因为一文钱二玷污了自己。
(2)各位先生喝酒喝的高兴的时候,辩驳的问题像蜜蜂一样层出不穷,他们各自都凭恃义气,都不肯屈居别人之下。
(3)我害怕那三种问题会成为子孙的忧患,所以也不敢了。
8.(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
(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
(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0.(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飞漱其间(3)惑而不从师。
(4)谁家新燕啄春泥(5)青鸟殷勤为探看(6)气吞万里如虎三、11.反感——愤怒——动容——感激——情窦初开12.达子是一个有头脑会赚钱,有实干精神,有情义,活泼开朗,勇敢追求爱情的农村青年,并最终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小格。
13(1)达子的提议让她心动,可是又不好意思接受,表现了倔强的一面。
(2)把耕过耙过的土地比喻成梳理过的头发,写出了达子的辛苦劳作的成果。
注重仪表的达子此时头发蓬乱,写出了达子的幸苦劳作与真诚付出。
14.(1)用乐景写乐情。
柔美的月光、浅水,充满生命力的绿,柔软细长的草叶,用景物描写烘托女主人公情窦初开的美好情怀。
(2)心理描写。
写出了女主人公情窦初开的心理,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绘出,确....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上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精选.pdf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 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
这一过程在经典的价值和意
义所在。
B. 阅读经典时, 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
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
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 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 生活环境的
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
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
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5 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
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 毕竟
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
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 " 三教合一 " ,而 " 三教合一 " 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符号,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C【解析】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无中生有。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错,原文是“‘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D.“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曲解文意,原文是“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2.【答案】B【解析】“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原文是“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3.【答案】C【解析】A.曲解文意,原文是“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
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中生有。
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错,原文是“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二、4.【答案】D【解析】矩度:规矩法度5.【答案】C【解析】都是动词,给。
A.代词,他的/语气词,还是。
B.承接连词,就/假设连词,如果、假设。
D.结构助词/介词,被。
6.【答案】B【解析】“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无中生有。
7.【答案】(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8.【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9.【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2015年安徽高考试卷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绘出,确....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上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word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和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着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籍贯、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作【答案】C【解析一】本题从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
A.偷换概念,“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一句中,将“经典”这一概念,偷换成了“中国经典”。
原文表述为“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B.无中生有,“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的说法不当,原文未提及。
D.以偏概全,对中国经典范围的认定,不仅包括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还应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等。
【解析二】A项信息区间在第一自然段,根据原文“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作者认为是偏狭的,因此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是不一致的。
B项信息区间在第二自然段,根据原文“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B项“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曲解原意。
D项,信息区间在第二自然段,根据原文“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D项中“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D项以偏概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至上”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答案】B【解析一】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B.“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说法不当,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作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
“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
【解析二】信息区间在第二自然段,根据原文“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B项“只关注政治秩序”错误,还关注社会伦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在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答案】C【解析一】本题从张冠李戴、过于绝对和断章取义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张冠李戴,“层层积累”的是第3段中表述的“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而非选项中表述的“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经典化过程”。
B.过于绝对,第3段告诉我们“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曰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第4段中说“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D.断章取义,“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错,原文是说“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呈现风格不是目的,目的是让经典发挥作用。
【解析二】A项,信息区间在第三自然段,根据原文“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A项中“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张冠李戴。
B项,信息区间在第四自然段,根据原文“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B项中“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D项,信息区间在第四自然段,根据原文“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呈现的对象不是风格而是“新经典”。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清]王世槙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诧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拜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皆。
每过期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
去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坐终日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答案】D【解析一】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A.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晏坐,‘就是“静坐”,“晏”解释为“平静”正确。
B.“居”的宾语是“厚实”,“厚实”有“富足,富裕”之意,“居厚实”即积储富足的意思,“积”解释为“积储”正确。
C.根据语境,“当事”应是名词,当权的人,此译为“权要”,正确。
D.“矩度”的意思是“规矩,法则”,“合矩度”即符合规矩,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D项错误。
【解析二】根据语境“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先生的著作应该符合古人的规矩法度。
“矩度”应解释为“规矩法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目镜次其别号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吾其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予辈皆为赋诗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为武置酒设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C【解析一】本题考查“其、则、为、所”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其”,第一个是代词,“他的”;第二个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B.“则”,第一个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那么”“就”;第二个是连词,表假设,如果。
C.“为”,均为介词,给、替。
D.“所”,第一个是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代指礼物;第二个与“为”合起来表示被动,翻译为“被”。
【解析二】A项,代词,他的/副词,还是;B项,连词,却/连词,或者;C项,介词,替、给;D项,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为”和“所”呼应,表示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