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由农业废物、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水环境、大气和土壤,导致水质恶化、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排水、农药冲刷、化肥施用等行为导致农田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到水体中,使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从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2.面源污染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度下降,水生生物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3.面源污染加剧土壤质量恶化。
长期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命受到破坏,土壤质地变差,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壤质量恶化。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推行低碳农业、绿色农业。
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在农作物的种植、施肥、用药等方面采用环保的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农田排水系统,优化农田排水布局,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4.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用药方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避免其大量流失到水体中。
5.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6.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估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控,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危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和现状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从广义上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两个方面。
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通过农田径流、地下水脉冲作用、农田土壤侵蚀、农田水体蓄滞引起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扩散到周围环境,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有:1.土壤污染:常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农药残留、化肥过量施用、土壤侵蚀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侵蚀、径流和渗漏进入地下水,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业废水和化肥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废水富含农药残留、农作物残渣和养殖废弃物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经过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入侵,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
3.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业活动中常常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品挥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阻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倡无农药、无化肥、有机浇注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设梯田、依靠旱作耕种、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等,减少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3.加强农田环境管理:加强农田废弃物和农药残留物的处理和管理,通过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环境友好型农药的使用、定期监测等措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4.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对农田土壤、农作物、农业废水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5.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2024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我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稳定的生活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二、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1. 污染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农田地表径流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
2. 分布特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地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山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等农业生产密集区域。
3. 影响范围: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还对土壤和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1. 水体污染: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2. 土壤退化:长期的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1. 减量施用化肥技术:通过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等手段,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同时,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改善土壤结构。
2. 高效低毒农药研发与应用: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采用清洁养殖技术、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4. 农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减少农田地表径流,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5.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五、结论与展望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峻,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量施用化肥技术、高效低毒农药研发与应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作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引发的环境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急需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是农业养殖业、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污染。
养殖业排放的养殖废水高浓度有机物对水体造成污染,饲料过量喂养导致的动物粪便排放也会污染土壤。
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和营养盐子增多,进而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1.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殖场、农田和农业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执法力度。
2.推行科学种养技术:推广高效、低污染的农业种养技术,例如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减少农业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
3.加强农业废水处理:通过构建农业废水处理设施,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有机物和养分浓度,提高废水排放的水质标准。
4.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制定农田保护政策,限制农田面积的过度开发,并加强农田轮作、水肥一体化等措施的落实,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5.推行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例如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和沼气发电,减少农业排放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6.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民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7.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提出有效的技术创新措施,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这需要政府、农户、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推行科学种养技术、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径流水体流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的现象。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措施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一、土壤保持技术1. 植被覆盖:在农田和农业生产区种植适合的植物,形成植被覆盖层,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化学物质的流失。
这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物、灌溉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方式来实现。
2. 水土保持措施:在农田中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沟壑和沟系等,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降低冲刷力,防止水流带走土壤和农业化学物质。
二、农业废水处理技术1. 农田废水处理:将农田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常用的农田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2. 农户废水处理:对农户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和构筑物处理等。
三、合理农药使用技术1. 农药选择:选择对目标有针对性的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选择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农药。
2. 农药使用方式:正确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
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农药,如高毒性农药。
3. 定期清洗和维护农药设备:及时清洗农药设备,避免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科学施肥技术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和不均衡施肥,减少养分流失。
2. 精确施肥:采用精确施肥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精确测量作物养分需求,细化施肥,减少浪费。
3. 有机肥替代化肥: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包括土壤保持技术、农业废水处理技术、合理农药使用技术和科学施肥技术等。
通过有效地采取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体和土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农业活动中的甲烷、氮氧 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对农产品质量的危害
农产品安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 可能积累在农产品中,威胁消费者健康。
农产品品质下降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农产品营养成分减 少,口感变差。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影响出口和竞争力。
推广价值
成功的治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治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污染物减排量 、环境质量监测、居民满意度调查等。
VS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 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理措施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农业生产者和公众宣 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
培训农业生产者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培训,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技 能。
0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治理的难点与问题
污染源复杂多样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 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 物、农田残留物等,治理难度
改进农田排水系统
优化农田排水沟渠设计,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防 止污水进入水体。
生态补偿措施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农业生产者给 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其积极 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补偿模式
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 ,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模 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宣传教育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与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与控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作为一项基本的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却也日益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泛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污染物,包括水、土壤、空气中的不同类型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和释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与控制进行探讨。
一、环境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会释放大量的氨气、硝酸盐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降雨或渗漏进入土壤和水体当中,从而导致水质污染。
水体中含有过多的营养物质时,就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土壤质量下降由于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尤其是氮肥、磷肥的大量施用,土壤会被快速耗尽。
另外,由于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粪便不当处理,也会导致土壤污染加重。
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会使农田缺乏养分,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土地质量恶化,甚至产生沙漠化等问题。
3、空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中释放的废气,尤其是甲烷、氨气等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若逸散到大气中会加剧其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氨气的产生也会导致空气中的PM2.5等污染物的增加,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
二、环境控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
1、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来规范和控制它们的使用量。
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环保型农业形式的支持,提高农民对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合理施肥等方面知识水平,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缩小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畜禽养殖的规范管理畜禽养殖业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畜禽养殖环节的控制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漏、挥发等方式进入环境,造成水、土壤、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和不易监测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
为了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危害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峻。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板结、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同时也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随意排放,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还可能传播疾病。
农膜残留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
此外,秸秆焚烧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诸多危害。
它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受污染的土壤会降低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1、推广绿色农业技术(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检测,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
同时,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2)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
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例如,利用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等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控制病虫害。
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合理规划养殖区域。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优化养殖布局。
(2)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鼓励采用沼气池、堆肥等方式处理畜禽粪便,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或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3、加强农膜回收利用(1)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
研发和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减少农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2)建立农膜回收体系。
通过设立回收网点、给予回收补贴等方式,提高农膜回收率,减少农膜在田间地头的残留。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排放和处置等,导致污染物在大面积范围内扩散和积累,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
为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一)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较大,且存在着使用不合理的情况。
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
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还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威胁人体健康。
(二)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的污染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传播疾病等。
(三)农膜残留的污染农膜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温、保湿、保墒等作用,但由于农膜的回收率较低,大量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还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垃圾也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导致污水和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刻不容缓。
二、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一)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1、精准施肥和施药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需求分析,精准确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2、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诱捕器等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随着我国农业多年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但同时也带来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排放物所形成的环境问题,如农用化肥、农药、畜禽粪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还对居民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农药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目前使用农药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农药的使用量超过60万吨,其中大量的农药被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居高不下。
2. 化肥过度使用问题突出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农业生产逐渐依赖化肥,大量的化肥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中养分过剩,进而引起水体污染、土壤退化和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
3.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畜禽数量过多,加之养殖区与农村居民区相邻,导致废弃物处理不当,污染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综合防控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在农业生产中,应完善法规、规章和标准,监管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监控水体、土壤及空气中的环境污染物浓度,及时采取对策措施。
2. 推广科学管理方式加强对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科学技能培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利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鼓励农民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健康环保的农业生产。
3. 实施废弃物综合利用对于畜禽粪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生产有机肥和生物质能源,在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将其进行资源化,实现废物变宝的转化,从根本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环保型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逐步实现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体、土壤或大气中的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物、化肥流失、养殖废弃物等。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技术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残留物、农业废水和农田面源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不当会导致农药残留物进入水体和土壤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业废水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
而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和土壤侵蚀造成的。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技术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1.农药管理技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农药的施用。
合理控制农药的用量,避免滥用和重复使用,减少农药残留物的生成和排放。
同时,加强农药包装容器的回收和处理,避免农药包装容器成为废弃物。
2.农业废水处理技术: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如人工湿地、矿田水的植物净化等,来处理农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同时,可以通过加强农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3.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加强农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设沟渠和护坡等,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合理控制化肥的用量和施用时间,避免过量使用和施肥不当导致的污染。
推广有机农业和精细化管理技术,减少对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4.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堆肥或者生物转化,产生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加强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避免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可以采用人工湿地、生活小区化粪池等技术,将农村污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需要综合运用农药管理技术、农业废水处理技术、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等方法,通过源头控制和减量化处理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和扩散,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762023.12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控措施曲基成(大连宝睿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农田基础相对薄弱、人均耕地面积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的弱势逐渐显露出来。
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需求高和土地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保证国家农用地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
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特点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妥善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大气以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是农田施肥、喷洒农药、畜禽粪污、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由于施肥不当、肥料选择不当等原因会造成大量化肥留存在土壤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威胁;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但过量使用、乱用等原因造成的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随着降水和地下水进入自然水体和土壤,具有持久性和远距离转移的特点。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分布不具备明显规律,常出现在较广阔的区域,污染形成时间以及污染物的浓度和量很难准确追溯与量化,具有广泛性、随机性、模糊性等特点。
广泛性: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广,没有固定的污染源,且组成复杂,如不合理使用的化肥、农药,流入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形成的废水等,随着河流等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在地表广泛分布,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随机性:污染物的排放具有不确定性,很难计量。
一方面,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排放时间呈现较强的不确定性,难以进行充分量化;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存在区域和个体差异,污水的成分与排放量具有不确定性,此外,还与气象变化、土壤结构性质、地质地貌、作物类型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处置,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序排放等,导致污染物在大面积范围内分散、微量地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介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1、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往往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不仅不能被农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还会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酸化等问题。
2、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就会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畜禽粪便中含有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环境,甚至威胁地下水安全。
3、农膜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保温、保湿、防虫等作用,但由于农膜的回收率较低,大量残膜留在土壤中,不仅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还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造成土壤污染。
4、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这些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1、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微生物群落失衡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对水体环境的危害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4、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会在农作物中积累,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人体健康。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究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直接被雨水冲刷或冲刷过程中的侵蚀而流入水体的污染物,其来源包括农田、畜禽养殖场、农村生活等。
农村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究。
一、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1. 水体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是造成我国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经过雨水冲刷,流入水体,导致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2. 土壤侵蚀: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滥用化肥、过度耕作等行为,导致土壤侵蚀严重。
当降雨来临时,农田中的土壤被冲刷,随雨水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肥力减弱,甚至导致土地贫瘠无法耕种。
3. 空气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在土壤中残留,当风力较大时,这些化学物质会随着风沙一起扬起,造成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
4. 生态破坏:农村面源污染不仅影响水体、土壤和空气环境,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水体污染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土壤侵蚀会导致植被减少,加速土地沙化;空气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1.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大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采用有机肥料代替化肥,采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工程、排灌设施等,改善农田排水条件,有效减少地面径流和土壤侵蚀,减少农田污染物向水体的迁移。
3. 加强农药农膜的管理: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和管理制度,推广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究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家畜饲养、农村工业、生活污水等活动所产生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土地表面径流、洪水冲刷、雨水淋溶等途径进入水库、水源地,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1、水质污染:面源污染是导致农村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雨季中,来自化肥、农药、畜牧饲料、生活污水以及柴油等化合物的农业活动排放到农田和河流中,污染了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土壤污染:在耕作、施化肥、农药、饲养畜禽等农业活动中,固体废物和废水会不断地被土地吸收,导致土地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有害物污染逐渐加重。
土壤污染会对人和动植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影响农业生产。
3、气体污染:在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燃煤、燃油、生物质燃烧等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产生雾霾、酸雨等,破坏空气质量,加剧气候变化。
二、防治措施1、加强环境监管:完善农田和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业、畜牧业、农村工业等污染源的排放行为的监管。
制定专项资金,推广科技创新,加强农村污染源的环保治理力度。
2、推广环保技术: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等环保技术。
逐步减少农资、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排污、环境风险,提高农村生态效益。
3、源头治理:加强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缩小农村废弃物的排放规模。
建立农村固废处理设施,实现农村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减少玉米秸秆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的出现。
4、环保教育普及:向广大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定期开展农村环保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民环保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总结当前,面源污染已成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加强环境监管、推广环保技术、源头治理和环保教育普及是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污染物通过自然径流、土壤侵蚀和气体扩散等途径输入水体、大气等环境介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水质、土壤、生态系统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措施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危害1. 特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农作物生长、施肥和农药使用等活动在雨水和冰雪融化后的径流中,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农药残留和生物质碎片一起冲入水体,从而造成水质的污染。
农业废水的排放、农田裸露和水土流失等现象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之一。
2. 危害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是对水体的污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是对土壤的损害,造成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和地表覆盖物的减少,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农业面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1. 农田生态工程农田生态工程是指通过建立农田湿地、生态林带、植被带和河道生态坡等手段,构建农田生态系统,加强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农田生态工程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2. 土地覆盖土地覆盖是通过在农田表面覆盖秸秆、秸秆覆盖膜和植物覆盖等措施,阻止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减少土壤中营养物质和农药的流失,有效防止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秸秆等农作物残体,对减少土地的裸露,防治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对预防农业面源污染起着关键的作用。
采用合理施肥技术,注重施肥的时机和方式、施肥量和施肥深度等,可以减少农田中养分和农药的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农田、畜禽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灌溉等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水系、土壤或大气等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农村生活污水等,对水质、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严重影响。
及时有效地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1.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我国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统计,我国农药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并且化肥使用量也居高不下。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残留物在土壤中积累,影响农作物品质,也会通过径流和地下水位污染环境。
2.畜禽养殖排放我国是养殖大国,庞大的畜禽养殖数量带来了大量的粪便排放问题。
养殖场的废水、废渣经常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3.农田灌溉污染农田灌溉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水源受到污染,将导致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超标,对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到位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相对落后,很多地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渗入土壤,影响了周边的水质和土壤质量。
二、综合防控措施1.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我国应该通过加强农业生产管理,严格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推行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如将畜禽粪便用于生物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使用,减少直接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3.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立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体系,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要求严格控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新型畜禽养殖技术,减少粪便和废弃物排放。
4.加强农田灌溉管理对农田灌溉水源进行监测,确保农田灌溉水质的安全,同时加强土壤保护,避免因为灌溉水源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摘要:农村面源污染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直接影响到土壤安全,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文中分析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探讨如何做好土壤污染控制,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给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居住环境。
关键词:农村地区;面源污染;土壤环境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农药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有少数依附在植物体上,其余的都降落到地面上或者漂浮在半空中,且大部分的农民通过大水漫灌、填埋或者喷洒的方式使用化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如此一来,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
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收入,尤其在新疆这缺水地区,地膜的使用率极高,且地膜一年使用一次。
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统一的收集废旧农用地膜的设备,加之使用超薄地膜,难以回收,农膜便被埋在土里,造成了“白色污染”。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乏最基础的垃圾清理设施,夏季腐败变质的垃圾随意摆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环境,尤其是土壤造成了极大污染。
且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更不知道施肥施药过量带来的环境危害,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习以为常,当然这与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管理、资金、法律普及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引起相关环保部门的重视与农民的警觉。
地方政府主导环境治理模式下,环境治理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利益之间的平衡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具体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唯GDP主义、执法及监管不严”等。
如地方政府在自由裁量的过程当中,在生态农业的成本和产出问题上,要消除污染比较好的一条路径就是实现生态农业,但生态农业的成本会更高,产出的产品也会更高,竞争力相应会下降,在整个的这个现在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之间需要做出一个权衡。
地方政府本身具有的自利性可能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收益高但污染严重的企业,导致政企合谋现象出现。
2 基于农村面源污染的土壤环境的控制措施2.1 利用先进技术实施土壤污染预防控制土壤污染防治时,可通过先进科技的应用,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可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推进智慧农业的构建进程,全过程监督监控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隐患,并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通过从污染后治理向污染前预防、污染中控制的有效转化,降低土壤污染给农村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摘要: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关系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由于问题复杂且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开展高质量的防治和预防工作,引导社会大众积极的参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从源头、过程、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强化治理效果,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防治措施1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1.1农药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虽然高效、低用量农药得到普及,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农药销售量呈逐步递减趋势,但是农药更新换代步伐较慢,农药的利用率仅为10%-20%,而80%-90%则流失到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各环境要素中循环,并重新分布,污染范围极大且易扩散,生态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仍是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
1.2化肥连年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以氮肥为例,其平均利用率仅为35%。
过量施用的化肥除了以氨和氮氧化物形态进入空气中外,其余都会随降水和灌溉进入水体和土壤。
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中鱼、虾等生物死亡,使水变黑发臭;土壤结构和特性发生改变,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
此外,重金属成分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并在农作物中积聚,危害人体健康。
1.3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农业环保建设进程中,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较为常见。
究其发生原因,一是秸秆不合理利用,随意焚烧或废弃,产生浓烟严重污染大气。
二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的粪便排放和处理不规范,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人工清除率较低,造成大量碎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既影响耕作,又破坏了耕作层结构,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生长。
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指非点源性的污染,即NSP,主要指在农业领域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与其他类型的污染物,由于降水或者农业灌溉等作用,经由农田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或者地下渗漏以及农田排水等渠道,进入水体进而产生了地表与地下水水体的环境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属于目前最关键以及最广泛分布的一种非点源性的污染系统。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当中形成的,没有进行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于土壤、空气、水体与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其污染的位置、数量还有途径都不能确定,随机性较大,分布的范围较广,防治的难度也较大。
当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笔者在本文当中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进分了分析探讨。
1、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大气、土壤、水体与农村景观等几个方面。
1.1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造成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带来的危害体现在土壤当中氮肥转化而引发温室效应,还有对臭氧层造成的破坏以及酸雨等,禽畜的粪便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NH3,H2S这些有害的气体和携带着病原微生物的粉尘也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农业面源污染给土壤造成的危害。
主要体现在土壤的有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的污染,还有土壤化与生物学性质的恶化以及土壤生物污染等几方面。
1.3农业面源污染给水体造成的危害。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以及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1.4农业面源污染给农村景象造成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作物秸秆、禽畜粪便以及人类的生活垃圾等这些农业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污水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
2、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笔者结合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要应用源头控制技术和过程阻断技术以及末端治理技术等防治控制技术有效结合的防治策略。
2.1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这一项控制主要包括新型肥料的使用,科学的施肥技术、科学的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耕作等技术。
其一,新型肥料主要有缓释和控释肥,有机与无机复混肥、生物复合肥料、硝酸钾及其复合肥料等。
新型肥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被污染土壤的养分量,给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养分,逐步将土壤的性质改善,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当中形成的,没有进行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于土壤、空气、水体与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其污染的位置、数量还有途径都不能确定,随机性较大,分布的范围较广,防治的难度也较大。
当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笔者在本文当中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进分了分析探讨。
1、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大气、土壤、水体与农村景观等几个方面。
1.1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造成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带来的危害体现在土壤当
中氮肥转化而引发温室效应,还有对臭氧层造成的破坏以及酸雨等,禽畜的粪便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NH3,H2S这些有害的气体和携带着病原微生物的粉尘也给大气造成严
重的污染。
1.2农业面源污染给土壤造成的危害。
主要体现在土壤的有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和
放射性的污染,还有土壤化与生物学性质的恶化以及土壤生物污染等几方面。
1.3农业面源污染给水体造成的危害。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以
及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1.4农业面源污染给农村景象造成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作物秸秆、禽畜粪便以及人类
的生活垃圾等这些农业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污水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
2、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
笔者结合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要应用源头控制技术和过程阻断技术以及末端治理技术等防治控制技术有效结合的防治策略。
2.1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
这一项控制主要包括新型肥料的使用,科学的施肥技术、科学的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耕作等技术。
其一,新型肥料主要有缓释和控释肥,有机与无机复混肥、生物复合肥料、硝酸钾及其复合肥料等。
新型肥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被污染土壤的养分量,给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养分,逐步将土壤的性质改善,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其二,要应用测土施肥、平衡施肥、变量施肥等科学的施肥技术,使过量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对于水质造成的污染得到有效的缓解。
这是按照土壤的特征以及农作物生长的不同状况对于施肥时间、施肥方式以及肥料的种类、不同肥料的不同比例等施肥的环节进行精细化的操作,并借此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其三,灌溉的方式同化肥、农药这些影响因子流失的程度紧密相关,所以,应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当前科学灌溉的主要技术是喷灌、滴灌、徽灌、软管扩浇、按需灌溉、管道灌溉等技术,通过这些科学的灌溉技术使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还使水分渗漏的强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灌溉不当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向水体扩散导致的水质污染明显降低。
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化肥和农业等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对于水体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在满足农业生产高产出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对农业系统的内循环进行强化,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步减少。
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强调整体和协调、循环和再生,包括平原地区农田间套作的模式,还有各种不同地貌类型地区的山地综合利用的模式以及丘陵区模式等。
通过免耕、少耕、休耕、带状耕作、覆盖耕作等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以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像江苏的沿江地区就是以深耕、免耕、浅耕等为主导耕作方式的稻麦带型互套耕种的新型耕作方式。
2.2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过程进行阻断的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的过程阻断技术包括降低或是预防水资源污染的方法以及措施或者是操作程序,像植被过滤带和工湿地技术等。
人工湿地技术对于氮、磷等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水质得到净化,这项技术已经被很多国家作为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之一。
像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多除氮人工湿地通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既使圣安娜河的水体得到了净化,还使当地濒临灭绝的捕蝇草等植物生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通过植被过滤带使农药和除草剂形成的污染有效降低,使流域的氮磷的负荷有效降低。
2.3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的技术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的技术有前置库技术、污水再利用技术以及土地污染修复技术,所以,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可以从湖库带的入口处,也可以在废水的产生地以及污染的土壤所在的地点着手。
自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推广并应用前置库技术,在我国云南滇池以及江浙地区的太湖流域等地都看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使这些地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使污染的负荷大量降低。
污水利用技术的应用,像台湾地区对于禽畜污水采取了生物膜反应器深度自持技术。
土地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或者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又包含植被修复、动物修复和生物修复。
经过比较,物理、化学或者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有着见效快和成本高的特点,还比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技术虽然见效慢,但是成本较低,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比较小。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种类非常繁多,污染产生的量也较大,分布的范围也较广,因此治理的难度非常大,这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化肥、农药以及禽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各方面的治理。
对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除了分别应用源头控制技术、过程阻断控制技术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还要将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交错应用,另外,在选择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成本的节约问题,并与分区和分类控制及途径控制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董广霞,刘瑞民.农村生活污染开展环境统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2(06).
[2]张卫东,石先罗,陈玉东.浅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后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