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开发区规划概述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开发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碧溪镇,于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发展目标为:通过有效的政府引导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依托本地区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将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港城协调、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为: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型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绿色生态产业新城。

开发区产业定位为:开发区第二产业在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集中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装备制造、电子机械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商贸金融业、研究与研发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区与开发区服务业的互动,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

本次评价开发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常太边界,西至浦江路,南至碧白塘、扬子江大道、建新塘、通闸路及通港路,北至长江,总面积为59.74平方公里。

2开发区开发现状开发区自设立以来遵循“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高产出”的准入门槛引进入区企业。

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实施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水经管网收集进入滨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排放。

一般工业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开发区采用集中供热,并优化能源结构,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燃料,为开发区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区内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都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在环境管理上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工作,成立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编制了《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验收,已经形成生态工业雏形,2011年6月经环保部同意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将进一步提高开发区整体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开发区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究创新开展形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根底,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目的定位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效劳,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安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为吸引高端人才,会聚高端产业,规划〔1〕多元居住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互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表达低碳安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效劳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平安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构造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构造。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滨湖现代效劳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效劳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表达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立、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效劳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那么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开展提供效劳。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片核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片核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推动 了 城 市 空 间的急剧 拓 展

使扬 州
架 使其与老城 区 及 新城 各功 能 区 块均 有 着 便 捷 的

市呈 现 出

保护

(老 城 ) 与


建设

(新 城 ) 并 行

交通 联 系
2




设计理念
1
的 生 长态势 形 成 老 城 区

肌 理 的城市
和新城 区
人 口 基础

紧 凑城市
州拥 有

作 为扬
主体功

化 新城 区

定 开 放性政 策 支 持 以外来投资 为主 的特

开 发诉 求

定区域 能


长 期 以 来凭借 新 兴 工 业 生 产 这




基 地 特征
1
从 基 地 目前的建 设 情 况 来看 新城 河 以北 地 区 以 交 通 干 道 江 阳 中路 和 维 扬 路 为 开 发 导 向 集 聚 了


(新城 河 )


绿

(绿


通 畅 的 出 行需 求
5

地 系 统 ) 营造 生 态 环 境 突 出地 区



(文 化 设施
可 持 续发 展
— —
开 发强 度

和 体 验 文 化 ) 的内涵 和
, ,
已 初 步 形 成汽 车产 业 园

新光 源 产 业 园

光伏

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2.1 开发区总体规划概述2.1.1开发区位置、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1)开发区位置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昌北新城区,东临江西母亲河--赣江;西倚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梅岭;北毗江西最大的航空港--昌北机场;南携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红谷滩。

与南昌母城昌南城仅一水之隔。

有新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南昌大桥三桥沟通与母城的联系。

开发区在南昌市的区域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开发区航拍图见附图2。

(2)规划性质本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前提下,在经历了14年快速发展的阶段后,通过调整发展观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次规划提出开发区的性质为:以现代工业为主导,具有文教科研特色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区。

远景目标: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红谷滩、红角洲、凤凰洲互为补充、相互呼应,成为工业发达、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的昌北新城区。

(3)功能定位坚持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确定的以“四个基地”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即: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低成本的扩张生产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基地;留学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充分考虑宏观产业政策的变化,利用南昌总体规划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和综合优势,尽快发展城市商务、旅游、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昌北地区除红谷滩之外另一个有影响的城市中心区。

2.1.2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目标及指标(1)人口规模近期(2005至2010年)人口规模22万人。

远期(2010至2020年)人口规模30万人。

(2)用地规模昌北大道以南,昌西大道以东,港口大道和广兰大道以西,玉屏大街和新建县以北地区(含蛟桥镇、老工业基地和大专院校)。

规划区面积为52.43km2(2010年45km2)。

规划范围见附图4。

(3)经济发展战略2004至2010年间,预计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9%,2010年,开发区预计实现GDP 2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2。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实施细则第一章总说明第一条为贯彻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总体规划意图,有效控制开发区内用地的改造与开发,呼应新余市建设赣西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特制定《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开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区内所有新建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本规划适用的范围是仰天大道以南、浙赣铁路以北、孔目江以东和东环路以西的约14.3平方公里用地。

第三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集》和《规划图则》四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集》、《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本规划涉及的指标是结合开发区实际和今后发展制定的,本规划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新余市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土地使用分类及控制第五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所规定的标准。

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共分55类,其中:10大类,22中类,25小类。

其分类代号及含义详见《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土地使用分类表》(附录一)。

第六条规划区内各地块的开发建设,原则上应符合《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图图则》和《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图图则》所规定的用地性质,本规划中用地面积的计算一律以道路中心线为准计算地块面积。

第七条以街坊、地块为单位成片开发时,各用地界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总体指标和各项配套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分图图则》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八条规划允许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兼容建设一些其他项目,但其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土地相容性表》(附录二)和《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一分图图则》城市设计说明的规定,并且这些兼容项目的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原规划建设项目的20%。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生态和 水乡特色
行政办公集群
2、三大公园为休闲体验经济创造发展条件
夏驾河景观公园、水上公园与体育文化公园构筑东 部新城城市功能与空间联系的纽带,突显休闲型产业发 展的特色。
文化休闲集群
大型商贸集群
3、生态和水乡特色形成核心资源
优良的生态条件和水乡基底是塑造城区特色不可多 得的资源,东部新城可打造独具文化底蕴和空间特色的 城市空间,展现昆山新魅力,吸引周边要素积聚。
东部新城是昆山主城向东发展的空间载体
2、城市多中心结构中的东部副中心
随着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以单中心城市 结构已无法承载城市功能需求,昆山未来将形成 “一主四副+花桥”的格局。
昆山主城空间不断向东、向上海扩展
3、东部片区城市化催生服务极核
随着昆山东部的发展,兵希、蓬朗等乡镇产 业类别已逐步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随之而 来的是这些乡镇的城市化需求,第三产业发展、 生活环境升级等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部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背景
1、规划背景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昆山市域中部偏东,从1985年设立以来,基本主导了昆山的城市经济增长。 目前,开发区规划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已成为昆山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导因素。 东部新城核心区是开发区向东拓展的新兴增长极,也是开发区具有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城市副中心, 其发展对于开发区和整个昆山市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空间: 核心空间集聚化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检讨的 启示:
1、大幅增加商业和公共
新加坡玛瑞纳湾 金融、商 新城中心区 务 文化娱乐 香港将军澳 高科技产 业 文化娱乐 商务 综合服务 商业 公共服务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_93P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_93P
• 环境优势
— 集青山、绿水、蓝色海洋、美丽海岛于一体。 —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海洋森林公园,步云山温泉度假区等均分布于花园口周边地区。
2. 规划分析
2.4 优劣势分析
劣势分析
• 花园口经济区发展起步晚,园区知名度不高,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 • 花园口经济区发展尚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持,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从业人员比例与大连市
•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其功能是承接大连及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项目、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新型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机械电子和新型 建材,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花园口经济区在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产业带中的地位
锦州湾
营口港
长兴岛
花园口
丹东港
1. 项目介绍
1.3 上位规划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2006-2020)》2. 规划分析源自2.2 现状分析现状土地利用
现状用地平衡表
类别代号 R
C C1 C2 C6
T T1 T2
S M W U G
E1 E2 E E3 E4 E6 E7 E8 总计
类别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 绿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 水域 耕地 园地 林地 村镇建设用地 弃置地 露天矿用地
花园口工业园区
1. 项目介绍
1.4 相关规划
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花园口工业园区规划用地规模,预测2020年园区人口规模为3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18.1㎡,建设用地 控制在35.4平方公里左右。年均增长约1.9万人,1.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2020年总图
远景总图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规划管理,打造特色工业区,实现产城融合,集约利用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5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工业类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

三、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分类包括普通工业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仓储物流用地1、普通工业用地普通工业用地根据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污染干扰的程度不同,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经开区工业用地规划原则上以一类、二类工业用地为主,控制三类工业用地,京珠高速以西地区不设三类工业用地。

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企业用地,标准化厂房用地是指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用地。

创新型产业用地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

3、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仓储用地范围内严禁建造成套住宅、宾馆、专家楼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四、工业项目选址1、工业用地规划应相对集中成片,与居住用地相邻尽量布置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2、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应与居住、医院、学校等生活性用地保持防护距离,防护距离根据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五、规划指标控制1、普通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0,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40%,绿地率不得超过20%;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3.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3、仓储物流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4、工业、仓储用地所需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宜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5、建筑高度:生产性建筑不得高于40米,生活性建筑不得高于80米;6、特殊项目需要突破有关指标限制可结合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进行论证,论证可行的,经批准后执行。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总体规划文本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二十一条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初步完成薛家岛高教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增加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机构用地。在江山路集中设职业教育区。中小学用地按照国家颁布的GB5018-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合理布置。对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学校应逐步改造达标,严禁占用教育设施用地建设其它项目。
⑶综合旅游区:位于薛家岛风景旅游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平方公里,分布人口2-3万人。规划主体功能旅游、度假、居住及海上娱乐。
⑷大型临港工业区:位于辛安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分布人口11.5万人,依托前湾港建设,规划主体功能为全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工业区。
⑸重化工区:铁路以东,黄辛路以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3平方公里,分布人口8-10万人。规划主体功能为重化工基地、建材工业基地,对外交通枢纽。
5.前湾沿岸(船厂与电厂间)生活岸线
6.黄岛电厂西南至显浪咀前湾港及港口发展备用岸线
7.显浪咀至薛家岛安子码头工业使用岸线建港施工基地、北海船厂
8.薛家岛安子码头附近岸线客运码头扩建备用岸线
9.薛家岛安子码头至小岔湾水域造船工业岸线
10.石岔山码头至后岔湾村北生活岸线
11.窟窿山北至鱼鸣咀旅游及生活岸线,其中:
●社会事业目标
提高各类社会事业的建设水平,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科、教、文、卫、体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社会事业服务网络和体系。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十一条人口规模:规划期内全区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市吸引辐射能力的不断增强和重大建设基础上的引进等因素,采用系数增长,产值需求和综合平衡等多种方法预测,至2000年人口在30万人,2010年人口规模在60万人(包括城市暂住人口)。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规划管理,打造特色工业区,实现产城融合,集约利用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5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工业类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

三、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分类包括普通工业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仓储物流用地1、普通工业用地普通工业用地根据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污染干扰的程度不同,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经开区工业用地规划原则上以一类、二类工业用地为主,控制三类工业用地,京珠高速以西地区不设三类工业用地。

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企业用地,标准化厂房用地是指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用地。

创新型产业用地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

3、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仓储用地范围内严禁建造成套住宅、宾馆、专家楼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四、工业项目选址1、工业用地规划应相对集中成片,与居住用地相邻尽量布置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2、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应与居住、医院、学校等生活性用地保持防护距离,防护距离根据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五、规划指标控制1、普通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0,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40%,绿地率不得超过20%;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3.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3、仓储物流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4、工业、仓储用地所需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宜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5、建筑高度:生产性建筑不得高于40米,生活性建筑不得高于80米;6、特殊项目需要突破有关指标限制可结合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进行论证,论证可行的,经批准后执行。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

202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引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及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定位的细分•功能定位的细分•空间定位的细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政府划定特定区域,通过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先进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区域。

定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旨在提高国家经济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目的开发区概述内涵开发区发展定位是指根据区域内的资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功能和战略目标。

重要性开发区发展定位是制定正确政策和措施的前提,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区发展定位的内涵与重要性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02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及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掀起开发区建设热潮,目前已有数千个开发区在运营。

国际开发区发展历程自198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开发区发展现状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现状同质化竞争严重各开发区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缺乏特色和优势;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开发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开发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有效措施,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问题人才引进困难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动开发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政策调整国家对开发区的政策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国家战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清理整顿;产业升级推动开发区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高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0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根据区域经济现状和资源禀赋,选择1-2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概规及城市设计

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概规及城市设计

概念性规划及启动区城市设计》概要一、项目背景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是余杭科技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是港科大杭州物联网应用技术中心和先进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基地。

科技园的规划建设对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并以与港科大的合作为契机推动余杭与香港其他大学、企业的合作平台建设,打造成为全区的又一大人才高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余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了《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概念性规划及启动区城市设计》。

二、规划范围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规划的范围:东起星河路,西至兴国路,南起G320(临平大道),北至五洲路,总用地面积约105.05公顷;其中启动区东起星河路,西至兴中路,北至新洲路,南至G320(临平大道),用地约16.15公顷。

三、规划目标浙江省余杭高新产业园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技高地、物联先锋,使之成为杭州市具有专业优势的科技园、临平副城科技创业的“载体”、余杭经开区产业升级的“引擎”。

四、科技园主体功能科技园主体功能集中在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研发办公四个方面,为园区的高科技企业提供高品质创新研发环境。

同时,规划提出建设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公共管理、人才服务、交流展示、生活配套六大服务平台。

案1、科技园概念性规划(1)规划结构——“一心五园,金蛋银街”“一心”:科技园的公共核心,位于星河路/新洲路交叉口西北角,由科技园的产业孵化、加速功能以及园区的六大服务平台组合而成的公共核心。

“五园”:五大特色园区,包括从事物联网产业的“智园”、从事电子产业的“硅园”、从事航空产业的“翔园”、从事绿色产业的“绿园”以及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园”。

“金蛋”:主要集聚为园区高科技企业提供的服务机构,包括综合服务平台、展示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导则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导则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导则附件一:报告书附件二:设计缩图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法国FAI国际建筑与规划设计公司2002年8月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兴国教授总工:黄光宇教授项目总负责:张兴国教授董世永副教授规划工程负责:徐煜辉博士注册规划师建筑工程负责:卢峰副教授景观工程负责:张克胜设计人负责:张兴国董世永卢峰徐煜辉张克胜薛福智王征李浩附件一:报告书附件二:设计缩图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第三章城市设计要素第四章控制规定第五章实施措施第六章附则附件一:城市设计报告书附件二:设计缩图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搞好金山片区作为城市窗口的开发和城市形象的有序建设,各项设施的配套,特编制本导则。

第二条城市设计依据1.2.1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2.2 《重庆北部城区分区规划》1.2.3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4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金山片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文本》1.2.5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8年)第三条设计目标1.3.1 金山片区是以高科技产生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应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区,体现生活环境高村准、城市建设高起点、工业企业高效益、生态环境高质量。

1.3.2 在形象上创造能够代表直辖市地位的窗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直辖市新形象的追求。

1.3.3 在管理上满足对该地区整体形象控制的要求,为土地开发利用和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1.3.4 在功能上保证配套设施的合理布置和用地规模,满足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

第四条设计原则1.4.1 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必须通过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保证城市的整体性是城市设计的第一原则。

1.4.2 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符合人的尺度的空间环境,以丰富、细致的设计和优美的环境体现人是空间活动的主角这一基本原则。

成都-金融城-规划

成都-金融城-规划

金融城规划再次调整,新增大量公共、商业用地成都市规划局近期再次发布金融城调整规划。

规划显示,大量的二类住宅用地被商业、公共用地取代,这也更加符合金融城总体规划定位。

金融城规划分三期,第一期即为已经建成的天府国际金融中心( TIFC ) ,第二期为天府大道西侧组团,第三期为天府大道东侧以及锦江东侧扩展组团。

成都环球金融中心首次曝光,由本土企业制造首次曝光的成都环球金融中心项目,确认系由四川领地集团建设。

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城大源CBD组团,地块前身为领地国际广场,而再前身为水电大厦(二期)地块。

一年多以前开始挖掘基坑,后停工至今。

由目前情况看来,应该是更改设计方案所致。

尚不清楚项目的设计公司,不过根据向上的情报,领地集团曾经将老方案交至AEDAS修改,所以AEDAS设计本新方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介绍,本项目由两栋200米高的双子塔写字楼构成,基座裙楼则为商场。

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若项目进展顺利,2013年将有可能落成。

成都大魔方最新方案亮相,布局细微变化位于成都天府新区金融城片区旁的成都大魔方由于其其特的项目名称和绚丽的建筑风格而受到关注。

作为公共文化建筑稀缺的成都市来说,天府新区文化片区同时落地的三大项目——世界最大单体建筑海洋公园、ZAHA设计的流线型扭曲建筑成都艺术馆以及未来有望进驻NBA场馆的成都大魔方,给予了成都市民等待的理由。

由成都传媒集团和中国五冶共同打造的成都大魔方占地面积19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项目已于2010年3月1日正式奠基,计划总投资55亿元,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担纲设计。

项目建成后将涵盖包括12000座的专业大型观演建筑,包括超级电影世界、DISCOVER中心、HAPPY广场、LOHAS广场、不夜街等内容的大型集群商业,以及超高层甲级写字楼、超高层五星级酒店、行政公寓等最新项目效果图显示,建筑最新分布产生细微变化,原来靠天府大道旁的超高层螺旋状建筑由一栋梭形建筑代替,而原方案中的四栋n形建筑中的一栋将更改为两栋超高层现代化建筑。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第一部分 选择青山湖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为什么?)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要概素念一性:规好划的及区城市位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要技素城二概:念好性的规划环及境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要湖素科三技:城好概念的性基规础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要青素山四湖:科技好城的概触念媒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要素五青青山:山湖好湖科的科技时技城机城概概念念性性规规划划及及城城市市设设计计 要素六:青好青山的山湖机湖科制科技技城城概概念念性性规规划划及及城城市市设设计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 近郊区青位青山奠山湖定湖科发科技展技城基城概础概念念性性规规划划及及城城市市设设计计
时代,青山湖科技城与杭州市中心的交青通较山为湖便捷科,技外部城联概通,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省道、国道穿境而过,内部畅达,公路的贯青通山、轻湖轨科的建技设城为交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内外部交通的逐步完青善为山实湖现与科杭技州及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临安锦城的无缝对接提供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区位 Zhengzhou Location
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 ETDD Location
城市肌理
Urban Texture
郑州中心城区的传统街区模式多为网格型街区,郑东新区CBD,龙湖副CBD,龙子湖高教园 区均为环路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路网和街区在尊重郑州传统街区模式的同时也是对新 区城市肌理的延续。 Traditional road network in old city of Zhengzhou is grid block. Zhengzhou East New CBD, Dragon lake sub CBD and Longzi Lake Campus Park are all having ring roads. ETDD must respect both old and new urban texture at same time.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愿 景
Old CBD
中心城区
Greater Zhengzhou Industrial Area
ETDD
经开区
New CBD
大郑东产业区
郑东新区CBD
尊重与延续 Respect and Continuation
尊重既有城市肌理,延续新城发展模式。
Play
娱乐
High Quality Environment
高品质环境
Virtuous Circle
Industrial Park Upgrade
良性循环 机制
Knowledge Talents
产业区升级
高素质精英
知识型精英 Knowledge Talents
提供教育和培训设施,吸引并留住人才。满足其对空间的多种需求并享受这充满 活力的城市环境
高素质知识型精英人才为经济技术 开发区创造价值并提供智力支持。 Knowledge talents bring about value and provide intelligence support to ETDD.
Respect exsiting urban texture and continue new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城市区位
City Location
郑州承启东西,贯通南北,九州之中,十省同衙。郑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京广、陇海 铁路大动脉交汇于此,铁路货运口岸和航空口岸对方开放,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国最 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 经开区之于郑州正如郑州之于中国,在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大郑东新区的发展下,郑州中 心城区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晰,位于郑州中心城区东南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郑东新 区CBD的逐步完善,高铁站点的建成,将会成为郑州产业发展的核心,连接各区域的枢纽。 Zhengzhou, located in the heartland of China, is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 country. Zhengzhou is the crucial hub of both highway and railway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t i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important railway lines: anorht- south line linking Beijing with Guangzhou and an east-west line connecting Linyugang with Urumqi. Its railway cargo transportation port and airport operations prot area officially open to the outside work. Zhengzhou has the largest railway cargo yard in Asia, the lagest transit station for bulk goods in China. The location of ETDD in Zhengzhou is same as Zhengzhou in China. By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 Zhengzhou-Kaifeng Corridor and Greater Zhengzhou East New District, the development axis is clearly going towards southeast part of the city. ETDD is becoming center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hub connecting all the other districts.
Live
生活
Quality Work
工作 品质
Play
娱乐
国际化目标 Cosmopolitan Destination
提供具有国际一流品质富有现代感的生活空间和工作方式
Provide international and modern live and work space
Live
生活
Work
工作
Provid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acilities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 Meeting their sophisticated demands for spaces and create a dynamic urban environment
郑东新区CBD城市肌理 Zhengzhou East CBD Urban Texture 郑东中心城区城市肌理 Zhengzhou East Old City Urban Texture
郑州传统街道 中原路 Traditional Zhengzhou Street Zhongyuan Road
郑州传统街道 人民路 Traditional Zhengzhou Street Renmin Ro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