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道
《为学之道》与穷书生文化(再评《为学之道——中国先贤核心学养》)
自孔子孟子以来,陆贾、董仲舒、贾谊、司马迁、嵇康、刘勰、韩愈、欧阳修、朱熹、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魏源、章太炎……先贤先哲数不胜数,他们的“为学之道”,“核心学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我们对先贤先哲们的敬仰,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学问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他们思想品德,精神风范。
这些历代贤哲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太富裕。
如果说得不好听一点儿,他们都是穷书生。
他们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不贪不腐,甘于清贫,毕生追求真理,精于学问,乐于奉献。
他们是真正仰望星空、极具向心力的人群。
他们的学养修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中华文化中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穷书生文化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五千年文明“浩浩汤汤”,穷书生文化“横无际涯”。
自古以来,这些穷书生们,不畏权贵,不屈服于命运,为了真理,为国为民,可以赴汤蹈火,可以粉身碎骨……生活在基层(乡村中)的穷秀才们,扎根于民众,爱国爱乡,不仅是乡间的饱学之士,更是铮铮铁骨、敢于为民请命的斗士。
我们回顾穷书生文化的历史就会发现,就连被人们误解为“不讲斗争”的孔圣人也曾喊出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豪言壮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认为“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意思是说:“男子汉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德行,即使大富大贵也不过是个庸碌之辈而已”。
他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贬谪,但他却越挫越勇,绝不屈服,并以“前度刘郎今又来”等许多豪言壮语表达他的高洁人格和坚毅意志。
从参与永贞革新遭受打击开始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坚定信念理想,永不言弃。
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导抗元斗争,兵败被俘。
在受尽折磨的几年时间里,敌人威逼利诱,封官许愿,用尽了一切办法迫使他投降。
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他临死前写下《过零丁洋》一诗,留下了举世震撼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文天祥就义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收尸时发现在他的衣服中有赞文道:“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
略论孔子的为学之道-最新文档资料
略论孔子的为学之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材料。
其书内容丰富,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学而时习”、“学思并重”的为学之道,也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为教之道;既有以“仁”为核心的忠恕之道,也有行“仁”践“礼”的君子之道;此外,还有“为政以德”、“敬事爱民”的为政之道。
关于为学之道,大致从为学的目的、为学的方法、为学的态度、为学的内容等几个方面作一讨论。
一、为学的目的――为己之学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首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程子的话来解释此句:“为己,欲得之于己也。
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此句可以理解为,孔子说的“为己”是出于自己的内在要求,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修身养性。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今之学者的“为人”之学,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做给外人看的。
当然对比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因此,朱熹又通过引用程子的话说:“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
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由此可见,孔子的为学目的应当理解为“为己”。
此章内涵丰富,隐含了古与今的对比、为人与为己的对比等。
就古今而言,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中“古”代表王道、法度、礼乐、君子等,与“今”相反。
但孔子并非盲目好古,他所要复的是礼,是道。
他也承认“古”有其自身的弊病,但不掩其光芒,我们要以古为鉴,隐含对当时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严正批判。
就为人与为己来说,一个是外在的人我相与之道,一个是内在的修己成己之道。
显然这里所强调的是内在的修己成己之道。
表面上看来,似乎“为人”比“为己”更符合道德要求,实则不然。
孔子所谓“为己”并不是一己之私利,而是个己学养之成就、人格之圆满。
“为人”也并不是帮助别人谋福祉,而仅仅为了让别人羡慕,求得别人的赞誉。
正因“为学”最容易陷入此种“为人”的困境,于是就会偏离正道。
《礼记?大学》中讲:“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为学之道释义
为学之道释义
(最新版)
目录
1.为学之道的含义
2.为学之道的重要性
3.为学之道的方法与实践
4.为学之道的现代意义
正文
为学之道,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这个概念最早见于《论语》,孔子教导他的弟子们,“为学之道,必先治其心”。
这里的“为学之道”,不仅仅是指学习的方法,更是指学习的态度和精神。
首先,为学之道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目标,即求真、求善、求美;二是学习的方法,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为学之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他的人生发展。
因此,掌握为学之道,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我素质的关键。
再者,为学之道的方法与实践包括:一是“好其人隆礼次之”,即尊师重道,尊重知识;二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广泛涉猎,质疑问难,深入思考,明辨是非,勇于实践;三是“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发现。
最后,为学之道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二是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三是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强调学习的持续性,活到老,学到老。
总的来说,为学之道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中的为学之
《论语》中的为学之道韩星人非学不足以成人,孔子提倡“学为成人”,为学之道就是《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一、先学做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这里孔子讲了为学的次第和重心,实践孝、悌、谨、信、泛爱众五事是人生的根本,有余力了再去研究学问。
即首先学做人,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在生活中修行仁道,其次才是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
为学要先立本,本即做人。
由孝悌而谨信而爱众而学文,是一种顺承关系。
一个人首先要做到前面的“入则孝”等,这些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是需要在具体生活中践行的。
践行以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孝、悌、谨、信、泛爱众五事,其中孝悌之于亲人,属于家庭伦理;谨信之于社会,泛爱之于众人,属于社会人际关系;最后都归结到亲仁上。
这五事都要行——“行”就是修行,躬行践履,说到做到,身体力行。
也就是说,就为学之道而言,学做人是第一位的。
二、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故者,旧所闻。
新者,今所得。
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朱熹在延续传统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章的反面——“记问之学”,意思是没有“温故而知新”能力的人,所做的学问是“无得于心”的“记问之学”,是“不足以为人师的”。
这里朱子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有所学,二是所学要得于心。
《礼记·学记》记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所谓“记问之学”,就是只记诵书本知识,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也指对学问未能融会贯通,不能成一家之言。
作为老师,当然要明白这个道理,并贯彻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
这是从教育学角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
浅谈《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浅谈《论语》中的为学之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等,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记载着孔子的言行,其内容纷纭复杂,包括许多方面如:哲学方面的“未知生,焉知死”;政治方面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德方面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学习方面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为人处世方面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他的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仁"和“礼”,以这两个字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深深影响了我国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中国人的人格心理都深深打着它的烙印,以至世界上很多人把孔子的思想和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随着国际的交流,孔子的思想走出中国,影响邻国和遥远的欧美国家。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 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对世界的影响力如此大,原因在于他的思想和学说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曼汉姆曾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礼记·学记》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其意思是玉不加琢磨,不能成为器物;人若不学习,亦不会明白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主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
”清初大才子金圣叹回答别人问他不做官的原因时,曾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金圣叹用为政做官来与学习比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儒家学派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他们的人生发展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就是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素质,把修身排在第一位,也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学习对于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朱熹的为学之道
朱熹的为学之道简介: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
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原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⑤;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⑥。
《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注释】1、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生于福建尤溪。
19岁成进士,曾在福建、江西、湖南任地方官15年。
宁宗时入朝为经筵讲官40日;此外,一生都在私人讲学中。
他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老年居建阳(今属福建),创沧州精舍,弟子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与之共。
朱熹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日本在德川时代,“朱子学”也颇流行。
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注》、《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多种。
2、为学:求学,做学问。
道:这里指求学的法则。
3、莫:无何,没有什么。
穷理:穷究道理。
4、要:要领,关键。
5、贵:珍贵,重要。
循序:遵循次序。
致精:达到精通的程度。
6、居敬:怀有敬重之心。
持志:坚持志向,不动摇,不止步。
【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
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
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
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
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
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述古今圣贤,传优秀文化——论万明华《为学之道——古代先贤的核心学养》
核心 学养近日,万明华先生的大著《为学之道——古代先贤的核心学养》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从2012年底开始筹划写作,到2018年最终定稿,历时六年,终得完成。
作者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体现了一位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该书选题几经斟酌、改易,从“立德树人之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为学之道——中国学习思想阐释”到最后定题为“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这一选题的斟酌过程,也是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求索的过程。
这份严谨、执着与专业,令人动容。
该书概述了上至先秦下迄近现代的先贤的核心学养,朝代之全、择取先贤典型人物之广,使该书成为一部知识容量极广的大著。
作者用历史的视野,勾勒古代先贤核心学养的演进历程。
本书从先秦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写起,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直至近现代先贤的核心学养,择取历朝历代典型代表人物四十九人,勾连起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抓住一条主线,这本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诚如作者在后序中所言,先秦诸子百家、两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学派、学术思潮不断冲击他,并使他一度陷入选题的“困境”。
可其最终通过纵览全局的历史眼光,牢牢抓住“核心学养”这一主线,这其中熔铸了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与重新“建构”,而这种思考与“建构”是建立在前期大量资料搜集、阅读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对传统思想文化重新“建构”运筹帷幄的基础上。
作者选取每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仅以先秦为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先贤的依次出场,无可争议地代表了先秦先贤核心学养的最高成就。
作者用一个个个案的分述,勾连起了整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养史。
作者以独到的体悟,精准把握古代先贤核心学养之要义。
孔子为学之道及其启示
孔子为学之道及其启示摘要:孔子乃儒家创始人,其为学思想博大精深。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孔子为学之道仍有许多可取之处。
因此,努力挖掘孔子为学之道,对于纠正当今学界的不良学风,端正为学态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为学之道启示[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6-0085-02孔子把为学放在为人、为政的视角下进行阐述,强调为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提出了一系列为学之道,虽然时代几经变迁,但这些为学之道仍然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孔子为学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学之目的;为学之态度;为学之方法;为学之过程与境界等几个方面。
一、孔子为学之目的孔子把为学之道放在为人和为政的视角下进行阐述,他提出,为学之目的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换言之,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在学。
孔子把为学、修身、为人、为政联系起来,从而赋予了为学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p96)对于圣人则是生而知之,对于一般人来讲则要学而知之,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p72)。
可见,学习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要实现天下平,则首先要学会修身。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p154)意识是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从而把为学、为人、为政联系了起来,赋予了学习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子夏说:“士而优则学,学而优则士。
”意识是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反对那种狭隘的为学之目的,即为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
读书时间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中国的名家先贤璨若星空。
万明华先生漫游其中,重点选取了中国历代五十位往圣先贤,择其道德修养、学术思想与治学方略的精髓,即“核心学养”,钩玄提要,探赜发微,叙事与论述结合,对他们的人格、人品和学问、学法进行了描述与阐释,鲜活地再现了群贤为人为学的大家风范,突显了他们富有东方特色学习思想的内在特质,并揭示其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和影响,为我们奉献了《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一书。
这是一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性读本,也是一部中国先贤核心学养的简史。
全书共七个部分,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近现代等七个阶段,以先贤的核心学养为主线,阐述中国先贤的为学之道,从孔子到钱穆,前后贯穿中国2500余年的历史。
第一篇“诸子百家”的竞放时代,选择了以道为学的“众妙之门”的老子,德育行并重的至圣先师的孔子,追求“知”“行”统一的“科圣”的墨子,“反求诸己”的学习智慧的孟子,在悟道与求真中超越世俗成见的庄子,“学不可以已”的醇儒的荀子等五位先秦时期的先贤重点介绍。
第二篇儒学独尊的辉煌时代,贾谊的仁义与礼法相合的道德追求,董仲舒的在“天人合一”的追求中复兴新儒学,司马迁的史家著述的“一代绝唱”,杨雄的求学与精思相统一,王充在为学与用世中的自我成就,郑玄的两汉经学的集大成等勾勒出两汉时期的先贤核心学养。
第三篇风骨与风度的年代,以不伤物性、随顺自然的英才王弼,师心自然、追求自由的嵇中散嵇康,明内圣外王之道、知万物自化之理的郭象,隐居修德、以厉贪浊的文儒葛洪,玄佛合流的改革者僧肇,以情现文、原道宗圣的文论大家刘勰等六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先贤作为代表。
第四篇乱世之后的繁华盛世,遴选了包容各派的文中贤儒王通,为追求真理不惧万明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读书时间作者简介:万明华,江西南昌县人,1965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编审。
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新世纪版”语文教材培训专家。
“为学”之道材料作文导写
“为学”之道材料作文导写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2年第10期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則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这句话出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说的虽是“为学”之道,却能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思考。
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遇到“难”或“易”的问题,“为”或“不为”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读了以上材料,你是否有同感或质疑?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考生首先要理解引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在读懂材料后,考生通过分析材料、解读任务来抓住主旨,然后选择角度,下笔作文。
(一)分析材料作文材料引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一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这是该作文题的思维发端,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具有思辨性:一个人积极而为,难事也会变易;若拒绝去“为”,易事也会变难。
“说的虽是‘为学’之道,却能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思考”,这个引导语要求考生思考的问题是:个人、政党、国家在前行道路上都会遇到“难”或“易”的问题,“为”或“不为”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考生审题立意当以此为根本。
当然,“为”并不具备打破客观规律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为”都能让一切难事变得简单。
但是,“为”可以引导我们积极向上,不断突破,获得精神上的成长,让化“难”为“易”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任务解读1.思辨的任务作文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写作者对材料发表看法:在前行路上遇到“难”或“易”的问题,你是选择“为”还是“不为”,是支持还是质疑?这一任务要求学生思考“难”“易”“为”“不为”之间的关系。
古人的为学之道
古人的为学之道
古人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
在古代,人们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
古人常常将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他们相信学习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追求道德和智慧的过程。
因此,古人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美德,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古人注重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古人认为学习需要有系统的方法,不能盲目地追求多而不精。
他们主张以经典为基础,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来获取知识。
同时,古人还注重实践的方法,认为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
古人常常通过讲学、讨论、实践等方式来强化学习效果。
古人还注重思考和反思,认为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古人注重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古人认为学习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不能盲目追求知识的数量而忽视质量。
古人常常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设定学习目标,然后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古人还注重自我评价和反馈,他们常常通过自我检查和他人的评价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并不断提高。
古人的为学之道强调实践、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习动机,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并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我们
今天的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从古人的为学之道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水平。
通过坚持实践、注重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毛泽东的为学之道
向书本、历史求教,学思相促毛泽东是擅长向书本、历史学习而得法受益最多的典范。
他正确的学习观与有效的学习法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1915年6月25日,他在一封《致湘生信》中写道:“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约”,指较重要、关键、喜爱的)这一“三先三后”的为学之道,是他一生遵循的学习良方。
毛泽东在纯粹的学习生涯中主要遵循“先博而后约”自不待言了,即使走上革命道路后依然如此,根据革命的实际需要去学习。
他涉猎极广地向浩瀚丰富的书本和历史学习,辩证汲取其中精粹并灵活应用于革命及治国实践中。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经号召大家:“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
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
”他带头学过的书后来辗转带到中南海的就有千余册,如马列理论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哲学著作《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社会学大纲》《思想方法论》,自然科学著作《科学大纲》及《鲁迅全集》《战争论》等。
这些书是他“先博”之鲜明象征,也是“后约”之具体体现。
这还不包括他在京、去外地向当地图书馆借阅的。
足见他非同一般的博览群学贯穿一生。
“后约”则每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首先是实际需要。
如延安发愤读哲学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带头学政治经济学著作,这是为适应当时斗争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的迫切需要而选择的。
其次是他本人最喜欢、认为最值得学的。
鲁迅著作他兴趣不减、屡学不辍,专门研学了一辈子;《林肯传》《拿破仑传》《戴高乐传》等世界名人传记也是他常学不厌、常学常“新”的。
再次是在某门学科上要有所突破,理解得更深一点。
一部《二十四史》他数十年手不释卷不知疲倦学得不亦乐乎。
“先中而后西”方面,他从小到老对中国书籍都广泛持久学,在此基础上对西方中译本也学了不少,尤其是对马列著作和西方各国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或文章、讲演及西方各国出版的名家名著;他从延安开始建立藏书室进京后已成规模,但借书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对为学之道的理解和心得1000字
对为学之道的理解和心得1000字首先要有学习兴趣。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我们就会从内心中有热爱和需求!其次,当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去触碰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碰到阻碍,有的选择知难而退,有的一往无前,要改变你的本能反应,你选择的方式直接会决定你的结果。
在我们的孩子面前,都希望孩子选择后者,妈妈和爸爸的陪伴就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孩子们排解困难,长情的陪伴。
再次就是思维方式,整体与渐进,一个是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将你的孩子牢牢套住,另一个是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去看待事物,而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结果。
接下来就是怎么能持续的在这个良性的学习状态下学习下去,那就要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要打破自己的舒适规律,才能不断的排解到困难持续学习,但这绝不是结果和荣誉驱动的。
有良性的循环就有恶性循环,要不想在恶性循环的漩涡里一直下坠,那就必须及时叫停,停下来判断,分析,反思,才能归位,才能更好的进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去。
而我们在陪伴时的方法也很重要,“怒吼”“温柔以待”,很多人都是前者,我相信你们的内心深处都是想的后者,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不断成长的孩子们的状况!这些思维方式、情绪都能掌控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看一下学习的技巧。
你一定要判断是否能将以上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判断的准确。
如果不够准确不要考虑去找一些外援喽!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应以不忘初心为标准,要允许孩子出错,要接纳真实的孩子和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认为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要一直前行,不接受“退”,而往往有的时候“退”恰巧是前进的最好途径。
所以说放平心态,好好想想自己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或许对孩子的态度就会有改变。
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我们就着重练习,反复练习,使其增进,达到能融入你的大脑,身体,把不擅长的练习到肌肉的记忆,想想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了的。
开始比较慢,经过长时间练习就会觉得越来越快,甚至时间就会变得越来却慢!能自在从容的发挥一项技能,那这种学习方法也就一通百通了!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吧!老话儿说“生命在于运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饮食,而忽略了孩子的运动,运动也是最好释放压力的出口,压力得到释放,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来应对前行的学习!我只是浅读了《学习之道》,而懂得了学习之道,学习任何事都会融汇贯通,有道方能衍生出其万物,养育不是一蹴而就,任重道远,却没有回头路,我只能说我学习我收获,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吧!。
为学之道释义
为学之道释义学之道,指的是学习的正确方法和态度。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而学之道则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是人们成功的基石。
学之道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首先,学之道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一套行动和思维方式。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分块记忆的方法,将知识点分成逻辑且有机的块,这样有助于记忆。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步骤的思维方式,先将问题拆解,再逐步解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此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也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既要保证专注、高效,也要适度休息,避免疲劳。
只有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学之道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面对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
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
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
同时,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学习中,要培养开放的心态,能够积极接受新的知识和观点,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层次。
只有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最后,学之道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指坚持学习,不断进取的品质。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我们要定期进行学习规划和目标设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在学习中,要保持警醒的状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注重沉淀和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复习和讲解等方式来强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质量。
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总之,学之道是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态度。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论语》中的为学之道孔子是先秦时代的大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体现孔子思想的主要文本。
在《论语》的诸多思想中,为学之道的思想极为突出,如学习的作用、目的、内容、精神、途径等,其优秀思想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标签:论语;为学思想孔子的思想在古代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哲学简史》中这样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学老儒’;他开战国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之影响相仿佛。
”宋代宰相赵普称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人将《论语》中的思想加以分类研究,如钱穆先生将《论语》分为德行类、言语类、政事类、为学类等。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为学之道的记录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加以借鉴与学习。
一、学习的目的1.获得知识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论语·子罕篇》),子贡回答:“固天纵之将圣,有多能者也。
”孔子非常谦虚地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多才多艺完全在于后天的学习,学习使其拥有丰富的知识,从而游刃有余地讲学。
2.修养身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之前的古代学者为学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道德,现在学者为学则是装饰自己而给别人看,其学习的动机并不单纯,看到的更多的是其功利性。
孔子主张学习动机一定要单纯,要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
3.实现政治理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持积极入世的态度,“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篇》),君子通过学习获得“道”——规律、政治主张,通过学习而实现其政治抱负。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为官时,如有富余时间就学习,达至一定程度则可做官,学习是入仕的必要条件;仕与学相互促进,不间断学习可以使为官更有效率,更易出政绩,实现其政治理想。
毛泽东的为学之道
毛泽东的为学之道作者:孟红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8年第4期向书本、历史求教,学思相促毛泽东是擅长向书本、历史学习而得法受益最多的典范。
他正确的学习观与有效的学习法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1915年6月25日,他在一封《致湘生信》中写道:“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约”,指较重要、关键、喜爱的)这一“三先三后”的为学之道,是他一生遵循的学习良方。
毛泽东在纯粹的学习生涯中主要遵循“先博而后约”自不待言了,即使走上革命道路后依然如此,根据革命的实际需要去学习。
他涉猎极广地向浩瀚丰富的书本和历史学习,辩证汲取其中精粹并灵活应用于革命及治国实践中。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经号召大家:“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
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
”他带头学过的书后来辗转带到中南海的就有千余册,如马列理论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哲学著作《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社会学大纲》《思想方法论》,自然科学著作《科学大纲》及《鲁迅全集》《战争论》等。
这些书是他“先博”之鲜明象征,也是“后约”之具体体现。
这还不包括他在京、去外地向当地图书馆借阅的。
足见他非同一般的博览群学贯穿一生。
“后约”则每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首先是实际需要。
如延安发愤读哲学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带头学政治经济学著作,这是为适应当时斗争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的迫切需要而选择的。
其次是他本人最喜欢、认为最值得学的。
鲁迅著作他兴趣不减、屡学不辍,专门研学了一辈子;《林肯传》《拿破仑传》《戴高乐传》等世界名人传记也是他常学不厌、常学常“新”的。
再次是在某门学科上要有所突破,理解得更深一点。
一部《二十四史》他数十年手不释卷不知疲倦学得不亦乐乎。
“先中而后西”方面,他从小到老对中国书籍都广泛持久学,在此基础上对西方中译本也学了不少,尤其是对马列著作和西方各国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或文章、讲演及西方各国出版的名家名著;他从延安开始建立藏书室进京后已成规模,但借书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坚持为学之道的辩证法思想
坚持为学之道的辩证法思想“坚持为学之道”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观念之一,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人们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探寻新知识,以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在这种价值观中,辩证法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在于强调独立思考、开放思维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解惑、求证与反思,找到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坚持为学之道的辩证法思想,首先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在面对任何问题、事情时,不能盲从他人的观点或者惊弓之鸟般地做出反应,而应该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认识、立场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本质所在。
独立思考要求我们不能被一时的情绪或者利益盲目所驱动,需要以中心思想为指导,追求思考深度和广度。
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创新,破解难题,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辩证法思想对待事物的观念是开放的、包容的。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的观点和想法的多样性极强,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的认识与看法可能会和他人产生巨大的分歧。
在这种情况下,辩证法思想要求人们应该追求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尊重、理解并与他人沟通交流。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有互相虚心学习的思想,吸收他人的优点,推翻自己的局限,找到颠覆认知的创新之路。
只有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才能真正做到认识协同和解问题的共同努力。
辩证法思想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忧悔意识,反思自身优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
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具备忧悔意识。
一方面,需要反思自己知识空缺的地方,转化为膜拜他人之心,以此为动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深入、系统、全面,发现知识体系不完善等弱点所在,并积极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忧悔意识对于人类在复杂、快变、多变的现代世界更是必要的,只有具备忧悔意识,才能够紧随信息时代的脚步,积极适应变革需求。
在坚持为学之道的辩证法思想中,要求人们要不断追求真理。
孔子的为学之道
孔子的为学之道蔡章田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我国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是私塾教育的鼻祖。
他先后收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的有72人。
他的治学之道和教育理念至今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研究孔子的为学之道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或启迪。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孔子志在报国,他“十有五而志于学”。
只有学好了知识和本领,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抱负。
因而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孜孜追求,就不能读好书、学好知识。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学习有内在的动力比什么都强。
孔子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他亲删六经,修春秋,推行周礼,教“文、行、忠、信”于弟子。
对学习的内容也十分重视,要学管用和有益的知识。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能有恶语恶意和恶念。
学习要有谦逊的态度和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常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观点被后人广泛接受,并常加于引用。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
孔子多次向弟子们明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满瓶不荡,半瓶格荡。
在人称颂孔子的学问时,孔子自谦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于求之者也。
”哪有一生下来就博学多知的呢?是自已后天努力学习才获取知识的。
孔子之言甚是。
学习还要有好的态度和方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他强调思和学的辩证统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不思考,不仅不能消化和吸收别人的知识,而且有可能越学越使人迷惘。
但只苦思瞑想不注重学习也是相当危险的。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其体会之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相当有现实意义的。
不吃不睡,时间都用来空想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没有半点好处,不如多学一些对人更有益些。
学习还要有进取精神,孔子强调,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比什么都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之道
儒家认为:成人的根本为‚致知‛,即为学。
这一点从古至今均是不变的。
先贤的为学之道与现今也属一脉相承,一定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儒家认为为学的关键在于‚知本‛,即懂得事物的根本。
这才是知识的最高境界。
儒家认为:人的知识获取来自于‚格物‛,即探究事物的真理,在实践中认识世界。
这就需要观察的日积月累,达到融会贯通,如此循环往复即可知识渊博,甚至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儒学创始人孔子即是他自己论述的最好践行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这一不断提升的过程来自于知识学问的不断积累,修养思想的不断提升。
这其中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就如孔子的‚韦编三绝‛反复阅读,直至将编竹的牛皮绳翻烂。
这同样需要极强的求知欲。
诸多著出鸿篇巨著之人,如司马迁、徐霞客、李时珍等都曾走遍全国各地,遍访各界人士,历经艰苦,亲自搜寻所需资料,历时几十年才完成著作。
对于为学时的一些方式方法,儒家也有一些影响深远的见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为求学的根本道理。
实事求是是学有所成的基础。
在学习探索中,只有虚心学习、请教,不耻下问,才能不断充实自己。
儒家对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认识也较深刻,并在当今依然适用。
‚子曰:‘吾与回言终曰,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是以发,回也不遇’‛(《论语〃为政》)颜回不提出反对意见,如愚钝之人,但能同别人讨论,对老师所述有所发挥,说明此人可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这样的人是会学习之人。
这种观点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类似,学习与思考并重才能相互联系,深入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当今说的举一反三也是由孔子剔除,体现的同样是学习时的思考和对问题升入理解的道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这既是学习时的道理,也是追求人生大道时所遵循的道理。
一个知识的学得,一个前方问题的突破,都需要有广泛知识的储备,详尽细密地对事物的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析,笃实地履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
更是强调了坚持不懈,多下苦功这一永恒不变的道理。
古今成功人士无不经过数年艰苦努力而成就大业。
日积月累的实践,争取到方法态度,坚持不懈的一致,有了这些就达到了第一步。
诚以立身,诚化天下
诚者,自古至今不变之理也。
做人成事的重要一环,一个人前途发展的的关键所在。
何为诚?儒家中诚为‚诚意‛、‚至诚‛。
‚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朱熹《大学章句》)诚意为成人之道中修生之首要任务。
真诚做人,表里如一,即为诚意。
《大学》在阐述诚意时侧重于‚慎其独‛,即人在私底下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为。
避免说一套做一套,不自欺欺人,一切发自肺腑,发自内心。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意念终会由外表行为表现出来。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一个人即使独处,也会被很多眼睛注视,许多手指所指。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有重要作用,规范人们行为至关重要。
当今利益至上,勾心斗角,欺诈腐败不断,心灵的纯洁,‚意诚‛较为匮乏。
上述论述应能带给现今之人一点启发,一点惊醒。
《中庸》强调‚至诚‛,同时强调‚至诚无息‛,追求至诚的圣德没有止息。
至诚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圣人和贤人也只能无限接近至诚之境。
儒家如此评价至诚之人:‚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
‛(《中庸》)。
仁德那样诚恳,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美德像苍天一样广阔,真正具有聪明圣哲的资质,能通达天赋仁义礼智信的大德。
圣人高尚无私,至诚至德,坚强刚毅。
正如孔子,我们敬仰他,不是因为他的财富、他的地位,而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
至诚之人可以不被个人感情所蒙蔽,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对世事有准确明白地判断。
祖逖可以为这类人的典范。
他为人慷
慨好施,为乡人所重,与刘琨共被同寝,闻鸡起舞。
之后上书朝廷,请求北伐,在得不到支持时,依然招兵买马,奋力进军,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当时统治集团内部频繁激烈的斗争,他能够坚定意志克服困难,坚持精忠报国之心,并在外部条件不利情况下,击溃敌军,至诚之心在这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诚的作用在于何处?《中庸》中如此述:‚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一个真诚的人,对亲人真诚,对朋友真诚,对众人真诚,能够使众人竭力发挥自己的本性。
这样之人可以为圣人,可立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休地位。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真诚是上天,是每个人的原则。
诚实之人处世自然合理,举止不偏不倚。
追求至诚,须始终坚持不渝。
追求至诚,就需我们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停努力,不停奋斗。
通过平时的积累,积少成多,积薄为厚,终究会取得成就。
完善自我,兼济天下
在人的行为选择中,情与理起决定性作用。
情理相通,但有时它们又是矛盾的,有时人们不得不在情与理的两难境地中面对艰难抉择。
喜怒哀乐是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情感。
儒家认为,如果任其肆意发展,左右人的行为,人就可能会丧失内心的安定,成为感情
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人应该要端正心思,以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保证和平心态,面对人生,面对周围世界。
勾践就是一个成功例证。
公元前494年,勾践在夫椒山兵败退守会稽中。
在这样的境遇中,多数人会认为拼死一搏壮烈捐躯为唯一选择,只有这样可以保全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可勾践听从范蠡建议,分析形势暂时称臣乞和,赢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就是在极端情况中理智战胜感情,正是有了这样的品质,勾践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
不少人认为儒家思想守旧,落后。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与时俱进,顺应时势也是儒家的主张,为其提倡。
孔子一声倡礼,他对礼的态度就可体现这一点;‚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存周’‛(《中庸》)夏及后人已衰亡,其礼不值一用。
殷礼有宋传承,尚可鉴,周正同志天下,其礼可法也。
这种态度即为与时俱进的表现。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持之以恒的毅力,自强不息的品质,对于抱有雄心壮志的人必不可少。
前进的道路上总要遭遇艰难困苦,总要面对误解、非议,付出和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最典型的例证。
苏秦、车胤、孙康的精神印证着古人的追求。
伊尹、姜太公、百里奚的追求皆在暮年才得以实现,之前几十年的钻研和等待,仅仅是为后来那一刻‚花
开‛的铺垫。
荀子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虚心努力与追求终是成才唯一道路。
具有以上品质,再经世事磨砺,风雨洗礼,即可获得实现抱负之机会,使天下因这一人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