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优质课件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片段——体悟孔子的为学之道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学过的(知识)领悟4、子曰:“温 故 而 知为 师 矣 。”(《为政》)
新 , 可 以 ( 之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第四章:讲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 不到“知新”的目的。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
孔子 一 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 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作者简介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 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 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 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 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 人伦理念。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 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 的儒家思想体系。
《论语》
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2.积累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3.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
·1.介绍《论语》,完成填空·《论语》是(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大学》《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动作名,水 能忍受“贤哉,回也”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把表示赞叹的谓语部分“贤哉”放在 主语部分“回也”之前。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第六章赞美颜回安 贫 乐 道的高贵品质。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 点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

《论语》十二章 优秀课件PPT

《论语》十二章  优秀课件PPT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 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 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 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 矩。”
注: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字词翻译
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 和零数之间。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 物的主宰。命,命令。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 得进不同的意见。 ⑥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⑦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8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9 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子罕》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 夺志也。"《子罕》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子曰:“饭疏食饮水⑤,曲肱⑥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⑦我如浮云⑧。”--《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 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课 文 解 读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贰部分
2023/6/30
5
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优秀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优秀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停顿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
富安中学刘瑛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词语解释: (1)川:河,河流(2)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3)斯:代词,这,指河水。( 4)舍:舍弃。
翻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 逝,日夜不停。” 段解 :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停顿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富安中学刘瑛
第七章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解释 : (1)之:学问和事业。( 2)者:代词, ......的人 (3)好(hào)喜欢,爱好( 4)乐(lè)以......为乐趣
翻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 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段解: 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四书”,共 二十篇 。
F
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F 《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停顿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
富安中学刘瑛
第十一章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字词解释: (1) 三军:古制, 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翻译: 孔子说:“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 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段解: 道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 渝。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27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27张ppt)(优质版推荐)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赏析前六则
学习活动: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理解课文。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翻译。 3 .比赛激趣:请2-3个小组代表翻译,比一比谁说得好。
把握重点字词,理解课文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述而》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
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
的忠告和勉励。君子,就要像
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
三人:几个人;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
善者:优点; 不息、前赴后继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时:按时; 说:愉快、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帮; 谋:考虑事情;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这位老师就是孔子
简介孔子和《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被后世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的 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 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 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 语》。

赏析后六则
学习活动: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理解课文。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翻译。 3 .比赛激趣:请2-3个小组代表翻译,比一比谁说得好。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4.饭疏食,饮水
(古)粗糙。
(今)疏通,疏散。
(古)冷水。
(今)包括冷、热水。
(三)特殊句式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温故 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 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自 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逐章学习前六章内容,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结合课文注释疏通 句意。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 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 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等。东汉列为“七经”之 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愿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 表示程度极深。 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后指多 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独立做事情。指开始走向成 熟。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 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学ppt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学ppt

3 当“义”与“富贵”发生矛 盾时,应该如何抉择?
⑥于:对,对于。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于利。”——《论语·里仁》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 为什么说几个人在一起行 走,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人?
2 以人为师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③从:学习。
论语
lún

不愠
yùn
一箪食
逾矩
yú jǔ
笃志

wǎng
曲肱
dài dān dǔ gōng
正音
2.读一读下面标红字的读音。
通假字
不亦说乎
yu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yòu
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通用、借代。即用读音或 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读的时候读“本字”的音。
如:“说”同“悦” “有”同“又”
2 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反省自 己?曾子对自己的要求又是什么?
③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④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3. 如果是你,你会从哪些方面 反省自己呢?
⑤信:诚信。 ⑥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对话、语录
《论语》是孔子去世后,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主要以语录和 对话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 理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共20篇。
宋代朱熹把它同《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
01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12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35张PPT)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12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35张PPT)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旧知识;新,形容 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 知识
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①贤哉,回也!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言 知识
成语归纳
➢ 不亦乐乎 ➢ 三省吾身 ➢ 三十而立 ➢ 温故知新 ➢ 不舍昼夜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择善而从 ➢ 逝者如斯 ➢ 匹夫不可夺其志
课堂
检测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不愠(yùn) 不亦说乎(yuè)
不学则殆(dài)
B.论语(lùn) 不思则罔(wǎng) 三省吾身(xǐng)
《论语》十二章
练习 导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是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礼记》《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 C.我们可从《<论语>十二章》中获得“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精益求精” 等启示。 D.年龄有许多别称,如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六十岁叫 “耳顺”。
文本 探究 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
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 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 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 无论别人好与坏,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¹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²切问而近思:恳切地 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³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 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 了。”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堪:能忍受。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 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 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章讲个人修养,强调修 身应当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第七章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 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 文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¹川上:河边。²逝:往,离去。³斯:代词,这,指河 水。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 一样,日夜不停。”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 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是很快 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 个有才德的人吗?”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 于个人修养范围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注释: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 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 子 夏 曰 : “ 博学而笃志
, 切 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 2 ) 子 曰 : “ 三 军 可 夺 帅 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9
O
(3)当别人不理解 自 己时,我们不应恼怒,保
持应有 的风范 ,正如《 <论语>十二章》 中
所 说 的 :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镜 ,可 明得 失 。 ”由此我们可 以联想到《 论语》 中孔子
·——课文解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三人 几个人 焉 在其中
善者 优点
而就
整段翻译
孔子说:“几人同行,必然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将他们的不 足引以为戒,作为借鉴而改 正。”
— — 课文解读 —一
请简单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
我认为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 富贵的来应该是正义的,以不 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 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着重在 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
道德品质
—— -结构梳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一箪食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曲肱而枕之(
)
)
)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
(学派)经典著作,是一部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
作,共20篇。它与《
》《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1.《《论语》十二章》课件(8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1.《《论语》十二章》课件(8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
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孔 庙
祭 祀 孔 子 的 地 方
孔庙——祭孔之所
孔陵——孔氏家族
专用墓地
孔 子
孔 府







为什么要学习《论语》呢?
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 的内容,例如为学之道和修身之道,在今天都是可 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意义。
与孔子有关的典故
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 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 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 地方,也代指教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 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指银杏,“多果, 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
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
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
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正当手段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 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 天上的浮云一样。”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几个 走 一定
选择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跟从,学习
❖ (17)学而不思则罔()
❖ (18)思而不学则殆( )
❖ (19)人不堪其忧( )
❖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词语解释
❖ (2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22)饭疏食饮水( ) ( )( ) (23)曲肱而枕之( ) ❖ (24)于我如浮云( ) ❖ (25)必有我师焉( ) ❖ (26)逝者如斯夫, ( ) () ❖ (27)仁在其中矣 ()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同“悦” ,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 ) 饭疏食饮水( 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
一词多义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 体现了由人及己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互换后 就破坏了这种内在逻辑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2.第三章强调的内容,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 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 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 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
这一章讲学习方法,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
十五岁。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2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ppt

12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ppt

(15)文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主张,就其中的一 点谈谈你的体会。 体会:
(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 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于自 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 有同样的问题。以人为镜,不要再次犯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 读 其百 义遍 自 见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广 坚定 恳切 仁德,高尚的道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 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第12章讲
学习方法:要勤学多问、联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人修养的提高:要坚定志向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为政》)
学过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这一点)做 结尾语气词,了 借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 一点)做老师了。”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转折连词,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
“却”“可是” 所适从而无所得
第十章:
正确的学习态度: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名作动,
使动用法
吃 8、子曰:“饭
疏粗食粮,饮水,使…曲…肱弯而曲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 如浮云。” (《述而》)
正当的行为
对,对于 好像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曲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表转折关系 , 诚信 但是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件:11《论语》十二章 (共66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件:11《论语》十二章 (共66张PPT)(优质版推荐)

原文翻译
第十则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 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原文翻译
第十一则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 改变,平凡人的志向却不可改 变。
原文翻译
第十二则译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 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德就在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义理:学习态度,取长补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重点字词解释: (1)川:河,河流 (2)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3)斯:代词,这,指河水 (4)夫:语气词,“啊” (5)舍:舍弃。
义理:学习态度,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
重点字词解释: (1) 而:连词,表顺接。 (2) 词类活用——时:名词做状语,时常 。之:代所学知识 (2) 说:通“悦”(yuè),愉快. (3)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朋友)亦:副词,也。 (4)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5) 句型:不亦......乎?译成:不也是......吗?
义理:学习态度,孔子赞扬颜 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hào)之者不如乐(lè)之者。”
(《雍也》)
重点字词解释: (1)之,代词,学问和事业。 (2)者,······的人。 (3)好,形容词作动词,喜爱,爱好; (4)乐,形容词作动词,以······为快乐。
义理: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 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 向,恳切的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乐趣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对于
我如浮云。”
分析文义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 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 浮云一样。”
……的人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分析文义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 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 (研究)它为快乐的人。”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 安于贫困、淡泊名利
第九章
分析文义
几个
在其中 他们的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好的方面,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优”点
代词,代善者 缺点,短处
分析文义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 千,贤者七十二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万世师 表”、 “至圣”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与孔子并称“孔孟”。
整体感知
一、梳理课文中与孔子为学之道有关的句子:
而改之
个人分享
三、结合自身,谈谈你从孔子的学习之道中得到了什么启 示?
学习心得分享会
“为学之道”
前提
• 好学 • 乐学
保证
• 勤学
关键
• 善思 • 切问
谢 谢 聆听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为学之道包含哪些内容?
为学








探究质疑
二、结合自身学习经验,谈谈你对孔子为学之道的理解。
学习态度
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忘忧
坚持
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一、梳理课文中与孔子为学之道有关的句子: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
回也不改其乐。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好学 勤学 思辨 切问 存疑
三人行, 学而时 必有我 习之 师焉
温故而 知新
学而不 博学而 择其善
思则罔, 笃志, 者而从 思而不 切问而 之,其 学则殆 近思 不善者
《论语》十二章教学片段 ——体悟孔子的为学之道
年级、科目:七年级语文 教材:2016部编本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执教人: 叶 蓁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四书”。共二十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