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事对修造船舶的风险预控》
船舶结构建造事故的风险分析与管控
船舶结构建造事故的风险分析与管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防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作为维护海上领域安全、以及方便人们航海出行的船舶质量,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国家的安全以及人们的安全。
据统计,我国出口欧盟市场的船舶,大多数是江浙一带船舶,并且船舶的附加值相对其他领域说较高,但虽然船舶的出口数量较大,但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将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事故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供相关企业进行参考。
标签:船舶;建造风险;管控措施引言据统计,就当前的江浙一带造船企业来说,过多的为出口江浙一带的造船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这一局面下,江浙一带各个地区出现了低水平的投资以及小规模的生产发展。
这种局面大大的影响了造船业的发展,使得造船民营企业出现散乱的情况,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
同时由于民营造船企业的这种格局,导致更多的造船厂更加追求利益,使得投入的资金较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严重的影响了创新能力,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造船企业的人员事故伤亡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严重的制约了造船业的发展。
一、船舶结构1.1船舶结构简介所谓的船舶结构实际上就是船体结构,通常只包括构成船舶的材料,例如板材和骨架等结构物的总称。
并且船舶结构的主体,主要包括船侧结构,船舱上层建筑以及船体结构等。
并且由于船舶的用途不同,船舶的结构也有所不同。
同时在建造船舶结构时,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确保可以满足外力作用下的刚度强度要求,以及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可靠的水密性,从而满足安全的运行要求。
1.2船体结构建造过程中应处理的问题设计出船舶建造的前期用结合船舶的实际用途,来进行船舶材料的选择,要确保船体的结构能够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的防止后期出现船体结构变形的情况导致船舶的使用寿命较短的情况发生。
同时,还要按照实际所需来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设计,防止材料的大量浪费而导致船体结构建造过程中导致的施工成本加大以及增加船舶的自重的问题。
船舶建造风险点、注意事项、应急措施
船舶建造风险点、注意事项、应急措施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必须要有应急措施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本文将从船舶建造的风险点、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船舶建造的风险点1. 设计风险:船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船舶建造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设计评估和风险分析,确保船舶的结构、航行性能、荷载能力等满足设计要求,避免设计风险造成的问题。
2. 材料风险:船舶建造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材料选择和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避免使用次品或假冒伪劣材料。
3. 施工风险:船舶建造涉及到大量的施工工艺和操作环节,如焊接、切割、钻孔等。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4. 舾装风险:船舶的舾装工作包括电气设备安装、管道安装、仪器设备安装等。
在舾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船舶的舾装质量和安全性。
5. 舾装设备风险:船舶在舾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如起重机、焊接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二、船舶建造的注意事项1. 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船舶建造必须遵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如船级社的规范、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等,确保船舶建造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加强质量管理:船舶建造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船舶的质量合格。
3. 做好安全防护:船舶建造现场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防尘、防滑等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4. 加强施工监督:船舶建造必须加强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安全性。
5. 做好环保工作:船舶建造必须注重环保工作,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确保船舶建造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一、引言渔船修造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以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探讨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1. 高处作业危险在渔船的修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悬挂船壳、安装甲板等。
高处作业容易导致工人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的伤害。
2. 机械设备危险渔船修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吊车、起重机等,存在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风险,可能造成工人伤害。
3. 火灾爆炸危险渔船修造过程中使用的焊接、切割等工艺存在火花飞溅、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特别是在封闭空间中作业时,更需要引起重视。
4. 化学品危险渔船修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涂料、溶剂等,可能存在毒性、腐蚀性等风险,需要加强储存、使用和处理的管理。
5. 电气危险渔船修造现场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焊机、电动工具等,存在电击、火灾等危险,需要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三、危险源控制1. 高处作业危险的控制(1)及时进行高处作业安全评估,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2)提供安全的登高设备,如脚手架、爬梯等,并确保其稳定可靠。
(3)对从事高处作业的工人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落实严格的高处作业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
2. 机械设备危险的控制(1)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2)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建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加强机械设备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3. 火灾爆炸危险的控制(1)确保焊接和切割作业的施工现场通风良好,减少火花飞溅的危险。
(2)使用防火涂料对渔船进行涂覆,提高其防火性能。
(3)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等,并对工人进行相关的火灾应急培训。
(4)严格控制明火的使用,确保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最小化。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二篇)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的控制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渔船修造涉及船体放样、构件加工、总装、涂装、修理等多种工艺,主要有木工、电工、电焊工、油漆工、起重工、铸铁工等多种工种。
修造现场往往场地小,作业人员多,多工种交叉作业现象非常普遍,加之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烫伤、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中暑、中毒等各类事故伤害层出不穷。
识别作业现场的各类主要危险源,从事故的成因、机理入手,寻找事故发生时的个人、环境等方面的诱导因素,以及事故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加强控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1船体总装、主机设备吊装1.1危险源起重伤害。
1.2控制措施一是根据设备特点和现场条件选用技术上可行的吊装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二是设定吊装危险作业区,挂上安全警示牌,设专人加强警戒,防止他人误入吊装危险区;三是作业司机必须持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并派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司索人员。
挂钩人员要相对固定;四是钢丝绳、吊钩、吊具必须完好并符合安全系数;五是输电线路下作业,起重臂、吊具、钢丝绳等要避开规定距离;六是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照明,电力线路要有专业电工架设与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并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七是风力6级以上禁止吊装作业;八是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2构件加工、钢材预处理、气割、电焊、油漆作业2.1危险源机械伤害、烫伤、噪声、电伤、有毒气体。
2.2控制措施一是剪、切、冲、压等设备要有专人指挥和操作,严格操作规范;二是所有设备安全防护部件齐全;三是电气焊、气割作业要有持证人员按章操作;四是严格切割设备防尘措施;五是加强呼吸系统对铁锈粉尘、油漆挥发气体、油气、电焊烟雾的防护,以免引起尘肺或肺病;六是用电接线请专业电工操作,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接地良好,严禁私拉乱接;七是控制声源,加强个体防护;八是作业人员眼睛、口部重点防护,穿防护服等防护皮肤。
船舶修造厂中的安全风险点规避与控制
船舶修造厂中的安全风险点规避与控制船舶修造厂是一个需要高度注意安全的场所,其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点。
本文将围绕船舶修造厂中的安全风险点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应的规避与控制措施。
一、材料堆放区的安全风险在船舶修造厂中,材料堆放区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风险点。
由于材料的重量和体积较大,堆放不当会导致堆倒、滑落等情况,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首先应确保材料堆放区域平坦坚固,避免有不稳定或倾斜的地面。
其次,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尺寸,采取合理的储存方法和固定措施,例如使用支架、绑扎带等工具固定材料,确保其稳定性。
同时,材料堆放区域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识和标记,提醒人员谨慎操作。
二、船坞的安全风险船坞是船舶修造厂中进行施工和修复的重要场所,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例如,在船坞中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坠落、倒塌等意外情况。
为了控制这一风险,必须确保船坞的结构稳定可靠,定期检查和维护船坞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能。
同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熟悉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滑鞋等。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超负荷作业或超出工作范围的施工,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船坞的安全运行。
三、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船舶修造厂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修造和加工工作,这些设备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例如,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等。
为了规避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同时,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并遵循相关操作程序。
对于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设备,应设立警示标识,并限制未接受培训的人员使用。
四、防火与应急措施船舶修造厂中存在着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因此防火与应急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在厂区内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另外,还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员工逃生路线和安全集合点,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船舶修理作业的风险分析及建议
船舶修理作业的风险分析及建议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船舶修造业的继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股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随着其蓬勃发展,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船舶修理纷繁复杂,作业环境艰苦,机械化程度低,人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本文对船舶修理作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为今后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船舶修理就是当船舶的船体结构腐蚀耗损或机械设备的性能下降、状态不佳或发生故障失效时,为了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技术性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船舶修造业因其工期短、劳动强度大、工人易疲劳,危险点多、不确定因素多、交叉作业多,易燃易爆场所多,高处作业多,电气设备多,起重作业多等特点,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多发。
二、船舶修理作业的特点船舶修理作为传统的高风险行业,其安全风险存在于不同的作业环节,同时,各作业活动的危险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危害因素也涉及多个方面,船舶修理纷繁复杂,作业环境艰苦,机械化程度低,人工作业时间多,劳动强度大。
无论是小修、中修、大修,作业现场总是呈现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工作状态。
因此,在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时,首先应分析船舶修理作业的各环节的特点,再对该作业环节的每个具体作业活动辨识其可能的危害。
2.1作业环境由于船舶修理厂多位于较为偏僻的江海岸线,有的还建在孤岛上,修理码头附近水域范围狭窄,水深条件有限,这给船舶靠离泊、调档和进出船坞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又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
不少船厂码头还并靠多艘修理船舶,如果码头附近有船经过而引起船舶前后移动或摇摆,对修理船舶系泊安全及其日常的修理作业造成较大影响,易引起事故。
船体等钢架构件表层油漆为易燃物,机舱内油污严重,遇明火极易引起事故。
同时,修理场地狭小,封闭区域多,各种作业相对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涉及多人。
2.2作业方式船舶修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量大,工作条件差,而船东对修理期限要求越来越紧,夜间、节假日加班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作业人员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极易引起事故。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二篇)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一、引言渔船修造现场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源的工作环境,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辨识和控制,可能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进行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对渔船修造现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1. 高空作业渔船修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如悬挂和安装部件等。
这种作业存在从高处坠落的风险,工人可能会不慎滑倒或失去平衡而造成跌倒或坠落。
另外,高空作业还可能造成吊装设备的倾斜或意外伤害。
2. 电气设备在渔船修造现场,大量的电气设备被用于加工、焊接和组装等工序。
这些设备潜在着电击和火灾的风险,例如电线老化、短路或电气线路过载等问题。
此外,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当,如未正确接地或随意堆放,也可能引发事故。
3. 使用化学物品渔船修造过程中,常使用各种化学物品,如油漆、涂料和溶剂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易挥发性和易燃性等特点,一旦不正确使用或储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
4. 手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渔船修造现场使用大量的手动工具和机械设备,如焊接机、切割机、扳手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伤及工人的危险,如触电、切割伤以及被设备吸入或卷入等。
三、危险源控制1. 高空作业(1)确保工人接受足够的高空作业训练,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帽和防滑鞋等。
(2)在高处设置防护栏杆或围网,以避免工人意外坠落。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确保其稳固可靠。
(3)对吊装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要确保工人在进行吊装操作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电气设备(1)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对其进行巡检和维护。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
(2)工人要接受相关的电气安全培训,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使用绝缘手套、避免拔插电器过度用力等。
浅谈船舶的风险管理
浅谈船舶的风险管理论文导读:所谓“风险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并采取安全措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已认定的一切风险。
鉴于此因,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制定措施,有效地防范航运风险特别是降低船舶安全生产的风险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船舶,风险管理所谓“风险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并采取安全措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已认定的一切风险。
古人云:行船走马三分险。
航运企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海上航运由于其独特的生产环境,经常会受到众多不易预料的自然因素影响,故海运行业风险自然存在而且风险性也比较高,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已认定的风险和(或)将海运生产的风险降到最低,是航运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现代安全管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拓展出新思想、新意识、新模式。
如何把现代理念、技术、意识、行为与标准化管理有机的结合一起并将其融为一体,也是安全专家和航运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论文参考网。
鉴于此因,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制定措施,有效地防范航运风险特别是降低船舶安全生产的风险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文化既是永恒的企业文化,又是一门科学文化,它由不得有半点的虚伪。
安全文化是以安全为目标的知识和行为的总和,它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规范管理、责任心培养以及经验总结等。
安全文化是船舶安全生产的灵魂,良好的安全文化能为船舶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安全的操作程序、创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保证船舶的安全生产。
船舶的安全工作是海上运输生产的重中之重,而人为的因素又是决定安全工作的关键。
当前,要想管理好安全生产,对船舶的风险进行预控和防范,光靠法律法规、完好的设备、管理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好人、塑造人、教化人和激励人。
而人为的因素归结起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素质问题,因此,船舶的风险要想得到控制,首先就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文化方式是改变人们思维和增长知识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所以说,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船舶的风险进行预控和防范,是保障船舶安全生产的关键。
浅谈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浅谈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态势。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船舶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对于船舶行业的发展而言,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这一运行效果,相关人员应该定期开展船舶的修理和检查工作。
要考虑到船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特征加大修理力度尽可能的降低运行风险,全面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船舶修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在对船舶进行修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修理内容和环节比较多,相关人员还应该考虑到修理工作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由于整体的修理工序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到一些交叉作业,所以导致整个船舶的修理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一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险性就应该加大船舶修理力度和管理力度。
根据船舶运行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真正达到安全修理的目的。
1浅谈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的相关概述在研究船舶修理作业的相关问题时,相关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其自身的概述。
从根本上对船舶修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船舶修理可以看作是一项技术和劳动力都比较强的工作。
实际进行船舶修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受理时间和修理的工作内容,既要保证在约定的工期内完成修理工作,还要保证船舶修理的质量。
这一工作环节对于相关数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相关人员应该真正从整体出发了解作业的基本流程,考虑到环境等各方面对于整体作业环境所造成的限制,还应该考虑到发现因素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全面提高船舶修理的质量。
在实际进行船舶修理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的工作内容相对繁琐,所以目前很多作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的,整体的绩效化水平相对较低[1]。
实际进行船舶修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船舶的吨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预警与预防措施
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预警与预防措施海事风险管理是保障海上安全和顺利运输的关键环节,而预警与预防措施则是海事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预警与预防措施,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首先,预警是海事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及时获取并分析海上的各种风险信息,可以提前预警潜在的危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
预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卫星监控系统,及时获取海上交通状况和气象信息,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船舶碰撞、火灾等事故。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海事风险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历史上的海事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海事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次,预防措施是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海上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首先,要加强对船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其次,要加强对船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航道和港口设施,提高船舶的通行条件和装卸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预警与预防措施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
预警提供了风险信息,为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而预防措施则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预警的频率和紧急程度。
因此,预警与预防措施的有效结合是海事风险管理的关键。
然而,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预警与预防措施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海事风险管理的预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海上风险,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预防措施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风险和挑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例如,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海盗袭击事件,可以加强海上巡逻和警戒,提高船舶的安全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海事风险管理中的预警与预防措施是确保海上安全和顺利运输的重要保障。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在渔船修造现场确保安全的关键步骤。
在渔船修造现场,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等等。
为了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针对渔船修造现场的一些常见危险源进行辨识与控制的探讨。
首先,物理危险是渔船修造现场最常见的危险之一。
例如,高处作业可能会导致坠落事故,所以需要通过安装合适的防护设施,比如安全网、脚手架等来确保工人的安全。
另外,机械设备如切割机、焊接机等也存在潜在的物理危险,这时可以通过设置警示标识、安全屏障等来控制风险。
其次,化学危险也是需要重视的。
在渔船修造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各种涂料、胶水等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有害,引发呼吸道、皮肤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呼吸器、穿戴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风险。
另外,生物危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渔船修造现场通常存在一些有害生物,比如霉菌、细菌等。
这些生物可以引发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需要保持现场的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手套等,以防止生物危险的暴露。
此外,渔船修造现场还存在火灾危险。
在修造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明火、电焊等设备,如果不注意消防措施,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在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火灾的及时控制和扑灭。
最后,还需要关注人为因素带来的危险。
在渔船修造现场,工人的操作不慎、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
此外,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物理、化学、生物、火灾以及人为因素等危险源的辨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船舶海上风险管理浅议
船舶海上风险管理浅议於健冯德银张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航海系内容摘要:文章从ISM规则已明确要求航运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这一基点出发,简要地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即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并通过具体实例表述了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管理1、引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一点可以从最近连续在我国沿海水域发生的五起船沉人亡的事故得到证实。
每次海难事故的发生,都或多或少地给社会、环境和家庭带来难以估量和弥补的损失。
海上货物运输事业要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安全,为此IMO等国际组织和各主要航运国家始终将保障航运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上世纪初的1914年SOLAS公约、到最近的2010年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人们一直在不断努力,致力于从技术上和制度上改善海上交通运输环境,以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人为因素”是发生海难事故的主要诱因,因此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就成了保障海上安全立约立规的基本出发点,开启了立约立规从注重硬件标准(即设备技术要求、船舶建造规范、设备配备要求等)向注重软件标准(即人的基本素质、对运输环境的理解与掌控、制度文化建设等)转变,也就是说在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和发挥从业人员主观能动性的软环境的建设,所有这些努力,确实使得船舶安全管理的技能和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然而,由于受到众多不易预料的自然因素和不能确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船舶安全管理的风险度依然很高,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地防范已认定的风险和(或)将海上风险降到最低,这依旧是值得航运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人们逐步将风险管理的方法运用到船舶安全管理中来,其目的就是要全面分析和考虑影响安全的诸方面因素,通过风险评价,提出合理的并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从制度建设向文化建设转变,从而在本质上提高海上安全。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
55中国设备工程 2020.05 (下)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船舶修理工作涉及到了电气、吊重、受限空间等众多的高危作业,且它的工作内容繁多、工作种类比较复杂,在船舶修理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交叉作业,因此船舶修理作业充满了风险。
而要想消除船舶修理作业当中的风险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船舶修理作业之前做好对风险的评估,并做好严格的事前筛查、事中把控以及事后总结,从全方位降低船舶修理作业的风险,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 船舶修理作业的基本概述1.1 船舶修理作业的特点从整体上来说,船舶修理是一个技术和劳动力都比较密集的行业。
它的特点是修理时间比较短、技术要求比较高、作业流动性比较大、作业环境艰苦且劳动强度比较大。
在船舶修理的过程当中,大多数的作业都是需要人们手工来完成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
因此,船舶修理属于危险行业之一。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的吨位变得越来越大,这导致船舶修理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船舶修理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
为了确保船舶修理任务的完成,同时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修理作业的过程当中实现人与设备、物料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实现对船舶修理的整体安全控制。
1.2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我国对船舶修理作业的安全生产法当中,明确指出船东在船舶修理过程当中需要履行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很多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践当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在短时间内船东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付玉良(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执勤支队船艇中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船舶修理环境比较复杂,作业也比较艰苦。
与此同时,无论是船舶在工厂进行修理,还是在锚地或者航行过程中进行抢修,船舶修理现场呈现出多方位、立体交叉式的状态。
船舶修理与普通的机械维修相比,经常需要面临临水或高空作业,需要接触各种易燃易爆和有毒害气体,因此是一项安全风险比较高的行业。
浅谈修船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和对策
浅谈修船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和对策摘要:船舶修理作业环境艰苦复杂,劳动强大,无论是船舶在工厂修理,还是在锚地或者航行过程中进行抢修,船舶修理现场总是呈现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式工作状态,经常需要面临空间狭小的密闭舱室、高空作业,并需要接触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液体、气体,所以船舶修理行业属于从事危险作业的行业。
要实现安全高效管理,必须严格做好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以此来保护现场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而为安全生产发展目标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船舶修理安全管理风险对策众所周知,轮船修理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并且会应用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
由于船舶修理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比较低,涉及的职业范围较广、基本上包括现有的所有工种、涉及原料也比较广泛,具体的工作技术上也涉及诸多的领域、作业人员数量庞大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导致船舶修理相关部门承受着非常大的工作压力,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为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减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文章当中结合船舶厂修安全工作经验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一、船舶修理安全管理的现状(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船舶修理企业在进行制度建立时都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条例来制定。
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追加资金投入到相关的修理工作当中来。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企业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也较为重视,定期对维修工作者进行专业训练,以此来提高其综合实力。
对于外部的承包队伍也要进行管理保证他们在工作期间不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问题。
如果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那么一定要对于事故的起因和其中的细节问题深入研究,找到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所在并对涉及到的安全事故所有人员进行处罚,以此来警戒其他工作者。
(二)虽然我国船舶修理安全工作已经趋于稳定的状态,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解决。
在现场工作时经常还会发现违规修理等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管理者必须要严格规范现场的生产制度,从长远角度来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规划。
船舶制造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船舶制造风险及其应对措施1. 背景介绍船舶制造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行业,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应对这些风险是确保船舶制造过程安全和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船舶制造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常见风险2.1 材料选择不当:船舶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若选择了不合适的材料,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破损、漏水等问题。
材料选择不当:船舶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若选择了不合适的材料,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破损、漏水等问题。
2.2 工艺不规范:制造过程中,若工艺不合理或执行不当,可能导致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强度不足、焊缝裂纹等问题,甚至对整体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工艺不规范:制造过程中,若工艺不合理或执行不当,可能导致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强度不足、焊缝裂纹等问题,甚至对整体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2.3 人工失误:在船舶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工人的疏忽、疲劳、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因素可能导致制造质量下降、事故发生。
人工失误:在船舶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工人的疏忽、疲劳、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因素可能导致制造质量下降、事故发生。
2.4 外部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条件等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船舶制造过程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工地水浸、设备受损等。
外部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条件等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船舶制造过程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工地水浸、设备受损等。
3. 应对措施3.1 严格材料筛选:在船舶制造前,应根据船舶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选择应考虑船舶的强度、耐腐蚀性、可维修性等因素。
严格材料筛选:在船舶制造前,应根据船舶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选择应考虑船舶的强度、耐腐蚀性、可维修性等因素。
3.2 加强质量管理:采用规范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船舶的加工和制造过程符合标准。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船舶质量稳定。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修造渔船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工作环境,涉及到很多危险源。
正确地辨识和控制这些危险源对于保障工人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渔船修造现场常见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方法。
一、物理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1. 高处坠落风险:高处作业是渔船修造中常见的作业,如舷窗的安装、顶板的铺设等。
为了控制高处坠落风险,应进行以下措施:- 搭设安全防护设施:如搭建脚手架、安装防护网等,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有牢固的工作平台,防止意外坠落。
- 使用安全带:工人应佩戴安全带并正确锁定,以便在高处作业时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保护自己。
2. 机械设备伤害:渔船修造常常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切割机、钻孔机等。
应注意以下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每个机械设备,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人使用设备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工人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机械设备对身体的伤害。
- 加装安全装置:对于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设备,应加装相应的安全装置,如切割机上的安全防护罩。
3. 火灾爆炸风险:渔船修造现场存在着多种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源,如焊接作业、电气设备等。
控制措施包括:- 对焊接作业进行管理:限制焊接区域的进出、提供足够的通风等,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排除潜在的火灾风险。
- 建立消防设施:在修造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以防止火灾蔓延。
二、化学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1. 有害物质:渔船修造现场使用的涂料、胶水等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刺激。
- 有效通风:在施工现场应设置通风设备,将有害物质排出室外,减少其对工人体内积累的可能性。
2. 危险废物的处理:渔船修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危险废物,如废弃的涂料、溶剂等。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渔船修造现场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不同类型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的控制。
本文将对渔船修造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详细的辨识与控制。
一、物理性危险源1. 高处坠落的危险:在修造过程中,需要在船体高处进行工作,如上桅杆、梯子等工作。
因此,需要设立足够的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护栏、防护网等,以防止工人发生坠落事故。
2. 手工工具伤害:修造渔船需要使用各种手工工具,如锤子、刀具等。
工人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应该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手部和眼部受伤的风险。
3. 电气危险:在渔船的修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动工具和电源设备,如焊接机、电刨等。
因此,必须进行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防止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二、化学性危险源1. 有害气体:在渔船修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因此,必须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使用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有害物质:在渔船的涂装和防腐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防腐剂等。
因此,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使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以减少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三、生物性危险源1. 疾病传播:渔船修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与渔船有关的动物,如渔网中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
因此,需要加强对动物控制,如在施工现场设置控制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如保持手部清洁、戴手套等。
同时,必须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接种疫苗、佩戴防护口罩等。
2. 感染风险:在船体修理或涂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工人被刺伤或割伤的情况,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因此,工人应戴上合适的手套、防护服等,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控制措施1. 员工培训:为了增加员工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能力,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
浅谈修船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浅谈修船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摘要]从一起外轮修理纠纷圆满解决说起,浅谈修船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关键词]船厂修船法律风险案情简介:该外轮A是属于注册在马耳他的单船公司B的,其管理公司为注册在土耳其的管理公司C(以下简称船东),该船的修船代理为D(以下简称代理)。
A轮是一艘1983年建造的散货船,于2008年6月进E船厂(以下简称船厂)进行第五次特检修理。
船东在进厂前告知船厂的修理工程主要为约650吨的换板,及所有舱室的清洁涂装,舱盖板修理,机舱设备修理等船检项目。
船厂原来的报价修期也是基于前述修理量,但在经过现场测厚和船检勘验后,实际需要换板量则达到了近2000吨,工程勘验进展较慢,且船东修理过程中不断提出加帐工程,实际上最终修理工程量大大超出进厂前船东方面所告知的预估的修理工程量,除了上述因素外,修理过程中工程确认不及时等消极应对也是导致修期延长的重要原因。
该轮进厂后,船厂获悉该轮在进厂前曾在巴西码头发生过碰撞码头事故,另外与租家也有合约纠纷,而且船东已将该轮变卖,加上工程不断扩大,船厂意识到整个项目的情况相对进厂前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于是船厂要求船东尽快支付首付款,经友好协商,船东同意预先支付部分款项,但实际上船东迟迟未按约定支付,同时工程却在不断地增加。
后来由于干散货运价暴跌,再加上船东始终无法兑现诺言,船厂风险急剧增大。
经过多次沟通联系催促,船东始终表示在尽力筹款并将尽快支付,但结果是我厂未收到任何款项。
鉴于经过了大半年的协商,船东在付款事宜上无任何进展,航运市场也没有起色,而船厂不仅垫付了大量的修理费用而且由于该轮长期占用码头生产泊位,进一步造成了船厂更大的损失。
后来在屡次催促无果的情况下,船厂决定通过于司法途径,希望能尽早解决该纠纷,减少彼此的损失。
2009年年底,海事法院对该轮下达扣船令。
扣船后近9个月的时间内,船东还是不断表达出通过协商解决的意愿,船厂也给予了正面的回应,但船东还是迟迟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
海事部门对修造船舶的风险预控
海事部门对修造船舶的风险预控
陈春满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
【年(卷),期】2010(334)8
【摘要】产能过剩、国际航运萎缩是当前我国造船业面临的最根本问题。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称今年全球的造船产能有2亿载重吨,中国产能占到了8000万载重吨。
本文针对修造船业"后危机时代"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投入降低现象,认真梳理跟海事密切相关的风险事项,探索提升风险预控能力的管理思路,以期更好地保障水上安全。
【总页数】2页(P29-30)
【关键词】海事;修造船舶;风险预控;措施
【作者】陈春满
【作者单位】台州海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1.6
【相关文献】
1.漳州海事局辖区船舶修造风险评估与对策 [J], 叶谋仁;于尧;翁金贤;陈云
2.海事部门对修理船舶的风险预控 [J], 陈春满
3.辽宁海事局海事安全监管综合风险预控的探索与实践 [J], 谷雨;王成璞;焦洪岭;马来好;沈俊
4.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交通部:疫情防控期间在船船员可
远程办理海员证/宁波海事推船舶“健康码” [J],
5.解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的意见》——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策略探讨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策略探讨摘要:船舶修理工作涉及到了电气、吊重、受限空间等众多的高危作业,且它的工作内容繁多、工作种类比较复杂,在船舶修理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交叉作业,因此船舶修理作业充满了风险。
而要想消除船舶修理作业当中的风险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船舶修理作业之前做好对风险的评估,从全方位降低船舶修理作业的风险,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引言在对船舶进行修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不同的高危作业环节,其中最为主要的包括电气、吊重,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使得各项工作的难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进行船舶修理的过程中由于工序较为繁杂,存在许多交叉作业,因此整个船舶的修理作业过程充满危险性,想要从根本上消除船舶修理作业中的风险则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正式进行修理之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只有在事前进行严格的风险把控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一些风险问题的出现,这样才能达到安全修理的目的。
1船舶修理作业中的特殊性1.1船舶修理作业中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修船厂地处于偏远位置的海边或者江河沿岸,部分修船厂甚至建立在远离大陆的岛屿上,修船码头附近水域狭窄,水深有限,给船舶停泊驶离、换挡、进出船厂带来很大风险,并且容易受到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大多数造船厂的码头靠泊都存在多档船舶搭靠的形式,如果其他大型航行船舶在经过码头附近时,造成船舶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或者左右摆动,这样会对船的日常修理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在船体或者其他结构表面如果大量使用油漆喷涂容易发生燃爆,机舱内燃油和油污水遇到明火易造成火灾。
1.2船舶修理作业中方式的特殊性船舶修理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劳动作业强度大,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大多涉及高空、明火、有限空间、吊装等一系列高风险作业,并且各种作业存在立体交叉,工作上的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会导致事故。
2船舶维修安全风险因素2.1触电风险维修人员针对船舶开展修理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带电作业的情况,如果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者维修动作出现偏差,很可能会出现触电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海事对修造船舶的风险预控一、引言“像海潮一样,说退就退了!”这是眼下大多数造船老总的感叹。
产能过剩、国际航运萎缩是当前我国造船业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称今年全球的造船产能有2亿载重吨,中国产能占到了8000万载重吨。
根据工信部报告,09年中国船厂的产能超出我国总需求达25%以上。
眼下“船舶涂层规范标准”的出台,也将对船舶工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本文针对修造船业“后危机时代”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投入降低现象,认真梳理跟海事密切相关的风险事项,探索提升风险预控能力的管理思路,以期更好地保障水上安全。
二、风险预控的意义“风险”一词尚无公认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ISO Guide73:2002):风险是危险性事件的概率及其后果的组合。
美国的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可以测定的不确定性。
但不好的后果和不确定性是其普遍认同的两个属性。
安全管理工作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自然本能期、法制监督期、自我管理期、团队管理期。
后三个阶段分别以制度约束、风险预控、安全文化为主要特征。
现阶段水上安全管理总体上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时期。
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提出开展风险管理,符合管理现状和研究趋势。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抓安全”较为抽象,而“抓风险”会使管理主体更为明确。
我国风险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风险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风险监管开始发展。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我国第一部以企业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之三----《关于从源头上治理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提案》,就是从风险管理角度提出的。
三、修造船舶的风险构成及分析1、通航风险以浙江台州船厂为例。
临海市的许多船台前沿可用水域不到150米,且紧靠公路大桥,还受到椒江大桥净空高度的限制,如发生撞桥事故,将会导致公路大动脉中断。
温岭礁山港6家船厂的船台前沿可用水域不到230米,却建造长度140米长的万吨级船舶。
2、进出坞风险在下船台或出干船坞过程中,占用水域范围大,拖轮系解缆作业频繁,对通航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采用重力式下水辅以气囊的作业方式,其船舶吨级往往远超国家规范,风险明显存在。
3、试航风险试航船舶的主要设施、设备处于不稳定运行状态,客观上就存在较大风险。
加上载运数十甚至上百名人员进行试航作业,多数人员缺乏海上求生、消防专业技能,成为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源。
4、防台风险很多船厂没有船坞和舾装码头,新船水上舾装时间常在二、三个月,从而产生台风期间无动力船舶的抗台难题。
5、值班不足风险为减少成本支出,下水船舶不按照规定配备值守的船员。
如发生走锚、断链或其他险情,后果堪忧。
6、污染风险水上油漆作业或舷外拷铲以及供受油,缺少防污染措施。
7、火灾或爆炸风险舾装码头或水上明火作业时,存在不按规程操作甚至无证人员作业现象。
8、安全意识风险许多赶潮兴建船厂,急功近利,安全意识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滞后。
四、海事的风险构成及分析1 、涉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好的制度一般表现为集体理性下的纳什均衡,而劣的制度虽然处于纳什均衡但却可能处于囚徒困境。
”目前,水上安全管理体制恰恰处于囚徒困境之中:一方面,各方均强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另一方面,各自为政难于整合。
更有甚者,“因为缺乏行动的积极性,而宁愿追求休闲最大化。
”2 、VTS 实施海上交通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VTS 是海上交通风险最直接的管理者之一。
然而,VTS 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因采取不适当的交通强制手段而产生的行政赔偿等法律问题尚未解决。
3 、缺乏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海上交通风险管理不仅要具备风险管理的一般知识,掌握海上风险处置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程序,而且应具备扎实的装备应用、航海技术、救助、气象等知识,还要具备指挥和协调能力,这对风险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要求。
4、水上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滞后,保障能力薄弱。
表现为:险情预控水平低;搜寻救助装备落后;恶劣海况下监管救助能力弱;防污染力量不足;拖轮数量欠缺;海上导航和锚地建设有待加强。
5、海洋功能区划滞后引发监管难题舾装码头前沿疏浚或建船坞时,因无抛泥区而出现偷抛泥或乱抛泥现象,影响通航环境。
6、有关法律法规滞后于管理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
如:规范搜救行为的立法还是空白;在未开放水域如何对新建出口船舶进行有效监管不明确;对造船业的准入规则没有法律规定。
7、港口溢油应急能力普遍不足港口应急、清污等装备与器材储备不足,无法适应大规模溢油事故;港口油船过驳能力有限,大多数船无反向抽油功能;缺少油污垃圾焚烧设备;清污作业人员技术水平总体不高。
另,VTS、AIS、CCTV等监控手段无法有效覆盖远海发生的污染事故。
8、对造船规模控制较难在大桥上游超等级造船,造成船舶过大桥时净空高度紧张,易产生紧迫局面。
五、提升风险预控能力的若干举措1、理念转变。
第一、树立安全度的理念。
由于客观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因此,根据风险的不同等级,科学合理的设定可允许的风险层次,并针对存在的较小的风险,采取一定的宽容态度,而不是不惜一切成本的“杜绝”与“确保”。
第二、更新港口建设管理理念。
在港口管理上,探索将市场机制引入港口建设,必要时组建主管部门参与、有关企业出资的股份制港口投资公司,促进港口建设。
2、增强社会抗逆力。
社会抗逆力是指整个社会机体抵御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以及修复风险损害的能力。
除了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濡化能力外,政府还需强化如下能力:预见能力、风险响应的敏捷性和有效性、社会动员能力、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3、开展综合安全评估(FSA)。
利用FSA综合评价方法提高海事风险控制水平是国际海事界的重要手段,有益于海事风险管理方式由应急型向预防型转变。
如浙江海事局积极推行水上交通安全及防污染的系统科学管理理念,深入实施“打造责任链,编织安全网”系统工程,同时出台相应的“水上危险源标识指南”,为系统化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加大海上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
海事部门应加大对风险管理者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和风险管理业务技术交流,使其掌握风险管理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5、引入网格化管理理念。
网格技术的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1】。
利用网格化管理的共享性、前瞻性、综合性、立体性与开放性等优势特点,并利用海上搜救中心这个平台对水上交通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建立包括体系运行机制、预警机制、紧急处置机制、善后处理机制以及评估机制在内的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6、开展船舶出坞数值仿真研究与试验。
传统的船舶进出坞方法,是通过环境载荷估算来确定出坞方法和船舶出坞时拖轮的配备,不甚科学。
应开展船舶出坞过程运动模型、拖轮配置方案和优化方法、出坞环境载荷测量试验和出坞回转性、挡水板等仿真研究与试验。
7、建立搜救奖励补助机制。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级政府要将海上搜救专项经费和应急保障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同时,要建立海上搜救奖励和补助机制,建立调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相结合的搜救保障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政府投入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资金渠道。
8、加快防污染设备库的建设,提升溢油清除能力。
完善AIS网络,逐步引进计算机溢油扩散模拟软件和空中监测等现代化应用技术,提高船舶溢油监视监测能力和处置能力;建立污染应急的区域合作机制;完善专家支持工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海事协调、社会参与、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原则组建污染应急队伍;加强演练和培训,提升专业应急抢险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9、探索对船厂开展评审工作。
内容包括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安全与防污染意识、设备配置、应急测试、信诚度、上级文件落实情况等。
10、加强台风季节无动力船舶管理。
对港内确因风浪大和拖轮不足等原因,无法拖离的无动力船舶,加长锚链抛双锚,必要时可打足压载水直至开启海底阀进水沉船;做好避风锚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制止船员在VHF上闲聊和唱歌现象;会商海洋渔业部门,就防台期间渔船与商船的避风水域及其出港秩序达成共识。
11、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当海上交通风险出现后,必须对海上交通实施有效的交通管制,这是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为此,应加强法规建设,从法律的角度解决风险管理中实施强制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使得准入的业主真正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
加快《船舶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控制修造船企业无序发展。
12、创新对船舶修造厂的日常监管。
组织船厂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及安全知识培训;编制《试航人员应急训练手册》;编写《船舶安全与防污须知》,制定《船厂船舶动态报告规定》;制作、展示排查出的安全和环保等事故或隐患的照片;对沉坞起坞、船舶拆解、油类装卸及过驳作业布设围油栏或进行围油栏监护;对试航的船舶,过大桥、浅窄航段时落实伴航拖轮。
13、综合运用“海事通”系统和CCTV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手段,充分发挥VTS、CCTV、AIS等在海事监管中的作用。
完善港口消防、救助配备设施,完善船舶管理系统。
附:参考文献2009年09月08日11:02 来源:《光明日报》社会抗逆力概念,是将心理学抗逆力的概念引入风险管理领域,为其注入社会文化的内涵而得出的。
[1] 宛天巍, 王沈尘, 马德秀. 网格化管理原则及网格结构模型研究[J]. 情报科学,Vol. 25, No.3,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