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徐)

合集下载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一、个人空间的概念定义:个人空间指在个人环境内有个人自由,即环境隐私性,它表示个体需要控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与量。

举例:我们有些话是可以对一般同学说的,有些话是可以对父母说的,还有一些话是指对挚友说的。

除此之外,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心灵深处有一块留给自己的地方,在此,人们可以自我发泄,自我思考,自我评价。

这样一种私间、KTV包房等,目的就是为了使互不相识的顾客相互隔离;写字楼里各自为政的隔离小间,一家人在一套房子里有各自的房间,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互相干扰,个人可以轻松自在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空间可以提供自我两大重要功能:(一)增进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有赖于个人有能力掌握与他人接触的层次,需要在人我之间设定界限。

个人空间能赋予我们自我才能感、个人自由感与环境互动的自我权。

、(二)提供独处机会个人空间使我们有独处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整理信息、调适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在社会压迫下的从众行为,具有面具效应。

换言之,社会鼓励个人依照社会赞许方式行事,却可能与个人自己的想法与感情相违。

例如,男人在家人面前必须显得坚强能干,以示一家之主;一位领导干部会认为必须维护其家庭生活和谐的形象,才能稳住官位。

但过分从众于社会角色的扮演,又可能面临自我失落的危机,个人会感到丧失了自己的感情与经验,只是不断迁就他人。

所以个人空间可使个人易于保持自我肯定感,可协助个人界定或重新界定自己,适度控制社会互动。

现代生活中信息的超载可能是使人们感到紧张不安的源泉,人们经常显得忙忙碌碌,而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

因此,独处的机会往往很难得而且为人们所珍惜,独自散步,静坐或者三、人际距离人们常常用控制个人空间的大小来控制和他人的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当陌生人距离自己过近时,我们常常感到一种紧张、恐慌、或不适感。

人类学家霍尔(E.Hall)指出:人们似乎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维持某种距离和物理空间。

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

定义
2、公众距离─远离型(7.5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交际双方的相似性、人格互补性、外貌和人格特质的吸引力、双方的交往频率、双方的性别差异、 交往环境、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因素等。 一般来说,夫妇、恋人处于亲密,朋友间交往属于个人区、熟人交往在社会区,一般的公开交往 在公众区。女性的交往距离小于男性。高阶层的人相互交往距离大于社会地位低的人。不同国度、 种族,人际距离不同。资料表明,白种美国人、英国人和瑞典人人际距离最远,意大利人、希腊 人人际距离比较近,南美洲人、巴基斯坦人、阿拉伯人人际距离
01 定义
目录
02 影响因素
定义
定义
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 距离的影响。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 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 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 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人际距离在认知他 人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成为一种判断的依据。 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 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 维持相当的距离。
感谢观看
定义
二、个人距离(1.5~4英尺,相当于0.45~1.2米),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 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三、社会距离(4-12英尺,相当于1.2~3.5米),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 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四、公众距离(12-25英尺,相当于3.5~7.5米),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 这些都有社会的标准或习俗。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1、公众距离─接近型(3.6~7.5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我们身处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1 .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 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2 .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 ~120 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 .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 ~ 360 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 .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 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人际交往禁忌禁忌一:热衷于探听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而有些人热衷于探听,事事都想了解的`明明白白,这种人是要被别人看轻的。

你喜欢探听,即使目的也没有,人家也会忌你三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禁忌二:喜欢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

禁忌三:进出不互相告知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你最好要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

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

这样,倘若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待。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篇二: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

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修订版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修订版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

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

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

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篇一: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篇二:人际距离人际“气泡”的拥挤06021914何新芳本次说课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高中生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距离处理问题,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1.说教学理念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一定的符号系统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建立一定关系的过程。

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高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高中生通过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特别是与同龄同伴的交往,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

因此,很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这方面的辅导,从这方面来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

个人空间与人际空

个人空间与人际空

心理学家们认为乘火车的选位顺序,是人们最常 见的选座位顺序。在面对面的两排空座位前, 第一个人通常会选择靠窗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 的位置,第二个人则选择与第一个人对角的也 就是离他最远的座位,这就是保持安全距离原 则,即不对面原则;第三个人则选择与前两个 人不对面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这样可以 更舒服,腿也能伸开,而且还能避免面对面产 生的对抗感;第四个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通 常只能选择与第一个人相对而坐;剩下的两个 位置,外侧的、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通常会先 被选走;最后一个人只能坐在另一侧中间的位 置。
• 与个人空间几本一致。眼睛 很容易调整焦距,观察细部 质感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失真。 但即使在远距离也不可能一 眼就看清对方的整个脸部, 必须把中央凹视觉集中在对 方脸部的某些特征,如眼睛 上。超过这一距离的上限 (1.20m),就难用手触及 对方,因此可用“一臂长” 来形容。适用于日常熟人之 间的交谈,也适用于亲属、 师生、密友间的握手言欢或 促膝谈心。

每次联合国会议开始之前,都将所有成员国的国家 名称写在卡片上,所有卡片都装入一个盒子,然后从 里面摸出一张,这一张上所写国家的代表便坐在第一 排第一号座位,其他国家的代表则在第一号座位之后 按英文字母顺序依次入座。 • 不同阶层的会议其座位安排因文化、地区或国家而 异。英国议会最早在天主教堂中开会,因此议会设计 深受教堂影响:座位安排井井有条,四围高而中间低, 类似与小型体育看台,这种盆地式布局带有一定的正 规性和神圣性。法国议会最早在剧场中开会,代表或 议员坐在观众席上,发言者则站在舞台上,至今议会 仍保留这一传统。台湾地区显然吸取了法国的精粹, 不过主席台更低,离议员座位也更近,于是,人人都 想当主席,人人都想抢话筒,为议员间演出“全武行” 提供了方便。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一、个人空间的概念定义:个人空间指在个人环境内有个人自由,即环境隐私性,它表示个体需要控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与量。

举例:我们有些话是可以对一般同学说的,有些话是可以对父母说的,还有一些话是指对挚友说的。

除此之外,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心灵深处有一块留给自己的地方,在此,人们可以自我发泄,自我思考,自我评价。

这样一种私间、KTV包房等,目的就是为了使互不相识的顾客相互隔离;写字楼里各自为政的隔离小间,一家人在一套房子里有各自的房间,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互相干扰,个人可以轻松自在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空间可以提供自我两大重要功能:(一)增进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有赖于个人有能力掌握与他人接触的层次,需要在人我之间设定界限。

个人空间能赋予我们自我才能感、个人自由感与环境互动的自我权。

、(二)提供独处机会个人空间使我们有独处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整理信息、调适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在社会压迫下的从众行为,具有面具效应。

换言之,社会鼓励个人依照社会赞许方式行事,却可能与个人自己的想法与感情相违。

例如,男人在家人面前必须显得坚强能干,以示一家之主;一位领导干部会认为必须维护其家庭生活和谐的形象,才能稳住官位。

但过分从众于社会角色的扮演,又可能面临自我失落的危机,个人会感到丧失了自己的感情与经验,只是不断迁就他人。

所以个人空间可使个人易于保持自我肯定感,可协助个人界定或重新界定自己,适度控制社会互动。

现代生活中信息的超载可能是使人们感到紧张不安的源泉,人们经常显得忙忙碌碌,而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

因此,独处的机会往往很难得而且为人们所珍惜,独自散步,静坐或者三、人际距离人们常常用控制个人空间的大小来控制和他人的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当陌生人距离自己过近时,我们常常感到一种紧张、恐慌、或不适感。

人类学家霍尔(E.Hall)指出:人们似乎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维持某种距离和物理空间。

人际距离理论

人际距离理论

人际距离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霍尔(Roger Brown)提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与他人沟通时,会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文化背景。

人际距离理论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类型:
紧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这种距离通常在45厘米以内,用于亲密关系的人之间,如夫妻、恋人、父母和子女之间。

亲密距离(Personal distance):这种距离通常在45厘米到120厘米之间,用于朋友、同事和熟人之间。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这种距离通常在120厘米到360厘米之间,用于陌生人之间或在正式场合中的人之间。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这种距离通常在360厘米以上,用于在大众场合中的人之间。

人际距离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与他人沟通时,会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而保持不同的距离,并且这种距离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因此,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注意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示尊重和尊重对方的隐私。

人际距离理论也告诉我们,人际距离是文化相关的。

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于人际距离的看法和实践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认为紧密距离是亲密关系的标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认为紧密距离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与外国人沟通时,我们需要注意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

总的来说,人际距离理论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更加自然和顺畅。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的频繁,根据人之间的关系亲密、身份地位等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这样对于双方都是合适的而不至于感觉有压力或者尴尬,那么社交中空间距离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1 .亲密距离。

如果是亲近的人如情侣,闺蜜,死党,父子母子等交往,可以采用此距离,是在45CM以内。

2 .私人距离。

一般的朋友交往常用到这个距离,在45 ~120 厘米之间,这个距离伸手可以握到对方手但不容易接触到身体,适合讨论个人问题。

3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一般为正式交往,如工作场合的交往交谈,属于礼节上的,120 ~ 360 厘米之间距离。

4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多于360 厘米的距离,多为不相认识,用于演讲者和听众关系上的距离。

5、在社会交往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要根据社交活动的对象和交往目的,选择、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能力。

受别人欢迎的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当然,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能力的培养依靠于社会实践,社会积累,足够的为人处世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多于别人接触,与一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接触,这里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是指在生活、学习、工作等等能带给自己一定的影响、能让自己在其中有所感悟、能指引自己前进,带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动力。

好的环境造就人的各个方面,在优秀的人之间学习交流,久而久之,自己也会被影响。

能力不是别人给的,要靠自己不断地积累总结。

素质。

素质的优秀与否直接决定了是否可以与别人友好的相处。

个人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家庭、环境、时间等等,素质的培养在后天养成,通过父母、老师、朋友等起到一个带领的作用。

素质是人的门面,素质的养成曲折漫长,在一定的时间里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信心。

培养素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环境造就人,人也可以选择环境,自己要积极地投入到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 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 .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 ~ 120 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 ~ 360 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 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6.5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徐)

6.5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徐)
1 2 2 7 7 12 12 17 17 3 3 8 8 13 13 18 18 4 4 9 9 14 14 19 19 5 5 10 10 15 15 20 20
门 口
1 6 6 11 11 16

门 口

16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公众距离
•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 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 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 ,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A、远离这人的另一边坐下
B、靠近这人的旁边坐下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调查结果——
教室座位选择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 下哪个座位?
远 离 门 口
2
3 12
10
5
31
1
7
9
靠 近 窗 户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恰当运用人际距离
Text 公共距离 社交距离 常规距离 亲密距离
•50-120厘米 •50 厘米以内 •一般的朋友交谈 • 350-450厘米 •120-350厘米 •公开演说时演 说者与听众所保 •礼节上较为正 持的距离。 式的交往关系。
“个人空间”的研究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 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无法看 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 不容他人侵犯。
无论在车厢或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 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 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 但是当狭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 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 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然。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

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才,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则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自由度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需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决定亲密关系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研究者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将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

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紫萼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凸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关系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仅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

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初恋情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

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

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
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2 7 7 12 12 17 17 3 3 8 8 13 13 18 18 4 4 9 9 14 14 19 19 5 5 10 10 15 15 20 20
门 口
1 6 6 11 11 16

门 口

16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社交距离
•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2 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 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 呼或寒喧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 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
“个人空间”的研究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 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无法看 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 不容他人侵犯。
无论在车厢或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 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 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 但是当狭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 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 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然。
•属于私下情境。 •各种宴会或非正 多用于亲人或密 式场合站立交谈时 的最佳距离 友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亲密距离
•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 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 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 的近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 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 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 以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气味以及气息;它的远范围是 6~18英寸(0.15~0.44米),在 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 或者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 上的身体接触来体现出相互之 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职场中那些行为最让你没有安全感
语言上过分自然熟 11.59%
他人对你的工作内容指手画 脚(侵犯你的工作内容) 35.91%
过度关心他人私生活 11.68%
1 2 3 4 5
肢体距离太近 18.24%
工作时他人过度关注你的一 举一动 17.58%

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保持一段距 离,那么我们的关系才能更融洽, 因为距离产生美!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合理保持你与他人的距离,会使你 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人际距离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 择什么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分析结论——
数据显示,人喜爱逗留的 空间是有边界的区域,因 为边界给个人空间划定出 领域,使个人空间受到庇 护。
值得注意的是:
•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交往,要处理不同的 人际空间。

•若与美国人交谈,必须保 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间距 离上,这是他们认为最有 分寸最友好的空间。 •若与一名阿拉伯人谈话, 就要小于这个距离,否则 就会出现你往后退他往前 追的滑稽场面。

• 结果证明:
•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 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 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 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问卷调查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座位? 讲台
人际距离
与 个人空间
新泰市青云职业中专
第五节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 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 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 (她)的旁边。 •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 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
•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 互相走得太近,过于重视对方,会让 人有错觉,也会产生压力。 • 过于疏忽,又可能失去联系。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
• 1.过多关注他人隐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 间,请不要轻易涉足。 • 2.在公共场合不尊重他人的发言.当别人开口说话时, 你便是一名听众,随便插话何心不在焉的做法都 是让人不安的表现。
• 3.在背后议论同事是非。职场并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 环境,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把柄。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恰当运用人际距离
Text 公共距离 社交距离 常规距离 亲密距离
•50-120厘米 •50 厘米以内 •一般的朋友交谈 • 350-450厘米 •120-350厘米 •公开演说时演 说者与听众所保 •礼节上较为正 持的距离。 式的交往关系。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朋友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太远了,就不成为朋友;太近了, 不分你我,不分彼此,不分原则, 久必生厌;真正的朋友,应该不远 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让各 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
恋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距离,不是隔离,不是隔阂,而 是在行动上、感情上、交往中,不 宜过于亲密,否则容易因爱生恨。 夫妻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夫妻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太远了, 关系难免冷淡;但太近了,也容易 随便,随便了,便容易产生厌倦。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A、远离这人的另一边坐下
B、靠近这人的旁边坐下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调查结果——
教室座位选择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 下哪个座位?
远 离 门 口
2
3 12
10
5
31
1
7
9
靠 近 窗 户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个人距离
• 常规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 一点,一般在50厘米至 120厘米之间。其特点是 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 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 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 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 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 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 用这种距离。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分析结论——
• 个体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 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 。所 以在选座位时,大家通常会选择远离门口、 靠近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保持个体一定 的私密性,不受到别人的干扰。 • 人们是不愿在陌生环境下选择背对其他人 入座的 ,因为当你坐在前面就会失去对后 面情况的控制,所以人们会比较喜欢坐在 能够通览全局的靠后的位置,所以选择坐 在后排的人会比较多。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 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9
11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分析结论——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 到保护的空间 ,尤其是公共场合, 心理学上把这个空间叫做“人际气 泡”。而且这个气泡会随接触的人 不同而改变大小,面对陌生人时这 个气泡相对熟人来说会更大。每个 人都不想别人侵犯自己的个人空间, 所以在公共场合选择位置时都尽量 远离被打扰到。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公众距离
•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 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 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 ,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
• 4.经常向同事借钱。原本友好的同事关系一旦牵扯到 利益,就容易变质。 • 5.肢体接触过于密切。切忌因为关系密切了就对人 “动手动脚 ”,这是极其不礼貌的。
• 6.工作时间制造噪音,影响其他同事工作。当你打破 良好的工作环境时,其他同事不向你建议并不意 味着他不介意,所以你还得自觉维护一个相对安 静良好的办公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