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概论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问答题】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3.【问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4.【填空题】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
5.【问答题】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6.【问答题】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n]+配[p‘ei]→分配[f?mp‘ei]②喇[lA]+叭[pA]→喇叭[1Ab?]③豆[t?u]+腐[fu]→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_________B.异化:_________C.弱化:_________D.脱落:_________7.【填空题】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 功能和_______ 功能。
8.【填空题】语言符号的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9.【问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10.【问答题】名词解释:义项11.12.【单选题】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13.【填空题】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单选题】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经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示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问答题】“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能够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自考)
本课程考试有一定难度,考试题型为单选26分、多选10分、名词解释16分、简答18分、分析12分、论述18分。
考试题型较灵活,在弄通弄懂导读的基础上,要在提高分析和识别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14.内部语言: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15.语言: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自考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考点
1、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2、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3、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4、语言:是做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5、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6、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
7、聚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
8、语言的层级性:语言是一个层级的装置,该装置有两层三级,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上层是语素以及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
9、语言的渐变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10、语言的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
非基本词汇及其词义发展最快,语音变化较慢。
11、语言的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为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
12、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
13、语言的融合:一种言语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
14、频率:是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决定声音的高低.15、乐音:基音中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音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所形成的音会形成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这种复合波叫乐音。
语音中的元音属于元音。
16、音素:人类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7、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18、音位变体:可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
19、音位的区别: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一般具有二元对立的特点.20、语义:是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
21、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自考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考点
自考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考点
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1.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2.语言学的分类:一般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实用语言学等。
3.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
二、语音学
1.国际音标:常用国际音标及其音值。
2.语音的分类:元音、辅音等。
3.语音的产生:空气流动、声带振动等。
三、语法学
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
2.句子结构:简单句、复合句等。
3.短语的分类: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四、词汇学
1.词的定义: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词的分类:实词、虚词等。
3.词的构词法:前缀、后缀等。
五、语义学
1.意义的概念:语言单位所表示的概念。
2.意义的分类:词义、句义、上下文义等。
3.意义的变化:词义的扩大和缩小等。
六、语用学
1.语用学的概念:研究语言实际使用情况的学科。
2.语用学的要素:语言行为、语用规则等。
3.语用失误:歧义、言外之意等。
七、其他
1.汉语言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小篆、楷书等。
2.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的地位等。
3.语言变异现象:方言、行话、新词等。
以上是自考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的复习重点和考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重要.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和主干课程,是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汉语修辞学》以及其他文学类课程的重要的配套课程。
本课程注重自身的课程建设,从教学建设、教学设备建设、教学考核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作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各方面都渐趋完善,已形成了一门富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并得到了学校及师生的好评和肯定。
自我校2004年招收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以来,就正式开设了《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2004年——2006年,这是课程建立、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是:①教材不稳定,先后试用过两三种教材,如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徐通锵、叶斐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②教师不稳定,能坚持教授该门课程的只有两人;③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2007年——2009年,这是课程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语言学概论》课程不断得到学校和院系领导的积极支持,任课教师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和科学研究,一批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加入了该课程的建设。
目前所有教师均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学中能做到使用普通话,并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CAI)进行教学,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我们按照教学规范,进一步提高标准,强化本科教学特色,不断吸收兄弟院校《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引进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学历培训和进修,对教学队伍不断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师的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日趋合理。
已建立了专用的CAI多媒体教室,强化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集音频、视频、电子板书和手写板书为一体,使教学容量增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目前,我们已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既能从事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又能从事课程建设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及管理的队伍,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教学研究群体。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一、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地位相当于文学概论。
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各种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
具体地说,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及整个语言系统。
任务:综合语言研究的各种成果,总结语言的规律,探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语言的结构及语言的发展变化。
1.语言学产生以前叫语文学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近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到1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语言学概论》提出,存在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
语言既存在于社会,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承载着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工具。
语言是联系人类的主观认知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
第一章语言的性质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物质外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二、语言符号的特性符号是指代事物的标记。
凡是属于用来标记、替代事物的东西,就是符号。
凡是符号必须具有物质性、表意性和规定性。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的本质。
人类用来交际的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性:任意性;线条性;离散性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替 | 我看书。
换 | 他看书。
︵ | 小王买书。
聚 | 老师写文章。
合 | 人们欢呼胜利。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 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根据词的来源特点可把词分为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普通话chun(春)音节的构成方式是()。
A.领音B.起音+领音C.起音+收音D.起音+领音+收音参考答案:D3.下列文字类型表示书写符号和语言音义间的关系的是()。
A.词语文字B.音节文字C.语素文字D.表意文字E.表音文字参考答案:DE4.衔接(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衔接是形式方面的问题,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于篇章的表层结构上,主要有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手段。
5.音质(名词解释)参考答案: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是声音的四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
6.莫里斯1938年首先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多式综合语的特点是()。
A.词根和后缀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构形后缀就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B.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的C.把句子成分作为附加成分包括在同一个词里D.词根或词干与构形词缀或词尾结合得很紧密参考答案:C8.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
A.形声字B.象形字C.指示字D.会意字参考答案:D9.谈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理论。
参考答案: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被分别称作“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其实这就是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语言符号间的纵横交错使语言系统运行起来。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是指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符号之间所形成的横向关系。
比如:“鸡吃小米”,“鸡”和“吃小米”组合构成了主谓关系,而“吃”和“小米”的组合构成了述宾关系。
主谓和述宾这样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在语法层面的表现。
此外这种关系在语音和语义层面也各有体现。
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概论 好资料全.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什么是语言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1)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2)心理生理问题。
(3)物理问题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人从通讯理论的角度把这样一个过程称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从说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编码过程,从听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解码过程,这些活动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
2.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认识并不完全等同。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所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步步地使我们的主观认识更接近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真相的过程。
二、口语和书面语1.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也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书面语的情况。
(3)两者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
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
(4)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书面语一般不记录口语交际时的辅助手段,如表情、手势、体态、口气等,但要补上一些省略以后就会影响理解的成分。
因此,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5)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由于书面语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词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口语向前发展。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
(1)它克服了口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使得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不断扩大了。
(2)书面语的产生被世界各国视为文明史的开端。
3、研究语言应首先研究口语,决不能因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惟一对象或主要对象。
汉语言文学王然语言学概论全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王然语言学概论全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王然语言学概论全书——笔记
1. 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一种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的符号系统,包括词汇、语法、语音、语用等方面。
2. 语言的特征
语言具有交际、符号性、产生、历史性、符号组合、规则等特征。
3. 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照语音结构分类可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非洲语系等。
4. 语言的变异
语言的变异可以由语音变异、句法变异、义项变异等多种因素引起,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5. 语法
语法指的是语言中词汇组成句子的规则和规范,包括词性、句法、语用等方面。
语法在语言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 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音素、音节等方面。
7. 语用
语用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怎样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包括会话结构、语用对话等方面。
8. 汉语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包括普通话、方言等方面。
9. 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较为灵活,句法特点为丰富多变,可以通过词序、语气、语助词动态调整,语法规则灵活多变。
10. 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拥有四声、声母、韵母等特有的语音特点,同时汉语方言可以通过语音特点划分。
以上是本人根据《汉语言文学王然语言学概论全书》所做的笔记。
希望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书本21页)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②语言符号的层次体系;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和音位。
(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概念):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线性单位,是用对比的方法从音节中切分出来的。
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质的不同,i和ü音质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音位(概念):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线性单位,在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作用,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种类型。
国际音标(记音):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音标中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
元音(舌位图):(书本55页)辅音(有哪些):(书本57页)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①功能上:元音能自成音节,辅音通常不能。
②物理上(发音特点):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通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发辅音时,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发辅音时,声道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如:发“东”(dōng)中的d时,只有对着齿龈的舌尖部位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
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第四节对立关系: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互补关系:在英语里,[p]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 h],[p h]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它们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与对立关系不同,互补关系的两个音不一定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 1 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 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7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二《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在线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教材:《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要求:1、了解语言学学科的性质和地位,系统掌握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学基本理论;2、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研究具体语言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语言,为将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要点: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1、理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1、符号的含义、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2、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它们对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什么重要意义?3、语言的层级体系和它的运转原理。
第三节语言符号是人类特有的1、人的语言与所谓的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1、名词解释:语音的四要素。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1、名词解释: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第四节音位与音系1、掌握并分析对立关系、互补关系。
2、名词解释:音位变体、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1、音位的区别特征。
2、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的结构特点。
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1、什么是音节。
2、什么是语流音变。
3、常见的语流音变的类型。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理解语法的结构是有规则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3、名词解释:语素、词、词组、句子。
第二节组合规则1、词根与词缀。
2、词缀的分类。
3、掌握基本机构类型:主谓、述宾、偏正、联合、述补。
4、掌握组合的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语言的共同特性。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语言的必要知识,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语言学理论、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础课,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该课程的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课程主要学习包括绪论、语言、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文字、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八个部分,重点学习语言的本质和结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亚语系D.高加索语系参考答案:AB2.汉语音节中,以元音为主,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韵腹和声调一定不能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确定某个音素是不是具有最小对立性差别,较好的办法是替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历史上存在过和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表意文字:()A、古埃及的圣书字B、汉字C、中美洲的马雅文字D、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参考答案:ABCD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参考答案:A6.中国古代的小学是指:()A、文字学B、音韵学C、训诂学D、语法学参考答案:ABC7.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A.阿哥B.语言C.电灯D.是非参考答案:A8.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确定某个音素是不是具有最小对立性差别,较好的办法是替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语音是语言物质外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离开了语音,语言符号就不能存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实物记事,方法原始,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也有限,是人类寻求完善的记事办法过程中的产物,但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
它的发展前途不外两个:()A.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失B.发展为混合语C.发展为社会方言D.发展为地域方言参考答案:AB12.音位的特征有:()A.辨义性B.最小的能辨义的语音单位C.民族性D.地域性参考答案:ABCD13.一般元音的差别取决于口腔的不同形状。
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习题集(含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语言学概论》(编号为11011)共有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名词解释题1.国际音标2。
语言融合3.亲属语言4。
形态5。
语言能力6.“洋泾浜”7。
语言符号8.社会方言9.组合关系10.谱系分类11。
语言学12。
基本词汇13.词的理性意义14.符号15。
孤立语16.音标17.混合语18.思维19。
仿译词20。
屈折语21.音素22.聚合关系23.语言24。
国语25。
说话二、简答题26.举例说明地域方言在词汇上的差别。
27。
为什么说机器不能思维?28。
聋哑人不会言语,那么聋哑人能思维吗?29.语法范畴有何特点?30.举例说明语流音变中的“弱化"现象。
31。
举例说明借词过程中往返借用的现象.32.地域方言的形成原因。
33。
语言融合的意义。
34。
语言和说话的异同。
35。
人类语言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36.社会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37.举例说明共同语形成的条件.38.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39.汉藏语系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
40。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三、填空题41。
一种语言能否成为全社会共同交际工具的条件,关键在:()、()。
42.语言的分化主要表现在( )、( )。
43。
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4。
词的词汇意义可分为:()、()45.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是:先出现()、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46.语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的相互影响47.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
48。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系列,它又可以分以下三级:它们是:( )、词、()。
49。
语言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50.语言符号的特征主要有( ),()。
51.语言发展的特点主要有()、().52。
【大学】语言学概论
际存在不是某种语言的个别事实,而是作为系统的语言;语
言中的每一成分只是它跟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系
统不是成分的机械总和,而是规定成分的;系统的框架或结
构由关系构成,在这一框架或结构内,关系统驭成分。因此,
他们主张采用形式的方法或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每个支
派的研究重点和具体成果均有不同。其哲学基础主要是逻辑
4.网上辅导:根据教学需要及师生反映不定期在 网上发表辅导、自测及期末复习考试等有关信息。
整理课件
5 IP电视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共8节课,主要讲授学
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 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 观教学加深对语言基础理论的认识。学生可以通 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讲授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 第二节 语音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第四节 文字和书面语 第五节 语言的发展 6.其它手段:直播课堂、电话答疑、通讯辅导(电 子邮件或信函)
对于各个流派中涉及到的代表人物、代表性著作、主 要观点、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有一个基本的了 就可以了。详情请看“电大在线” (),在本课程窗口中“学习资源” 栏目查阅。
1、历史比较语言学: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这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辞海》: “历史语言学的一种。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或方言间 的亲属关系及其历史演变。它是在19世纪广泛研究印欧语 系语言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奠基人是拉斯克、葆 朴、格林等。”葆朴的著作:《梵语动词的变位系统,与 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尔曼语的相比较》;拉斯克 的著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
和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 对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功用有比较明确的认 识。 学习目标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汉语的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用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以及这些规律和特点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和表现。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的音韵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等。
其中,音韵系统研究汉语的音节、音位、声调以及音变等方面的规律,语义系统研究汉语的词义、句义以及语义变化等问题,语法系统研究汉语的句法结构、短语结构以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规律,语用系统研究汉语的言语行为、话语结构以及交际规则等问题。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可以被广泛应用。
首先,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的音韵规律,从而能够正确地读音和发音。
其次,语义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汉语的词义和句义,从而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和句子。
再次,句法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从而能够正确地构造和理解汉语的句子。
最后,语用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汉语的交际规则和言语行为,从而能够在汉语交流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汉语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汉语的教学质量。
同时,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的研究成果也能够为汉语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启示,促进汉语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对汉语的音韵、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汉语的教学质量,促进汉语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 00541 语言学概论201904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各项中属于屈折语的是
A.土耳其语
B.德语
C.汉语
D.日语
2.周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存在的
A.族外婚制度
B.族内婚制度
C.群婚制度
D.—夫多妻制度
3.“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墨子》
C.《荀子》
D.《老子》
4.“硬币正悄然退休”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仿拟
B.排比
C.夸张
D.比拟
5.存在语音对应关系的语言,可能有
A.社会关系
B.地域关系
C.亲属关系
D.民族关系
6.下面各项中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
D.东边日出西边雨
7.萨丕尔和沃尔夫主张的观点是
A.语言不同但思维方式可以相同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与思维无关
D.语言决定思维
8.下面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
A.并蒂莲
B.大花脸
C.一线天
D.主心骨
9.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具有排他性
B.发音特殊
C.没有书写形式
D.不出声
10.下面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小学”的是
A.音系学
B.音韵学
C.音响学
D.音位学
11.论文属于书面语体中的
A.宣传体
B.应用体
C.科学体
D.文学体
12.发生语言转用必然经历的阶段是
A.克里奥尔阶段
B.语言混同阶段
C.双语阶段
D.洋泾浜阶段
13.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是
A.《说文解字》
B.《玉篇》
C.《康熙字典》
D.《释名》
14.在秦简、汉印等文献中,“医”字写作“醫”,字形从“酉”(盛酒器),这表明古代
A.生病与喝酒有关
B.酒由医生酿制
C.医生好酒
D.药与酒有关
1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是
A.葡萄
B.给力
C.红粉
D.萌宠
16.“客人来了”中的“客人”的指称类型是
A.不定指
B.定指
C.无指
D.任指
17.吃饭时如果筷子掉落,人们往往会说“筷落,快乐,快快乐乐”。
这是通过词语谐音来
A.讨口彩
B.避讳
C.表达高兴之意
D.表达不高兴之意
18.索绪尔的代表作是
A.《普遍语法》
B.《普通语言学教程》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语言论》
19.下面各项中属于清音的是
A.[m]
B.[a]
C.[b]
D.
20.儿童语言发展进入复杂句阶段的时间一般是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5岁左右
D.7岁左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
22.地域方言
23.中介语
24.布洛卡失语症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根据下面句子分析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别。
(1)我建议大家坐下来商量这件事。
(2)我们能不能坐下来商量这件事?
26.找出下面汉字中的形声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任选5个标准元音进行描写。
28.简要说明合成词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什么是句法手段?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
30.什么是语义角色?举例说明常见的语义角色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