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码率
13种音乐格式介绍及对比
硬件支持方面:MP3播放器 mp3>wma>wav>flac>ape aac ogg
手机 mp3>wma>aac wav>flac ogg>ape
性能(就是综合音质体积编码率):aac>ogg>flac ape>mp3>wav wma (这项是我个人认为的!)
补充:目前最好的有损格式之一,MP3部分支持,智能手机装软件部分可以支持,最高比特率500kbps。
12.M4A格式
M4A是MPEG4音频标准的文件的扩展名。在MPEG4标准中提到,普通的MPEG4文件扩展名是.mp4。自从Apple开始在它的iTunes以及 iPod中使用.m4a以区别MPEG4的视频和音频文件以来,.m4a这个扩展名变得流行了。目前,几乎所有支持MPEG4音频的软件都支持.m4a。最常用的.m4a文件是使用AAC格式的(文件),不过其他的格式,比如Apple Lossless甚至mp3也可以被放在.m4a容器里(TC注:这个container的概念类似于.mkv文件)。可以安全的把只包含音频的.mp4 文件的扩展名改成.m4a,以便让它能在你喜欢的播放器里播放,反之亦然。
11.OGG格式
Ogg全称应该是OGG Vobis(ogg Vorbis) 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OGG Vobis有一个很出众的特点,就是支持多声道,随着它的流行,以后用随身听来听DTS编码的多声道作品将不会是梦想。
补充:为无损格式,较ape而言,他体积大点,但是兼容性好,编码速度快,播放器支持更广
9.APE格式
APE是目前流行的数字音乐文件格式之一。与MP3这类有损压缩方式不同,APE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技术,也就是说当你将从音频CD上读取的音频数据文件压缩成APE格式后,你还可以再将APE格式的文件还原,而还原后的音频文件与压缩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损失。APE的文件大小大概为CD的一半,但是随着宽带的普及,APE格式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希望通过网络传输音频CD的朋友来说,APE可以帮助他们节约大量的资源。
汽车用U盘播放MP3教程
2、装入U盘的所有MP3音乐,码率>180kbps的,需要转换码率。码率选择:<160kbps。否则,码率过高的音乐就播放不出来。(推荐软件:音频工具酷)
汽车用U盘播放MP3教程:
现在车载音响,普遍用U盘播放MP3格式音乐。有不少车主发现U盘装入MP3格式音乐以后,在汽车上无法播放,或者只能播放出一部分。
车载音乐U盘的选择,必须具备防尘防震防水防磁功能;外形小巧美观;容量不能太大,一般在4G以下,防止车载播放设备不能识别。(U盘推荐:闪迪CZ33酷豆8G迷你车载U盘)
自家车载MPBiblioteka ,做成U盘存储,再制作一个M3U的播放列表,真的是很好用!
MP各项参数的意义
MP各项参数的意义MP3各项参数的意义频率(如44100Hz),比特(如16Bits),码率(如128Kbps)首先了解一下:音频采样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
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
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
以波形表示的频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
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频率(如44100Hz):音频采样级别(音频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
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
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
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
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
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
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造成了较大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产品都是16位的采集卡,而并非有些无知商家所鼓吹的64位乃至128位,他们将采集卡的复音概念与采样位数概念混淆在了一起。
如今功能最为强大的采集卡系列采用的EMU10K1芯片虽然号称可以达到32位,但是它只是建立在Direct Sound加速基础上的一种多音频流技术,其本质还是一块16位的声卡。
影响音频质量的几种重要的参数
影响音频质量的几种重要的参数影响音频质量的几种重要的参数(一)采样率:这是音频当中比较重要的技术参数。
也就是采集音频的时候的上限频率。
人们所能听到的频率在22khz左右,在此上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大家都知道,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机械震动,其中一些严重超出这个范围的频率。
为了保证音频不是真,一般的采样率在44.1khz,也就是说比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超过一倍左右。
这样就保证了音乐的保真程度。
还有一些比较次的就采用22khz的采样率,刚好是我们的耳朵不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
这里要注意一点:人类的声带能发出的最高频率在3.2khz左右,所以一般来说只要采样率超过了8khz,那么语音的音质就足够好了。
(二)码率数这是衡量音质的重要标准。
表示一秒钟的数据流流量,单位是kbps,这个单位中要注意:p是英文per的缩写,也就是表示kb每秒。
b是位的单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度量单位,表示一个二进制数。
1kb=1000b。
这里注意一下与字节B之间的区别,一个字节相当于8b。
显然在同一种压缩格式的状态下,码率越大,音质的保真程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关系绝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
而是根据压缩算法而不同。
(三)声道数现在一般用的有单声道和立体声,立体声的录制机制是在演唱现场,用两个录音器分别在左右录制,然后数字化刻录。
在放音时也是两个音箱分别发音左右两个录音器录制的声音,所以会显得啷个音箱在发音是略微有差别,以此达到有立体感的目的。
这时由于左右的声音在储存时是分开的,比单声道的文件大小要大一倍。
对于采样机制有些了解之后,再介绍一下典型的几种音频格式(一)wav这个音乐格式是最原始的波形文件,是没有经过任何压缩处理的文件。
一般的播放器,手机,MP3都支持的格式。
但是这种格式的文件之大,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般的3分钟左右的歌曲就要达到50M 左右,使得储存特别麻烦,占据的空间最大。
如果对于wav格式的音频不改成其他的格式,直接压缩,音质会变得相当差。
MP3的频率、比特率、码率与音质的关系
MP3的频率、⽐特率、码率与⾳质的关系想知道MP3的频率、⽐特率、码率与⾳质的关系,是不是频率越⾼,码率越⾼,⾳质就越好。
好像MP3⼤多数的频率都是44100HZ的。
码率有128,192等等。
这⾥所说的频率是採样率,⼀般都是44100KHz的,由于这是⾳乐CD的标准。
每⼀⾸歌,都是从CD抓轨、转成WAV⽂件、再⽤Lame等软件转为MP3的。
所以肯定都是44100KHz的採样率。
除⾮你的不是歌,⽽是⾃⼰录⾳成为WAV⽂件,并且录⾳时选了其它的採样率。
影响MP3⾳质的主要是码率。
如今最好的是320K的CBR(固定码率)和VBR(可变码率),VBR⽂件⽐CBR⼩⼀点。
192K的VBR是⽹上最流⾏的,能够同⼀时候满⾜⾳质和⽂件⼤⼩的要求,但我⾃⼰⼀般都是⽤CD抓轨或下载APE(⽆损压缩,能够还原为WAV⽂件)然后转成320K的VBR。
最后提醒你⼀点:MP3转码是有失真的,并且这样的失真是不能够逆向恢复的。
也就是说,你把MP3转成WAV⾳质,⽂件⼤⼩添加⼏⼗倍,⾳质却还是还是MP3那个⾳质。
想听低失真的,不如听CD,或者下载APE!⾸先,⾳质是个⾮常主观的东西!往往说⾳质好,⼀种是指还原度好,就是说和录制的时候区别越⼩越好;⼀种是指悦⽿,就是好听。
就mp3来说,mp3是⼀种压缩格式,码率越⾼,通常来说就代表压缩⼩,损失的细节⽐較少,也就是说,码率越⾼听起来越接近原声。
可是⾳质还和你的输出设备有关,⽐⽅说⼀部好的mp3,⼀对好⽿机,这都对你的听⾳⾳质有帮助!因此,假设想改善⾳质,最好还是从以上⼏个⾓度出发,不要过分强调当中哪⼀⽅⾯。
等到你对⾳质有了更⾼的要求的时候,能够放弃mp3,⽽直接改停cd,cd承载的是波形⽂件,全然是⾳质⽆损的格式,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假设想失真度⼩,那么提⾼码率是唯⼀的办法,最好使⽤可变码率(VBR)压缩制作的mp3⽂件,能够达到最⼤保真度和最⼩⽂件⼤⼩之间的平衡。
最后,想要全然⽆损⾳质的话,还是得採⽤⽆损压缩格式或者是⽆压缩⽂件格式的⾳频⽂件。
解密数字音乐,什么程度才是无损音质?
解密数字⾳乐,什么程度才是⽆损⾳质?在⽣活中很多⼈有这样的疑问,⽐如什么是⽆损⾳乐?mp3⽂件中的320kbps和128kbps是什么意思?如果再发烧⼀点,HiFi、Hi-Res、DSD到底⼜是什么?这些⾳乐格式是如何⼯作的?⼿机、电脑⾥的⾳乐能被播放出来的先决条件是,这段⾳乐(声⾳)能被存到⼿机和电脑⾥。
这听起来有点像废话,但是这会产⽣⼀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声⾳这种我们只能听得见但抓不住的事物来说,如何把它存储到电脑⾥?电脑通过“⼆进制数字”存储信息,也就是电脑中的任何信息都是以“⼀串0和1的排列”(例如100101000110101)的形式存在的,是“0和1的序列”之不同导致了信息内容的不同。
举⼀个⽣活中的例⼦就更容易理解了:对于英语这门语⾔来说,信息能被表⽰成⼆⼗六个字母的形式,然后被存储在纸上,是“字母组合”之不同导致了信息内容的不同。
电脑只认识两个“字母”,即0和1,它⽤0和1存储信息。
⽐如字母“a”在电脑⾥⾯就被存储为了“01100001”。
那么问题就被转化为了:我们是如何将声⾳转化为“0和1的排列”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我们需要看看“声⾳”的本质。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就已经学过,声⾳的本质不是我们⽿朵听到的那个“响”,⽽是在物体中“传播的振动”。
我们感知了这种振动,通过⼤脑把它转化为了听到的声⾳。
当时的物理⽼师⼤都给我们演⽰的是像⽔波纹⼀样传递振动的横波,如下图所⽰,粒⼦的振动⽅向(上下)和振动的传播⽅向(向右)垂直:但在空⽓中,声⾳其实是以纵波的形式传递振动的,就像下⾯的动图,其中每个⿊点是空⽓中的分⼦,分⼦的振动⽅向(左右)和振动的传播⽅向(向右)相同:以时间t为横轴,空⽓中某个位置的压强P为纵轴(密度ρ越⼤,压强P越⼤),声⾳就可以被描述成⼀种波形声⾳,可得到波形图如下:将压强值减去平均压强值(也就是⼤⽓压Patm)得到相对压强值,再以其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可得到某点附近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变化的图(可以理解为⽿膜附近的相对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得到波形图如下所⽰:在波形图中,横轴描述了时间,纵轴描述了波形声⾳的振幅。
音乐的码率
音乐的码率音乐的码率比特率就一般是128kbps,反映每秒所使用的空间大小(比方硬盘空间大小),同样是越高反应音乐效果越好。
简单来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
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
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
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
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而声音的位数就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
同样的道理,对于画面来说就是更清晰和准确,不至于把血和西红柿酱混淆。
不过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位的声音和24位的画面基本已经是普通人类的极限了,更高位数就只能靠仪器才能分辨出来了。
比如电话就是3khz取样的7位声音,而CD是44.1khz 取样的16位声音,所以cd就比电话更清楚。
当你理解了以上这两个概念,比特率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电话为例,每秒3000次取样,每个取样是7比特,那么电话的比特率是21000。
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kb,而一张cd的容量是74分等于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
位率,指音频经过压缩的数据速率,mp3位率包括如下(单位:kbit/s)32、40、48、56、64、80、96、112、128、160、192、224、256及320 kbit/s,甚至有传闻中的384,不过我没看到过,音质可以接近CD。
音视频文件码率与大小计算公式(更新版)
编码率/比特率直接与文件体积有关。
且编码率与编码格式配合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视频文件是否清晰。
在视频编码领域,比特率常翻译为编码率,单位是Kbps,ps是每秒的意思,例如800Kbps其中,1K=1024 1M=1024Kb 为比特(bit)这个就是电脑文件大小的计量单位,1KB=8Kb,区分大小写,B代表字节(Byte) s 为秒(second) p 为每(per)以8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800K比特来表示。
1MB=8Mb=1024KB=8192KbWindows系统文件大小经常用B(字节)为单位表示,但网络运营商则用b(比特),也就是为什么2Mb速度宽带在电脑上显示速度最快只有约256KB的原因,网络运营商宣传网速的时候省略了计量单位。
完整的视频文件是由音频流与视频流2个部分组成的,音频和视频分别使用的是不同的编码率,因此一个视频文件的最终技术大小的编码率是音频编码率+视频编码率。
例如一个音频编码率为128Kbps,视频编码率为800Kbps的文件,其总编码率为928Kbps,意思是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928K比特来表示。
了解了编码率的含义以后,根据视频播放时间长度,就不难了解和计算出最终文件的大小。
编码率也高,视频播放时间越长,文件体积就越大。
不是分辨率越大文件就越大,只是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清晰度,较高的分辨率需要较高的编码率配合,所以使人产生分辨率越大的视频文件体积越大的感觉。
所以:计算输出文件大小公式:文件大小 =(音频码率÷8 + 视频码率÷8)×影片总长度(秒为单位)即:文件= 码率÷8×时间码率=文件×8÷时间比如:码率1M、时长1小时的视频,文件大小=1÷8×3600=450M。
文件450M、时长1小时的视频,码率大小=450×8÷3600=1M这样以后大家就能精确的控制输出文件大小了。
MP3各项参数的意义
MP3各项参数的意义频率(如44100H z),比特(如16B its),码率(如128Kbp s)首先了解一下:音频采样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
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
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
以波形表示的频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
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频率(如44100Hz):音频采样级别(音频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
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
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
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
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
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
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造成了较大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产品都是16位的采集卡,而并非有些无知商家所鼓吹的64位乃至128位,他们将采集卡的复音概念与采样位数概念混淆在了一起。
Mp3、WMA、AAC、OGG各码率音质对比
Mp3、WMA、AAC、OGG音质对比个人对有损格式的感觉:任何有损格式,码率当然都是越高越好。
码率高,不仅波形失真小,而且频率的衰减也小。
如果说一定要按照频谱衰竭程度,把有损音频格式排个名的话:(Mp3指CBR,AAC指LC)同等码率(CBR)下大于320K OGG、AAC都基本快接近无损320K OGG=AAC>Mp3>WMA256K OGG>AAC>Mp3>WMA224K OGG>Mp3>AAC>WMA192K OGG>Mp3>WMA>AAC128K OGG>WMA>AAC>Mp396K AAC(HE)>OGG>WMA>Mp3(OGG此时失真严重,所以听觉上可能AAC(HE)>WMA>OGG>Mp3))不等码率(VBR)下请参照上表交叉对比另外各种格式都有自己的优势码率范围:OGG的优势范围:96K以上(OGG)AAC的优势范围:AAC LC应高于(包含)256K AAC HE 48K-96K(AAC HE真强)Mp3的优势范围:192K(包含)以上WMA的优势范围:128K(包含)以下如果你的机器支持,128K(包含)以上请用OGG,64K-96K请用AAC(HE)如果你的机器只支持WMA和Mp3,192K以上(包含)请用Mp3,128K以下(包含)请用WMA 64K以下什么格式都很衰,所以请至少保留64K以上的码率。
单从频率范围来讲:对于1个理论上的正常人来说,听觉范围大约为50Hz-20KHz。
那么你的选择为Mp3 CBR 码率高于(包含)224KWMA 码率高于(包含)224KAAC LC 码率高于(包含)256K 、AAC HE 码(包含)率高于48KOGG 码率高于(包含)192KMp3-pro 码率高于(包含)80K■Mp3 VBR 高频不合格!对于1个普通音乐迷来说,听觉范围大约为1KHz~16KHz。
码率和比特率
比特率一般用来指音频的码率,码率一般用来指视频文件里的码率.一般很多免费转格式软件差不多都这么称呼的.其实都一样,都是指每秒钟处理多少比特的数剧,码率越高,多媒体文件的音质画质就越好.当然影响音质画质的还有频率和位宽.在默认44.1kHz,16位下的MP3文件一般的码率是128kbps,这个kbps就是指每少钟就128kbit的数据,按照8bit=1byte即8位1字节来换算这个种MP3每秒钟的数据是16KB.所以基本上普通音质的MP3一分钟的大小就是1MB左右了.虽然码率越高,媒体文件品质越好,但这对硬盘,CPU,GPU的解码压力也越大,因为每秒要处理的文件就很大了.我以前有个本子,T2330+8400M GS的,用了一年多后,看720P的片子卡地要死,跟看漫画似的...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 (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不过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从音频方面来说,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比特率声音中的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比特率值与现实音频对照:16Kbps=电话音质24Kbps=增加电话音质、短波广播、长波广播、欧洲制式中波广播40Kbps=美国制式中波广播56Kbps=话音64Kbps=增加话音(手机铃声最佳比特率设定值、手机单声道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 112Kbps=FM调频立体声广播128Kbps=磁带(手机立体声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低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 160Kbps=HIFI高保真(中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92Kbps=CD(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256Kbps=Studio音乐工作室(音乐发烧友适用)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比特率也越来越高,MP3的最高比特率为320Kbps,但一些格式可以达到更高的比特率和更高的音质。
编码格式和码率
编码格式和码率是数字媒体领域中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音频和视频领域中特别重要。
编码格式(Codec):1. 定义:编码格式是一种规定,用于将原始数据(如音频或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方法。
它决定了如何压缩、存储和传输数据。
2.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 MP3(MPEG Audio Layer III)- AAC(Advanced Audio Codec)- Ogg Vorbis- WMA(Windows Media Audio)3.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 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VP9- AV14. 选择编码格式的考虑因素:- 压缩效率- 文件大小- 视频/音频质量- 平台兼容性码率(Bitrate):1. 定义:码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比特数,通常以每秒的比特数(bps,bits per second)表示。
它表示了压缩后的文件大小或传输速率。
2. 音频码率示例:- 高质量音乐流可能具有较高的码率,如320 kbps。
- 标准音乐流可能在128-192 kbps之间。
- 电话音频通常在8-64 kbps。
3. 视频码率示例:- 高清视频通常在数千kbps至数兆bps之间。
- 标清视频可能在数百kbps至数千kbps之间。
- 视频流服务根据分辨率和质量调整码率。
4. 选择码率的考虑因素:- 媒体质量需求- 存储空间- 网络带宽- 设备兼容性在选择编码格式和码率时,需要平衡文件大小、传输效率和媒体质量,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音频文件格式及其他知识
音频文件格式及其他知识.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
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满,便会义无反顾地离开你。
所谓有损压缩是利用了人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回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得多的压缩比。
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
音频能够在没有察觉的质量下降情况下实现10:1的压缩比,视频能够在稍微观察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如300:1这样非常大的压缩比。
——MP3(MP3PRO\MP3SURROUND)、AAC(*.3gp/*.mp4/*.m4a)、ATRAC3/ATRAC3+(*.aa3)。
mp3 divX Xvid jpeg rm rmvb wma wmv等都是有损压缩。
所谓无损压缩格式,是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可完全回复原始数据而不引起任何失真,但压缩率是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一般为2:1到5:1.这类方法广泛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
由于压缩比的限制,仅使用无损压缩方法是不可能解决图像和数字视频的存储和传输的所有问题.经常使用的无损压缩方法有 Shannon-Fano 编码,Huffman 编码,游程(Run-length)编码,LZW(Lempel-Ziv-Welch)编码和算术编码等。
所谓无损压缩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毫无损失地将声音信号进行压缩的音频格式。
常见的像MP3、WMA等格式都是有损压缩格式,相比于作为源的WAV文件,它们都有相当大程度的信号丢失,这也是它们能达到10%的压缩率的根本原因。
而无损压缩格式,就好比用Zip或RAR这样的压缩软件去压缩音频信号,得到的压缩格式还原成WAV文件,和作为源的WAV文件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如果用Zip或RAR来压缩WAV文件的话,必须将压缩包解压后才能播放。
音视频中的CBR,VBR,ABR
⾳视频中的CBR,VBR,ABRCBR:固定码率 CBR(Constants Bit Rate)即,就是静态(恒定)的意思,CBR是⼀种固定的压缩⽅式。
优点是压缩快,能被⼤多数软件和设备⽀持,缺点是占⽤空间相对⼤,效果不⼗分理想,现已逐步被的⽅式取代。
固定码率是⼀个⽤来形容通信服务质量(QoS,Qualityof Service)的术语。
和该词相对应的词是或可变⽐特率(英⽂variable bit rate,缩写VBR)。
当形容编解码器的时候,指的是编码器的输出码率(或者解码器的输⼊码率)应该是固定制(常数)。
当在⼀个带宽受限的信道中进⾏多媒体通讯的时候CBR是⾮常有⽤的,因为这时候受限的是最⾼码率,CBR可以更好的易⽤这样的信道。
但是CBR不适合进⾏存储,因为CBR将导致没有⾜够的码率对复杂的内容部分进⾏编码(从⽽导致质量下降),同时在简单的内容部分会浪费⼀些码率。
⼤部分编码⽅案的输出都是可变长的码字,例如霍夫曼编码或者游程编码(run-length coding),这使得编码器很难做到完美的CBR。
编码器可以通过调整量化(进⽽调整编码质量)来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同时使⽤填充码来完美的达到CBR。
(有时候,CBR也指⼀种⾮常简单的编码⽅案,⽐如将⼀个16位精度的⾳频数据流通过抽样得到⼀个8位精度的数据流)。
VBRVBR(VariableBit Rate)。
也就是⾮固定的⽐特率,软件在编码时根据⾳频数据的复杂程度即时确定使⽤什么⽐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件⼤⼩的编码⽅式。
VBR也称为动态⽐特率编码,使⽤这个⽅式时,你可以选择从最差⾳质/最⼤压缩⽐到最好⾳质/最低压缩⽐之间的种种过渡级数,在MP3⽂件编码之时,程序会尝试保持所选定的整个⽂件的品质,将选择适合⾳乐⽂件不同部分的不同⽐特率来编码。
主要优点是可以让整⾸歌的⾳质都能⼤致达到我们的品质要求,缺点是编码时⽆法估计压缩后的⽂件⼤⼩。
音乐文件的提取和转换教程
音乐文件的提取和转换教程一、音乐格式分类:1、音乐格式从高品质到低品质:W A V、APE、FLAC、MP3,作为文件的后缀名区别,MP3称为有损音乐,其他称为无损音乐。
2、MP3的码率从高到低分为320K、256K、192K、128K、64K,音质比较好的是320K,最差的64K,QQ中MP3大多数是64K码率。
华声空间上传限制10M以下,所以只能上传128K码率的MP3,音质尚可,而且容量只有4M左右。
二、分轨与整轨格式:1、分轨的每个音乐文件独立分开的,W A V在40M左右,APE、FLAC在20多M,MP3按码率不同在4-10M,文件容量按歌曲长短而不同。
2、整轨只有2个文件(MP3没有整轨),一个是大文件,有几百M,文件的后缀名就是文件的格式,一个小文件只有几K,后缀名CUE,是大文件的索引文件,是显示歌单的播放时间的重要文件,损坏就无法播放,用记事本方式可以打开CUE文件进行修改(有关CUE 的修改参考清泉的其他教程)。
三、提取和转换的软件:1、目前转换效果比较好的是千千静听5.7简体中文版,可以到官方网站或其他网站下载安装。
2、为了方便教程指导,建议作如下设置:(1)设置千千静听皮肤:在播放器的空白处点右键,左键点“皮肤”,选择Winamp Modern。
(2)设置播放列表:在播放器的空白处点右键,左键点“千千选项”,弹出千千选项框,再点“播放列表”,点一下“歌曲标题前显示序号”左边的小方格,把勾点掉,在“标题格式”的二个填空处修改成:%T,然后保存、关闭。
四、音乐文件的提取或转换:1、整轨打开二个大小文件,在播放列表框中就会显示,一个长时间的音乐和十多个短时间的音乐(如果无法显示歌名,参见五、文件属性的修改)。
整轨提取或转换只选定短时间的音乐,不要选定长时间的音乐。
2、分轨打开全部文件,在播放列表框中就会显示所有的音乐。
3、在选定的白色音乐名上点右键,左键点“转换格式”,跳出转换格式框。
码流和码率
码流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好。
一般情况下,DVD格式歌曲的码流为6~8M;VCD歌曲的码流约为1.5M。
相同配置和同样网络环境下,DVD歌曲和VCD歌曲的并发流是不一样的。
视频比特率与码流只是同一个问题两种叫法,比如一个MPEG2视频文件,一般不但包含视频信息还有音频信息,音频也有自己的比特率,这是音视信息复合在一起的文件,这个文件的码流是其音视码流的总和。
比特率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例如:以500Kbps来编码音视频。
其中1KB/秒=1024*8bps,b就是比特位(bit)s就是秒(second)p就是每(per)所以,以5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500K的比特来表示具体的,对于音频来说,码流=采样率×比特数×声道,因此,对于常见的CD格式音频,它的码流就是:44100×16×2=1.41Mbit/sec,即一秒钟的文件大小是1.41M,而常见的160Kbps的Mp3文件每秒只需160K,相差近9倍。
多码流多码流技术是通过在编码过程中同时产生多种不同码流及分辨率的流媒体数据,根据用户实际网络带宽条件为之自动分配相对最佳解码画质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网络直播应用中,由于位于不同网络位置的访问者所在网络环境存在差异,而仅以某种固定码流分辨率进行网络直播流媒体传送往往会导致网速较高的用户看到的画质仍不够清晰,网速较低的用户解码时间过长而使得画面不够流畅,为解决二者的矛盾使访问者浏览到尽可能看到兼顾清晰和流畅的直播内容,采用多码流技术成为了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音乐码率_精品文档
音乐码率什么是音乐码率?音乐码率是指音频文件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用比特率(Bitrate)来表示。
比特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也可以理解为音频文件中每秒钟包含的数据量。
较高的比特率意味着更高的音频质量,但也会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
音乐码率对音质的影响音乐码率直接关系到音频文件的音质。
较高的比特率意味着更多的数据被用来描述音频,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还原原始音频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相比之下,较低的比特率会导致细节丢失和音频质量的下降。
通常情况下,音乐码率越高,音质就越好。
一般来说,128kbps以下的码率会导致明显的音质损失,而320kbps及以上的码率则被认为是较高质量的音质。
常见的音乐码率在数字音乐时代,常见的音乐码率有以下几种:•128kbps:这是较低的比特率,适用于网络流媒体、低带宽环境或者仅用于简单收听的情况。
这种码率的音质明显较差,细节丢失严重。
•192kbps:这种比特率在音质和文件大小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适用于大部分普通用户。
音质相对较好,文件大小也不会过大。
•256kbps:这个比特率提供了更好的音质,细节更加清晰,适用于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或音乐爱好者。
•320kbps:这是目前主流数字音乐平台提供的最高比特率。
具有更高的音质,能够还原更真实的音频细节,适合在高保真音响系统上欣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耳对声音的敏感度有限,一般来说超过320kbps的比特率已经很难听出明显的差别。
如何选择适合的音乐码率?选择适合的音乐码率取决于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建议:1.如果你是普通用户,只是用于简单收听或移动设备上的播放,128kbps至192kbps的比特率足以满足你的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存储空间,还能保证合理的音质。
2.如果你是音乐发烧友,对音质有较高要求,建议选择256kbps或320kbps的码率。
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音频细节,提升听觉体验。
3.如果你是专业音乐制作人或工程师,并且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最好选择无损音频格式,以保留最高质量的原始音频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组合 wav源文件大小/长度 压缩成wma文件大小 压缩比
192kbps/48khz/立体声 38.8m / 3:51 5.29m 7:1
96kbps/44khz/立体声 38.8m / 3:51 2.64m 15:1
取样频率(khz):这个指标主要影响音乐文件的高频响应,声音的可听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也就是说,超过 20khz以上的声音用人耳是听不出来的,但为了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一般取样频率会取高一点,比如 cd 的取样频率是 44.1khz。wma 提供了8-48 khz 的选择范围,我们用得较多的是 44.1khz、32.0khz、22.05khz等几个,取样越高,音质越好,文件也越大。
音乐的码率
比特率就一般是128kbps,反映每秒所使用的空间大小(比方硬盘空间大小),同样是越高反应音乐效果越好。
简单来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上。
一、几个重要指标:
比特率(kbps):为使播放机可以正确播放,数字音频和视频内容数据流必须达到的传输速度;或泛指数字内容在网络上传输的速度。比特率通常用千比特/秒 (kbps) 来表示,如 28.8 kbps。wma提供了从5-192kbps的比特率选择范围,理论上,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但制作出来的 wma 文件也就越大。如果你的wma文件是准备放在硬盘的,只有空间允许,尽可能选大的比特率来压制;但如果是放在网上的,就要考虑一下网络的传输速度了,太高的比特率和太低的网络速度,只能使音乐断断续续,甚至超时而不能播放。
64kbps/44khz/立体声 38.8m / 3:51 1.76m 22:1
48kbps/32khz/立体声 38.8m / 3:51 1.32m 30:1
低质量(32kbps/22khz/立体声):
am级质量,常用于录制频率响应范围比较窄的音乐(比如独奏曲、民乐等),或网络速度很慢时用,高频较差,不宜用于录制歌曲,压缩比为 44:1
低质量(16kbps/16khz/单声):
am级质量,常用于录制人声节目,如相声节目、英文盒带转录等,高频较差。不宜用于录制音乐作品和歌曲,压缩比为 88:1
最佳质量(192kbps/48khz/立体声):
cd级音质,只求质量,不计较文件大小时用,常用于音源的硬盘备份。压缩比为 7:1
高质量(96kbps/44khz/立体声):
cd级音质,质量和192kbps的mp3相当,对音质要求很高的场合用。压缩比为 15:1
中等质量(64kbps/44khz/立体声):
声道数(立体声、单声):这个容易理解,但你不要以为立体声会比单声的文件大一倍啊,在其它指标相同时,采用立体声压制出来的文件只比用单声道的大一点点,所以,压制中高质量的wma尽量用立体声,当然,如果其他指标很低时,用立体声也没有意义了。
二、几个常用的指标组合:
以大家都保持 44khz 的取样频率为例,传统的mp3要达到cd质量,必须保证128kbps以上的比特率,当比特率下降到64kbps时,则音质衰减得非常厉害,但wma在这个范围内,音质变化很不明显,这是wma的杀手锏,所以许多wma制作软件都将“64kbps/44khz/立体声”定为缺省的压制指标,这个指标已经基本上达到了cd音质,因此wma用一半的体积就能达到mp3同等的质量。下面是常用的几个压制指标:
而声音的位数就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同样的道理,对于画面来说就是更清晰和准确,不至于把血和西红柿酱混淆。不过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位的声音和24位的画面基本已经是普通人类的极限了,更高位数就只能靠仪器才能分辨出来了。比如电话就是3khz取样的7位声音,而CD是44.1khz取样的16位声音,所以cd就比电话更清楚。
当你理解了以上这两个概念,比特率就很容易理解了。以电话为例,每秒3000次取样,每个取样是7比特,那么电话的比特率是21000。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kb,而一张cd的容量是74分等于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
位率,指音频经过压缩的数据速率,mp3位率包括如下(单位:kbit/s)
32、40、48、56、64、80、96、112、128、160、192、224、256及320 kbit/s,甚至有传闻中的384,不过我没看到过,音质可以接近CD。
信噪比即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
准cd级音质,质量和128kbps的mp3相当,这是使用频率最高指标之一,很好地兼顾了音质和文件大小两个因素,可用于录制任何类型的节目,压缩比为 22:1
中低质量(48kbps/32khz/立体声):
fm级质量,质量和96kbps的mp3相当,这也是使用频率很高指标之一,录制任何类型的节目质量都可以接受,压缩比为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