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黄河,古代称河,又名河水,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区,最终在山东半岛的东营市注入渤海。
黄河总长度约5464公里,流经多个省区,是中国第二长河流。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素有"中华母亲"的美称,因其流域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黄河流域地处中国干旱区,水源本就比较有限。
再加上天然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黄河的变化非常显著。
黄河的流域面积非常广阔,常年的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导致地表水源的供给不足。
加上黄河上游地区的冰雪融水增多、来自于多股支流的水量汇入致使黄河水量增大,再加上人类近几十年来大量利用黄河水资源,使黄河水位和流量明显波动。
黄河的泥沙含量也是黄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泥沙对黄河来说是一种双刃剑:其一,黄河泥沙是黄河肥沃土壤的来源,能够带来丰富的养分,为黄河流域农业提供优质土壤;其二,泥沙过于丰富的情况下,会导致河床上升,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黄河的堤防也是黄河变化的重要部分。
为了防止洪灾,人们在黄河两岸建设了很多堤防,以确保水流的畅通;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原因,黄河的泥沙淤积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堤防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总体来说,黄河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了气候、水资源、泥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黄河的变化不仅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保护黄河、合理利用黄河资源,成为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悬河
沉积
初读反馈
怎样变化 变化原因 治理方案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 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 “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 近2000年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 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苦难。
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 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 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 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 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 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 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 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 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 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 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 。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象 征。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 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 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 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 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 界第五长河。
气候转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 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 能成为现实。
1、学了这篇课文,我想
说
。
2、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以后我们
要
。
保护自然 保护母亲河
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心得体会
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 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 教训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解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解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摘要: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这课不会了到更多关黄河知识,黄河发生变化原因有两是然原因气候寒、暴雨集和结构松散黄土这两方面因素相作用使水土量流失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发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卡日曲东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山东垦利县入渤海学们黄河么?黄河是我们母亲河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这课不会了到更多关黄河知识今天编给分享黄河是怎样变化课析希望对理全有助黄河是怎样变化课析课简说课介绍了黄河变化程、变化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然惩罚课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苦难是条多灾多难祸河但它又是华民族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现状分析黄河变化原因;写科学设计了治理黄河方案这是说明条理清楚材确凿数据详实里行包含着强烈忧患识和环保识这课目是使从受到启示培养环保识激发保护母亲河责任感词句析摇篮指发地课指黄河流域数千年到数万年前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存我们祖先这里生息繁衍(生活、养育代)黄河流域成了华民族发地这里采用是比喻说明方法关河流方面专业术语较多教师要准确理如流域(指水系干流和支流流所有地区)河道(河水流路线通常指能通航河)河床(指河流两岸容水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悬河(是河床高地面远远看就像悬挂半空故称悬河)沉积(指河流流速减慢水所挟带岩石、砂砾、泥土等沉淀下淤积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水土流失(土地表面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黄河发生变化原因有两是然原因气候寒、暴雨集和结构松散黄土这两方面因素相作用使水土量流失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二是社会原因即人类对然破坏这是人造成泥沙问题是核心问题治理黄河方案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3侵是声不要成qǐ;营(g)不要成相关链接黄河我国二长河干流全长5 6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发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卡日曲东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山东垦利县入渤海黄河上游多峡谷流动水力丰富可供发电游绝部分流黄土高原年平流入黄河泥沙约6亿吨水色浑黄是世界上含沙量河流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每年约有亿吨泥沙淤积河床致使河床每年平增高0厘米极易造成水灾黄河是怎样变化课析由语编整理仅供参考。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19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19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么变化的》PPT课件
认清字词
祸(祸害) 锅(锅盖)
择(选择) 译(译文)
吨(千吨) 顿(顿时) 构(结构) 钩(鱼钩)
衍(繁衍) 衔(衔接)
迭(更迭) 跌(跌倒) 域(地域) 或(或者)
沃(沃土) 跃(跳跃)
蚀(腐蚀) 浊(浑浊)
理解词语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 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 较小的大片土地。
7.宣传“保护母亲河——共建绿色家园”的意
义,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关注身边的生态平衡。 8.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国上下一起行 动,为“保护母亲河——共建绿色家园”而奋 斗。 9.土地规划要合理,水利工程也需要大量建筑。 我们对母亲河造成的伤害太大太大了,让 我们赶紧悬崖勒马。只要人人献一点爱,携手 起来,共同行动,母亲河将会复原,昔日的风 采将会重见天日,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将会铺 满绿色!
课时作业
一、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肥沃 洁净
( ( (
寒冷 ) hán lěng 茂密 贫瘠 ) pí n jí 凶猛 脏乱 ) zāng luàn宽敞
( 稀疏 ) xī shū ( 温柔 )wēn róu ( 狭窄 ) xiá zhǎi
二、我能用词语待敌画线部分。
1.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感到非常惊讶。 ( 大吃一惊 ) 2.破坏森林是的的确确,一点儿折扣都不打的自杀行为。( 不折不扣 ) 三、我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你难道不去上学? 你要去上学。 1.黄河变好的梦想难道不能成为现实? 黄河变好的梦想要成为现实。
生字解析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 “yán”;
“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 “gǒu”;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19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19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由于我无法直接提供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以下是一个基于记忆和常见内容构建的课文概要:**课文原文(概要):**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回顾黄河近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却让人震惊不已。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黄河发生了1500多次决口,改道26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黄河的变化主要源于其含沙量的增加。
黄河流域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土壤被树木根系紧紧固定。
然而,过度的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当大雨降临,大量裸露的土地被冲刷进黄河,使得河水变得浑浊且含沙量极高。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黄河的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频繁的洪水和决口破坏了农田,摧毁了家园,迫使人们不断迁移。
黄河因此被称为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然而,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滋养了广袤的土地。
面对黄河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人们努力恢复黄河的生态健康,减少灾害的发生。
**课文赏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以黄河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文首先通过对比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多灾多难的祸河”两个形象,引发学生对黄河变化原因的好奇和思考。
课文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是导致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讲述黄河治理的过程时,课文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介绍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具体措施,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关于地理和历史的知识性文章,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教育教材。
它启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19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19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
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的略读课文,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
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分析、重组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从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中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