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7页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环境,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和塑造,使其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场所。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适宜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共同探索,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的思考。
同时,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度的教育资源和辅导,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孩子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情感教育对其人格形成和情感认知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关心、理解和支持来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同时,家庭教育也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家庭是儿童道德养成的重要场所,父母可以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传授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规则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影响巨大。
父母的信念和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参照物,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
最后,家庭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饮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同时,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言传身教不仅是孩子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参照物,也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
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撷英篇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贾军霞(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甘肃兰州)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个人修养的形成,尤其是通过家庭教育对子女品德造成影响,这与“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的说法不谋而合。
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从细节上潜移默化地带给子女正确、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带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入校园,优秀的品格延续到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之中。
时至今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品格的影响依然是教育界不断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1.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家庭是每一个小学生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其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很多家庭子女成长的环境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父母等家庭成员为核心,在家庭的范围内生活和成长,因此,家庭环境可以说是对学生品德影响最大的环境。
2.父母行为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作为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教师,父母行为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不仅非常直接,而且影响深远。
从每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到他们进入小学,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学习,所以,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正确的,子女在经过模仿之后也会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不当,那么也会对子女的品德造成不好的影响。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受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还是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授,但是学生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实践在课堂上学到的思修内容,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学生放学回到家里之后,家长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认知。
二、家庭教育在影响小学生品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方式僵化,手段不科学目前,在大多数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于子女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要么溺爱子女,要么过于严苛,要么在教育过程中不考虑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强硬的手段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指导,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子女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品德修养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和子女的沟通,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的品德培养
家庭教育的品德培养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健康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和道德观念,为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家庭教育的品德培养。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受影响的人。
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如果父母能够坚守诚实、勤劳、宽容、正直等美德,孩子自然会秉承这些美德。
相反,如果父母表现出不诚实、懒散、吝啬、虚伪等行为,孩子也容易受到其消极影响,对道德标准的认知会产生偏差。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也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善意和美好情感。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正义、宽容、尊重的家庭文化,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安全与温暖。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理解也是塑造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动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会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激发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家庭教育的策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采用一些策略来培养孩子的品德。
首先,要注重沟通交流。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教育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诚实、勇敢、友善等。
此外,父母还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给予孩子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权益。
最后,家庭教育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引导。
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总结起来,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策略都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李天燕【摘要】: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
在人的品德发展中,小学时 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小学阶段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家庭教育 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 用,而家庭教育方式又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如果家长能采用民主的教育 方式,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上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家长 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品德行 为习惯。
因此,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实施教育, 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全面认识家庭教育入手,探讨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养 成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抽样调查,重点分析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结合调查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小学生良 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怎样才能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建议。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小学生品德心理研 究的成果表明,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品德的 最有效的方法。
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 育方式的正确与否,则对家庭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第二部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调查及分析。
通过抽样 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小学生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即民主型 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比例不到一半;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中,以粗暴型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的居多。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是不同的;民 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 式会使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中出现一些缺陷。
家庭教育方式在对小学生自觉爱护公 共卫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觉遵守纪律、勤做家务等方面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 最大。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家庭教养是对幼儿成长过程中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教养不仅包括父母对幼儿的言传身教,还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养能够对幼儿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体现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良好的家庭教养能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守时守纪、乐于助人等。
一些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温和、宽容和尊重会使幼儿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过分严厉或溺爱的教养方式往往会导致幼儿行为上的问题。
家庭教养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塑造幼儿的性格品质上。
家庭教养方式通常会影响幼儿的性格发展,如父母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幼儿会接受家庭价值观念的熏陶,形成自己的性格品质,比如乐观向上、善良宽容、坚韧不拔等。
家庭教养对于塑造幼儿的性格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家庭教养也对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在情绪管理上更加稳定和成熟。
而家庭教养不良的环境会使幼儿在情绪上产生不稳定的表现,甚至出现各种问题行为。
父母的社交能力和家庭氛围也会对幼儿的社交能力产生影响。
一个开放包容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幼儿,而封闭排斥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幼儿在社交方面表现较差。
家庭教养对于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教养对幼儿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养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的性格品质,促进他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成熟。
父母要重视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以良好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环境来影响和塑造幼儿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毕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毕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1前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学业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并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资源.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
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行为的管理、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的一致性等因素也会显著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进步。
这里,我们将通过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探索造成学习不良现象的家庭成因,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家庭资源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交往、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等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提供根据。
2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根据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入组标准,从2308名来自四所小学、二所普通中学的儿童10--15岁)中抽取学习不良儿童211名,一般儿童218名。
并按年级编为5个组,会计实测被试为429名。
2.2 研究工具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参阅国内外同类研究,选用、修订那些已被证明为有效\可靠的研究工具,将其汇总成本研究使用的问卷。
测量内容包括:被试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被试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通过考察研究中施测得到的所有同质性信度Cronbach Alpha值,选择同质性信度在0.6以上的维度作为本研究将要探讨的内容。
2.3研究步骤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深入中小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修改测量工具,汇总成本研究的测量问卷。
以学校为单位,班级为单元.集体施测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SPSS/PC+3.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3.1.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子系统。
本研究选择的家庭心理环境包括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状况。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作者:陈长久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幼儿的健康成长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家庭教育环境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家庭教育环境决定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幼儿身心发展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他们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很有必要。
一、家庭结构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根据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划分,我国的家庭结构大致有四种: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
家庭结构类型的不同导致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也有所不同,因而最终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素质成长。
(一)核心家庭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子女自然而然成为掌上明珠。
这种家庭关系简单,成员关系密切易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子女的自尊水平也越高;核心家庭中父母大多都年富力强,为子女创造更为优越的教育环境和物理环境;而且父母更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等性格。
但核心家庭对儿童的成长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以事业为重的家庭中,不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核心家庭中由于却乏邻里间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和祖父母的监督,家庭暴力使儿童往往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核心家庭中的父母往往用经济上满足作为对儿童情感上的补偿,使儿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有求必应。
(二)主干家庭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这种环境中祖父母可以协助父母照顾管理和教育第三代,孩子可以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的爱和更充分的教育;教育工作也会做得更为深入和细致;父母容易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宽容使子女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妒忌的心理;另外在主干家庭里,婆媳矛盾、父子矛盾,经常的争吵不休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品质的影响及促进策略分析
20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作为儿童最早的学校,家庭肩负着培养儿童行为品质的重责,而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在认真梳理和总结了相关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品质的影响机制,探讨促进家庭环境建设的策略,对提高儿童行为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良好家庭环境的策略,以推动儿童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概述1.家庭环境的概念家庭环境是指一个家庭中的物质和非物质元素,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文化传承、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
它是一个家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家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住房、装修、家具、电器等,这些元素直接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研究发现,孩子的人生规划、自我意识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与其生活的物质环境有关。
而非物质环境则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等,这些元素更加直接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
因此,家庭环境的建立和完善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时,家长应该注重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双重建设,积极营造和谐、稳定、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家庭环境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家人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
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应注意科学布局,巧妙地运用色彩进行家居装饰促进家人身心健康。
比如餐厅应以黄色为主色调,更有利于提高食欲,不建议大规模使用红色,因为红色易使人产生焦躁、疲劳感;家中应避免随意丢弃杂物的情况;日常饮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变化,合理选择适宜的食材。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文献综述篇一: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影响文献综述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学前教育本科闫坤20111217039摘要: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家庭环境包括主观家庭环境和客观家庭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并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作用于子女发展。
本人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态度、父母期望、家庭人际关系等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儿童发展客观家庭环境主观家庭环境研究综述一、客观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模式,包括横向的组合(同代人之间的联系式) ,和纵向的组合(代际之间的联系模式) ,可以1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和数量来看,可以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庭。
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杨善潭等人对两代和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两类家庭幼儿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按照家庭结构的完整情况,可以把家庭分为完整型和残缺型家庭。
完整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等构成。
而残缺家庭则是指由于死亡、离异、遗弃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家的家庭。
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家庭结构与儿童的行为发育密切相关,桑标,席居哲的论文《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组不完整家庭的比率显著比健康组高。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儿童的成长。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 Bradley 发现,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间接影响了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和情感。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方面展开论述。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品德培养的影响1.1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塑造家庭是孩子道德观念的第一课堂。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家庭中注重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1.2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和谐、有规律,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参与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责任感。
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的影响2.1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方法,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3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创造力。
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的影响3.1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交流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儿童发展中的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儿童发展中的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中度过的时光对其学习和行为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首先,家庭环境对儿童学习的支持与激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暖、充满爱的家庭,能够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父母的参与和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听取和理解他们的意见,并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家庭环境对儿童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从小就是通过模仿父母和家庭成员的行为来学习。
父母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对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表现,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此外,在家庭中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方式也是很有益处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促进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另外,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孩子们安全感和情感的支持。
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都对孩子的情感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关爱和鼓励来建立亲子关系,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注和爱护,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父母的支持和理解也对孩子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起着重要的作用,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最后,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机会,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通过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音乐课程、美术或其他课外活动,家庭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结起来,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不可小觑。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一、陈鹤琴家庭教育观的概述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她对于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在陈鹤琴看来,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这并不是说父母要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而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2.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
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3.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陈鹤琴看来,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这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当代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密切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2. 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
然而,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3.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陈鹤琴认为,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当代儿童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认知和技能方面,更包括儿童品德的塑造,如诚实、勇敢、慷慨、同情和尊重等。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父母的行为举止是孩子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
孩子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要把自己的品德表现得尽可能好,比如教育孩子诚实,父母自己也要诚实。
父母的良好行为举止会对孩子的品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不良的行为举止也会对孩子的品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家庭环境也会为孩子品德发展产生影响。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平稳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心理不稳定,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发展,教育出一个不道德的孩子。
第三,严格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品德发展。
严格的教育是必要的,但过度的严格教育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冲击,也会让孩子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决策的权利。
孩子对家庭教育的看法起初是从父母的行为教育方式中培养出来的,太过威胁或是对孩子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品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培养孩子的品德需要全面的方式。
父母应用多种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品德,例如: 谈话、阅读、游戏以及社会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
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给予孩子正面反馈,增加其自信,促进其品德发展。
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品德发展的影响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长在培养孩子品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阶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持续给孩子正向的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品德观念。
同时,家长也要时刻警醒,避免出现品德不好的行为举止,引导孩子正确成长。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希望有所帮助!家庭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一个学生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2/3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的。
少年儿童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加上他们在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就使得父母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质容易在他们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从家庭成员之间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熏陶,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美与丑的最初概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人和事,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身教重于言教”,子女对父母的观察最细致、感受最深,学习时间也长,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好与坏,将决定子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物质环境为孩子后天的身心发展提供条件。
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除家具、炊具、电器等,还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进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须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家庭陈设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员衣着要整洁大方,谈吐文雅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感到舒适、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等良好的习惯。
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
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
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
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
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德育家庭教育
德育家庭教育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社交环境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德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方式。
首先,德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德育家庭教育需要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入手。
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例如,当孩子分享食物或者玩具时,父母应及时表扬并肯定他的行为;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应耐心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另外,父母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帮助孩子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意见,并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家庭还应注重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共同遵循和传承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家风可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引,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家风。
通过言传身教,父母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各方面的品质。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展孩子的德育教育。
家庭可以共同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孩子感受社会的多元性和美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引导孩子从中获取道德启示。
综上所述,德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摘要:家庭教育是个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与教育的其他方式相比,家庭德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家庭在一个人的品德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要以德育为本。
关键词:家庭德育;道德教育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在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逐渐形成起来的。
自工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到上个世纪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规定了义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由于学校教育的强大影响,今天一说到教育,人们就会想到学校和教师,以致于现在的一些家长常常有一种错觉,以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
但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其养成绝不同于知识传授,不能单纯依靠政治课教学培养出来。
诚然,学校教育有其巨大的优势,但对于人的品德培养来讲,学校教育不具有优势也不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孩子品德发展差异的关键所在。
家庭教育应以德育为本,承担培养年轻一代品德的主要责任。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定义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的教育。
《教育大辞典》中将家庭教育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
①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质就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
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将家庭德育定义为“家庭生活诸因素影响子女品德发展的过程”从外延上将家庭德育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狭义家庭德育:指直接影响家长教育子女活动的因素,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是一种显性教育,我们把家长教育观念、家庭德育目标、家庭德育内容、家庭德育方法、家长教育能力五种因素作为狭义家庭德育的评估指标;第二,广义家庭德育:指间接影响家长教育子女活动的因素,通常是一种隐性教育。
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1.研究背景与意义2.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特点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6.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7.结论参考文献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中国,幼儿的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幼儿教师的责任,而忽视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特点本文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典型类型。
权威型父母注重规矩和纪律,但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专断型父母过于强调自己的意见,不顾及孩子的需求;溺爱型父母过于宠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力;忽视型父母则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导致孩子的焦虑和抑郁,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社交技能和自我约束力,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还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需要父母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父母应该了解幼儿的成长特点和需求,采用温和、耐心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
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引言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国制定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本文将对该法进行解读,并深入探讨其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背景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部分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如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教育方式不当等。
–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3.法律保障家庭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可以规范家庭教育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利益。
–鼓励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倡导科学、健康、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
3.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有义务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政府和社会应当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4.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提升其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教育方法应当科学合理,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意义和影响1.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责任,规范了家庭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有效遏制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保护儿童的权益和利益。
2.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将促使家庭教育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和个性化需求,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Abstract Children stage is the key period of moral development,good family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ood moral character. This paper from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education of to explore the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moral behavior habits of an important role,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habits, at last, based on the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high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童年是品德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也是道德教育最有难度的阶段。
②教育是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组成,其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尤其对儿童时期的教育,它所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而且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品德是否得到健康发展。
1 家庭教育方式及类型
已有文献资料的研究表明,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将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
③
第一,专制型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们的一切,强制性使孩子听命于父母,有着无上的权威。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太过于严厉,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自信,特别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会变得没
有主见,从而会征求父母的意见,这样就导致孩子性格不会很独立。
第二,放任型教育方式表现为孩子在父母眼里无足轻重,父母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漠不关心,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规定或要求,更没有所谓的奖励或惩罚,任其孩子自由发展,容易产生的结果是亲子关系淡漠。
这是由于父母放弃了教育的责任,对子女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民主型教育方式指父母能够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这种方式是这三种类型中最好的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变得积极、乐观、主动。
2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
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就是指培养儿童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之固化为儿童的一种内在要求。
④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是家庭教育必须履行的责任,没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儿童道德的发展不会很有利,所以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体现在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水平上,而是表现为儿童的道德行为。
2.1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众多的社会事实可以证明,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良好品德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⑤小孩子由于其年龄的特点,喜欢模仿,所以家长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使孩子在无形中得到教育,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直、乐观、善良、自信、坚毅等良好品质的儿童,往往都有一个温馨、民主、有责任感的家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儿童接受父母教育的基础。
⑥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以
爱为先导,依据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使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父母爱的关怀,自然地接受来自家长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父母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循循善诱,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2 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不良品质形成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儿童性格无视他人、自控力弱、自负高傲、易冲动现象,大多都是由于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缺乏理智。
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乖张的个性,无拘无束,任性作为。
其次,放任型家庭教育,跟孩子之间交流的比较少,导致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其实孩子是非常敏感,能感觉到父母很忽视他们,这样也会使儿童性格内向、兴趣狭窄、缺乏理想、情感淡薄,一旦发生挫折,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甚至发生侵犯行为,这种现象多是由于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
在放任型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思想观念和做事方式采取的态度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⑦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只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对孩子无原则地迁就,就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3 提高家庭德育效果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念
思想支配行动,所以要想改变以往的误区,首先就要从改变观念开始: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育人为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家庭教
育来说,首要的就是家长自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明确要以发展孩子的品德为前提。
⑧在重视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关心孩子学习、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孩子在心理上的需要、更应关心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更应重视家庭人文环境的建设,作为家长要树立好榜样,使整个家庭处于和谐、健康的氛围中。
如此,才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才能帮助孩子树立平等、共生、创新的现代意识。
3.2 明确家庭德育的任务和方式
家庭是一个可以积极作为的生动舞台,而不是社会的被动从属物。
家庭德育理应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德育培养的方向。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的价值观是复杂的,作为家长,要懂得取舍,择其善者而从者,其不善者而改之,以新的、正确的价值为导向,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现代家庭应不断接受和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新型关系,即成年人反过来也要向孩子学习,孩子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念、经验、知识等反哺给成年人。
⑨可见,家庭德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积极互动的影响过程,是一种双向性活动。
3.3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家长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水平。
既然是家庭教育,那么父母在这个方面很大程度上充当着教师的角色。
教育是一门专门性的学问,要想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父母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这个工作,应该具备相应的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品质。
所以家长应有危机意识,不断地自觉地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养。
方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良好的正确的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
所以,作为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⑩
3.4 营造积极、自由、民主的家庭气氛
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良好品德养成离不开彼此之间相互的尊重、信任,而构建父子、母子间信任和谐的关系,需要家长充分发扬互敬、互爱、民主、平等的原则,以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不能高高在上。
尽管在称呼上有父子、母子之分,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分,但父母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新型家庭关系,营造积极、自由、快乐、和谐的家庭气氛。
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不能唯我独尊,日常的关于孩子的家庭活动不妨让孩子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多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以便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Z这样子的话就会看不到大人与孩子之间苦恼和僵持的局面,使孩子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成长,从而也使孩子在家庭中能够轻松、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总之,要坚持一个原则: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以鼓励为前提、肯定为基础,积极发现、正确引导,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
注释
① 百度新闻网.
② 金生?v.我们教给儿童怎样的道德[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24-25.
③ 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影响的形成研究.西南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01.
④ 王兆先.家庭教育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25.
⑤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70-72.
⑥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3-64.
⑦ 张爽.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2-113.
⑧ 缪建东.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⑨ 杨宝中.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130.
⑩ 王敏,张振松.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J].教育研究,2006(2):125-126.
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30.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