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作品需具备的要素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园林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园林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园林设计要点分析现代园林设计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功能性和美学特点。

以下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要素:1. 环境保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并减少对自然的影响。

这意味着在建造或改建现有景观时必须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2. 功能性:现代园林设计强调景观设计的实际功能,包括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游乐区,以及为人们提供各种户外活动,如运动和文化娱乐等。

3. 空间设计:现代园林设计注重场地的空间设计,该设计必须考虑许多因素,例如人群流动、阴影和通风等。

园林设计师必须保证游客能够自由通行,并能够安全且舒适地使用该景观。

4. 植物选择:现代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时应仔细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这些植物应该在当地环境下能够生长良好,并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良好的使用价值。

5. 地形工程: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任何可能影响场地的地形,例如水流、地形高差和土层类型等。

地形工程可以提高场地的美观程度、防止洪水和土壤侵蚀,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6. 景观元素:现代园林设计师必须将所有景观元素整合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包括建筑设计、景观灯光、野生动物栖息地、雕塑和其他装饰元素。

这些元素必须在整体设计中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个令人愉悦的景观环境。

7. 灯光设计: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照明设计是园林景观提升美观性和提供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场地的合理照明可以使整个景观变得更加美丽,并提高场地的可用性,例如在晚上期间带来的夜间旅游。

总的来说,现代园林设计追求实用、美学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注重景观建设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建造出既实用又美观舒适的园林景观。

园林的要素及审美特征

园林的要素及审美特征

03
园林的审美特征
自然美
01
自然美
园林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山水、植物和自然景观等方面。通过巧妙地
运用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大
自然的魅力。
02
山水之美
山石、水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山石的奇特、水景的灵动都能为
园林增添自然之美。同时,山水之间的呼应、对比等关系也是营造空间
审美特征
园林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和意境美等方面。自然美体现在园林对自然元素 的尊重和利用;生态美则强调园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和谐美是通过各要素的协调配置实现的; 意境美则是通过园林的空间布局和细节处理,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对未来园林设计的展望
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生态化。智能化设计将使园林更好地 适应环境和满足人的需求;生态化则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破坏。
植物要素
树木
树木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构成园林的绿色背景, 提供阴凉和生态效益。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季 相变化,能够丰富园林的视觉效果。
花草
花草是园林中的点缀元素,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和层次感。 不同种类的花草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花期,能够创造出四季 不同的景观效果。
道路要素
主路
主路是园林中的主要通道,通常宽阔平坦,能够满足游人通行和车辆通行的需要 。主路的设计要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起到调节微气候、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水景的 类型多样,包括池塘、溪流、瀑布等,能够给人带来清新、宁静的感觉。
建筑要素
主体建筑

园林要素及审美特征

园林要素及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用的石料主要有湖石和黄石两种,因 其质地、色泽、形态不同,叠出的的假山也表现出不同的风 格,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堆山叠石,黄石山要浑厚中见空 灵,湖石山要空灵中寓浑厚。
黄石叠山
太 湖 石 叠 山
(三)、山的审美
• 1、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 主要是点缀和分割空间,增添园林野趣与自然美。 • 点缀空间,增添自然美。 • “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沈德潜) •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宋玉《高唐赋》) •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何逊《拟古》) •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 (1)以假乱真。 • (2)瘦、透、漏、皱、清、丑、顽、拙。
4、楼
楼多作观景之用, 供游人登高俯景, 又使自然景色更 具诗情画意。 岳阳楼
楼阁的审美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 全园、统领全园, 可以作为最佳观 景点。
• 榭——台上开敞的房屋。其借景而成, 常伸向水中、花中,上悬下挑,将人带 入景中。多用于点缀水景或花景,观赏 风景,休息纳凉。
• 厅——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常用作聚会、 宴请、赏景之用。
近 春 园
(一)水的形式 个园四季假山 1、大型水面 这种园林一般是利用湖泊、池沼等天 然水面,人工依势稍加改造。 2、小型水面 较多出现在小型园林中。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
• ①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 以掩饰; • ②隔,或筑堤,或架曲桥,或步石; • ③破,当水面很小时,以乱石为岸, 植配细竹野藤。
谐趣园
三、园林中的建筑
建筑,是园林中的“眼睛”。 中国园林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多曲;②多变;③雅朴;④空透。
• (一)园林建筑的作用和审美标准 • 作用:它的存在是要为山水服务,起到 一种点缀和连接的作用。 • 审美标准: • 1、尽量排除过重的人工雕琢和装饰的痕 迹,从自然流畅的曲线、简单明快的造 型和清淡素雅的色彩上贴近自然。 • 2、达到情景交融。

园林景观中的四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四要素

园林景观中的四要素
1. 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们可以增加绿色空间和美感,并且可以提供遮荫避暑的功能。

不同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生长特点,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效果。

2. 地形:地形是指地势、地貌和地形起伏等自然条件,它会影响景观的布局和形态。

设计师可以利用地形特点,创造出自然、流畅、丰富的地形景观,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最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的要素之一。

它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效果,如池塘、喷泉、瀑布等。

同时,水体还可以起到温度调节、增加湿度、净化空气等环境保护作用。

4. 硬质构造:硬质构造是指园林中用于加固、修建和固定结构的建筑、道路、平台等。

硬质构造物可以起到分隔、引导、组织景观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表达力。

不同的硬质构造物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

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

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

园林艺术构景要素分析一、建筑从总体上讲,五公祠的景观建筑在典型岭南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南洋建筑的部分特征以及海南独特的气候风貌,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建筑形态。

下面就以五公祠中两栋最主要的祀祠建筑苏公祠和海南第一楼为例对其造园建筑要素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苏公祠。

位于五公祠东侧的苏公祠是后世为祭祀苏轼及其子苏过而建的。

祠堂入口处为六檐栿大门,门两侧为八字形朱红山墙,门前摆放两对貔貅石雕和一堆抱鼓石石雕。

以上所有山门建筑制式均标志着祠堂规格之高。

入门后能见门前有廊,廊墙两边各开一个六角形锦窗,锦窗为海南花窗的木条格样式,依此足见苏公祠建筑小品之精美。

祠堂内,顶部为灰布色板瓦,横梁装饰滚龙琉璃瓦扣脊,正中四方撑起四根金色原木立柱。

整个祠堂内空间明亮宽敞,风格大气恢弘,具有浓厚的中国官家建筑韵味。

其次来看海南第一楼。

海南第一楼是五公祠中最高的建筑,同时也是全园的核心建筑,其由朱红漆木料构建而成,楼高11.5米,进深12.3米,东、南、北三面各开三处窗扇和门,整体空间通透、敞亮。

二楼正面,黑底金字的楷书额匾“海南第一楼”赫然醒目,搭配左右“唐嗟未造”和“只知有国”两幅凭吊先人楹联,很好地烘托了整栋楼的英烈之气。

二、山石雕塑海南五公祠内的山石雕塑同中原大陆地区园林山石雕塑精雕细琢的风格不同,其大多造型古朴、工艺简单,崇尚稚拙、热情、原始的表达。

我们可以从山石与雕塑两方面对这一造园要素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山石。

五公祠内的山石景观主要指位于琼园西北隅的游仙洞。

该洞整体上呈不规则椭圆形,由海南当地的火山岩堆砌而成,山体最高处有5.5米,占地160平方米。

洞内为青石板铺路,南、北、西三个方向留有洞口,任游人迂回进出。

其中,南洞口镶嵌石匾一块,其上阴刻楷书“游仙洞”三个大字。

总的来看,游仙洞除开凿出口外,山石均未被雕琢、打磨,呈现出原始而自然的形态,搭配东北侧高大粗壮、遮天蔽日的榕树,整个山体更是呈现出和谐统一、宛自天开的意境美。

造园四大要素

造园四大要素

造园四大要素造园四大要素是指景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形、色、香、声。

这四个要素在景观设计中都拥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体验。

一、形形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形状、线条和空间的组合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各种形态实现,比如说花卉植物、草坪、水池、建筑物等。

正确选择适合的形状和线条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通畅、流畅,让参观者在其中感受到舒适愉悦。

例如,曲线的形状可以使空间更加自然,更加流畅,更加和谐。

建筑物的线条也是表达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形态也是建筑视觉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状和线条不仅可以表达自然美,还可以表达建筑美和艺术美。

二、色色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颜色组合。

国际惯例在四季中选择的颜色有四种:春季选择艳丽的颜色,夏季选择清淡的色调,秋季选择红、黄、绿调和深色,冬季选择素雅的黑、白、灰色调和偏冷色调。

在园林中,色彩随处可见,比如说花卉、草坪、树木、石材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烘托出斑斓的四季美,增强园林景观的魅力。

比如在春季,五颜六色的花朵可以让园林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夏季,浅色调的花卉可以散发清凉之气,使人感受到夏日的清爽;在秋季,主色调是红、黄以及绿色植物的深色,色彩搭配可以造成温暖感,让人们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三、香香是园林中的又一重要元素。

如香樟、月季、桂花等花卉都是散发芳香的植物,让人们在浸泡在美妙的环境中。

香气能够传递众多信息,它传达的信息不仅是与自然的关系和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与人设施和人文思想的关系。

在旅游景点和度假胜地中,谷物和麦芽的味道可以使游客体验传统的爱尔兰民俗;在山的峰顶上摆放着葱、姜和蒜等炒菜,其味道会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味道;在园林或者公园设计中加入香草、花卉等,可以弥补城市环境中的失落感,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四、声声是指景观中的环境声音,这些声音可以通过建筑物、水、鸟语等元素产生。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要素分析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要素分析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要素分析园林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它能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美丽、舒适、愉悦的空间。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风格和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从风格和要素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进行分析。

一、园林设计的风格1. 古典风格古典风格是园林设计中的经典之一,它给人一种古雅、庄重、厚重的感觉。

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运用传统的造园技法,如山石堆砌、水池、游廊、假山、花坛等。

古典园林注重景点的布局和细节的处理,园中的石头、水、树木和花草都极其讲究。

在古典园林中,人的作用比较被动,常常被设计成欣赏者、游人和休息者的角色。

2.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是近年来园林设计中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它运用了新兴的理念和工艺材料。

在现代园林中,常常运用抽象的形式,强调抽象、简洁、现代的感觉。

现代园林中的设计往往更加开放、活泼、形式多样化、充满想象力。

3. 自然风格自然风格是园林设计中以模仿和强化自然景观为特点的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常常使人感到一种自然、野趣、混沌和原始的感觉。

在自然风格中,人不是主角,而是处于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状态中。

自然风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立一个能够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

二、园林设计的要素1.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在设计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自然环境包括水源、地形、植被、气候和野生动物等;周围环境包括建筑群、交通、人流等。

在园林设计中,要把这些环境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使之协调、统一而不失美感。

2. 空间要素空间要素体现了园林设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变化。

空间要素包括大小、形状、高度和深度等。

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处理空间要素,使之达到空间美感的最佳状态。

此外,还要考虑人的尺度及视觉需求,营造出人们喜欢的舒适环境。

3. 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是指园林设计的活动和功能,如休闲、游玩、交流、观赏等。

在设计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和需求来确定功能要素,并做到相互协调,合理布局,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愿望。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设计要求美学、功能性和经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大方开朗的设计风格,让游览者眼前一亮。

在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的工作成为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希望有所帮助!1、地形设计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水、建筑和道路、树木花草,在园林景观中,地形直接联系众多的环境因素,地形形式有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山脊和谷地,在进行地形处理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原有地形,如果在具有草原、江、丘陵等这样的地段上,只要稍加人工的点缀和润色,就能成为风景名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较多,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的分区,例如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有较多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对地形的设计过程中,要有利于地面排水,因为园林绿地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人,碰上雨季,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水,因此要在设计时利用地形的坡度排水,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确保游人的安全;城市中的园林用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改善地形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地形设计中要参考的要领为:主次分明、有观赏性、有层次性、有曲折性,例如,模仿自然界的山岭,建设错落有致的景观山岭,在有山坳、山水结合的项目工程还可以设计一些瀑布、溪水等,还可以引进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把地形设计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台地。

应该注意的是,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对于较高的土山,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的承载能力,需要时进行特殊施工和加固措施。

2、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大型水面还可以进行水上游玩项目的设计,园林的水面也是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领域,因此可以在水体上增加绿化面积。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园林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如下。

一、布局设计颐和园以大水面为主,布局上较为宽敞自然。

其中最著名的是昆明湖,湖面广阔,岸边植被密集,景色十分宜人。

此外,庆春园和长廊分别位于湖北和湖南,它们的布局设计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理念,强调构思、设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二、建筑构筑颐和园以燕京、福临、御花园等建筑群为代表,这些建筑均体现出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豪华和雄伟。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外,这些建筑还反映出室内外的宗教和文化气息,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丰富多彩。

三、园林景观颐和园的园林景观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其中汉白玉大理石舟形山、万寿山、白虎洞三大山石景观堪称园林的珍品。

此外,园内诸多景点如瑞香凉亭,琉璃和电镀铜彩亭、琉璃和电镀铜彩廊等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景点。

四、植被颐和园植被丰富多彩,以草木为主,具有明显的南北特色。

园内植被点缀多彩,春季时盛开的李花、樱花,夏季时盛开的莲花、荷花,秋季时盛开的菊花、秋桂等各种花卉,都是中国园林中最美丽的景观。

五、文化内涵颐和园的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从园内的建筑和景点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充满了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等元素。

例如,庆春、万寿、寿山等名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蕴也无疑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六、园林理念颐和园所体现的园林理念,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如以自然为基础的布局风格,以花卉、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通过几个不同的景点联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

这一园林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的庄严和豪华,也表现了中国园林主要强调的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一、空间布局:1.中心景点的选择:作为一个园林景观的核心,中心景点往往是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在布局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优化设计。

2.主次分明:园林中主要景点的位置应当突出,次要景点的位置则相对较次,形成明确的主次关系。

3.空间层次:景观布局中要有明确的空间层次感,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二、植物景观: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园林中各类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1.植物选择:选择合适的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植物的种类可以决定园林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选择花卉可以增加色彩的变化和美感,选择乔木可以增加庄严感。

2.植物布局:植物的布局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风格要求,可以通过合理的组合和分布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三、建筑景观:建筑景观是园林景观中另一个重要要素,包括了各种建筑物和建筑结构。

1.建筑选择:选择建筑物的样式和设计风格需要与整体园林景观相协调。

建筑物的造型和材料可以选择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风格,也可以选择与周边环境形成对比的风格。

2.建筑布局:建筑物的布局需要与整体园林景观的空间格局协调一致,可以通过合适的空间位置和布局来突出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四、水景:水景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要素,包括了池塘、喷泉、溪流等。

1.水体选择:选择适合的水体形式和面积可以根据园林的规模和特点来决定。

大型园林可以选择较大的水池或湖泊来作为主要水景,小型园林可以选择小巧的喷泉或人工溪流来作为空间点缀。

2.水景布局:水景的布局需要考虑水体和园林景点的相互关系,可以根据植物的分布和建筑物的位置来安排水景的位置,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总之,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植物景观、建筑景观和水景等多个方面的要素。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布局,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和美感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三、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2、理水
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园林,谁
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是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
主。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
掩、隔、破。
三、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3. 植物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
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
精神境界有关。古树名木对创
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
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2、 移步换形
在布局上采用灵
活多变的手法;善于
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
处理。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3、水面建设
大多以水面为中
心,四周散布建筑,
构成一个个景点,几
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4、修身养性
私家园林的
主要以修身养性,
北方园林封闭性强,内外区
分明显,等级分明。
南方园林通透、灵动,层次感
强,小巧精致,注重自然景物的融
入。
南北园林建筑在尺度方面的差
异也是极为悬殊的。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二、中国南北造园艺术的差异

4、色彩处理



北方园林较富丽,色彩浓
厚,风格较为粗犷,体现着皇
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南方园林色彩较淡雅,风
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点
3、富有诗画的情趣,重 视意境的表达
中国的诗画艺术都很
强调意境,那么富有诗情画
意的中国古典园林同样也重
视意境的表达。它讲究综合
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使游览

园林景观的六大要素

园林景观的六大要素

园林景观的六大要素
园林景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其美妙之处在于其六大要素:构图、色彩、质感、形态、气息和意境。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六大要素。

一、构图
构图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

它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决定了整个景观的形式、空间和结构。

好的构图应当符合自然、美观、适用和实用的原则,使整个景观呈现出和谐、统一、平衡的效果。

二、色彩
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情感和氛围。

色彩的选择应当考虑到季节、气候、植被、建筑等因素,使整个景观呈现出舒适、和谐、美丽的效果。

三、质感
质感是指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材料的表面纹理、光泽、质地和手感等特征。

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质感,使整个景观呈现出丰富、有趣、独特的效果。

四、形态
形态是指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比例和布局等特征。

好的形态应当符合自然、美观、适用和实用的原则,使整
个景观呈现出和谐、统一、平衡的效果。

五、气息
气息是指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植物和景观元素所散发出的气味。

通过运用不同的植物和景观元素,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气息,使整个景观呈现出清新、芬芳、宜人的效果。

六、意境
意境是指园林景观设计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色彩、质感、形态和气息等要素,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意境,使整个景观呈现出独特、深刻、富有感染力的效果。

园林景观的六大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在这些要素的协调和统一下,才能创造出美丽、和谐、宜人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基本要素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山、水、植物、建筑和匾额、楹联与刻石等五个方面。

山景是园林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水景是园林景观的脉络;动植物(特别是花木)为园林景观的肤貌,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景观要素的链带;建筑起着联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媒介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象征;匾额、楹联与刻石为园林风景的画龙点睛之处,为园中的景点增加诗情画意。

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设置,而是各得其章法,通过园林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造园者的情怀。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对仙境的向往:一池三山,象征东海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模写山水: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宋徽宗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3)写意山水: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二、理水为表现自然,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1)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

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首要环节。

场地的选择应考虑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和文化特征等方面。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水资源等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确定适宜的场地。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社区需求等,需要结合市民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文化特征包括历史遗迹、地域特色等,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以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空间布局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果。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入口广场、交通路线、绿化带、娱乐设施、休闲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合理性、景观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美感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绿化面积和绿地比例,以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

三、功能设置:功能设置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功能设置要基于场地选择和空间布局,根据社会需求和市民需求确定园林的功能。

功能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在功能设置中,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又充分展示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景观营造:景观营造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景观营造包括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

景观设计要注重美学和艺术性,根据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创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要考虑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同时,还需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

总之,园林规划设计的四要素是场地选择、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和景观营造。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科学的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和精心的景观营造,可以打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美观大方的园林空间。

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分析

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分析摘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要素;美学;意境1 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构建,主要是在模拟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建筑和植物,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各种造景要素的艺术化处理,充分体现出造园者文学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园林中“景”的灵魂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造景要素的有机结合。

2 多姿多彩的建筑园林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具有错落有致、迂回曲折之特点,使得园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扩大和丰富了园林空间。

园林建筑主要包括廊、亭、堂、榭,阁等基木类型。

廊是有覆盖的通道,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可达到“引人入胜”、“步移景异”的效果;亭主要用来休息观景,兼做景点,由此可以欣赏到外界空间中的自然景物;堂可用于会客、宴请,也可以用作观戏或用作书房,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

园林中的榭小巧玲珑,精致开敞,近可观鱼,远可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景点;阁形体空透,是园林中最高的建筑,可供游人登高望景。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类型多样,园林建筑空间也非常丰富。

在布局上,由于受我国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

儒家讲中庸和谐,常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方法求得整体统一。

如避暑山庄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巧妙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多变与自由灵活。

如苏州园林的雅致、婉约、内敛就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

表现在造型上,园林建筑房顶多采用举折和房面起翘、出翘,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楼造型如鸟翼舒展,飘逸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的曲线生动流丽。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永久保持城市园林艺术活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园林影响力;前言各种景观元素成为城市综合体公园的主要组成,对公园主体的展示与空间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园的景观基本要素,一般分为山地、水面、房屋、建筑小饰品、街道、植被等,而这些因素在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的组合与表现中分别担负着组成基本要素的作用,在感觉享受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唯有将这些基本要素和谐的相互配置结合,方可形成和谐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

一、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风景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与其他类型的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呈现给大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它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而且还要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观赏感。

它既要满足景区内游客的不同需求,又要注重室外空间的利用与合理的安置,并且需要保持室内室外空间的协调,从而达到美观又实用的目的。

风景园林的设计极为灵活多变,因此它在设计手法和技巧上与其他类型的建筑会有很大的不同。

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1立意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要追求令人记忆深刻的整体立意,更要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建筑功能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感动人心的目的。

虽然我国拥有极大数量的园林亭台,但是这些亭台都独具一格,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几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亭台。

它们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比如花草、楼宇、溪水等合理配置,形成了独特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风景园林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色彩,但是也不能缺少古典特点,更不能直接复制古典园林,要做出一定的创新和优化,简单的复制只会降低其本身的吸引力和独特感。

风景园林需要突出意境的产生和渲染,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自然环境因素。

为了凸显风景园林人文特色,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最大化发挥自然环境的价值。

园林实习报告景观要素分析

园林实习报告景观要素分析

园林实习报告景观要素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自然美和人工美,旨在创造一个和谐、美观、实用的生态环境。

在本次园林实习中,我深入了解了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一、地形要素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它对园林的视觉效果和功能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地形特点进行设计和利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塑造起伏的地形,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园林更具魅力。

此外,地形还可以用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高地可以用来建造观景台,低地可以用来打造水景或休闲区。

二、水体要素水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它能为园林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实习中,我了解到水体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水体的形状和大小应与整体园林风格相协调;其次,水体边缘应设计得富有变化,如采用不同材质、形状的边缘,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最后,水体周围应搭配适当的植物和建筑,以突出水体的美感。

三、植物要素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合理搭配。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观花植物、观叶植物和观果植物相互搭配,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此外,还应注意植物的四季变化,使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都有亮点。

四、建筑要素建筑是园林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它能起到烘托氛围、提升品质的作用。

在实习中,我了解到建筑设计应遵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如亭、台、楼、阁等,使园林更具文化底蕴。

同时,建筑的材质和色彩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自然融合的效果。

五、铺装要素铺装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能起到美观作用,又能方便游客行走。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风格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和图案。

例如,休闲区可以选择舒适度较高的草坪或木栈道,而主干道则可以选择耐磨防滑的砖石材料。

通过本次园林实习,我对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和谐、美观、实用的园林环境。

园林要素文化馆分析

园林要素文化馆分析

园林要素文化馆分析
一、园林地面的设计分析
地面设计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

二、园林水体的设计分析
水体设计是决定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水体景观作品,应该从景观的角度深入分析水体的基本特性,然后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设计之中。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之物,具有两种基本景观特性,即自然景观特性和人文景观特性。

三、园林建筑的设计分析
建筑设计是一门涉及美学、环境艺术、风景建设、结构技术的学科,它是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创造性强的综合学科,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园林作品需具备的要素分析 尹书健

园林作品需具备的要素分析 尹书健

园林作品需具备的要素分析尹书健发表时间:2019-09-05T15:59:58.54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作者:尹书健[导读] 殷、周时期是中国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园林还仅是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上层阶级所拥有的“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尹书健身份证:43042119790511XXXX海南兴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殷、周时期是中国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园林还仅是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上层阶级所拥有的“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秦和西汉是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并确立了园林中“宫”、“苑”2个类别,对后世中国宫廷园林的建造影响极为深远;寺庙园林出现于魏晋时期,文化和经济都繁荣昌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写意山水;在明清时期,这种写意山水造园艺术进一步发展,并且趋于成熟阶段。

后期发展成熟的中国园林,布局严谨巧妙,技艺精湛高超,风景山明水秀,境界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意境,从中修身养性,其秉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改造的鬼斧神工,对自然独特深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本文主要对自然式古园林的构景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山水关系;构景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自然式园林的美。

的确,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中,园林与山水画和田园诗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空间上讲究“隔景”、“藏景”,要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趣。

园林的美是利用地形(包括山和水)、植物、园林建筑、广场与园路、园林小品等构景要素组成的,园林是以山、水为骨架,植被为装点的构景方法。

一、山、水地形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传统园林中园林布局最注重的处理手法就是顺应自然。

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作品需具备的要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3:54:27.9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尹书健[导读] 摘要:殷、周时期是中国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园林还仅是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上层阶级所拥有的“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秦和西汉是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并确立了园林中“宫”、“苑”2个类别,对后世中国宫廷园林的建造影响极为深远;寺庙园林出现于魏晋时期,文化和经济都繁荣昌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写意山水;在
明清时期,这种写意山水造园艺术进一步
身份证号码:43042119790511XXXX 海南兴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殷、周时期是中国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园林还仅是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上层阶级所拥有的“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秦和西汉是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并确立了园林中“宫”、“苑”2个类别,对后世中国宫廷园林的建造影响极为深远;寺庙园林出现于魏晋时期,文化和经济都繁荣昌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写意山水;在明清时期,这种写意山水造园艺术进一步发展,并且趋于成熟阶段。

后期发展成熟的中国园林,布局严谨巧妙,技艺精湛高超,风景山明水秀,境界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意境,从中修身养性,其秉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改造的鬼斧神工,对自然独特深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本文主要对自然式古园林的构景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山水关系;构景
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自然式园林的美。

的确,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中,园林与山水画和田园诗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空间上讲究“隔景”、“藏景”,要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趣。

园林的美是利用地形(包括山和水)、植物、园林建筑、广场与园路、园林小品等构景要素组成的,园林是以山、水为骨架,植被为装点的构景方法。

一、山、水地形
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传统园林中园林布局最注重的处理手法就是顺应自然。

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

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

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

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

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这也就是明代计成说的“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陡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

要是平地造园,也要“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

水是园林的灵魂,水是园林的生命,水因山转,山因水活,山水是园林构景的主要要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园林风景中山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

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山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

要是园中的水是一潭死水,就会腐臭变质,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

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自然山水中的园林,得到活水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只要引进天然水源就可。

,如杭州灵隐寺的冷泉、无锡寄畅园的二泉水等;有些园林景观中,泉水源头本身就是很好的一景,如太原晋祠的难老泉、济南大明湖的趵突泉。

在城市园林施工过程中,也要疏通水的去路,接入天然的河道。

古园中的闸桥、闸亭都是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

有些城市园林,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造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将园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活水沟通,来保证水的活力,江南一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用这种办法救活水源。

二、植物
植物是园林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园林构景的题材。

园林植物与地形、建筑、山水等有机配植,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

美丽的景色让人触景生情,流连忘返,盈育和产生诗情画意的美好心情。

而树木花草的色彩及沁人心脾的情香,则更让人享受到陶醉于自然怀抱的美感,在欣赏大自然中达到养目清心、精力充沛的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植物以求最佳环境和生态效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熟悉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美学特征,了解人们的审美心理,合理地、科学地设计和配置。

在植物种栽上,要适树适栽、适时适栽、适法适栽,在植物选择上,要因地制宜,注重当地的乡土植物和野趣植物。

例如,杭州萧山湘湖风景区的植被景观中,倡导还原湘湖原有地域性植被,发掘湘湖历史上原有的植被特征,强调湘湖植被的乡土地域性,种植以香樟、浙江楠、垂柳、银杏、樱桃、杨梅、桂花、山茶等为主的树种。

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同山水造景一样,要顺应自然。

我国古园中栽花种树的原则,是让其自然生长,不加人工约束。

因此,在古园中几乎看不到西式花园中那种笔直的林荫道,修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和十分对称、规正的花台,园中植物几乎都是姿态舒展、生意盎然的。

而且它们往往间杂种在一起,就象在山野中一样。

有姿态古拙可以入画的老树,有随时会变化的各色花果,诸如桃、李、海棠、柿子等果树,在园林中互相辉映,给景色平添了不少山野的自然气息。

园林中除考虑植物要素外,自然界往往是动植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观鱼乐、听鸟鸣等将为园林增色不少。

三、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园林与建筑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人工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在园林中既可起到点景的效果,又为赏景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园林中建筑物的单体造型分厅、堂、房、亭、台、楼、阁、廊、桥等,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根据园林设计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而且必须考虑适当的建筑与建筑的组合。

功能不同形式各异,才会使景点更加具有个性。

此外,还要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刻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多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手法是建筑物与自然景物互为穿插、渗透,形成开敞与封闭、内聚与外向兼有的空间形式。

园林设计时,应按不同的功能、地形、地貌条件和园林规模因地制宜、灵活采用。

四、广场、园路及园林小品设施
广场是现代园林空间的重要节点,是集聚人流的重要休闲场所。

园路则是观赏园林景观的行走路线,根据园内的景点动态考虑设计,并要考虑到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行走中景观变化丰富,以视觉的变化带动心理的变化,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弥补游园过程中的乏味。

广场与园路、建筑的有机结合,对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场与园路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

广场与园路的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和联系的作用。

在景观效果方面来讲,广场和园路本身也是一种景观,因而在广场和园路的形态设计,铺装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园林景观风格、各种环境因素及排水方便等问题,尽可能做到科学、经济和合理。

园林小品设施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林小品设施一般包括园林雕塑、花坛、花钵、休息设施、便利设施等。

园林小品的形态及设置应与园林造景的主题思想相呼应,也是园区主题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段,因而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在形式美观和审美心理作考虑。

无论是在造型、色彩上,还是在材料的使用上都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处理好功能与使用、艺术与技术等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上,自然式园林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而且在时代上影响至今,虽然在现在的商业地产中园林景观体量有所浓缩,但对园林景观效果方面要求的更为细致、精致,这也是溶入现代人居文化及时代气息一种体现。

在不同的时代、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中国式园林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当代的社会文化和人居文化的需求和追求,促进了有特色的中国式园林文化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利标.试论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5年48期
[2]胡惠云.试论城市园林经济的发展趋势[J].门窗 2017年10期
[3]薛立子.我国园林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6年1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