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合集下载

浅谈《诗经》中意境的创造

浅谈《诗经》中意境的创造

浅谈《诗经》中意境的创造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后世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和各类题材的滥觞,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各种艺术手法衍生的园圃,尤其是抒情文学的独有的艺术至境形态,亦即意境创造的导源。

《诗经》的意境创造,对后世诗歌创作乃至有关“意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从根本上讲,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即在于主体色彩的展现程度与物我结合的深浅程度,王氏对这一点已说得很清楚。

有我之境主体色彩浓烈而物我结合程度较弱,无我之境主体色彩较淡而物我结合程度极深。

但无论有我无我都是物我交融有我存在的艺术境界。

就有我之境而言,《周南·卷耳》、《小雅·何草不黄》这两首诗可为代表,前一首写一个行人一方面深情地怀念着家中的妻子,一方面又不得不驾车驱马,翻山越冈地在外奔波,因而忧伤满怀,愁苦难奈,惟有借酒遣怀,然而却愁情更甚。

诗人虽然没有着意地把内心的穷愁借外物的描绘渲染来加以体现,但古道山冈,仆病马疲,斯人憔悴,无不显明眼中景即心中情,只因心苦,故所见无一不苦,虽无孤馆斜阳或泪眼飞花,但也可算的是“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后一首写一个戍卒终日奔劳,困苦不堪,长年过着非人的生活,简直与野兽无异。

诗中着意渲染了一幅秋草枯败行人凄苦的画面,“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诗境至此,穷仄极矣。

”因其内心惨怛,故而放眼皆悲。

这两首诗均能将心中所感现之于眼中所见,虽然在物我结合,以物写我方面还不成熟,很多东西还得靠直抒胸臆来体现,但是诗人极善于将内心的情绪巧妙地扩散到身之所处的周遭环境之中,并用一种暗示或隐喻的方法渗透到眼见的事物上,固是写景不多,伹能以情见景。

这未尝不是一种值得称道,带有原始色彩和朴素意味的有我之境。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单磊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第2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可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

起始两句写在涧边的所见所闻,是雨前傍晚的涧边的春景,从岸上写出;后两句写雨中西涧的景色,从水中写出;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

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一.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或分歧。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

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

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从唐朝开始,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带有浓厚的文化成份,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从而反映出古典诗歌特有的精神文化内容。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出一个深刻内涵的文学
形式。

以《诗经》为例,它以抒发情感,表达故事的形式来描绘丰富的意象,反映出生活的理想和理念。

它们利用事物的一切物性,像是精致的元素组合、构思新奇的比喻等,来架构出一个虚构的世界,就像进入一个虚构的天地,赋予古典诗歌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楚辞》中,诗人以重复性的语言和情感而丰富了其文学形式,显现出华美的意境,以及浪漫激动的情节。

其中以神话、谣言、传说等元素,形成了带有叙事色彩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意境。

《诗经、《楚辞》之外,新月派、元曲、清朝诗人等更是丰富了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新月派的诗歌以朦胧而抒情的语言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意境;元曲的诗歌则以激情的主题为主,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清朝诗人以其灵动的双关语以及诗能激情的语言,在其中精心建构出一种清雅浪漫的意境。

古典诗歌的意境与其他形式不同,它不仅代表了文学艺术的华彩,也将文学史上存在的传统文化以及珍贵的历史精神融入诗歌。

以《诗经》为例,它润物细无声地展示出一处古老宁静的田园诗意,渲染出一种贴近自然的深远思考,指向着一个智慧的地方。

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不仅给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灿烂的色
彩,而且精湛的建构展示出一个古老文明的审美,将古老文明在这些古典作品中复苏。

古典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蕴含,呈现出一种真实而深沉的文化情调,给人以恒久的感动。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它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规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者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经作者们的精雕细琢,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形态。

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它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风格来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语言上,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受到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来传达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在具体表现上,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物与情的融合等方式来呈现。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同时,在表现物与情的融合上,古代诗人常常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暗示等,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诗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总之,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极浓极烈的审美享受。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所谓文学意境指的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 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谓“意”即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作者 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等;所谓“境”,就是作品中的“意”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能 作用的最大艺术空间,以及这一最 大艺术空间所能产生的全部艺术效果。

意境 是客观物象与作者主观情感二者完美统一所艺术地反映出来的人类生活的本质的 真实, 是我国 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

•、状物移情一一意境创造之“经”在诗歌创作中,作者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他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 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境)来"移情”, 这样便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构成诗的意境。

诗人是很懂得其中真味的,他们多采 用富有感染力的外在客观形象来表情达意, 即往往把一种抽 象的情绪“移”到外在事物上加以表现。

如“愁”,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抽象情绪,古人用多种形象 来托愁、寄愁,创造出了多种愁的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李案》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 忽而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青玉 《虞美人》飞红万点的人海, 、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 的细雨。

这些具休的景使我们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

人们由“移情状物”的桥梁,由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了可感知的彼岸,从而走进了愁的“天国” 。

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于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

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

”⑧所以,我们创造意境要“状物移情”。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云:“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 此言极为中肯,那些矫揉造作、无“情”呻吟的作品是创造不出真正的意境的。

、缘景生情一一意境创造之“纬”一种是借景抒情。

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

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

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作者:全珂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摘要:抒情文学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课本所包含的相关作品也较多,学生加强对抒情文学作品的探讨与深入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而针对抒情文学作品而言,意境是作品表达艺术美的重要基础,掌握作品意境的分析能力很重要。

本文简要就抒情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塑造与表达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抒情文学中意境的把握。

以期为广大高中学生提高对抒情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作品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

关键词:抒情文学;意境;塑造;把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意境主要是指意识和情境,其中意识主要是抒情文学作品中作者用来表达个人意志情怀的总称。

但是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也是依附于生活实际而存在的,即意识是由情境所产生的,没有情境作为基础则不存在相应的意识表达。

常见的表达包括“触景生情”、“情随境迁”等,都是情感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表达。

意境是抒情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在散文、小说已经诗歌当中都有着具体的体现。

一、抒情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的塑造与表达抒情文学中的意境表达,情景交融是基础,不论是诗词、散文还是抒情小说都应当遵循此原则。

例如,身处他乡的作家黄河浪在看到异乡屋前的两颗高大的榕树时,便会由景深情的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其将这种情感融入了著名散文篇《故乡的榕树》一文中,通过对故乡榕树的详细的描写,将其当作思念故乡的重要媒介,将原本抽象的情感直观化的体现。

其将榕树写得很美,就越加能体现其深深的思乡之情。

这就说明,任何抒情文学作品当中,独立存在的情感和景物是不存在的,其将难以体现构建意境。

但是,这里所探讨的意境相比常规意义上的情景概念更加广泛。

其中,“意”涵盖了文学作品的情感、主题以及思想,而“境”除了是指常规景物之外,其还涵盖了该文学作品的境界以及形象塑造。

并且,意境并不仅仅存在于文风空灵的散文与诗歌当中,其在任何抒情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抒发

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抒发

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抒发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与节奏,表达出丰富多样的意境与情感。

它不同于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与表达方式。

在笔者看来,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抒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诗歌的意境表达意境是诗歌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它追求的是以意象表现思想和情感。

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诗人能够将内心世界中的美好、忧伤以及种种感受转化为形象的词句。

例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李白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以一种朴素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孤独的情感。

这种意境的创造使读者感受到了李白那份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情感。

诗歌的意境通过想象力的运用与形象的描述来展现,它不拘泥于现实世界的表达,而是追求艺术的超越。

比如,在《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描绘烟花的盛景,创造出了壮丽而浪漫的意境。

这种意境的抒发,让人联想到旷远的背景与精神世界,远离尘嚣。

因此,诗歌的意境抒发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美好的追求与想象的展示。

二、诗歌的情感抒发诗歌通过充分发挥语言的韵律与节奏,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情感,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情感是诗歌运用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它可以是喜悦、愤怒、忧伤或者其他种种情感的抒发。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人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秋夜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深深的忧愁之情。

诗歌的情感抒发常常蕴含着诗人对世界的观察与体验。

它通过诗人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感悟,将情感转化为美丽的诗句,引起读者共鸣。

比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以崇高的情感抒发了对雄伟壮观景色的赞美之情,与读者共享美的追求与感受。

因此,诗歌的情感抒发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内涵,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综上所述,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抒发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通过意境的打造,诗人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世界,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思考。

浅谈诗歌的意境

浅谈诗歌的意境

浅谈诗歌的意境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我认为,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

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创设优美的意境是诗人追求的目标,我们欣赏诗,只有进入了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体味作者的情态和获得美感。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诗歌的意境鉴赏呢?一、要把握意境创设的方法古典诗歌意境的创设主要有三种方法:(一)融情入景。

古人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种方法。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全诗虽无一句直接抒情,但月落乌啼的空寂,霜满天的凄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独,每一句都传递着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孤寂和忧伤。

(二)借景衬情。

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古典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也常用此法。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对矫健高翔的鹤的描写正是为了衬托“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不畏旧俗,标新立异,锐意进取的豪情。

(三)托物言志。

先咏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来抒情。

托物言志与以上两种手法的区别在于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整体象征,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

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借塑造春日欢乐、秋天凄凉的柳树形象,抒发了感慨身世、自伤迟暮的感情。

二、要学会抓意象,揣摩意象的丰富内涵什么是意象?“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寫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此语也适用于诗。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浅析《古诗》的抒情艺术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古诗十九首》是由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短诗,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古诗十九首》和《诗经》往往相提并论,它之所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马茂元先生指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它正是由两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古诗十九首》是以抒情见长的,它发展了汉乐府抒情性的一面,使五言诗发展成为成熟的抒情诗。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呈现出了和前代抒情诗截然不同的风貌。

《古诗十九首》所抒之情是自我之情,关注的是一己之情。

在真正意义上表现了人的本身,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各种正常的感情。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数是中下层文人,他们常年漂泊在外,为的是能步入仕途,建立功业。

东汉承袭了西汉的察举制度,有地方察举贤良方正,孝廉,茂才,明经等,然后待诏而行。

所以东都洛阳就成了许多文人士子的游学,读书之地,谋求功名利禄的场所。

但是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一天天的增多,而官僚机构的容纳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现象。

而且东汉末年是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

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上的腐化和堕落已达到顶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文人失去了正常仕进的机会,倍感前途的渺茫和无望。

这样的遭遇,使得他们彷徨苦闷,难以抑制心中的悲哀,发而为诗。

就充满了“怨”的色彩。

但是这种“怨”是哀而怨,不同于《诗经》中的“怨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着眼的是自身,他们无意于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他们要抒发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慨,所忧所怨都与自身的遭遇有关。

令他们感伤的是功业难成“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今日良宴会》);朋友的遗弃“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知音难觅“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相思成疾“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人生苦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中国是诗的国度。

从《诗经》源始,诗歌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自然景物、环境等形象,但无论是什么形象往往又要通过意境来丰富它的生动性和具体可感性,从而达到艺术形象的艺术境界和艺术价值。

特别是抒情性作品的意境,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因此。

在创作时要经常用意境去丰富创作的对象。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的事物和谐融洽而产生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境界。

“意”是指作者被客观事物触动,主体感观产生的思想感情:“境”是指作者所描述的客观事物、景物。

”意”注重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内在和外在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伤、恐惧、痛苦、羞耻等内心体验。

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无法用语言表述主观内心世界,就借助客观环境去表述,这就是情与理的结合。

早在唐皎然的《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精文》中,就强调作诗必须要有意境。

皎然说:“诗情缘境发。

”即诗人的思想感情须通过一种意境艺术地表现出来。

他认为在一首诗作中,从诗思的获得到艺术风貌的形成,一直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不能离开意境。

皎然《诗式》曰“诗人之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取境,是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与客观事物相互融洽,从而形成自然美、和谐美的艺术境界。

在唐朝,意境这一概念进入了文艺理论的范畴,王昌龄的《诗格》最早提出了诗的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提出了“神与物游”:宋代的苏轼也强调了“境与意会”的观点:明代的王世贞提出了“神与境合”的看法:还有清代的王夫之的“妙合无垠”的情与景关系。

这些都涉及意境在文学乃至诗歌创作中的实质理论。

近代的王国维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又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

意境之美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意境之美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意境之美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意境之美: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古代诗词以其富有情感的表达和深远的意义,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追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之处,并深入剖析其意境之美。

一、凝练的情感表达中国古代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唐代的杜甫和李白,还是宋代的苏轼和辛弃疾,他们都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浓烈的情感。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三十一字的诗篇,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思念故乡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之情。

古代诗词通过精准的用词和简练的句式,将情感凝缩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二、意象与意境的独特凝练中国古代诗词善于运用意象和意境,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通过对鹳雀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和壮志豪情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具体的景物和形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示给读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古代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的表达方式,使作品蕴含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意境之美的感受。

三、音韵的表现与情感的升华中国古代诗词以音韵之美著称,它通过平仄、押韵等方式将情感升华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古代诗词注重音律的和谐和韵律的流畅,通过工整的韵律和和谐的音调,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比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词句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古代诗词通过音韵的表现方式,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情感,并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四、多元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中国古代诗词不仅表达了爱情的情感,还包含了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情感的描绘。

古代诗词通过多元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展示了人们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和对世界的感悟。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当我们读一首诗,觉得这首诗写得好,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有人说,这首诗好就好在有意境或境界。

确实,“意境”是中国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意境”说经历了起源、发展与完善的历史阶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其中的脉络、特征与内在联系。

“意境”说起源于“兴”“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汉代经学家郑众说:“兴者,托事于物也。

”这里的“事”是指“人事”,诗人的思想情感;“物”是指诗人描述的客观形象。

“托事于物”就是诗人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诗人描述一对雎鸠鸟在河岸上和谐鸣叫,表达品貌美好的淑女是君子的最佳配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诗人描述春天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表达少女出嫁,和和美美去夫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作为《诗经》的艺术表达手法,“托事于物”能使诗歌产生耐人寻味的情思。

南北朝著名的诗论家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诗品序》)肯定“兴”的艺术功效,使诗歌具有令人回味的艺术遐想。

“意境”说即起源于“兴”。

“意境”说在唐代的提出与发展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最早提出“意境”这一审美概念的。

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其中“情境”是指“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而“意境”的含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说的“情境”与“意境”在“张于意”即艺术构思方面,其实是相通的,皆指诗人经过艺术构思抒发内心真实深沉的思想情感。

王昌龄对“意境”的阐释较为粗浅,但是提出这一概念对“意境”说后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继《诗格》之后,中唐诗僧皎然对“意境”也作了集中的论述。

他在《诗式》中指出:“诗情缘境发”,“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谈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美

谈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美

谈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美《美学基本原理》指出:“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

”在文学作品中,它是作家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或许是一个场面,或许是一片氛围,或许是一种情调。

那么,诗歌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意境的意象美《艺术心理学新编》中指出:“意象,是指包含作家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最小单位。

”而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构成的,它不但给人以想象的时空,而且激励人的情感,给人以启示。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

”王富仁在《诗歌的阅读和赏析》一文中指出:“诗不但要读,还要冥想。

”下面我们就此举几个例子谈谈诗歌的意境的意象美。

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古诗句,所表达的是优美的景象,就是由“细雨”、“鱼儿”、“微风”、“燕子”等意象构成,几个意象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轻盈、活泼,富有柔美感。

它们结合在一起,天上地下,扩大诗意空间,这不但体现出了诗歌的意境的宽阔,而且透露出春的气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又如,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这诗句意境十分开阔,“碧”与“红”搭配,不但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富有大自然的情韵。

大家熟悉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其意象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广阔。

它不仅仅透露出春天的到来,而且春风把广阔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此时,天地葱茏,生机勃勃。

在阅读中,这样的境界,引发读者的思维,从而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效果。

2、意境的情感美“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意境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感情。

正如《美学基本原理》中所说:“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

”诗人创作往往是“情动于衷,而言于外”。

如,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先描绘了七种事物,黄莺、红花、绿树、山村、水乡、酒旗、春风,这些凝成“江南春景”图,后面接着又写了楼台、寺院等,这样描写,使江南春天的优美景色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表达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表达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表达近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抒情意境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体验和情感共鸣。

本文将从诗词中的意象描写、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近代诗词中抒情意境的独特魅力。

一、意象描写的生动形象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常常通过意象描写来表达。

诗人通过精巧的比喻、象征和意境的构建,为读者勾勒出丰富多样的景象,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例如,辛波斯卡的《浏河望月》中写道:“秋天的圆月正蹲坐在河岸边,它思考着鸥鸟是否更快乐。

”这句诗通过将月亮与思考、鸥鸟与快乐相联系,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思索。

二、语言表达的诗意流畅近代诗词的语言表达常常以简洁明快、流畅优美为特点。

诗人们运用富有韵律感和音韵美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使抒情意境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贺知章的《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宏伟景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体现了戏剧性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表达的真挚内敛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常常以真挚内敛的情感表达为特点。

诗人们通过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紧密连接,使人产生共鸣。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道:“蜡烛有心还有意,迎风点燃也向后。

”这句诗通过蜡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痛感,引发人们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四、场景描写的独特韵味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往往通过对场景的描写来表达。

诗人们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的描绘和建构,使抒情意境更具独特的韵味。

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静坐我的井口边望见井水里有人,也井如此。

”这首诗以诗人静坐井口边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水中映照出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近代诗词中丰富多样的抒情意境表达方式,使人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

无论是意象描写的生动形象、语言表达的诗意流畅、情感表达的真挚内敛,还是场景描写的独特韵味,都为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展现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展现

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展现自从《诗经》时代开始,抒情意境一直是诗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和人们内心情感的多元化,抒情诗歌的创作也愈发丰富多彩。

本文将通过近代诗词中的抒情意境展现,探讨诗人们如何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融合,呈现出深沉、细腻、充满生活情趣的抒情意境。

一、五四运动中的痛苦与忧愁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诗人通过抒发内心的痛苦与忧愁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例如,胡适在《忧国忧民忧社稷》一诗中写道:“两手双捧忧国恸,十年窗下剿命儿。

愧无细意对谁话,生怕言文误国家。

”胡适以激烈的语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愧疚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渴望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二、乡愁与思乡之情乡愁是近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通过描绘乡村风景、讲述家乡故事以及表达与家乡相关的情感,诗人们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抒情意境。

例如,郭沫若的《世界无人不晓的大海》中写道:“不减,不增,不期,不迟。

我,到处都有,唯独没有我。

”郭沫若以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思乡之情。

这种幽微而深沉的抒情意境,通过诗人对故乡的细腻描写,唤起了读者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三、爱情的甜蜜与苦涩爱情一直是人们心灵世界中最为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之一,也是近代诗词中最为热门的题材之一。

通过描绘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诗人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创造了许多充满韵味的抒情意境。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道:“背影已在,长亭外,天也渐渐黑了。

我茫茫回首,愿我下辈子,继续追随在你的天边”。

徐志摩以细腻而痛切的笔触,描绘了他与爱人在别离时的心情。

诗中所表达的抒情意境,浪漫而悲伤,给人以深深的心灵共鸣。

四、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近代诗词中,自然与人文常常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

探索抒情诗的写作技巧

探索抒情诗的写作技巧

探索抒情诗的写作技巧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与感受的诗歌形式,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传达诗人内心的喜悦、忧伤、爱情等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抒情诗的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创作和欣赏这一诗歌形式。

一、选取合适的主题抒情诗的核心在于情感的表达,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主题可以是爱情、亲情、自然、岁月流转等,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选择与之相关的主题。

在选取主题时,要注意其深度和广度,以便更好地表达情感。

二、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抒情诗借助感官描写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力。

通过描绘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触,诗人能够更好地传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描述春天的抒情诗可以运用鲜花的香气、鸟儿的歌声、和煦的阳光等来呈现春天的美好,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三、运用隐喻和比喻表达情感隐喻和比喻是抒情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使诗歌更具意境和表达力。

通过将情感与特定的事物或场景进行比较,能够深化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例如,用“天空如洁白的画布”来形容纯洁的爱情;用“秋叶像黄金般飘落”来寄托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运用隐喻和比喻可以使抒情诗更具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四、使用抒情的词汇和节奏感抒情诗注重情感表达,因此选择恰当的抒情词汇非常重要。

例如,用“愁绪缠绕”、“幸福沉淀”来描述复杂的情感状态,用“微风拂面”、“心跳加速”来传达激动的情感。

此外,抒情诗的节奏感也需要注意。

可以通过短句、押韵或特定的行数等方式来塑造抒情诗的节奏和声调,使之更具有诗意和感染力。

五、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技巧,也可以用来增强抒情诗的表现力。

例如,使用对偶、倒装、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诗句更加鲜活和富有韵味。

同时,抒情诗中也可以使用拟人、拟物、拟景等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更具生动和形象。

六、注重结构和韵律抒情诗的结构和韵律对于整体的美感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自由诗、韵律诗或定型诗等形式,合理安排诗句和段落,确保句子的流畅和韵律的协调。

意境的艺术张力揭示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意境的艺术张力揭示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意境的艺术张力揭示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其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意境的艺术张力来揭示情感的表达。

意境在古代诗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一种通过景物描绘和音韵抒发情感的方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意境的艺术张力如何揭示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一、意境与景物描绘中国古代诗词常常利用意境来描绘自然界的景物,通过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进而引发情感的共鸣。

比如《静夜思》一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绘明月的光辉和地上的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寂静、凄凉的意境,进而引发孤寂和思乡之情。

二、意境与音韵表达古代诗词中,意境通过音韵的表达来激发情感。

音韵的优美和抑扬顿挫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可怜一曲并船渡,百鸟争鸣走失声”,通过音韵的起伏变化和反复出现的“失声”一词,营造出一种失意、凄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三、意境与抽象情感表达意境还可以在古代诗词中通过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非直接描写景物。

这种方式更加隐晦,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通过抽象的草木的生命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旧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四、意境转化与情感渲染意境还可以通过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转化情感,并进一步渲染情感的表达。

通过巧妙的比喻和隐喻,读者对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容易被情感所感染。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将月光比喻为银烛,将寒冷的秋风比喻为画屏,通过转化意境,进一步凸显了对秋夜寂寥的情感表达。

五、意境与主观情感交融意境的艺术张力还表现在古代诗词中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中。

通过意境的塑造,情感得以更加深入、真实地表达出来。

比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意境的情感共鸣揭示诗词中的艺术表达与思想内涵

意境的情感共鸣揭示诗词中的艺术表达与思想内涵

意境的情感共鸣揭示诗词中的艺术表达与思想内涵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其所表达的意境。

意境是指通过诗词所营造出的特定的心灵景象,以及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情感共鸣。

在《红楼梦》、《离骚》、《诗经》等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意境的情感共鸣揭示诗词中的艺术表达与思想内涵。

首先,意境的情感共鸣展示了诗词作品的艺术表达。

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感官的描写和声韵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巧妙的词藻和细腻的描写,将情感的微妙变化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诗词中独特的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事物深入的洞察和对情感细腻的描摹,从而产生共鸣。

其次,意境的情感共鸣揭示了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

诗词常常以极端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深邃的哲理和人生的智慧。

比如,在《离骚》中,屈原以流畅的辞章和巧妙的比喻,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忧虑。

通过揭示出意境的情感共鸣,读者可以领悟到诗词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作者对现实的思考,进而在内心对这些思想产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意境的情感共鸣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许多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律、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关雎》通过描写爱情的喜怒哀乐,以及与季节和自然的联系,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通过这种共鸣,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人们对爱情、生活和自然的理解,体验到了久远的时光从诗词中流转而来的情感。

在当代,诗词依然能够通过意境的情感共鸣打动读者的心灵。

很多现代诗人通过独到的语言和娴熟的表达技巧,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这些作品同样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诗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抒发情感、寄托思想的方式。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诗歌的意境美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也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标签:诗歌意象意境有人说文贵含蓄,诗美意境,我同意这种说法。

诗歌创作,无论是语言、意象、表达技巧方面,还是在思想感情方面,都是为意境服务的,意境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自然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

诗歌是凭借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

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

起始两句写在涧边的所见所闻,是雨前傍晚的涧边的春景,从岸上写出;后两句写雨中西涧的景色,从水中写出;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

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辞海》对意境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①著名的美学大师,被称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的宗白华老先生这样说道:“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所谓文学意境指的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谓“意”即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作者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等;所谓“境”,就是作品中的“意”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能作用的最大艺术空间,以及这一最大艺术空间所能产生的全部艺术效果。

意境是客观物象与作者主观情感二者完美统一所艺术地反映出来的人类生活的本质的真实,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

一、状物移情――意境创造之“经”在诗歌创作中,作者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境)来“移情”,这样便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构成诗的意境。

诗人是很懂得其中真味的,他们多采用富有感染力的外在客观形象来表情达意,即往往把一种抽象的情绪“移”到外在事物上加以表现。

如“愁”,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抽象情绪,古人用多种形象来托愁、寄愁,创造出了多种愁的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飞红万点的大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细雨。

这些具体的景使我们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

人们由“移情状物”的桥梁,由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了可感知的彼岸,从而走进了愁的“天国”。

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于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

……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

”⑧所以,我们创造意境要“状物移情”。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云:“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此言极为中肯,那些矫揉造作、无“情”呻吟的作品是创造不出真正的意境的。

二、缘景生情――意境创造之“纬”一种是借景抒情。

诗人心中郁积而成的感情块垒,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才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客观物象来抒发。

正如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道:“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

”试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该诗由梦幻入仙境,把一个五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描写得神乎其神。

从字里行间,尤其是诗末写梦醒后发出的慨叹来看,诗中描写的神话世界,完全是诗人在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以及对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受压抑的精神得到解脱后的喜悦情感。

类似的作品还有屈原的《离骚》、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等。

这类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写得天马行空,来去自由,一般表现一种慷慨激昂、悲壮怨愤的艺术场景,带有诗人更多的自觉主动因素。

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造境”。

另一种方式是触景生情。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外在景物时,往往会因“触景”而顿有所悟,生出一腔思绪。

这所“触”之“景”和所“生”之“情”,便在诗人的笔端下交融成诗的意境。

这所“生”之“情”又往往是早就有了的,早在生活实践中积蓄起来的。

试看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登上古原,看到落日时的景象,不由得产生了人生苦短,岁月易逝,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惆怅情感,这情感有可能是早已有之,但它确实是由夕阳西下的黄昏之景触发的,可见外在景物对触发诗人情感起着重大的作用。

最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眼前的景色升华为人生哲理,把自然风物象征为生活旅程,感触深长。

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这类触景生情的抒情作品的意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郁积的思绪在某种场景的触发、碰撞下发出的强烈情感火花而生发的。

用王国维的话讲即“写境”。

这种境往往比较恬静柔美,平缓和谐,风格也清新淡雅,含蓄隽永。

三、“情”与“景”浑――意境创造之“魂”意境中的情和景是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意境并不是情和景的简单相加,不象蛋黄和蛋青那样貌合而神离,而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水一样,彼此交融。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大凡优秀的抒情作品,其情和景总是有机融合的。

有的看似写景或看似写情,实际上是“互藏其宅”的。

但有情有景未必就能成为一首有意境的诗歌。

王国维揭示意境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必须“意与境浑”,二是要有“言外之味”。

二者缺一不可,意境中的“境”应该包含着情感化的景物,它非同于一般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果不是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意境则无。

而意境中的“意”,是物象化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表达。

正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景情二者有其明确的内涵,而又不能将其截然分开,要将二者水乳交融。

试看《诗经•采薇》中写军士的出征与归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首句写春天出征时看到柳条柔顺随风飘动的样子,这个“依依”是写杨柳,又不限于写杨柳。

这时征人怀念家室,不说自己和亲人依依不舍,却说“杨柳依依”,是杨柳多情依依不舍。

把杨柳拟人化,把自己和亲人的感情寄托在杨柳上。

末句写久别归家时本已归心似箭,恰遇“雨雪霏霏”之阻,思念亲人苦切之情不言而喻。

总之,它情景交融,我们根本分不出哪句是情语,哪句是景语。

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中流露的怀念之感、苦切之情,同诗中所展现出的具体物象融会贯通,达到了“景情相兼”、意境交融。

对于情景的处理,我国抒情诗歌的传统做法是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抑或情景交错,这在前面已有论述,在这里,笔者不再加以论述。

四、语言技巧――意境创造之“形”情景交融如果只是存在于构思当中,那只能是获得诗意。

要将构思表现出来,还得有与意境内容完美结合的外在语言形式。

这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结构声律等一系列技巧问题。

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些必要的形式。

意境的外在形式,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不是一个消极的外壳,它是结构意境的因素,使许多审美因素转换而成意境,也是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构成部分作用于读者的审美器官的。

没有完美的形式,诗就不能向人的“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施展其艺术魅力。

形式是意境外在结构的表现,内容依赖于形式而形成意境。

换句话说,意境是审美内容与审美形式的整体结晶。

可见,诗的形式,是不可轻视的。

语言对于表现丰富多彩、复杂变幻、细腻微妙、朦胧飘忽的意境构思来说,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因为它是抽象的符号,要将语言符号转换为可以想象的审美形象,具有形有神、有诗韵味,确实不易,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语言的锤炼,细细揣摩遣词造句的奥秘。

如王安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换成其他诸如“来”、“到”的词语,则写不出那种意境。

又如周朴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中的景物有江水、杨花、离亭、风笛。

杨柳是离别时折以赠别的,表示情如柳条依依不舍。

此处写正在飞花的杨柳是很特别的,杨花乱飞比喻人的南北分散,增加了离愁别绪。

如果此处的杨柳改为槐树,写出来就没有那种依依惜别的意境。

另一方面,要注重诗歌的声律运用。

当读者听到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时,身心仿佛进入诗的天国,情感也随之而起伏变化,更能体会到诗中创造的意境。

丢掉音韵声律,也就丢掉了音乐因素,诗歌就没有音乐性,也就不感人。

如李瑛在《紧急集合》诗中写道:“急促的哨子在叫,叫他,叫你,叫我,叫起一座座山,赶快列队集合。

……”诗中急促的节奏使读者像听到了一片激昂的战鼓催征声和急促的脚步声,自然很容易把握诗的意境。

五、虚实含蓄――意境创造之“眼”所谓虚实含蓄,就是诗人在创造意境时不仅要写实,还要从虚处着笔,让读者从虚的意象腾飞想象,去感受和捕捉诗中含隐的“实”物。

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巧妙结合。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对此,司空图曾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来阐述:“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升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⑨这就是说,诗中的“味外、韵外、象外、景外”的旨趣,都不宜由诗人直接表达出来,而需要诗人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联想,让他们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补充诗人“未尽之言”,以收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例如卢仝的《逢郑三游山》: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景来表现诗人与郑三在深山花木扶疏之处相遇的热烈感情和高洁人格,“石壁攒峰千万重”,具有衬托、比拟的意味。

由于情投意合,分手时有依依不舍之意,所以问郑三:将来我在什么地方期待你呢?按一般思维定向是实告将在某时某地相会,诗人不实告而去写景:“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句诗是回答说某时某地相会在寒流溪石上的松树下么?不是,而是说,唯有生长在寒流中,石上的铮铮松树之下,才是期待你这位高洁之士的所在,这就是虚写,写出了诗的意境,引起了读者的联想。

这种虚实含蓄的手法常用来写女子的美丽,如汉乐府中的《陌上桑》一文写少女罗敷的美丽,作者没有从实处一板一眼地写她鬓如刀裁,眉如弯月等,而是从虚处着手,从侧面进行烘托渲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创造意境,要虚实得当。

写实不难,写虚却不易。

所谓写虚,就是要留有空间,此空间是“弦外之响”,留给读者以再创造的余地。

诗歌创作的这种虚实隐显的手法,同绘画的虚实结合方法很相似。

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一画,它要求作者画出“香”味来。

“香”味属嗅觉和味觉,而视觉艺术的绘画很难表现。

而此画的作者却以实寓虚,以虚显实,只在腾飞的马蹄周围画上几只追逐的彩蝶,通过由蝶及香的联想和通感作用,便在欣赏者的鼻子中,溢出了“香”味。

写诗也如此,如果写诗如画塔,和盘托出,层层写实,虽然也有顶峰之峻峭挺拔,也有塔身之瑰丽雄奇,但一眼看去,处处是实,没有可以联想的空间,没有“言外之象”、“弦外之音”,那么它的艺术力量也就止于此。

有一首题为《美人的眼睛》的自由诗,是写西湖美景,作者把西湖的什么景象如何美丽都写了进去,修辞手法也有好几种,锤字炼句也很讲究,但句句写实,使得诗歌既不能完全容纳外在世界的丰富景物,又把欣赏者的感受局于一隅,创造不出一种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