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及其生产方式——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合集下载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者:高琳来源:《今传媒》2014年第04期摘要:“技术之于艺术”是本雅明艺术思想的核心问题所在。

本文对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重要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力图建立对于其机械复制理论的客观全面的认识。

解读遵照了以下思路:机械复制艺术带来了灵韵(Aura)的消失,但本雅明对复制技术表示了宽容和关照,肯定了复制技术对于艺术品新的意义。

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相关受众关系呈现出了五个新的变化。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灵韵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49-03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他针对现代艺术提出的机械复制理论,不再是单纯的否定和批判而是富有技术乐观的色彩,这是与阿多诺等代表的精英文化的立场所不同的。

目前,学界并不乏对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研究的新的路径的探索,主要有1.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进行对照,如王雄[1]、罗良清[2];2.探讨本雅明艺术理论与政治的关系,将政治作为本雅明艺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技术的赞扬是寄希望于技术打破艺术垄断,解放艺术生产、传受过程中的受众,促进受众群体意识的形成并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如温恕[3]、王洪志[4];3.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将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放置于现代性社会理论中加以对照和解读,如杨玉成、王春燕[5]。

事实上,对于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来说,对“技术之于艺术”的探究是绕不开的。

程惠哲[6]把这一问题的考察落脚在“技术与文艺的发展”、“技术与政治倾向”及机械复制理论上,王才勇[7]则将机械复制技术为艺术带来的三个变化总结为独有的灵韵变为机械复制、膜拜价值变为展示价值、美的艺术变为后审美艺术。

在笔者看来,我们固然可以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进行延展继而得出更深刻的结论,但是,本雅明相关理论的基础即在于对灵韵的解释和灵韵消逝带来的艺术品传受方式的改变。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书笔记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书笔记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书笔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前言:现行生产条件下艺术发展倾向的论题是当下具有辩证性质和预言性的主题,将一些概念重新引入艺术理论中去,使它们能够纯洁地表达艺术政策中的革命要求,免于落入法西斯主义意识中。

概念(社会文化背景)机械复制:艺术品的机械复制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包括载体、体裁和内容。

原真性:原真性由作品的即时即地性构成,对原真作品的技术复制削减了其权威性,又赋予其在多重现实下的活力,电影的宣泄力和破坏力便是最好的例子。

光韵的消失:传统作品的独有韵味在于绝对距离与心理感知的矛盾,而大众运动背景下的机械复制打消了这一点。

礼仪与政治:机械复制对艺术品原真性的破坏首次将艺术品从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向政治领域。

新的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从分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为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所用,也不失国际化。

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艺术史可被描述为在价值天平上由膜拜向展示的移动。

社会文化背景与机械复制艺术的进步共同推进了这种发展。

而机械复制运动创造的“第二自然”逐渐强大,不再受人控制。

机械复制艺术(技术发展)摄影:人像有跨越载体的光韵,而它在照相摄影中的消失意味着展示价值首次压过了膜拜价值。

摄影所展示内容也愈发精密和强制。

永恒价值:机械复制时代的展示艺术丧失了膜拜艺术重视的永恒性,却也因此获得了可修正性。

摄影与作为艺术的电影:作为机械复制艺术的代表,电影的艺术价值在于使用复制的现实表达神秘的梦幻。

电影与检测效应:电影的艺术效果很大程度由复制现实过程中的检测者决定,而其标准是可展示性。

电影演员:机械复制艺术的一大特点是机器媒介对原真创作的创造性异化。

以电影演员为例,其形象更多由摄影机以上的电影制作机制决定,人被作为道具使用。

演员们通过摄影机与大众进行打破原真性的关联,而电影资本与大众力量的角力也决定了展示与膜拜天平的倾斜,这给法西斯艺术以可乘之机。

面向大众的展示:影音复制时代的民主政治也像艺术一样,其天平的砝码向展示移动,却也像电影艺术一样产生复杂的后果。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

主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一、介绍本雅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6日)是一位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20世纪的文学、哲学、政治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雅明的著述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艺术、电影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对当代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复制品的审美意义以及技术变革对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备受瞩目。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谓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指通过机械工具进行复制和传播的艺术品,在本雅明看来,这种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与传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早期的手工制作艺术中,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这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广泛地传播和消费,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观念。

三、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观点1. 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消费,使得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品味,而是成为了大众化的文化消费。

这从一个侧面改变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使得艺术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通联在一起。

2. 复制品的审美意义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并非完全是负面的,他认为复制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和观赏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复制品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作品,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裙体,也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3. 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本雅明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更偏向于复制性和传播性。

在他看来,原创性和复制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可以共存。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探讨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

文章首先概述了本雅明的理论背景及其在该领域的重要贡献,指出其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接着,文章将阐述艺术事件观的核心概念,包括物性(物的物质属性和物质性)和事性(事的社会属性和事件性),并分析它们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深入解读本雅明的文本,本文将揭示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重新理解艺术的本质。

文章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探讨这些观点对于当代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艺术事件观的理论框架在艺术研究中,事件观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框架,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与其社会历史语境的紧密联系。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艺术事件观的理论框架认为,艺术作品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相互交织的事件。

在这一框架中,艺术作品的物性指的是作品作为物质实体的属性,如材质、形式、技巧等;而事性则指的是作品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所承载的意义、功能和价值。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量复制,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中作品的唯一性和稀缺性。

这种物性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艺术作品的事性。

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品,而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本雅明还指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艺术中,作品的物性和事性往往是相互分离的,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呈现出一种对立关系。

然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这种对立关系被打破,作品的物性和事性开始相互融合。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摘要: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代表著作。

通过分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内容,展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再从“灵韵”、“机械复制”、“艺术生产”深入解析该文的主要内容。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它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带给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前言和后记外,正文共有15 小节,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前言是第一部分,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

本雅明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方式,用此来反抗法西斯主义利用艺术制造新神话的行为。

第一小节是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从古希腊人的熔铸和压模,到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并阐述了这些复制技术演进的各种意义。

第2~6小节是第三部分,在本部分本雅明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不仅驱散了艺术作品的灵韵,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并使得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第7~15 小节是第四部分,本部分以电影为例来考察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并论述了电影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的影响。

结语部分,针对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提出共产主义的回应应该是让艺术政治化。

对于这部作品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灵韵”“灵韵”是本雅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本雅明在不同时期的很多著作中都对“灵韵”作了阐释,但是由于本雅明的审美理想和政治理想的矛盾等因素导致他对“灵韵”的态度、阐释的角度、内涵都有所不同,因此“灵韵”的含义也变得非常丰富。

1.“灵韵”的含义。

本雅明用“灵韵”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机械复制下的“审美催眠”——谈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下的“审美催眠”——谈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科论坛摘 要:本雅明指出,当今 时代是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

相比传统手工复制,机械化大生产使得一切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被复制、被量产。

于是,再没有哪一件艺术品可以独一无二地存在,重复性生成物的大量出现和快速迭代成为常态,人们的艺术鉴赏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审美不再是“凝神观照”式的“没入”,而是成为脱离艺术本体的“消遣”。

当审美活动走下“神坛”,与之相伴的是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倾向。

借用“催眠”概念,目的在于揭示机械复制下的艺术作品的审美状态。

关键词:机械;复制;艺术作品;审美;催眠0 导语本雅明在谈到电影相对于受众的作用机制时指出:“电影工业就只有竭尽全力地通过幻觉般的想象和多义的猜测,诱使大众参与进来。

”[1]本雅明认为在审美过程中,以“引诱”为手段的强制性是存在的。

针对这一问题,布莱希特的表述则更为直接:“必须把观众从催眠状态中解放出来,必须使演员摆脱全面进入角色的任务。

”[2]可以发现,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自由平等的关系被打破了,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后者,而这种丧失主动性的“审美”往往是发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即“审美催眠”。

1 何为“审美催眠”要弄清何为“审美催眠”,首先要知道何为“催眠”。

《心理学大辞典》对“催眠”的定义是“以催眠术诱起的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的意识范围变窄的行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催眠状态是以被催眠者的意志服从于施术者的意志开始的”;催眠师Heap M则认为催眠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3]关于“何为催眠”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诸多相关定义却都离不开几个要点:“诱导”“意识”“服从”。

而“审美催眠”则不同,因为“审美”是一个只有主客二体都在场才有可能产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审美主体应该是有判断能力的、苏醒状态下的主体。

因此,“审美催眠”就成为审美主体在艺术作品鉴赏活动中,在外力因素“诱导”下进入无意识并逐渐屈服于外力的过程。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

本雅明除了膜拜价值,还有很多价值艺术品的唯一性本真性历史时空的间隔性艺术思想瓦尔特·本雅明还在艺术方面有不凡的建树。

在他的文艺理论研究中,对艺术现代性的思考是他后期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他关于“光晕”(aura)这一概念的阐述。

随着他的著作被整理发表和翻译,他的这一新概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在本雅明的理论中,“光晕”、“光晕艺术”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综合本雅明的表述,“aura”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它有一种神秘性。

艺术由于其诞生的原始时代与巫术祭仪的紧密关系而具有崇拜价值,“光晕”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崇拜价值内在的神秘性有关。

二是它具有一种模糊性。

“光晕”是一种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感觉,它可以打动你的心灵,使你陷入沉思,但你却很难准确地说出这种感觉是什么,这与“aura”本身的丰富复杂性相关。

三是独一无二性和本真性。

因为艺术品的问世是即时即地的,与创作者本人的艺术思维紧密相关,所以它独一无二。

唯有这种独一无二才能构成艺术品的历史,组成艺术品的原真性。

四是一种不可接近性和膜拜性。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距离感,鉴赏者只有在理智上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要设身处地,又要避免物我的完全交融,才能体会到其原真性和独一无二性,才能被其吸引并打动,从而在感觉上生成一种亲切贴近感。

“光晕”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当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开启的距离越远时,越会赢得人们的亲近。

可以看出,本雅明的“光晕”理论是囊括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复杂概念,探究其概念蕴含的美学意义,对于理解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机械复制手段产生的艺术作品,它的社会意义也是双重的,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

从原理上讲,一件艺术品是可以被复制的;摄影与电影的“机械复制”有一种进步的效果。

在现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品中有生命的艺术作品是存在的,而个中复制技术是对原创作品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这种艺术品本身所带的“光晕”还是会闪射出来。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一、绪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评论家之一,他对于艺术、文化与技术的关系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其中,他所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被广泛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深度的著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读解该文章,尝试理解本雅明的技术观,以及对于机械复制艺术作品及其影响的思考。

二、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首先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对比。

传统的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大大削弱了这些品质。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变得可复制、可大规模生产,并且是匿名的。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制作过程,而是取决于其真实性和独特性。

三、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新的观众和受众。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和价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使得原作品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本雅明认为,复制品是原作品的再现,通过复制品,人们可以更加接近艺术作品。

然而,本雅明也指出,与传统艺术作品相比,复制品缺乏真实性和原作品的独特性,这可能会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将技术视为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他指出,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制作和传播方式,还影响了艺术的创作,甚至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审美观念。

本雅明认为,技术使得艺术的生产过程变得机械化和标准化,使得艺术家对于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追求遭受到了挑战。

同时,技术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权威资料]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权威资料]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技术之于艺术”是本雅明艺术思想的核心问题所在。

本文对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重要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力图建立对于其机械复制理论的客观全面的认识。

解读遵照了以下思路:机械复制艺术带来了灵韵(Aura)的消失,但本雅明对复制技术表示了宽容和关照,肯定了复制技术对于艺术品新的意义。

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相关受众关系呈现出了五个新的变化。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灵韵J02 A 1672-8122(2014)04-0149-03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他针对现代艺术提出的机械复制理论,不再是单纯的否定和批判而是富有技术乐观的色彩,这是与阿多诺等代表的精英文化的立场所不同的。

目前,学界并不乏对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研究的新的路径的探索,主要有1.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进行对照,如王雄[1]、罗良清[2];2.探讨本雅明艺术理论与政治的关系,将政治作为本雅明艺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技术的赞扬是寄希望于技术打破艺术垄断,解放艺术生产、传受过程中的受众,促进受众群体意识的形成并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如温恕[3]、王洪志[4];3.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将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放置于现代性社会理论中加以对照和解读,如杨玉成、王春燕[5]。

事实上,对于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来说,对“技术之于艺术”的探究是绕不开的。

程惠哲[6]把这一问题的考察落脚在“技术与文艺的发展”、“技术与政治倾向”及机械复制理论上,王才勇[7]则将机械复制技术为艺术带来的三个变化总结为独有的灵韵变为机械复制、膜拜价值变为展示价值、美的艺术变为后审美艺术。

在笔者看来,我们固然可以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进行延展继而得出更深刻的结论,但是,本雅明相关理论的基础即在于对灵韵的解释和灵韵消逝带来的艺术品传受方式的改变。

浅析本雅明的_光韵_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_读书报告

浅析本雅明的_光韵_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_读书报告

衡相同, 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总之, 利用教材上所授内容, 对于解决化学平衡等效问
题, 是远远不足的。解决此类问题, 要认真分析题设条件, 打开 思 路 、转 换 角 度 , 同 时 借 用 物 理 学 科 知 识 , 对 一 个 复 杂 的 化 学 反应过程要学会进行等效的拆分和叠加, 更要对所作过的题 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善于思变, 突破一般的解题思维模 式, 有所创新, 才会有所得。
按SO2、O2、SO3分别为amol、bmol、cmol作为起始量时, 在考虑化 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这一原则, 将SO3的 初 始 量cmol按 反 应计量系数转化为SO2和O2的初始量, 即可认 为 该 条 件 下SO2 和O2的初始量分别为(a+c)mol、(b+c/2)mol, 如图1甲、乙所示: 也 只有当(a+c)=3和(b+c/2)=4, SO3的体积分数仍为W%, 即为等效 平衡。
二 、评 述 本雅明站在现代文明的视角上, 用现代精神对现代工业 社会中古典艺术终结与现代艺术崛起这一演变历程详尽地阐
释 和 分 析 , 从 一 个 全 新 的 角 度 挖 掘 工 业 文 明 、技 术 、现 代 艺 术 和政治的内在联系, 对机械复制艺术进行了公正的定位, 对法 西斯审美政治化的虚假和不合理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也对以 后的法兰克福学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美学界和文 艺 学 理 论 界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这 些 都 是 本 雅 明 和 《机 械 复 制 时 代 的 艺 术 作 品 》为 美 学 理 论 带 来 的 新 质 。但 本 雅 明 的 美 学 理 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瑕的,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导致了其理论的不足: ( 1) 本雅明过分地夸大了现代技术对艺 术的意义和影响, 甚至偏激地认为现代技术— ——复制技术对 艺术有决定性的作用; ( 2) 本雅明把新旧艺术完全对立起来, 而忽视了两者在转化和交替的过程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 3) 本 雅明试图通过技术复制艺术来抗拒资本主义被异化了的社

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看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看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本雅明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受到了挑战。这种复制技术 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生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神秘性和稀有性。此外,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呈现出一种“在场缺席”的状态,即观众可以在场 欣赏艺术作品,但这种在场性并没有削弱艺术作品的缺席感。
2、技术艺术权力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本质和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
其次,本雅明的思想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在当代文化 中,许多艺术作品通过复制和数字化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这种传播是否会 削弱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本雅明的观点提醒我们,虽然复制技术改变了 艺术作品的传统属性,但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仍然存在。这种独特性和价 值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
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概述
在本雅明看来,艺术生产是指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及其结果作为一种社会物质 生产活动来看待。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 变化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制作、传播和接受方式上。以下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本雅 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1、艺术生产的价值
本雅明认为,艺术生产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待,更应其文化 价值和社会功能。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的结晶,它所蕴含的审美体验、思想 启迪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是机械复制无法替代的。然而,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 展,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受到威胁,这种价值也在逐渐贬低。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本雅明的观点。他认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使艺术作 品可以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这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传统艺术作品往往 是独一无二的,而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无限量地复制,使得艺术的 独特性消失。同时,机械复制技术也改变了观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使观众可 以更加“亲近”艺术作品。
谢谢观看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安徽 文学
2017 年 10 期 总第 411 期
56
也是在这种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进 程中,传统艺术的韵味随之凋谢了。
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从崇拜价值走出以后,艺 术的价值又将归向何处呢?面对这个危机,本雅明认 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而 开始建立在实践中:尤其是政治的基础之上。本雅明 从中领悟到复制艺术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技 术和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一方面可为革命手段,服务 于正义;另一方面,反过来,技术和艺术也会服务于统 治者,成为其操纵和利用的工具。三、艺术接受方式的 变化:个人的专注与大众的消遣
安徽文学 文 UE 艺 理 论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乐荣荣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以照相术和电影的发展为例,论述了机械复制时代对传统的艺 术作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艺术品的价值、大众对艺术品的 接受方式产生的变化进行浅析,并思考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对今天讨论技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本雅明 “机械复制” 技术 艺术
二、艺术价值的转变: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 本雅明关于艺术最初的价值和功用的看法明显 的带有巫术说的色彩。“我们晓得最初的艺术作品是 为了崇拜仪式而产生的,起先是用于魔法仪式,后来 用于宗教仪式。然而,艺术作品一旦不具有任何仪式 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重 要意义”。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主要在 于它的崇拜价值,而“灵光”正来源与艺术作品的崇拜 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崇拜价值使艺术品与接受者之间 产生一种审美距离,传统艺术的原真性、权威性、独一 无二性在此时便占据这绝对地位。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欧洲现代性特 征理论,认为“近代西方社会伴随资本主义在文化局 面上带来的变化,就是理性化,其表现为世俗化。艺术 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神圣的意味即将消解。神圣意 味的消解— ——这就是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中艺术生 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机械复制艺术品那里,在崇 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时候,艺术在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审美的寄生中解放出来。但是,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关系——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关系——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 品可 以经 由大量复制 的方式 , 被 摆放在 室 内观赏 和展 示 , 被人们近距离地拥有 , 内蕴 于艺术 作品 中的灵光 和神韵 , 因 此被复制科技所移 除, 使艺术 作 品经历 了功能 的转 换 , 由祭 仪 的实用性作品转而成为具 有展示性 格的作品 , 其仪 式崇拜 的价值取 向与神秘性因而荡然无存 。 ” 另外 , 朱志荣先生则站在古典艺术的立场 上 , 认为 “ 灵韵
是古典艺术所特有的 , 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显现 。 ” l 4 灵韵主要
有 四个基本特征 : 首先 , 灵韵具有 独一无二性 。其次 , 灵韵体 现了距离感 。第三 , 灵韵通 过凝神 沉思带 来 了主体 的沉 醉。 第 四, 灵韵 给人们带来一种“ 抚慰感 ” 。而灵韵的摧毁也表现 在四个层 面: 灵韵 的被摧毁首先表现为 艺术作 品的独一无二 性被复制 品的大量涌现所破坏 。其次 , 灵韵 的消散表 现为 艺 术作 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感被摧 毁 了。第三 , 灵韵 的消散
洪方 舟
( 清华大学美术学 院, 北京 1 0 0 0 0 0 )

要: 《 机械复制 时代的艺术作品》 是本雅明的代 表作 之一。他认为 , 科学技术 的发展 对艺术既产 生
了负面效应 , 也产生 了正面效应 。但本雅 明在对传统和现代 艺术两种类型分析 时并没有贯 穿到底 , 在情感
上始终有着对传统 的留恋, 缺乏应有 的客观性 。
第2 7卷 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V0 I . 2 7 NO . 3
J OURNAL OF CH ANGSHA UNI VERSl TY
Ma y 。2 0 1 3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文章标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1. 引言本雅明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之一,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深刻地探讨了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篇重要的艺术理论文章进行全面解读和评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雅明的思想。

2. 机械复制时代的背景本雅明生活在20世纪初期,正值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

这一时代,印刷术、摄影术和电影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这种变革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本雅明对艺术作品本质的思考。

3. 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打破了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

这种复制的便利性,使得艺术作品脱离了原始的审美体验,变得更加普遍和大众化。

机械复制也使得艺术作品被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神圣性和独立性。

4.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艺术作品不再是静止的、永恒的存在,而是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传播。

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被观赏和体验。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意义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将艺术带入了大众的生活,使得艺术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享受,而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大众化带来了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社会影响,也为艺术创作和观念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6.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所涉及的艺术理论和思想。

机械复制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思考。

未来,面对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文化,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理解和应对艺术作品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7.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的深刻思考,不仅带来了对艺术本质的重要启示,也为我们认识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1 3卷
第 5期
鸡 西 大 学 、 :报
J 0U RNAL 0F J I XI UNI VE RS I T Y
Vo I . 1 3 No . 5 Ma v . 2 01 3
2 0 1 3年 5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3 ) 0 5—0 1 4 5— 3
教礼仪的灵韵在现代 社会 消逝 了 , 于是那 些代 表着传 统 意义 中精英文化 的绘 画 、 雕塑 等古典 艺术 作品也 脱离 了 他们的神圣“ 光晕 ” , 能够 为大众所欣 赏与接受 。因此 , 本 雅明洞察 出潜藏在逝去 的灵韵背后 的精英 文化大众化 的 趋向 。 显而易见 的是 , 本雅 明在 著作 中更侧 重于 对灵韵 消 失的客观益处 的论述 。在他看 来 , 灵韵 的“ 时空距离 ” 特 征与传统艺术 的礼仪功能密不可分 。既然 灵韵根源 于宗 教膜拜 , 它无形 中就 不可 避免 地拉开 了大 众欣 赏艺术 作 品时的心理 距 离 。于 是 高雅 的古 典作 品显 得 越来 越 神 圣, 越来越令人敬 畏 , 也就 越来 越脱 离大众 的审美 情趣 。 这样 的艺术作 品, 在 逐渐 向远 离社会现 实的 “ 乌托邦 ” 境 界靠 拢 的过程 中, 就有 可 能误 入虚 无缥 缈 的艺 术 泥淖 。 然而 , 随着复制技术 的兴起及 灵韵 的消逝 , 情况就完全 不 同 了 。“ 艺 术 作 品 的 可 机 械 复 制 性 在 世 界 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 的寄 生中解放 了 出来 。 ” 在现代 社 会, 作为审美 主体 的普通 民众 终于 能够摆 脱一 种崇敬 的 眼光 , 而用 自己的心灵去真切地审视传统艺术 品的美 了。 这一现象是对精英文化 提倡 的审美传统 的有力颠覆 。 灵韵 的消失 , 还 使 得艺 术 “ 不 再 建立 在礼 仪 的根 基 上, 而是 建 立 在 另 一 种 实 践 上 , 即建 立 在 政 治 的 根 基 上” ( z ) 。可见 艺术 的社会 功能 也 随着灵 韵 的消失 发生 了

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

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

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引言20世纪初,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

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沃尔特·本雅明于1936年发表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以其独特的角度对这一时代的艺术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从技术、艺术和政治三个方面对本雅明的理论主题进行解构,旨在深入理解这一经典著作在当代艺术与文化领域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机械复制的革命与艺术的变革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对传统艺术形态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从雕塑、绘画到摄影、电影,艺术创作不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的。

机械复制的技术特征使艺术品从唯一性向可复制性转变,从而引发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的崛起。

同时,技术的介入也导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危机,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在机械复制时代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创作的可能性。

二、艺术: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与原创性的问题本雅明对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失去了原创性和感受性。

在机械化制造的过程中,艺术品的独一无二和与艺术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联系被削弱。

艺术品的机械复制性使得它们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观赏者面对大量的相同作品时,对于艺术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会大大降低。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没有原创性,却具有展示时代特征和历史的潜力,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价值体系。

三、政治:艺术与阶级意识形态的关系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以及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对于意识形态的扩展和政治宣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艺术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被政府利用为宣传工具,而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也成为了阶级意识形态的媒介,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传播。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国文化批评家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堪称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之一。

该书首次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概念,并对机械复制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重新阐述本雅明在这本书中论述的“物性”与“事性”的概念,通过艺术事件观来解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的物性与事性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手工艺制品转变为通过机械复制技术大规模生产的作品。

这一变化使得艺术作品失去了其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而具备了可复制性和可大众传播性。

本雅明将这种变化称为“物性的转移”。

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物性不再体现在其独特性和珍稀性上,而是体现在其被机械复制的能力上。

本雅明认为,这种物性的转移打破了艺术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关系,使得一幅作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作者的创作过程和个体表现,而是由其复制品的数量和能够传播到的观众数量所决定。

然而,本雅明并不认为物性的转移是一种追求技术进步的正面变革,而是对于艺术作品及其崇高性质的侵蚀。

他称之为“事性的转移”。

事性即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历史性、独特性和审美鉴赏性等方面的内在价值。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复制,抹平了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使得作品变得泛滥和不可区分,导致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逐渐淡漠和忽视。

艺术事件观是一种将艺术作品放置于一种历史和社会的事件背景中来进行解读的观点。

在这种观点下,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事件得以更加全面地理解。

通过艺术事件观,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复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不仅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更塑造了观众的审美态度和品味。

观众们不再关注作品的创新和独特性,而是更加追求与作品的快速消费和市场流行趋势。

这使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事件充满了商业化和流行文化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 作 品之 上 ,以极 为深 入 的方 式 改造 其 影 响模 式 。 而
的“ 技术 ” 将 人类 的手从 不只是 艺术 还从 各个 生 产领 域 中
且 这些 复 制 技 术 本 身 也 以全 新 的艺 术形 式 出现 而 引起
注 目。 ” l 引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放 出来 。机 械复 制技 术就不 仅仅 从 物质 材料 上改 变艺 术 的形 态 , 它还 从 生产 方式 、 传 播 手段 、 受众 范 围上 对艺
提 乃是 有生 命 的个人 的存 在 ,而人 乃是 在一 定物 质资 料
基 础 上从 事 生 产 的人 , 进 行 着 物质 、 人 口和 精 神 的生 产 。 艺术 , 作 为一 种精 神产 物 的形态 , 如 果被 纳入 经济 基础 与
分 析止 于 电影这 一步 。在《 机械 复 制时代 的艺术作 品》 中
上 层建 筑 的辩证 运 动 中做考察 ,将 会与 西方 文论 一 贯 的
“ 天 才说 ” “ 灵 感论 ” 表 现 出不 同的视 野 。“ 艺术” 原 先 在古 希腊 乃是 广泛 地指 称一 切技 艺活 动 。艺 术 品蕴含 着 人类 的手 工 技 巧 , 确 实是 一 件 “ 技术活” , 但是 , 机 械 复 制 时代
雅 明说 , 不 如考 虑考 虑“ 艺术 作为摄 影 ” 。 传 统 的艺术 观念
显 然是 属 于一 个 特定 阶级 的观 点 , 精英化 、 专业化 , 如果
谁 能收 藏一 幅达 ・ 芬 奇 的画那 无疑 是身 份和 品 味的象 征 ;
而 如今 没 人会 因为 收藏 了一堆 伯 格曼 或 者伍 迪 ・ 艾 伦 的 电影拷 贝而 受人 景仰 。这种 现象 从受 众 上反 映 了艺 术本 质 的变 化 , 用本 雅 明的话 说 , 那就 是 : “ 艺术 品有 心想 接 近 广 大群 众 。” 人“ 在选 择 职业 成为 艺术 家之 前 , 是先 作为 生 活必 需 品之生 产者 的 ” ,马克 思强 调全 部人 类历 史 的第 一个 前
术这 一领 域带 来革 命性 的 冲击 。
二、 机 械 复 制 时 代 的 艺 术 作 品
不必 追 根溯 源 , 只需 要 回顾 文 艺 复兴 时期 的辉 煌 就
足够 了 ,传 统 的绘 画与雕 塑 表 现 出艺 术家 的个人 天 才 。


艺 术 的 本 质 与 生 产
艺术形 态— — 电影 , 其 制作 脱离 了人 的手 , 其 过程 乃 是分
工协 作 , 其原 件 与拷 贝本质 上无 差别 : 于是人 们对 于 电影 作为 艺术 进行 了长 期 的争论 , 与其考 虑摄 影作 为艺 术 . 本
对 于艺 术 和 艺 术 品 的 界 定 可 能仍 然会 让 当今 的受 众产 生 困惑 , 现在 的人们 毫 不 犹豫 地 承认 梵 高 和莫奈 的 画是 艺术 , 也 会 毫 不 犹豫 地 承认 电影 是 一 门艺 术 . 醉 心 于塔 可 夫斯 基 或是 黑 泽 明 的光影 世 界 . 但 却 可能 会 对 安 迪・ 沃 霍 尔 的堆 砌 艺术 感 到 困惑—— 而这 种状 况 也 曾 发 生在 2 0世纪 初 的电影 身上 。不 同 的是 : 对 电影 的攻击 和 辩护 最 初都 来 自于 电影 界 的外 行人 士 , 这些 评 论 者都 是 作 家 画 家 之类 , 他 们 执 着 于 电影 本性 的探 讨 , 对 于 电 影 带来 的技术 性 冲 击表 示 赞 叹或 者恐 惧 : 而现 今 的 波普 艺 术 等新潮 流 派则更 多 的是 由“ 理论 氛 围” 烘 托 出来 的。二 者 同样 面临 的情 况则 是 : 这是 一个 机械 复制 的时代 。 由于本 雅 明 没能 见 识 到波 普艺 术 走红 的今 天 , 他 的
山东 农 业 工 程 学 院 学报
2 0 1 4拄
第3 1 卷
第 5期
艺术的本质及其生产方式
对 本 雅 明《 机 械 复 制 时代 的 艺术 作 品 》 的 问题 思 考
李静 含
( 山 东师 范 大 学政 治 与 国际 关 系学 院 , 山 东济 南 2 5 0 0 1 4 )
摘 要 : 当霍 克 海 默 与 阿 多诺 等 人 针 对 文 化 工 业 与 工具 理 性 对 人 的钳 制 做 出激 烈 的批 评 时 。 本 雅 明却 表 现 出 了一
他 提 出一 个 很 重要 的 问题 : “ 人 们 耗 费 了 不少 精 力 钻 牛
角尖 似 的争 论摄 影 到底 算 不算 一 门艺术 , 却 没有 先 问 问
这 项 发 明是 否改 变 了艺 术 的普 遍 特 性 : 而 电影 理 论 家也 犯 下 了 同样 的错 误 。” [ 2 1 而他 的观 点是 : “ 到了 2 0世 纪 , 复 制技 术 已达 到 如此 水平 , 从 此 不但 能 够运 用 在一 切 旧 的
地从 生产 角度 而不 是 创 造 角 度 思 考 艺 术 的 西 方理 论 家” 【 ” 。
关键 词 : 艺术 ; 生产 ; 复制; 大 众 文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3 .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7 3 2 7 ( 2 0 1 4 ) 一 0 5 — 0 1 6 0 — 0 2
种 暧昧 的 态度 , 对 于现 代 工 业 与 技 术 催 生 出的 大众 文化 和 消 费文 明 , 他 表 现 出一 种 既 迷 恋又批 判 的 态度 . 一 方 面是
对 于新 技 术 带 来 艺 术景 观 和 消 费 的繁 荣 的 赞 赏 , 另一 方 面 又执 着 于 古 典 的 艺 术 形 态 , 批 判 机 械 复制 时代 的 艺 术作 品的“ 灵光” 黯 淡 。本 雅 明将 对 艺 术 的 分析 纳入 整 个 经 济 基 础 与 上 层 建 筑 的 辨 证 运 动 中 , 有人说他是“ 第 一 个 真 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