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概括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哲学课常识重要原理小结
哲学课常识重要原理小结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以及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2. 唯心主义原理: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世界是由意识或思维构成的。
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优先性,而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流派,如柏拉图的理念观、笛卡尔的主体观等。
3. 唯物主义原理: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次级地位,认为物质存在的先于和独立于意识的存在。
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也有不同的流派,如唯物辩证法等。
4.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强调意识和物质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但又能主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推动物质的发展。
意识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客观真理原理:客观真理原理认为真理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不依赖于主观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实践认识和经验总结得到的,是能够被验证和证明的。
这一原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6. 主观相对性原理:主观相对性原理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的、相对的。
人的认识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主观认识。
这一原理在哲学和文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要求对不同主观观点进行尊重和理解。
7. 价值相对性原理:价值相对性原理认为价值是相对于人的主体而言的,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与个体的文化、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可能不同。
这一原理指导我们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冲突中保持开放和多元化的态度。
8.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这一原理认为社会是处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开展过程一、物质1、物质范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物质范畴,物质范畴是最高的哲学范畴。
而这个范畴抓住了一切物质现象的普遍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即分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又能为意识所反映〕。
2、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⑴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即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这个世界就是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络着的。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表如今两个方面:没有分开运动的物质;也没有分开物质的运动。
无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
⑵运动的守恒性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运动也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
这就是运动守恒原理。
这个原理,是物质守恒原理的逻辑继续。
假如否认这个原理,就必然要得出物质可以创造或消灭的唯心论结论。
运动守恒原理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一种运动形式在转化为别种运动形式时,运动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是这个原理的量的方面;其二,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转化为别种运动形式的永不丧失的才能。
这是这个原理的质的方面。
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是:任何运动都不会从乌有中产生,也不会转化为乌有;客观存在着的是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转化的无限过程。
各种运动形态是互相联络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开展过程。
⑶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无所谓绝对的运动。
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相结合,构成了辩证唯物论的完好的运动观。
3、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和时间⑴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正像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样,空间和时间与物质也是不可分割的。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加强“诚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辩证唯物主 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对世界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事物的发展规律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系统的阐述。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的归纳: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三、运动与静止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物质与意识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运动与静止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变化之中。
2、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处于不显著的变动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前提。
三、联系与发展1、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2、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日趋灭亡的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总结唯物论知识点是高二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店铺为高二学生整理政治物论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知识点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
【典型例题】
3.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 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 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才能既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 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材料 表明( )
A.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我们的行为选 择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 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4、指导意义: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点解析】
5、【知识延伸】对下述三个材料中划线部分的时政信息, 结合教材进行解读。 一些官员将权力作为谋取私利和好处的重要权杖,而且还 ①将升官发财、逢凶化吉的希望寄托于“宁可信其有,不 可信其无”的鬼神宿命上,凡谋官、改任、办事、动土、 迁居等,总要先问问风水大师的意见,不然心里不踏实。
【知识点解析】
第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 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 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第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 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 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 力。
①二者的观点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 ②二者 的观点具有形而上学性 ③二者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贵 的猜测 ④二者的观点来自于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型例题】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故①②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种可贵的 猜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自实践并经过实践 反复检验,故③④不选。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1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真理的原理理论(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pdf
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只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讲,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发展看: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6.关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唯物辩证的基本内容 知乎
唯物辩证的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1. 联系的观点: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 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普遍存在的,是永恒的和无限的。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唯物论有哪些知识点
唯物论有哪些知识点唯物论学问点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开展是客观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①成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相识之物,而没有不行以相识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A。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意识,那么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开展。
B。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昂扬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那么会使人悲观、消沉,丢失斗志。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启程,实事求是(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树立正确的意识,克制错误的相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势必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缔造,也不能被歼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改变和开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
一旦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处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敬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敬重客观规律为根底。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一、辨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3)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法:1、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1)联系具有:普遍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发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2、本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即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对立性。
(两方面的辩证关系)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点论。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a.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b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实质:扬弃(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目的和归宿)(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原理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
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认识论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它首先是可知论。
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
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
它是实践论。
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一)认识的结构与本质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它有三个特点: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
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也有三个特点: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推荐文章中学政治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热度:政治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热度: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热度:中学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热度: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热度:高中政治是同学们复习的重点,想要高中政治得高分就要熟悉地背好各种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大家阅读!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1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戴氏教育集团德阳总校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知识框架整理。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讲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方法论→ 从客观存在的世界出发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 一个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 一个教育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
4、 划清一个界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例: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资的反物资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的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
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 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
C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
A .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 .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理性认识不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D .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成都戴氏教育集团德阳总校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题二:唯物辩证法:(讲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的,即怎么样的问题)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观、方法论)
联系的观点因果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坚持发展的观点
原因:内因、外因→内外因相结合
发展的观点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用量变引起质变看问题
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途径)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按客观规律办事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两分法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专题三:认识论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三、实践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人生观、价值观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二、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方法论)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四、人生价值
五、理想与现实
六、社会实践
二、经济学
成都戴氏教育集团德阳总校 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汇率
↖ 影响(价格)
货币银行学 纸币 →
通货担保
↗
信贷/储蓄↗
银行→
投资/ 融资——理财及保险 自由市场
市场经济学 垄断市场
市场调控 →双手结合 ↓对比
计划经济
通货紧缩
一般经济规律
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及应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