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白粉病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草莓最常见的病害是白粉病和灰霉病,这一期为大家介绍白粉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用药方案。

名称:白粉病

病原: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 Braun.],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生育时期:一般10月中上旬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生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

温度条件:发生适温20℃左右。

湿度条件:相对湿度80%以上。

其他环境条件: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遮光可加速孢子的形成。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湿度大利于发病,低温也可发病,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流行。

传播途径: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附生在叶片上,从萌发到侵入需24h。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d后再侵染出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d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1)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最后病叶逐渐枯黄。(2)叶柄受害有一层白粉。(3)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花萼萎蔫,授粉不良。(4)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后期受害,果面裹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清理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3)不要过量使用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4)发现病枝、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塑料袋烧毁或深埋。(5)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百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h。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要及时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m 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

药物及用量:发病初期喷洒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一般隔5~6d喷一次,连续喷3~4次。

摘要: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烂果病(终极腐霉病)、枯萎、芽枯、病毒病等,但最多发的是白粉病和灰霉病。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灰霉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用药方案。

名称:灰霉病

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生育时期:江苏、浙江一带3~4月发病,5月上旬达高峰。北方发病延迟。省份:北方草莓栽培地、江苏浙江等。

温度条件:温度范围非常宽泛,一般草莓开花成熟期的温度条件都能满足病害发生的要求。

湿度条件: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于流行。

其他环境条件:大棚连作田块病残物多,草莓发病早且重;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灰霉病;过度密植,栽培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多,以及垄土积水,棚内通气不良都会引起发病严重。

传播途径: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相互接触引起再侵染。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叶片。(1)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2)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3)果实染病时,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导致果实坠落。(4)叶片受害,初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

防治方法:(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2)水旱轮作,或与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轮作。(3)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带出棚外深埋。(4)连作大棚可利用夏季高温消毒土壤。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

药物及用量:发病初期喷洒3%多抗霉素水剂600~9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d 1次,共防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