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抗疟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 抗疟药课件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
•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特别是在南美洲、 非洲、南亚和旧中国
•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 很早使用金鸡纳树皮来治疗疟疾
传染源
• 已经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蚊子传染的疾病
奎宁 Quinine
结构和命名
• 6-甲氧基-α-(5-乙烯基-2-奎宁环基)4-羟甲基喹啉甲醇
Quinine的前药
• 奎宁碳酸乙酯 • -优奎宁(Euquinien) • -无味奎宁 • 苦味消失,但仍保留其抗疟作用 • 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出奎宁 • -适于儿童
代谢
• 口服后迅速并完全被吸收 • 广泛分布于全身 • -可进入脑、脑脊液中,可通过胎盘并分泌
于乳汁 • 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 • -羟化 在喹啉环的2位 • -其次 在喹核碱的6位
发现-青蒿素衍生物
• 合成或半合成大量的衍生物 • C-10羰基还原得到二氢青蒿素 • -为Artemisinin在体内还原代谢物 • -抗鼠疟比Artemisinin强一倍
构效关系
• 内过氧化物对活性存在是必需的 • -脱氧青蒿素完全失去抗疟活性 • 活性的存在归于 • -内过氧化物-缩酮-乙缩醛-内酯的结构
集 • -有利迅速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
25倍
10~20倍
代谢物
• 去乙基氯喹 • -对敏感的恶性疟,与Chloroquine等效 • -对于耐药的恶性疟原虫,这种代谢物活性
则明显减少
青蒿素
发现-青蒿素
• 我国在1971年 • 菊科植物黄花蒿 • 新的倍半萜内酯
发现-青蒿素
• 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复发率高等缺点 • 扩大应用受到影响
全合成
三、抗疟药
•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特别是在南美洲、 非洲、南亚和旧中国
•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 很早使用金鸡纳树皮来治疗疟疾
传染源
• 已经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蚊子传染的疾病
奎宁 Quinine
结构和命名
• 6-甲氧基-α-(5-乙烯基-2-奎宁环基)4-羟甲基喹啉甲醇
Quinine的前药
• 奎宁碳酸乙酯 • -优奎宁(Euquinien) • -无味奎宁 • 苦味消失,但仍保留其抗疟作用 • 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出奎宁 • -适于儿童
代谢
• 口服后迅速并完全被吸收 • 广泛分布于全身 • -可进入脑、脑脊液中,可通过胎盘并分泌
于乳汁 • 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 • -羟化 在喹啉环的2位 • -其次 在喹核碱的6位
发现-青蒿素衍生物
• 合成或半合成大量的衍生物 • C-10羰基还原得到二氢青蒿素 • -为Artemisinin在体内还原代谢物 • -抗鼠疟比Artemisinin强一倍
构效关系
• 内过氧化物对活性存在是必需的 • -脱氧青蒿素完全失去抗疟活性 • 活性的存在归于 • -内过氧化物-缩酮-乙缩醛-内酯的结构
集 • -有利迅速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
25倍
10~20倍
代谢物
• 去乙基氯喹 • -对敏感的恶性疟,与Chloroquine等效 • -对于耐药的恶性疟原虫,这种代谢物活性
则明显减少
青蒿素
发现-青蒿素
• 我国在1971年 • 菊科植物黄花蒿 • 新的倍半萜内酯
发现-青蒿素
• 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复发率高等缺点 • 扩大应用受到影响
全合成
抗疟药新的方案课件
案例二:某抗疟药的商业化推广历程
总结词
该案例描述了某抗疟药的商业化推广过程,包括市场 调研、定位、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效果。
详细描述
某公司生产的抗疟药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销 售业绩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药品的销售量,该公司进行 了市场调研,了解了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根据调研 结果,公司重新定位了产品,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营销 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公司采用了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 推广,如广告、社交媒体和医生推荐等。经过一段时间 的努力,该抗疟药的销售额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提 高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案例三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某抗疟药在非洲地区的临床试验和推广 情况,以及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福祉。
详细描述
非洲地区是全球疟疾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帮 助当地居民解决疟疾问题,某公司决定在该地区进行 抗疟药的临床试验和推广。在试验过程中,公司与当 地医疗机构合作,选择了合适的试验地点和患者群体 。同时,公司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和 防治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观察,该抗疟药取 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和信 赖。
抗疟药市场概况
全球抗疟药市场稳定 增长,受到疾病控制 和预防的重视
新型抗疟药的研发和 应用,为市场带来新 的增长点
不同地区抗疟药市场 需求和政策差异,导 致市场分布不均
现有抗疟药种类及优缺点传统抗疟药
如氯喹、奎宁等,疗效确 切但耐药性问题严重
新兴抗疟药
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疗 效好且耐药性较低,但价 格较高
05
新型抗疟药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继续探索新的抗疟药靶点
靶点创新
不断寻找和开发针对疟原虫生命周期中新的关键靶点,以产生更 有效和具有抗药性的新型药物。
抗寄生虫病药—抗疟药(用药护理课件)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添加你的 标题
02
添加你的 标题
03
添加你的 标题
04
添加你的 标题
第一节 抗 疟 药
疟疾的特点与分类
寒战 → 高热 → 出汗退热
疟疾
良性疟 恶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第一节 抗 疟 药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病因预防药
控制复发药
乙胺嘧啶
伯氨喹
控制传播药 伯氨喹、乙胺嘧啶
第一节 抗 疟 药
抗疟药合理应用
药物选择 联合用药
控制症状 氯喹敏感者首选 脑型疟:氯喹,奎宁,青蒿素类注射给药 耐氯喹恶性疟:奎宁,甲氟喹,青蒿素类
休止期:乙胺嘧啶和伯胺喹合用 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症状性预防:氯喹
发作期:氯喹+伯胺喹 休止期:乙胺嘧啶+伯胺喹
主要作用于红内期滋养体,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 临床用于治疗间日疟和 恶性疟,尤其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及脑型恶性疟均有显著效果,但复发率高。
咯奈啶
(malaridine)
我国研制,治疗各型疟疾包括脑型疟。
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primaquine)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对间日疟和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防治
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 1. 对原发性红外期的疟原虫(良、恶)有杀灭作用,常用于病因预防. 2. 对红内期,仅对未成熟的裂殖体有作用,控制症状起效慢 3. 对配子体:对配子体无作用,但可阻止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阻断传 播.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疟原虫核酸的合成 少, 多为叶酸缺乏。孕妇禁用
C O N TA N T S
01
添加你的 标题
02
添加你的 标题
03
添加你的 标题
04
添加你的 标题
第一节 抗 疟 药
疟疾的特点与分类
寒战 → 高热 → 出汗退热
疟疾
良性疟 恶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第一节 抗 疟 药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病因预防药
控制复发药
乙胺嘧啶
伯氨喹
控制传播药 伯氨喹、乙胺嘧啶
第一节 抗 疟 药
抗疟药合理应用
药物选择 联合用药
控制症状 氯喹敏感者首选 脑型疟:氯喹,奎宁,青蒿素类注射给药 耐氯喹恶性疟:奎宁,甲氟喹,青蒿素类
休止期:乙胺嘧啶和伯胺喹合用 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症状性预防:氯喹
发作期:氯喹+伯胺喹 休止期:乙胺嘧啶+伯胺喹
主要作用于红内期滋养体,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 临床用于治疗间日疟和 恶性疟,尤其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及脑型恶性疟均有显著效果,但复发率高。
咯奈啶
(malaridine)
我国研制,治疗各型疟疾包括脑型疟。
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primaquine)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对间日疟和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防治
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 1. 对原发性红外期的疟原虫(良、恶)有杀灭作用,常用于病因预防. 2. 对红内期,仅对未成熟的裂殖体有作用,控制症状起效慢 3. 对配子体:对配子体无作用,但可阻止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阻断传 播.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疟原虫核酸的合成 少, 多为叶酸缺乏。孕妇禁用
第12章 喹啉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课件35页
CH3O 2
Cl
HO Cl2
Cl Cl O +
N
N
N
NH3
ONH4
O
N
N
N
(一) 绿奎宁反应
ChP2019采用此反应鉴别硫酸奎宁和二盐 酸奎宁。
ChP2019硫酸奎宁的绿奎宁反应鉴别:取 本品约5mg,加水5ml溶解后,加溴试液3滴 与氨试液1ml,即显翠绿色。
(二) 光谱特征
1.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由于喹啉类药物分子 结构中含有喹啉杂环,具有共轭体系,可用 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鉴别该类药物。ChP2019 采用本法鉴别磷酸氯喹、磷酸哌喹、磷酸咯 萘啶和磷酸伯氨喹。
H3CO
H N N CH3
NH2
·2H3PO4
磷酸伯氨喹 Primaquine Phosphate
喹啉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吡啶与苯稠合而成的喹啉杂 环,环上杂原子的反应性能基本与吡啶相同。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药物名称 硫酸奎宁 Quinine Sulfate
二盐酸奎宁 Quinine Dihydrochlori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 在乙醇、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熔点为131~136℃(口服用)或132~137℃(注射用) []D(二氯甲烷) +4.5o~+6.5o。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乙酸乙酯中易溶,在水 中几乎不溶。 熔点为86~90℃。 []D(无水乙醇) +168o~+173o。
de
磷酸哌喹 Piperaquine Phosphate
磷酸氯喹 Chloroquine Phosphate
磷酸咯萘啶 Malaridine Phosphate
护理药物学《抗疟药》课件
1. 疟原虫可浓集氯喹 2. 氯喹插入疟原虫DNA双链间,影响DNA复制
和RNA转录 3. 弱碱性的氯喹能形成对蛋白分解酶不利的环
境,抑制疟原虫分解血红蛋白
【药理作用】
1. 抗疟作用 2. 抗肠道外阿米巴作用 3. 免疫抑制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蝶形红斑狼疮
【不良反应】
一般能良好耐受,仅有轻度头晕、头痛,胃肠 不适和皮疹等,停药后迅速消失。
奎宁的抗疟作用和临床应用
主要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能控制临床症状。但 疗效不及氯喹而毒性较大。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 的恶性疟,尤其是严重的脑型疟。
奎宁在肝内迅速氧化失活并由肾排出,加之毒性较大, 因此不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对红细胞外期无效,对 配子体亦无明显作用。
奎宁的不良反应
1. 金鸡纳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 和视力减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因为奎宁得自 金鸡纳树皮,金鸡纳树的其他生物碱也有此反应, 故称金鸡纳反应(血浆溶度30-60umol/l)。
伯氨喹主要对间日疟和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 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间 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最有效的药物。对红细胞内期无 效,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通常均需与氯喹等合 用。疟原虫对此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伯氨喹的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是此药的一大缺点,但目前尚无适当 药物可以取代之。治疗量即可引起头晕、恶心、呕 吐、紫绀、腹痛等。停药后可消失。
传播因子
伯氨喹 乙胺嘧啶 防止传播
作用环节 原发性红细 继发性红细 红细胞内期 按蚊体内
胞外期
胞外期
疟原虫的耐药性
最大困难: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特别是氯喹产生耐药 最新对策:钙拮抗剂与氯喹合用
氯喹
主要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用于控制症状 对子孢子,休眠子和配子体无效, 特点:疗效高,生效快
和RNA转录 3. 弱碱性的氯喹能形成对蛋白分解酶不利的环
境,抑制疟原虫分解血红蛋白
【药理作用】
1. 抗疟作用 2. 抗肠道外阿米巴作用 3. 免疫抑制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蝶形红斑狼疮
【不良反应】
一般能良好耐受,仅有轻度头晕、头痛,胃肠 不适和皮疹等,停药后迅速消失。
奎宁的抗疟作用和临床应用
主要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能控制临床症状。但 疗效不及氯喹而毒性较大。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 的恶性疟,尤其是严重的脑型疟。
奎宁在肝内迅速氧化失活并由肾排出,加之毒性较大, 因此不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对红细胞外期无效,对 配子体亦无明显作用。
奎宁的不良反应
1. 金鸡纳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 和视力减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因为奎宁得自 金鸡纳树皮,金鸡纳树的其他生物碱也有此反应, 故称金鸡纳反应(血浆溶度30-60umol/l)。
伯氨喹主要对间日疟和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 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间 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最有效的药物。对红细胞内期无 效,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通常均需与氯喹等合 用。疟原虫对此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伯氨喹的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是此药的一大缺点,但目前尚无适当 药物可以取代之。治疗量即可引起头晕、恶心、呕 吐、紫绀、腹痛等。停药后可消失。
传播因子
伯氨喹 乙胺嘧啶 防止传播
作用环节 原发性红细 继发性红细 红细胞内期 按蚊体内
胞外期
胞外期
疟原虫的耐药性
最大困难: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特别是氯喹产生耐药 最新对策:钙拮抗剂与氯喹合用
氯喹
主要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用于控制症状 对子孢子,休眠子和配子体无效, 特点:疗效高,生效快
常用抗疟药和抗疟药使用原则参考PPT
( 青 蒿 琥 酯 每 片 50mg , 阿 莫 地 喹 每 片 150mg),每天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 片各4片,连服3天。 6.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 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 磷 酸 哌 喹 320mg ) , 首 剂 2 片 , 首 剂 后 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
2、复燃(Recule scence) 指由残存红内期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临床症 状消失后2个月内的症状再现。
3、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 指疟疾急性发作症状消除但无性期疟原虫 可持继存在于体内。
•7
三、疟疾诊断和治疗常用术语
4、根治(radical treatment) 指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包括红内期和肝内期所 有疟原虫被消除使复燃和复发不能发生。
•22
四、用药方案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1.蒿甲醚:
口服总剂量64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80mg,首剂加倍。
2.青蒿琥酯:
口服总剂量80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100mg,首剂加倍。
3.双氢青蒿素:
口服总剂量480mg。分7天服,每天1次,
每次60mg, 首剂加倍。
•10
(一)杀灭红内期无性体的药物
(3)药理: 氯喹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 顿服0.6g后2—3h在血浆内可达到或超过 有效浓度,其在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内高 10—20倍。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比无疟 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又高20~25倍,血浆浓 度≥15ug/L时对间日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20ug/L对恶性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氯喹代谢缓慢,主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胆 汁排泄,血浆半衰期较长(约10-28天)。
•11
2、喹哌(piperaquine)
2、复燃(Recule scence) 指由残存红内期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临床症 状消失后2个月内的症状再现。
3、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 指疟疾急性发作症状消除但无性期疟原虫 可持继存在于体内。
•7
三、疟疾诊断和治疗常用术语
4、根治(radical treatment) 指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包括红内期和肝内期所 有疟原虫被消除使复燃和复发不能发生。
•22
四、用药方案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1.蒿甲醚:
口服总剂量64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80mg,首剂加倍。
2.青蒿琥酯:
口服总剂量80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100mg,首剂加倍。
3.双氢青蒿素:
口服总剂量480mg。分7天服,每天1次,
每次60mg, 首剂加倍。
•10
(一)杀灭红内期无性体的药物
(3)药理: 氯喹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 顿服0.6g后2—3h在血浆内可达到或超过 有效浓度,其在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内高 10—20倍。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比无疟 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又高20~25倍,血浆浓 度≥15ug/L时对间日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20ug/L对恶性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氯喹代谢缓慢,主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胆 汁排泄,血浆半衰期较长(约10-28天)。
•11
2、喹哌(piperaquine)
抗寄生虫药—抗疟药(药理学课件)
疟原虫生活史示意图
2 患者适合使用哪种 抗疟药进行治疗?
二、常用抗疟药
1.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特点:作用于红细胞内期 *代表药:氯喹、奎宁、甲氟喹、青蒿素
2. 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特点:杀灭休眠子,控制复发; 杀灭配子体,防止传播
*代表药:伯氨喹
3. 主要用于病因预防的药物:
• 1972年从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 1973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一类新药证书,双氢青蒿素也获一
类新药证书。这些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 技成就奖。
•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 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 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抗疟药
学习目标
➢ 实现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加强建设健康中国的使命 感,弘扬医者精神。
➢ 掌握抗疟药作用环节及应用,了解青蒿素作用特点。 ➢ 能够利用理论知识为基层患者选择抗疟药,并能够
完成疟疾防治的健康宣教。
01
疟原虫生活史
目录 02
常用抗疟药
03
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
患者,男 , 34岁 ,因午后发热伴寒颤 、头痛 、恶心 、 乏力1周 来我院就诊。体检:39.5℃, 精神不振 ,面色苍白 , 口唇紫绀 ,全身发抖 ,牙齿打颤 , 腹软 ,脾在左肋下 ,质 中等 ,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4.5×109/L,中 性粒细胞 0.62,淋巴细胞 0.38, RBC 3.0×1012/L,Hb 90g/L, 尿蛋白(﹢﹢﹢),彩超:脾厚5.7cm ,上下径 12.3cm。患 者于20天前从苏丹回国 ,根据苏丹为疟疾高发区 ,结合病人 的表现考虑为疟疾,高热寒颤时取末稍血查到疟原虫 ,确诊 为恶性疟疾 ,收住院抗疟疾治疗1周痊愈 。
药物化学10(1)PPT课件
左旋咪唑是四咪唑的左旋体,保留其结构中的咪 唑环,将氢化噻唑环打开,得到了阿苯哒唑 (Albendazole)、甲苯哒唑(Mebendazole)、 氟苯哒唑(Flubendazole)、奥苯哒唑 (Oxibendazole)等广谱驱肠虫药。
2021
10
相关链接
咪唑类驱肠虫药的结构改造与常用药物
其中阿苯哒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为该类药物 中驱虫谱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奥苯哒唑为广谱驱肠虫药, 主要适用于钩虫、蛔虫及鞭虫,作用机制与阿苯哒唑相同。甲 苯哒唑常以与盐酸左旋咪唑制成的复方制剂应用于临床,二者 配伍,驱虫效力增强,且减少两者的不良反应,使排虫集中和 时间提前,确保驱虫效果。特别是人类比翼线虫病是一种罕见 的人体寄生虫病,自1913年发现至今,全球病例近100多例。 但给予甲苯达唑治疗后,感染症状完全消失。
滴虫一般指阴道毛滴虫。
2021
6
第一节
驱肠虫药
2021
7
结构类型
驱肠虫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哌嗪类 ➢咪唑类 ➢嘧啶类 ➢三萜类 ➢酚类
目前临床使用的驱肠虫药物大多数都是咪唑类 药物。
2021
8
咪唑类的典型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旋咪唑及其衍生的 含有咪唑环的药物。
2021
9
相关链接
咪唑类驱肠虫药的结构改造与常用药物
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对于肠道内外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 适用于各种线虫、血吸虫、绦虫、囊虫及钩虫的驱虫治疗。 但阿苯达唑对虫体作用缓慢,不能迅速杀死蛔虫,以致服药 后部分患者腹痛延续,少数呕吐蛔虫等现象,阿苯达唑和噻 嘧啶两药复方制剂有明显协同作用,可加速蛔虫排出,减少 腹痛反应和蛔虫骚动引起的并发症。
2021
2021
10
相关链接
咪唑类驱肠虫药的结构改造与常用药物
其中阿苯哒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为该类药物 中驱虫谱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奥苯哒唑为广谱驱肠虫药, 主要适用于钩虫、蛔虫及鞭虫,作用机制与阿苯哒唑相同。甲 苯哒唑常以与盐酸左旋咪唑制成的复方制剂应用于临床,二者 配伍,驱虫效力增强,且减少两者的不良反应,使排虫集中和 时间提前,确保驱虫效果。特别是人类比翼线虫病是一种罕见 的人体寄生虫病,自1913年发现至今,全球病例近100多例。 但给予甲苯达唑治疗后,感染症状完全消失。
滴虫一般指阴道毛滴虫。
2021
6
第一节
驱肠虫药
2021
7
结构类型
驱肠虫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哌嗪类 ➢咪唑类 ➢嘧啶类 ➢三萜类 ➢酚类
目前临床使用的驱肠虫药物大多数都是咪唑类 药物。
2021
8
咪唑类的典型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旋咪唑及其衍生的 含有咪唑环的药物。
2021
9
相关链接
咪唑类驱肠虫药的结构改造与常用药物
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对于肠道内外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 适用于各种线虫、血吸虫、绦虫、囊虫及钩虫的驱虫治疗。 但阿苯达唑对虫体作用缓慢,不能迅速杀死蛔虫,以致服药 后部分患者腹痛延续,少数呕吐蛔虫等现象,阿苯达唑和噻 嘧啶两药复方制剂有明显协同作用,可加速蛔虫排出,减少 腹痛反应和蛔虫骚动引起的并发症。
2021
抗寄生虫 第一节抗疟药ppt课件
引起脑型疟疾。
疟原虫生活史和抗疟药作用环节
疟 原 虫 生 活 史
根治方法:
1.彻底治疗病人 2.消灭传播媒介:药物毒 杀、消灭蚊子孳生地
抗疟药分类
控制病症:氯喹、奎宁、青 蒿素、甲氟喹
控制复发:伯氨喹
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控制传播:伯氨喹、乙胺嘧 啶
一、主要用于控制病症的抗疟药 氯喹( chloroguine) 人工合成的4-氨喹啉类衍生物 体内过程: 1.在RBC内仍浓度为血浆10~20倍 2.氯喹在有疟原虫RBC的浓度为在正常
RBC浓度的25倍 3.在肝、脾、肺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
200~700倍 4.消除慢
药理作用:
1.杀灭RBC内期,对RBC外期无作用 特点:
(1)起效快:多数病例在用药后24~48 h 控制病症
(2)作用强:48~72 h内血中疟原虫消逝 (3)作用耐久:良性疟复发迟 (4)能根治恶性疟
机制:
(1)插入 DNA双螺旋之间,抑制 DNA
第39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疟疾概述
• 疟疾: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传播媒 介为蚊;
• 全世界有2/5人口(20亿)遭到要挟, 每年新发病例达1亿例;
• 我国解放前疟疾发病率很高,解放后 发病率已明显降低〔99年为25-30万 人〕。
分型:
1.间日疟; 2.三日疟; 3.卵型疟(少见); 4.恶性疟-疟疾进犯到脑组织,
不良反响:
1.金鸡钠反响 2.心肌抑制:严禁 iv。需求时小心 iv
gtt 3.特异质:少数恶性疟患者出现急性溶
血。有过敏史者忌用 4.子宫兴奋:孕妇禁用 5.头晕、精神不振 6.低血糖:孕妇、小儿尤应留意,
iv drip 时间不少于3-4 h
疟原虫生活史和抗疟药作用环节
疟 原 虫 生 活 史
根治方法:
1.彻底治疗病人 2.消灭传播媒介:药物毒 杀、消灭蚊子孳生地
抗疟药分类
控制病症:氯喹、奎宁、青 蒿素、甲氟喹
控制复发:伯氨喹
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控制传播:伯氨喹、乙胺嘧 啶
一、主要用于控制病症的抗疟药 氯喹( chloroguine) 人工合成的4-氨喹啉类衍生物 体内过程: 1.在RBC内仍浓度为血浆10~20倍 2.氯喹在有疟原虫RBC的浓度为在正常
RBC浓度的25倍 3.在肝、脾、肺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
200~700倍 4.消除慢
药理作用:
1.杀灭RBC内期,对RBC外期无作用 特点:
(1)起效快:多数病例在用药后24~48 h 控制病症
(2)作用强:48~72 h内血中疟原虫消逝 (3)作用耐久:良性疟复发迟 (4)能根治恶性疟
机制:
(1)插入 DNA双螺旋之间,抑制 DNA
第39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疟疾概述
• 疟疾: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传播媒 介为蚊;
• 全世界有2/5人口(20亿)遭到要挟, 每年新发病例达1亿例;
• 我国解放前疟疾发病率很高,解放后 发病率已明显降低〔99年为25-30万 人〕。
分型:
1.间日疟; 2.三日疟; 3.卵型疟(少见); 4.恶性疟-疟疾进犯到脑组织,
不良反响:
1.金鸡钠反响 2.心肌抑制:严禁 iv。需求时小心 iv
gtt 3.特异质:少数恶性疟患者出现急性溶
血。有过敏史者忌用 4.子宫兴奋:孕妇禁用 5.头晕、精神不振 6.低血糖:孕妇、小儿尤应留意,
iv drip 时间不少于3-4 h
40.-第21章-抗寄生虫药完
损伤虫体皮层,造成空泡破裂、吞噬死亡 特点:具高效、速效、低毒、疗程短、用药方便、
远期疗效好,无蓄积等优点,抗血吸虫病
的首选药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2. 抗其他吸虫 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
3. 抗绦虫病 各类绦虫 不良反响 不良反响少而且轻微、短暂 可有轻度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头痛、眩晕、嗜睡
抗血吸虫病药的开展史 酒石酸锑钾 → 呋喃丙胺、硝硫氰铵 → 吡 喹酮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肝硬化主征
巨脾
腹水
门脉高压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吡喹酮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广谱抗吸虫和抗绦虫药 1. 抗血吸虫病 各类血吸虫有效,对各期有效
机制:增加虫体内钙,致挛缩、肝移、死亡
快、强、持久
控制疟疾病症的首选药物
机制: 形成DNA-氯喹复合物,干扰疟 原虫核酸代谢
阻碍疟原虫分解利用血红蛋白,
使养料缺乏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不良反响与本卷须知
1. 长期大量应用:
角膜浸润 → 视力模糊、视力障碍
窦房结浸润 → 阿斯综合征 2. 过敏反响:皮疹,粒细胞减少 应定期检查血象和作眼科检查
根治间日疟和控制传播。
作用机制 其氧化性6-羟基衍生物抑制疟原虫脂
肪酸、胆固醇合成,使其原料减少。
不良反响 毒性大
少数人特异质反响
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出现紫绀、胸闷、缺氧等严重的毒性反响。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
稳定红细胞膜和使
急性溶血性贫血、高铁血血红红状蛋蛋态白白所血处必症于需复原
抗丝虫病药
丝虫生活史
在我国主要为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远期疗效好,无蓄积等优点,抗血吸虫病
的首选药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2. 抗其他吸虫 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
3. 抗绦虫病 各类绦虫 不良反响 不良反响少而且轻微、短暂 可有轻度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头痛、眩晕、嗜睡
抗血吸虫病药的开展史 酒石酸锑钾 → 呋喃丙胺、硝硫氰铵 → 吡 喹酮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肝硬化主征
巨脾
腹水
门脉高压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吡喹酮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广谱抗吸虫和抗绦虫药 1. 抗血吸虫病 各类血吸虫有效,对各期有效
机制:增加虫体内钙,致挛缩、肝移、死亡
快、强、持久
控制疟疾病症的首选药物
机制: 形成DNA-氯喹复合物,干扰疟 原虫核酸代谢
阻碍疟原虫分解利用血红蛋白,
使养料缺乏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不良反响与本卷须知
1. 长期大量应用:
角膜浸润 → 视力模糊、视力障碍
窦房结浸润 → 阿斯综合征 2. 过敏反响:皮疹,粒细胞减少 应定期检查血象和作眼科检查
根治间日疟和控制传播。
作用机制 其氧化性6-羟基衍生物抑制疟原虫脂
肪酸、胆固醇合成,使其原料减少。
不良反响 毒性大
少数人特异质反响
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出现紫绀、胸闷、缺氧等严重的毒性反响。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
稳定红细胞膜和使
急性溶血性贫血、高铁血血红红状蛋蛋态白白所血处必症于需复原
抗丝虫病药
丝虫生活史
在我国主要为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第42章 抗疟药共72页文档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原发性红外期) 子孢子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停留半小时后,即迅速 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量裂殖子, 最后肝细胞破裂,放出裂殖子,进入红细胞,为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这一时期是疟疾感染的病 因,为潜伏期.乙胺嘧啶对此疟原虫有效,可 作为病因性预防药。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排泄: 10%~25%以原形药经肾排泄;氯化铵酸化尿 液可加速药物排泄。
【作用与用途】
1.抗疟作用:对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有强大的杀灭 作用-控制症状
特点:作用快、效力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持久、排泄慢
临床上用于良性疟的急性发作,控制症状,对于良 性疟不能根治,但由于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 的复发,能根治恶性疟.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3)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从肝细胞释放的裂殖子,入红细胞后发育为小滋养 体(环状体) 、大滋养体、裂殖体,最后红细胞破 裂,释放出裂殖子,后者又可重复侵入其它红细胞, 重复增殖过程.经过数次增殖以后, 和具有一定数 目的裂殖子红细胞大量破裂,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 细胞碎片能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 既引起疟疾的发作.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 物如氯奎,奎宁,青蒿素等,可控制症状发作.
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若干裂体增殖后,由于体内 免疫力的增加或药物治疗不利其生殖,部分红细胞 裂殖子不再发育为裂殖体,而分化为雌雄配子体.这 期并无症状,但若被叮咬吸入蚊胃则可进行有性生 殖,使疟原虫得以传代,成为疟疾流行传播的根源.
伯氨奎 伯氨奎
氯奎,奎宁
乙氨嘧啶
Life Cycle
寄生虫病分类
原虫 病
疟疾利 什曼病 阿米巴病
蠕虫病
吸虫病 丝虫病 线虫病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排泄: 10%~25%以原形药经肾排泄;氯化铵酸化尿 液可加速药物排泄。
【作用与用途】
1.抗疟作用:对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有强大的杀灭 作用-控制症状
特点:作用快、效力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持久、排泄慢
临床上用于良性疟的急性发作,控制症状,对于良 性疟不能根治,但由于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 的复发,能根治恶性疟.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3)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从肝细胞释放的裂殖子,入红细胞后发育为小滋养 体(环状体) 、大滋养体、裂殖体,最后红细胞破 裂,释放出裂殖子,后者又可重复侵入其它红细胞, 重复增殖过程.经过数次增殖以后, 和具有一定数 目的裂殖子红细胞大量破裂,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 细胞碎片能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 既引起疟疾的发作.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 物如氯奎,奎宁,青蒿素等,可控制症状发作.
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若干裂体增殖后,由于体内 免疫力的增加或药物治疗不利其生殖,部分红细胞 裂殖子不再发育为裂殖体,而分化为雌雄配子体.这 期并无症状,但若被叮咬吸入蚊胃则可进行有性生 殖,使疟原虫得以传代,成为疟疾流行传播的根源.
伯氨奎 伯氨奎
氯奎,奎宁
乙氨嘧啶
Life Cycle
寄生虫病分类
原虫 病
疟疾利 什曼病 阿米巴病
蠕虫病
吸虫病 丝虫病 线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奎宁的代谢途径
H H H C 2 H H O H C O 3 N N O H N O H H N C Y P 3 A 4 H C O 3 H C 2 H H O H N C Y P 3 A 4 H C O 3 H H C 2 H H O H N O H
甲氟喹(Mefloquine)
• 与细胞膜结合,有杀红内期原虫的长效作 用 • -封闭2’-位 • -避免了生物氧化的发生
药物化学 抗疟 药
三、抗疟药
•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特别是在南美洲、 非洲、南亚和旧中国
•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 很早使用金鸡纳树皮来治疗疟疾
传染源
• 已经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蚊子传染的疾病
奎宁 Quinine
结构和命名
• 6-甲氧基-α-(5-乙烯基-2-奎宁环基)4-羟甲基喹啉甲醇
吸收和分布
• 口服经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 • 1~2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 • Chloroquine在有疟原虫的红细胞内高度浓 集 • -有利迅速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
25倍
10~20倍
代谢物
• 去乙基氯喹 • -对敏感的恶性疟,与Chloroquine等效 • -对于耐药的恶性疟原虫,这种代谢物活性 则明显减少
青蒿素
发现-青蒿素
• 我国在1971年 • 菊科植物黄花蒿 • 新的倍半萜内酯
发现-青蒿素
• 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复发率高等缺点 • 扩大应用受到影响
发现-青蒿素衍生物
• 合成或半合成大量的衍生物
• C-10羰基还原得到二氢青蒿素 • -为Artemisinin在体内还原代谢物
• -抗鼠疟比Artemisinin强一倍
• 分子插入DNA双螺旋链之间,形成稳定的复 合物, • 影响DNA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作用机理-细胞液的pH值变化
Chloroquine为弱碱性药物
大量进入疟原虫体内,必然使其细胞液的pH增大 形成对蛋白质分解酶不利的环境 使疟原虫分解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必
需氨基酸缺乏
也可干扰疟原虫的繁殖
蒿甲醚代谢
主要学习内容
• • • • • • • 重点药物 -阿苯达唑 -氯喹 驱肠虫药 抗血吸虫病药 抗疟药 青蒿素
作用机理
• artemisinin的抗疟作用与自由基的调节有关
• 血红蛋白消化的结果是使在寄生虫中的血红蛋白 积累 • -血红蛋白中铁离子与artemisinin反应,通过内 过氧化物的均裂产生自由基
• -过氧化物是必须存在的结构
代谢
• artemisinin在体内代谢为二氢青蒿素、脱氧二氢 蒿素、3a-羟基脱氧二氢青蒿素,9,10-二羟基二 氢青蒿素
构效关系
• • • • 内过氧化物对活性存在是必需的 -脱氧青蒿素完全失去抗疟活性 活性的存在归于 -内过氧化物-缩酮-乙缩醛-内酯的结构
构效关系
• 10位的羰基对于保持抗疟活性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可被还原为羟基,其醚、酯和羧酸衍生物都具有 抗疟活性 • 分子中引入亲水性基团并使其极性增大,则导致 抗疟活性减小 • 亲脂性是非常重要的
发现
• 1820年 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得到Quinine
全合成
Quinine的结构特点
• • • • 两部分组成 -喹啉及通过醇与哌啶双环相连 四个手性碳 -C-3、C-4、C-8、C-9
立体化学
• 立体化学的差别可导致药效不同 • 奎尼丁对氯喹敏感的耐药恶性疟原虫物种的活性比 quinine大2~3倍,在体内也有相同的结果 • 奎尼丁比quinine有更大的心脏副作用和降血压作用
• N4-(7- chloro-4-quinolinyl)-N′,N′diethyl-1,4-pentanediamine diphosphate
发现
• 抗疟药在战争时期是军用物资 • 每次战争中科学工作者为合成抗疟药的研 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发明异喹啉类合成抗疟药
伯氨喹
作用机理-影响DNA复制
不良反应
• 金鸡纳反应
• -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和视力减 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 • 低血糖 • -能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 • Quinine和Quinidine都是低治疗指数和可 引起毒性的药物源自磷酸氯喹结构和命名
• N′,N′-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Quinine的前药
• • • • • • 奎宁碳酸乙酯 -优奎宁(Euquinien) -无味奎宁 苦味消失,但仍保留其抗疟作用 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出奎宁 -适于儿童
代谢
• 口服后迅速并完全被吸收
• 广泛分布于全身 • -可进入脑、脑脊液中,可通过胎盘并分泌 于乳汁 • 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 • -羟化 在喹啉环的2位 • -其次 在喹核碱的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