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4升华和凝华教案(沪科版九年级)
12.4升华和凝华教案(沪科版九年级)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4升华与凝华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升华与凝华》【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试管、烧杯、热水、冷水、碘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学生思考,举例学生将物态变化图示补充完整固体液体气体问题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教师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得出,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二、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指导学生: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二)、分析现象,培养能力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1、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3、樟脑丸变小了4、灯泡内壁发黑5、霜是怎样形成的6、固态清香剂消失7、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学生试着进行分析,说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灯泡内壁发黑,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三)、升华吸热的应用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
干冰的用途例如:1、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运输中食物降温,防止食物腐料变质。
2、人工降雨。
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这是凝华过程,冰粒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这是熔化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九年级物理 12.4 升华和凝华教案 (新版)沪科版
12.4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难点】碘的升华实验和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
【教具准备】樟脑丸(或卫生球)松树枝碘热水冷水带橡皮塞的试管烧瓶新旧日光灯管固体清香剂【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引入新课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引入课题。
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学生回顾物质的状态及其物态变化,提出问题: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为气态?学生猜想。
2、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的状态发生变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试管,擦掉试管外的水分,观察试管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
3、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
三、联系实际,寻找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4、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
问题一:冰箱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霜的形成?问题二:霜的形成条件是气温0摄氏度以下,对农作物有害,如何防止?问题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四、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1、介绍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学生猜想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观看:人工降雨。
思考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观看多媒体:在舞台上撒干冰制造白雾。
12.4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板书设计】
1. 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
2. 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
3. 实例:冰花、冰棍表面的水珠等
4. 应用:冰箱除霜、衣物干燥等
【教学反思】
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题型4:设计升华与凝华实验
例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解答:取一个干燥的碘瓶,加热使碘升华成紫色气体,然后冷却,紫色气体重新凝华成固态碘。
题型5:分析升华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分析升华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升华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冰箱除霜、衣物干燥、冰棍制作等。升华使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如衣物中的水分蒸发;凝华使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如水蒸气在冷玻璃上形成冰花。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冰箱除霜可以保持冰箱的制冷效果,衣物干燥可以让衣物更舒适,冰棍制作则是利用了升华与凝华的原理。通过学习升华与凝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演示】(10分钟)
进行简单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如碘蒸气的升华和凝华,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两种现象。
【课堂讨论】(5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升华与凝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冰箱除霜、衣物干燥等。
【巩固练习】(5分钟)
布置一些关于升华与凝华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5分钟)
【作业布置】(5分钟)
- 学生已经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如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相应的相变过程,如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
-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热现象,但对于升华与凝华的深入理解尚显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强。
12.4升华与凝华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升华与凝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③记住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二)讲授新课(一)升华衣柜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变干,这是为什么?原来如此固态的樟脑丸、冰都是由固体直接变成气态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了。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迷你实验室碘的升华实验把少量的碘放入烧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实验探究记录1、实验过程中,给锥形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大量的紫色气体2、停止加热,在瓶壁和瓶底看到了什么现象?有固体出现3、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固体吸热变成气体;气体放热变成固体4、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可以,但速度变慢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
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的空气温度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小冰粒下落,熔化为雨滴。
升华和凝华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教学竞赛教案设计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关注并思考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关注并思考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启发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物态、熔化与凝固以及汽化与液化方面的知识,并板书。
二、新课教学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同时教师板书:升华:凝华:2、自学检测:(1)分别请三名同学补全以上教师板书,板书水的三态联系。
(2)教师列举课本中所述的几种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请学生判断其变化过程。
3、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师适当提示和补充。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冬天洗的衣服被冻住,过段时间仍然可以干;阴面的雪和冰不见不会融化却会逐渐变少甚至完全消失;用久的电灯泡钨丝会变细;固态空气清新剂时间长了会变少。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用久的电灯泡会变黑;永久的电棒两端变黑;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等上面有层霜;电冰箱里面的霜。
4、强化巩固:1、下列现象中用到升华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像可乐中加冰块会使可乐更凉C、结束游泳上岸时会感到冷。
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忧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以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
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去的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去的3、在插有小树枝的密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B、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C、雪景的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D、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
九年级物理全册《12.4 升华与凝华》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升华与凝华
小结态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现
象叫凝华。
凝华需要放热。
二、生活中的物理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1、樟脑丸变小了
2、灯泡内壁发黑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
冰花
5、冬天雪、霜、树枝上出现“雾凇”
知识拓展:阅读科学世界“大漠里的
故事”
归纳升华、凝华现象:
1.雾凇、霜、雪的形成
三、知识应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
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
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
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
种物态变化;灯泡内壁发
黑,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
的
让学生能够用水的三态
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
水的循环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了解干冰
诊
断
评
价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12.4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升华与凝华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4. 科学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知识,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在三种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过程时,学生可能会对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感到困惑,特别是对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此外,学生在计算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质量、温度等参数时,可能会遇到计算方法和技巧上的困难。此外,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可能会遇到操作不当、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5. 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指导,帮助全班学生共同提高。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升华与凝华的知识。通过讲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原理,结合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升华与凝华的技能。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冬天窗户上的霜等。
3.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升华吸热、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制冷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能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升华和凝华过程。
3.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以及升华和凝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冰块、加热器等)、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和冬天窗户上的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4. 展示升华和凝华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5.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升华吸热和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制冷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升华和凝华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过程______热量。
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体温;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导学达标: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猜想:〔……〕进行新课:1、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结论:(1)、注意“直接”。
(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卫生球变小➢灯壁变黑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完成PPT上面的练习题五、板书设计1.升华和凝华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六、课后反思从引课到进行新课教学到整节课结束整个环节的过渡还是很顺畅。
但在进行实验时实验要求不到位,致使有一组学生的实验仪器炸裂,引起学生的骚动,处理事故时耽误了一些时间致使实验时间过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避免。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案新版沪科版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问题2:处理例3
例3:【解析】当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雪,是放入过程。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说明泄漏点温度很低,湿棉布中的水凝固成冰,从而止住泄漏.
答案:凝华 放 凝固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具,学生观察碘的状态。
教师演示碘的物态变化实验,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并答复以上四个问题。
小结:碘的凝华,霜、雾凇、冰花、雪的形成等.
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水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冰凌消融,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树枝上的雾凇,当气温足够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的。
应选C。
重点
1.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2.举出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
难点
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教学环节安排】
环
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正确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
舞台上“白烟滚滚〞、树枝上的“雾凇〞、植物上的霜等。复习
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之间相互转化吗?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拨到位,找准物理依据强化: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不是特别低〕液化为小水滴;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特别低〕凝华为小水晶。
诊断评价
见当堂达标题。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一课时: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其变化过程3.学会运用常见实验方法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内容1.通过让学生观察冰片在常温下逐渐变小变淡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思考;2.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现象是常见的物态变化;3.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4.通过实验观察干冰的升华过程和水滴的凝华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两种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条件特征。
教学过程1.通过放映升华和凝华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两种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兴趣;2.展示冰片的慢变化过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冰片会变小变淡?”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3.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通过给出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4.引导学生探讨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分析产生条件变化时,物质状态的变化规律;5.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干冰的升华过程和水滴的凝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了解。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并对升华和凝华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这两种现象的变化过程和特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将实验操作规范化,确保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二课时:升华和凝华的应用举例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掌握升华和凝华在工业生产、天气预报、人类医疗等方面的应用3.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内容1.介绍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冰柜的工作原理、烘干衣物的原理等;2.了解升华和凝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冷冻食品制造、制药等;3.分析升华和凝华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如大雾、霜冻等气象现象的产生规律;4.通过案例介绍,了解升华和凝华在人类医疗中的应用,如冻干疫苗、制冰镇痛等。
12.4升华与凝华(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教案:12.4 升华与凝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具体来自于第12章第4节,内容主要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现象以及相关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理解它们是一种物态变化。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升华与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对升华与凝华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升华与凝华现象,如冬天的霜、冰雕的融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讲解升华与凝华的特点: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
(3)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原因:升华与凝华是由于物质内部的热量变化导致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升华与凝华的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升华与凝华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特点、原因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案: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表现为吸热;凝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表现为放热。
2. 请举例说明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冬天的霜、冰雕的融化、樟脑球的升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使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有了直观的认识。
12.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2.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主要涉及第12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冰花的形成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阐述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碘的升华、冰雪的凝华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一些有关升华和凝华的问题。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列举两个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说明其原理。
(3)根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解释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出现冰花。
2. 答案:(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2)例子:碘的升华、冰雪的凝华。
原理:碘受热升华,冷却后凝华形成;冰雪在空气中冷却,水蒸气凝华形成。
(3)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冰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程度,是否存在教学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等。
12.4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我设计了一堂富有创意的幼儿园课程——“12.4 升华与凝华”。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升华与凝华现象。
2. 讲解:利用PPT展示升华与凝华的定义,解释它们的发生原理。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升华与凝华现象,如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逐渐消失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孩子们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讨论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雾气凝结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了解它们的特点。
2. 难点:让幼儿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课程的实施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升华与凝华现象,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升华和凝华 教案(沪科版)
1、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上当堂训练部分的习题。
2、组内讨论。
3、组织学生展示结果,并做好评价和补充。
独立完成学案“当堂训练”。
组内讨论。
展示,修正与完善。
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四、小结收获
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3、组织学生谈本节课的感受。
对照目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初步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丰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的兴趣。
(五)师生交流,爱国教育
播放视频和照片。
观看视频和照片。
领略升华、凝华的美妙;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进行“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教育。
阅读STS,了解人工降雨。
体会科学及技术对社会、自然、人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种转变的过程认识比较模糊,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解。其次,学生具备基本观察实验的能力,但是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师:相关素材,酒精灯、碘锤、火柴、小烧杯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最近几天有霜出现,出示车上、树叶上的霜。
判断“白色物质”是霜。
说出在生活中见到而且感受过霜。
疑问霜是怎样形成的。
从贴近学生的现象出发,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快乐学习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升华和凝华
一、课标分析
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变化,对于后两种的变化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吧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三、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这章的最后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并能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吸热放热情况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六、课程资源
演示用具:新旧白炽灯泡各一个、图片、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枯树枝、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用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片盛水的烧杯和滴管(10组)
七、教学过程
八、当堂检测题
1、冬天的清晨窗玻璃会出现一层冰花,冰花存在在窗玻璃的(内层或外层)这时
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2、永久的灯泡没有新买的灯泡亮的热学原因是钨丝在高温下先后在玻璃泡的内壁形成的,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使其变暗。
九、板书设计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
2、凝华:物质有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