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教案

合集下载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14篇一学期(完整版)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14篇一学期(完整版)

送教上门教案一个学期14篇执教者:学校:年月日目录第一篇:认识前后 (1)第二篇:认识左右 (3)第三篇:认识上下 (5)第四篇:认识了解人民币币值 (7)第五篇:教学生洗碗 (9)第六篇:整理房间与日常安全教育 (11)第七篇:安全知识及学做饭 (13)第八篇:认识家用电器(电饭锅、电磁炉等) (15)第九篇:择洗青菜 (17)第十篇:学习亲人的称呼,练习开口说话 (19)第十一篇:教学学生玩手机 (21)第十二篇:使用手机看视频 (23)第十三篇:教学生数数与感知个数的概念 (25)第十四篇:自理及日常安全教育 (26)认识前后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明确空间位置关系。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前后”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空间推理。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其方位知觉。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其对空间方位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前后”的概念及空间位置关系的定义。

2、生活中的“前后”实例,如排队、放置物品等。

3、空间推理练习,如判断物品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前后”的概念,明确空间位置关系。

2、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前后”的概念,进行空间推理。

四、教具准备小猪、小狗、小苗的图片。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学的空间方位知识。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空间推理游戏,如摆放物品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前后”位置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及空间位置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品的相对位置等。

4、归纳小结:总结本次学到的知识,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特殊教育 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 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特殊教育幼儿发展其个性,并建立正面自我形象,培养他们的努力、坚强及自信心。

同时,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加强幼儿的社交技能,促进他们生活自理和学业上的进步。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同时解决不同个性幼儿与家庭之间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与幼儿们互动,带领幼儿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并引导他们发现成长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鼓励他们找到面对问题的勇气。

2.课堂活动2.1 游戏环节老师通过游戏来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培养幼儿的社交背景,同时也注重发掘幼儿个性特点,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

2.2 形象塑造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外貌,使幼儿认识到自身的美丽及独特性,并培养幼儿的自我形象的积极能力。

2.3 艺体活动通过舞蹈、音乐、体育等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同时也能在艺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素质。

3.课堂总结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回顾每个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将课堂感悟带入家庭和生活中,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充实。

四、教学方法针对特殊教育幼儿的个性化教学,采用激励和积极支持的方式,注重发掘幼儿的个性,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以幼儿的表现、反馈为主,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不断发掘幼儿个性特点,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了解到自己的个性及面临的困难,培养了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使老师更加了解了特殊教育幼儿的需求和教学特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七、参考文献无。

特殊教育教案5篇

特殊教育教案5篇

特殊教育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教材》第四册,第十五章“生活中的数学”。

具体内容包括: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认识平面图形;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物体的高矮、长短概念。

2. 使学生认识并能够辨别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认识平面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简单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卡片、图片、实物(如铅笔、书本等)。

学具:学生用尺子、卡片、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激发学生对高矮、长短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2)认识平面图形。

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认识图形。

(3)简单加减法运算。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进行实际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铅笔、书本等实物的长度,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2)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图形认知练习。

(3)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高矮:A比B高,B比A矮。

长短:C比D长,D比C短。

2. 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简单加减法运算:5+3=8,83=5。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物体的高矮、长短,并记录下来。

物体1:铅笔;物体2:书本;物体3:橡皮。

(2)找出生活中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并画下来。

2+4= 53= 6+2= 95=2. 答案:(1)物体1:铅笔比橡皮长,比书本短;物体2:书本比铅笔高,比橡皮高;物体3:橡皮比铅笔矮,比书本矮。

(2)见学生作品。

(3)2+4=6 53=2 6+2=8 95=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认识平面图形以及简单加减法运算。

特殊教育教案智力障碍范例

特殊教育教案智力障碍范例

特殊教育教案智力障碍范例篇 1一、教学目标1. 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独立完成简单日常任务的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2. 增强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让学生掌握穿衣、整理书包等日常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2. 难点(1)如何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独立地完成任务。

(2)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任务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2. 角色扮演法设计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生活适应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穿着整齐的学生上学、书包整理有序的画面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场景好不好呀?为什么?”2. 知识讲解(1)以穿衣为例,展示实物衣物,逐步讲解穿衣的步骤,如先穿内衣、再穿外套,系扣子、拉拉链等。

(2)用图片展示整理书包的过程,包括分类放置书本、文具,整齐摆放等。

3. 示范操作(1)老师亲自示范穿衣和整理书包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示范边强调要点和注意事项,如穿衣时要注意正反、整理书包时要轻拿轻放。

4. 学生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和监督。

(2)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角色扮演(1)设置模拟上学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学生,进行穿衣、整理书包等活动。

(2)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

6. 问题思考(1)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会遇到哪些类似的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呢?”(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课本讲解1. 原文内容(展示与穿衣、整理书包等相关的图片和简单文字说明)2. 分析讲解(1)知识点: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动作要领和顺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特殊教育初中教案

特殊教育初中教案

特殊教育初中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的分析和讨论。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阅读理解技巧,例如猜词义、找论据、分析文章结构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理解中的经验和困惑。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如何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讲解如何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 讲解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外的文章,并运用讲解中提到的阅读理解技巧进行练习。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互相提问、反驳、补充。

四、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积极运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阅读中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如何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和细节。

2. 讲解如何分析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

3. 讲解如何运用阅读理解技巧进行文章的缩写和改写。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外的文章,并运用讲解中提到的阅读理解技巧进行练习。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互相提问、反驳、补充。

四、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积极运用。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阅读中的实践经验和收获,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以上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特殊教育是针对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发展存在障碍的学生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

这些学生需要特别的教育教案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本文将提供一些特殊教育教案的大全,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需求。

身体障碍教育教案1. 针对脑瘫患者的活动这个教案旨在帮助脑瘫患者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和运动技能。

活动包括平衡练习,手眼协调性练习和基本力量训练。

2. 视障学生的定向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视障学生学会利用听觉和触觉来定向。

活动包括用声音控制移动,利用地上的感应点来确定位置和利用触觉板练习方向感。

3. 针对听障儿童的音乐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利用视觉、触觉和震动感来帮助听障儿童理解音乐节奏和节拍。

活动包括利用震动器来感受音乐节奏和利用观察唇形来了解歌词。

智力障碍教育教案1. ADHD学生的计划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ADHD学生在时间管理和计划方面提高。

教学方法包括使用应用程序来管理任务列表和利用简单的图表来帮助时间规划。

2. 自闭症学生的社交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自闭症学生理解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

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社交游戏和观察其他人的行为。

3. 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策略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习障碍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学习,展示以及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情感障碍教育教案1. 抑郁症暴力倾向学生的情感管理这个教案旨在帮助抑郁症暴力倾向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方法包括心理学自我实验和瑜伽冥想。

2. 情感障碍学生的自我价值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情感障碍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

教学方法包括艺术治疗、咨询和支持小组。

3. 异常人格障碍学生的认知疗法教育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异常人格障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负面认知模式并学会控制他们的思维模式。

教学方法包括认知疗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特殊教育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上提供的教案只是一个起点,更多的教案可以从特殊教育教育网络和教育机构中获取,也可以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改进。

特殊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特殊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特殊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特殊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能够正确理解并使用一些特殊教育常用术语。

3.能够了解特殊教育的影响。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特殊教育的概念。

2.教授常用特殊教育术语的含义及使用。

3.让学生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促使学生更深入的去理解特殊教育的实际意义。

2.要求学生更加深入的去思考特殊教育对社会和学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是为满足残疾人、先天性缺陷者和其他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而特殊设置的教学形式。

它旨在提供与普通教育相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教育条件,以实现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系统地安排教学活动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步:认识特殊教育常用术语1.残疾人:指由于疾病、意外、先天或远祖遗传等原因而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智力不足或心理障碍等减弱。

2.智障:指智力发展迟缓或异常,常伴有多种身体和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

3.自闭症:指一种神经性发展障碍症状,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听障:指听力受损或听力缺陷,分轻度听力损失、中度听力损失、重度听力损失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四种不同程度。

5.视障:指视力受损或视力缺陷,根据视力残疾程度的不同,可细分成极度视力障碍、重度视力障碍、中度视力障碍和轻度视力障碍。

第三步:学习特殊教育的影响特殊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残疾人、智障人、自闭症患者、听障人和视障人等特殊儿童获得与常人一样的教育机会。

这种无差别的教育模式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环境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自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特殊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缓解特殊儿童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还能够减少社会经济负担,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特殊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学生们应该了解特殊教育的定义,掌握特殊教育中常用的术语及其含义,以及认识到实施特殊教育对社会和特殊儿童的影响。

特殊教育教案(合集7篇)

特殊教育教案(合集7篇)

特殊教育教案(合集7篇)时间:2023-06-26 16:06:47特殊教育教案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档的大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残疾儿童少年,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整改,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2023年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

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三、工作重点(一)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到2023年,区、市、市、开发区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其他县(市)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

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利用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第四章“分数与小数”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与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的定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定义,掌握分数与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2. 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分数的四则运算。

3. 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

重点:分数的定义与性质,小数的定义与性质,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分数与小数实例,如水果分配、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10分钟)讲解分数的定义,通过例题讲解分数的性质,如分数的约分、通分等。

3. 分数的四则运算(15分钟)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4. 小数的定义与性质(10分钟)讲解小数的定义,通过例题讲解小数的性质,如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近似等。

5. 小数的四则运算(10分钟)介绍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6.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15分钟)讲解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2. 分数的四则运算3. 小数的定义与性质4. 小数的四则运算5.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1/2 + 1/3 = 5/6,3/4 1/6 = 7/12,2/5 × 3/4 = 3/10,4/5 ÷ 2/3 = 6/5。

(2)3.2 + 2.5 = 5.7,5.6 1.4 = 4.2,2.3 × 4.5 = 10.35,8.4 ÷ 3.2 = 2.625。

特殊教育教案4篇

特殊教育教案4篇

特殊教育教案4篇Special education teaching plan特殊教育教案4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特殊教育教案范文2、篇章2:1、情景剧表演畅谈感受文档标准版3、篇章3:特殊教育教案4、篇章4:特殊教育教案文档篇章1:特殊教育教案范文教学理论依据:1、体验式学习。

从心理学讲,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2、以生为本。

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

本节课,我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

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我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

3、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

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重视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

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历程:由感知—活动参与—体验—感悟—内化的心路历程来进行设计。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健康课中获得心理支持并获得经验,培养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

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20篇

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20篇

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20篇教案题目:幼儿园特殊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特点,包括行为、语言、思维、学习等方面;2.了解特殊儿童对教育的需求,学习如何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以及如何评估教育效果。

教学内容与方法:1.特殊儿童的种类、特点及教育需求2.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教学评估与效果反馈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相互认识和交流2.引导家长和孩子谈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和特点二、讲授(40分钟)1.特殊儿童的种类和特点(1)自闭症儿童(2)多动症儿童(3)学习困难儿童(4)弱视儿童(5)听力障碍儿童2.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3)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推进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3.教学评估和效果反馈(1)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定期测试、自我评估、家长评估等(2)及时反馈教育效果,与家长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三、实践(40分钟)1.观看相关教育视频,学习经验教训2.模拟教学场景,学习如何应对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和行为特点四、讨论(15分钟)1.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五、总结(10分钟)1.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2.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寻找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评估:1.定期测试和评估,反馈教育效果;2.教师评估和同伴评估,共同提升教育水平;3.家长评估和反馈,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教学资源:1.教育视频、音频;2.多媒体设备、绘本、图表等辅助工具。

教学要求:1.关注特殊儿童的情感和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2.注重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进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3.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参考书目:《特殊儿童教育指南》《特殊儿童教育法律法规》《特殊儿童的协同教育》。

特殊教育详细教案

特殊教育详细教案

第一章 特殊教育概述教学要求:掌握特殊需要教育和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理解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的意义,了解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特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特殊需要教育和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界定以及对特殊儿童的正确认识,难点是对特殊教育的评估。

一、概念界定(一)什么是特殊教育(特殊需要教育)? ❖Special Education(二) 谁是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的对象)? ❖Exceptional Children❖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特殊儿童”的定义二、特殊需要儿童的种类❖特殊需要儿童到底包括哪些类型的儿童?或者说到底是哪些儿童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下面,我们来比较、分析一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

❖1、朴永馨,七类: (1)智力落后儿童 (2)听力残疾儿童 (3)视力残疾儿童(4)学习困难儿童(5)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6)情感和行为障碍儿童(7)残疾和病弱儿童❖2、汤盛钦,八类:❖(1)学习困难学生❖(2)弱智学生❖(3)言语和语言障碍学生❖(4)听觉障碍学生❖(5)视觉障碍学生❖(6)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7)肢体和健康障碍学生❖(8)超常学生❖3、(美)柯克,八类:❖(1)天才和有特殊才能的儿童❖(2)智力落后儿童❖(3)视觉障碍儿童❖(4)听觉障碍儿童❖(5)交往障碍儿童❖(6)行为问题儿童❖(7)学习特殊障碍儿童❖(8)多种、重度和躯体缺陷的儿童❖4、方俊明,3大类:❖(1)残疾儿童感官残疾、肢体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病弱与多重障碍❖(2)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社会行为障碍、情绪障碍、自闭症、孤儿和寄养儿童❖(3)超常儿童❖5、(美)特恩布尔,13类:❖(1)学习障碍❖(2)情绪与行为障碍❖(3)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4)天才❖(5)智力落后❖(6)重度和多重障碍❖(7)自闭症❖(8)其他类型的健康损伤❖(9)肢体障碍❖(10)外伤性脑损伤❖(11)交流障碍❖(12)听觉损伤❖(13)盲和低视力三、正确认识特殊需要儿童❖1、正确认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个性❖共性:❖1、发展的过程是一样的。

2024版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2024版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教学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 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程度。
40
05
生活自理领域特殊教育教 案
2024/1/29
41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教案
01
穿衣技能训练
教授学生如何辨认衣物前后、正反, 如何系扣子、拉拉链等。
如厕技能训练
引导学生认识男女厕所标识,学习 正确的如厕流程和卫生习惯。
03
2024/1/29
让学生了解自信心的含义和重要性。
03
2024/1/29
06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游戏等。
26
情绪管理技能培养教案
•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2024/1/29
27
情绪管理技能培养教案
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2024/1/29
28
情绪管理技能培养教案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 学生学习如何适当表达情绪。
2024/1/29
教授学生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如深呼吸、冥想等。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 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
29
同理心与关爱他人能力培养教案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提升。
2024/1/29
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如计算机操 作、沟通技巧、礼仪修养等。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作品展示 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程 度和提升效果。
48

特教公开课教案5篇

特教公开课教案5篇

特教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货币、学会简单计算、理解等价交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面额的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2. 培养学生理解等价交换的概念,提高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等价交换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货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货币进行等价交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各种面额的货币、购物场景图片。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出现的货币,让学生对货币产生直观认识。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认识货币:介绍各种面额的货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加深对货币的认识。

(2)简单计算:讲解如何进行货币的加减计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计算。

(3)等价交换:讲解等价交换的概念,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货币:各种面额的货币2. 简单计算:加减法3. 等价交换:概念及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我国的各种面额货币。

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100元商品,赠送20元购物券。

小明用200元购买了价值240元的商品,请问他实际花费了多少钱?(3)谈谈你对等价交换的理解。

2. 答案:(1)略。

(2)小明实际花费了180元。

(3)等价交换是指两种物品的价值相等,可以互相替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货币知识。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教案大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们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并提供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特殊教育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以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常见的特殊教育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培养教案自闭症儿童常常存在社交交往能力较弱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们利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这份教案主要包括常见的社交技能培养活动,如目光接触、身体语言、与他人交流等方面的指导和练习。

二、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教案对于一些学龄前儿童来说,语言发展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他们需要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

这份教案主要包括多种语言发展活动,如语音训练、词汇扩展、句子构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学习障碍儿童数学学习教案学习障碍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记忆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不足等。

这份教案主要包括一些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如数字认知、计算能力训练、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教学指导和练习。

四、多重残疾儿童运动能力培养教案多重残疾儿童由于身体上的限制,可能无法进行常规的运动活动。

但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因此,他们需要专门设计的运动能力培养教案。

这份教案主要包括一些适合多重残疾儿童的运动活动,如平衡训练、协调能力培养、球类运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上只是特殊教育教案大全中的一部分例子,针对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还可以有更多的教案设计和方案。

通过合理有效的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发展。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特教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特教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特教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第三、四节,主要包括:数字的认识与书写、基本数学运算(加法和减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10的数字认识与书写,能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的书写、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基本数学运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场景,如购物、点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字和数学运算。

2.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15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10的数字。

(2)教师示范数字的书写方法,要求学生跟随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数字,教师巡回指导。

3. 10以内加减法运算(10分钟)(1)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

(3)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竞赛。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讲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选取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数字010的书写示例。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1)抄写数字010,每个写一行。

5 + 3 =7 2 =4 + 6 =9 5 =答案:8;5;10;42. 实践作业:利用所学数字和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数字的认识与书写、基本数学运算及应用。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特殊教育的教案模板及范文

特殊教育的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对象:特殊教育学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3. 团队合作游戏。

4. 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3. 预先准备的生活场景模拟环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通过提问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1. 教师讲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题等。

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1. 教师讲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如洗漱、穿衣、整理床铺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生活自理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团队合作游戏1. 教师介绍团队合作游戏的目的和规则。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通过提问或游戏,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二、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1. 教师讲解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场景,进行语言表达和社交互动。

三、生活场景模拟1. 教师创设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餐厅用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生活场景模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在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在生活场景模拟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特殊教育教案7篇

特殊教育教案7篇

特殊教育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特殊教育教案7篇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前后知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管理课堂时间和资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特殊教育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

特殊教育教案范例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四、第五节,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类,特殊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特殊图形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殊图形的识别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特殊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道综合应用题。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图形的认识与应用》2. 内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殊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实践应用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平面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①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②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③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

答案:(1)示例:圆形、矩形、正方形。

圆形的特点是无边角,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矩形的特点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特点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2)①正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周长为20厘米;②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周长为18厘米;③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周长为17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特殊图形的认识和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论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得游戏理论得基本观点、特点与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早期得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得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得游戏理论以及前苏联得活动游戏理论难点:精神分析学派得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得游戏理论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国外游戏理论概述一、早期得传统游戏理论(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1、代表人物席勒斯宾塞2、主要观点游戏就是机体得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得精力得产物,游戏得动力来自于机体得“剩余精力”。

3、评价(1)消极对贬低游戏得价值负有责任A、既然游戏就是剩余精力得发泄,那么它就就是无价值得、不道德得,应当予以禁止。

B、只就是把游戏当成就是“导泄”得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在游戏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A、说明了游戏得物质前提只有当机体得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能去游戏B、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1、代表人物拉扎鲁斯帕特里克2、主要观点游戏就是使失去得精力重新恢复起来得一种活动.(三)预演说“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1、代表人物格鲁斯2、主要观点游戏具有生物适应得功能,游戏就是对与生俱来得、但不完善与成熟得本能行为得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得生活.3、评价(1)积极A、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得“本领”就是不能适应生活得,必须经过后天得学习与练习,这一点就是符合事实得。

B、对于改变人们得儿童观、扭转当时人们认为儿童游戏物价值得传统观念具有积极得意义。

(2)消极A、只用“本能"得概念不能说明儿童游戏得本质,过分依赖“本能”得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得中心驱力,把动物得游戏与人类幼儿得游戏等量齐观。

B、成人已不需要为生活做准备,可成人仍然有游戏得需要并继续游戏。

对于这一点不能有很好得解释。

(四)复演论1、代表人物霍尔2、主要观点游戏就是个体再现祖先得动作与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得历史。

3、评价(1)积极瞧到了儿童游戏内容得社会历史性,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得内容不同。

(2)消极缺乏可靠得科学依据,也无法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得内容。

二、精神分析学派得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得游戏观点1、理论基础:人格构成学说本我快乐原则超我理想原则自我现实原则2、主要观点A、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得愿望B、能控制现实中得创伤性事件(二)帕勒与蒙尼格得游戏观点1、帕勒得角色动机说角色得选择完全出于内部动机,即受情绪得驱使。

2、蒙尼格得宣泄说观点游戏得价值能发泄被抑制得侵犯性冲动。

(三)艾里克森得游戏观点1、游戏就是一种自我得机能游戏能够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本我)与社会因素(超我)进行协调与整合,从而使人获得理想得发展。

(四)游戏治疗理论儿童游戏治疗(1)什么就是游戏治疗?游戏就是儿童最自然、自发得行为,在游戏治疗室,玩具好比就是儿童得词汇,而游戏好比就是儿童得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达许多她尚未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通得感觉与经验,在受过专业训练得游戏治疗师陪伴下,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出她得心境、困惑与日常生活中遭遇得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得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应对并解决心理得挫折与创伤,所以游戏治疗对于儿童就好比咨询辅导、心理治疗对于成人一样有帮助,有疗效。

(2)哪些儿童需要游戏治疗?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得儿童都会有或多或少得适应问题,有得就是在学校(例如: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有得就是在家里(例如:亲子冲突,父母婚姻问题所带来得心里困扰),有些则经历了更大得创伤(例如:家庭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等).一般而言,如果经由父母、老师得观察或专业人士得诊断(小儿科医生、儿童心智科、精神科大夫等),发现儿童得确有适应上或学习上得困难,游戏治疗就是一个很好得方法,值得推荐。

(3)游戏治疗适用得年龄层大抵而言,凡就是介于幼儿园至小学高年级得儿童皆适合(约3—12岁)。

(4)游戏治疗得疗程游戏治疗所需得疗程,根据每一个儿童不同得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轻微适应不良得儿童大约需4—6周;对有心理困扰得儿童则需8—16周或更长。

不论疗程之长短,儿童皆能从游戏治疗中增进自我概念,学习自主性,自我控制,及更恰当表达情绪、需求得方式.1、分析性游戏治疗2、发泄性游戏治疗3、关系性游戏治疗4、非指导性游戏治疗第二节儿童游戏得特点与分类一、幼儿游戏得特点(一)游戏得外部行为特征1、表情2、动作3、角色扮演4、言语5、材料(二)游戏性体验1、兴趣性体验2、自主性体验3、胜任感或成就感4、幽默感5、生理快感(三)游戏得外部情景1、幼儿有自由选择得权利与可能2、活动得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3、活动得难度(任务)与幼儿得能力相匹配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得奖惩二、儿童游戏得分类游戏分类得方法A.儿童游戏得认知分类:1、感知运动游戏(联系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3、结构游戏4、规则游戏B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依据得游戏分类——柏登得分类(1)偶然得行为或无所事事(2)旁观(3)独自游戏(4)平行游戏(5)协同游戏(6)合作游戏C.按照儿童游戏得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角色、表演、结构游戏;规则游戏:智力、体育、音乐游戏。

第三节教师在儿童游戏中得角色一、教师就是儿童游戏中得重要她人:1、从教师影响得特质来瞧:由于教师就是教育专业人员,较之父母对子女影响得零散性、随机性、偶然性,教师对儿童得影响更具有相对得系统性、稳定性与持久性;2、从教师与儿童得关系得性质上瞧:特别就是年龄较小得儿童更多地把教师作为模仿、认同对象,使教师得影响效力倍增;3、从游戏自身得特点来瞧:教师能够在游戏中瞧到最本真、最直接得儿童得发展,也找到了了解儿童、认识儿童与帮助儿童得最佳切入点,成为最有机会了解真实得儿童得重要她人;4、从时间角度瞧:儿童入园后,每天与老师度过5-8小时,游戏在其中占据了最多得时间,因此在时间维度上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得地位。

二、教师在儿童游戏中得角色就是动态变化得三、教师介入儿童游戏得重要性:1、教师介入儿童游戏能提高儿童游戏得安全性;2、教师介入儿童游戏可以提高儿童游戏得水平。

教师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参与游戏1、游戏内容贫乏无聊时,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游戏时2、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发生冲突,自身难以解决时3、教师对幼儿得部分游戏行为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时教师得不适宜介入也会影响儿童游戏价值得发挥:P57。

四:游戏介入得基本策略:为不同得年龄班开辟不同数量与内容得游戏区;在不同得游戏区开设有挑战得发展区;将游戏纳入到一日得作息制度中;遵循游戏区指导基本流程;选择游戏观察目得及工具.主题二角色游戏得组织与指导[实训目得与要求]掌握幼儿角色游戏基本概念,基本掌握幼儿角色游戏在角色得扮演、游戏得主题、情节、规则以及游戏得目得性、主动性与组织能力等方面发展得一般规律.了解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得意义与作用,掌握各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得特点,掌握组织与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得方法、要点,能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评价。

[实训内容]让学生清楚知道角色游戏得特点与结构,掌握草原上得小羊游戏、金锁银锁游戏、小鹿种青草游戏得基本结构技能及指导,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得身心发展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教,在试教过程中学习角色游戏得观察与记录。

导入案例:娃娃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会想出很多成人得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等……照相馆:小朋友戴上摄影师得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机招呼其她小朋友拍照……问题:以上游戏属于什么类型?一、角色游戏得含义(1)角色游戏:就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得一种游戏。

(2)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中角色得区别Q: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都要求小朋友扮演角色,这两种游戏中得角色有什么区别呢?角色游戏中得角色: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得各种人物情节:现实生活得印象内容:可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表演游戏中得角色:来源于文艺作品中得角色,反映得就是文艺作品得情节内容,在文艺作品得基础上自己想象、创造。

二、角色游戏得结构主题、角色、材料、情境、规则特征:1、扮演角色得多样性(1)扮演角色得性质:第一类:机能性角色通过模仿范例(模仿对象)得一两个最富特色得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她所模仿得对象。

如,司机——方向盘得转动;交警——手臂得挥动;医生——听诊器、注射器得使用;解放军 -—小军帽、腰扎皮带;骑马——竹竿,跨在棍子或杆子上,一颠一颠地奔跑等。

第二类:互补性角色Q:互补性得角色有哪些呢?①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得存在为条件得角色扮演.如,妈妈——孩子,医生-—病人,理发师——顾客,老师-—幼儿.②幼儿往往喜欢担任占主动地位得一方。

如,母子中得母亲,医生——病人得“医生”,理发师——顾客得“理发师”,老师——幼儿得“老师”,另一方一般均由假想对象玩具娃娃担任。

③这种角色选择、扮演都多发生于成人——幼儿之间,而很少有幼儿—-幼儿之间得. 如,游戏中很少有“朋友”这种在幼儿之间发生得角色.第三类,想象性得或虚幻性得角色。

主要来源于故事、童话、电视、电影等文学作品中,但并不就是全部角色得再现,只就是扮演其中得角色,迁移至现实生活中.eg:《聪明得一休》中得一休,《白蛇传》中得许仙,《还珠格格》中得小燕子。

(2)幼儿对于角色得扮演就是有“选择性”得。

幼儿喜欢扮演成人得角色:如母亲、父亲、解放军、警察、司机、医生、教师、营业员、理发师.男女性别差异:男孩更爱扮演父亲、叔叔、司机、警察等具有明显男性特征得角色。

女孩更爱扮演妈妈、医生、护士等。

受经验影响:另有研究表明:住院得孩子比不住院得孩子更倾向玩医生瞧病、打针等游戏.(3)游戏中物品得假想性游戏中以物代物得特点,都与她们所想象得、不与眼前得东西在外形上有一定得相似性。

Q:积木、沙、树叶、草、石头可以假想成什么?3、假想游戏动作与情景得-—概括性儿童在游戏中不就是单纯地玩玩具:听诊器、方向盘等,而就是通过使用玩具得动作来表现假想得游戏情节,以表达自己得思想、感情与体验。

如,医生瞧病、司机运乘客、送小孩瞧病、去公园玩、去串门、做饭、买菜等,游戏中得动作,不就是具体某人、某一动作得翻版,而就是概括得、压缩得动作。

如,为病人瞧病、妈妈抱娃娃、喂娃娃等就是医生、母亲动作得概括. Q:什么就是游戏规则?您能举例吗?角色游戏有游戏规则吗?4、游戏规则得内隐性游戏中得规则就是明显得,制约着每个参加者得行动,就是每个人必须遵守得共同规则.但就是在角色游戏中,规则就是内隐得,包含在每个角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