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各位中医大学生在线联盟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受陈跃航同学的邀请,参加咱们中医大学生在线联盟的讲课,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激动。因为你们就是8,9点钟的太阳,你们就是中医的希望。中医传承,承传中医全要靠大家。在中医的传承当中,我想请问大家是名师重要呢还是高徒重要呢?可能这个问题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认为高徒更重要,何以知之呢?如果说,张伯祖先生没有把医术传承给张仲景,那么张仲景写下了《伤寒杂病论》或者叫做《伤寒卒病论》。那么我们怎么会知道有一个人叫张伯祖的他是张仲景的老师呢。我们把张仲景尊称为医圣是因为《伤寒杂病论》承传了我们中医在汉朝之前的临床的典范或者说是汉以前医学实践的一个规范或者叫典范。因此说高徒更重要。而你们是中医的大学生,你们是中医的未来,你们是中医的希望。中医最终会走向哪里,要靠你们大家来传承和承传中医。我本人从小受舅舅的影响来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刚开始,跟他学习咱们中医的气功、导引、按跷,学习中国的禅密气功,参禅打坐,学习易经。那么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国学,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我舅舅经常能表演一些比较神奇的事:比如说我拉肚

子,他用一个小小的针灸扎两个地方,扎一个中脘,扎一个合谷,那么立刻我的腹泻就停了。我觉得很神奇,太牛了。就是这样一点点耳濡目染受他影响,我喜欢了中医。舅舅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有胃溃疡,胃酸非常的多,他这个时候在农村就用鸡蛋壳把它焙干以后,研磨冲服来治酸,用这个土方法治好了他的胃酸过多的问题。当时部队上的医生到乡下去巡回医疗,他就在旁边偷偷的学习,学习了针灸,然后和这些人要的针灸针在自己身上进行练习。找了许多的(资料),找到了当时能够找到的一些赤脚医生的针灸手册。舅舅非常聪明,他很快学会了怎么去进针,怎么去扎一些穴位。他曾经告诉过我,他的针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练出来的。手指只要能够到的地方,他全身的穴位扎了个遍,他告诉我这个脑后有个哑门穴,哑门穴进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当刺进去的时候,有一个像橡皮感的时候一定要迅速退出来,否则就会晕倒。我说你咋描述的这么详细呢,他就说我自己就扎过,扎完了以后人就当时晕倒在地,过了半天醒来的时候鼻腔里有血。他说幸好没有过去。因此我们扎这个穴位的时候,古人讲进多深多深都是有它道理的。我们既不能胆小怕事,同时又不能够胆大妄为。学中医首先要学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讲究一个中道,所谓的中观正见。这就是我在微信群当中讲的,做人要不偏不倚,要中观正见。我们在学习中医知识典籍的时候,更要学会观察事物,观察事物和事物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我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看病当中,我就叫做临证观象,(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你会不会察言观色。许多人说我把《黄帝内经》能够背下来,我把《伤寒杂病论》倒背如流,我说您可能还是不会看病,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不会临证观象,把理论学的东西不能和实践结合在一块儿,所以说我们必须得学会临证如何去观象。说简单点就是有没有眼力劲儿?能不能察言观色?在临床当中发现,通过细小的细微的一些地方发现它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临床当中,可以通过病人的言行举止,通过我们的望闻问切,可以发现许多许多潜藏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久而久之自然就非常的厉害啦!我们学习古人的东西,因为古人离我们有时代的差异,我们首先要做到先腾空自己,先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我们向古人问道学习,首先要对古人,古今圣贤要恭敬,要真信,要真学,要真用,才会真效。我上大学完全是受舅父的影响去上学的。上学期间呢,因为从十三四岁开始就对传统文化和中医产生了良好的感觉。那么老师经常上课的时候,讲阴阳五行、讲脏腑脏象、经络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熟悉,一点也不陌生。在大学的学习当中,我觉得我学习属于不怎么用功,但是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包括了儒释道三家,包括医(学)的很多经典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给我以后的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学医呀,医可通大道,医乃天人性命之学的一种学问,因此对天

地人的认知,对这种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古今中外圣贤医学的认识,以及对世界宇宙的认知,我们应该要很好的学习,要孜孜不倦的去学习,汲取营养为我们未来做好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我行医就是一个技术活,那我好好的去学所谓的医学知识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往往发现许多功夫在医术之外。我们好多东西不是医术本身怎么样,而是都在医术之外。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感受和感知,那我们学习中医来会觉得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容易,同时会觉得非常的有趣。当我们有兴趣的时候,就会孜孜不倦,毫无疲倦的去学习。如果我们光是为了考试,被动的去学习,老师让我们画一个什么重点,我把这段文字背下来。那么请问一下生命有重点吗?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哪句话是重点呢?哪个方子是重点呢?哪个理论是重点呢?恐怕都不是。我们都要去学习,要全面系统的学习。在大学期间,对诸子百家好多东西进行了一些学习。尽管是懵懵懂懂,若懂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通过以后的(经历),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个打基础是多么的重要,不同的知识结构会导致你有不同的结果。上完大学以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去行医。我当时刚开始在一个小县城当医生,当时那个中医科可以用门可罗雀来讲,人非常的少,一天就几个病人。我们这个工资都发不下来。我们当时工资分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是财政上拨,百分之二十需要自

己去挣。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就认为中医就是一个慢郎中,中医就是用金银花胖大海泡茶喝一下,八角茴香草果卤一下肉,撸出来肉的味道还不错,就是这样来认识中医的。最多呢用些中成药,嗓子疼用些板蓝根冲剂,银黄颗粒,这么去认识中医。我当时觉得很惊讶,中医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当时的满腔热血,不知道怎么去发挥自己的中医才能?我们要亲自去称量,亲自去服药,亲自去煎煮,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必须要亲自躬行一下。记得在刚开始的时候,有病人(我的邻居)肚子疼,那时候大学还没有完全毕业的时候,这样的病对我来说该怎么治啊,我觉得方剂学当中有一个半夏泻心汤,我一看他腹痛,脉一摸,脉弦滑数,弦主痛,主瘀,数主热。但是看他舌苔呢,什么情况呢?舌苔一半有苔,一半没苔,半边红半边白。当时我就用了个半夏泻心汤原方,按书上剂量原分不动的给它,给病人开了两付,吃了一付。书上写着去渣重煎,我让他把药熬完后把渣滓去了,再重新熬一下浓缩一下喝下去,病人喝完以后,头一顿病就豁然而逝。他就问我下面的药(指第二付中药)喝不喝了?这么好的疗效给我树立了很大的信心。在上班期间,我们那里有扁桃体化脓的病人,我记得那是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扁桃体化脓有°左右,完了以后找我们的医生来看,打了几天针烧还没退,他找到了我问中医能不能治扁桃体炎啊?我说这个可以治啊,怎么不可以治呢。他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