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东阳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合集下载

《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

《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

《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李徜,字正言,平城人。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行人。

擢御史。

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

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

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

录功,进右副都御史。

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徜拒不应。

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

其冬大计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

诏起官时,调南京用。

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

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

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

起应天府尹。

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饥。

徜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

徜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

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徵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

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

召拜刑部尚书。

徜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③牵制。

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

寻奏,帝报从之。

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

帝称善,优诏褒纳。

自是刑狱大减。

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

徜奏捕,卒论戍。

改左都御史。

徜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

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徜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

而徜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

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

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

赠太保。

天启初,追谥恭介。

注:①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

②言路:言官。

③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选自《明史》)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B.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C.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D.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齐置大理卿,隋唐之后沿之,此处指大理寺。

《明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明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篇一」高拱,字肃卿,新郑人。

穆宗居裕邸,出阁请读,拱与检讨陈以勤并为侍讲。

拱侍裕邸九年,启王yi敦孝谨,敷陈剀切。

王甚重之,手书“怀贤忠贞”字赐焉。

严嵩、徐阶递当国,以拱他日当得重,荐之世宗。

四十一年,擢礼部左侍郎。

寻改吏部,兼学士,掌詹事府事。

进礼部尚书,召入直庐。

四十五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与郭朴同入阁。

穆宗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

阶虽为首辅,而拱自以帝旧臣,数与之抗,朴复助之,阶渐不能堪。

而是时以勤与张居正皆入阁,居正亦侍裕邸讲。

阶草遗诏,独与居正计,拱心弥不平。

会议登极赏军及请上裁去留大臣事,阶悉不从拱议,嫌益深。

三年冬,帝召拱以大学士兼掌吏部事。

拱乃尽反阶所为,凡先朝得罪诸臣以遗诏录用赠恤者,一切报罢。

拱之再出,专与阶修郤,所论皆欲以中阶重其罪。

阶子弟颇横乡里。

拱以前知府蔡国熙为监司,簿录其诸子,皆编成。

所以扼阶者,无不至。

逮拱去位,乃得解。

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

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

仓卒举用,皆得其人。

又以时方忧边事,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之选。

拱又奏请科贡与进士并用,勿循资格。

其在部考察,多所参伍,不尽凭文书为黜陟,亦不拘人数多寡,黜者必告以故,使众咸服。

以广东有司多贪黩,特请旌廉能知府侯必登,以厉其余。

失人废事,渐不可训。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①,还之内阁。

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从中拟旨逐之。

拱使人报居正,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

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

太后颔之。

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

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

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

拱既去,保憾未释。

复构王大臣狱,欲连及拱,已而得寝。

居家数年,卒。

久之,廷议论拱功,赠太师,谥“文襄”,荫嗣子务观为尚宝丞。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注】司礼权:司礼,指司礼监,官署名,各种职位由太监担任。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

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

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正德改元,刘瑾窃柄。

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

已,遂谢病归。

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

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

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

留中。

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

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

’ 留经年,终掷还之。

寻擢陕西提学副使。

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 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

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

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

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

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謨。

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

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

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屈服B.用李东阳荐:任用C.众莫敢为直:伸冤D .初相得甚欢:投合11.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内阁制敕房舍人:明代中书舍人的一种,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题奏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B .进士:明代殿试中选者称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 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C.吏部:吏部为管理文武官员的机关,负责考授、升调、封爵、世职、恩荫、出继、入籍、终养等事务。

D .书院:起自明朝的书院有考课式和会讲式。

考课式书院重授课、考试;会讲式书院强调讲会、论辩。

李东阳佚作12则考释

李东阳佚作12则考释

李东阳佚作12则考释晏选军;尧育飞【摘要】Li Dongyang Ji sorted out by Zhou Yinbin and Qian Zhenmin included most works of Li Dongyang,but still not all.By using the inscriptions,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which were less concerned by literary research-ers,the author found twelve lost works of Li Dongyang,in which the Ba Xia Zhongjing Ji provides valuable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arly version of Xia Zhongjing Ji.The rest are also quite helpful to the study on Li Dongyang’s friends-making,ideas on Calligraphy,and the year of his poetry creation.%周寅宾、钱振民二先生整理的《李东阳集》为目前收录李东阳作品最全的集子,然犹有未尽。

通过使用少为文学研究界所关注的碑刻、书画等文献资料,辑得李东阳佚作12篇。

其中《跋<夏忠靖公集>》对了解《夏忠靖集》早期面貌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其余佚作对研究李东阳交游、书学观及其诗文系年也颇有帮助。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1)004【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李东阳佚作;《跋<夏忠靖公集>》;交游;书学观;诗文系年【作者】晏选军;尧育飞【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为明前期重臣、茶陵派领袖人物,“主盟文坛达20年之久”。

明朝李东阳

明朝李东阳

明朝李东阳在明朝,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而后成为大官僚的人不多,成为大官僚又成为文坛领袖的人就更少。

李东阳却走过了一条神童—学士—首辅—文坛领袖的道路,这是其独特的人生之路。

从学士至首辅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

西涯是北京海子的一个地名。

李氏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后迁居京师。

①祖父李允兴在京师服兵役,后居于此。

李东阳生于京师,以西涯为号,说明他对祖父的感情很深。

李东阳自幼即能写直径一尺的大字,因而名声大振,在四岁、六岁、八岁时三次被召入宫中,这多少得利于身处天子脚下。

因其年幼矮小,过殿阁需要内侍搀扶。

内侍嘲笑道:“神童脚短。

”李东阳随声应道:“天子门高。

”一次,他和另一位很有才华的童子程敏政同时被召见,皇帝出了一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对曰:“蜘蛛满腹经纶”,都很贴切工整,且有味道。

有人说,后来程敏政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李东阳当了首辅,都兆于他们所对下联。

①这种宿命的立论固然荒谬,但李东阳在官场上确实要自如得多。

①焦竑:《玉堂丛语》卷七《夙惠》。

在京师的庠学读了几年书,天顺八年(1464),十八岁的李东阳高中二甲传胪(二甲第一名),选为庶吉士。

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成化十年(1474),升侍讲兼詹事府左庶子,十九年升侍讲学士。

编修是正七品官,侍讲是正六品官,侍讲学士是从五品官,十九年中,品秩只升三级。

地位显贵和初期升迁缓慢是明代翰林院官的两个特点。

李东阳幸运的是,升侍讲学士后的第二年,被选为东宫讲官。

受知于皇储和受知于皇帝一样,是进身的重要阶梯。

成化二十二年(1486)底,李东阳的父亲李淳病故,他依制守孝。

一年以后,即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为修实录,吏部题,将在京住坐的纂修誊录官员移文行取。

李东阳上一道奏疏声称右股及足为寒湿所侵,行步艰难,不便鞍马,需要在家暂行调理。

是否真的有病,以及病情是否如此严重,暂且不说,上了这道奏疏,他终于争取到了三年守丧。

【2018-2019】《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推荐word版 (6页)

【2018-2019】《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

正德时,历两京御史。

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

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

筑黄潭堤。

调扬州。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

诸嬖幸皆怒。

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

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

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

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

微瑶,民且重困。

驾旋,瑶扈至宝应。

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

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

已,累迁工部尚书。

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

西苑宫殿成,帝置宴。

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

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以忧去。

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帝幸承天,瑶扈从。

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

既归,僻处陋巷。

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

卒年八十九。

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

祖贵,户科给事中。

父宝,永州知府。

顺之生有异禀。

稍长,洽贯群籍。

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

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

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引疾归。

久之,除吏部。

十二年秋,诏选朝官为翰林,乃改顺之编修,校累朝实录。

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

有言顺之欲远璁者,璁发怒,拟旨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复叙。

至十八年选官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

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朝太子,复削籍归。

卜筑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

中外论荐,并报寝。

倭躏江南北。

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

起南京兵部主事。

父忧未终,不果出。

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覈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

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

顺之以御贼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

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

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

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

擢太仆少卿。

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

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

贼窘,退巢庙湾。

顺之薄之,杀伤相当。

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

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

顺之愤,亲跃马布阵。

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

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

镗、显惧失利,固要顺之还。

时盛暑,居海舟两月,遂得疾,返太仓。

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

顺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辞。

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淮、扬适大饥,条上海防善后九事。

三十九年春,汛期至。

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

讣闻,予祭葬。

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不复叙复叙:再度任用B.督舟师邀之海外督:督促C.坚壁不出壁:营垒D.条上海防善后九事条:分条陈述答案:B解析督:率领。

《明史》阅读答案及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及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及翻译《明史》阅读答案及翻译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

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舍。

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

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

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去溧阳、溧水,从下集庆。

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芝。

号令明肃,城中宴然。

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寻拜征虏大将军,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

即获壮士谍,结以恩义,俾为己用。

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

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迭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达兼太子少傅。

每岁春出,冬暮召还,以为常。

还辄上将印,赐休沐,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而达愈恭慎。

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

”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达厨辞。

一日,帝与这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①卧正寝。

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

帝觇之,大悦。

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日“大功”。

胡惟庸为丞相,欲结好达,达薄其人,不答,则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

福寿发之,达亦不问,惟时时为帝言惟庸不任相。

后果败,帝益重达。

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这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

年五十四。

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达言简虑精。

在军,令出不二。

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

善拊循②,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尤严戟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阁井宴然,民不苦兵。

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

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注】①舁:抬。

②拊循:抚慰人。

(节选自《明史》,有改动)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业农业:以……为职业B.子兴执孙德崖执:捉拿、逮捕C.帝觇之,大悦觇:看D.不矜不伐矜:怜悯,同情9.以下四组话,分别直接表现徐达“刚毅武勇”和“中正无疵”的一组是A.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②以达兼太子少傅B.①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②单车就舍C.①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②有布衣兄弟称D.①诸将奉持凛凛②延礼儒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达年轻时,投奔太祖部下的郭子兴,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又因屡立战功,而被任命为统军元帅。

明朝文学

明朝文学

明朝文学有明一代的文学发展可以分作四个阶段:明初、明前期、明后期和晚明。

《明史·文苑传》说:“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

”也就是说,明初的文学主要是继承了虞集、柳贯等人的风格。

虽然也有“宋濂、王祎、方孝孺以文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刘基、袁凯以诗著”①,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流派。

明初推行的文化专制限制了以后的文学发展,永乐、宣德以后,这种不良后果开始有所表现,即出现了所谓“气体渐弱”的局面。

“气体渐弱”就是文学的呆滞萎缩。

这时候也还有继承元末文风的人物,例如解缙、胡俨,就都是“学有本原”者。

胡俨“自言得作文法于乡先生熊钊,钊得之虞道园(集),故其学有原本”②。

但是他们都只是元末明初文风的尾声,已经不能成为当时文风的主流,而只能是“气体渐弱”。

值得回味的是,在这种“气体渐弱”的文学状况之下却比之明初不同地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台阁体派。

台阁体派的代表人物是永乐、宣德时期的“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

“以居第目士奇曰西杨,荣曰东杨,而溥尝自署郡望曰南郡,因号为南杨。

”①三人均官居内阁,历事四朝,所以他们所代表的文学流派被称作台阁体派。

台阁体是明初文化专制条件下的产物,从太祖到成祖所推行的极端专制统治,不允许人们在文学创作上的自由发展,而将文学作品限定在固定的格式之内。

太祖时著名的“文字之祸”“贺表案”发生之后,向全国颁发的贺表格式,便是这种限制的具体体现。

成祖以藩王夺位登极,又具有好大喜功的个性,他所要求的文字就必须做到既平稳无奇,又雍容华贵。

杨士奇、杨荣等作为成祖身边的近臣,平时所作文字多应制之作,大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文字。

又由于“三杨”当政时间甚久,这种文风对于明前期文坛影响也就甚大,数十年间官僚士大夫们竞相模仿,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字格式和套路化的辞句堆砌,限制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

因此后人对于台阁体批评甚多。

但是,就杨士奇等人来说,似乎还不能笼统给予指责,其文风初成之时,在文禁甚严的情况之下,也曾给人以新鲜可读的感觉,因此方得以流行于士大夫之中。

【古诗文阅读】《明史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明史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明史?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杨?,字廷献,丰城人。

景泰五进士。

授御史。

刚直尚气节。

景帝不豫,廷臣请立东宫,帝不允。

?与同官钱?、樊英等约疏争,会“夺门”事起,乃已。

天顺初,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

?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

帝语大学士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

”遂遣官按核,而命吏部识?名,将擢用。

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

不许。

未几,亨西征还,适彗星见,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将劾亨、吉祥诸违法事。

先一日,给事中王铉泄于亨。

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

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鹏及?。

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掷弹章,俾自读。

斌且读且对,神色自若。

至冒功滥职,帝诘之曰:“彼帅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何云冒滥?”斌曰:“当时迎驾止数百人,光禄赐酒馔,名数具在。

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帝默然,竟下?、鹏及诸御史于狱。

榜掠备至,诘主使者,?等无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

论?、鹏死,余遣戍。

亨等复谮诸言官。

帝谕吏部,给事、御史逾三十者留之,余悉调外。

尚书列上给事中何萤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

诏以萤任州判官,祯等为知县。

会大风震雷,拔木发屋,须臾大雨雹。

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惧。

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亨党,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狱。

于是帝感悟,戍?、鹏铁岭卫,余贬知县,而萤、祯等亦得无调。

?、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

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

宪宗即位,并还故官。

?寻迁浙江副使。

按行海道,禁将校私纵戍卒。

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

为副使十余,政绩卓然,进按察使。

西湖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请浚之。

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

?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

天启初,赐谥忠怀。

海盐人祠祀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遣官按核按:调查B.?等无所引引:引荐C.论?、鹏死,余遣戍论:判决D.功未就,卒就:完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诉于帝,请罪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斌且读且对犹且从师而问曰C.给事、御史逾三十者留之今者项庄拔剑舞D.设防置闸,以利灌溉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刚强正直,崇尚气节。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2)16.C17.(1)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2)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解析】14.试题分析:在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盗贼纵横,青州尤甚。

可知,载:充满。

所以选C。

15.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

A是从间接表明,而不是直接;B分别体现了国库亏空和赋税严重;C前者是说官府冗员繁杂。

所以选D。

16.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中,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表章或事件,动不动被牵制,时间一长,就被搁置或删除。

所以选C。

17.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自非、得、况、托名、市肆、网罗。

参考: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

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

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

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

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

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把他呈献给朝廷。

皇帝称赞写得好。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他奉命前往祭祀。

回来后上书说: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

天津一路,的麦苗已枯,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色。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

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

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正德改元,刘瑾窃柄。

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

已,遂谢病归。

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

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

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

留中。

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

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

”留经年,终掷还之。

寻擢陕西提学副使。

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

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

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

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

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

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

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

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屈服B.用李东阳荐:任用C.众莫敢为直:伸冤D.初相得甚欢:投合11.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阁制敕房舍人:明代中书舍人的一种,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题奏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B.进士:明代殿试中选者称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C.吏部:吏部为管理文武官员的机关,负责考授、升调、封爵、世职、恩荫、出继、入籍、终养等事务。

D.书院:起自明朝的书院有考课式和会讲式。

考课式书院重授课、考试;会讲式书院强调讲会、论辩。

《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明史》语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

正德时,历两京御史。

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

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

筑黄潭堤。

调扬州。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

诸嬖幸皆怒。

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

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

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

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

微瑶,民且重困。

驾旋,瑶扈至宝应。

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

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

已,累迁工部尚书。

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

西苑宫殿成,帝置宴。

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

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以忧去。

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帝幸承天,瑶扈从。

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

既归,僻处陋巷。

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

卒年八十九。

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选自《明史》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彬即畀瑶责其直责:询问B.驾旋,瑶扈至宝应扈:侍从C.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核:考核D.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赉:赏赐4.【答案】A【解析】责:索要。

王鏊传明史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王鏊传明史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王鏊传|明史|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王鏊传|明史|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王鏊,字济之,吴人。

父琬,光化知县。

鏊年十六,随父读书,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

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称为天下士。

成化十年乡试,明年会试,俱第一。

廷试第三,授编修。

杜门读书,避远权势。

弘治初,迁侍讲学士,充讲官。

中贵李广导帝游西苑,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反复规切,帝为动容。

讲罢,谓广曰:“讲官指若曹耳。

”寿宁侯张峦故与鏊有连,及峦贵,鏊绝不与通。

东宫出阁,大巨请选正人为宫僚,鏊以本官兼谕德。

寻转少房事,摧吏部右侍郎。

尝奏陈边计,略言:“臣窃谓今日火筛、小王子不足畏,而嬖幸①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②空虚,深可畏也。

望陛下大奋乾刚,时召大臣,咨询边将勇怯。

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之权。

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

分兵掩击,出奇制胜,寇必不敢长驱深入。

”从之。

正德元年四月起左侍郎,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等“八党” 。

俄瑾入司礼,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去,内阁止李东阳一人。

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

瑾迫公论,命以本官兼学士与芳同入内阁。

逾月,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尚宝卿崔璿等三人荷校③几死。

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

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李东阳亦力救,璿等得遣戍。

瑾衔尚书韩文,必欲杀之,又欲以他事中健、迁,鏊前后力救得免。

或恶杨一清于瑾,谓筑边墙糜费。

鏊争曰:“一清为国修边,安得以功为罪?”瑾怒刘大夏,逮至京,欲坐以激变罪死。

鏊争曰:“岑猛但迁延不行耳,未叛何名激变?” 时中外大权悉归瑾,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

而芳专媕阿④,瑾横弥甚,祸流缙绅。

鏊不能救,力求去。

四年,疏三上,许之。

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

赞曰:王鏊持正不阿,奉身早退。

此诚明去就之节,乌能委蛇俯仰以为容悦哉?【注释】①嬖幸:被宠爱的姬妾或侍臣。

②边圉:边境。

③荷校:带着枷锁④媕阿:随和他人,无主见。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或恶杨一清于瑾以小易大,彼恶知之E.瑾衔尚书韩文衔远山,吞长江C•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谗人间之,可谓穷矣D.而嬖幸乱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7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鏊持正不阿的一组是①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②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③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④鏊前后力救得免⑤鏊初开诚与言⑥鏊不能救,力求去A.①②⑤E.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⑥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鏊勤奋好学,年轻时写的文章被国子监的学生们争相传阅,备受人们称赞。

《明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明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明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明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

”特荐为并州法曹。

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

”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

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

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

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②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

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

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

须法外杀之。

”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又曰:“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卿得权善才便也。

”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

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高宗乃许之。

由是朝廷肃然。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

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

③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也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B.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C.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D.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

四岁能作径尺书,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

后两召讲《》大义,称旨,命入京学。

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

东阳条摘《》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

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

还,上疏言: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

盗贼纵横,青州尤甚。

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呰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

事变之生,恐不可测。

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

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

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

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

臣在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

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

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

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

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

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李东阳传》)[注]呰窳:zīyǔ,疏懒。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担任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遄:速疾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载:负载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包庇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户口消耗,军伍空虚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差役频烦,科派重叠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

《医戒》李东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医戒》李东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医戒》李东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医戒》明代李东阳所作叙事散文,通过自己二十九岁时一场脾病治愈过程,揭示患病的人如果一味迷信名医而延误病情的道理。

作品原文医戒予年二十九(1),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苶(2),形日就惫。

医谓:“为瘵也(3)。

”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4)。

岁且尽(5),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水旺(6),则脾土必重伤。

”先君子忧之(7)。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乃解。

”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8),故得木而解。

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

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9):“噫!是也。

”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10),悲怆交积,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惟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

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11)。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12),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不此医之值(13),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作品注释(1)予年二十九:当时为1475年(成化十一年乙未)。

(2)苶(nié):衰弱。

(3)瘵(zhài):《说文》:“瘵,病也。

”此处盖指脾病。

(4)峻:急迫。

(5)岁且尽:一年将终。

(6)“春水”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

脾的功能在于运化水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故说:“脾土必重伤”。

(7)先君子:亡父的敬称。

(8)“心火”二句:心属火。

中医以五行与五时(春、长夏、夏、秋、冬)相配,春属木。

木能生火,故有心病的人,至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故说“得木而解”。

(9)爽然:明白清楚。

《说文》:“爽,明也。

”(10)“是时”句:1474年(成化十年甲午),作者二十八岁,三弟李三川亡。

次年,继室岳夫人(岳正之女)又卒。

(11)差(chài):同“瘥”,病愈。

《明史李东阳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史李东阳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史李东阳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

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

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

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

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

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

还,上疏言:臣奉使遗行,适遇亢旱。

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

盗贼纵横,青州尤甚。

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啙窳①,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

事变之生,恐不可测。

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

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

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

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

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

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

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

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

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注]啙窳:z 1 y?疏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B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C.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D.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孟子》,儒家经典,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与《论语》《大学》《尚书》合称四书”B.闾阎”原指里巷的门,泛指住宅、房屋,如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在文中泛指民间。

《明史儒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明史儒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明史儒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

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

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

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

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

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

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

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

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

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

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

”卒奏寝其事。

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

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

”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

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

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

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

寻疏请终养归,御史唐凤仪、叶忠请用之留都便养,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

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

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

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

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

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躬课农桑课:督促B. 卒奏寝其事寝:搁置C. 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要:邀请D. 今日格一物格:推究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既望”指望日的后一天,如“七月既望”就是农历七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月末。

【高中文言文阅读】《医戒 (明)李东阳》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医戒  (明)李东阳》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医戒(明)李东阳》阅读答案及翻译【高中文言文阅读】《医戒(明)李东阳》阅读答案及翻译医戒(明)李东阳予二十九,有脾病焉。

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

渐节渐寡,几至废食。

气渐?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

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

岁医戒(清)李东阳予二十九,有脾病焉。

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

渐节渐寡,几至废食。

气渐?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

”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

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

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

”先君子忧之。

可以存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求解。

”予怪反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求解。

彼曰脾病者,不揣着其本故也。

子无乃存有忧伤之心乎?”予爽然曰:“嘻,就是也。

”砌就是时予屡存有妻及弟之丧,感伤关连,积岁而病,辛苦月而惫,非唯医无法辨,而予亦忘之矣。

于是内加旧药天下焚之,悉听其所为。

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③。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④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

因录以自戒。

(Lizier岳麓书社《李东阳集》)[注释]①?(ěr):衰微。

②瘵(zhài):病。

此处指脾病。

③高:同“瘥”(chài),痊愈。

④向:倘若,如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益甚,则补益峻峻:减轻,难受b.先君子忧之先:对去世的长辈的敬称c.于是内加旧药天下焚之括:搜集d.向不此医之值值:价值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就是a.其症能食而不能化爽籁发而清风生b.彼曰脾病者,不揣着其本故也则其正数大舟也无力c.因录以自戒谨拜表以闻d.予二十九,存有脾病矣复置杯矣则胶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脾存有毛病,能够喝但消化不良,于是“我”只好节食,而一个医生却用补钙的办法去医治,结果脾损坏轻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史李东阳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

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

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

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

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

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

还,上疏言:
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

盗贼纵横,青州尤甚。

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啙窳①,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

事变之生,恐不可测。

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

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

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隐之端甚小,
蒙蔽之祸甚深。

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

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

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

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

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

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注]啙窳:zǐy?,疏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
B.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
C.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
D.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儒家经典,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与《论语》《大学》《尚书》合称“四书”。

B.“闾阎”,原指里巷的门,泛指住宅、房屋,如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在文中泛指民间。

C.“陛下”,“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因“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而群臣不可直呼帝王,所以借用“陛下”尊称帝王。

D.“东宫”是古代天子诸侯的太子所居之宫,因此可以借指太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所以东宫又称青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

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5分)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5分)
参考答案
10.(3分)D
11.(3分)A(“四书”不包含《尚书》)
12.(3分)C (根源是“天灾和人祸”,而且从原文“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看,“李东阳认为”这个表述也不准确。


13.(1)(5分)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即使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还是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您深居皇宫禁地呢?(关键字词:“自非”、“官曹”、“犹”各1分,句子通畅2分)
(2)(5分)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关键字词:“托”、“津”、“张”各1分,句子通畅2分)
参考译文: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凭着戍籍居住在京城。

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大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

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

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

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

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呈献给朝廷。

皇帝称赞写得好。

十七年,重建宫中寺庙落成,他奉命前往祭祀。

回来后上书说: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

天津一路,夏天的麦苗已枯,秋天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色。

盗贼
遍地,青州更加厉害。

南方来的人说,江南、浙东流亡的人满路都是,户口逐渐减少,军队空虚,仓库没有十天的积蓄,官员们欠缺几年的薪俸。

东南地区是财赋出产的地方,一年的饥荒就达到了这个地步;北方地区贫弱,向来没有积蓄,今年秋天再次歉收,怎么经受得起!事变的发生,恐怕不能预料。

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即使久处官府,每天处理奏疏,还是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
臣在道路上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国家开支没有节制,差役频烦,赋税重复。

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每次遇到上京城操练,都宁死不去。

权势之家豪门大族,田产跨郡接县,还在不停地请求赏赐。

亲王的封国,供给达到二三十万。

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的确不是小事。

更有织造内官,纵容群小打人,闸河官吏没有不惊骇奔逃的,商贩和穷困的老百姓到处骚动不安,这又是臣亲自看到的。

民间的情况,郡县不能知道;郡县的情况,朝廷不能知道;朝廷的情况,深宫中的皇帝不能知道。

起初是包庇隐瞒,最后酿成蒙蔽欺骗。

容忍隐瞒的祸端开始很小,被蒙蔽之后祸患就很深了。

臣在山东,听说陛下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不要隐讳。

虽然诏令多次下发,奏章都陈述了,而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动不动就被牵制,长年累月,都被遏制罢除。

臣实在担心,今天所说,又成为空文。

请求选取从前朝廷内外的条奏,详细加以选择采纳,绝对有必要施行。

皇帝赞赏叹息,都交给有关部门。

这时,皇帝几次召集阁臣当面商议政事。

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进献忠言以供皇帝采纳,对于时政的阙失必定尽言极谏。

李东阳精于古文,内阁中奏章多交托给他草拟。

奏疏发出,天下传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