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水产科学导论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一、简述《海洋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为“海洋科学导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海洋科学发展史、研究海洋的意义以及海洋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生命的守护神,它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探索其奥秘的文明史;海洋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强大压力,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海洋这一巨大宝库,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海洋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我国海洋的现状。
2.地球上海洋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自然效应,地球的结构、海与洋定义及特征,地球上三大洋情况分述。
我们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海洋主要有连续性、广大性等特点,用海和洋的基本特征来区分海和洋,地球上洋和海的基本分布。
3.海底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有海底地貌构造及其历史演化,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海底地貌现象的地质解释。
这些知识主要是与地质、地貌有关,对于研究海底有很大作用,便于分析海洋上的一些情况。
4.海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海水运动。
海水基本的物理性质,海水的运动形式,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及运动情况,水团。
5.海洋的化学资源及生物资源。
海水的组成和特性、海水中的化学反应,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环境及保护及海洋生物的分类系统。
6.海洋高新技术及海洋法与海洋权益。
(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你的学习体会:我是软件专业的学生。
我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以前就对地理方面的知识特别好奇,这次是学习海洋中的地理,以前很少涉及,所以听得比较认真。
我们专业平时就是编代码,每周四上这选修课,看看地图,学习些海洋知识,为平淡无奇的代码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颜色,很不错的。
老师讲的很详细很清楚,还拿当天的天气举过例子进行讲解,还预测了转天的天气,果然,转天就如老师所测,我对这事记忆犹新。
如果结合我们专业谈谈体会的话,我感觉,应该让大神们编个程序来精准地预测天气或者测试海洋中的元素的含量什么的,貌似这个难度挺大的,有好多意外因素的干扰呢。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8)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学院:工学院专业班级:14级水利水电1班姓名:黄伟健
刚开始选这届选修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选修分数不够,在外实习也没能回学校选课,结果叫同学帮忙选课的时候选了这门课,可以算缘分吧,回到学校的时候就直接参加了毕业答辩,后来上课就快结课了,不过课堂的内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最开始我以为这门课主要讲水产品的养殖的,后面发现老师除了水产的养殖还有水产品的食用擦,也包括水产有关的时事。
这门课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对水产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让我涨了见识。
印象比较深的是老师讲的国产三文鱼事件,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吃三文鱼,所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原来三文鱼还分这么多种类,我知道了在鱼类中有的各种分类,因为知识面的匮乏,人们对三文鱼的理解陷入了误区,三文鱼是可以淡水养殖的,并且人工养殖的食用安全性比野生的要好,也了解到野生的鱼类在食用方面是基本不可取的,因为有寄生虫,我们也了解到有几种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性,追求野生其实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
了解了寄生虫的繁衍周期,也对我们以后从事水产养殖这个相关行业有了帮助。
感谢老师的授课,因为没怎么来上课,但是觉得老师讲课的吸引力很足,让我不由自主的放下手机去听课,很棒。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哎呀呀,让我来给你讲讲海洋科学导论的知识点总结吧!
你知道吗,海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比如那神秘莫测的深海,就好像一个未被完全揭开面纱的秘密世界。
海洋里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有的色彩斑斓,像在海底开派对;有的奇形怪状,仿佛是来自外星球的访客。
比如说章鱼,那灵活的触手,多厉害啊!
海洋的气候也很重要呢!它能影响我们的天气,就像一个情绪多变的家伙。
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又狂风暴雨,真让人捉摸不透!这不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吗,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郁闷。
还有啊,海洋中的水流也是超级有趣的存在!它们就像是海洋中的“高速公路”,带着各种物质跑来跑去。
想想那些随着水流旅行的小生物们,多有意思呀!
海洋资源更是不用说了,石油、天然气等,那可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呀!这不就跟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重要嘛!
海洋科学导论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神奇的海洋世界,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探索海洋奥秘的大门。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海洋,别让它受到伤害,就像我们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一样呀!不然,以后我们还怎么去欣赏那美丽神秘的海洋呢?我们得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海洋一直保持它的魅力和活力!。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总结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总结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中各种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科学。
海洋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上70.8%的海水。
海洋是环境的产物,能量和物质通过海面、海底和沿岸带的边界传递,也可以通过辐射和地球及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传递。
海水是混合溶液,包括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和悬浮无机物。
海洋的形态具有广漠而有垠、深又浅、连通又阻隔等固有特性。
海洋学的研究对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
海洋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也是运输和贸易的中介。
海洋对气候环境有影响,包括环流向高纬输送热量和对气温起调节作用。
海洋与气体之间也有相互作用。
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赤潮、海冰、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和海底地震等。
此外,排污与海洋自净能力之间也存在关系。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锰结核、金刚石、重晶石、金和锡等。
海洋中的化学资源包括大量的无机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大约有26万种,其中海洋动物约16万种,海洋植物约10万种。
为了发展近岸养殖业,我国利用近海15米以内的滩涂,可供养殖2000万亩,自1989年以来已经养殖了634万亩。
其中对虾养殖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海洋捕捞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适度和过度的影响。
海洋药物的提取已经达到了分子水平,同时也在进行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研究。
海洋动力资源包括潮汐、波能、海流和温差。
潮能发电的潜力达到了10亿千瓦,我国已经建有乳山和江夏的潮能发电站。
波能的压力达到了30-50吨/m2,但由于空间分散、时间间断和破坏力大等原因,波能的开发还面临一些挑战。
挪威的XXX的MOW电站在1985年开始运行,但在1988年被冲毁。
苏格兰的Dounreng电站也在安装过程中被摧毁。
海流的能量最低,而温差则难度较大。
海洋资源的利用还包括军事、航运、港口工程和油气开发。
军事利用主要包括作战、布雷和潜艇等方面。
海洋航运的运输量很大,而且航道不需要维护。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7)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班级: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姓名:郭丹阳刚开始选这届选修课的主要原因只是因为上课的地点在9教,从东湖去上课很近。
我是一点也不喜欢水产方面的东西。
特别不喜欢吃鱼,因为吃鱼太麻烦了,还需要挑刺,不适合我这种懒人。
好像在我的认知里鱼,虾,蟹吃起来都是很费功夫的。
但是上了水产科学导论后,还是改变了我对于水产的很多认知,知道了很多关于水产方面的知识,比如产业链,鱼类寄生虫,做鱼肉的小技巧。
即使我还是不喜欢吃鱼,但是对于水产还是有了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
但是对我影响比较深得还是第二节课老师上课的时候一直在介绍好吃的鱼肉菜品,毕竟我是一个学食品的,美食给了我比较强的诱惑。
类似于有食疗功效的柴鱼汤有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鲫鱼豆腐汤有利于孕妇分娩后的泌乳等。
还有湖南的特产臭鲑鱼,以前我在CCTV4的美食栏目里看过臭鲑鱼的制作。
特别惊叹于我大中华的祖先对于美食有那么强大的创造能力,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能够通过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将已经发臭的鱼肉,变成香气扑鼻的美味。
通过发酵产生特殊的口感和风味!那节课是我过得最煎熬的一课了,听饿了!在本学期的中间时段,我又和班上的几个同学参加了科学创新性实验研究,课题是《抹茶雄鱼肉松的制作》。
这可能也可以算做是我和这节课的缘分了吧!要是在实验上出现关于雄鱼肉的问题可以找到一个专业人士来寻求帮助。
这是我的幸运之处!最后的最后,水产科学的肖老师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就是提早下课了!把课堂的重点用比较幽默风趣的方式讲出来,让我们这些非本专业的人可以听懂,真的挺喜欢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选这节课人那么少!希望下次大家可以多选肖老师的课!。
海洋学导论感悟
海洋学导论感悟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学科,包括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海洋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变和生命的起源,也可以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学研究的对象是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一个生态系统。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海洋的物理特性,如海水的运动、盐度和温度分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海洋的气候变化和海洋灾害,为海洋工程和渔业提供科学支持。
海洋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化学特性。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如盐类、溶解氧、二氧化碳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化学反应也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海水酸化会威胁珊瑚礁和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
海洋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海洋的生物特性。
海洋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洋流中的大型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对海洋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海洋生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适应机制,也可以为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学还涉及对海洋地质的研究。
海洋底部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未知领域,其形成和演化过程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通过对海洋地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等重要信息。
海洋地质还包括对海底沉积物和海底地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资源分布,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学导论让我深刻认识到海洋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
海洋不仅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库。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学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的特性和变化,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海洋学的发展也需要各个学科的交叉和合作,共同推动海洋科学的进步。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投身于海洋学的研究,为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10)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学院:理学院专业班级:16级材料化学2班
姓名:左江滔学号:201640262223
老实说,学习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学分,而且那个时候只有这门课可以选了。
但是我上了这门课后,我发现这门课挺有趣的,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水产方面的知识,但最让我感想兴趣的是怎么吃,毕竟本人是一个吃货。
所以因为这个我对水产有了一些了解。
这门课程印象最深的就是肖老师上课时,肖老师上课风趣幽默,我们基本上都不是专业学生,但经老师讲解后大部分都能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每次上课都提前下课,让我们早点去吃饭,还不挤。
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吃鱼的,但上完课才发现原来做鱼有这么多的讲究,什么时候吃什么鱼,什么样的鱼适合清蒸,怎样去腥提鲜,怎样辨别鱼的质量好坏。
还上了观赏水族产业,让我们见识了许多神奇美丽的鱼类。
这门课给我的另一个印象便是上课的人很少,每次大概就十多个人,其实这门课还是挺有趣的,还有就是上课的人大多数在玩
手机,听的不多。
最后最直观感受便是这门课上着轻松,比其他选修好上,还容易。
海洋科学导论论word版
《海洋科学导论》学习总结(浙江海洋学院 A10旅游1班傅晨园)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她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对于困扰全世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难题的解决,人们都寄希望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海洋的开发利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因为对海洋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是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海洋的探索和研究非常具有挑战性。
《海洋科学导论》一书,是为我国海洋类专业大学生编写的基础课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海洋科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关键词: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生物0引言出于对海洋科学的浓厚兴趣,我选择了“海洋科学导论”这门课作为选修课。
“海洋科学导论”是为我们海洋类大学编写的课程,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海洋科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带我们领略海洋的智慧,我很荣幸能选上这门课。
经过15周的学习,我已经对这门课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越来越对海洋科学感兴趣了,今后我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书籍等,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科学的知识。
下文是我学习“海洋科学导论”之后,通过课本、网络和相关资料进行的相关知识总结,由于时间紧迫和能力有限,不足之处请老师多多包涵和指点。
1 海洋化学1.1海水的起源海水的形成与地球物质整体演化作用有关。
一般认为海水是地球内部物质排气作用的产物,即水汽和其它气体是通过岩浆活动和火山作用不断从地球内部排出的。
现代火山排出的气体中,水汽往往占75%以上,据此推测,地球原始物质中水的含量应当较高。
地球早期火山作用排出的水汽凝结为液态水,积聚成原始海洋,还有些火山气体溶解于水,从而转移到原始海洋中,而另一些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则组成了原始大气圈。
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海水因地球排气作用不断累积增长,最初的原始海洋体积可能有限,深海大洋的形成也要晚些。
根据对海洋动物群种属的多样性分析,至少在寒武纪以前就出现了深海大洋。
1.2海水的性质①海水的盐度海水中的含盐量是海水浓度的标志,海洋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都与其分布和变化息息相关。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11)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学院:动科院专业班级:17级动科卓越班学号:201740511231姓名:孙智媛前前后后除去请假我已经上了8节水产科学导论,本以为这是门偏重理论的课程,但想到也是与本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关,还是选择了水产科学导论这门课程。
与开始的想法不同,虽然这是门理论课,但是课堂却没有那么死板,PPT并不是单纯的展现文字,与之相配的还有各种图片和流程图。
例如第一节渔业与水产中展现的养殖工厂清洁养殖排泄物技术路线、主要的水产养殖动物等,均以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输给了我们。
其次,不管是肖老师还是几名代课老师,当讲起名特优新鱼类或其他鱼类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讲到吃!分析鱼的肉质、不同地域鱼的做法以及鱼的味道口感等,原来这是一门色香味俱全的课啊!除了水产,这门课程也涉及到了我们动科院的另外一个专业——水族专业。
这种观赏动物就像宠物,或许是应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很想让人去了解它。
金鱼、锦鲤、热带鱼、观赏虾、观赏蟹、观赏爬行类和观赏水草,几乎涵盖了一个水族箱里所有的东西。
学完这门课后有种回家自己做个水族箱的冲动。
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应该就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那节了——鱼的食用方法。
单看课程题目,就让人联想到了餐桌上的各种鱼。
通过这节课我学习到,原来鱼类的质量和口味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
这让我想到在山东老家时经常去的一个湖边的鱼馆,总觉得夏季和冬季的鱼肉口感味道都不同,本以为是因为冷热对人的嗅觉和味觉的影响,没想到是鱼本身也有变化。
一学期下来,收获还颇丰,了解一些与自己专业相近专业的知识或许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总的来说,水产科学是一门值得花功夫学习的一门课程。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学基础 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一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辟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辟、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啥?1)明显地依靠于直截了当的观测。
2)信息论、操纵论、系统论等办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咨询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别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间都在举行;③海洋作为一具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啥?有哪些要紧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要紧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要紧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金刚石砂矿要紧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要紧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XXX、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XXX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要紧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海洋科学专业导论总结作为一名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了海洋科学专业导论之后,对于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现在的时代,人口很多,资源却很少,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因此,众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看向了海洋。
海洋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又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
但是,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极不均匀,又称为“陆半球”和“水半球”。
另外,海洋中海水的形成与地球物质整体演化作用有关。
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海水因地球排气作用不断积累增长,最初的原始海洋体积可能有限,深海大洋的形成也要晚些。
海水的化学成分,一是来源于大气圈中或火山排出的可溶性气体,二是来自陆上和海底遭受侵蚀破坏的岩石,受蚀破坏的岩石为海洋提供了钠、镁、钾、钙、锂等阳离子。
这些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足够的营养,让它们生存下去。
有人说:“海洋是人类的第二个粮仓。
”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海洋生物自身蕴含的营养能为人类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就算耕地减少,粮食总产量也减少,人类也可以从鱼类、虾类、藻类、贝类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而且,世界四大渔场有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他们的成因源于海洋中的海流。
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而成,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成,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
这四大渔场的形成皆因海流带来的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贝类提供食物,也为周边的渔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好。
在海底,拥有巨大的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陆地资源逐渐枯竭的今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深海大洋。
海底世界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锰结核、深海油气,还有热液矿床,以及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合物的储量极为巨大。
据估计,把人类已经用掉的和还没有开发石油、煤、天然气加在一起,还赶不上天然气水合物中有机碳总含量的一半。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综合性科学,涉及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
了解海洋科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海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海洋地质海洋地质是研究海洋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历史的科学。
海底地质构造是研究海洋地壳和地幔结构的科学。
海底地形是研究海底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科学。
海洋磁性是研究海底的地磁特征的科学。
2. 海洋物理海洋物理是研究海洋的物理特性和规律的科学。
海洋动力学是研究海洋水流、潮汐和波浪等动力学过程的科学。
海洋热力学是研究海洋的热量传输和温度分布的科学。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水体中的光传播和吸收过程的科学。
海洋声学是研究海洋中声波传播和反射等现象的科学。
3. 海洋化学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水中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科学。
海水成分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和浓度的科学。
海洋化学循环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科学。
海洋污染是研究海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态化学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4.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研究海洋生物种类、分布和生态学特征的科学。
海洋生态系统是研究海洋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物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科学。
海洋保护是研究海洋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科学。
5.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石油是研究海洋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矿产是研究海底矿物资源的分布和勘探开发的科学。
海洋渔业是研究海洋中各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海洋科学导论——整理后.
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潮汐: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叫做潮汐现象,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称为潮流。
平太阳日:天文学上假定一个平太阳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上)作等速运行,器速度等于运行在黄道上真太阳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平太阳日。
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界的灾害现象,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朔望月:月球从新月(或满月)位置出发再回到新月(或满月)位置的时间间隔,叫做朔望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是一个力学概念,具有力学上的统一性和实在性,可以对机械应力作出刚性反应。
海底峡谷:主要在大陆坡上,头部多延伸至陆坡上部或陆架上,甚至接近海岸线,谷轴弯曲,支谷汊道甚多,形似陆上的峡谷。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2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海底矿产资源,它是由碳氢气体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冰晶状固体化合物。
一般在温度小于4o C、有机质较丰富、压力较大的沉积物中形成。
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特征:温度随着高度降低,大气的铅直混合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热带(赤道)辐合带(ITCZ):是赤道低压带两侧南北半球信风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季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陆温度对比的季节性强变化和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
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冬季盛行东北气流,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盛行西南气流,天气炎热、湿润、多雨。
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流,是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赤潮: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海洋学(oceanography):海洋学是研究在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发生、开展和演化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海洋学研究的对象:地球上70.8%的海水属地学分支。
海洋学的特征:1、海洋是环境的产物在地球上,通过能量、物质的相互传递与环境相互作用。
传递方式:通过边界:海面、海底和沿岸带。
不通过边界:辐射和地球及天体对海水的引力。
A〕海水特性:混合溶液: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悬浮无机物。
2、海洋形态的固有特性:〔1〕广漠而有垠:占地球外表积70.8%,被陆地分隔。
〔2〕深又浅:两层含义。
其一指海洋平均深度为3800米,最深为11034m〔陆地海拔最高为8848米),但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海洋只是地球上一薄层;其二指海洋垂直尺度与水平尺度比为10-3的量级,因此海洋中海水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3〕连通又阻隔:各大洋水域连成一体,可以充分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北半球陆地几乎连成一体,阻挡了北冰洋与其他大洋的水交换,使北冰洋底层水无法流出进入其他大洋。
其他大洋底层水均来自于南极大陆附近的边缘海。
海洋学研究意义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1〕是蛋白质主要来源;运输和贸易的中介—航运〔密度大〕;国际冲突的焦点…2〕影响气候环境:①环流--向高纬输送热量;②对气温起调节作用〔海水热容量大〕3〕海—气相互作用:4〕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冰、海水倒灌、海岸侵蚀、海底地震等5〕污染:排污与海洋自净能力关系。
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1)矿产资源石油:半数以上在海底。
估计海洋石油储量为(1100-2500亿吨),我国大约100亿吨。
锰结核:年再生1000万吨,可提炼锰、铁、铜、镭等。
此外,金刚石、重晶石、金、锡都在矿砂中找到。
2)化学资源大量无机盐: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
1kg海水含35g无机盐。
全球海洋中共含5亿亿吨无机盐,其中:黄金:500万吨;铀:50亿吨;镁:2100亿吨;银:4亿吨;钴:7亿吨;碘:820亿吨;盐:1立方公里海水含27万吨。
水产导论课程感想 (7)
水产科学导论课程感想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班级:14级环境科学1班姓名:李云峰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所以这学期我需要找工作和实习,可是我的选修还有1.5分学分没满,我在选课的时候真好看见水产导论有1.5分而且上课的教室在9教,选课后不久,我在学校忙于毕业论文实验与实习,同时也因此只来上了两节水产导论课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与自责。
虽然只来上了两节课,但是这两节课都是肖老师上的。
觉得肖老师上课很有趣,不受规矩束缚,每节课把该讲的讲完就提前下课,这个我很喜欢,这样不浪费老师的时间,也让我们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做些其他事情。
在课上,知道了如何去辨别鱼的好坏,从鱼类死亡后鱼肉的几个变化状态及原因。
我以前不怎么喜欢吃鱼,在听了老师的课后,发现我对吃鱼的方法了解太少了,鱼的烹调方法及食用诀窍更是勾起了我的食欲,也让我对做鱼类菜品产生了不少兴趣,可惜课上没有这机会,吃鱼是一种享受,知道了这些方法之后,自己想去都吃上一次。
这节课我两次去都觉得去的人不多,上课也很轻松,很多人都在下面玩手机,也影响不到肖老师全心全意为我们上课,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鱼的魅力,即使我这种不怎么喜欢吃鱼的人,在听了课之后,也忍不住想要去吃一次鱼。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总结随着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海洋科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海洋科学导论课程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和未来展望等内容的学习,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海洋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的海洋科学导论课程,从海洋科学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开始,逐渐展开了对海洋科学各个方面的讨论。
首先,我们学习了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海洋科学是一门研究海洋领域的学科,包括海洋地球科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是海洋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海洋自身的特性和变化。
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海洋科学的发展历史。
从古代人们开始航海探索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也随之不断发展演变。
从过去的航海时代到现代的遥感技术、无人潜水器等先进的探测仪器,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对海洋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重大的海洋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比如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洋中的丰富生物资源等。
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海洋科学导论课程还涉及了一些研究海洋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方法和技术对于进行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学习了海洋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如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据分析与建模等。
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海洋科学。
在学习海洋科学导论课程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当前海洋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这些问题既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未来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洋科学的前沿动态,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海洋科学导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海洋科学的机会。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一、引言海洋科学是对海洋环境、生物和化学过程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本文将介绍海洋科学导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对海洋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海洋的形成地球上约72%的表面被海洋覆盖。
海洋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地球形成过程中,水从岩石内部释放出来,形成了地球上的水体;随着过去几十亿年的降雨和河流的流入,水逐渐聚集形成了海洋。
三、海洋的特点1. 相对于陆地,海洋是一个巨大且连续的体系。
它包括不同的海域,如大洋、海湾和海峡等。
2. 海洋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水体,包括表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
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盐度和氧气含量。
3. 海洋具有很强的环流系统,如大规模的洋流和海陆风系统。
这些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圈都有重要影响。
四、海洋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宝库,拥有丰富的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包括:1. 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海洋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2. 矿产资源: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矿藏,如钴、锰、镁等,可以用于制造电池、钢铁和其他工业产品。
3. 石油和天然气:海洋中沉积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五、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中的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们支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并且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和海洋深渊等。
六、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面临着来自陆地和海洋本身的威胁,如塑料污染、油污染和过度捕捞等。
这些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七、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勘测、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
实地勘测是对海洋环境进行系统观测和采样,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获取大规模的海洋数据,数学模型则可以模拟和预测海洋系统的行为。
八、海洋科学的意义海洋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与水产科学导论总结
1.导论●地球表面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
海洋的形成:地球形成后,首先发生重力引起的物质分异。
尘埃撞击及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生高温,使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成为液状体,并因重力作用而导致重物质向地心聚集,在地球中心部形成以铁、镍等重金属为主的地核,其上层为橄榄岩等重岩构成的地幔,而花岗岩等较轻物质则在地球表面形成地壳。
地核可分为固态内核和液态外核,地幔也可分为固态下地幔和液态上地幔。
水最轻,只能浮于地壳之上。
由于地球诞生之初温度相当高,故地表水几乎蒸发,至大气上层形成厚云层而覆盖地球。
之后,地球失去了其诞生之初由撞击产生的热能,同时,冷却云中的水分以降水形式注入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太阳系中惟独地球拥有海洋是因为地球与太阳距离适当,使得水既不蒸发、也不冰冻,刚好以水的状态得以保存。
)●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占29.2%,海洋占70.8%,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②地球上海洋相互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则相互分离,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③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北半球陆地占67.5%,南半球占32.5%。
④海洋不仅面积超过陆地,其深度也超过陆地高度。
3000m以上深海洋占其总面积的75%;而高度不足1000m 的陆地占其总面积的71%⑤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而陆地平均高度只有875m。
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则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 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分为主要部分——洋和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
什么是海岸带?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
水位升高时淹没、水位降低时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海岸带。
海岸地貌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
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海洋科学导论 读后感
《海洋科学导论》读后感城市与规划学院海洋开发141邓小楠1、海洋的认识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
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故地球也称作“水球”。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
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
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1.1、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做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
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
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
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
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
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汽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
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
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
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
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导论
●地球表面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
海洋的形成:地球形成后,首先发生重力引起的物质分异。
尘埃撞击及
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生高温,使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成为液状体,并因重
力作用而导致重物质向地心聚集,在地球中心部形成以铁、镍等重金属
为主的地核,其上层为橄榄岩等重岩构成的地幔,而花岗岩等较轻物质
则在地球表面形成地壳。
地核可分为固态内核和液态外核,地幔也可分
为固态下地幔和液态上地幔。
水最轻,只能浮于地壳之上。
由于地球诞
生之初温度相当高,故地表水几乎蒸发,至大气上层形成厚云层而覆盖
地球。
之后,地球失去了其诞生之初由撞击产生的热能,同时,冷却云
中的水分以降水形式注入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太阳系中惟独地球拥
有海洋是因为地球与太阳距离适当,使得水既不蒸发、也不冰冻,刚好
以水的状态得以保存。
)
●
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
属于陆地和海洋。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占29.2%,海洋占70.8%,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②地球上海洋相互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
则相互分离,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③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北半球陆地占
67.5%,南半球占32.5%。
④海洋不仅面积超过陆地,其深度也超过陆地高度。
3000m以上深海洋占其总面积的75%;而高度不足1000m 的陆地占其总面积的71%⑤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而陆地平均高度只有875m。
如果将高低起伏的
地表削平,则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 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
形态特征,可分为主要部分——洋和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
什么是海岸带?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
水位升高时淹没、水位降低时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海岸带。
海岸地貌是在波浪、
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
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
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海滩是高
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
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
1/2 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什么是大洋中脊体系;即中央海岭,指贯穿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全长65kkm、顶部水深2~3 km、高出盆地1~3 km,有的露出海
面成为岛屿,面积占洋底的32.8%,是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
简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
地球上所有大陆
在中生代以前是统一的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Pangaea),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
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
即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今日所处的位置。
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
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为现今的太平洋。
二战后,
各种地球物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研究,在海底发现或确认了许多未曾预
见到的全球规模的地质现象,成为海底扩张说产生、发展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60 年代初形成的海底扩张说受到下列学术思想的影响:(1)联合古陆的重建、
拼合和越来越多的大陆漂移的其他证据;(2)大洋中脊体系及其中央裂谷带的形成机制与特征;(3)海洋沉积物自大洋中脊轴部向两侧依次变厚的事实;(4)海
洋地壳的年轻性;(5)某些大陆边缘沟-弧体系的发现及其突出的地震、火山活
动特点等等。
海底扩张说能够解释海洋地质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大部分问题,其机
制符合物理学理论,并与许多地质、地球物理观测结果一致。
自从海底扩张理
论系统提出以来,已使人们对洋盆及其边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新资料几乎
总是与这个统一的概念相一致。
如60 年代在洋底发现的条带状海底磁异常、
转换断层及DSDP/ODP 的钻探成果,不仅成为论证海底扩张说的重要依据,而
且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滨海沉积环境主要有哪些?说明各自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及沉积特点。
滨海:或称近岸带环境,是指从特大高潮线至深度为浅水波半波长的区
域,是海洋和非海洋过程相互作用的地带。
海洋过程受波浪、潮汐、海
流等因素控制,非海洋过程受河流径流量、流速及固体载荷的性质和数
量等因素的制约。
由于这些参数具有多变性,故近岸滨海不同环境的沉
积机理和沉积产物就有所不同。
海滨沉积包括海滩沉积(海滩的组成物
质多来自邻近陆地,主要是河流自流域内搬运来的风化产物,海岸侵蚀
是海滩物质的最直接来源,另外还有自内陆架向岸搬运的沉积物。
海滩
沉积物的粒径变化较大,从粉砂到巨砾,大部分为砂、砾)、潮坪沉积
(以潮汐为主要动力,坡度极平缓(3’~17’),由细碎屑物质(粘土、粉
砂)组成的近岸带。
潮坪多呈带状延伸,在开阔海的边缘规模较大。
潮坪发育条件除地形、潮差外,还须有丰富的细粒沉积物质和微弱波浪
作用。
我国沿岸现代潮坪发育广泛,约占大陆岸线总长的25%,沉积物
主要来自黄河、长江和珠江等,大多由粉砂组成的泥质潮坪)、砂坝-泻
湖沉积、河口湾沉积(河口湾内碎屑物质的搬运及沉积过程以及底质的
特征受径流、潮汐、波浪及河口环流系统等水动力要素的控制)、三角
洲沉积(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海滨(湖)地带形成的堆积体。
决定三角洲发育和沉积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河口水流(径流量和输沙量)、潮汐、潮流、波浪。
径流量和输沙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基础。
)。
按照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海洋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类
型?如何认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滨海矿砂,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思考题: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
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
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
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
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
此外,盐度,水温,PH,水中的浮游生物种类,数量等。
设梯级浓度,或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