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总结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长。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

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

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

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

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

“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

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

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

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导论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1. 生命的特征(1).物质成分基本相同C、H、O、N、P、S、Ca…..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2).严密的组织和高度的统一性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是统一DNA--RNA--Protein(3).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

组成作用(anabolism):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分解作用(catabolism):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4).生长特性,Growth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不断地生长、发育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影响(5)遗传和繁殖能力,genetics生物体能不断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生物的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状会发生变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6) .应激能力,irritability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生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7).进化2. 生命的定义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负熵”: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即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

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实在形式。

3.主要的进化学说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综合进化论、中型选择学说。

生命科学导论部分课程自学心得

生命科学导论部分课程自学心得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自学心得作为一个文科生,在选修类似《生命科学导论》这类跨学科的选修时,刚开始确实是不理解为什么要上这些课的。

自己只是认为要拓展知识面,丰富头脑。

选《生命科学导论》源于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好奇心。

由于选课问题,我缺失了前三周的课程学习与其作业;又因回家,请假了一周的课程。

虽到课已够6节,但作业未曾提交,自我检讨应去自学。

以下是我的自学心得。

第一讲序论一、为什么要上《生命科学导论》?二、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史及生命科学涵盖的主要内容)心得(一)经过对课程的自学,我明白了学习生命科学导论的必要性。

第一,这是掌握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需要。

在人类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各种疾病,疑难杂症不断困扰着人们,夺走了人们身体的健康,影响了人们安康的生活。

人类的疾病有些是来自于人类本身,有些却是来自于其他生物。

如人类疯牛病,即克雅氏综合症则是来源于牛体的疯牛病;又如前几年的H1N1,禽流感,今年的H7N9等等都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知,对疾病的研究预防等医学方面的研究与生命科学是息息相关的。

有了生命科学的知识,医学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才能更有依据更有序地开展与进行。

第二,这是培养基本科学素养的需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应该听说过或吃过转基因食品了。

最常见的就是太空椒和小西红柿了。

太空椒肉厚而不辣,小西红柿小巧玲珑而味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这些品种的出现正是基于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与研究。

而今相当多的研究项目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

可以说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中最可能有重大突破的学科,同时生物技术最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作为的技术。

第三,这是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需要。

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和挑战。

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平衡破坏、生物物种大量消亡等等。

而这些问题与挑战大多都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

针对这种种问题,科学家们基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研究出了许多对策。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心得在本学期的生命科学纵横选修课上,我初步了解了生命科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象:最简单的生命(病毒)到最复杂的生物(如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们各自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科学素养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最基本的生命现象和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定律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对生命科学与导论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我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发展与进化,学习了营养与健康,转基因食品与生态学这些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知识,掌握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基本知识......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繁琐的学科,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但它的学习过程非常有趣。

生命科学与导论给了我许多启发,它的启发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学上,还有就是科技上,医药卫生上,农业上等,如老师所说“生命科学导论是学科间高度的沟通与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这门课涉及了我中学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常识,我所学的零碎知识连成一线,使我的知识框架更加清晰合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高中时的我学习与大学时期的生物学习有着太大的不同,高中时期,我们就像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多少知识,我们就学习多少。

现在则有很大不同,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习过程的兴趣。

所以我觉得生命科学既然是一门实验科学,那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问题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生命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大自然那伟大的力量。

从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到晦明变换的大千气象……我了解了生命,认识了现代生物科技,让我觉得踏入生物殿堂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那里有太多我所不了解,那里有太多需要我去探索,去发现……在这过程中,我感叹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令人叹服的复杂的功能器官和组织,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之间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各种生物链和依存、竞争关系,我们的地球因为这些生命的存在而独一无二。

生命科学导论生命的多样性知识点总结

生命科学导论生命的多样性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微生物生命的多样性第一节生命多样性和物种一、生命多样性(一)生命多样性的概念生命多样性亦称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指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二)生物多样性的类型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4.景观多样性1.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生物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生物种内不同群体:生态型、变种、亚种、品种、品系等。

2.物种多样性(一)概念: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分布:10000米深海……硫细菌、4.5千米深的地层中……细菌、74-85 千米高空……微生物3.生态系统多样性(1)包含内容:生物圈内物种集合的空间多样性,包括:生物圈生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多样性。

⑵意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维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

4.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景观: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区内的镶嵌分布格局。

景观是人与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的产物。

•景观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即动态)的复杂性。

二、物种的概念及其命名法(一)物种的概念和定义不同专业的生物学家对物种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现代遗传学认为: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生物学家认为:物种是生物世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同一的形式。

生态学家认为:物种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六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六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六151.离心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细胞器、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分为差速离心和等密度离心两种,其中差速离心主要用于分离沉降系数不同的细胞组分,而等密度离心则用于分离沉降系数相似但密度不同的细胞组分。

差速离心是指低速与高速离心交替进行的离心方法,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使各种沉降系数不同的颗粒先后沉淀下来。

沉降系数差别在一个或几个数量级的颗粒,可以用此法分离。

差速离心是分离较大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及各种大分子颗粒的基本手段。

等密度离心主要用于分离沉降系数差别不大,而密度相差较大的组分。

利用离心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

离心一段时间后,不同密度的颗粒沉降到与其密度相同的位置停止沉降,聚集成区带,从而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152.细胞化学技术1.细胞化学染色法为了显示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细胞组分,常利用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的某个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通过颜色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相对含量。

2.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对细胞内特异性蛋白质进行定位与定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20 世纪70年代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免疫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常见的细胞内蛋白质分子定位技术有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镜技术。

3)原位杂交技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称为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

153.定量细胞化学技术定量细胞化学技术是一种对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或核酸等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分为细胞显微分光光度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是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对特异光谱的吸收,测定这些物质(如核酸与蛋白质等)在细胞内的含量,包括用紫外光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和用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总结资料.doc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总结资料.doc

P1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五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铁: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氟:关系牙齿健康;碘:甲状腺素的成分,碘多了会得甲状腺肿瘤;锌和镒:一些酶的辅助因子P14根据氨基酸侧链化学性质不同,氨基酸分为疏水性氨基酸,带电的氨基酸,极性氨基酸P17①甜度从高到低蔗糖一个果糖一个葡萄糖麦芽糖两个葡萄糖乳糖一个葡萄糖一个半乳糖②多糠种类2J0个单糖连在一起是寡糠,20多个的交多糠。

比如淀粉,糠原一肝糠原肌糖原,都是葡萄糖组成的。

多糖常常是能量储备比如淀粉和糖原。

纤维素,支持骨架,也是多糖。

昆虫和蟹虾甲壳中的甲壳素也是葡萄糖组成的多糖。

P19脂的分类1•油和脂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均属于中性脂肪,(动物)牛油熔点高,在常温下呈固体状, 俗称脂,反映出牛油的甘油三酯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低。

(植物)豆油熔点低,在常温下呈液体状,俗称油,反映出豆油的甘油三酯分子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高。

人体营养必需脂肪酸他们必须由食物提供-> 植物油2.甘油磷脂和鞘脂一个极性的头两个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容易形成脂双层结构,加上镶嵌其中的各种蛋白质,成为生物膜主要成分。

3 .帖类和类固醇(1)贴类(有草字头)植物中许多贴类化合物具有特殊气味,是特种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例如柠檬香素,薄荷醇,樟脑,核叶醇等,作为药物香料,防蛀剂。

天然橡胶也是贴类,蜡也是,长链脂肪酸加上一元醇脱水而成,在皮肤表面植物表面昆虫表面。

(2)类固醇P24①那些被称为高级结构?蛋白质二、三、四级结构统称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②高级结构的作用?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赋予蛋白质分子特定的外观形状,亦体现出内部基团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着蛋白质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

例如呈椭圆形还是拳击手套形,哪个部位出现一条浅沟或者深沟等。

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例如精卵结合,信号传递,抗原•抗体反应等。

都是以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之间、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与作用,取决于由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所决定的分子构象和形状。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181.保护组织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茎、叶、花、果实)表面的表皮由保护组织构成。

一般只有一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犬牙交错,没有细胞间隙,紧密镶嵌,形成具有保护功能的细胞薄层。

保护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质少、液泡大。

叶、茎等表皮层外面有角质层,其上常有蜡质,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也可保护植物免受真菌等寄生物的侵袭。

182.输导组织输导组织(conductingtissue)植物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它是由多种组织形成的复合组织。

输导组织也称维管组织(vasculartissue)。

维管组织是高等植物特有的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

木质部(xylem)是高等植物体内具有输导水分和支持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

在被子植物体中由导管(vessel)、管胞(tracheid)、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构成。

导管由许多简状、端壁有穿孔的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构成导管的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element)。

导管分子为长形细胞,随着细胞的成熟,细胞的次生壁不均匀加厚,细胞壁木质化:当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瓦解死去,同时细胞横壁(端壁)穿孔形成了中空的长形管道。

导管是被子植物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组织。

导管因壁增厚情况不同可形成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孔纹导管和网纹导管。

而且导管的口径大小也不同,口径越大,输导水分的效率就越高。

管胞是植物体内另一种输导水分的组织。

构成管胞的细胞是两头尖的长形细胞。

在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次生壁加厚并木质化,原生质体在该过程中消失。

细胞成熟后死去,在两个管胞间不形成穿孔,而是靠细胞壁上的纹孔相连。

因细胞口径小,输导水分的能力比导管小。

在裸子植物体内没有导管,故管胞是裸子植物输导水分的主要组织。

韧皮部(phloerm)是高等植物体内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支持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

在被子植物中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十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十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十271.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和人体内各器官、系统各自进行着各种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而机体内、外环境又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因此机体内必须具有一整套精确的调节机构,用以不断地调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密切协调配合,使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要不断地调节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以便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等方式进行的。

27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而实现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但作用部位较为局限。

273.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此外,组织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含量增加时,能引起局部的血管舒张,使局部血流量增加,从而使积蓄的代谢产物能较迅速地被运走,这可称为局部体液因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作用范围广。

274.自身调节除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外,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尚有自身调节作用。

所谓自身调节,是指人体在体内、体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可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愈长,收缩时产生的收缩力量愈大。

例如,当回心血量突然增加时,心肌被拉长,心肌的收缩力量自动加强,排出更多的血液,使心脏不至于过度扩张。

这种调节依靠心肌本身即可完成,而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

又如,脑血管在动脉血压波动不大时,可通过血管的自身舒缩活动以改变血流阻力,使脑的血流量能经常保持相对恒定。

自身调节起到的是一种局部调控作用,它所能调节的范围虽然较小,但对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仍有一定生理意义。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四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四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四91.间期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着遗传物质DNA的复制过程,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前后有两个间隔(gap),因此将间期又分为三个时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间期是细胞合成DNA、RNA、蛋白质和各种酶的时期,是为细胞分裂准备物质基础的主要阶段。

92.细胞分裂期(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需经前、中、后、未期,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一般需1~2 h。

前期(prophase),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逐渐形成染色体(chromosome)。

染色体短而粗,强嗜碱性。

两个中心体向相反方向移动,在细胞中形成两极:而后以中心粒随体为起始点开始合成微管,形成纺锤体。

随着染色质的螺旋化,核仁逐渐消失。

核被膜开始瓦解为离散的囊泡状内质网。

中期(metaphase),细胞变为球形,核仁与核被膜已完全消失。

染色体均移到细胞的赤道平面,从纺锤体两极发出的微管附着于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上。

从中期细胞可分离得到完整的染色体群,共46个,其中44个为常染色体,2个为性染色体。

男性的染色体组型为44+XY,女性为44+XX。

分离的染色体呈短粗棒状或发夹状,均由两个染色单体借狭窄的着丝点连接构成。

后期(anaphase),由于纺锤体微管的活动,着丝点纵裂,每-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方向移动,接近各自的中心体,染色单体遂分为两组。

与此同时,细胞被拉长,并由于赤道部位细胞膜下方环行微丝束的活动,使其缩窄,细胞遂呈哑铃形。

末期(telophase),染色单体逐渐解螺旋,重新出现染色质丝与核仁,内质网囊泡组合为核被膜,细胞赤道缩窄加深,最后完全分裂为两个二倍体的子细胞。

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G期→S期→Gz期→M期。

有的细胞如造血于细胞,始终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沿着细胞周期周而复始,不断进行分裂。

绝大多数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如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远失去分裂能力。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1000310125王绍雁《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大家早已不陌生,在高中生物课本上就讲过很多关于细胞、动植物、细菌病毒、遗传、生态环境、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干扰素等知识。

究其本质,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而生命科学导论在延续高中知识点的前提下,着重于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克隆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在介绍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在对生命科学有一个基本了解得同时,加强了对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与规律的了解,大大地提高我们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积极性,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方法。

安排健康合理的膳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的同时,使我了解到更多关于人体的相关知识,让我感受到人日常生活膳食的安排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人体由许多物质组成,而组成物质的最终则是元素。

人体的元素组成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有11种,分别是:O、C、H、N、Ca、P、S、K、Na、Cl、Mg。

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微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碘、硒、铜、铬、锰等。

微量元素含量尽管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也不利。

我们日常食物大体分为粮食类、肉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

粮食类为主食;肉、豆、蔬菜类为副食;水果为佐食。

主食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维生素,主食要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

副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也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类脂肪优于肉类脂肪。

生命科学导论总结资料(很重要)

生命科学导论总结资料(很重要)

⽣命科学导论总结资料(很重要)《⽣命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章节的要求复习第⼀、⼆、三、四、五、六、七、⼗、⼗⼆章;其中五、六、七重点章节。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1、⽔的重要性机体的主要组分之⼀;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保持机体形态。

2. 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1)⾃由扩散其特点是: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由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的协助。

某种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KD/t,t为膜的厚度。

脂溶性越⾼通透性越⼤,⽔溶性越⾼通透性越⼩;⾮极性分⼦⽐极性容易透过,⼩分⼦⽐⼤分⼦容易透过。

具有极性的⽔分⼦容易透过是因⽔分⼦⼩,可通过由膜脂运动⽽产⽣的间隙。

⾮极性的⼩分⼦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如⽔、尿素、⽢油等也可以透过⼈⼯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量略⼤⼀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度不通透的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

离⼦、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式进⾏转运。

举例:氧⽓,⼆氧化碳,⽔,⽢油,⼄醇,苯,脂肪酸,脂溶性维⽣素等(2)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faciliatied diffusion),其运输特点是:①⽐⾃由扩散转运速率⾼;②存在最⼤转运速率;在⼀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

如超过⼀定限度,浓度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

因膜上载体蛋⽩的结合位点已达饱和;③有特异性,即与特定溶质结合。

这类特殊的载体蛋⽩主要有离⼦载体和通道蛋⽩两种类型。

举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其概念是:主动运输涉及物质输⼊和输出细胞和细胞器,并且能够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3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3

三1多能干细胞特点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体内所有的细胞,进而形成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因此,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但是过去认为多能干细胞只能从人胚胎中获得。

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多能干细胞还具有发育成多个胚层细胞的能力。

多能干细胞作用多能干细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发育过程中的复杂事件。

该项工作的首要目标是,确定参与导致细胞特化的决定因素。

虽然我们已知基因的启动和关闭是该进程的核心,但我们对这些"决定"基因以及使之启动或关闭的因素知之甚少。

人类最严重的医学难题,如癌症和先天缺陷就是因异常的细胞特化和细胞分化所导致。

如果能更好地了解正常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基本错误,了解这些致死疾病的成因。

人体多能干细胞研究也能大大地改变研制药品和进行安全性实验的方法。

例如,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先用人类细胞系进行实验,如癌细胞系就是为了这种实验而建立的。

多能干细胞则使更多类型的细胞实验成为可能。

这不会取代在整个动物和人体身上进行实验,但这会使药品研制的过程更为有效。

只有当细胞系实验表明药品是安全的,并有好的效果时,才有资格在实验室进行动物和人体的进一步实验。

也许人体多能干细胞最为深远的潜在用途是生产细胞和组织,它们可用于所谓的"细胞疗法"。

许多疾病及功能失调往往是由于细胞功能障碍或组织破坏所致四2.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以及其聚合物,这些物质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其中最主要的是青霉噻唑蛋白,它是引起大多数人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青霉噻唑蛋白不仅在人体内形成,也可以在青霉素生产过程或贮存过程中形成,如果注射这样的青霉素溶液,就可能直接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一1.生命的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合成代谢(anabolism)是指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储存于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分解代谢(catabolism)是指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3.有序性(order)所有的有机体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原子组成分子,分子构筑细胞内的细胞器。

4.应激性(sensitivity)所有的生物体都会对刺激产生反应,如植物会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当你走进黑暗的房间时,你的瞳孔会扩张。

5.生长、发育和繁殖所有生物体的形成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这就是生长。

有性生殖的生物,从生殖细胞形成.卵受精、受精卵分裂,再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个体,这一过程称为发育。

当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延续,这种生命功能称为生殖。

6.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生殖所产生的后代常常与亲代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各个体之间,也有不同之处,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遗传、变异,加上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导致了整个生物界的向上发展,即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变,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7.自稳态( homeostasis)所有的生物体都具有相对恒定的内环境,而区别于它们所在的外环境,这个过程叫做自稳态。

2.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原称生物学(biology),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归纳)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归纳)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既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实在形式。

生命的特征:细胞、原生质、新陈代谢、调节、生长、繁殖、应激性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17世纪中叶——牛顿经典力学;18世纪中叶——(蒸汽机)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电气革命;20世纪初——量子论、相对论、核物理(20世纪上半叶,现代物理学黄金半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解放手脚;20世纪——信息革命——解放大脑;21世纪——生物技术革命——创造生命维纳——控制论;贝塔朗菲——系统论;申农——信息论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生物气体燃料:天然沼气;发酵沼气沼气发酵的优点:白色能源;增加肥效;消除病害;处理污泥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1.所有生物都是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 新细胞是从原有细胞(分裂)而来。

原核生物的特征:1.遗传物质仅一个环状DNA 2.无核膜 3.无细胞器,无细胞骨架 4.以无丝分裂或出芽繁殖例子:支原体、细菌、蓝藻、螺旋藻真核生物三大系统:膜系统、细胞核系统、骨架系统内质网: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与修饰(糖基化等)、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和脂的运输、蛋白质的分泌等溶酶体:(酸性水解酶)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为新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

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心得(通用)

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心得(通用)

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心得(通用)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

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其中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

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能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掌握生命体的共同特征,解开人们一直关注、观察、研究的奇妙生命现象。

生命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深奥的学科,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但它学习过程却非常有趣,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

经过课堂上的解释与某某某片的说明,我对该学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某某某常生活中读报、看电视或看课外书很有帮助。

它给我很多的启发,而它的启发并不只是生命科学上,还有就是医学上、科技上、农业上等其它学科。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希望的世纪,同时也是充满挑战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和能源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有关。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知识和理论、生物体的组成、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着重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生物工程和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的关系等与当今人类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第一章绪论1. 生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 6个重要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危机,生态破坏。

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2. 试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文理见长的哈佛大学8类通识课,生命科学单独列出。

工学见长的MIT 的人文社科和科学两大类,科学中单独生命科学。

我校九大类中,也单独突出生命科学(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这些同时课程的共同设置说明生命科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 为什么生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面对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生命科学必须与多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才能同时提供机会与挑战。

4. 请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对生命下一个定义?生物学: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物理学: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熵的减少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5.生命的四个最显著的特征及其对生命体的意义是什么?精细结构:适应不同环境;能量交换:维持分子结构需要;应激:生存需要;复制:维持生命在时空上的延续6. 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每个阶段的形成物质和相应条件)四个主要阶段和形成的主要分子。

I.大爆炸形成的->无机物,原始气体冷凝汇流成海洋。

(CO2,N2,H2O,CO)II.火山爆发和闪电的能量使气体合成简单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

(氨基酸,嘧啶,葡萄糖,嘌啉,核苷酸)III.->多分子体系(团聚体)溅到岩石上氨基酸聚合肽链回到水中(多肽)IV.->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质体,细胞的形成7. Miller实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模拟原始大气条件,生命的基本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单元:碱基和氨基酸8. 严整有序的生命,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分子到细胞,细胞到器官,个体到生态群落。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本学期我有幸选上了<<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

该课程从介绍生命和生命科学的知识入门,了解生命的本质与基本特征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从生物体的结构与作用、遗传的规律、新陈代谢过程、生命系统的通讯联系——信号传递与信息处理以及生物的防卫系统等方面系统认识生命的奥秘,最后介绍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生命多样性、生命与环境等宏观生物学内容。

在非生物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对普及学生生物学知识,对树立学生的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和发展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我们也知道生命科学是钻研生命景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种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我们提高了生物学知识水平,了解了生命科学前沿,更有利于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

其中有钙、钠、钾、镁、碳、氢、氧、硫、氮、磷、氯等11种属必需的定量元素,另有铁、铜、锌、锰、钴、钒、铬、钼、硒、碘等十余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中钙、钠、钾、镁四种元素约占人体中金属离子总量的99,以上。

它们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当膳食中某种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我们还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的。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所以我们就要合理的选择食物,安排健康合理的膳食。

对于我们现代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饮食多样化,吃些粗杂粮;(2)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多吃些豆类和坚果类食物;(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限制含脂肪高的食物摄入;(5)每周最好能吃2,3次鱼或鸡肉;(6)每日最多食用一个鸡蛋;(7)控制食盐和含盐(钠)食物摄入;(8)适当增加奶制品摄入;(9)适度饮酒,控制体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第一章绪论1. 生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6个重要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危机,生态破坏。

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2. 试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文理见长的哈佛大学8类通识课,生命科学单独列出。

工学见长的MIT 的人文社科和科学两大类,科学中单独生命科学。

我校九大类中,也单独突出生命科学(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这些同时课程的共同设置说明生命科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 为什么生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面对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生命科学必须与多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才能同时提供机会与挑战。

4. 请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对生命下一个定义生物学: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物理学: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熵的减少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5.生命的四个最显着的特征及其对生命体的意义是什么精细结构:适应不同环境;能量交换:维持分子结构需要;应激:生存需要;复制:维持生命在时空上的延续6. 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每个阶段的形成物质和相应条件)四个主要阶段和形成的主要分子。

I.大爆炸形成的->无机物,原始气体冷凝汇流成海洋。

(CO2,N2,H2O,CO)II.火山爆发和闪电的能量使气体合成简单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

(氨基酸,嘧啶,葡萄糖,嘌啉,核苷酸)>多分子体系(团聚体)溅到岩石上氨基酸聚合肽链回到水中(多肽)>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质体,细胞的形成7. Miller实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模拟原始大气条件,生命的基本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单元:碱基和氨基酸8. 严整有序的生命,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分子到细胞,细胞到器官,个体到生态群落。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1. 生命组成的四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2. 蛋白质的组成单元: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构不同取决于R侧链的不同3. 维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力:非共价键;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破坏了非共价键4. 蛋白质功能最重要的体现:生物反应的催化剂——蛋白酶。

5. 核酸的组成单元:核苷酸,其结构组成的三部分:戊糖、磷酸、碱基;DNA 和RNA结构组成的不同6. 核酸一级结构的方向性:5’ 3’7.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碱基互补;给出一条DNA链的序列,会写出另一条链的序列,方向还不能搞错8. 糖类的功能: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最重要最直接的供能者9. 脂质的功能:参与形成生物膜;能量贮存10. 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与合成代谢两个部分,又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

11. 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外燃烧:生物氧化:12. 分解代谢是一个生物氧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还原过程。

13. 中心法则的内容:第三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简要阐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意义:1)将动植物统一于细胞;2)将人们的研究带入微观领域2、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由蛋白质亚基组装成,和细胞形状、迁移、信息传导等有关细胞骨架。

3、主要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内质网由单层生物膜围成。

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和分泌;脂类的合成。

高尔基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与蛋白质修饰和分泌有关。

溶酶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大分子分解的场所。

线粒体由双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场所。

核糖体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大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叶绿体,有中央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备上述结构。

5、细胞周期: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后一次分裂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6、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直径10 nm的核小体。

7、细胞分化的定义: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8、衰老的机理,尚不清楚,有各种学说。

自由基假说是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一种假说。

9、细胞凋亡:因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必定在一定阶段死去,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

第四章微生物1.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定义微生物: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的科学,如大肠杆菌。

2.微生物的分类,沃氏分类(三原界/三域分类)沃氏根据16sRNA测定结果将生物分为:古菌,细菌,真核生物。

3.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推翻了“微生物自生说”;微生物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巴斯德消毒法;发现疫苗的制备方法。

4.自生学说与雁颈瓶试验生物可以从它们存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

雁颈瓶试验说明自生学不正确。

5.科赫定律的含义。

从动植物的体内分离出病原物;进行纯培养;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同样的病症;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6、了解几种常见疾病的病原物。

沙眼等。

沙眼-沙眼衣原体;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胃病-幽门螺旋杆菌;SARS-冠状病毒。

7.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速;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8.生长曲线及细菌生长四个时期生长曲线:细菌(微生物)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

迟缓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死亡期9.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

根据革兰氏染色的两大类细菌细胞壁特点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一般~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裂殖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基本结构: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

如细胞壁、细胞膜、核质体(核区)、细胞质等。

两大类:G+, 肽聚糖厚,以肽聚糖为主。

代表金色葡萄球菌G-, 肽聚糖薄,成分复杂。

代表大肠杆菌。

10. 根据细菌形态将细菌分类并举例细菌的形态主要有:球菌(金色葡萄球菌); 杆菌(大肠杆菌); 螺形菌(幽门螺旋杆菌)。

第五讲植物学1. 植物的分类低等植物藻类、地衣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孢子植物藻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2.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以及各自包括哪些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只有一个子叶有两个子叶花朵花瓣数为3的倍数或3 花瓣数为4或5的倍数或4,5茎呈散乱分布呈环状分布次生长很少出现常有叶子呈单片生长呈双片生长单子叶植物:小麦、百合、香附双子叶植物:棉花、扁豆、辣椒、玉兰、康乃馨、菊花、丝瓜、葡萄、油菜、珠被——种皮受精的中央细胞——胚乳受精卵——胚月季、柴胡 3. 植物生活史,有性世代,无性世代的概念 植物生活史:种子植物的种子或非种子植物的孢子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和孢子的整个生活历程。

有性世代(单倍体世代、配子体世代): 从减数分裂开始到成熟胚囊(雌配子体)或2~3个花粉细胞(雄配子体)形成为止,仅含单倍染色体n 。

无性世代(二倍体世代、孢子体世代):从合子到胚囊母细胞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细胞染色体为2n 。

4. 植物组织的分类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薄壁(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5. 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根:结构:P146图功能:吸收:水分、无机盐输导:运输水分、无机盐固着:固定植株贮藏:养分繁殖:产生不定芽与微生物共生:根瘤、菌根茎:结构:P148图功能:支持:地上部分 输导:水、矿物质、有机物 贮藏:营养 繁殖:产生不定根/芽 叶:结构: 功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蒸腾作用:促进水的吸收,散热 吸收能力:农药、SO2、CO 繁殖能力:不定芽6. 花的基本结构与性别基本结构:P150图性别:两性花 雌雄同株:黄瓜、豌豆雌雄异株:柳树单性花7. 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的概念有限花序:花轴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

(勿忘草、益母草)无限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

(青菜、柳树) 8. 种子的形成(双受精)双受精 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角质层上表皮栅栏组织气腔叶脉海绵组织下表皮气孔一个精子与卵子融合9. 果实的形成,真果与假果概念花在完成双受精作用后,雌蕊的子房迅速生长,逐渐发育成果实。

真果:桃、柑橘、花生假果:梨、苹果、瓜类10. 果实种子传播的方式风力(苍耳)、水力(连鹏、椰子)、果实自身的弹力[自身的力量](豌豆、野燕麦)、人类和动物的活动第六章动物学1、惠特克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2、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3、物种的基本概念:(1)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它与其他分类阶元不同,纯粹是客观性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明确界限,可以与别的物种相区别。

(2)种与种间在历史上是连续的,但种又是生物连续进化中一个间断的单元,是一个繁殖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能生殖出与自身基本相似的后代。

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

变是绝对的,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相对的,是物种存在的根据。

(3)形态相似(特征分明、特征固定)和生殖隔离(杂交不育)是其不变的一面,为藉以鉴定物种的依据。

(4)物种的定义可以表达如下: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5)在所有分类阶元中,除种以外,其他较高的阶元都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所以是客观性的,是由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划分的实体;它们又是主观性的,由于各阶元的水平以及阶元与阶元之间的范围划分完全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并没有统一的客观准则。

4、亚种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种内任何其他种群有别。

人工选育的动植物种下分类单元称为品种。

5、目前统一采用的物种命名法是“双名法”和三名法。

(1)双名法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

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

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

(2)三名制:亚种的学名命名方法,由属名+种本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6、海绵动物的基本特点:海绵动物是后生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类群,细胞分化相当简单,无明确的组织分化,体壁各层细胞彼此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结合松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