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各种几何图形计算公式,非常全面!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在初中数学中,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几何公式的大全。
一、平面几何公式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
即a² + b² = c²,其中a和b为直角边,c为斜边。
2. 任意三角形的海伦公式: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b、c为边长,p为半周长,则三角形的面积S可以通过海伦公式计算:S = √[p(p-a)(p-b)(p-c)]。
3. 任意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b、c为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则正弦定理可以表达为a/sinA = b/sinB = c/sinC。
4. 任意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b、c为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则余弦定理可以表达为c² = a² + b² - 2ab*cosC。
5. 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b、c为边长,h为对应高,则三角形的面积S可以通过公式S = 1/2 * b * h计算。
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两底边相等,顶角相等,底角相等。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长之比相等,即AB/DE = BC/EF = AC/DF。
8.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互不相交;位于同一平面中;在同一平面内,与同一直线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所成的对应角相等;两个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后,对应角相等。
二、立体几何公式1.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V等于边长的立方,即V = a³,其中a为边长。
2. 正方体的面积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S等于6倍边长的平方,即S = 6a²,其中a为边长。
图形公式大全

图形公式大全图形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数学公式,图形无处不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形公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几何图形公式。
1.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其中π为圆周率,r为圆的半径。
2.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C为圆的周长,r为圆的半径。
3. 矩形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公式为S=长×宽,其中长和宽分别代表矩形的长和宽。
4. 矩形的周长公式,矩形的周长公式为C=2(长+宽),其中C为矩形的周长,长和宽同样代表矩形的长和宽。
5.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1/2×底×高,其中底和高分别代表三角形的底边和高。
6. 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为C=a+b+c,其中a、b、c分别代表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二、立体图形公式。
1.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长×宽×高,其中长、宽、高分别代表立方体的长、宽、高。
2. 球体的表面积公式,球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4πr²,其中π为圆周率,r为球体的半径。
3.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V=πr²h,其中π为圆周率,r为圆柱体的半径,h为圆柱体的高。
4. 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为V=1/3πr²h,其中π为圆周率,r为圆锥体的半径,h为圆锥体的高。
5.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6a²,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三、数学公式。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其根的求解公式为x=[-b±√(b²-4ac)]/2a。
2.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sinθ=对边/斜边,余弦函数cosθ=邻边/斜边,正切函数tanθ=对边/邻边。
中考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汇总

中考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汇总对于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的内容知识,我们做下面的讲解学习,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的哦。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上面对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做的更好吧。
中考数学知识点:图形计算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图形计算公式对于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的内容知识,我们做下面的讲解学习,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的哦。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上面对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做的更好吧。
水印部分下载后即可清除:【插入】->【水印】->【删除文档中的水印】。
几何图形所有公式

几何图形所有公式一、正方形:1.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二、长方形: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三、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3.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四、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3.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五、梯形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面积×2÷高4.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5.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六、圆形: 1.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3.直径=半径×2 4.半径=直径÷2 5.半径的平方=圆面积÷圆周率 6.直径=周长÷圆周率 7.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 8.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七、长方体: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宽)+(宽×高)×2 3.长方体的宽=体积÷长÷高八、正方体: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6九、圆柱、圆锥: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为=1/3×底面积×高2.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一个侧面积 3.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定理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定理数学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空间中的图形、大小、位置等几何性质。
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几何公式和定理,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和定理。
一、几何公式1.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
2.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长×高度。
4.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5.三角形面积公式(海伦公式):面积=√[s(s-a)(s-b)(s-c)],其中s为三角形的半周长,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6.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的平方,其中π≈3.147.球的体积公式:体积=4/3×π×半径的立方。
8.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π×半径的平方×高度。
9.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1/3×π×半径的平方×高度。
二、几何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
2.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a²+b²=c²。
3.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角之和小于第三角。
4.顶角定理:在一条直线上,两个互补角的两个对角分线垂直。
5.平行线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那么它们对应的内角相等。
6.垂直平分线定理: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相交,那么交点为两条直线上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7.等腰三角形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底边的一半。
8.等边三角形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任意两边都相等。
9.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初中三年各种几何图形计算公式,非常全面!

a,b,c-半轴土方开挖体积:V=(长+2垫层超出基础长度+2工作面宽+放坡系数×高度)×(宽+2垫层超出基础长度+2工作面宽+放坡系数×高度)×高度+1/3×放坡系数²×高度³几何图形及计算公式大全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C=2r+2πr×(a/360)S=πr2×(a/360)度数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 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V=πh(3a2+h2)/6=πh2(3r-h)/3a2=h(2r-h)半径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及定理

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学公式及定理,下面我将为你列举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数学公式及定理。
一、初一数学公式及定理: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乘法公式:$$(a+b)^2=a^2+2ab+b^2$$3. 二项式定理:$$(x+y)^n=\sum_{k=0}^nC_n^kx^ky^{n-k}$$4. 比例式:$$\frac{a}{b}=\frac{c}{d} \Rightarrow ad=bc$$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ngle A + \angle B + \angle C =180°$$6. 两角和公式:$$\sin(A\pm B)=\sin A\cos B \pm \cos A\sinB$$7.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8.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bh$$(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b为底边长,h为对应底边的高)9.相交弦定理:$$(AB)(CD)=(AC)(BD)+(AD)(BC)$$(其中AB、AC、CD、BD为圆上的弦)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底边上的两个边也是相等的。
二、初二数学公式及定理:1. 三角函数定义:$$\sin\theta=\frac{y}{r}$$,$$\cos\theta=\frac{x}{r}$$,$$\tan\theta=\frac{y}{x}$$2. 正余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3.角平分线定理:一个角的平分线将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4. 面积公式:$$S=\sqrt{p(p-a)(p-b)(p-c)}$$(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p为半周长)5. 长方体体积公式:$$V=lwh$$(其中V为长方体的体积,l、w、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6.等腰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其中S为等腰梯形的面积,a、b为上下底边长,h为高)7. 三角形三边关系:$$c^2=a^2+b^2-2ab\cos C$$8.平行线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外角相等,对顶角互补。
几何数学公式

几何数学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π约等于3.14。
2.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其中S表示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π约等于
3.14。
3. 矩形的周长公式:C = 2(a+b),其中C表示周长,a和b分别表示矩形的长和宽。
4. 矩形的面积公式:S = ab,其中S表示面积,a和b分别表示矩形的长和宽。
5. 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 = a + b + c,其中a、b、c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6.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bh,其中S表示面积,b表示三角形的底边长,h表示对应的高。
7.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a,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8.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 a,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9. 梯形的面积公式:S = 1/2 (a+b)h,其中S表示面积,a和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长,h表示梯形的高。
10.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Sl = πrl,其中Sl表示圆锥的侧面积,r表示圆锥的半径,l表示圆锥的母线长。
11. 圆锥的全面积公式:S = πr + πrl,其中S表示圆锥的全
面积,r表示圆锥的半径,l表示圆锥的母线长。
12. 球的表面积公式:S = 4πr,其中S表示球的表面积,r表示球的半径。
13. 球的体积公式:V = 4/3πr,其中V表示球的体积,r表示球的半径。
几何问题公式

几何问题公式
1.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边长1 +边长2 +边长3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2.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公式:斜边长= √(直角边1² +直角边2²)
该公式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可以用于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3.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1/2 ×底边长×高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π ×半径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圆形,可以用于计算圆的周长。
5.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半径²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圆形,可以用于计算圆的面积。
6.球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4 × π ×半径²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球体,可以用于计算球体的表面积。
7.球体体积公式:体积= 4/3 × π ×半径³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球体,可以用于计算球体的体积。
除了这些公式外,还有很多几何问题可能需要用到其他公式。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正确的公式,并注意相关条件和限制。
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如下是常用的公式集合。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²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²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²
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
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初中数学几何必备的常用公式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必备的常用公式总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空间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内容。
几何学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掌握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公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几何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几何知识。
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和宽度的乘积来计算。
即面积 = 长 ×宽。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每个角也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
即面积 = 边长 ×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则是边长的四倍。
即周长 = 4 ×边长。
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的面积通过底边长度和高的乘积的一半来计算。
即面积 = 1/2 ×底边长度 ×高。
4.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直角(90度角)的三角形。
勾股定理是描述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重要公式,它表达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 a² + b² = c²,其中a和b为直角边的长度,c为斜边的长度。
5.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离中心点相等距离的点的集合。
圆的周长也被称为圆的周长,可以通过半径和直径来计算。
即周长= 2 × π × 半径或周长= π × 直径。
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来计算。
即面积= π × 半径²。
6.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是一个有两个平行边的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和下底的平均值乘以高来计算。
即面积 = 1/2 × (上底 + 下底) ×高。
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是有四个边都是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的乘积来计算。
即面积 = 底边 ×高。
初中数学公式图形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图形公式对于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的内容知识,我们做下面的讲解学习,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的哦。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上面对数学中图形计算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做的更好吧。
免费预约体验初中一对一精华课。
初中几何公式大全

初中几何公式大全在初中几何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需要掌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几何公式,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线段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对于线段AB,它的中点M的坐标为[(x₁+x₂)/2,(y₁+y₂)/2]。
2.距离公式: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之间的距离公式为√[(x₂-x₁)²+(y₂-y₁)²]。
二、三角形公式:1.面积公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ABC,它的面积S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即S=(1/2)×底×高。
(2)海伦公式:对于已知三边长分别为a、b、c的三角形,其面积S=√[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即s=(a+b+c)/22.三边关系公式:(1) 三条边关系:在三角形ABC中,AC² = AB² + BC² -2×AB×BC×cos(∠B)。
(2) 正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a/sin(∠A) = b/sin(∠B) =c/sin(∠C)。
(3) 余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c² = a² + b² - 2ab×cos(∠C)。
3.角平分线定理:在三角形ABC中,角A的平分线将边BC分为BD和DC,有AD/DC=AB/AC。
三、四边形公式:1.正方形:(1)周长:P=4×边长。
(2)面积:A=边长²。
(3)对角线长度:d=√2×边长。
2.长方形:(1)周长:P=2×(长+宽)。
(2)面积:A=长×宽。
(3)对角线长度:d=√(长²+宽²)。
3.平行四边形:(1)周长:P=2×(边₁+边₂)。
(2)面积:A=底×高。
4.梯形:(1)周长:P=上底+下底+两腰。
(2)面积:A=(上底+下底)×高/24.菱形:(1)周长:P=4×边长。
初中基本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2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 +C底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2019最新初中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
2s=(a+b)h2
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开挖体积:V=(长+2垫层超出基础长度+2工作面宽+放坡系数×高度)×(宽+2垫层超出基础长度+2工作面宽+放坡系数×高度)×高度+1/3×放坡系数²×高度³
几何图形及计算公式大全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
边长
h-a边上的
高
s-周长的
一半
A,B,C-内
角
其中s=
(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
线长
α-对角线
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
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
线长
d-短对角
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
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
长
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径
a—圆心角
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
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
径
r-内圆半
径
D-外圆直
径
d-内圆直
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V=a3
长方体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
积
S2-下底面
积
S0-中截面
积
h-高
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
长
S底—底面
积
S侧—侧面
积
S表—表面
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
径
r-内圆半
径
h-高
V=πh(R2-r2)
直圆锥r-底半径
h-高
V=πr2h/3
圆台
r-上底半
径
R-下底半
径
h-高
V=πh(R2+Rr+r2)/3
球r-半径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
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
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
径
D-环体直
径
r-环体截
面半径
d-环体截
面直径
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
径
d-桶底直
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