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

合集下载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

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 合切断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 化石;下方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尖 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 恐龙的头骨化石。
恐龙蛋圆圆的,是一窝 一窝的,恐龙蛋里有恐龙胚 胎,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 很像,等等。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现在的蟑螂、银杏、鲎与化石中的蟑螂、银杏、鲎 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
9.化石告诉我什么
01/ 观察
CONTENT
02/ 思考
03/ 探讨
04/ 拓展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古生物 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 化石等。
这些化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分别是:蕨类植物化石、脚印 石、小昆虫化石、三叶虫化 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
活化石指一些延续了上千万 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 物早已灭绝,只有它们存活下来, 适应了现代的环境,生活在一个 极其狭小的区域。
感谢聆听
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

2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2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探究化石的成因
教学准备
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预习提纲
见县发预习提纲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预习情况汇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课中实施
(一)、认识化石。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师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见县发限时作业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教材中介绍的是制作恐龙骨骼化石模型的方法:
a)做模具。先揉出一长截橡皮泥,使它成为大约l厘米厚的扁平状的表面光滑的状态。将恐龙骨骼复印图盖在橡皮泥上,用针扎点描出恐龙骨骼的轮廓,然后揭开复印纸,用铅笔等工具细致刻画恐龙骨骼的细部。最后用纸板围出5厘米深的长方形外框,再在橡皮泥上刷些肥皂水(以利脱模)。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知道化石的成因。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教学重点
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
教学难点
(二)、了解化石的成因。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2.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产生问题的过程。

3.意识到对问题的解释可能是多样的。

【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所引发的困惑。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准备一些化石图片或化石实物(有条件的话),紫砂泥或黏土(可用橡皮泥代替),贝壳、骨头或树叶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关于化石,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2. 学生交流。

二、认识什么是化石1. 提问:教材上的图片是什么化石。

2. 学生交流,并说出推断依据。

3. 出示一块真的化石,让学生亲手摸一摸,看一看。

4. 小结: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化石都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并且主要是动物体,因脚印化石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比较难以理解,另外三叶虫是远古生物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

]三、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1. 谈话:化石这么神奇,请大家猜猜它们是怎么形成的?2. 学生猜测。

3. 多媒体演示化石的形成过程,学生观看。

4. 提问: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化石是怎样形成的?5.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学生只能通过推理来认识它的形成。

教师通过先看图片然后再进行多媒体演示化石的形成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后再学生用语言概括就比较容易。

]四、制作印迹化石模型1. 教师演示印迹化石模型制作方法。

2. 提问: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3. 学生回答。

4. 学生制作印迹化石模型,教师适时指导。

5.各组展示最好的作品,交流感受。

6. 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每一块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课件
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 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 所以每一块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观看 !
2024/7/8
17
5
观察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猜猜哪种是食肉 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
食草恐龙。因为这个 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 平齐,适合切断植物。
食肉恐龙。因为这个恐 龙头骨化石的牙齿锋利, 适合撕咬动物。
6
观察恐龙蛋化石图,你有什么发现?
7
发现:
恐龙蛋圆圆的,恐龙蛋是一窝一窝 的,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小恐龙
出壳与小鸡出壳很相等。
大象
11
与鱼龙相似的 生物是海豚
与大地懒相似 的生物是树懒
12
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型越来 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始祖马前是4趾,后是3 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 着地,便于快速飞奔。
13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不是 所有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3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化石。






三 角 龙
梁 龙
4
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当动物死亡 后,软体组织被 分解,骨骼、牙 齿等坚硬组织被 保存下来。
2.随着时间的推移, 3.数千年后,由
这些坚硬组织被沉 于地壳运动的作
积层包围,并被矿 用,已经形成的
物化。
化石上升到接近
地表的地方。
4.岩石的侵蚀 和坍塌使化石 暴露出来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通过化石这一载体,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化石,探索生命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探究能力,对生命起源和进化有粗浅的认识。

但他们对化石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对化石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化石所蕴含的科学信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掌握化石分布的规律,认识化石在研究生命进化中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化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兴趣,树立科学的进化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分布的规律,化石在研究生命进化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与实践法:学生观察化石,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化石的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化石标本、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石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化石,提问:“你们知道化石是什么吗?化石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石形成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地层中?化石分布有什么规律?”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观察化石标本,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化石的形态特征,分析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类型。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渡渡鸟。为什么有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恐 龙 奇虾
渡渡鸟
因为生物的出现是经过数亿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而来的地 球环境一直在变(小到火山爆发、森林减少大到沧海桑田)任何一种生物也 都在进化中适着,适者才能生存,如果这一物种全都没能适应,那就会从地 球上永远消失了。

2、困惑二: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
对!这些是虾的化石。
这些是三叶虫化石!!
大家都知道,这是鱼的化石。
小知识: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 发现的。 2.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3.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 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的沉积变化。
请同学们把科学书 27页在下角的一段 话划上横线,并在 段落前打上重点符 号。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会发生相应变化,同一种 生物为适应改变的生态环境,会不断进化的原因。
4、困惑四: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 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 晚的地层中才出现。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它 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请同学们把科学书翻到28页。
(下一页是“化石的形成”视频,老师 自己讲,完了之后,就看视频,请用鼠 标点击“ ”)
制作印记化石模型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黏土擀平。
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 手把他压进去,留下印记后取出。
3.把留有印记的黏土模型晾干。
请同学们把28页第一段中
“当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 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这句话划上横线,并在句子前标上重点 符号。
科学第三单元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化石的定义、化石的形成和分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化石的基本知识,掌握化石的形成和分类方法,认识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理解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化石的形成、分类和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石的基本概念,掌握化石的形成和分类方法,认识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理解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石的形成和分类方法,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教学难点: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生物进化与化石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化石标本等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关于化石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化石的定义、形成和分类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阐述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实验:学生进行化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石的形成过程,增强对化石的认识。

小学科学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0222023学年科学五升六暑假衔接课

小学科学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0222023学年科学五升六暑假衔接课

小学科学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0222023学年科学五升六暑假衔接课化石是地球上生物演化历史的重要证据,也是小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小学科学的第9课中,我们学习了化石,并了解了化石对我们了解地球生物演化历史的重要性。

那么,化石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化石是古代动植物遗骸或痕迹在地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石头。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关于地球上生物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

首先,化石告诉我们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化石了解到地球上存在过的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由于地质时间的漫长,许多已经灭绝了的物种的化石被保存下来。

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地球演化历史的不同时期,有哪些生物在地球上生活过,并得出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等信息。

通过对化石的比较,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演化规律。

化石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化。

其次,化石告诉我们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的历史,而我们人类只是出现在地球历史的很晚期。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程。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我们可以知道在不同时期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进而推断出地球上的环境变化。

化石的发现也揭示了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其他动物的演化历史。

化石记录了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为我们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化石还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古气候和古环境。

化石是古生物在地层中的遗骸或痕迹,它们通常与地层的形成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等信息。

例如,通过鱼类的化石可以得知当时的水域环境,而通过古植物的化石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条件。

化石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地球环境,还可以为我们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最后,化石告诉我们遗传和进化的规律。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进化规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科学知识:●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

教学步骤:本教学时间为2时。

本的主要活动有个: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

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时,第1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知识的前概念,如:你听说过“进化”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么发现进化现象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相信六年级学生一定所知不少。

2、让学生提出关于进化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3、思考:我们应怎样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于进化知识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方法?、认识化石。

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

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了解化石的成因。

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

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补充纠正。

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3、拓展活动:制作化石模型。

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制作化石模型,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方法。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完整版PPT【苏教版】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完整版PPT【苏教版】2
请做好上课准备
我们通过恐龙化石了解了恐龙。 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其它化 石吗?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第1课时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什么是化石。 2、知道化石形成的过程。
研究一:什么是化石
随着时间得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
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化石图片。
蕨类植物化石
(残骸——叶子)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鸟羽毛化石
(残骸——羽毛)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恐龙脚印化石
(遗迹——脚印)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恐龙粪便化石
(遗迹——粪便)
(残骸——骨骼)
(岩石)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青蛙化石
(残骸) (琥珀)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蜻蜓化石
(残骸)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虾化石
(残骸)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三叶虫化石
(残骸——外壳)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鸟羽毛化石
(残骸——羽毛)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
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随着时间得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当鱼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当鱼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数千年后,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 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橡皮泥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当鱼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一条生活在水中的鱼。 观察化石图片,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化石图片。 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 )或(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2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模型(实物)
思考化石在研究古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指导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通过书中四幅图片详细地描述化石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印迹化石模型,进一步体会化石的形成过程。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时候,可以用橡皮泥代替。
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对实物的观察使学生体验到化石的弥足珍贵
再思考:人们是怎样发现恐龙化石的?学生回答交流自己的想法
看鱼化石形成图,请同学们根据化石形成过程先给这四幅图片排一下顺序,并说说鱼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化石的不同类型,为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做准备。
学生自学印迹化石模型的制作步骤。完成后,各小组比一下哪一组模型做得既快又好。
学生先自主活动,分小组动手制作,各组展示作品。然后听老师的讲解。
(2)、化石这么神奇,那么化石又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幻灯片。提问: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
(3)以幻灯片为例,谁来描述恐龙化石形成的过程。
(4)模仿恐龙化石的形成,说说鱼化石的形成过程。并小组讨论和概括化石形成需要几个过程。
(5)补充介绍化石的类型。
3、制作印迹化石模型,讲解制作过程。
1、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2、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
知识
1、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2、了解化石的作用。
3、了解什么是“活化石”。
4、知道一些人们对化石的困惑和思考。
德育
目标
1、关注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2、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的动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4、认识化石的作用
谈话:科学家说化石是无价之宝,是全人类的财富,为什么?化石究竟有什么作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

3.数千年后,由于 地壳运动的作用, 已经形成的化石上 升到接近地表的地 方。
4.岩石的侵蚀和 坍塌使化石暴露 出来
观察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猜猜哪种是食 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
食草恐龙。因为这个 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 平齐,适合切断植物。
食肉恐龙。因为这个恐 龙头骨化石的牙齿锋利, 适合撕咬动物。
小盗龙
猛犸象
鱼龙
大地懒
与小盗龙相似 的生物是鸟
与猛犸象相似 的生物是大象
与鱼龙相似的 生物是海豚
与大地懒相似 的生物是树懒
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型越来 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始祖马前是4趾,后是 3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 趾着地,便于快速飞奔。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不是所 有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陈俊昊 组
同学们,你们知道化石是什么吗?化石的演变过程是什 么样的呢?让我们先来观看一个视频。
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化石。 观察下图,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化石
这些化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蕨 类植物化石,脚印化石,三叶虫化石,蜻 蜓化石,昆虫化石,羽毛化石。
化石是保存 在地层中的 古生物遗体 或古生物活 动所留下的 痕迹,如骨 骼人、外壳、 叶子、脚印 化石等。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化石。


鸡王Βιβλιοθήκη 龙龙三 角 龙
梁 龙
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当动物死亡后, 软体组织被分解, 骨骼、牙齿等坚 硬组织被保存下 来。
2.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坚硬组织被沉 积层包围,并被矿 物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子鳄 最早出现在 2亿年前
银杏 最早出现在 3.45亿年前
蟑螂 最早出现在 3.5亿年前
它们被称为 “活化石”。
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你觉得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拉马克的解释
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不同解释。
第一种解释: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古代的长颈鹿由于生活 在缺乏青草的环境里,不得不经常努力地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 的叶子,由于经常使用,颈和前肢渐渐地变得长了一些,而且它的这 些特征遗传给了后代。
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和非洲黑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
骼排列基本相同。
海豚的鳍状肢
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
黑猩猩的手臂
为什么有些动物肢体的动作方式完全不同,
而它们的骨骼排列会如此相似?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生物学家还发现,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
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中新马 渐新马 (1500万年前) (3500万年前) 现代马
后天的变异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达尔文的解释
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不同解释。
第二种解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 长,有的颈短。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短的长 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则更 少;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存活下来,并且一代代地繁殖, 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
节肢动物
探究化石螺旋图
1.观察地层化石螺旋图,结合阅读生 物进化进程的资料,按不同年代找出 化石对应的新物种并完善探究表。 2.从身体结构、等级地位、种类和生 活环境出发,小组观察、讨论交流自 己的发现类
裸子植物
爬虫类
种子植物
两栖动物
昆虫
维管束植物
原始鱼类 无脊椎动物 原始单细胞生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进化 我在长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点击输入标题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第2课时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 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 文字。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的新的动物化石,例如鱼类
始祖马 (5000万年前)
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出现变化?
马蹄的进化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变化 为什么要变化
身躯 脚趾 牙 生活环境 食物
变高大 变4个为1个 复杂
从丛林到草原 多汁嫩叶—— 粗糙草类
为了更 好的适 应变化 的环境。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
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会遗传给 下一代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
《物种起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 这就是自然选择。
节肢动物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 (大 约) 2亿年 前
在食物链中越靠近顶端 的生物,地位越高。
化石
身体结构
地位
生活环境
这些化石又 告诉我们什么
4亿年 前
5亿年 前 6亿年 前
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种类 由少到多,从海洋到 陆地发展着的。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人的手臂
黑猩猩的手臂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1.观察地层化石螺旋图,结合阅读生 物进化进程的资料,按不同年代找出 化石对应的新物种并完善生物进化树。 2.从身体结构、等级地位、种类和生 活环境出发,小组观察、讨论交流自 己的发现。
猿 鸟类
现代人 类人猿
恐龙 哺乳类
裸子植物
爬虫类
种子植物
两栖动物
昆虫
维管束植物
原始鱼类 无脊椎动物 原始单细胞生物
已经不存在了。
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渡渡鸟 奇虾 恐龙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科学家们发现,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 变化不大。
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大熊猫 至少生存了 800万年 珙桐 1000万年前的 遗留 白鳍豚 最早出现在 2000万年前
香果树 最早出现在1 亿年前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水杉 最早出现在 1.4亿年前
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
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由化石产生的困惑
原始鸟类 (150) (210)恐龙 (225) 最早的哺乳类
(500) 最早的鱼类 (345) 最早的爬行动物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大 约在多少百万年前)
(410) 最早的两栖类
探究生物进化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